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智明:禅悟的直指 禅与止观法门
2014/9/4   热度:200
宋智明:禅悟的直指 禅与止观法门 净明山人讲 智理居士记 禅与天台止观法门是汉地流布极广的两大殊胜法门,禅以空灵活泼、直显智慧为胜,而天台则以博摄精绝、教观双运为妙。 如能悟禅之性地风光,又能通达止观的微妙法门,则相得益彰,性相圆通,于是自利之修证与利他之事业,都能无碍自在。 我们现在开始联系禅宗的要旨讲述“摩诃止观”里面的重要的内容。 什么叫摩诃呢?摩诃翻译到中文就是大。但这个大不是大小的大,这个大是至大无外的大,就是绝对的大。他所指的是本性,就是法界的如来藏性,也就是诸佛所成就的大道,所以叫摩诃。那么他的含意呢,第一个是体大,我们的如来藏性,清净的本体,它是遍虚空,尽法界,包容万法,无始无终,不生不灭,永恒常存。这个体大,是宇宙里面最究竟最根本的体性。第二是相大。本性具一切相,具有世间出世间的万法之相,那么从根本来讲,他会出生功德之相,就是清净、智慧、慈悲,一切一切的功德,都是从这个体大里面出生的。而这个相大所成就的就是报身,体大所成就的就是法身。所以说报身是功德所具,报身具有无量的光明,无量的神变,有无量的净土,有无量的加持的妙用。都是报身所具的功德。第三就是用大。用,就是作用。本性是如如不动之体,本性中出生无量不可思议的功德。那么诸佛因地当中都是发愿度众生而修行,而证法身,而成就报身。那么他自然有大悲之用。这个用是广大无边,他是具有无量的应化之身,有无量的应化之土,有无量的法门,有无量的神通变化,有无量不可思议的妙用于众生的种种机缘机感。这些都叫用大,用遍一切处。那么为什么叫大呢?它都是遍一切处,法身理体遍一切处,报身功德遍一切处,化身妙用遍一切处,所以叫大。 那么为什么以这个摩诃的大来形容止观,或者说来显示止观呢?为什么摆在前面呢?因为这个摩诃的大,体相用、法身、报身、应身、他是通过止观来成就的。没有止观不可能成就这个三大之体,即三大的体性,三大的功德,三大的作用,是通过止观。那么这部摩诃止观是总结佛一代时教的精华,是佛出世的本怀,是智者大师成就的道的根本。他在理上不离止观,修上也不离止观,所悟所证也不离止观。所以说都是止观,止观能够概括一切法、成就一切法、圆满一切法。那么具体来讲,摩诃止观的止,有哪些方面呢?第一,体真止。就是通过对真理的领悟,圆融的观待,然后打破意识的分别,打破六尘烦恼的执着,根和尘脱开了,根而离根,尘而离尘。所以说根无所系,尘亦无所染,这个时候,内无分别,外无形象,这个时候就体悟真空之性。这个性,一丝不挂,一尘不染,一法不立。内不见身心相貌,外不见六尘影子。这个时候 ,我们的本性独脱于万有之外,安住于当体之中,真空湛然,寂寂无生,这个地方是第一步的止,这个和禅宗的初见佛性,打破初关是一致的,叫体真止。第二是方便随缘止。就是体悟真心之后,显现根尘,显现万有,显现差别,活泼泼地作用在人事当中。所以说六根门头发生种种的方便,种种流现,种种智慧,应用于种种的事业当中,或者诵经修行,或者说法度生,或者成就道场,等等一切事业。从这里流现出来,那就处处都是方便为门,没有执着自己,也没有执着缘起,也没有固定的看法,也没有所指的对象。在这个世界所显现的一切都是妙假显现,都是虚妄显现。在这里面没有动心处,没有对待处。但是又能够恰到好处的应缘度生,应缘生活,这叫方便随缘。方便随缘是人文境界达到最高的意境,因为他能恰到好处的做人,符合客观的因缘条件,符合现实的存在,在现实的一切存在当中,无论是善恶是非,自心不动,方便随缘,能够转境界而不被境界所转,这个就是禅宗的破重关的功夫。第三种止是不二止。真性不二,一切都是法,一切都是道,没有能修所修,没有差别不差别,没有净土,没有污染,一切万法都是当体不二,当体圆成。整个宇宙法界,一毛一蒂,任何一个事物,全部都是本性,全部都是无量的光明,全部都是不二的显现。这里面完全净除了所有修行上的痕迹,完全圆满了自性中所有的功德,安止于法界本来大定当中,不生不灭,永远长存。这个就是常寂光净土,常寂而光明。再也没有生死涅磐,再也没有修证痕迹,常住在不动体当中不动如来,如如显现当中。这个就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概括修行人所成就的三种止,最后一个就是禅宗的末后关。虽然如此一切不二,但是不二能够圆现万法,不二能够有无量的应化,示现。所以说这三个过程就是圆满佛道的过程。 那么三观和三止的意思是一样的,但是止是消归,歇下来,叫止,不是积极的,他是消融、消停、回归、契入,都是属于止。观呢,是显现,是作用,是体现出来,叫观,观是努力向上的。止是彻底放下,彻底放下叫做止,努力向上叫观。观就是观现、观待。那么观就分为空、假、中。第一空观,就是通过对空的一种体悟,空一切法,空身心,空世界,空妄想,空执着,一切我空,一切法空,甚至连空也空,那么 这个空也空呢,就是具有妙假。在妙假当中,假非假,空也非空,就是中道、中观。所以说一观里面就是三观,三观里面又能够 消融于无观。真观无观。先是立一个观来空,空了以后就出妙假,妙假无住,就是中观,三观就成为一观,就是圆融的一观。一观以后呢,一也不存,连观也不在。观也不存在,那就是妙境现前,妙智现前,智境冥合的境界。所以说,第一是空观,第二是假观,假观就是一念心中具有三千诸法,一切万法都在一念心中显现。显现得很清楚很明朗,一一差别,一一作用 ,一一体相,无不了知,无不现前,这叫假观。当正假观现前的时候,当体全空,一念不生一念不灭,一法不立,亦一法不灭。显和不显,缘生和缘灭,它是当体显露。所以说这叫假观,而假观当体是空,空又能现假,空又不住空,假也无所假,那就是中观。所以说最后讲到中观。中观是泯两边之痕迹。泯二边;空有空的痕迹,假有假的落处。所谓中观,空而不见空,假而不住假,空假都消融在“中”当中,而“中”的时候不可思议,“中”的时候不可想象,无法理解,他没有文字,没有语言,没有道理,没有境界。但是当体当中真空绝待,当体当中,诸法宛现,了了分明,这就是中观。中观的悟境就是彻悟。中观的显现就是正道。因为中观正道的关系,边、邪都是道。娑婆世界就是极乐,凡夫身就是佛身。一切处都是道场,这叫中道现前。 那么,天台宗就是根据这样的理,这样的行来建立这个止观,所以这个止观是究竟之谈。是禅宗最高的地方,也是密宗大手印、大圆满最高的地方,也就是诸佛所成就的地方。诸佛出世本怀,就是要开示悟入佛的知见,这个摩诃止观,就是佛的知见,是佛的事业,佛的大用,大道所在的地方。 我们下面讲一点文字。圆顿者,什么样叫圆顿?其实摩诃止观又称为圆顿止观,是天台止观里面最高的止观,比如说有《童蒙止观》,有《六妙门》,有《渐次止观》,还有慧思大师的《大乘止观》是一致的,但是它更加圆妙,因为是根据法华经建立的,更加圆妙一点。圆顿者。什么样叫圆顿?初缘实相,一开始他所缘的就是实相,但是你要缘实相,就要悟实 相,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相即非相,非空非有,即空即有,这是实相,实相不可思,实相无所见,有所思有所见不是实相。实相只可悟入,不可执着,一执着就不是实相,实相只有冥冥体会,体会到实相了,就超越诸相了。 造境即中。造境,他所造的境就是中道,造:就是趣向,趣向的境,这个境不是凡夫的境界,是佛的境界,就是中道理境。无不真实。这句话很重要。那么造境即中,你就会有一种理和智相应的境界,所造的境是中道,那么如果不是中道,如果是边的、邪的、偏的、也都能了达。藏、通、别三个都是偏的、不圆,你要圆中,不是但中,这个非常重要,而且你还要悟到无不真实,更重要了。一切法门、一切境界、一切存在都是真实之性。没有讨厌,没有反感,没有畏惧,没有怕堕地狱什么,地狱也是真实,一切境界都是真实的,所以说一举一动,从此之后,都是以实相,以中道来体现的。那么努力念佛、念咒、或者你做什么事情,或者走路说话,都是本性的真实的体现。没有什么不真实的,因为你没有凡夫之心,没有外道之心,没有二乘之心,也不执着菩萨之心,菩萨执着慈悲而发心,你是佛心,佛是无心之妙心,你是用佛心来行事,还有什么不真实呢?一切都是真实。所以说系缘法界,一念法界。所系的缘是法界,法界无所不在,哪里不是法界?那么就无所缘。你的缘就是法界,而法界,一切都是法界。十法界的究竟处,就是一真法界,系缘于十法界,就是我们的法性,一真法界。无所不在,所以讲,无在无所不在。一念法界,一念,法界是机,启用。启用就是差别法界,差别:说话、做事、显现的一切境界都是差别法界,而这无量无边的差别法界都在一念之中,一念具备。而这一念非真非妄,非内非外,非大非小,非空非有,它圆同太虚,包含万有,就是这一念法界。