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耳根圆通章 第二集


2014/9/4    热度:311   

 海云继梦法师:耳根圆通章  第二集 

   耳根圆通章第二集

  海云继梦和上

  我们这一次要跟各位谈的是《耳根圆通章》,这个部分是修行的一个关键,它讲的很清楚,但是讲的很简单,因为很清楚,因为很简单,所以你什么都没搞到,修了老半天也不知道修什么,而且大概通通修错了。

  经文的伟大就在于简单,末法众生的业大,就是完全看错了,不是看不懂,根本就看错了。首先我们看,这个经文大家看,我不想一个一个跟各位讲。

  今天要先跟各位谈的,先谈三个你根本就没有注意到的。

  第一,就是“我于彼佛发菩提心”。第一个你先发菩提心,下面才有得讲,你没有发菩提心,下面没得讲,所以你不发菩提心所修的都是魔业。所以在修行中,我们常跟各位讲你不要搞错方向。我们赶掉几个人,他就是发魔心,住在这里,天天在感应,等一下感应这个,等一下感应那个,讲也不听,那你只好滚蛋。发菩提心的人,不会跟鬼神道相应,你放心。你要是常常在那边感应东、感应西的,那就是鬼神,这个叫鬼通,你没有发菩提心,这很简单的一个道理。

  所以,我们跟各位讲,你修行很简单嘛,只要你有什么事不如意,只要有什么事让你内心闷闷不乐,闷闷不乐好像不太好形容,心里头如果郁卒,在那边胪,胪不清楚,那很简单你就拜佛,应该来讲是要拜忏。每天拜一部忏,地藏忏、金刚忏、什么药师忏、大悲忏都好,你每天要拜一部,最少也要八十八佛洪名宝忏。这是每一次,你知道每天,你一天有多少次我不知道,你因为业障比较轻一天好几次而已,每一次你就拜一次忏。今天有三次,拜三个忏,有十次,拜十个忏。假如你觉得说“我都没有”,那基本上最少拜十个忏。因为都没有的人,不是佛就是魔,那你要是佛的话,你就去成佛好了,要不是佛,你就是魔嘛。魔,你要不要消魔性?先把你的魔性给除掉,那最少拜十次,拜到你发现你应该要忏悔。

  因为你要知道有很多事明明就这样,可是我讲的人家都不理我,那就是业。这很简单嘛?你讲的是对的,人家一定会接受;你讲的是对的,人家不理你,那不是业,那是什么嘛?你是不是要把业给清掉,业尽情空,你先业尽嘛,那就拜忏嘛。修行就这么简单,没什么,但是你这一点你就想不通——“我又没错!”没错人家为什么不理你?那你不拜还要做什么?你修行你就拜嘛。“我又没错,人家不理我”,是他没业障,不是他没业障,是你业障。

  这一次要打这些资料,我们是一位法师负责,我叫他把《正脉疏》跟《宝镜疏》,《正脉疏》是交光大师的,《宝镜疏》是溥畹大师的。他说打到《宝镜疏》那边就头痛,打了三次痛了三次,他说《宝镜疏》错了。《宝镜疏》错了,那就溥畹大师错了,那你比溥畹大师厉害呀。我说:“你去问大师父。”大师父叫他拜忏。他说:“我又没错。”你没错,那溥畹大师错了?你是学佛人吗?你对祖师大德是这种态度,你比他厉害呀。我说:“去拜。”他说:“我没错,我不拜。”我说:“不拜,你滚蛋。”

  道场里不容许这些魔啊,这不是魔,这是什么?你自己想想看,你要真感应你自己学楞严,你也知道五十一魔,你为什么不拜忏?所以你要留意什么叫发菩提心?我们依止,你依止《楞严经》,你依止《华严经》,你依止什么?所以我们跟你讲缘念道场、缘念法门、缘念善知识。当在这个地方你听到不管是非、挫折,还是怎么样,那就只有拜忏。这是你依止的圣地,怎么有那么多的是非到你这里来呢!那不是业力那是什么?那就只有忏悔呀,这就是修行,这就是菩提心。

