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拾贰 哪一个是我?
2014/9/4   热度:612
海云继梦法师:迈向佛陀的境界 华严禅前行概论 拾贰 哪一个是我? 三十七道品 禅修过程中,有几个基本需要认识的部份,我们先介绍「三十七道品」。 一、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二、四正勤:已生恶令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 三、四如意: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 四、五根: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五力: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六、七菩提分: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七、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三十七道品」是整个佛教的根源及主轴,很多人对佛教的认知,大多是停留在佛教故事跟佛教常识,很少涉及到佛教的实质面。三十七道品是最基本的佛家本质。 第一个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四个你念起来很顺,却不知道怎么修。「观身不净」要怎么修?一般传统上就这样讲:「这个身体很脏,鼻子有鼻屎,眼睛有眼屎,耳朵有耳垢……」这样讲根本没办法修。这个「不净」不是一般认知的不净,假如你不知道观身不净的「凈」指的是什么,那你很难修。「观身不净」的修法就是六妙门的数息观,你要是不解其义,可能就会修成「白骨观」了。虽然白骨观也是直接讲「观身不净」,但是唯有数息观才是真正把「欲界身」转成「色界身」最直接了当的方法,这部份若是不懂,学佛无有是处! 「观受是苦」也是一个行法。在各种苦受当中,你怎么样去肯定这个行法是什么?你说就是「一切受是苦,接受、享受都是苦……」,关键是,你怎么样肯定这个苦,又怎么样把苦给除掉?这时就要按照它的实际行法来。各位一定要从修行面来谈佛法,而不是用大脑来解释佛法;否则,弄到后来佛法看起来很兴盛,但争论也很多;只要有争论就不是佛法,我们应该深切的体会这个部份。 「观心无常」也是一个行法。心很无常,一天当中数不清有多少变化,别人讲你好话或替你着想的,你就很高兴;要你替别人着想的,那就不行了。这种情况也是心的无常,但是你看得到吗?很多人学佛学到很会讲,用讲的,头头是道,可是真的境界来了,往往没办法接受,这就是因为没有「行」,对佛法的认知只是从「文字相」,多是用大脑来解释,但真正的佛法是从修行面来讲的。三十七道品也一样,它是从修行面讲的,不是从解门来看。 「观法无我」也一样,「能、所」一对立,「心法」起作用,「色法」受指挥,心法、色法之间哪有我?一切法只有心法跟色法的作用,那我们到底是把心法当作我,还是把色法当作我?或者是把心法、色法所构成的「一合相」当作我?那个「我」都是假的,不是真的。这部份必须从实际修行中认知,否则没有办法。有实修的基础,境界来才不会翻倒你;透过大脑的解释,虽然也可以讲得头头是道,但境界一来就垮了。这就告诉我们,必须从行门上来看佛法、证佛法;不会讲经的人也会成就,原因就在这里,因为他是从实践来,是最符合佛法的基本宗旨跟要领。用讲的不是不行,但必须配合实践,否则就不是佛法,只是知识。 第二个四正勤——已生恶令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已生善令增长。这也是要去实践的,不是用讲的。