如果你的心能够这么圆,能够缘于法界,凡是你心里显现的种种事物 ,都了知是从一念本性当中显现而具备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就是真正体悟到了一念法界的境界。 一色一香,无非中道。所以下面就讲了,如果你真能够体悟到这一层,那么一色一香,都是中道。色,无论是什么色,无论是什么香,这个是代表,用色和香来代表。色声香味触法,都是中道。而色和香,乃至味触法的六尘当中,它们有无量差别,一般人会认为有善有恶,有好有坏,这是凡夫之心。但是你悟了这个实相,这个道,那么你知道,无论是色、是香,是什么事物,它们都是中道。你不会有厌恶,你不会有欣求,你不会有执着。所以说:己界与佛界,众生界亦然。自己的界,自己身心为界。这里面有很多界。有这个业,有这个相。有名、有报、有因、有果,有种种作用,都是你的世界,亦即佛界。佛是三德具备,佛界是圆满的果位界,还有众生的无量差别的界,也是这样。也当体中道,都是实相,都 在你的一念圆融当地中。所以说,这个前面是前提,这个明白了,这段话就是大开圆解了,就是禅宗的悟透的境界了。这句话看来很简单,这么一段,他用起来非常的广大圆满,这里面充满了一切智慧,一切理念,一切行持,一切善巧方便都在里面。所以下面又介绍得具体了。 以四谛的角度来讲,四谛是苦集灭道,在这里讲阴入界如,无苦可舍。一个悟道的人,他知道五阴:色受想行识等五阴;十二入:六根的内入,六尘的外入,内入外入,那么五阴十二入都是“如”。什么叫“如”?“如”体不动,“如”体空寂,“如”体像虚空遍法界。那么我们的五阴十二入,如果他是“如”的话,那么有什么苦可以舍呢?“如”中无苦,“如”中无对待呀!“如”中无内外,还有什么可以舍掉苦呢?所以说,当苦现前的时候,这个苦也是实相,也不怕苦,也不落在苦上起苦受,不执着于苦,无苦可舍。但是菩萨悟力够了,道力不够,苦的受还有,但是他的智慧使他对苦不会执着,对苦不会忧心,不会讨厌,不会想尽快舍掉,尽快把苦去掉,早一点恢复起来,他不会这样想。这是悟力到了,但是道力还没有到呢,苦还是存在,还有一些受,只是不住在上面,再磨练自己的道力。 无明尘劳,即是菩提,无集可断。进一步讲集谛。集是什么?和合为集。无明、尘劳就是菩提啊!为什么要破无明啊?为什么要离开尘劳?不需要啊!无明和尘劳就是菩提啊!菩提是什么?就是觉智,觉悟的智慧。在无明尘劳当中你有觉悟的智慧,不被无明所缚,不被尘劳所扰动、所影响、所覆盖,那就是菩提!所以说菩提中无无明,菩提中没有烦恼。如果你能够在无明尘劳中见菩提,那么所具的菩提,此中没有无明、没有尘劳,正像前面一样,如果你在阴入当中见到“如”,“如”无苦啊!“如”中还有什么苦吗?没有苦了。所以说苦就不用舍,所以说无集可断,也不用去断集、断烦恼,集即自解了。 边邪即中正,无道可修。边邪,边,修行人没有修正路,想也想学佛修行,但是修偏了,修到边道上去了。边,是偏在空的一面、偏在有的一面、偏在出世的一面、偏在入世的一面、偏在智慧、偏在慈悲,这都是边。修行修边上去了,没有圆。智慧和慈悲不二,世间和出世间不二、空和有不二、那才是中。邪,就是说破因果、毁谤三宝,所修的皆是邪知邪见邪道。这是邪师、邪魔外道。那么如果你能够在这个实相的智慧当中所现的边和邪,所现所见,你不会被边边所动,被邪边所染。边,别人说空,你也不会执着他,指责他:“你怎么会执着空啊?”别人说有,你也不会说:“你怎么这么执着有啊?”你不会被他所动。无论他说空说有,你都是实相,空也是实相,有也是实相。那么遇到邪教、外道,他讲无论如何偏激谬论,你都不被他所染污,你也不怕他,你也不受他影响,你也不会对他有看法,你也不会认为:你这个人怎么这么邪知邪见啊!这还了得,以后要下地狱等等,没有这样的想法。你知道我的心不动,这个邪也是显现,是梦幻泡影。如电视里显现一样,这个邪的显现,当体也是中正、中道、正道,没有什么影响,在你的心中一切都是道,一切都是佛法,一切都是实相,不会被他所动、所蒙蔽、所影响,也不会有任何的反感、矛盾,这叫做中正,所以无道可修。如果你体会到这一层,还修什么道?哪里不是道?因为你不染污、不动心、不执着、不烦恼,不流浪于生死,也不住于涅磐,那么你修什么道?,你的六根时时刻刻清净,睡觉也是道、吃饭也是道、走路也是道。禅宗所以说,如何是祖量西来意?他说:“干屎橛”。哪里不是佛祖的意啊?庭前柏树子,哪里不是啊?一切都是道,还修什么?只要你睡觉不执着睡觉,打座不执着打座,吃饭没有咬着一粒米,走路没有踩着一步,哪里不是道?只要你不粘着,无落处,不对待,不分别,那就是道。本来就是道,所以说无道可修。 生死即涅磐,无灭可证。“生死”,什么叫生死?我们习惯的生死,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这是肉体的生死。还有心念生生灭灭。尘劳烦恼也是生死。其实 在我们的觉性当中 ,本无身心,本无世界。但是在本无当中不妨显现身心,显现这个世界,显现生死。其实,生死就是涅磐。就是不生不灭。你看看念头,念头的当体哪里来?是本性中来啊!一个人的身体,身体从哪里来?是本性,性空中缘起,是它的作用,显现的作用,所以说生死就是涅磐啊!无灭可证,不要取证一个灭,不要求一个证的道,当下就是道,当下就是涅磐。所以 不要把身体灭了,来求一个不灭的东西,不要把妄想灭了,求一个无生境界,不要这样去寻求,妄念的地方就是真性,身体的地方就是道用,就是道的作用。不然话,怎么会说话?怎么会走路?是谁在说话?是谁在走路?不是本来涅磐的道用么?就是道用。所以说无灭可证。所以修行不取证,不要赶紧修行,抓紧打坐、抓紧用功,我要早点证道。这样的话,你不是实相,不是悟道的人了。悟道的人没有道可以证,所以说: 无苦无集,故无世间。 你没有苦,没有集。不要去断,不要去离开他,那么世间法就没有了。世间还有什么?世间就是苦集两个形成的,如果你没有苦没有集,那么还有世界吗?但是人还是存在,地球还是存在,还依然要吃饭穿衣,但是这些是什么呢?是妙用,是显现,是游戏人间,变化世界。 无道无灭,故无出世间。 没有道可以修,没有灭可以证,那么出世间打破了。所以真的彻悟的人,他不但是悟到一念灵知,悟到实相的道理,他还要在实际当中超越苦集的影响力,超越出世间道灭的修证。道灭的修证的执着心也没有,那么他不是现成的佛吗?假如说见性成佛,那么天台宗讲名字即佛。你大开圆解,名字现前了,那你就是佛,然后你居佛位、依佛智、行佛行。那么,哪里不是道场?哪里不是涅磐?所以本来具足,本来圆满。 纯一实相。 这样的境界,这样的悟,这样的行,就是纯一实相。悟,是悟实相,行,也是行实相。一切时候都不离实相,不离当体。 实相外更无别法。 实相以外还有法吗?没有。你的“这个”以外还有东西吗?还有所谓的觉受?还有所谓的修证?还有另外的境界吗?没有,就是这个。实相外更无别法。 法性寂然,名止。 法性寂然无生,本来寂然。本来寂然就是无生无灭。本体,本来如如不动,那么叫做止。 寂而常照名观 这个寂寂然然当中,也就是一念不生,心同太虚,没有内外对待,这个寂寂然然当中,能够起照。照,朗照法界。众生的差别,心中的念起的作用,无不了知。这个在密宗里面讲叫遍知,就是寂而常照。常照之重要在于没有离开过。不是说有时候我寂,又有时候又去照。寂就是照,照就是寂。止就是观,观就是止,就是惺惺寂寂不二,止观圆同。止观是一体的圆同。所以说法性是法界的本性,寂然无生为止,寂而常照为观。 虽言初后,无二无别,是名圆顿止观。 虽然讲话的时候,说明他的时候,有初有后,其实无二无别,这个就是依悟力而起修,天台宗大开圆解,禅宗是彻悟本性,那么依悟来起修,依大开圆解的智慧来起行都是一样的,无二无别,从现在起到未来际都是这样,知道功夫在哪里了,功夫不在身体上、不在时间上、不在咒上、不在佛号上、不在经文里面,这个功夫就是实相,就是安住本位不动,就是一切时候都不离实相的体现,而且止观不二,寂照同时,一念不生而了了分明、朗朗虚明、照耀万法。无来无去而不妨来去,无言无说而不妨种种言说,这个就是叫不二圆成,这个当体就是道。虽然道力还不如佛和大菩萨那么大,但是佛和大菩萨都是以这样的道而圆成的。没有离开这个来圆满。只要安住这个道,那么他自然能够圆满。而不是通过学习修证来圆满,因为本来就是佛,本来就是这个道,只是过去世因为向外追求,向外执着,迷失了这个。 以下就发菩提心的问题来说明义菩提心即禅的本体光明的道理。发菩提心有的是因为观佛发菩提心。那么这里讲的是根尘相对而发心。那么他这里涉及到具体做功夫的问题。因为人没有离开根尘,虽然都是实相,但是根尘现前的时候怎么做功夫呢?怎么发菩提心呢?所以说: 次以根尘相对,一念心起。这个一念心起是了知、明智。东西来了,什么事情来了,或者声音传过来了,都知道。 能生所生,无不即空。能生的感觉,了知的心,还有所生境界,差别的相,无不即空。什么叫即空?就是当体是空的。不用去想,不用去观察,知道这是空的。 妄为心起。