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默照禅的看法


2014/9/3    热度:254   

我对默照禅的看法
  释修明 - 慈光禅学院
  壹、前言
  禅宗要我们放下世俗一切虚妄攀缘,一心一意自照心源,安禅办道以了脱生死,此为禅宗之思想理念,也符合学习佛法之根本旨趣。禅法之经论极多,内容极为丰富,学者研究发诸文字,寄以论义,为行者留下依循根源。本学期吾师讲授之默照禅,是两宋之际曹洞宗传人宏智正觉禅师所倡导之禅法。正觉禅师之祖、父对禅宗都有浓厚兴趣,或参询禅师,或诵习般若。家庭之熏陶下,正觉于十一岁出家,十八岁时开始游方参学。二十三岁时慕名参谒丹霞子淳,子淳圆寂后,正觉承嗣其法。后至明州应邵守恳请,住持天童寺,整顿清规,倡导坐禅、默照,开默照禅之独特宗风,当时从正觉习禅者数以千计,成为庞大之修禅中心,大慧宗杲禅师评为:“起曹洞于已堕之际,针膏肓于必死之时。”宋高宗诏谥其为“宏智禅师”。
  贰、默照禅之特点
  1.体达诸法本是自性
  默照禅是体证境界,体达诸法本是自性,尘尘刹刹彼此无异,自他无别,自在无碍,于初用功时默照万象,其绝尘去境,修行之功夫即在净除所缘取虚幻之习境。行者修持当下不离前尘万象,于触境尘之时,须了达此尘境即如镜照像,松风水月,雨逐行云,身心一如,身外无余,同体同用,一性一相,根根尘尘,直下绝待,山河大地本身就是清净之觉性。山河大地是我,我是山河大地,我与山河大地本身为一体。如宏智禅师法语:“渠非修证,本来具足,他不污染,彻底清净,正当具足清净处,著得个眼,照得彻,脱得尽,体得明,践得稳,生死元无根蒂,出没元无朕迹,本光照顶,其虚而灵;本智应缘,虽寂而耀,真到无中边,绝前后,始得成一片,根根尘尘,在在处处,出广长舌,传无尽灯,放大光明,作大佛事,元不借他一毫外法,的的是自家屋里事。”
  2.修行方式静坐默究
  据《正觉宏智禅师塔铭》所记:正觉本人初以宴坐入道,后来领众,亦尽夜不眠,与众危坐。其所住持之天童寺,则禅毳万指,默坐禅床,无謦咳者。可见其修行方式以静坐默究为本,宏智禅师说:“真实做处,唯静坐默究,深有所诣”。则静坐默究非但为入道之法门,被正觉禅师视为悟理证道之唯一修行方式。昔唐中宗仰慕六祖于曹溪开堂说法道风,遣内供奉迎祖进京,六祖未允,遂请法要,问曰:“京城禅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师意如何”六祖曰:“道在心悟,岂在坐耶?仁者欲明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由此得六祖之开示悟道未必专在宴坐;然而,以静坐为胜却是正觉禅师默照禅风最显著之特点。
  3.休歇妄缘廓照本真
  心之体性,本然空寂,然而生活在纷染扰动之现实世界里,欲求其放心,返本归源,必须“净治揩磨”之功夫,“去诸妄缘”始能清白圆明、廓照本真。宏智禅师云:“田地虚旷,是从来本所有者。当在净治揩磨,去诸妄缘幻习,自到清白圆明之处,空空无像,卓卓不倚,唯廓照本真,遣外境界。”又示两条去妄缘幻习之法,其一为歇诸外缘,其二为歇诸内缘,又云:“外不被因缘流转,其心虚则容,其照妙则准;内无攀缘之思,廓然独存而不昏,灵然绝待而自得。得处不属情,须豁荡了无所依;卓卓自神,始得不随垢相。个处歇得,净净而明,明而通,便能顺应,还来对事,事事无碍。”外不为物动,内不为情牵,妄缘休歇处,正是心体神照灵妙,明明净净之本来面目,如此虚怀若谷,卓然无待,则无往而不顺,无照而不应,明通无碍,最得自在。
  4.般若观照空劫前事
