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庵:心经广义 开经


2014/9/4    热度:442   

冯达庵:心经广义 开经

 

  达庵居士冯宝瑛演讲

  开经

  一经开端之文,谓之开经,古作序分,盖序述缘起之义也。本译既略序分,特录护译如左:世之读奘译心经者,以缺开结,茫然不知头绪所在。唐德宗得般师译本而读之,心始释然;下敕略云:“此经正义,玄奘翻译已周。惟首尾缺略,未称完璧。得此佚文,庶足弥补。”可知开结之重要矣。护师所译最为晚出,文义尤精,故特录之。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而共围绕。尔时世尊即入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

  如是我闻者,结集经藏之人,自述当时亲从佛处得闻如是法音也。此等法音,即下文正宗分全文(凡四章十二节);先以如是二字综摄之。

  佛说经时,原属声尘经体。及结集为文字,始有色尘经体也。“我闻”,谓从耳根接佛之言音也。“如是”,即摄全经所说之法。佛如是说,我如是听,是谓如是我闻。(此约浅义)   无论声尘色尘,学者若能会之以心,则经中所摄法理,皆从如如中而显示妙义;此如是二字之胜义释也。此时之我,即常乐我净之我。非人法二执中之我。若亲从佛闻,则会声尘归耳根,而以妙观察智契其妙趣;即观音耳根圆通之道也。若由文字研究,则于离文字时,亦得以妙观察智审谛其理而发为言音;无异亲从佛闻也。(此约深义)

  一时,表闻法之时,连上如是我闻共六字,为经首通例。(见智度论一及二)

  自开经至结经一段时间,谓之一时;此约声音教体言之。若定中能见法性经体,则不受时间限制;亦得假名一时。(实则无时间可言)。

  开首六字,诸经必同(古译或取大意)。第七字以下,则非一定。大智度论引涅槃经后分云:“长老阿泥卢豆劝阿难问佛云:“佛般涅槃后,一切经初,作何等语?”佛言:应作“如是我闻一时”此乃三世佛经通例,示与外道经书异相也。

  世尊,即佛之异名;义为世间最尊贵者。

  佛在人间成道,只立十号(大日如来在天上成道,则立百号)。

  (1)如来

  (2)应供

  (3)正遍知

  (4)明行足(持明之行具足)

  (5)善逝(行八正道而入涅槃)

  (6)世间解

  (7)无上士

  (8)调御丈夫(现丈夫身调御当机)

  (9)天人师

  (10)佛

  十号具足之总德,谓之薄伽梵;义为世尊。

  王舍城,在中印度摩竭陀国。频毗娑罗王先舍于此,故名。(见西域记九)

  摩竭陀,中印度大国也;义为善胜;本人名。往昔是人于此国修功德,得生天上;遂以名其国。释尊成道,即在此国尼连禅河之侧也。王舍城,即摩竭陀之都会。西域记九云:“初频毗娑罗王都,在上茅宫城。编户之家,频遭火害。一家纵逸,四障罹灾。防火不暇,资产废弃。众庶嗟怨,不安其居(智论三谓七烧七作)。王曰:我以不德,下民罹患。修何德可以穰之?群臣曰:大王德化邕穆。政教明察。今此细民不谨,致此火灾。宜制严科,以清绝犯。若有火起,穷究先发。罚其首恶,迁之寒林。寒林者,弃尸之处。僧谓不祥之地;人绝游止之迹。今迁于彼,同夫弃尸。既耻陋居,当自谨护。王曰:善!宜宣告居人。顷之,王宫中先失火;谓诸臣曰:我其迁矣!乃命太子监摄留事。欲清国宪,故迁居焉。时吠舍厘王(亦译毗舍离,在中印。维摩大士即住此国)。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整修戎旅,欲袭不虞。边候以闻,乃建城邑。”以王先舍于此,故称王舍城也。