但是有些时候会觉得:我打妄想了,我怎么念头起来了,但是你要知道 起无自性。他是空的么! 无他性。也不是外面引起的,不要怪外面这个人这么吵,说话这么难听,那么有他性。无共性。也不是自己和别人,和合之共性。也不是无因起,是有因缘,但是因缘是空的。所以说: 起时不从自他共里来,去时不向东南西北去。 很重要,念头起来了,不从自他、共里来,去的时候也不向东南西北去。无来亦无去。 此心不在内外两中间,亦不常自有,也不是常常有,不是固定的。 但有名字,只是名字,我起念头了,我打什么妄想,起什么心了。 名字为心,名字叫它是心。 是知不住,这个名字也不要住。不要执着心的名字,不要执着心的感觉,不要执着心的内容 亦不不住。也不要执着不住。也不要执着没有妄想。所以说: 不可得故。什么都没有,都不可得。 知即无生。这句话非常重要,生就是无生,念头起来了,就是无生,不要说念头没有了才是无生。生就是无生。 亦无无生。在无生时候,也不要想,我是无生,还是生。连无生也没有,在禅宗叫做泯迹。连痕迹都去掉了。无生的痕迹也去掉了。 有无俱寂。非常重要,有和无都没有。有念头的心也没有,没有念头的心也没有,有生灭的心也没有,无生的心也没有,有无都寂,这是寂灭。 凡愚为有,智者知无。凡夫愚痴认为是有,智者知无。 如水中月,得喜失忧。得到就喜欢,失去则忧愁。 大人去取,都无欣惨。大人是有广大的心量的修行人,他知道离开了取着,都没有欣求和悲惨的感觉。 境相幻化亦如是。也是这样。 下面的解释都是同样的道理,都是说明在根尘相对 、一念生起的当下怎么做功夫。意思说你不要见妄念,也不要执着无生,即生无生,无生而生。空和有都要寂灭,都不动心,让他自然。自然的时候,你智慧的觉知,如如不动。此即胜义菩提开显,明体现前。 若知如来说因缘法。如果知道如来说的一切法是由因缘生,因缘中具有因果、业报,知道成佛是一种善因缘,是一种清净因缘,是慈悲愿力的因缘,那下地狱是因为造恶业的因缘。知道成佛也好,下地狱也好,都没有离开因缘,然后呢,对佛产生了向往,要发菩提心,要成佛道。那么这种通过因缘引起的菩提心是最初的菩提心。这是一种,是通过因果,因缘来观察的。产生了要成佛度众生的发心。这也叫做世俗菩提心。这是第一种菩提心。 若无生无灭。这是第二种菩提心。知道一切诸法没有生也没有灭。佛也不生,众生也不灭,本来有佛性。但是这个佛性呢,还在云雾里面,还在尘劳里面,没有开发。所以说,悟到无生无灭,这是第二种菩提心了。这个是要有智慧了。 若本性清净。这是第三菩提心。如果已经悟到了本性清净,当下灵知了了,一念清净,本来无生无灭,本来清净,那么这个本来的本性清净呢,他不是属于修证,不是属于培养,不是属于精进而来的,他是本性清净的。这是第三种菩提心了。这个菩提心已经非常难得了。还有第四种菩提心。 若于一切法知本性清净。是指第四种菩提心。如果在一切法当中,都知道本性清净,尘劳烦恼都是净土,一切处都清净,那么这个是指第四菩提心。 这个看你菩提心在哪一步。你老是对别人讲,因缘因果,努力修行,要怎么怎么,佛慢慢培养成的,这个就是第一种菩提心。如果你知道无生无灭,“本来”,我们有一个本来,没有生灭的,那么悟到了第二菩提心,但是这个还只是空,空的一边。第三知道本性清净,灵知了了,他不在身体里面,不在境界当中,不在文字,不在修证的咒上、佛号上、经书上,他不在这些地方。就在当下,我找到了。我知道这个一念不生的当体,当下的清净,找到他了,找到他,就要好好保护。等于找到摩尼宝珠一样,养着他,无论是睡觉,无论是打座,无论是走路,念念不离这个,而不是以为打座是修行,以为睡觉是浪费,以为多念经就有功德。以为在外面散散心,就会失去功德,他不是,只要你保护好这个本性清净,就是大修行,保护好这个本性不落是非善恶,不落对待,不落世间法,也不执着出世间法,才是大修行。大修行人无处不修行,只不过是本性清净,保护着他,念念在这个当下,觉照涵养,长养圣胎,禅宗讲长养圣胎就是第三种菩提心。然后自心圆明,证悟大道,知道鸟叫也是佛法,也是本性清净。这个世界上吵吵闹闹的也是本性清净,没有地方不清净,那是圆成大道。是第四种菩提心。 今天我们的课呢,第一是讲的什么叫摩诃止观总的意义,总的道理,总的修证。接下来我们讲实相,开悟的境界,悟入的地方,最关键的悟入什么。第三我们讲的是根尘相对当中,以根尘相对作例子,怎么样用功?那么通过用功,第四就会体现出你的菩提心的程度。你是不 是符合?是不是相应?你是第一种以因缘法来讲话呢?还是以不生不灭来讲话呢?还是以本性清净来讲话呢?当然第四种是不容易的,第四种是要圆满成就的时候,才能具备,知道一切法本性清净,那是大道力,大圆满人才能做得到。所以说这四部分的菩提心就告诉我们相应的程度是什么。 好,我们继续讲摩诃止观的内容,下面的内容就讲六即。 因为从理到行,整个的过程,天台宗以六即来概括。因为不懂得六即佛的道理,会产生许多错误,如古人讲的,或于昧于暗证,或高推圣境,所以很多人认为,理明白了,就是佛了,他不知道还有修证。有的人认为,佛境界很高,自己达不到,又惧怕修行、修证,所以通过六即佛,就知道整个过程了。下面入文。 约六即显是者。“显是”,这个“是”,就是说是行者相应的境界,正确的境界,智慧和理境相一致的境界,所以叫“是”,“是”就是契合相一致。 为初心是后心是。到底初发心的时候“是”呢?还是后心才是呢?后心的果位证到的时候才“是”呢?那么文中答:如论焦炷,非初不离初。非后不离后。如论焦炷,就是这个灯蕊烧焦的,烧焦的过程中,他一点点烧下来,那么初步的和后面的,其实是离不开的,没有开始就没有以后,没有以后也就没有前面。所以说非初不离初,不是初。开始点燃的当然不是后面的那个亮啊,但是呢,非后不离后,不是后也不离后。意思说,他是不能执着于初,也不能执着于后,不是初不是,也不是后才是。初“是”但是不是后“是”,后“是”不是初“是”,这个是的程度不同。意思说开始的“是”呢是理悟,是开解起行,后面的“是”呢是证到起用,起果地上的大用。 若智信具足,智是智慧,信是信心,有智慧见解这个信,在禅宗讲肯定承当叫信。如果智信具足的话, 闻一念即是。“闻”,这个闻是无分别的相应的闻,观音菩萨反闻闻自性闻,这个闻就是根门开脱,自性显露,不闻自闻,闻什么样呢?闻一念,一念心即空即假即中,这一念心无生无灭,这一念心本来具足,这一念心本来是佛,本来实相,那么就是了。他当下就是,这个是就是说是本来的佛,本来圆满,本来真实。 信故不谤,智故不惧,初后皆是。信,肯定,承当,这一念回光,这一念当下,就是佛,这个没有区别,就是祖师西来意,当下就肯定承担了,然后绵密保护。他不会再毁谤,再也不会毁谤佛祖,再也不会毁谤别人的悟的智慧,再也不会毁谤经中所讲的这个道。他不会再毁谤了。智故不惧,他开智慧了,什么叫智慧?因为没有分别,因为知道这个一念心本来是佛,因为知道所有的果地的佛都是这一念心圆满成就的,所以他不会恐惧,不会说,我是凡夫,我业重,我以后下地狱怎么办?我以后修不成怎么办?还有魔、外道破坏怎么办?还有身体生病了,境界来了怎么办?他没有,因为智故不惧啊!为什么?他有智慧,知道这个本心不动不摇,本来清净,本来是佛,魔不能扰,境界不能覆盖,身体不能束缚,业力不能左右,都是这一念心本来的关系,本来实相的关系,所以无所惧。如果具足智信,那么初后皆是,初也是,后也是,都不离这个“是”。什么是“是”?就是实相理谛,就是一念三千,诸法实相就是“是”。 若无信。 假如没有信,没有肯定承当,没有把握这当下一念,那么就会高推圣境。就是认为:成佛不是我的事,我是博地凡夫,这就是高推圣境。 非己智分。 不是自己的智慧能够了解的。能够明白的,能够修上来的,不可能的,我是凡夫。就是往生,上品上生都不可能,最多是下品下生,那么他就是没有信心,真信没有,也没有智慧。不知道自己是佛。 若无智起增上慢。 假如没有智慧,不能明白本性,不能通达实相,不能安住当下,他就会起增上慢,狂慧,认为自己理懂了,就是佛了。自己没有明白本性,又不能真正悟入实相,那么就会狂妄自大。认为自己讲得通了,讲得对了,就是佛,那么什么行为都是佛,于是他起增上慢。 谓己均佛。 认为自己就均等于佛了。刚刚开始懂了一点点,就觉得自己跟佛一样圆满,那么这个就没有智慧。初后具非,开始就错了,第一步就错了,那么后面所修所为全部是颠倒,全部是造业。因为他有这个没有智慧的信心,因为他有这个增上慢在,所以说都是错误的。 为此事故,须知六即。 因为这样的缘故,一种人没有信心,高推圣境,一种人起增上慢,所以应该知道有六即的道理。 谓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究竟即。 这个即有六种。第一是理即。理,就是如来藏的理性,每个人都有的佛性。那么,这是理,理是含在里面的。名字,就通达了这个理,悟入这个理,悟入了诸佛所说的三藏十二部经的法理、行理、佛理,所有的理都明白了,就叫名字即。