「未生善是什么?」我能不能做、要怎么去做?「未生恶是什么?」我能不能坚持不做?有些东西不是「你不做」,而是因为「你不知道」,知道就会很想做,比如跟你讲股票不要玩,你说「我不会玩股票啦……」,其实是你不知道,不是不会去玩;假如有几个人在你耳边谈股票谈个几天,我看你口袋的钱就通通跑出去啦。这种情况就是你不知道,不是不会做。从修行的立场来看,这个东西既然不好,那我要去了解他,然后完全制止他;知道而不会去进行,这样才对。即使看到人家发财,你也很高兴地鼓鼓掌就好,心里面不会在那边嘀咕「哎唷!那个假如是我该多好……」;或是看到人家发票中奖了,心想:「哎唷!那时候他就排在我前面……」,你的心会动,这都不算。四正勤要能够很踏实地实践,看到人家发财要能够替别人高兴才对;假如我们的心没办法制止,那就表示我们的修行有问题。 「四如意」是欲如意足、念如意足、进如意足、慧如意足。「如意」的意思就是圆满;「欲」在这里的意思是愿望,是指追求菩提、了生死、开智慧的这种愿望,不是七情五欲的欲;「念」是追求这个终极目标的志愿、毅力;「进」就是精进;「慧」是智慧。这些都要能够圆满,要能够具足。 「五根」是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五力」是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根」是根器,「力」是能力,信、进、念、定、慧这五个是修行人的基本条件。这五个根器跟五个能力是一样的,你的根器要能发挥作用,有那个根器却不能发挥作用,那没有用。就像很多人从下就能写一手好字,可是后来再也没有机会写字,那就是有写字的「根」,却没有写字的「力」,那个缘一直没有兑现,你就没有办法发挥。有很多人歌喉很好,可是每天为了三餐奔忙、劳累,根本就没有机会唱歌;他有那种根,但没有那个缘,所以没机会发展,那就等于没有那个能力了。前面讲的这些,都是行者应该具足的基本条件,这些还不具足的人,自己要努力去充实,让它成长起来。 接着要谈的「七菩提分」、「八正道」,这部份才是我们真正要进行的地方。「七菩提分」又称为「七觉支」,分别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觉支」就是菩提分,「七觉支」就是告诉修行者:心念要一直泡在这里面,什么事都要想到这个部份,由这七个部份来指导我们思考的方向。有些人看到别人一稍有什么动作,他就会开始揣测:「那个人就是怎么样……」那都是你自己想的,如果老是凭着自己的好恶思考,或只讲你喜欢的,这不是修行者;所以要把心泡在七菩提分,让这七个部份来指导我们心的思考方向。一开始,你可能没有办法很客观、正确的思惟,那不要紧,只要把心念所有的状况都导向这七个地方就可以了,即使事相上有错,因果上也不会错。 譬如有人骂你,「喔,他是要我好……」;即使他是恶心骂你,那是他的事,你只要通通导往「是要我好的」,那就对了,因果上你没有错,别人说「他是要陷害你……」,不要管它,你的心「导正」就好,要是他真的是要陷害你,是他要背因果,与你无关。千万不要人家随便讲一句话,你马上就联想到「这里面有什么目的、他要做什么……」。你想那么多干嘛?他是一只猴子,结果你变成七十二只猴子一直跳,那就错了!你全部导到这个地方来,那就很容易定、静,很容易安。 假使看到一点状况,就自己「想一堆」,你的心就是扩散型的,一直向外散开,这就是无穷的苦在逼迫你。若是不能如实了知的,你就导到七菩提分,这就是一种内敛;内敛的人不会向外晃动,会向内收缩进来,基本上这样不会造业了,因为是向内收敛的;然后,你有固定的目标,随着功夫运用的成熟,你的菩提会逐渐开花,菩提花会一直展开。假如是向外的话,你的菩提花就枯萎了,法身慧命没有办法启发,那只有堕落的份了,这是凡夫的现象。至于七菩提分怎么解释,这部份自己去查字典,我不解释了。接着来谈八正道。 