  频毗娑罗(义为影胜。初生时如日光影,胜妙希奇)。亦作频婆娑罗(义为颜色端正及身模充实)。是王为佛最初檀越故。(此译不确,盖梵语陀那钵底,乃施主义)。涅槃经二十九云:我初出家,未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频婆娑罗王遣使言:悉达太子若为圣王,我当臣属。若不乐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愿先来至此王舍城说法度人,受我供养。我时默然,已受彼请……我时赴信,受彼王请,诣王舍城。未至中路,王与无量百千众悉来奉迎。我为说法。闻法已,欲界诸天,发八万六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频婆娑罗王所将管从十二万人得须陀洹果。”观无量寿经云:“王舍大城有一太子,名阿阇世,随顺调达恶友之教,收执父王频婆娑罗,幽闭置于七重室内;制诸群臣,一不得往。……有五色光明,从佛口出;一一光照频婆娑罗顶。尔时大王虽在幽闭,心眼无障;遥见世尊,头面作礼;自然增进,成阿那含。”由是命终,不再来欲界矣。

  围王舍城有五山。第一山梵名耆阇堀,译曰灵鹫,新作鹫峰;以山形似鹫也。

  耆阇堀,具云耆阇堀多,乃巴利语(南印局部之语,较梵语为简便。近日所见小乘经典,多用此体)。若梵语当作姞栗陀罗矩吒;其义为鹫。鹫亦作雕,性较鹰尤凶猛;能攫取獐鹿等兽而食之(毛可作扇)。以之名山。本有二说:一则山形似鹫;一则山顶栖鹫也。智度论三云:“一是山顶似鹫,王舍城人见其似鹫,故共传言鹫头山,复次,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诸鹫常来啖之,还住山顶;时人便名鹫头山。”

  苾刍,旧译比丘,乃佛门出家受具足戒之男众也。大苾刍,则德高年长堪以表率群众者。

  苾刍,梵语也。具含四义:

  (一)净乞食

  (二)破烦恼

  (三)净持戒(尽形寿持)

  (四)能怖魔(魔畏其能入涅槃)

  此方无相当名词以赅摄之,故存原音。佛门,拣诸外道也。出家之义,约小乘须离家隐居,剃发染衣等等。约大乘则以能发大菩提心便是出家,不在形式(见维摩经方便品)。“戒”所以防身心过失。小乘出家,戒相尽量领受者,为受具足戒。男众部二百五十戒也。大苾刍,为小乘德高年长堪以表率群众者之尊称。若论殊胜义,则兼能发大菩提心者乃克当之。

  一千二百五十人,乃常随众,如舍利弗等(详金刚经大义开经)

  佛弟子堪称大比丘者,其数甚多。然分散四方,非同住一处。其常随座下不离者,惟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即三迦叶所属千人,舍利弗目犍连所属各百人,耶输陀所属五十人。

  世尊于伽耶(义为象头)山成道后,先到波罗捺斯(义为河绕)国(中印度境),鹿野园(或作鹿苑),度憍陈那(旧作憍陈如,乃巴利语)等五人成阿罗汉。次到波罗捺城度耶输陀,及四居士。继度耶输陀之友五十人。其后展转至三迦叶处(波罗捺边境,近摩竭陀国)。迦叶,姓也;具云迦叶波(义为饮光)。兄弟三人,皆作螺髻梵志。长名优楼频螺,次名伽耶,季名那提。一领众五百,一领众三百,一领众二百:都一千人。后往王舍城践王约,王施竹林园为道场;佛所说经多在此处。去王舍城不远,有二村。一名那罗陀,舍利弗生于此;一名拘离迦,目犍连生于此。二人各为巨富大婆罗门之子,幼相善。一日共观游艺大会;见彼会众演种种技,奏种种乐;歌舞嬉戏,不一而足;以为极人生之大乐。舍利弗(时年十九)心念百年后,此辈尽成枯骨耳!有何意味。遂不愿观,避坐林下。目犍连同此感怀,寻踪而至;相议出家。父母皆不敢违,任其剃发,从外道学。七日七夜,尽通其术,皆擢为教授师,领众五百。但二人终觉心未宁静,难言解脱。因马星比丘入城行乞因缘,得入竹林皈依世尊;寻各证极果。舍利弗智慧第一;目犍连神通第一。(详本行经三四至四八)

