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40~49)
2014/9/4   热度:256
傅味琴:人格心理学--学佛智慧,圆满人格(40~49) 人格心理学 (40)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接受教育目的是要自我改造 本次提要: ■ 接受教育目的是要自我改造 ■ 众生对一个“我”非常敏感 ■ 恒顺众生就是要我们去跟众生平等 ■ 随善缘不随恶缘 ■ 要慈悲平等对待一切 ■ 佛教失去原则,佛法就逐渐灭了 ■ 恒顺众生,要在智慧上恒顺,不能在愚痴上恒顺 接受教育目的是要自我改造 佛用教育的方式挽救众生,但真正改造一个人要靠他自己,我讲心理学就是要引导人们提高素质和改造个性上的缺点,来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目的。如果他在自我教育,自我改造上没有起大作用,那么有学问,有良好思想境界的同学应该要帮他一下,也就是要说一点道理给他听。 众生对一个“我”非常敏感 我们讲人格心理学提到人格缺陷,其中最根本的一个毛病,就是自我中心。上次我们讲到众生只求别人跟自己平等,但不知道自己去跟别人平等,这就是自我中心的表现。别人对自己不好,马上会生气,马上会心里难受,所以说众生对一个“我”非常敏感。 恒顺众生就是要我们去跟众生平等 假如自己使别人难受了呢?却麻木得很,很少有人会想到:啊呀,他别生我气了。即使有人会这样,也不彻底,“我去跟他解说解说,”,可是解说出来的话仍然离不开自我中心,“你别生我气噢,气量大一点。你不理解我,如果你听我的话就没事了”。说来说去仍然在自我中心里去讲劝人家的道理,劝人家最好跟我想得一样,这样就平等了,所以普贤菩萨叫我们修恒顺众生,就是要我们去跟众生平等。当然恒顺是要恒顺善法,不能恒顺恶法。 随善缘不随恶缘 我年轻时候,上海有个学佛的同学,他到北京见了一位佛教界领导,就问他现在佛教这样衰落,这该怎么办呢?这位领导跟他说:“随缘吧。”他回来跟我一说,我从椅子上就站了起来:“佛教到了这个地步还随缘!”好比亲人病重了,总要尽一切力量挽救啊。三宝是我们亲人,作为一个佛弟子要尽力作供献,每个佛弟子都有颗好心,希望佛教好起来,所以随缘也要有原则,平时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做到随善缘不随恶缘。 要慈悲平等对待一切 上海有一个中年人,去年还和夫人一起来佛协文教部住过,他很想学法。回去时说好四月份再来,结果没来,又说到八月份一定来。结果又没来,什么困难?原因是他大哥对他说:“你是信佛的,应该有慈悲心啊,你老婆身体不好,你应该陪着她。”我说:“你大哥说得对,佛弟子应该有慈悲心,不过男女是平等的,佛门最讲平等,你应该照顾你老婆,你老婆也应该照顾你学佛法,两面都要照顾,这才叫平等,你大哥也看到你因学不到佛法而苦恼,他为什么对你不慈悲?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因为你是信佛的,他不信,这是他的偏见。你们应该走一条两全其美的路,你可以天天照顾你老婆而不离开她,你老婆也照顾你天天学法而不苦恼,这很简单嘛,你们两个人一起来好了,那不是解决了吗?”所以恒顺众生也要有个原则。 佛教失去原则,佛法就逐渐灭了 有些人对信佛的人的干扰,说起话来也会挂上佛门某些名词,可是利用佛门的话使你看问题不全面,来引你偏向于他这一面。