  你菩提心从哪里发,菩提心是什么?有没有?第一个你先参,什么叫菩提心?查字典很多,你感受到菩提心是什么,先把那部分发出来。没有的话,你在释迦牟尼佛这一会上没有你的份。既然是释迦牟尼佛会下的弟子、子孙们,发菩提心为第一要务。有没有修都无所谓,修的好不好也不要紧,但是你菩提心要先发,发了以后跟你讲佛法是什么,那才管用。“彼佛我教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你不发菩提心,从闻思修入三摩地,那只是文字,跟你的生命不相应,你要发菩提心,它才跟你的生命相应。

  你现在在释迦牟尼佛会下,做一个佛弟子、一个三宝弟子,你自己在写东西、写信常常在最后署名佛弟子,或者三宝弟子某某某顶赞、顶礼、合十、问讯,什么恭叩、跪拜,别想那么多啦,你要是佛弟子,有没有真发菩提心?你想想看?没有的话,跟你的生命不相应,只有你的大脑在转而已,转大脑不一定发菩提心,但是你要跟你的生命相应,跟释迦牟尼佛连上关系,要在你的生命里来承接释迦牟尼佛法身慧命的DNA,那你就要发菩提心,真发菩提心!自己慢慢去体会这个东西,不是我皈依、我灌顶、我剃度、我受戒……这样佛陀法身慧命DNA会跑到你那里去,这连不上关系的。要真发那个发菩提心,佛陀法身慧命的DNA才会传到你这边来,你那个菩提心不发,连不上。所以,菩提心是什么?你一定要带着疑情去参,你不要字典翻一翻就好,也会讲给人家听。

  那个疑情从你搜寻到你确定,那个地方有一个关键!我提醒各位,你自己去感受你有没有这种情况:那个疑情你要确定的时候,它有一个特质,就是怎么讲也讲不上来。人家跟你讲你也知道是,可是,不是这样,有没有那种感觉?换句话说,那个疑情是你的语言、文字、感情,没有办法去形容的。它没有办法用撒娇的方式“好啦、好啦,就这样啦”。不是用这个有办法处理的,语言、文字没有办法去形容到那一点,你假如有那种感觉,有那么一个东西,我知道“师父讲的也不算,经典讲的也不算”,当你有那种感觉,那个就是真的疑情,其他的疑情大概都是知识上的。

  很多同修来,说:“师父,我跟你请法。”我说:“好吧,你讲吧。”“我每次用功都会肚子痛,你看怎么办?”这个叫请法?我说:“那就不要用功嘛,肚子就不会痛嘛。”这个也叫请法?你说,疑情是什么?你不懂的都是叫疑情。是啊,不懂的都叫疑情,但是假疑情不是真疑情。

  真疑情是有那么一点,它没有办法用语言、文字、感情、理由来搪塞你的,你自己很清楚有那么一个东西,有没有?那个才叫疑情,没有办法用搪塞的,人情、感情、理由都沾不上边,你要懂得那个东西。你要知道很多小孩子他就有这个善根。你要慢慢的去体会,假如今天活到这么大年纪了,一把年岁了,这种感觉都还没有,你这辈子白混了,阎罗王在那边等着:“又来了,那家伙又要回来了”。你自己要去感受那个东西,你才有办法照住,要不然你照不住,找到那个东西,你就能照住了。

  现在,菩提心你先要能照得住。菩提心是什么?你不要自己讲:“学佛人都要发菩提心,我已经发菩提心了,吃素一百天。”这叫发心?“我现在发菩提心到道场来常住”,我跟你讲,那个都不算,那个叫发勇猛心。有啊,有个人来问说:“师父,我发心吃素三个月。”发心吃素三个月,很好,当然很好,吃素三个月总比吃肉三个月要好嘛,怎么不好,但是跟菩提心完全无关!这是发一种善心,刚才讲“善恶念”的那个善心。

  你现在真发菩提心,你才能够跟佛陀法身慧命,跟法身慧命这个地方连上关系。古典的经典里头,就是我们讲古典的经典它是叫法身慧命,我是叫做第二生命,叫做真实的生命。我们现在这个生命叫第一生命——色身,这个生命是虚幻的,你要去找寻那个真实的生命。那你一定要发菩提心才找得到,要不然找不到,它不是语言、文字所能交代的。

