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二节 真言


2014/9/4    热度:256   

冯达庵:心经广义 第四章 般若总持 第二节 真言

 

  如来身口意三业,神秘莫测,故有三密之名。种种印契,身密也。种种真言,口密也。种种观境,意密也。本经不说身意二密,而惟示真言;略耳。

  如来三业,根于妙行,不落于识;固非二乘异生所能测;菩萨未深入寂灭忍者,亦不能神会;故有身密口密意密之名。印契真言观想,皆法性之特征,分身口意三门表示之。任何法性,形诸行者之身,恒有相当印契与之配合;是谓身密。播诸行者之口,恒有相当真言与之配合;是谓口密。发诸行者之意,恒有相当观境与之配合;是谓意密。三密齐施,加持之力乃具。本经惟示口密者,且随机传授一密。余二密未便公开,暂略之也。

  真言既由佛心流出,无论一音多音,皆摄无边功德;惟妙观察智乃能辨之。虽经过行者之口,成为世间音相;但以加持力为所依,便有相当功能。净信之人,一味虔诵,能获不思议效验者,职此之由。

  诸尊真言,皆由妙观察智于无量功德藏中撷出一段条理而润泽之,自在运用。经过行者之口,乃成为世间音相。能发出此等真言,即是与加持力相应。其受加持而不能播成音相,即是加持力未得舒展。其音相或不正确,或不纯熟,即是加持力有所质碍。净信之人,接此加持力而虔持之;音既正确,习又纯熟,是加持力能于身中自在运用之表示;故有不思议之效验。

  经云: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深般若波罗蜜多法性,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尚矣。然由何道乃能速疾得此大效?舍咒陀罗尼外,不足以当之。观自在菩萨悲心流现)遂说此般若真言。经云“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寓此意也。咒曰揭谛乃至萨婆诃凡十八字,都为五句,可名揭谛真言。

  深达般若波罗蜜多法性,得成忍陀罗尼,自然有真实功效,无苦不除。然若只仗自力,从阐明心性用功,收效过缓。纵能一生成办,亦未易达到最深境界。倘依本尊般若菩萨真言,所谓咒陀罗尼,而得成于忍;庶几速疾致此大效。观自在菩萨悯行者不知此道,漫从迂徐之路进行;故特说此般若真言。经云“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加以故字,意在于是。

  此咒译文十八字,在梵文不过十五音;因而“波罗”及“萨婆”皆合二字成一音也。对列如左:

  ga te ga te pra ga te pra Sam ga te bu ddbi Sva ba

  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注】梵字未便排印,每以罗马字代表之。

  咒语分五句:

  (一)揭谛揭谛

  (二)波罗揭谛

  (三)波罗僧揭谛

  (四)菩提

  (五)萨婆诃

  义详下文:

  咒无专名者,往往以开首数字称之;故曰揭谛真言。经称般若波罗蜜多咒(释文简称般若真言),则般若部诸真言之通名也。

  揭谛者,超脱妄执之义;简称曰度。若分析之;揭者,诸法行相不可得。谛者,诸法如相不可得。穷参极究,义陀罗尼门之能事也。

  众生为无明所缚,迷真逐妄,不能入圣。妄执者,执著妄境不知舍离也。揭谛二音之法性,初步能破枝末无明,使不复被缚于尘相;故曰超脱妄执。度也者,度过困境之意。诸佛深达此种超脱之法性;播为言说,则成揭谛之音。再详释之:则揭者,顿了法性各自起用,不相系属,原无行相可言,彼此若生灭相承者,意识逐步认识所带起之幻感耳。谛者,顿了一法不立,唯显如如;而如相亦不可得。恍有法相当前者,则前六识随事体认所遗留之残影耳。会得此旨而把持于心,恒不忘失;是谓义陀罗尼。

  观自在菩萨,以如来等流法身流现揭谛真言。行者接此法流而虔持之,破执之性,遂渐渐显著于心;虽未尝参究,亦可得无上效验。

  揭谛法性,如来三身皆备具之。观自在菩萨为如来等流法身之一,故随缘得播揭谛真言。行者初虽愚迷;接此法流之后,持之纯熟,则破执之法性隐隐舒展。向之被缚妄境者,于不思议中竟冲破之,故有无上效验。

