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三节 十二支空


2014/9/4    热度:362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二章 破诸相 第三节 十二支空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谓之十二支缘起。(旧译十二因缘)

  缘者,牵引之义;谓由此境引起他境也。亦称缘起;或称因缘。无明缘行者,由无明引起妄行也。行缘识者,由妄行引起妄识也。……生缘老死者,由妄生引起妄老及死也。无明至老死,凡十二事;故曰十二支。此十二支展转缘引;故曰十二支缘起。旧译十二因缘,则略去支字也。

  无明尽则行尽,行尽则识尽,识尽则名色尽,名色尽则六入尽,六入尽则触尽,触尽则受尽,受尽则爱尽,爱尽则取尽,取尽则有尽,有尽则生尽,生尽则老死尽;此则十二支息灭也。

  缘起之法,若因由不兴,则无从引起。不兴之义,或一向无有,或消除净尽,皆是。妄行原由无明而来;无明若消除净尽,妄行自然不起。妄行若尽,妄识亦自然不起;乃至浮生不起,老死亦无从有耳。此十二支息灭之义,其中有浅有深。浅者属消极,一味遮遣,令十二支渐次净尽;深者属积极,不在遮谴,觉十二支当体即空;前权后实也。

  不明十八界本性,谓之无明。

  根境和合,初只性理活用,无相可见。第七识加以注意,遂幻成一段浮光。前六识加以细辨,更幻为各种浮尘。执著不舍,迷失来源,误认假相为实有;是谓不明十八界本性。三乘教所谓无明,每指此也。

  因而发生种种妄行(不论善行恶行梵行),谓之无明缘行。

  行本法性活用之表征,乃示若干法性之如何联络也。从空间观之,有种种排列方式。从时间观之,有种种连续次第。从因果观之,有种种倚伏规律。明得本性,只管观时空因果,恒不被联络法之牵缠;是为真俗相融之道。若因注意成执,不知联络法乃“心不相应”之假法,认一切方式次序规律为实在;于经验中决定如何进行则遂意,如何进行则拂意;总以获益避损为的。有从利他求遂意者为善行;有从害 他求遂意者为恶行;有从离欲求遂意者为梵行;三者用心不同,其迷真逐妄则一;故概称妄行。妄行之因,实由无明所致;故谓无明缘行。

  行中加以认识,谓之行缘识。

  了别行法如何联络,以第六识为主。迷失本性者,辄滞于过程中之幻迹;执幻迹为实有,而计度其理路。认识愈分明,脑部印象愈深刻。从而影响第八识,熏发其本有种子,得开见相二分。善行如是,恶行如是,梵行亦如是。所谓行缘识者,浅解只局于六识;深解则知兼引八识也。

  随识起者,或色(色法)或名(心法),谓之识缘名色。

  由认识所引起之相分,约前六识有外境色法;约后二识有内境色法;是谓识缘色。而高级众生之意识,对于六尘幻相,每能代以假名,藉便指示意之所在;是谓识缘名。所谓识缘名色者,浑举识心能引起假名幻色之义也。

  由名色熏发六根,谓之名色缘六入。

  根也者,对于某种经验培养纯熟之谓也。以眼言之:对于红色有相当经验,眼球应付纯熟之故,肉质变成适宜之构造与之配合;则红色在眼部成立根基,为眼根之一分子。余色准此。统称眼根,乃包括一切纯熟颜色之总部也。耳鼻舌身四根,可以类推。意根兼以假名熏发。由名色熏发六根者,为摄意根在内也。根而曰入,取接纳义。

  身根因抵抗环境,现生能改造皮肤等与之适应。意根更能由学问转变之。

  由根应境入心(即阿赖耶心),发生接触,谓之六入缘触。

  六根应接六境时,固随六识引起触心所;同时六根以所得开发力还入心中转熏第八识,亦起触心所;故六入缘触,有内外二义。常途说法,以浮尘根接触外物为触之行相,盖局于外义也。

  由触引起领受之情,谓之触缘受。

  凡起接触心所,同时必生受感。在五俱意识范围,或起苦受,或起乐受,或起舍受;在分别意识范围,或起忧受,或起喜受,或起舍受;在第八识范围,惟起舍受;皆谓之触缘受。   受而引起心之所贪,谓之受缘爱。