第七个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个的定义,各位自己去查字典,它是讲身、语、意三业要怎么做的问题。行者的「心」就用七菩提分来作指导,「身」就用八正道来作指导;换句话说,用七菩提分来安置我们的心,用八正道来安置我们的身、口、意,修行就在这个地方。佛教与其他外道的不共法就在这两个——七菩提分、八正道。其他的外道可能也有这一部份,但要求跟周延性没有佛教这么完整。其他宗教在追求人格的完美、人性的完整发展、人生观的健全上,或多或少都有要求,只是要求的比例不同,主要是看各个宗教在领导、指导众生时的要求,有些部份要求很严,某些部份就比较松。 譬如:天主教的神职人员不能有配偶,而结了婚的不准离婚,这个意思是说结婚的人就没有当神父的机会,这是天主教的标准。当神父还有一个要求——必须终身贞节;他就要发这个誓愿,这部份相当于我们五戒当中的不YIN戒。也有放宽的,譬如基督教的牧师是可以结婚的。同样是YIN欲的问题,各个宗教的要求有宽、有严,相差很大。任何宗教在这个层面上,都有他们一定的规范标准,但是这些规范每个宗教不一样。当然,它在指导也好、在自修也好,各有不同的成果。现在佛教提出来的标准是这样,一个行者想要克期取证,就必须有一些规范及应该具备的条件;这个地方所讲的,就是我们要具备的条件。 其次要跟各位讲的是,在修行过程中就算前面讲的这些都具备了,它只是前行阶段。现在大家的分数,大概从二、三十分到七、八十分之间,没有人一百分,一百分的已经是阿罗汉了;那你也不至于太差,太差的应该也不会来这里了。所谓太差的,就是那些人格有问题、精进有问题、人性有深刻的伤害、扭曲的这种人。另外还有一种人,因为正在事业上奋斗,所以还没有觉醒到,这时候他的分数很低,可是当他觉醒以后,开始注意并且规范自己的言行时,可能会进步很快。 一般判断生命品质的高低,是以这个标准来判断的——你本身在这一方面觉醒了多少、认识了多少,从这里来判断的。以往没有认知到就算了,现在应该要赶快去具足这些条件,否则很难进行。你看,为什么道场里头是非那么多、情绪化那么严重?就是因为不具足这些条件。想想看,如果四念处具足了,观身、观受、观心、观法,你还会再情绪化吗?四正勤具足了,还会动不动就任性、耍脾气?跟人家相处,棱棱角角、横竖之间分不清楚,就是这些条件不具足,其他的更不用说了。接着我们来看「四果修行次第」。 四果修行次第 一、资粮位,又称三贤位。 (一)五停心位:多贪众生,作不净观;多瞋众生,作慈悲观;多痴众生,作因缘观;多散众生,作数息观;多障众生,作念佛观。 (二)别相念处位:缘苦谛境,别观四念处。 (三)总相念处位:缘苦谛境,总观四念处。 二、加行位,又称四善根位。 (一)暖位:修四正勤,观四谛境,得相似解。 (二)顶位:修四如意足,观四谛境,更得胜解。 (三)忍位:修五根,于四谛境,堪忍乐欲,有上中下忍。 (四)世第一位:修五力,于四谛境无间,必发无漏。 三、见道位:得须陀含、初果。修七觉支,如实觉知四谛,以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见我空所显真如。 四、修习位:又称修道位,得斯陀含、阿那含果位。修八正道,缘四谛境,渐次修习,进断欲界思惑。 五、究竟位:又称无学位,得阿罗汉果。断尽上二界思惑,成五分法身,不受后有。 四果的修行次第,基本上分这五个层次:一、资粮位;二、加行位;三、见道位;四、修习位;五、究竟位。一般而言,我们现在大概是在第一跟第二之间。很多修大乘的,往往瞧不起修小乘的,但是你看看这最基本的资粮位,这五停心位中你具备了哪一位?你哪一观完成了?假如连一个也没有,那凭什么瞧不起人家? 一天到晚动不动就「我是大乘,我这个是明心见性的或最究竟的……」,我看你是除了认识「明心见性」这四个字而已,其他什么也没有。「本来面目是什么?深参念佛是谁?」