  菩萨,具云菩提萨埵,义为觉道有情;即求觉道之众生也。摩诃萨,具云摩诃萨埵,义为大有情;即真实发大菩提心之众生也。

  求觉道之众生,乃菩萨之一义,有以勇猛释萨埵者,则又具勇猛求觉道之义。所谓求,包举自觉觉他言之。泛言求觉道未必克称菩萨;加以勇猛,庶足当之。摩诃萨,乃能见法身者之尊称。真实发大菩提心者,普贤性充遍十方,了了常知。非徒研究大乘义理者所能比;亦非徒从事六度浅行者所堪拟;盖一乘境界也。三乘行人功夫到此,亦称一乘矣。

  尔时,谓当是时也。

  即在道场诸眷属围绕,将欲说法之时。

  直达法界本源,曰甚深。

  凡夫据脑用事,坚执身境俱有;而不知缘起何从?(或以为天造)。二乘虽悟身空,尚溺于境有。观察境之缘起,由于业力感召而来;遂认定业感缘起为至理。大乘浅者,虽知身境皆空,而却认心有。观察诸法缘起,由阿赖耶识之开展;遂以赖耶缘起为至理。大乘深者,能知此心亦空。诸法缘起,由于真如之妙用,不过借诸识显其相状而已。此真如缘起之道,尽美矣;然尚为因缘法所限制。大乘极深者,能于法界任意显其大用,超出因缘法之外。此谓直达法界本源,乃诸佛境界。甚深者,极深之义也。以从法界六大相互演出,名曰六大缘起(或浑称法界缘起)。

  性光发越曰光明。

  已达法界源底,诸法自性皆得自在显现,不被遮障。发现于心者,为极其灵活之性光。发扬于脑者,为极其辉耀之性光。统名光明,非局于眼根所接之光色也。按般译别行本(取意作智慧轮译)。光明二字翻为照见,意较显豁。

  以妙观察智默契法性之活用,开为言说以宣正义,曰宣说正法。

  一切众生,本具妙观察智功能。接受外境,始以智会性(孩提本能及病畜觅药之类)。加以详细认识,而后诸识渐炽;本智反为所掩,不克显其大用。其能运用自在者,随机欲示何等法性,则于自身以智引起相当活动,经过喉间声带而成音;是名转法轮。此等音相,原属浑涵,他身亦显妙观察智者,乃能辨之。为顺机宜,复加以唇齿舌颚等之辅助,演成种种分别声相;使闻者依傍所习而解其意;是谓开为言说。正义者,拣异外道不正之义也。此等宣说,无非求转正法之轮,故名宣说正法。

  此甚深光明宣说正法八字,简言之即正法明。正法明者,观自在菩萨成佛之名也。(见大悲心陀罗尼经)

  甚深光明宣说正法八字大意,乃“以甚深智慧照见正法而宣说之。”如是照见,则正法极为明显,故得以正法明三字概括之。依正法明妙境而起用,是名观自在菩萨。即用显体,则名正法明如来。(一切本尊准此)

  大悲心陀罗尼经,佛告阿难云:“此观世音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为欲发起一切菩萨安乐成熟诸众生故,现作菩萨”。此明体用互不相离,同时亦佛亦菩萨。勿误认已成佛时不复作菩萨;行菩萨道者不得名佛也。

  三摩地,或略称三昧,义为等持,或正定。

  三摩,义为平等;地,义为持;合名平等持,略称等持。三昧,乃梵语三摩之变相。即平等性之定相也。译曰正定,拣异外道凡夫等定也。基本三摩地,原名真如三昧。起信论云:“当知真如是三昧根本。若人修行,渐渐能生无量三昧。”又谓众生无此善根,虽勤修禅定,不免诸魔外道鬼神之所惑乱。定中所感之现象,约分十种:

  (1)现恐怖之形相。

  (2)现美丽男女相。

  (3)现天相,菩萨相,乃至如来相。

  (4)所见如来等相,或说陀罗尼;或说六波罗蜜;或说三解脱门;乃至说无因无果,毕竟空寂,是真涅槃。

  (5)令行者忽知过去未来之事。

  (6)令行者忽得他心通,辩才无碍。

  (7)使行者喜怒无恒,或多痴爱;或多睡多病。

  (8)能使行者心忽懈怠;或卒起精进,后便休废;乃至疑多虑,终于不信。

  (9)能使行者舍本胜行更修杂业。

  (10)或令行者若一日二日乃至七日住于定中,得自然香美饮食,身心适悦,不饥不渴,使人爱著。或亦令人食无分齐,乍多乍少,颜色变异。

  此皆外道所得,非真三昧。其习凡夫定者,虽无种种魔事;充其量不过能生四禅天四空处而已。此等定境所以不能称三摩地者,以我见未除,失平等性智;不脱世间名利恭敬故。

  【增注】奘公以独存我国之汉文大乘起信论转译梵文反哺印度,正符文化展转交流之道。论中列举十种邪定之相,严防学子误入歧途也。大乘正轨,首重般若波罗蜜多。必与此相应,学佛方能究竟耳。