  喜受乐受,皆凡心之所贪恋,宜其引起爱感。忧受苦受,虽非贪恋,而能引起“非爱”之感,隐隐中实不忘“爱”想。舍受固无所爱,然习惯故,往往不觉住著,是亦爱之变相也(对于所爱,久习则淡然成舍受。若一旦割去,爱心仍起)。故受缘爱一语,在凡夫通诸一切。   爱之不已,对境极力取求,谓之爱缘取。

  始爱即舍,尚不致耽著,得随机转缘他境。若爱之不已,则恒为“对境”缠缚。五尘当前,固不愿放弃,极力执取之。法尘当前,更希望实现,多方追求之。此等缠缚,概名曰取。因爱而生,故曰爱缘取。

  执取具足,则种子成熟为中有(旧译中阴),谓之取缘有。

  有也者,法性表现之相也。约众生界,分为二十五种,综为三界。现生之身名本有。最初之一刹那为托生之始,名生有。最后之一刹那为示死之际,名死有。死时总计死前业因之成熟者,集合新体,为将来托生小影。既死之后,托生之前,虽具新体之相,未得六尘之身,则名中有。业因所以熟由六识执取具足所致。种子成熟,即业因成熟。所致之中有既由执取而来,故曰取缘有。

  寻常谓现身既死之后,中有乃得入胎。据理推之;将死之前,得预入胎;但仍存之身,必有萎靡象征(如帝释五衰相现,乃预入驴胎)。

  现生报尽,中有从而托生相当之趣,谓之有缘生。

  现报未尽,中有虽可露端倪,而非决定之相;因现生若兴起强力业,随时能变更将来中有之结构也。现生报尽,中有新体,虽既决定;仍能因超度力随时变更结构,直至托生时而后已。所以必求托生者,有根无尘,未满欲望;要依父母乃得参加尘境。而其生也,实由中有进行之果,故曰有缘生。

  得此生身,不免四相迁流,终于老死,谓之生缘老死。

  真如法界,本来无生无灭。任举一种法性,皆是常住。一落无明,所举法性变为注意之点,幻成一种自有而无之法相,是谓之生。注意消失,法相随隐,是谓之灭。形诸六尘,则生住异灭四相益觉不虚。故托生以后,不免四相迁流之苦。老即变异之别名;死即灭也。众生亦有不经住异两阶段而迳死者;所谓生缘老死,浑括之言耳。

  自无明至老死凡十二事,展转为缘,故曰十二支缘起。众生生死轮回不已,端在于此。若能消除无明,则十二支展转息灭,遂得超脱轮回矣。

  万法之兴,不离缘起;即诸境展转引起也。人身之来,必有所自。本源实由滞于一念,致起无明;清净法身,从此演成六道生身。生则有灭,故以老死终焉。此乃佛说十二支缘起正旨。小根小器未能领会深妙,只可从浅解释。前九支既成。以后生死轮回不已,皆括于后三支之内。欲其还灭在断无明耳。

  经教中对十二支缘起,原有种种释法,随机而异。更举二门如下:

  佛学正义:一面谈万法皆空;一面谈万法缘起。即无性缘生,缘生无性之旨也。只知缘生,不达无性,固落凡外。只知无性,不达缘生,亦堕权小(甚或魔道)。是故真实大乘,恒于实相中详究缘起之道。十二支法,即所究之一。小乘原以泯除人我为修行正宗,他未暇详。而根器较利者,亦能从六尘探索十二因缘之理。为拣别常途声闻乘故,特立缘觉乘或中乘以名之。但中乘所观,固与大乘有异;大乘之中,亦浅深不等。今略举二门,以示大概而已。

  一、缘觉乘观法

  此类观法,据现在之果逆溯过去之因;复据现在之因顺推未来之果。过去因二支,现在果五支;现在因二支,未来果三支;详如下表:

  过去因:

  (1)无明——无始烦恼。

  (2)行——依烦恼作业(善行恶行梵行)。

  此明前身惑业概略也。过去烦恼掩蔽真理,昏迷不明;故曰无明。追溯烦恼所自来,世世相因,不知所始;故曰无始。烦恼是为过去之惑,属第一支。过去世造作诸事,统名曰行。不论善恶欲梵,皆由烦恼引起,即是无明引起;是为过去之业,属第二支。

  现在果:

  (3)识——现世初入胎时之识神。

  (4)名色——托胎后渐起心法色法。

  (5)六入——胎中成就六根。

  (6)触——出胎后能接触外物(约二三岁间)。

  (7)受——对事物能起苦乐等感(约二三岁至十四五岁)。

  此明现身发达程序也。前身迁谢之时,惑业所牵,神识投入适宜之胎中;是为现身发达之初步,属第三支。所谓识神,中小乘泛归意识而已。托胎后五七期(三十五日)内,为身形粗具之位;但有身意两根。约肉质曰色,约心数曰名。此粗略之名色,为现身发达之第二步。属第四支。六七期后,余根渐著。经十九个七期,六根粗具,至出胎时而圆满。是谓胎中成就六根,为现身发达之第三步,属第五支。出胎后,六根应接外境。至二三岁时偏重触景;虽有六识,而未能注意违顺等境。是为现身发达之第四步,属第六支。接触外物日多,渐起受感;对于事物加于自身,不无苦乐舍之分;渐而心中亦有忧喜舍诸受。自二三岁至十四五岁间偏重此等经验。是为现身发达之第五步,属第七支。

  现在因:

  (8)爱——贪染种种可欲事物(约十四五岁以后)。

  (9)取——贪爱炽盛,驰驱诸境,取求不已(约成人以后)。

  此明现身惑业复起也。惑业若能不起,则现世果报发展至第七支便止;不复展转牵引,而得超脱轮回矣。惟其接受外境,滞于尘相,变为染著;可欲(财色名事睡等)事物当前,辄贪爱不已。约十四五岁以后,此心渐见浓厚;是为现世造因之根源,属第八支。贪爱既盛,此心恒与可欲诸境相驰驱;多方取求,不知止足。成人以后,专造此等垢业,是为现世造因之事实,属第九支。

  未来果:

  (10)有——依爱取之业,将于未来世复堕三有中。

  (11)生——业果成熟,则复出胎。

  (12)老死——未来之身若逾盛年,则渐老死。

  此明后身轮转不息也。现身爱取为因,成为浓厚习气;影响于众生界,迫起强大之反应力,为临终牵入三有(二十五有之略称)之张本。是为未来果报之初步,属第十支。中有入胎,循业发达;其果成熟则出胎,复成新身。是为未来果报之第二步,属第十一支。此等生身,逐渐发达,至于圆满,是为盛年。从此日渐亏损,则现老相,终至于死。是为未来果报之第三步,属第十二支。

  三世轮回之说,为经教恒言。佛对中乘学人,如大乘例,曲示十二支缘起观法,藉明轮回大意。依此作正思维,终使十二支息灭,得证辟支佛果。此类根机,初发心时,原值佛世。得道之时,若在无佛之世,则名独觉。其独觉之由,须待时节因缘;每有因飞花落叶等事而启悟者。坐禅三昧经卷中云:“波罗捺王暑天处高楼上,令青衣涂香其身。钏多声杂,颇厌患之。乃令次第脱钏,只余其一,遂寂无声。王悟止息烦恼之道;独处思维,成辟支佛。此固夙生种因今生得道也。(利根四生成办,最钝则须百劫)

  思维方法:先就色身之现在果逆观之。日常经验,三受交乘无已时。揆厥原因,在与外境相接触。所以能触境者,以身具六入也。六入成根于胎中,乃由名色发展而来,而推本于识神之入胎;故以五支括之。依现果引起贪爱之惑与取求之业,则顺观现在造因,凡二支。惑业积习,成新趋势,引起中有。中有求生,则有老死随于其后。此更顺观未来结果也。分三支。准此因果法,反推过去之因,亦由此等惑业所致;概名行。妄行之起,则烦恼障为因;烦恼不知所自来,谓之无始。反覆思维此道,即缘觉乘观法。

  此约三世以观轮回之迹,属业感缘起门。

  此类观法,得由三世推至无穷世;总是发源于无始烦恼。烦恼由来既不可知;惟觉业力感召,转成缘起而已。故属业感缘起门。

  烦恼表现于外迹者分四类:

  第一类 根本烦恼六:

  (一)贪

  (二)瞋

  (三)痴

  (四)慢

  (五)疑

  (六)见

  第二类 大随烦恼八:

  (一)昏沉

  (二)掉举

  (三)不信

  (四)懈怠

  (五)放逸

  (六)失念

   (七)散乱

  (八)不正知

  第三类 中随烦恼二:

  (一)无惭

  (二)无愧

  第四类 小随烦恼十:

  (一)忿

  (二)恨

  (三)恼

  (四)覆

  (五)嫉

  (六)悭

  (七)诳

  (八)谄

  (九)害

  (十)憍

  此等烦恼,实发源于末那识。二乘对七八两识未有研究,故不知烦恼所自来。

  二、菩萨乘观法

  此类观法,惟分现在因未来果两部。所谓过去因,现在果,概括入现在因之内。详如本释第二表。

  现在因:

  (1)无明——不明世间正理,不知脱离三界。(第六识痴心所)

  (2)行——与善恶等心所俱,而起善不善诸行。(第六识思心所)

  (3)识——由诸行熏成之苦果种子,藏于识中。(即阿赖耶识)

  (4)名色——熏发赖耶中名色种子。

  (5)六入——熏发赖耶中六根种子。

  (6)触——熏发赖耶中一切触心所种子。

  (7)受——熏发赖耶中一切受心所种子。

  (8)爱——以贪爱等心滋润苦果种子,使渐起现行。

  (9)取——执取甚强,能使现行速现。

  未来果 (10)有——熏苦果种子成熟,待缘出现于三界。

  (11)生——受未来五蕴身。

  (12)老死——未来身异灭。

  据现生果报身观察种种惑业之发动,无明至爱取凡九支皆属之;故概作现在因。余三支属未来果,则与缘觉乘无异。

  无明有浅有深。浅者属烦恼障;深者属所知障。本表虽系菩萨乘观法,所谓无明,仍以烦恼障为主,与缘觉乘相差不远。根本烦恼六,第六识具有之。不明世间正理,不知脱离三界,皆以痴心所为主;特以无明名之。凡夫之第六识,攀缘不息,是谓妄行。行时恒与思心所俱。依经验习惯,随境引起其他心所。关于无记者固甚多,关于善恶者亦不少。既有善恶,则影响众生界而起反应力。反应力潜入心中,能使阿赖耶识发生变动,摄其种子而藏之。数数熏习,渐次发展。其果若熟,不免牵入轮回苦海之中。故诸行所熏,名为苦果种子。而诸行之熏识也,或以名义熏之;或以色境熏之;此其大端也。或由五根熏之;或由意根熏之;此其大略也。识之被熏,必有接触;亦必有感受。此中状况纷繁,各配相当种子,互不相碍。此名色六入触受四支,虽有展转相缘之理;而观法则重在分析赖耶之如何被熏。

  种子被熏成熟,出现于世,谓之现行。其能致苦果也,须待强大滋润力促成之。此等滋润力,以贪爱为主。盖爱则眷恋不舍,时时抱持,不令种子退隐也。加之以执取,则三业均赴之;故能令现行速现。现在因至此,遂成办矣。

  因既成办,与众生界新联络即告完成;准备作“中有”身;是为未来果之开端。由有而生而老死,理路同于缘觉乘也。

  此约二世以观轮回之迹,属赖耶缘起门。

  此类观法,在研究阿赖耶识如何熏习苦果种子至于异熟;特就现世详之便足。过去之因,不外如是;无须另观。现在之果,原不脱有、生、老死三支;但举未来果以概之,斯可矣。   异熟梵云毗播迦,旧译果报。即造善恶时影响于众生界之反应力转迫而成之果报也。异熟之名,显成熟之果与因异类(善招乐报,恶招苦报)。非若等流果之与因同类(善引善习,恶引恶习)也。此外尚有异时(约时间)变异(约本质)二义。

  赖耶缘起者,阿赖耶识中所藏种子,缘熟则起现行,而流露事相于世间之义也。赖耶本具三位:“(一)我爱执藏位,烦恼障未破者属之。所起之识,偏名阿赖耶识。(二)善恶业果位,所知障未破者属之。所起之识,别名异熟识。(三)相续执持位,诸佛众生皆具之。所起之识,别名阿陀那识。”本类观法,以我爱执藏位为主。

  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此文具云应作:“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无行亦无行尽;……无生亦无生尽;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中间十支略以“乃至”二字括之。

  上文两种观法,虽浅深不同,要皆以破烦恼障脱分段身为主。可谓无无明,无行,无识,乃至无生无老死矣。然或贪著涅槃境;或转入变易身;对于分段身不脱无明尽,行尽,识尽,乃至生尽,老死尽,诸微细惑;未得谓之“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也。

  佛法以超生脱死为本。生死有粗细二身;故超脱亦分浅深二义。粗身名分段身,身中附有显著物质,可以前六识了别之者也。三界中一切凡夫及二乘圣位,皆有此身。大乘中之顿悟菩萨初地以前,悲增菩萨八地以前,亦皆具之。细身名变易身;身中非有显著物质,须以七八识证明之者也。凡夫二乘俱不能发现此身。大乘之中,渐教地前菩萨,顿教地上菩萨,皆能辨之。若悲增菩萨,须八地上乃能辨也。