如果不讲佛教的原则,再下去佛的话也不顶用了,佛的智慧也不顶用了,这样下去佛法就逐渐被消灭了。 恒顺众生,要在智慧上恒顺,不能在愚痴上恒顺 恒顺众生应该是智慧的恒顺,不是愚痴的恒顺。生活上的事情和爱好为了使人舒畅一点,可以放弃自己的意见,恒顺他人,因为他的主意也不坏嘛,这样你跟他就平等了,你跟他平等了,关系搞好了,以后你叫他信佛学佛法他也高兴学,这样不是两面都做到平等了吗?掌握这个关键就在于是否有智慧,“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在生活中恒顺一下众生,目的是为了要度他。 人格心理学 (41)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不改变执“我”习气,就谈不上修行了 本次提要: ■ 不改变执“我”习气,就谈不上修行了 ■ 感情和情绪每个人都有,却很少去研究它 ■ 情绪低落的人,生活全是低调,没有笑脸,是因为脸上皮肉都不动 ■ 有的老头像条虫,老了僵了就等死了 ■ 低调的人对不幸和热情都无动于衷 ■ 情绪太兴奋,常会去干不该管的事 不改变执“我”习气,就谈不上修行了 众生执着一个“我”字最害人。有的老夫老妻,三天不吵架他们就难受。年轻人不喜欢跟他们在一起,烦呐,啰嗦得很,为一点点小事争来争去!比如老夫妻俩去买菜,在菜场上争啊,“这个菜能吃啊?”“大家都在买,有啥不能吃啊?”“你吃我可不吃”,“你不吃关我什么事?”“这个菜老得这样子,狗吃的。”“怎么?你骂我狗啊?”(众笑)连买几根菜,都要以我为主。如果不改变这种习气,你进佛门白进了,也谈不上在修行了。 自我为中心会出现种种不良情绪,形成种种不良个性。例如:情绪低落,情绪太兴奋,感情太丰富。 感情和情绪每个人都有,却很少去研究它 人的一生离不开情绪和个性。情绪,每个人都有,情绪的固定就成了一种个性。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感情问题不掌握好很苦恼,有的人感情太丰富,有的人感情太缺乏,有的人感情高涨,有的人感情低落,还有的人情绪很不稳定,一会儿高兴一会儿又不高兴,一会儿热来一会儿冷,一会儿晴来一会儿雨。人们每天在各样的情绪中过日子,心理学却很少研究,如果他肯研究,他就可以改变改变。一个懂佛法的人知道,一切都能改变,你不想改变它也在变,不过,变好变坏你掌握不住,修行人呢,要掌握它的变化,只变好不变坏。 情绪低落的人,生活全是低调,没有笑脸,是因为脸上皮肉都不动 “情绪低落”,情绪低落的人,样样都没劲,样样都不感兴趣,以低调过日子,讲起话声音也拉不高,说话的内容也是低调,“做人嘛我也看穿喽,就是这样喽,你也别劝我了,我也不想喽……”全是低调,情绪始终处于抑制状态,神经系统不活跃,肌肉皮肤也不活跃,所以他脸上的皮肉不大动的。你皮肉不动怎么会出笑脸?要笑皮肉就要动啊,像有的人过的生活还算正派,可就是低调。你去拜访他,看他什么事也不干,整天拿着茶壶喝喝茶,看看天空,没事干啦。从前人抽水烟,烟壶里边有水,管子上把烟叶点着烟,抽烟时水“咕噜咕噜”响,除了抽烟的时候动一动,其它时间都不动。 有的老头像条虫,老了僵了就等死了 我每次坐3路车,总经过一个港口,路边居民家,常看到有个老头儿,在门口一动不动靠着墙,眼睛呆呆地往前看。他认为做人就是这样子,像条虫一样,老了僵了就等死了。 低调的人对不幸和热情都无动于衷 低调的人看见一个可怜的人,他也是低调,最多说句话:“业障啊!