大开圆解,当下明白,知道这一念自性的本来面目,这是名字即。观行即是以这个圆解起观行。相似即,就是相似的证入,相似的超越,超越了轮回的生死,超越了菩萨的有相行,在这个当中得到相似。分真是真正的证入,两边不住无明脱落,法身成就,能够在一百个世界作佛,叫分真即。那么四十二品无明断尽,到后来究竟即,即圆满成佛。所以这样一讲,大家都知道了,知道自己是哪个位置。理即是人人本具,只怕你对这个理,一知半解,所以说不能算名字即。如果真正的大开圆解,通达一切理,明白一切事,事理圆融,那么名字即就到了。开始起行。 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开始是凡夫,最后是圣人。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云云。 开始是凡夫,所以说要除疑和怯。为什么?虽然明白了我们有佛性,虽然 明白了这一念本来就是佛,但是还是凡夫的明白呀,还有凡夫的业报、凡夫的习气,还有凡夫的烦恼啊!无明没有破,所以说不用怀疑了。这一念是,但是你还是凡夫。你不要怯弱,只要好好保护他,好好用功,你肯定会成就。所以说开始是凡夫的关系,除去疑和怯,你不要怀疑。所以 为什么叫开悟,没有疑是开悟,为什么叫有智慧,没有畏惧,没有怯叫智慧。就是说有智慧的眼睛,智慧的明灯照着你,一直往前走。不会怯弱。所以说“始凡故除疑怯”。 终圣故除慢大。最后才是圣人啊!后面分真到究竟才是真正的圣人。所以说你不要骄慢自大,名字位都没有,都不够,那么就说自己是佛了,就说自己成就圆满了,这个还差得很远。所以说这里面是非常的微妙,要处理得很好,不然的话都会颠倒。 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如上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亦是理即止观。即寂名止。即照名观。 这是介绍理即。理即是对真正如来藏理性的概括、说明。但是理即看过了,不等于就是名字。名字是通达以后,超越文字,。超越道理,悟在心中,体现在当下,这才叫名字位。所以说理即者,一念心就是如来藏理。这一心知道就是如来藏理。“如故”:为什么叫如呢?就是空,万法皆空,这一念心的体也是空。什么叫“藏”呢?含藏万有,缘起缘灭,一切万法都在这里具备,所以叫做假,这个假不是真假的假,这个假即是缘生无性。包括一切种子,一切现行,一切诸法都在这个本体当中,他是相对的,他是缘起的,所以叫做假。“理故即中”,为什么叫理呢?理就是中,这个理就是称性之理,道理的理,是至尊之理,是究竟之理,叫理体之理。又叫中,就是中道。“三智一心中具”。过去慧文大师读大智度论,他读到三智的时候,就悟到了,三智就是一心中本具。什么叫三智?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知道本性是空;道种智,知道缘起差别,各个人,各个事物的种性、差别;一切种智,是性相圆融、空有不二,万法具备的智慧。这个智,智度论讲要次第修,次第得,后来慧文大师就悟到了三智一心中具备,不要先获得一切智,再获得道种智,再去获得一切种智,不需要。一念心中,同时都获得三种智慧。叫三智一心中本具,所以说叫不可思议。如上说三谛就是一谛,这一谛就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之谛理,不可言说,当下就是,就是一谛。非三非一,不是三不是一,就破了。就像禅宗一样扫荡,不是三,哪里有三呢?哪里有个一呢?有三必有一,有一必有三,三非三,一非一,所以说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是这样,不可以作色见,不可以离色见,不可以作念想,不可以离念想。这个当下,就是圆妙不可思议,不可言说,自己知道。所以说“亦复如是,是名理即,是菩提心。”这样的理,就是菩提心,这样子明白,就是已经开发了菩提心。这个开发就是说菩提心智的开发,是菩提本性的开发,是觉性妙明的开发,当然他的力量很弱,还不能起大用,不能像佛一样具足一切功德妙用,但是这一点的成份,这一点的本质,和佛一模一样,只是力量不够。因为什么?还有习气,还有身体障碍。还有一些没有消融的境界有待于消融,这叫理即之理而入名字悟心之中,亦是理即止观。这个止观是理即上的止观。即寂名止,他本来寂寂然,本来 不动,叫止,即照名观,他能够显发一切,种种事物,种种缘起,种种作用叫观,这叫理即,理即很重要。但是理即放在哪里?本来就是这样,要靠你去发现,象金子在矿里面等于是理即,但是你要去研究他,去明白,知道矿里面是什么金子,怎么挖才能挖出来。就是说理即就是金子在矿里面,但是还没有挖出来,通过文字,通过别人介绍才知道,这里面有金矿。 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亦是名字止观。若未闻时,处处驰求,既得闻已,攀觅心息,名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名为观。 这一段,就叫名字即,非常重要。这个和禅宗、金刚乘密宗一样的道理。禅宗,他要彻悟本性。彻:消融诸佛的言说,通达一切缘起的真实。金刚乘也是这样,他要离开分别心的,以圆融的智慧去修行,这样才能成为真实功德。所以说“名字即者,理虽即是,”理虽然就是,但是你“日用不知。”道理上讲得好象是这样,或者经里是这样讲,但是你的日用呢?你一举一动,你说话,你转念头是不是这样呢?你是不是把念头当作妄想呢?你是不是把身体当作有漏?你是不是把境界当作尘劳?你是不是把人当作人相来看?这就是问题来了。是吧!实际上你如果人我还在,是非还在,起心动念都把他当作妄想,要么就是压制他,要么就是排弃他,都是这样做功夫,你就日用不知了。不知道这个理即了。因为理即是佛啊!日用不知,你就不是真明白了,所以说“以未闻三谛。”因为这样的人没有听到三谛,这个闻很重要,不是耳朵听,不是思想去想,是用我们的本性去闻。闻:这个闻字就是开发,就是悟入,悟入什么?悟入三谛。真正明白了。比如说真闻的人,知道这个念就是我们本性的作用,妙假,念的体是空。在无念的体性当中不妨起念,空假不二,他这样子的理悟叫做闻三谛。那么他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虽然文字也懂,诵了很多经,看了很多书,真正的佛法并不认识,完全不认识佛法是什么?什么是佛法?不是文字,不是道理,不是境界,不是修行的方法。所谓的佛法,一切山河大地,一切万有,起心动念,全是佛法,这样才叫闻到佛法。所以说那些人好像牛羊的眼睛一样,他不解方隅!他不知道东南西北,这就指出来了。什么意思呢?如果懂佛法呢,你就知道东南西北了,你知道怎么样了,你就有智慧了。不然的话人云亦云,经里怎么讲,你也怎么想,那么还是不懂方隅。实际境界来了,你还是不明白,等于是牛羊眼一样,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者一个修行的人,一个善知识,你去新近这个善知识、过来人,他已经明智通达的人,他遇到所有的语言,所有的表现,都是从这个理体上流露出来的。都是本性的作用,都是当下的流露,他是智慧的作用,他不依文字,不依境界,不依道理,他不会有相对的执着心来讲法,他是从自性当中流露出来的。他的知,是知真性灵知,这个知是什么知啊!了知本性如如不动,了知当下明朗现前。这是知的含义。识,识是什么?遍识一切根基,遍识一切差别,善用诸法开发众生的本性。就是说他的法,他的用都是工具,他知道没有实法于人,就是说,他已经开出金矿了,有经验了。那么众生,别人的金矿还没有开,他就告诉你怎么开。用什么工具才能打开,这叫知识,这是最最重要的过来人。“或从经卷。”如果夙因深厚的人,他过去生修了很长时间,在大乘实相中用功,那么即使没有人教导他,引导他,他从经卷读诵当中豁然开朗,一闻千悟,彻底明白,那么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听到闻到,这个闻,智慧的闻,反闻的闻。闻到所说的一实菩提,这个就是实相真性的菩提,“于名字中通达解了。”在名字当中,例如我讲话,就是名字,讲话是借这个文字的符号,通过这个名字,通达实相。所以祖师讲,名字就是实相,也有的地方讲,文字就是实相,不但文字是实相,山河大地,哪一个不是实相?哪一个不是佛呢?郁郁黄花,青青翠竹都是真如,都是般若。“于文字中通达解了”。真正通达是很难的,通达是一通一切通。通:圆通,达是了达一切诸法的差别叫通达。“解了”,什么叫解,所有的疑问,所有的障碍,所有的不明了的地方都解开了。