  分段身依烦恼障而生;生死相继,无有了期。烦恼障若断,则生死皆尽。然此只断阿赖耶识,而异熟识犹存。虽感得变易身依正庄严,仍被所知障迷惑;不脱微细生死也(净土宗中花开见佛之菩萨等属此)。

  此真如缘起法门也。一念心中,十二支顿具;不待开为若干世以观之。

  真如有生空法空之别。会得人无我,真破烦恼障,得显生空真如。会得法无我,能破所知障,得显法空真如。所谓真如缘起法门,自有浅深二类。观自在三摩地,原与法空真如相应;故本节之真如缘起,乃约深者言之。

  业感缘起,只从根尘上遮遣;纵得安住涅槃,未足称为真如境界。赖耶缘起能从藏识上观察;其确解脱尘垢,乃可称为生空真如。然此等涅槃真如,均非了义;隐隐中皆以异熟识为所依,不能直探法界本体也。会得法空真如,而所知障破;异熟习气虽未能消除顿尽,不可谓非真与法界本体相应也。

  法界本体具含无边妙用,一念心中无所不具,非惟十二支因缘法已也。诸支一时并呈,不分先后,此平等性智所能契也。其中条理如何关联?则妙观察智顿能了之。既一时顿了,自无须展开若干世渐次观察如意识焉。会此宗旨,得由绝无时间空间之法空真如本体,随缘开为法相。多不碍一,一不碍多;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都无不可。是谓真如缘起法门。

  真如本体即大空;一法不立。明尚不可得,何况无明!无明尽者,与无明相对立名;即无明由有而无之相也。观自在智直缘真如,绝无无明相与无明尽相;故经文云云。余十一支准此。是谓十二支空。

  真如缘起之能运用自在无所妨碍者,以本体绝对真空,实无一法存在其间也。然虽无实法,却能随意假设幻相,巧符妙理。空而曰大,谓能起空有相融之殊胜妙用耳。既一法不立,真如二字亦虚有其名。其能开展光明,亦只意密之能事。空之中不妨有明相;明之中不失厥空性;斯称正觉。若明中顿失空性,而独有得于光明之相,便成幻光。故曰“明尚不可得”。无明者,迷失本体,暗然不知万法来历之昏昧相也。较之幻光初起,迷惘更深。大空本体尤不容有此境矣。故曰“何况无明”。凡夫久堕无明壳中,邈不知其所自始;所谓无始无明指此。处此迷惘之境,本性活用一无所觉;惟对缘力强大者得从根尘上略辨其假相而已。假相积习相沿,牢不可破,执为实有,不免拣择。利我则取,害我则拒。彼此利害冲突,则相斗争;恶业从兹而起。经验所得,斗争终贻祸患,于是有互相提携者;善业由是兴焉。善业恶业,展转牵连;果报循环不已。有能探其本源者,觉悟无明为累;渐知根尘所起假相,全属子虚乌有,不复为积习所惑;是谓无明尽。此境一现,特觉清凉自在;与无明中之热恼不安者迥异其相。相对而观,隐有同异之见。异之中,偏重无明相之由有而无;故以无明尽名之。既不离相对之习,仍滞意识;故未得与真如本体相应。若观自在智出现,即直缘真如妙用,而不落于任何法相;故经云:“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推之无行无行尽;无识无识尽;乃至无生无生尽;无老死无老死尽;其义一也。得此妙境,乃真契十二支空。

  然所谓空者,约智门言之。若观自在菩萨运用大悲时,不妨起种种胜行。非谓无行亦无行尽,遂不起度生妙用也。

  妙观察智之默契法界活用也,一方面照了幻相之如何发生;一方面领会条理之如何关联;而总归诸大空。幻相之中,众生苦乐不等。条理之上,事业操纵有方。作适宜之事业;救困苦之众生;是为运用大悲心之道。知而不行,流于自了汉;不足当菩萨之名。故对种种胜行前进不息,以遂度生之愿。然行而不著行迹;亦无断尽行迹之见;此正无行亦无行尽之本义也。