(众笑)”家里来了客人,跟他打个招呼,随便你怎么热情,他都低调回答。 情绪太兴奋,常会去干不该管的事 “情绪太兴奋”,一个人情绪太兴奋,热情太高,也会把人吓坏了,人家很难接受他的好意,他马上苦恼:“这种人啊,不识好歹。”热情过高常会冲昏头脑,用不着他管的事情他也管得个起劲,还自以为精神可嘉。我以前在上海,晚上经常要去讲课,经过北京路泰兴路口,有个年轻人,热情高啊,非常投入地帮警察指挥车辆,他看警察的手这么一挡,他也这么一挡。(众笑)那些司机以为是警察聘请的纠察,照样听他指挥,(众笑)还好没指挥错。后来又出现了一件事情,有个十字路口,原来没有警察的岗哨,忽然有一天,多了一个岗哨,来了一个穿警服戴大盖帽的人在那里指挥车辆,不过衣服不太整齐。有人奇怪就打电话,一问下来,交警大队说,“我们没有派过这个岗哨。”后来查下来,原来这个人过去当过警察,现在不当了,脑子有毛病仍去指挥车辆。(众笑)这种热情很可怕,万一指挥错了,会出事故啊! 人格心理学 (42)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爱恨放不下,还会引起以后的矛盾 本次提要: ■ 热情过度,要出问题 ■ 没有智慧的热情,也不恰当 ■ 感情太丰富的人,不要好得要命也不要恨得要命 ■ 爱恨放不下,还会引起以后的矛盾 ■ 怨家亲家都是过去世父母,何必分别心这么大 ■ 哭笑无常的人易激动,易哭个没完 ■ 逆反心理对人厌恶,脾气古怪,都是情绪问题 热情过度,要出问题 很多人热情过度,结果出问题了,事情还没有搞清楚,他抢来干,也不衡量衡量自己挑得动挑不动,抢着去挑,“呱”一下,“唉哟”,腰扭伤了。(众笑)看见一个老太太拿了两只包,也不看看人家脸色,也不问问人家需要不需要,抢着要拿:“我来帮你背。”老太太吓坏了,急忙把包拉紧,以为要抢她的包。(众笑)坐公交车,自己下车了就可以走了吧,他热情高涨,下车后在车门旁边一站,为人民服务啦。老头子下车扶一把,“走好,走好啊!”老太婆下车他也扶一把,来一个小媳妇下车他也扶一把,“走好,走好。”搞得小媳妇很紧张。(众笑)他还在脑子发热。(众笑) 没有智慧的热情,也不恰当 没有智慧的热情高涨不恰当的,该做的你做,不该做的你不必太热情。开工作会议时会有这样一个意见:“他发菩提心我不反对,不过呢…… ”“不过”后面当然有话了,(众笑)“不过也太过份了,把我的工作都抢光了。”培福嘛大家培,难道就你一个人培?(众笑) 感情太丰富的人,不要好得要命也不要恨得要命 “感情太丰富”,一好好得要命,一翻脸恨得要命,都是感情太丰富。一好怎么也分不开,一恨十年不见面,这样怎么度众生啊?菩萨的感情犹如天上的太阳,光明正大,普照一切。你既然对某个人或者某几个人有感情,很好啊,你再学学菩萨精神,对大家都有感情,这就更好了。一恨,气就郁积在心头,很多人都有这个情况。我从前给人家看病,“医生,我这儿有个块。” “没关系!是有块。”“啥个块?”“气块!”里边一包气啦,我就告诉他一个办法,放点屁就舒服了。(众笑)所以要放下,放不下就叫耿耿于怀。我现在昨天的事情今天就忘了,有时候早上的事情下午也忘了。弄到后来,谁在诽谤我,谁在说我闲话,谁在欺负我,我第二天就想不起来,人家说难得糊涂,我是经常糊涂。 爱恨放不下,还会引起以后的矛盾 你放不下,还会引起以后的矛盾。以前的事情像一根导火线一样通过来,好比绕了一个高山的圈,已经很长时间了,乃至一年、两年、三年他还不放下,到这一点“砰!”