什么叫了,了了分明,看得清清楚楚,非常透彻,无论这样讲那样讲,为什么这样讲,为什么那样讲,都彻底明白了。所以说这个通达解了就是大开圆解,就是彻底领悟,就是当下的一种肯定承当,他有一个力量,就是说再也没有疑惑了,信心具足,智慧具足,不会再被别人所有的议论所影响,不会再在中途产生颠倒的知见,在日常生活当中,在修证的过程当中,他是把握得非常好,处处是实相,处处是中道,这个方向再也不会迷惑了。所以苏东坡也这样讲:“名字位上真佛眼,未知毕竟付何人”。古人都是这样,获得了名字即以后,他说我要把这个名字即的智慧怎么传下来,这叫传灯,也可以说智慧之灯。这是因为经论这么多,人的知见这么复杂,往往注解经论的时候会走偏,在指导修证的时候会起比量。所以他下面说句话就指出来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这叫做通达了。知一切法,不是经里的法,不是三乘的佛法,是世间出世间的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个叫做大开圆解。无论讲到儒家、道家,讲到社会的哲学、文学,讲到人生的一切事情,六道轮回所有的一切都是佛法,这个叫做名字即,非常非常重要的。是为名字即菩提,这个菩提就是道,就是觉,在名字中,你觉悟了,你有智慧了,你的菩提在你心中升起了,但是这个智慧见地非常的强,但实际的修证,道力还是非常的弱,不够,还要培养。所以说这仅仅是真实性的开始。“亦是名字止观”。叫名字止观。什么叫名字止观呢?若未闻时,如果还没有开悟,没有大开圆解的时候处处驰求,到处要拜访名师,到处要寻找经论,看注解,提问题、辩论,到处在哪里搞,驰求。既得闻已,既然懂了,噢!一念顿歇,自性大开朗朗明白,原来是这样!好,“攀觅心息”,在哪里攀缘啊?在哪里寻找啊?不用再去找了。到哪里去找师父,到哪里去找文字,找道理,找更高深的东西,没有了,自己一心中就都具备,一切法都是佛法,吃饭穿衣一切现成,一切具备,这叫什么?“攀缘心息,是名止。”就是止息了向外攀缘之心,向外求的没有了,不明白的没有了,怀疑的没有了,这个起心动念,东找西找的心没有了,叫止。“但信法性,不信其诸名为观。”很重要这句话,这和禅宗都是一样的。禅宗说,你本来就是佛,你到哪里去找?你把家里的宝藏都丢掉了,到这里来找什么宝贝啊?骑牛觅牛,骑着牛在这里找牛,找什么?不要找了。你本来就是,所以心就歇下来了。“但信法性”,因为圆悟悟什么?悟法性,悟实相。而这个法性在哪里呢?就在当下,就是这一念之心!一切法都在这一念心当中,本来具备。所以说“不信其诸”,其它再也不相信了。信什么神通、奥秘啊?外面的东西再不相信了。就是信这个法性,法性就是佛。一切功德,一切妙用,都是从这里升起来的,离开这里什么都没有,就是“不信其诸,名为观”。至此,虽说尚未圆满成道,做到这一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这个人心量就很大了。所以天台宗讲,即使你没有成道,学过天台止观,为因也强,作为因种下来,非常强,一出头来,就是出世的时候,就是一闻千悟,是大丈夫的量,他对理性,对万法都非常明白,他不会在外面寻求。所以说这个名字位上有胜观现前,有胜慧现前,名为观。这是第二即。 观行即是者。若但闻名口说,如虫食木,偶得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既不通达,宁是菩提?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华首》云:“言多不行,我不以言说。”但心行菩提,此心相应,是观行菩提。释论四句评,闻慧具足,如眼得日,照了无僻。观行亦如是,虽未契理,观心不息。如《首楞严》中射的喻,是名观行菩提,亦名观行止观。恒作此想名观。余想息名止。云云。 那么什么叫观行即是呢?若但闻名口说。听到了名字,口也会说,道理都懂。那是“如虫食木”,像虫啄树木,偶得成字。讲得都对,想得也对,理也对,但不是智慧的体悟。那么这里是有差别的,有的人一悟就能证。有的人悟了呢,只是理上,实际上都不行,一到实际都迷糊了,一到实际就不会用了,一到实际就分开了,和理性分开了。所以说“偶得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所以说“既不通达,宁是菩提呢?”在实际当中还是不通达,不通达怎么是菩提呢?还是不高。要在实际当中真正地证到,真的体悟到了,一切是佛法,都是实相,那才是真实。所以说必须心观明了,时时刻刻智慧现前,理慧相应,理和智要相应,时时刻刻要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行的就是所说的,一样。所有的行为,所有的日常作用、人生实践都和所说的一样。“所言如所行。”所言就像所行一样,言行一致。就是说你要达到一致。就是名字即的理,智慧要在实际当中体现。总的是这样来的。《华首经》讲,“言说多不行,我不以言说”。言说多了,你理上明白了,但是你不行,不去做,不去体现,那么我不认为你的言说是真实的,是有用的。但心行菩提。“此心相应,是观行菩提。”但是只要你心行相应,念念是菩提,念念是智慧,念念是实相,那么其心口相应。心智与理境相应的话,这叫做观行菩提。 在观行菩提当中有五个品位。第一就要随顺法性,一切处都要相信法性,承当法性,不离法性,也就是不离一念,不离当下,这是第一步功夫。第二步功夫就是叫读诵大乘经典。虽然你名字上悟了,但是力量不够,有时候会不相应,有时候会被外境所迷,所影响,那么还要培养它,经常读诵大乘经典,增加慧力,增加相应的力。第三要说法。言说大乘正法,要把自己所悟的所体会的在因缘当中对众生讲说,显示它。说法的时候三观相应,三谛圆融,无能说无所说,锻炼自己的智慧,锻炼自己的观机的作用。这个叫说法。言说正法。第四步叫兼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还有等等的方便当中,以智慧去行,以实相去行。但是兼行就是随缘而行。是随自己的能力,随自己的因缘去做。第五步才是正行六度。现祖师相,建道场,带领大众,做国家的事业,这叫正行菩提。这个观行菩提有这样五个阶段。 “释论四句评闻慧具足。”如眼得日。眼睛看见太阳,“照了无僻”,眼睛看见太阳,等于说是名字。但是看见太阳以后呢,你要用这个眼睛去用,照了无僻就是什么东西你都要看得清楚,用智慧去照。所以观行亦如是,虽未契理,指未证到无上的佛道,但是观心不息,不断地观心,不断地用功,不断地观照。“如《首楞严经》里面以箭为喻,来说明修道要时刻相应。射一个目标,开始射不准,但是一直瞄准,一直瞄准,到练久了以后,他就接近目标了。这里的接近就叫相应。 “是名观行菩提,亦名观行止观,恒作此想名观。”按照这样子做功夫,这样相应的用叫做观。“余想息名止。”其他的想法都没有了,世俗的、杂染的、多余的想法都没有了,只是念念相应做功夫,在观行里面用,按照五品观行位去用,一个个层次用下来,那么叫观行菩提。 下面进一步了,相似即佛了。 相似即是菩提者。以其逾观逾明,逾止逾寂,如勤射邻的,名相似观慧。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不相违背,所有思想筹量,皆是先佛经中所说。如六根清净中说。圆伏无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观。 这个相似就是修行上来了,到一定的相似了,但是还不是完全。所以说“相似即是菩提者。”是因为这个做功夫的人越观越明,心里面一片透明,明明朗朗。这个明是本性的光明,也是智慧的光明,他们是不二的。越上去越寂,止:一念不生还要越来越寂,湛然不动。无论是外境怎么样,无论是身体怎么样,他的心就象水中无波一样,非常寂静。在月亮下面,那个水一点波纹都没有,非常寂静。“如勤射邻的。”射久的人,离所射的靶心不远了,非常接近了,名相似观慧。那么相似观慧的人,他有什么体会呢?这句话下面就非常重要了:“一切世间治生产业不相违背。”这第一句,就是说一切世界、这是很广大了,包括很多很多了,治生产业,他是举例子。治生的,是谋求生活的,产业,比如说办工厂、上班、经商做生意等,这些就是治生产业。那么象这些事情都不相违背,意思说都可以去做了。这里面都是实相的。一个是自己不相违背。同时呢,面临这个世界上的人,他在那里工作也好,在那里做生意也好,政治也好,经济也好,家庭也好,一切一切发生都和你的实相不相违背,和你的妙明的心不相违背,你的心是透明的,他来无所来,去无所去,空空灵灵,一切显现,都没有障碍,都没有被他们所困,这个就是体会到这句话了。这就是一切世界治生产业不相违背。这是指行动,这是指存在,是现象。下面是精神,指思想,指心。前面指身体所面对的,下面这句话指心灵所面对的。