  弄清楚喔,这基本上你要先分别清楚,不然别讲修行,你所感应的那个境界都是假的,都是虚幻的。你又在那边嘀咕,这师父每次他的都是真的,我的都是假的。那没办法,因为你没有感受到菩提心的存在,不发菩提心那就通通都是虚幻的。你要是真发菩提心,那些鬼神不会跟你相应,因为你已经进入第二个世界了,你已经兑现了第二个生命,要留意啊!你要是对于那个第二世界、第二生命你都感受不到的话,那就表示你的菩提心还没发,你还没找到什么叫菩提心。你还在那边模凌两可,只是嘴巴脑筋在那边转的,那你都没有进入第二世界,你没有办法体会法身是什么。

  你这一点有了,再来看“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闻思修叫什么?三学、三慧,对不对?那闻呢,就多闻、多听;思,思考;修,修行;这种解释叫销文解义。我跟你讲,不是对不对的问题,从修行来讲,完全不相干,这种解释没用。

  我要跟各位谈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个“闻思修”的“闻”跟下一句“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前面的祖师大德们在跟各位做介绍的时候,他提到“闻思修”的闻,交光大师与溥畹大师这边都解释的很清楚,这个“闻”不是听到,不是“见闻觉知”的“闻”,它是六根门头打开的意思,知道吗?六根门头,眼睛是看叫见,耳朵、耳根叫闻,所以在这里就讲到很多“返闻闻自性”的“闻”,这个也没错,这已经从知见上面走到行门上面来了,不是解的问题,是行的问题。因为它是修行,发菩提心以后就讲“行”了,不是讲“解”的问题了。发菩提心以后,解就是行,行就是解,你要留意到这一点。你不发菩提心,解归解,行归行,两个是不相应的,所以你都懂,可是做就都不一样,那就是你还没有进入那个状况。

  今天,你在大乘佛法的世界里,你要知道,你不要用小乘佛法的修行方式,只要你发菩提心以后,解就是行,行就是解,就好像我们讲愿,愿必有行,行必有愿,愿跟行是一体的。你在大乘法里头一讲解就是行,一讲行就是解,这个是基本的思维模式,大乘佛法的思维模式,所以它一定强调菩提心。

  在阿含藏里对菩提心的要求,没这么多,没这么严格,但是在大乘的行法中,发菩提心是必备条件。《华严经》里特别清楚,忘失菩提心,你发了以后忘失,忘失菩提心修诸善业是为魔业,忘失都成为魔业了,更何况你根本没发,所以发菩提心非常重要。不发菩提心,根本你没有入门,你知道吗?没有发菩提心等于你没有报名,你修了老半天没有学位,留意到这一点。这是用个形容词,不太正确,但是我可以告诉你:不发菩提心,跟释迦牟尼佛根本不相应,跟十方诸佛根本不相应。

  因为大乘行法跟小乘行法不一样,小乘行法它从开始一步一步来,五停心观一定要,然后四念处、三十七道品。我请问各位:“你什么时候修过五停心观,什么时候你修过三十七道品?”搞了老半天你根本不是佛弟子,你这些都没有啊,三十七道品没有,你算佛弟子吗?

  好了,大乘佛法不讲这些,它就用一个菩提心统摄这一切,你菩提心不发,你还从哪里来?所以没有办法发菩提心的人,我劝你还是修小乘道不要大头病,要修大乘道,然后又不发菩提心,那没有用,无有是处。你假如说“菩提心,我真的没有办法体会”,那你就乖一点嘛,你不是大乘根器,那就从阿含藏一路修过来,四念处好好修,得少也少,少也真嘛!你搞了老半天是魔,那不完了,你还修什么?所以要修大乘一定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不是说:“好,我在佛前发誓,我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那叫见鬼,不是用讲的,那一点,那个是什么?语言、文字没有办法形容,而你能够抓得到的那一个,没有办法用理由、用语言、用感情、用人情去筹绰,去应付的,那个菩提心,有没有?