  宏智禅师之禅法不同于一般坐禅法之特点为──观“空劫前事”,所谓要识得世界之本来面目,首先须识得心性空寂之本来面目。其本人言:“十方法界,起自一心,一心寂时,诸相皆尽,只为个时无差别相。”楞伽经偈云:“有无是二边,以为心境界,离诸境界法,平等心寂静。”直下一尘不立,一念一生,要须亲证始得。可知“心空”、“心寂”乃是心之本来面目,只有达到心空之境界,才能参透“空劫前事”,才能识得世界之本来面目。只管令心地一切皆空,一切皆尽,自然也就是“本来时节”。亦如傅大士颂云:“诸佛不许外求名,达本真心即为正。故知万法归心则道全矣。”此观“空劫前事”即是归结以般若智慧观照心体本然之上,于心地上而下功夫,观照心之本来面目。果能如是归心空寂,正符合《法句经》云:“人寿百岁情欣放逸,不如一日归心空寂。”
  参、默照禅之禅观契入方式
  佛法之重点在于探究人心性问题,其核心在于心与法之关系,所有修行解脱道、止观理论,皆架构于心识上而推展,如何将心性之修行与法性结合,此关系于修行禅观之契入方式。
  如正觉宏智禅师语录中云:“吾家一片田地清旷莹明,历历自照,虚无缘而灵,寂无思而觉。”我们心性清净之本性,有两种特质:(1)不用去对一切境,虚而有灵敏之觉性。(2)灵觉和不用思惟之寂静中依然有觉性。此二种特质可以互相揩磨,也就是定慧相资。此清净之本性,是佛度化众生诞生涅槃之处,是为每人之佛性本心,人人皆本来具足的。只因不能揩磨明净,于是昏昧不觉,为痴闇覆藏本有智慧,而流转生死。如能觉明照了顿破无明,则能超出无量尘劫。
  默照禅乃于渐修契证法,渐修渐证,于修行之契入方法上,是观一切境界,须面对山河大地,将现前境界观破,亦为一种境智相对之照了。是直下了达一切法空,有如此之心智,当面对每一个尘境时,即能自在任运,将任何境界立刻会入空性。如宏智禅师云:“了达一切法空,则心心自在……妙照诸缘,廓亡对待,松风水月,清淡相得,无往来心,无留滞相,要在中虚而有容,外应而不扰,如春著花,如镜照像相似。”是一种以法界性为观察之契入方式。其中之“了达法空,心心自在”,乃透露出开悟者意境甚深之内证功夫。
  肆、结语
  综观上述,果能心达默照功夫,达到觉明空旷心无一点尘滓,不为外物所滞碍,不被万法所束缚,即能优游出没其间,有自在分,若稍一涉入意思分别,便成埋没了。吾师于传授此默照禅法时,提示学生们应当时时保持心境平和、心湖平静,只要常保持心之高度觉明,即能令己之身心不易疲惫;反之,若时常妄想纷飞,则容易引起心昏昧,也将使身心容易暗钝不灵,故应训练心常觉了,捐除妄想执著,不虚妄分别,对一切境界,了知其无相,进而体达一切法空性,此以空色声香味触法,空山河大地为基础。于《月灯三昧经》中介绍禅修有守护诸根、无烦恼、安住佛境、解脱成熟等十种利益,及《法华经?安乐行品》云:“深入禅定,见十方佛”。实践禅修有如此诸多利益,期盼佛门法侣真修实行,同发自度度他菩提大道。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这一生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受报造业的。每一天日子过得这么苦,受报又不老实受,一天到晚起心动念,是非人我、贪嗔痴慢,这又造业。你造的是贪嗔痴,造的是杀盗YIN妄,怎么不堕三途?如果你不断贪嗔痴,决定免不了轮回;贪图世间五欲六尘、名闻利养,来生一定到三途。世间迷惑的人贪图享受,物质生活不断向上提升,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这种人没有智慧,不知道修福,死了以后都堕三途。好不容易得到人身,这一生当中迷惑颠倒,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来生又受三途苦报。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