  智度论云:“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此正定之义也。

  善者何?顺正理而益众生之道也。以契第一义谛者为至善(见菩萨璎珞经下)。若世间小善,殊非大乘意旨所在。唯识论五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人天乐果虽于此世能为顺益,非于他世;故不名善。”智度论所举善心,自然指第一义谛至善也。住心一处能不动,固是定境。而契第一义谛者,必契真如;故此境是真三昧。至所住之善心,则任何法性均得。

  大乘义章二十云:“平等保持心。”此等持之义也。

  大乘义章,乃隋僧慧远所撰,凡二十章,解释大小乘法相颇详。其以“平等保持心”释三摩地,能契梵语本义矣。

  世尊入正法明三摩地,而引起当机菩萨名观自在者之出现;宣说深般若波罗蜜多妙义,终以真言总持之;是为本经缘起。

  正法明三摩地,即于正定中流现观自在法性也。菩萨素修此行者,得世尊此番特别加持力,于是从座而起,宣扬正法明妙用。此位当机菩萨,即以观自在(或观世音)为名。当机者,与本尊法性相契之人也。宣说之经文,无非于般若波罗蜜多显示一切法皆归第一义谛。但欲闻者速获同等妙用,舍总持法门外,莫能当之!故以真言终焉。本经之缘起如是。

  护译于菩萨众中不预列观自在之名。此约世尊未入三摩地前,此菩萨未承威神力加持,不见其殊异也。般若师之译,用意相用。

  大乘诸经,对当机菩萨预列其名与否,原非一定。今于世尊未入三摩地前,诸菩萨孰为当机,尚未分晓,不必标出。护般二师所据梵本,同此旨也。

  月师所译,序述较详。于常随众外,并及余大比丘都十万人。菩萨众译作七万七千人,以观世音菩萨为上首;并举文殊弥勒之名。以座中原有此等菩萨,不妨据实直书。

  月师译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大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众满百千人;菩萨摩诃萨七万七千人俱。其名曰:观世音菩萨,文殊师利菩萨,弥勒菩萨等,以为上首。皆得三昧总持,住不思议解脱(肉眼境界弥勒摄。天眼境界文殊摄。慧眼境界观音摄。法眼境界普贤摄。佛眼境界毗卢摄)。尔时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在彼敷坐,于其众中即从座起,诣世尊所,面向合掌,曲躬恭敬,瞻仰尊颜而白佛言:世尊,我欲于此会中,说诸菩萨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唯愿世尊听我所说,为诸菩萨宣秘法要。尔时世尊以妙梵音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听汝所说,与诸众生作大光明。于是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蒙佛听许,佛所护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此明观自在菩萨得佛护念(即加持)自入慧光三昧(实即甚深光明宣说正法三摩地之略说)。然后由三昧安详而起,宣说本经。所谓护念等语,隐寓佛亦入此三昧矣。此文详细,足资参考。文殊弥勒,虽非本经说主,要皆能与此等三昧相应者;故并举之。

  彼此序述,详略不同;各随意乐耳。

  诸译序此三摩地,护般若二师偏述能加持者;月师独详被加持者;彼此可谓互相辉映。究实,所据梵本不同,非译者故为变更也。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我们用心如镜:外面的境界明明了了,内心不起心动念、不分别、不执着。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是佛的境界。起心动念,为社会、为众生,就能入佛境界。心中一念不生,就是知足。知足修圆满,就圆成佛道。念念为别人想,念念帮助别人,念念利益众生,这是佛菩萨的存心,这是觉悟人的心性。不让心中有贪嗔痴慢,不让心中有七情五欲。面对一切境界,不生七情五欲,就生智慧。真正健康之道是:身心清净、心中没有贪嗔痴慢。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