  华严经十地品云:“一切有为,有和合则转;无和合则不转。缘集则转;缘不集则不转。我如是知有为法多诸过患,当断此和合因缘。然为成就众生故,亦不毕竟灭于诸行”。此正明般若波罗蜜多现前时,即缘起离缘起之妙用。

  华严经具云大方广佛华严经,乃毗卢遮那如来现“他受用身”为利根菩萨而说之圆顿法门也。传于东土者,不过八十卷。中分九会七处:第一会说于菩提道场(在摩竭陀国尼连禅河侧);第二会说于普光明殿(在菩提道场东南三里许)。第三会说于忉利天;第四会说于夜摩天;第五会说于兜率天;第六会说于他化自在天;第七、八会皆说于普光明殿;第九会说于重阁讲堂(在中印度毗耶离国大林中)。即天上四会四处,人间五会三处也。据华严疏钞一有说云:“前五会当释尊成道后,初七日间所说;次三会当第二七日间所说;末一会则二七以后涅槃以前所说也”。十地品即第六会在他化自在天之说。

  十地之名,频见于大乘诸经:

  (初)欢喜地

  (二)离垢地

  (三)发光地

  (四)焰慧地

  (五)难胜地

  (六)现前地

  (七)远行地

  (八)不动地

  (九)善慧地

  (十)法云地。

  今所引经文,即卷三十七第六地之教法也。菩萨入此地,般若波罗蜜多真实现前,故名现前地。虽未克圆证无生法忍,却能随顺此道,心甚明利矣。为欲彻底通达无生之旨,不可不悉心参究十二支缘起真理。凡夫所以生生不已,为不明人无我之道,执著我相,保持自身。一切进行,恒以维护此身为主。作业不论善恶,总求自身有利。间或似例外,仍有我相隐寓其中焉。其厌欲界太扰而修梵行者;亦带利己之见。现身毁灭,复营新身;盖必有身而后能辅我见之策动也。净除人我之见,非证般若波罗蜜多不可。第六地菩萨,正一心致力于此道。

  “一切有为,有和合则转无和合则不转”者,指外迹之转变,必待因缘和合而后成。有为法者,识身造作所成之法相也。若论本有功德藏,生佛等具,不缺一法。但未经造作,则不能出现于外迹。故外迹诸相之转变,必以业力推动之。推动之道,不可独恃意力。盖任何迹象,非得外境为缘,不能起其幻相也。若论经营新身之有为法,尤须父母作和合因缘,乃克转中有为生有耳。

  “缘集则转缘不集则不转”者,指和合诸缘必须具集也。缘有四种:

  (一)因缘

  (二)等无间缘

  (三)所缘缘

  (四)增上缘。

  论自动转变之有为法,须四缘具足。心中先植其因,待诸缘具集而转为现行;此属因缘。心中之因,等流相续,不被他法压伏;此属等无间缘。动机一起,牵引意力缘虑其境;此属所缘缘。辅助外迹,流现法相,不蒙障碍;此名增上缘。是为自动转变之通例。中有之得生,即循此道。若论被动转变,只须因缘增上缘便得。

  四缘之事,可以浅喻明之:甲乙两友之初结识,为因缘。其后交谊未尝被恶感冲破,为等无间缘。有时甲忆念乙而谋晤面,为所缘缘。甲出门访乙,中途无阻碍,乙亦在家接见,皆为增上缘。若甲乙交谊中断,亦无忆念之事,是等无间所缘二缘均缺矣。然窄路相逢,彼此仍识面,则惟因增二所演矣。

  念佛法门即培植所缘缘。恶业等无间缘,可以忏悔法除之。

  “我如是知有为法多诸过患当断此和合因缘”者,有为法落于我见中,遂成因果流转之法;过患甚多。欲免流转,不可不断其和合因缘也。如是二字,摄知字以下二句;亦承上文和合缘集二义。因缘,即赅因等诸缘言之。

  “然为成就众生故亦不毕竟灭于诸行”者,谓全断和合因缘,则有为法不生;即此身以后不再托生;永住涅槃之乐。然只自了,于众生无所成就。为利益众生故,又不妨随缘托生,游戏诸行之中也。

  “此正明般若波罗蜜多现前时即缘起离缘起之妙用”句,申明“亦不毕竟灭于诸行”之旨。般若现前,无明虽尽,不妨故起诸行妙用;是谓即缘起离缘起。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回向,你所修的福报、功德是有范围的、有限的。一回向,你的福德、功德变成无限的。做任何善事都回向,则功德无量。一切善根悉皆回向,供养功德才能圆满。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