你什么时候参过?光会讲一些大话没用。佛门中讲修行,要你实实在在去做,不是讲大话的;只会讲大话的人,都是从大脑上发展出来的。假如连基本的「五停心」都没有,光会吹牛皮没用,讲起来风风光光,人家随便一戳就破了!真正的行位是靠修来的,这个假不了,或许唬得了别人,可唬不了阎罗王。 以前有一位高僧叫作金碧峰,禅定的功夫很深,有一天皇帝送了一个紫金钵给他,他心里很开心,于是对这个钵起了贪爱之心。一日,他的阳寿尽了,阎罗王差了两个小鬼来找他,可是他入定去了,小鬼找不到,这下只好去找土地公帮忙了。土地公想一想说:「还不简单,金碧峰最爱他的紫金钵了,你们只要敲二下紫金钵,他自然就会出定。」果然,二个小鬼轻轻往紫金钵弹了三下,金碧峰就出定了。「是谁啊?干嘛敲我的紫金钵?」小鬼跟他说:「你阳寿尽了,是阎罗王要我们来抓你的。」金碧峰心想:「这下不妙了,修了老半天,结果还是不能了脱生死,都是贪爱这个钵害的!」于是就跟两个小鬼商量,让他再好好瞧一瞧这个紫金钵。小鬼说:「好吧!再给你几分钟。」就在此时,金碧峰将紫金钵往地上一摔,砸个粉碎,然后双腿一盘,有入定去了,这一次他已经心无挂碍了,于是留下一句:「要拿老僧金碧峰,除非铁链锁虚空;虚空若能锁得住,再拿老僧金碧峰。」各位有没有这种本事?他可以贪,但是要放下,马上可以放。「没有啦,我才不贪……」情境来了,看你贪不贪?嘴巴不贪,满心都是贪;所以不要讲大话,基本功夫一定要锻炼出来。 大家有这个机缘放下一切来这里禅修,期望各位好好地在这里下功夫,好好地去体会、感受一下。「精进组」的三个月下来不成就,我们可就麻烦了,生生世世要扛你到成就;来随喜一个礼拜的,感受一下,至少福德、功德会增加很多。回向文上面说假如读诵一遍或思考一遍,将成金刚坚种。对于这个法,要有熏习的能力。有没有成就不管,既然要教你了,不成就我负责;你不进来没我的事,既然让你进来,我们就负责,不然就不让你进来了。各位好好在这边办道、用功,其他的不要管。所以在行法上,资粮位一定要去具足。 资粮位的第二、第三,讲的就是四念处;「别相念处位」是从现象界看苦谛,然后四念处一个一个来修;「总相念处位」则是从苦的现象来总观四念处;从苦、集、灭、道来看,「观身、观受、观心、观法」同时观,这个叫作总相念处位。资粮位分这三个位次。这些条件我们具足了吗?你说:「我们大乘行法不按照这个标准。」那就把标准拿出来吧!总不能只会跟人争辩,其他什么也没有,那不算修行。 第二个是加行位,又称为「四善根位」。善根的高低,从资粮位以后才能看得出来,未经资粮位的调整,看不出来。这相当于我们参加某个专业训练,课程结束以后会有一个资格测验,测验完就定位了,但它只是测你现有的条件而已。资粮位的意思就是经过一个简单的训练以后,可以知道你的资粮到底有多少,你的根器是如何。有些人很会伪装,讲起话来头头是道,可是真的要做事,却是「软脚虾」一个。第一天来,笔记本拿着,你讲一句,他就记一句,表面上看起来蛮像有那么一回事,等到开始做事时,三分钟就没了,实质上里面是空的,因为他的资粮就是如此嘛。 透过一个简单的训练,可以感受到你的资粮状况,那个就是你的善根;而透过这个资粮位的训练,可以去具足你现在没有的部份,这时候你可以大量的去冲刺、去具足。譬如,资粮位的训练,就好像要把水倒进去每个容器,容器有大有小。有些容器非常大,可是里面空空的,这时候经过资粮位的修行,容器里面很快就装满水了,这时的善根就是那么大;有些容器非常小,但是原来里面的水,几乎是满的,所以资粮位的训练对他的影响不大,因为他本来就已经具足那些条件。 佛门中有些修行人,从小就在佛教家庭中长大,耳濡目染之下,也是从小就学佛,学到八、九十岁还在学,可是仍然跟世间凡夫没有太大的差别。换句话说,他的善根本来就那么小,只是他有那么好的因缘、好的福报,出生在学佛的家庭,但他就是那个小容器,再怎么样的资粮位训练,他都没有办法成长,因为善根小。