(众笑)来个大爆炸。说事出有因,现在闹矛盾是近因,还有远因,记性特别好!(众笑)如果真的把佛法记得这么清就好了!像这样怎么去度众生?你假如去修四无量心的定,你说:“我观想不起来,这样吧,阿毛,你坐在我面前,你是我冤家,你是我仇人,我要做观想。”阿毛气坏了,转过身就不理你了。 怨家亲家都是过去世父母,何必分别心这么大 所以别忘了怨亲平等,亲家也对我有恩,怨家也对我有恩,都是过去世的父母,何必分别心这么大呢?怨恨伤害身体,气要气死人,即使不气死,看样子这个人也已经气得差不多了。在使劲地喘气“呼—、呼—,(众笑)我气死了!”还好没有断气。虽然没有被气死,可也够苦的了,没有被气死也已经躺在棺材里了,只不过棺材盖没有盖上,“死”怎么写啊?上面有一横是吧,这一横好比是棺材板,那么头上一横取消呢?就是这块棺材板还没有盖上去,底下再加一个心呢,这是怨气的怨字,你说这种人苦不苦?就等于整天躺在一个棺材里等着棺材板盖上(众笑)比死人多口气。唉!我希望你们听了以后,要能活学活用。即使我讲得很风趣,能使你发笑,你也要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光笑没有用,笑过了你仍然在生气。 哭笑无常的人易激动,易哭个没完 还有的哭笑无常,一点点小事情就激动。有人闹了情绪就哭,也有的他不是哭而是笑,还有的人,一会儿笑来一会儿哭,你说几句表扬的话,她“哈哈哈”笑了,等会儿说几句批评她的话,“呜——”哭了,(众笑)是有这种人的。我年轻时有一个信佛的请我到他家去吃饭,饭桌上还有他的表姐,我也忘了说了哪句普普通通的话,勾起了她的心事,简直是从吃饭开始哭到吃饭完,(众笑)这都是情绪不正常。 还有一个高个的小学老师,人很健壮,谁知道她是个感情很脆弱的人。有一天在我面前,没说几句话就哭了,哭得真伤心!她说:“学生看见我就叫我‘两粒糖’。”(众笑)因为她的名字叫“梁莲棠”,那个小学生也许口齿不清,也许她过敏了,(众笑)也许有的调皮学生故意给她取个绰号“两粒糖”,就算“两粒糖”吧,(众笑)又何必在意呢?有的名字比“两粒糖”还坏呢,闽南这一带,经常有人取名字叫“吓死”,(众笑)是有这种名字的。 逆反心理对人厌恶,脾气古怪,都是情绪问题 还有一种怨恨的情绪,总是对人敌对厌恶,对人要伤害,现代心理学称为“逆反心理”,这也是从我执产生的,也是自我中心的表现。你叫我这么做,我偏不这么做,我偏反做!你把我咋办,我为什么要听你的?这就是逆反心理。有逆反心理的人,在国外的心理医学上定为病人,认为这种心理属于不正常。 还有种人看见人就讨厌,欢喜心生不起来,对喜欢说话的人,他也讨厌:“这人真啰嗦,吃饱饭没事干!总喜欢说话。真讨厌!”那么他跟你说话,你也跟他说话不是平等了吗?他跟你说无聊的话,你跟他说一点劝他好好用功的话,觉悟的话,不好吗? 还有的人,脾气古怪,难得开口,一不高兴跟谁也不说话。人们不理解,这个人怎么憋得住的?他还怪别人怎么总不跟他说话,老是希望别人跟他说句话,结果等不到,也不想想,你怎么不跟别人说句话?外国人有种风气,不管你说话不说话,一看见你“Good Morning!”(众笑)从来也不问:“你今天准备跟我说话吗?如果你肯跟我说话,我就跟你打招呼。”所以做人要自己做啊,渠道要自己去通,关系要自己去搞好,修行就在生活里修!我刚才举的这些例子都是属于情绪问题,当然情绪的科目还有很多,下一次再跟你们讲自我中心“会形成种种不良的个性”,现在下课。