其实身心本来不二,面对不同而已。“所有思想筹量,皆是先佛经中所说。”这句话就是说你心里面这个思想,无思之思,无想之想,筹量一些内容,一些计划,一些见解,一些理性等等一切,所有心中所出现的,皆是先佛经中所说。啊!你想的,出现的境界,所开发的智慧,所讲的话,没有一句话和佛法违背,没一个念头和佛法违背,没有一个意境和佛法违背。写出的文章,讲出的佛法,都是相应的,和先佛所说一模一样。虽然讲的话不同,文字不同,但是都一样。所以说这句话非常的重要。“如六根清净中说。”六根清净一段文字里面所说的。六根获得初步的清净,没有凡夫的杂染。那么“圆伏无明名止。”六根开始清净了,透露出来的都是透明的智慧光,无染的一种行为。无明不止而止,无明再也起不来了,圆伏了。什么叫圆伏?一伏一切伏了,不是说今天伏明天不伏了,再也没有无明起现行而遮盖智慧光明了。但是他还不是断,是伏下去了。为什么?没有知见,对外在的没有执着,但是内在的还有无明潜伏在那里,没有完全除掉,所以“圆伏无明名止。”“似中道慧名观。”相似的中道慧出现了。似:不是证到的智慧,但是很相似,很接近,讲出的法都是对的,没有讲错一句话,这个就是名观。叫做相似即佛。相似即佛在什么位置呢?位在初信~七信,了生死。从八信开始破尘沙,到十信破尽尘沙。在这个十信位当中,其实就是圣人。前面证了七信就和二乘的果位相齐。八信开始到十信就是菩萨位。这个位置已经很高很高了。已经很了不起了。形容来讲,月亮已经出来了,但是还有一些薄薄的云雾笼罩着。“犹见月朦胧,”这是六即偈中讲的,月还有一些朦胧,月亮已经显现了。 分真即者。因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发心住。乃至等觉,无明微薄,智慧转著。如从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圆,暗垂尽。若人应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门示现;如经广说。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真止观。分真智断。 这个就是证法身了,就是大圣人了。 分真即者。什么叫分真?也就是有的地方讲分证菩提。“因相似观力”,相似的观力,“入铜轮位”。相似叫铁轮位,这里是铜轮。这都是形容。以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这是真破了。在禅宗,密宗很多修行人当中,虽然得到了一定成就,但是真正的到了这个位置的人非常的少。真正破无明了,真正证法性了,这个是证见佛性,本性的全体洞开,洞然而开,所以说开出宝藏。所有的功德宝藏开出来,显示真如,这叫发心住。这是初住位,在一百个世界成佛。有人问元音上师曰:禅宗人或密宗人证到即身成佛,是不是这个位置?上师说:“不是。”一般人到不了这里,这里已经很高了,一般人都是相似,相似位有所成就。一般的禅宗人,密宗人来讲,得十地和相似位十信是一样的,相一致的,也是了生死或者是菩萨,但是真正能够证到初住位的人非常的少,很难的,所以说这叫发心住。就是开发了全体的真心。这里就具有报身和化身,三身都具备的。“乃至等觉”,四十一品无明断尽叫等觉。“无明微薄。”无明非常微薄了。“智慧转著”。这个叫后心或者说是叫中位。后心是妙觉所破。 “如初日至十四日,月光垂圆”。初日月光开始出来了,从初日一直到十四日,“月光垂圆,暗垂尽”月亮快圆了,边上的黑暗也快尽了,到十五就圆满了。到这个位置的人,“若人应以佛身得度者”,就八相成道示观给你看,就是佛。一般禅宗密宗行者,他还不能八相示现在这个世界上。所以说在这个位置,就象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一样,像佛一样。“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门示现,”就是观音菩萨普门示现,三十二应入诸国土救度众生了。“如经广说。”经里面都有说的,如法华经、华严经都有说的。是名分真菩提,亦名分止观,或者说说分真智断。那么下面是究竟了。 究竟即菩提者。等觉一转,入于妙觉,智光圆满。智光圆满了。不复可增。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增加了。名菩提果,大涅磐断,更无可断,名果果。果上之果,究竟之果。等觉不通。等觉不知道这是什么样子。最后的境界。唯佛能通。只有佛能通达。过荼无道可说。过了这里就没有道可说。故名究竟菩提。亦名究竟止观。总以譬譬之。总的比喻来讲。譬如贫人家有宝藏而无知者。家里有宝藏不知道。知识示之,即得知也。就是说家里有宝藏不知道,叫理即佛。知识来指示他,他就知道了叫名字即佛。耘除草秽而掘出之。观行即佛。渐渐得近。宝藏接近了。相似即佛。近已藏开。分真即佛。尽取用之。那就究竟即佛,拿出来可以用了。合六喻可解云云。 问释论五菩提意云何?释论讲五菩提意怎么样?答论竖判别位。今竖判圆位。会之。那么释论里面,他是判别教的位次,像发心菩提,伏心菩提等等。那么下面就是依圆位来对照。发心对名字。为什么?彻悟的人开发了见地,这个是叫真正的发心。这个发心不是理解,是真正明白,从自己的觉性里边发出来的真实的发心,就是对名字位。伏心对观行。因为修观行,烦恼就降服了,所以圆伏烦恼 对观行。明心对相似。禅宗讲明心菩提,明心见性就是对相似。当然禅宗的明心是要证到的,不是一般的理悟到。出到对分真。出到菩提,就是出一分无明到一分正觉叫出到,对分真位。无上对究竟。无上菩提对究竟位。这是五菩提对五种位次。又用彼名名圆位。以它的名字来名圆位。天台的圆位是最究竟的。发心是十住,伏心是十行。问:住已断,行云何?住已经断了,为什么还要伏心呢?答此用真道伏。用真道来伏。例如小乘破见名断。是唯名伏。明心是十回向。出到是十地。无上是妙觉。这是讲证位。又从十住具五菩提。乃至妙觉究竟五菩提。故地义云:从初一地。具诸地功德,即其义也,一地具一切功德。问何意约圆说六即?为什么以圆教的观行来讲六即呢?答圆观诸法。为什么?因圆观诸法故。皆云六即。因为圆观诸法,诸法中含有六即啊!故以圆意约一切法。悉用六即判位,余不尔故。不用之。当其教用之。胡为不得而浅近。非教正意也。然上来简非。先约苦谛。升沉世间。简耳。次约四谛。智曲拙浅近简耳。就是前面讲的简非来肯定这个四是。 刚才我们讲的六即,就是说六即当中,每一个过程都是“是” 的,也就是说是正确的。相应的。那么 学人呢,就在这个六即当中,去体会自己在哪个位置,然后再上上升进,再处处相应,那么最后呢,必然能圆满成就。 天台止观在具体的观行当中有十法成乘,也就是在大开圆解的基础上达到了理观一致。那十法成乘,最最重要就是上根的人,他直接契入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上根的人一法就够了。那么中根的人,或者二法,或者七法。下根的人,要具足十乘,才能修成。那么如果天台接入禅宗的话,就是上根的了,直接和禅宗相应了,下面九法都不要,了解一下可以,不要去修它了。如果是接入金刚乘的,可以对照去修。那么末法时代的众生,因为各方面的因缘关系,修法要趋于简单。像禅宗的话,如果明白灵知本性,就安住当下用功,其它只能作为辅助了解,帮助开发。那么密宗也是一样,如果完全按照整个的显密次第来修证的话,一般人是不可能的,很难修成,所以也要趋于简单化。或者先修加行打基础,再专修一个本尊法。或者根基好的人,在加行位以后,修生起次第,再进入大手印、大圆满,然后超越一切法,成为自性大圆满的修证。那么就直截了当了,修行就很安乐,很自在,没有那么大的包袱,没有那么多的复杂,没有那么多曲折的路,没有那么多次第要去修。修行人越简单,他解脱得越快,成就越高;越复杂呢,他就越慢。那么上根的人修一法得成就是什么法呢?唯观不思议境。就是观不思议境。什么叫不思呢?不用分别,不用思想,不用考虑,直截了当的体现,这个本性的作用,直接体现本性的智慧的圆光,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状态下,都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加一个思想,加一个意念,加一个分别,那就是落在第二念上。起第二念就流浪生死。 境为所观,观为能观。这是方便讲,那么在功夫中有境,就是所观的境;观:是能观的心。所观者何?所观的境是什么呢?非常广大:阴界入不出色心。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不出色心,就是物质和精神。宇宙万法都是物质和精神构成的。色从心造。