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十恶不赦的样子,其实只是因为没有因缘、没有福报,所以少有机会听闻佛法;可是有一天,突然在某种因缘情况底下听到佛法,听的时候有可能是一边啃鸡腿一边听,但是隔天就出家去了,三个月以后就证阿罗汉了。为什么?因为他之前没有接触过,容器是空的,在这样的一个因缘下,他转过来了,三个月的资粮把他的容器充满了,所以很快可以有成就;这也是我们讲「众生平等」的原因所在;而我们讲有些老修行修到后来变成老油条,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现在我们能有这么好的因缘、福德,那就要让你的善根充分发展出来;不用去担心自己善根的大小,关键是要能让善根成长起来,不成长就很麻烦,希望大家对于这个部份能够有所认知。 第二个「加行位」就是我们通常讲的「暖、顶、忍、世第一位」。暖位,修四正勤;顶位,修四如意足;忍位,修五根;世第一位,修五力。从前面到五根、五力这里,都属于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当然,这里它是这样划分,对中国人来讲,修行从来不照次序来的;不照次序也可以,因为每个人所具足的条件不一样,你可能四正勤不足,但是五根、五力很够,那你就要把四正勤、四如意足充实起来,关键在这个地方。每个人的根器、因缘具足的情况不一样,总之要赶快把不足的部份补充起来就对了。 第三个是「见道位」,得须陀含、初果。见道位开始修行了,这时候开始修七觉支,如实觉知四谛、以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见「我空」所显现的真如。 第四个是修习位,又称为修道位;得斯陀含、阿那含果。修道位主要是修「八正道」,缘四谛境,渐次修行,更进一步断欲界的「思惑」。见道位是修七菩提分(七觉支),断「见惑」;修道位是修八正道,断「思惑」。这些通通完成以后,就叫作究竟位。换句话说,你全部修习完成以后,你会有一种所谓的「保衽功夫」;这个情况就像电锅煮饭,煮熟、跳起来以后,好要让它再保温一下,这样的饭才会好吃。那个「等一下」叫作「究竟位」,也就是「无学位」;它不用加热了,只是让他保温一下。修行成熟了没错,这时就像水果一样,摘下来以后不要马上吃,用报纸再包个几天会更好吃。生命的成长也有这样的情形。 「生命的成长」在佛教来讲,叫作「圣言量」,他告诉我们成长的一个轨迹,我们照着这一条轨迹来修行不会错。每一个人在这地方进进出出,长长短短不太一样,就像小孩子的成长,有的先学会说话,有的先学会走路;基本上小孩子通常几个月会长牙齿、几个月会走路、几月会讲话,大致上它有一定的成长时间和过程,但有些小孩会在某方面快一点或慢一点,那不要紧,只是成长的速度不同,但它大致上都是在这个范围里面。佛法告诉我们,生命的成长大概是这个样子,虽然每个人多多少少会有些出入,那无所谓。我们在法身慧命的熏修上也一样是朝着这样的方向进行,我们担心的是:第一,我们不懂得法身慧命成长的重要性;第二,即便想要学佛,可是却把目标看错了。很多人进入佛门以后,就一直想「我成道以后要怎么样……」,想那么多干嘛?重点是「成道以前我要具足什么、要做什么、怎么做、要经过哪些阶段」,而不是一天到晚在那边妄想成道以后如何如何;这就像有些年轻的妈妈,小孩生完以后抱在手里,就在那边幻想「长大以后,给他当歌星,可以赚很多钱……」,可是小孩已经饿了,她却不懂得要喂奶。同样的,修行的重点不是在成道以后要做什么,而是成道以前我要经过哪些阶段、要怎么做,修学的过程我该注意什么。以往是别人照顾我,修行本身就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自己也要能看得出来:「我到底哪个地方要注意、到哪个地方该怎么进行。」