  我跟各位讲,我个人我花了六年的时间。各位可能比较有善根,佛前一跪拜三拜就得了,那我就不敢跟你比了,你自己慢慢去摸索。这一点你要感受到,你感受了,尽管你讲的再清楚,对别人来讲,他也会说“你说什么”,菩提心怎么会这样?那没有办法,你感受的是你的,你感受的,你所表达出来的,其实只有一点点而已,那不要紧,因为那全部是你的,但是你有,你跟佛会相应,你会从这地方去传承佛陀法身慧命的DNA,你一定要抓住这个重点!学佛人的这个重点不能没有,尤其大乘佛法。

  小乘佛法因为它有一定的次第,大乘佛法在修学没有次第。你有什么次第?《菩提道次第广论》讲了老半天,你摸不到重点。你觉得说,你还没看《广论》之前还有点概念,看了《广论》以后,掉到沙堆里头抓不到重点了,所以你从菩提心下手。

  那么这个“闻思修”的“闻”就是从行法上看,不是从知识上看。这个地方你看,第二句讲“初于闻中”,溥畹大师也讲——六根,它从耳根,“闻中”嘛,六根当中我从闻中来,也提了这个问题。

  那我不是这样讲,“初于闻中”,闻、思、修三个阶段——闻慧、思慧、修慧,那么首先,这个“初”就是首先,我从“闻慧”当中来谈,知道吗?闻、思、修不是三个阶段吗?我先从闻慧这个阶段来谈。在三慧当中,我先从“初”,就是先从“闻慧”来。“闻思修入三摩地”——从闻可以入三摩地,从思可以入三摩地,从慧可以入三摩地,我先从“闻慧”中来讲。你先把这个东西弄清楚。

  为什么我这个地方要这样跟你谈呢!这里面牵涉到佛法中的一个机密。这机密就在于“闻思修”这三个字,我可以告诉各位,从历史上来讲,没有人这样讲过。因为印度的瑜伽里面有三个瑜伽,我们这里有训练啊。第一个瑜伽,我们讲初步瑜伽,它就是闻慧,第二个就思辨瑜伽,就是思慧,第三个我们叫做奉爱瑜伽,就是修慧。

  这个奉爱瑜伽在整个佛教里头一直没有办法解释,什么叫奉爱瑜伽,没有办法解释,这是印度教里头最高级的行法,佛陀在诠释佛法跟婆罗门教差别的地方,我们后代的子孙都把佛陀给误会了。你要留意到啊,你做一个佛教徒,弄到最后佛教是无神论,绝对没错,但是,你反对——你的无神论到最后连法身你都反对了,连真如你都反了,可是真如是从印度教的真神那边翻译过来,这个神不是一般讲的偶像崇拜、天地主宰的那个神,你要留意到啊。所以闻思修讲的,基本上是从婆罗门教里头、印度教里头这三种瑜伽上面过来的,所以三个都是行法。

  现在讲“初于闻中”来,它不是思辨瑜伽,它也不是奉爱瑜伽,你要留意到啊。佛法它是整体性的,它在印度里头发展到《楞严经》这个阶段的时候,已经把印度教的行法都融入进去了,它这三个瑜伽当中先从闻慧来。我们不叫三个瑜伽,我们就叫闻、思、修三慧,所以译经家在经典里头的翻译过程当中这么一转,你什么也看不到,所以你只要闻、思、修,只认定这三慧的话,大概就是意识形态,你在修行中很难流入萨婆若海,因为你被意识形态把你框住。这个部分我们一再跟各位说你自己要懂得。

  现在,我们就谈闻慧的这个部分。第一个它叫做“入流”,这个是能,能入;“亡所”,所就是所,一个能一个所。这八个字提出来,它已经到很深的地方去了,所以每一个字你都要好好修,它不是说“师父,我听声音就是‘入流亡所’,那下面怎么修?”你能入流,能亡所,那下面你就会修了,不用问了。“师父,我已经证阿罗汉了,下面怎么修?”,证阿罗汉干嘛,叫你来问的是吗?你既然证阿罗汉你就知道怎么修了。