但是要知道这个色就是物象,都是心所造成的,所以反过来讲,全体是心。那么你不要管境界的善恶是非好坏大小,就是因为境是心造的,只要知道心就可以了。所以经中讲,“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此之能照,具足诸法。这个能造的心,具足一切法。这个就是说一心来摄境界,不要落于境界,都是心的作用。比如书本、茶杯这都是物象,物质现象。但他是心所造,而不是实有,你看它的时候,不要被它看去了,你的心不要迷在它上面,而是它显现,眼睛没有出去,眼光没有出去,没有落于尘劳,而是茶杯、书都在你的眼前显现。而这个眼前显现的光是智慧光,因为没有分别。你这个心像大地,因为没有动。没有出没有入。这个时候就是不思议,就是观心的功夫。听到声音也一样,你的耳朵,感觉不要往外走,它的声音会传过来,传过来的时候你的心不动,了知不动,那么就是当下。所以当六根对着六尘,六尘不来,其实六根也不去。我们方便的讲,我们知道的叫来,其实他也没有来,我们的感觉也没有去,这个不来不去的就是中道。 就是当下的观照功夫,所以说这个能照的心具足诸法。若漏无漏。无论是有漏法、烦恼的,无导法、清净的。非漏非无漏等等。若因若果无论是因是果。非因非果等,都是心里面具备的。心“空”了一切空。心“假”了一切显现。心“中”了不可思议。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要悟到这一点:心、佛、众生,是三个没有差别。众生理具,诸佛已成。众生理具啊,理上具有佛的功德。诸佛已经成就圆满了。成之于理,莫不性等。无论已成就,或者是性具,都是本性上,都是平等的,没有差别。所以说这种是大智慧,超越一切对待,超越了差别性。所以说看到众生造恶不要作恶想。看到菩萨诸佛起功德妙用,也不要起执着想、贪求想等一切想。很多修行不成道的人,他对众生造恶,或者说众生的痛苦,他会放在心上。他或者讨厌,或者悲悯。他对于诸佛或者善知识的加持功德,特别贪心,特别想求,欣求多加持我一点,多放光照我。他的心不平等。很多人因为这个,就修不成道。因为心有两边的执着。如果能够知道众生就是佛,理具,佛是圆满成就,这个中间没有差别。而且我们的心,在显现佛和众生的时候,心没有取舍,是平等显现。那么这个心就是我们所谓的上根人的不可思议的观心功夫。以这个境来显现这个妙,这个微妙的心。唯一一心中一切心。一一心中就是一切。一一尘中一切尘,一一心中一切尘,一一尘中一切心,一一尘中一切刹,一切刹尘亦复然。交融一体,都是平等的理性,都是本性显现。然诸尘中诸刹生,其体宛然无自性。其体宛然,他们都有种种的示现,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众生,但是他们没有自性。无性本来随物变。既无自性,所以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没有一个东西是永远固定的。无论是净土,无论是娑婆世界,没有一个东西永远不变,都是变化的。所以相入事恒分。所以相融相入,相互交融,但是事物都是有差别的。茶杯是茶杯,红的是红的,白的是白的,这个事相是一直有区分,但是他的体性,无自性的体是恒入而互相交融,互相一体,没有区别。所以说故我身心刹尘偏。所以我们的身心刹尘都是遍一切处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诸佛众生亦复然。诸佛也这样,众生也这样。一一生土体恒同。何妨心佛佛众生异。一一众生国土的体性一直是相同的、不二的,但是何妨心佛众生有差异呢?差异有什么关系呢?你悟到了以后,知道有差异,但是你的心不执着不动。知道这个人下地狱了,知道这个人上天堂了,你对这两个人没有看法,都一样。心平等了,知道体性都是空的,和我一个整体,只是显现不同而已,在佛一边也不贪求,也不执着功德,在众生一边也不讨厌。所以古人讲,“六尘不恶,还同正觉。”六尘境界你不恶,不讨厌他,那么 你就是正觉了。这觉悟的智慧是从这里起来的。所以说心中没有染净、善恶、是非的分别,当体是空灵、圆具的。一切都知道,但是心不动,不分别,不取舍,这样的话就成为不可思议了。异故称为染净缘。因为有差异,所以分为染净的缘起。缘体本空空不空。缘体是本空的,这个空是真空之空,不是顽空,它又是不空的。什么叫不空?显现万法。头头是道,处处皆圆,一切都是,都能够显现它的作用。所以说三谛三观三非三。悟了以后,知道三谛空假中,三观也是空假中。这三也不是三:三一一三无所寄。三即是一,一即是三。三谛是一谛,三观是一观,但是“无所寄,”寄在哪里?这句话最重要。寄,寄托在哪里?不寄托在文字里,不寄托在道理上,不寄托在境界里,不寄托在某个人上,不寄托在自己身体上,也不寄托在心念当中,无所寄,但是当下了知,当下有智慧显现,自己明白。谛观名别体还同。这个三谛三观名称有区别,他的体是一样的,没有区别。是故能所恶非恶。所以说能和所,虽然显现有恶,确实没有恶,无二。无二之信才是真信。维摩诘经讲不二法门,能够圆悟不二的话,就是无上的大道。如是观时。这样子观照的时候,前面的一段话,这个要离文字观,离道理观,离境界观,当下即观,观即当下。如是观时名观心性。叫做观心性。随缘不变故为性。随一切缘,这个人好,这个人不好,天气好,天气不好,都不会变,你的当下心情不会随他变化。不会有脾气,不会有嗔恨心,不会有贪求,不会有什么心念变化。“故为性”。这就是本性了。不变随缘故为心。但是不变又能随缘,不同的人你讲不同的话,安慰他、指点他,不同的情况作不同的方便叫心。所以说见性明心,能够随缘不变的,当下寂寂然不动的,这个叫性。那么什么叫明心呢?不变当中能够随缘,随善随恶,随种种变化,能够知道自己的心的作用。在这里面恰到好处的用叫明心,所以禅宗里面讲明心见性,其实应该反过来,先见性方能明心。故涅磐经云:能观心性名为上定。涅磐经讲,能够观心性的人是最高的定,最上的定。上定者名第一义。上定是什么?就是第一义。禅宗开悟与天台三观都是第一义。第一义者名为佛性,这个第一义,是你所理悟到的,所体现出来的,这是什么?就是佛性啊!是佛的觉性。佛性者名毗卢支那。在西藏有很多 都是比较神化的境界。其实毗卢支那佛就是佛性,此支那性具三佛性。这个支那佛性具有三佛性,所谓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支那遍故三佛亦遍。此三佛为一刹那。三佛性就是一刹那。我们知道我们的体是真空的灵性。我们的体是觉,有觉悟性,明明朗朗,我们这个体能够显现万法,有显现性。空、觉、明这三个是佛性本质,这是密宗里面讲的。更加清楚,更加直接。所以说我们知道支那佛遍的关系,三佛亦遍,故知三佛唯是一刹那。当下既是空,又是觉,又是明,你在当下三佛性都具备的话,那你就是真正的当下,真正的明心见性,真正的证入本位。三佛遍故刹那则遍。三佛:空遍一切处,觉遍一切处,显现现遍一切处,刹那遍一切处。如是观者名观烦恼 。也就是观烦恼。烦恼 的时候也是这样观啊!也是空、党、明显现啊!那么法身当体空灵不动的时候也是这样名观法身。此观法身是观三身。就是法身、报身、化身。空,就是法身;觉;就是报身。觉相遍一切处,里面肯有一切功德。那么明,就是化身了。明显一切,大悲显现么,就是化身了。所以说“是观三身”。一刹那一刹那都是这样的。是观海藏。海藏是大海的宝藏。意思说佛法的宝藏都在这里面。什么智慧、愿力、慈悲、清净、平等、神通,一切一切功德都在这里面。是观真如。就是叫观真如法性。是观实相。就是实相无相无所不相,是观众生,就是观众生,众生现前也是这样,也是这样空、觉、明,一念不生,了了分明。是观己身。就是观自己的身体啊!身体哪里重了,哪里轻了。哪里变化了,你还是空,还是觉,还是明,不动。是观虚空、是观中道,故此妙境为诸法体。无论什么现前,你都是这样观。都要这样用。这样你就和本性相应了。真正以圆解起圆行的人,这就是最高的观,最上等的观,大根人的观法。所以说故此妙境为诸法本。故此妙观是诸行源。这句话就非常重要了。这些妙境,无论是烦恼,法身都叫妙境。因为烦恼没有厌烦和舍离,法身虽然清净,但是也不着在清净上。所以说这些等等一切都叫妙境。无论什么境界出现都叫妙境。而且你这样的观是妙观,而这个妙观是诸行源。所有六度万行,就是以这个妙观为源头的。无论禅宗,天台、华严、金刚乘的密宗都是以这样的行为源头,只是说法不同。你如果悟了,一通一切通。如是方离偏小邪外。这样子用功觉照才能离开偏,偏空偏有啊!偏于某一方面,或者小乘,或者邪外,邪教外道。所以居在十法之首。上根一观横竖赅摄。这句话也很重要。上根的人,只要他一悟,一明白,这样一观的话,无论是横说、竖说,无论讲到什么问题,什么境界,什么事情来了,他都是这样,他都明白,都是一样的,用这样的智慧去观,用这样的智慧去用。就是赅摄一切法。于是便识无相。