这部份要自己下功夫,别人没办法帮我们;别人帮你的话,你可能会跟他吵、会对立。这是在修行上自己要留意的地方。 四谛十六行相 一、苦谛 (一)苦:观此身是苦,逼迫性故。 (二)空:观因缘所生故空,违我所见故。 (三)无常:观因缘假成,故生灭无常,待众缘故。 (四)无我:观因缘假成,故无我体,违我见故。 二、集谛 (一)集:观招集苦果,等现理故。 (二)因:观苦果之因,如种理故。 (三)生:观苦果生,相机存在,相续理故。 (四)缘:观诸缘成就苦果,成办理故。 三、灭谛 (一)灭:观诸漏已尽,生死断灭,诸蕴尽故。 (二)凈:观三毒皆无,此心不乱,有明照作用,三火熄故。 (三)妙:观出离三界,无诸忧患,无众患故名妙。 (四)离:观一切灾害,皆已远离,脱众灾故名离。 四、道谛 (一)道:观八正道可至涅槃,通行义故。 (二)如:道契正理,契正理故如。 (三)行:由此万行以趣涅槃,正趣向故行。 (四)出:由此圣道,以出生死,能永出故出。 行者修行到「加行位」以后,即已澈见四谛真理,到了「顶位」,更须观「四谛十六相」。「四谛十六相」是到达「顶位」以后的修法,你看它苦、集、灭、道,每一个都有四个。四谛十六相的定义,我们不详细讲,对这些知识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去看。 圣位所断烦恼 圣位者,就是于「世第一位」,于四谛境无间,发起无漏真智,亲证四谛境,于诸谛境现前观见,称为圣谛现观;这时以此现观位,发起无漏十六心,观上下八谛真理,而断尽三界见惑八十八使,即成就预流圣果者。「十六心」分别是:一、苦法忍;二、苦法智;三、集法忍;四、集法智;五、灭法忍;六、灭法智;七、道法忍;八、道法智;九、苦类忍;十、苦类智;十一、集类忍;十二、集类智;十三、灭类忍;十四、灭类智;十五、道类忍;十六、道类智。 上面一到八的「法忍、法智」是观欲界苦(此即下四谛),九到十的「类忍、类智」是观色界、无色界苦(此即上四谛);「法智」属于所观理,「类智」属于能观智。「忍」就是无间道智(间、阻碍之意),「智」就是解脱道智。一到十五,属于见道位「预流向」的成就,因为是趣向预流果的因行道位,所以叫作「预流向」。第十六「道类智」是属于「预流果」的成就,于诸谛理都可以尽见了;因为是透过修习而「重见」的,所以属于修道摄,叫作「预流果」。证得初果,这时三界「见惑八十八使」都断尽了,忍智具足;证得二、三果,断尽欲界见思惑;证得四果,断上二界思惑。 很多人都会遇到这些问题:你应该要怎么修、内容是什么?这部份提供给各位参考。佛法它有一个特色,就是前面要进入「第一位」那里比较麻烦;进入第一位以后,要进入第二位就简单了,它只是深化而已。进入第一位预流圣果它有这「十六心」;「苦法忍」、「苦法智」事实上是一样的,「忍」也是「智」,但两者之间有一点点差别。「忍」不是忍耐,它是一种智慧;就好像智慧的智跟慧也有差别,否则就不会用「智慧」两个字,对不对?至于差别在哪里,各位自己去感受了。如果硬是要把它定义出来的话,简单讲,「智」的意思就是根本、本体;慧的意思就是作用。所以智慧就是有某一种能力,能力本身叫作「智」,能力起作用叫作「慧」;忍跟智也类似这种情况。古代先讲忍跟智,后来才讲智跟慧;这两者好像也有不同,至于不同在哪里,这部份「很难说」,你只能自己慢慢地去感受了。 「苦法忍」就是了解苦的这一种状况,了解苦的状况,本身就是一种智慧。「苦法智」也是一样,我知道苦的这一种状况,那你能够怎么运作,这叫作智。苦、集、灭、道都有这一类,他这里有忍、智,还有类忍、类智,一共分有四个阶段;从苦集灭道来讲,就分成十六个部份,这部份提供给各位参考,我们不详细的讲。 三界九地八十一品修惑 众生的烦恼很多,总而言之不外「见惑」与「思惑」;思惑又称为「修惑」,若能将见、思二惑给断了,其他的「随烦恼」也就断了。底下是「九地八十一品修惑」的说法,提供给各位参考,我们不一一说明。这是从《俱舍论》这一类经典摘录出来的。 