  现在有人说,明心见性又分为明心跟见性,有的见性不明心,有的明心不见性,还问我:“师父,我师父说我已经明心见性,你告诉我下面怎么修?”既然明心见性,下面怎么修你应该知道啊,假如你不知道回去问你师父,他既然授记你是明心见性,你就应该知道怎么修了嘛,所以这里面就牵涉到你只在语言文字上打转。语言文字打转不算啊,你要实际上能够印证出来,所以你要是真能入流亡所,下面大概怎么做你就知道了,否则你那个入流亡所一定是假的,你自己想的——“我入流亡所了,我这样叫入流亡所”,你是文字上自己往脸上贴金,那个不算,这不算!你一定要从这地方弄清楚。先把这一个部分弄好:发菩提心,然后从闻、思、修入三摩地,然后再从闻慧中来怎么样修。

  这“入流亡所”没有说一定声尘——耳根跟声尘,因为“初于闻中”这个“闻中”的闻,你把它当做耳根的闻,那你就只有音声啊,所以从整个经文来看,是这样子没错,可是,不是这样。入流亡所不是只有声尘,耳根跟声尘,眼根跟色尘也能入流亡所,对不对?鼻根跟嗅尘也可以入流亡所啊,所以,问题是在根尘之间如何相接的问题?

  假如你只是文字上来讲的话,那叫做“识尘相荡”——互相激荡,只有识跟尘才是互相激荡。你要是只有根跟尘的那个衔接,是入流亡所的,那六根、六尘都可以。所以先把这个部分给弄清楚,我们要进行的下个步骤你才好运作。这个经文它的重点就只有前面这几个字,这是整个行法的一个要领,行法的整个要领。

  各位在这个地方,你还是要熟背、熟读经文,不长就那么几个字,可是要讲行法的时候那就很多了。祖师大德在谈这个部分,每个人各有手眼,交光大师的文跟溥畹大师的文,他们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下手处都不同。不管你从菩提心下手,或者“从闻思修入三摩地”下手,或者“初于闻中,入流亡所”,都可以,因为这个经文在这里,它跟前面的二十三个行法都有关系。佛问“圆通”,前面讲的二十三个,这是第二十四个,所以每一个前面所说的,到这个地方来,它的理论是一贯的。而现在我们单独要讲这个《耳根圆通章》那不一样,前面的一些理论要接过来讲,但是我们现在也不扯的那么远,我要跟各位谈的是我们一个大乘禅行者,你应该具备的条件是什么?以及在参禅的过程里,你的心性是怎么样的一个结构?你要弄清楚。

  假如从学问的立场来讲,那就不一样了。从行者的立场和学者的立场来谈这个部分是不同。我们是告诉你:大乘禅行者在参禅的时候,透过这样的一个理论架构,你要如何去运作?我们要谈的是这个部分。经文的部分,我大概简单的跟各位谈到这里,以后还有二十天,你放心,不要一口气就吞下去会噎到。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要跟各位谈的是心性结构的这个部分。我们讲明心见性大概是参禅者的一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在我们讲的结构上,即萨婆若海里的心性念,即心的体相用的结构,这个我们叫做萨婆若海。各位常常讲“那入萨婆若海,入到哪里去?萨婆若海在哪里?”就在这里。所以我们把这个心性念画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实不是等边三角形,因为它是心,心是体。我们看写心,心会写吧,躺在那里,对不对?那个叫心。心生,心站起来了,生,心起作用,这个叫性,对不对?心生,这中国字西洋字大概没办法处理,你怎么翻?心翻什么翻maid还是翻heart。那性呢?你能不能翻成生心,还是心生,还是心……,要怎么翻?我不知道英文怎么翻,你们英文比较好你自己慢慢翻。

  心生叫性,你英文要怎么翻?性,就是心起作用了,所以叫用。心是本体,性是用,起作用。起作用以后,就有一个相出来,心的相,这个叫心相。心体、心用、心相。心相叫做念,那个心相一出来,就变成现在——那个心,现在,当下的意思,在你的心上面,那个叫念。