  然妄执有三重;此真言首三句,即三执均破之旨。初句破第一重妄执(粗执);次句破第二重妄执(细执);又次破第三重妄执(极细执);一一真实不虚。

  众生之现五识身,原经过三段历程

  (一)依大空随缘发起据点

  (二)依据点随缘开展光明

  (三)依光明随缘演变色法

  因经验幼稚,随事注意,种种识执相沿而生。所谓色法,滞于第六识,成第一重妄执(此执最粗故名粗执)。所谓光明,滞于第七识,成第二重妄执(此执较细故名细执)。所谓据点,滞于第八识(实亦七识牵累),成第三重妄执(此执甚细故名极细执)。修此揭谛真言,单精首句,足破粗执;兼精次句,并破细执;具精三句,得破极细执;各有真实效验,如上云四陀罗尼之例也。

  初句叠言揭谛揭谛者,以此重粗执内分二种:(一)分别我执。(二)分别法执。初揭谛超脱我执;次揭谛超脱法执;二执同断,故并置一句中。次句言波罗揭谛者,超脱俱生我执也。波罗之义为极,为彻底。俱生我执一断,从此得无生忍,彻底脱离分段生死。故加以波罗之名。第三句言波罗僧揭谛者,超脱俱生法执也。梵语之僧,义为审谛之至,归于大空(此非僧伽之僧);乃妙观察智之极谈;观自在王境界也。彻底破除俱生法执,此性乃显。于波罗揭谛之中加以“僧”音,意在乎此。菩提者,大觉之道也。俱生二执并断,真如法界不复被障,得证此道矣。萨婆诃者,由自觉而觉他,且觉行圆满矣。

  粗执大别为分别我,分别法,皆第六识著境所致也。揭谛之性,对任何识执本来皆能破之(不论粗细)。然行者初步但从粗相用功,故只破粗执。叠言揭谛,意在并破二执也。粗执已破,细执依然把持;所谓俱生我执是也。彻底破除,须致力于细相。此相乃第七识于内心中执持八识见分不舍所致。波罗揭谛之性,则引慧力游刃于细相之中,而解脱俱生我执也。如是乃彻底脱离分段生死,永断轮回。此波罗之义,不可忽也。粗细执俱无,得证无生忍;然犹不免变易生死,以俱生法执尚在故。此种法执,虽以第八识为所依(即无明业识);究是第七识极细执所酿成。欲破之者,须审谛之极,深入大空本体,妙观察智绝无被碍之处乃得。言波罗僧揭谛者,引行者之心入于至极之境,务令与法空真如相应也。菩提乃佛道。引心入此,则欲于法空真如之上直显佛境;非以菩萨境界为满足;所谓观自在王是也。萨婆诃为圆成度生之特种法性。依菩提门,即觉行圆满。

  持此真言至于悉地(义为成就)现前,依寂灭门则为佛,依方便门则为般若菩萨。说此真言以利益众生者,又属何等法性耶?则大悲观自在菩萨千手眼中之宝镜手也(参观千光眼秘密法经)。

  悉地者,力用自在无所妨碍之义也。此本有三位:单破粗执者,只证世间悉地。兼破细执者,得证出世间悉地。具破极细执者,方证出世间上上悉地。本经以深般若波罗蜜多为究竟,故可与上上悉地相应。持任河真言,均有此三位悉地征验;今举般若真言为例耳。上上悉地已成,约寂灭门即是佛,约方便门则为菩萨。以属般若法性,故特名般若菩萨。然本经真言,非般若菩萨现身宣说;乃观自在菩萨以其所证知而代说者也。盖观自在菩萨,约大智门乃证明种种法性之条理;约大悲门则传播种种法性之口密。千手千眼纯从大悲心流现之尊特身也。代说此揭谛真言,则属千手中之宝镜手。千光眼秘密法经具示三密,惟真言与此不同:则随机宜而具(彼真言属果地,此则属因地)。