一、五趣杂居地(欲界):贪瞋痴慢四种;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二、离生喜乐地(色界):贪痴慢等三种;九品(同前)。 三、定生喜乐地(同上):贪痴慢等三种;九品(同前)。 四、离喜妙乐地(同上):贪痴慢等三种;九品(同前)。 五、舍念清净地(同上):贪痴慢等三种;九品(同前)。 六、空无边处地(无色界):贪痴慢等三种;同前。 七、识无边处地(同上):贪痴慢等三种;同前。 八、无所有处地(同上):贪痴慢等三种;同前。 九、非想非非想处地(同上):贪痴慢等三种;同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小乘修行的理论结构非常严谨,系统也非常明了。释迦牟尼佛那时候会不会跟他的弟子们解析这些,我们现在无从得知,尤其是中国佛教的部份更难体会;南传佛教当然是认为「佛陀讲的就是这些见惑、思惑要怎么断……」。你看光这些资料,要背的不知有多少,背起来就跟电脑一样了。没错,这部份佛陀一定会讲,但是我肯定佛陀不会讲到这么仔细。「有见惑、思惑,见惑、思惑有哪些,大概有上、中、下品」这些可能会讲,至于上品、中品、下品有多少?未必都讲得那么清楚。那为什么后来演变到愈讲愈清楚呢?这是师父教导徒弟时所衍生的状况。 一般徒弟大概可以分为二种,一种叫作「哑羊」型的,哑羊你知道吗?就是不会叫的羊。这类的徒弟,不管师父讲什么他都是「是!」怎么讲他都是「对!」讲也对,不讲也对,师父去睡觉、上课迟到,他也是「对」。碰到这种徒弟很好教,你怎么教,他都「嗯」,好像除了点头,没有其他的,碰到这种徒弟,你认真教就对了,纵使生气,也只能闷在肚子里,因为他很乖啊。还有一种徒弟,叫作「羚羊型」的,师父讲三分,他会问七分:「为什么?怎么会这样?后来又……。」师父上课也不能迟到,「八点半上课,怎么八点三十一分还没到!」碰到这样的徒弟,师父就不能乱讲话了,行为上也要很小心,因为他会盯得很紧,他有他的一套标准。所以当讲到上品、中品、下品时,这类型的徒弟就会再追问下去:「上品占多少?中品占多少?下品占多少……」这时候师父就必须把它区分得很清楚。 其实,生命它是整体性东西,不知道各位有没有留意到,人体的左、右两边很对称,是不是?假设你把一个人从中间剖开,然后再把两边「倒接」过去,你会发现绝对没办法接得很好。左手、右手很一致没错,可是你把它交换过来,可不可以?绝对不行!生命它让我们知道,它即使很均等,但是左手、右手就是不一样,长度也不同,胖瘦也不一样。你看一个人在那里走路,姿势很美,但你仔细看,两只脚长度绝对不一样。生命本身带有这种特色,所以讲生命的这个部份时,本身就有一点弹性在。可是大脑很没有弹性,它硬是要把你问得很清楚。所以,你看到像「八十一品、九十一品」这类讲得很清楚的,这都是后来发展出来的,都是那些师父碰到这些羚羊型的弟子,不得不把它划分得很清楚。 佛世或正法时代不会有这种现象,因为那时代的人,要求的是生命的整体观。从学术的立场来讲,那就一定要定义得很清楚,因为学术是用大脑,不是用生命;修行是用生命,不是用大脑。从这里你就可以发现它是这样的一种情形——世尊有讲这些吗?有,但是不会讲得这么清楚。你看经典里面,世尊大概都是讲一下,然后你自己去修;上根器的,当下就髪须自落,证阿罗汉去了。需要讲得很清楚的,通常都是那一些下根器的,「为什么?如何……」师父为了这些弟子,只好一直讲;再加上一些有成就而识性也很发达的,他自己就会去钻得很清楚,把这种规范弄得很详细,它是这样来的。通常是在像法以后的时代,这种情况比较多。 安那般那十六分(观十六行) 「安那般那十六分」又称为「观十六行」,行行皆念息入息出。十六行即:一、入息分;二、出息分;三、念息长短;四、念息遍身;五、除诸身行;六、心受喜;七、受乐;八、受诸心行;九、心作喜;十、心作摄;十一、心作解脱;十二、随无常观;十三、出散观;十四、随离欲观。