  (心性学基本结构图)这个圆反正不好也好了,给你看个大概就这样,不然都没办法比,那个萨婆若海长成什么样子,你进去你就知道了。这个表是在新加坡画的。这个叫心体、心用跟心相,所在的这个范围叫萨婆若海。这样你就知道萨婆若海在哪里,常常在讲萨婆若海、游萨婆若海,你游到哪里去,要游到这里面去,他怎么游,就从后面的生住异灭一直往前走过来。

  那么这三个产生以后,你的大脑是捕捉不到的,你根本捕捉不到这个部分。这个部分,让它产生叫做第一念,就是那个相,那个相就是第一念。在第一念的时候,那个相是把心性念的这个部分给具体化。具体化不是形象化,所以那个相——这个相不太好用,因为这个相是在心上,可是在心上,中国字这个字……前面那三个字是表现的很好,这个字它不好表现。假如那个相在心上,又变想了,那么不能用,所以心要拿掉只有相。其实这个相还在心上,这个心相叫念,这个时候的心拿掉叫做相。

  这个相跟原来那个心体、那个念——心性念那个念,我们叫本体念,心的本体叫本体念,那个都是你大脑无法攀缘的。大脑无法攀缘,也就是第六意识无法攀缘,第六意识它攀缘不到。

  到相的这个地方,第六意识也攀缘不到。第六意识能攀缘的是无明,它没有办法攀缘到相。这个相加入无明以后,第六意识就能攀缘了。所以你修行要把第六意识打死,但是你打不死,因为第六意识不会自杀,你放心,第六意识不会自杀,所以你用大脑、不消灭第六意识,修行无有是处。所以你修行,用意识修行是不可能的,用你的意识形态、用你的大脑要来修行,是不可能的,因为大脑不可能杀死大脑,你只有不用大脑修行才有可能,才有办法消灭第六意识。

  所以大家修行都知道,我这个了别是很讨厌的,对不对?越聪明的人那越苦恼,因为他的识性发达,所以修行到这里,你就打结了没有办法修了,所以,修到最后很多人很苦恼,因为你用大脑修行,你就苦恼。所以刚才为什么跟各位讲你要提疑情,要很活泼,那个活泼你大脑就不起作用了。所以你会发现那种活泼的人是不按牌理出牌,为什么不按牌理,按牌理就是大脑起作用,他不按牌理来,那当然就活泼了。

  这一点就很头痛啊,所以当你运用大脑来修行的时候,你会越修越苦。因为,都不合逻辑,大脑是合逻辑的,有没有留意到?所以修行人很快乐,因为他把大脑忘记了,他忘记用大脑了,所以在修行的园地里,在道场里,它不会有是非,有是非的都是魔,用是非的都是用大脑。所以当我们一再跟你讲不用大脑、不用大脑的时候,你放心,道场里是非会越来越多,因为大脑一直起作用,明明就告诉你不要用大脑,你大脑就一直起作用,就来了,所以是非会很多,这个就是末法时代的特质。所以正法越强调,强调的人倒霉,因为他会被是非缠身,他一再强调这个问题,那就来了。那没办法啊,越跟你讲,我是非就越多,这没有为什么,这是本来如此,娑婆世界法运如此啊。

  你要留意到这个地方,这个相是被无明介入以后,就变成色了。这个地方讲的很好“一念无明起”,不知道谁讲的,这一念无明起,这无明介入了,就色来了,所以这里面的东西语言很难去表达,那我们不要让无明介入就好了,是啊,不要让无明介入,那无明就莫名其妙介入了,为什么介入,你也不知道,无明怎么来的?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个都还在垂直线上,它一直缘下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你有生、老、病、死,这个老死造成你的生,一生了以后,你就有了,有了你开始就取了,取有爱,爱有受……这些一直来,所以来到后面是无明。那你能不能灭无明,无明灭则行灭,又来了,所以你一直在那个地方走来走去,“我要灭无明,结果被无明灭了”。那有什么办法,你走在十二缘起这条路你别想灭无明。