就认识到什么是无相了。一切相即是无相,心中心法也讲无相,西藏的密宗里面也讲无相。密宗里面怎么讲呢?它说,如果你有相相应,身口意有相相应会得到本尊诸佛的加持。加持你的身心。如果你和无相相应。你身口意就是本尊,就是诸佛体,就是不用外面加持了。自性自加持了。而你悟了无相以后,你和诸佛是一个道,一片光当中,一种智慧,一鼻孔出气。行于佛行,住于佛住,住如来家了,就是这样子。所以说便识无相。一切相现前,都是空觉明自然的显现。众相宛然。虽然无相,但是众相宛然,也不排斥一切诸相,让它显现。无论是这个人吵吵闹闹也好,天翻地覆也好,诸佛净土莲花开放也好,一切一切境界,无论庄严不庄严,诸相宛然都知道,都可以显现,但是没有取舍分别,没有执着。即破无明。到了这一步,根基好的人无明就破了。登于初住。就到初住位了。快起来就这么快,慢的就那么慢,看你是不是到了。若内外凡。故论云。其车高广,乃至道场。其车很高很广,乃至直接到道场去了,直接到家了,这就是上根人的修行,就这么快。但是他要求什么?中途不要动摇。一直要肯定承当。虽然开始没有到初住,力量不够啊!要肯定承当。要会通一切法。打破一切宗派见。要打破人我的隔阂。不要被一切境界所动,不要被人我、是非、善恶一切诸法所动。在任何时候不动。随缘方便,随缘观照。前面讲到的,随缘不变就是性、见性,时时刻刻随缘不变。然后呢,又能够不变随缘,时时刻不变又能随缘、明心。见性了明心,明心了见性,达到了心性不二,一直这样保,保得好,五年、十年、二十年,就能成就,到初住位。这个是修得很好的人,但是一般的人虽然有时候明白,中途变化比较多,他在理性上有些不稳,在自性当中肯定不力,没有肯定承当,在实际当中被境界所左右,被身体、环境,还有其他人的因缘所左右,自己不得自由。这种情况下,他就不那么顺利了。他就不是坐着高广的大车一直到道场了。可能有搁在哪里的时候,车是大的,但是车坏了。或者落到哪个坑里去了,起不来了,又不能走了,停在那里停了好多年,又起来推了一段。这个是因为:一是他的车不那么精利;二是路他走得不平坦,如果这两个问题扫除了,那么他到道场就很快了。 如果上根的人达不到,那么就中根了,中根的人就多了……这个一层层的,教观纲宗也提到的。但是下面呢,就不需要懂得太多,懂得太多反而变复杂了。如果遇到问题了再问善知识,或者说自己再看一看,对照一下,这样会简单。所以说最要紧的是理要悟透、要圆,圆了以后就没有理了,偏小邪外都要扫荡了,理要圆。而且自己的智慧要开,要明白,要懂得自己怎么用功。当下的功夫怎么做?这个要很明白。要知道怎么扫除眼前的障碍?自己的障碍在哪里?为什么我会这么烦?心不安。为什么功夫用不上去?这个要观察,障碍在哪里?因为不同的修行人都有障碍。可以这样讲,没有成道之前都有障碍,其中有粗有细,有内有外,要扫除它。障碍扫除以后,还要知道怎么样开发自己的功德妙用,怎么样用功特别殊胜就进去了。他好像一扇门一样,进去了、安稳了。怎么样用功在外面走?自己要知道,这样的话,修行就特别的殊胜。还有在一定的机缘当中,可参学,可以看一看佛祖的开示,引起自己的警觉或者向上的力量。这些都是需要的。而且在任何时候都不离自己当下的空觉明,来显现,来作用。才能亲切了知目前 的智慧方便,目前的境缘差别,都能亲切了知,不需要向别人问,自己就知道,这个人怎么样,这个事会怎么样,这个善知识有没有成就,他是什么作用,他为什么这样用那样用,都会知道。叫亲切了知,这个就是智慧从里面发出来,不是从别人那里来。都要从自己的心里面去体会,而这个心是广大圆明,因为他不着相,他是无相。无相而诸相宛然,一切相都可以显现。而在诸相宛然时候,因为是无相的显现,所以他充满着智慧,充满着功德,充满着力量,都是从里边出来 的。但是一个修道的人,他不可能说一直是一帆风顺。越是修行的人,他的逆境就越多,磨难越多,障碍越多,而且只有通过这些磨难障碍才能成就。古人都是这样修过来的。成就的人,开始是顺的,有善知识引导,有一个环境修修……到后来,就有逆境。被人打击、被人骂,冤枉坐牢,还有生病等等。但是他的心在这时候就练出来了,不动,不分别,知道这是真实做功夫的地方,只有这样逆境的功夫是真功夫。才能从尘劳中透出来。因为顺境的话,你无形当中会住在这个地方,会起欢喜心,粘着它,会被境界迷惑了还不知道。只有在逆境中才能透,这里面的心容易警觉。而且在逆境越厉害的当中能够透出来,比如说魔境、冤家,一些重大的境界来的时候能够透出来,定力、慧力才能圆满。古人都是这样走出来的。所以修行说简单很简单,只要你明白这个道理,自己知道怎么用了,从这点上来看真是太简单了。当然越简单的人却是越真的人。那些搞得很复杂的人,文字很多,法门很多,道理很多,境界很多,那些人反而根基越差。对那些根基差的人,你只能方便跟他讲讲,不要要求他太高。他今天需要什么,给他讲一点点,他可能十年以后,还是一点点一点点进步,他不可能那么快。但是真的明白人呢,就是非常简单。他没有那么多事。这个是最最重要的一点。从这一点灵光,一点觉性,一直到成佛是不变的。只是不断的圆满,不断的打开,不断的增加力用,只是这个过程而已。但是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一点,在实际当中又是非常复杂的。因为这个世界非常复杂,人事复杂,问题很多。但是无论怎么复杂的境界,怎么复杂的人事变化,怎么多的问题,到你这一点都消融了,这就叫做功夫了。到了你这里都消融了。无论什么天大的事,无论什么曲折、复杂,无论什么苦难,无论有这么多的问题,到这里都消融,只有到这里消融了才能成就。而不是对着干,不是对抗着他,感觉到我这个事烦恼啦,我怎么修行啊,这个事情这么麻烦。不是这样,消融在你这里,就像大海一样,泥牛入海无消息了,落在这里没有消息了,这个就是真功夫了。从现在到成佛都不离这个。所以禅宗为什么殊胜,他这里悟了本来面目,也就是成佛。因为你的佛性佛。从现在起一直到未来际都不离这个,都是这样体现的。禅宗人就简单直接,那是要大根性人才行。为什么?他不要名利地位;他不要执着身体享受;他不要执着外境对他怎么样,住的地方怎么舒服,他不要自己,自己的东西都没有了才能做到简单。你自己有需要,我要吃这个菜,那个菜;我要穿这件衣服那件衣服;我要住这里住那里;我要碰到这个人;我不喜欢那个人,那事情不是很多了?那么,这么多的事摆心里你怎么简单直接呢?你就不是宗门中人了。宗门中人的很大的特点就是非常简单,他没有什么东西,他很自在,他什么都不放在心上,连成佛都不求,他说佛之一字,我不喜闻,我不要听。连佛都不要了,还要什么做方丈,做法师?什么都不要。虽然都不要,但是随缘作,因为随缘方便么。所以这就是大根性人的修行。《摩诃止观》是大根机人的修行,但是他略带方便。他的理一定要圆要悟,但是力量不够,还有十乘的观法来成就你。但是这本书其实不是一般修行的人去学的。而是做师父的,做善知识,他看了以后,根据众生的情况根基来运用的。自己做修行功夫的人,不要去研究太多。只要知道,能够名字位上圆解了。以后知道自己功夫在哪里做,越简单,他修得越快。问题来了,境界 来了,就看!心怎么样?智慧怎么样?动不动?在哪里影响?我为什么还有这个在?在这里破,在这里化,他就修得快了。越化越快,化到后来没有什么可以化了,他就成就了,本性就圆满了。这就是《摩诃止观》的精神,也就是我们禅的根本要义。 二00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定稿
------------------------------------------------------------------------------------------------------ 更多宋智明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嗔恚是什么?嗔恚是发脾气。发脾气要不得,一定要止住!人在嗔恚当中,理智都失掉了,完全是什么?感情用事,会做出很多的恶业。嗔恚是严重的烦恼,是地狱道的业因。如果你遇到逆境、恶缘,常常发脾气,死了以后必堕地狱。所以我们遇到一些恶人,有意无意来找麻烦、来障碍、来破坏,最重要地,不能发脾气,一定要记住,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佛经上说,嗔恚是火,这个世界上的人要是没有嗔恚,这个地球不会有火山爆发,不会有火烧森林。佛在经典上说“火烧功德林”,功德是你的清净心,是你的定慧,你修再多的功德,一发脾气就完了。嗔恚是恶业,是烦恼,是业障,用什么方法可以破除?佛告诉我们,忍辱能破除。嗔恚是地狱的因,我们一定要学忍辱。一切众生做最严重的不善,我们也不会发脾气,也不生气,好处是什么?不作地狱因。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