十五、随尽观;十六、随弃舍观。 「观十六行」是依《禅坐三昧经》而立名的,这部份跟「十六特胜」很像,但是有些不一样,我们是把它当作「十六特胜」的补充参考,给各位当作修行上的一种助道资粮。这部份不是我们主要讲的内容,我们只简单的讲一下。「观十六行」的一到五(入息分、出息分、念息长短、念息遍身、除诸身行)是属于「观身不净」的部份;六到八(心受喜、受乐、受诸心行)三个属于「观受是苦」;九到十一(心作喜、心作摄、心作解脱)三个属于观心无常;后面五个(随无常观、出散观、随离欲观,随尽观、随弃舍观)属于观法无我。相对于四念处,它是五个、三个、五个,而「十六特胜」是四个、四个、四个;四个、四个当中,它的行法里面有开合不同。中国的经典里头,通常都不开合直接倂在里面,所以四念处就看不清楚了。假如每四个四个划分出来话,四念处你就看得很清楚。「观十六行」是十六特胜的补充,这部份就不详细讲了。 前面讲的这些是禅修过程的基本常识,提供给各位参考。各位开始进行禅修时,一定要先把自己的呼吸状态观清楚,这样才有可能「数息」。通常我们在数息上碰到的最大障碍,就是观息观不清楚,算到后来会有「长短差」得状况。息入、息出当中,要「息入尽,才息出」,呼吸的本来状况就是这个样子,假如你「息入未尽就息出,息出未尽就息入」的话,那你一定有病。在这训练当中,息入息出怎么让它尽?你对呼吸的状况看得很清楚,在每一次息入、息出当中,设定一个循环,然后在这个循环上面「选定一点」,每次到那一点就数一,绕回来时数二,再绕回来数三,以此类推……,当这个循环都很正常时,你的数息才有可能进入。假如呼吸的状况没有看清楚,「息入未尽就数一……」,这样很容易产生深呼吸,那会造成呼吸急促的现象;呼吸一急促,你就没信心了。 此刻,它是跟自己的战争,不能这样就被自己打败了。什么人都可输,就是不可输给自己,尤其在数息法上面,一定要战胜自己。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照理说我们已经呼吸了几十年,应该是很清楚才对,实际上不然;现在是开始认识自己的时候,不要轻易的被自己打败了。平常与人争辩时都想要赢过别人,现在怎么可以输给自己呢?这地方一定要想办法克服,这一关过了,功德无量!当你开始数息,我们才有办法教你怎么运用,假如数息数不好,心念没有办法放在「一、二、三、四……」上面,跟你讲说「这当中会有什么境界、产生什么现象……」,你会不知道。所以修行的过程当中,这个基础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才能开始进入正行!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境随心转,“心生则法生,心灭则法灭”。我们境界是随心转的,我这个相貌、身体是境界,这个相貌、身体也可以随我们的心转。譬如相貌,俗话常说: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你们相貌为什么长得不一样?心不一样,你们对于一切事物想法、看法不一样,所以面貌不一样。而在西方极乐世界,经文上讲,相貌统统一样,为什么?他心一样,因为大家什么都不想。西方极乐世界,所有去往生的人,相貌都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即使凡夫去往生的还有想,他想什么?想阿弥陀佛!他不想别的,想阿弥陀佛就变阿弥陀佛,相貌是相同的。知道这个道理,我们总希望自己相貌能好一点、能美一点,那么你的心也好一点、美一点,相貌自然就美好。心地清净,自然就健康长寿。如果一天到晚胡思乱想,自己想要健康长寿,想要自己美貌,那是不可能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