  灭无明是在十二缘起外面,你在哪里看得到,你知道吗?有没有看过塔?塔上面有个塔坡,有没有?塔坡有圈圈,有没有?绕圈圈,十三圈,那个十三圈就是超越十二缘起,十三是这个意思。换句话说,你必须在十二因缘外面才有可能灭无明,你在十二因缘里面你怎么灭无明?所以在十二因缘里面的都是凡夫,你怎么灭无明?你根本灭不了,你到那里灭灭灭灭到行,就被无明吃掉了,你又开始了。那个十三在哪里?你看,十二走来走去都在这里面,十三就跳出去了,跳出去的时候,就在五蕴里面。

  五蕴还是生死轮回,但是透过五蕴你可以看到,我怎么样把第六意识给干掉。可是你现在呢,是在善恶念、在变异念里头,那你就没办法了,你一定要走到生灭念里面,当你走入生灭念以后,那修行才开始,所以修行真修行是在生、住的住那个范围里头修行。

  异、灭那边只是讲修养只是讲修养而已,修养真的很好的人他已经接近修行了。假如这个人的修养是在二十岁、三十岁以前就已经成熟的话,那么他即使不像我们这样修行,在日常生活中,那个修养继续维持下去,到五、六十岁的时候他也是伟大的行者,只是他因缘不好,没有进入佛门。所以我们看到世间有很多这些人虽然跟佛法无缘,他只是因缘不好,但是他也是很好的行者,很多医师、很多科学家、运动员、艺术家、探险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都有很多伟大的修行人,甚至于很多家庭主妇、很多一般的公务人员,都是伟大的修行人。因为他在你身边很衰,你都看不到,跟你讲说他是个伟大的修行人,你说“嗯,这有算吗?他又没有出家,又没有受菩萨戒”。我跟你讲:“那是算啦”,他是修养很好以后接近修行,事实上他已经进入修行了,只是他用的语言跟思维的方式跟你不一样而已,不能够说不一样他就不是修行人,因为我们用修行人这个词,他也不一定接受,他只是做个好人而已,但是那个好人他就是修行人。

  所以,我们在用的词,那个名句呀,你可能自己都搞不才清楚。你搞清楚的话,世间上的这些人、事、时、地、物,你一下转过来:人都是眷属,眷属世间;事、时、地、物其实都是器世间的完美,有没有?当你这能转,你的智正觉世间、三世间一次成就。所以修行是什么?请各位你把它看清楚,一定要看清楚它!

  你用的词到底它所指的是什么,你要弄清楚,不要一直定义在那个很狭隘的范围里头,那你不是真的修行人,不是学佛人。学佛是一个很广义的定义,要很正确。然后,一个禅行者是一个修行人,是在学佛的范围里头。一个禅的修行者是在修行者的范围里头,他是很精华的,台湾话叫做什么,叫做里脊肉,不是三层肉、五花肉,禅行者就是里脊肉,学佛人是五花肉,对不对?你不要又在那边:“师父再说还是那些”,这只是个形容词去比较譬喻、去形容那个部分,你能够掌握到,那展开,你的眼界就会很广,看这世间非常美好。

  好吧,今天就跟各位讲到这个地方,明天开始我们就要比较系统化的跟各位讲了,其实这个叫做玄谈,漫谈一番,但是应该都是指到行法的重点。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 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无佛亦无魔。佛跟魔都是自己的心变现的。你一念清净平等觉,对方统统是佛,没有魔;你一念迷邪染,十方一切诸佛如来统统都是魔,没有一尊是佛。所以外面无佛亦无魔,佛从哪里来?我们自己的心变现的。觉正净变的统统是佛,迷邪染变的统统是魔!懂得这个道理,然后你就能够体会到,这个世间,哪个人是善人、是恶人?你用善心对待他,没有一个人不是善人,人人都是好人;你烦恼起来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是恶人,没有一个是好人。这就是佛经上常讲的,境随心转。你自己要会转境界,你才会有快乐。所以快乐、烦恼都是你自己心里变的,我们不能怪人。你能够转境界了,楞严会上讲的“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你就跟佛菩萨差不多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