  楞严经观音耳根圆通章云:“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一)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

  (二)空觉极圆,空所空业;生灭既灭,寂灭现前。

  (三)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

  (四)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

  (五)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楞严会上,阿难等蒙佛开示慧觉圆通之旨,而未达圆通根本,重加请益;世尊爰命诸大菩萨大阿罗汉,从悟十八界起,以至一切圆通证入三摩地,其中历程如何,各述心得以对。对者二十五圣或取十八界中之一界为入手方便,或取七大(地水火风空识见)中之大为入手方便。观音菩萨所说特详,即耳根圆通法门也。初于闻中入流忘所者,声音之被认识,由所闻之境与能闻之根相结合而来;若断其结合,则闻性反流入内,顿忘所闻之境也。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者,只有闻性,不令流出;无论境之动静,皆无从显示尘相,一味寂然。然相虽不生,而闻性却自明了。如是渐增闻所闻尽者,定力渐强,乃至能闻所闻之别亦泯,唯余绝对之闻性也。尽闻不住觉所觉空者,所余闻性尚缠末那识之中,不无能觉所觉之感。扫尽此种缠住,庶乎能觉所觉皆空耳。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者,能所觉皆空,虽泯俱生我执,而未得云圆;以俱生法执犹在故。空觉能至极圆,乃至能空所空之微细见亦消灭无余,斯真一切生灭法皆灭,现前唯显寂灭本性也。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者,空之极,彻见法界源底;世间分段生死,出世间变易生死,皆超越无余;即二空真如境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方生佛种性,无不豁露于心圆明之中,显二种殊胜也。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赖同一慈力者,圆明慧觉,与十方诸佛妙觉心相合,同入慈无量三味也。是为第一种殊胜。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者,圆明之心普摄十方众生,施以大悲;而众生亦各各景仰于我,互相依倚无遗也。是为第二种殊胜。

  此观音历述反闻归根之程序;文分六段:初段显破第一重妄执境界;次段显破第二重妄执境界;第三段显破第三重妄执境界;第四段显妙观察智之极致,为下二段之纲领;第五段显证菩提道,因此道以慈无量心为主故;第六段显成萨婆诃行,因此行以悲无量心为主故。

  观音从耳根脱声尘而悟入十八界,终成慧觉圆通;是名观音三摩地。程序由粗而渐细,藉名句以显之。此中六段文字,实摄四层境界。初于闻中至了然不生,从外迹尽遣尘相;即破粗执也。如是渐增至觉所觉空,从内心尽遣我相;即破细执也。空觉极圆至寂灭现前,从本体尽遣法相;即破极细执也。忽然超越世出世间以下,则遣去住地无明而破最后微执;为慧觉圆通之极致,亦即妙观察智之极致也。发菩提提心以慈无量为基本;圆证此道时,慈心自与十方诸佛相同。运莎诃行以悲无量心为根株,圆成此行时,必为十方众生所景仰。观音三摩地至此,遂圆通无碍矣。

  参究透彻者,便知此文与揭谛真言互相赅摄。一则显说破执程序,默寓般若于行间;一则密熏般若特性,自有破执之力用。法门不同,成功则一。

  对经咒一味读诵或讲解者,于揭谛真言与耳根圆通自难融归一致。真参实究,透彻其中妙理,知彼此同符;不过显密之异耳。显则逐步破执,般若递增;密则隐熏般若,破执日强;功效固无别也。

------------------------------------------------------------------------------------------------------

更多冯达庵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学佛,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心量拓开。要知道,我们的本心,我们的真心,“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看原来的心量多大,整个虚空法界都在我们心里面包容着;现在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两个人都容纳不下,你说可不可怜!要怎样把心量拓开?佛在经上教给我们,“心常谛住度世之道”。这句话就是我们念念要想到造福社会,造福人群。诸佛菩萨他们的存心、他们的动念,无非都是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谛”是谛实,实实在在,他那个心是实实在在帮助一切众生!诸佛菩萨希望一切众生开悟,希望众生都能够了解诸法实相,不再迷惑颠倒。这是我们一定要学习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