(2001.6.16第十讲完) 人格心理学 (43)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有“我”就有苦恼 本次提要: ■ 有“我”就有苦恼 ■ 身体的抵抗力与心理有密切联系 ■ 人有自卫能力,治病从心理入手会好得多 ■ 修行人要培养好自己的情绪 ■ 自我中心的人不喜欢大众,难于合众,要用猛力才能改变 有“我”就有苦恼 我们讲到自我中心是属于思想意识方面的问题,由于他以自己为中心,看问题、处理事务、人际关系以及社交等等,都会引起他的不良情绪,经常会跟人抵触,说话不圆融,也不能为别人着想,也不会顾全大局,遇到阻碍、矛盾情绪就要波动。由此可以知道,我们要想得到情绪的稳定,能够平等待人,以一颗平常的心来修行,那就必须要去掉自我中心。众生的苦恼全都从一个“我”字来的,有“我”就有苦恼。 身体的抵抗力与心理有密切联系 拿生病来说,追其根源,还是由心理因素引发的。当然,有许多时候是因为外界因素,比如天气忽冷忽热,就容易伤风、感冒,受寒、中暑、细菌感染,这些病好像跟情绪没有关系,实际上有关系,因为人的抵抗力跟心理有密切的联系,心理也是属于抵抗力的一部份,或者说是主要的一部份。一个人情绪不好,处处为自己着想,很不容易跟大家融合,这样的心态,这样的情绪,肯定会影响身体。身体抵抗力下降,自然就容易生病了。 人有自卫能力,治病从心理入手会好得多 本来人的身体有自卫能力,能够自己处理自己的矛盾,可是抵抗力一下降,那就不得不吃药打针了,因为自力更生有困难,要依靠一点外力。那么在治病过程中,你努力地去改变自己的心理状态,努力地去转变自己的思想意识,调整自己的情绪,病就好得快。如果不从心理上入手,你病好了以后,还会经常复发,如果从心理上入手,虽然人不可能一辈子不生病,但会好得多。 修行人要培养好自己的情绪 修行人尤其要培养好自己的情绪,所谓要“安心”。心安得下去安不下去,跟你的情绪有关系,丛林也好,佛学苑也好,经常要做一些令大众欢喜的活动,哪怕是生活上的饮食也要令大众欢喜,只有欢喜了,大众才能够安定下来。 自我中心会形成种种不良个性。例如不合群、不合众、小我习气与爱好。 自我中心的人不喜欢大众,难于合众,要用猛力才能改变 有一种情况,比较难处理,大家都很欢喜,可是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她就是欢喜不起来,大家都去参加活动,她就是不喜欢参加。有时候呢,她还觉得你们大家都很奇怪,这有什么好高兴的?这有啥意义?往往她喜欢一个人呆着。不修行的人说:“我就喜欢一个人呆着,我喜欢安静一下。”修行人不说:“我高兴不起来。”而说:“与其这样,还是让我一个人用功用功吧。”那么你一个人唸佛、唸经、或者打坐,你有没有掉在妄想里?如果你没有掉在妄想里,至少也一心不乱了。那你想些什么呢?就拿你当前的举动来说,你不能合众,厌恶大众,总以为自己想的是对的,自己做的是对的,对大众不理解,即使口上不说什么,心里也在取笑。有修养的人说几句比较好听的话,“唉,我实在不适应”,没修养的人那就要风言风语了。这样的人,你自我中心是跳不出来的!自我中心是一个根子,你不用猛力是跳不出来的,跳不出来你慢慢就会出现种种不正常的情况。 人格心理学 (44)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要跳出自我中心,要学大乘菩萨的利他精神 本次提要: ■ 喜欢一个人呆着,容易幻想,与大乘的欢喜心不相符合 ■ 小鹿喜欢怡静,狮子喜欢登高,养成了远离众生的习气,就难发广大菩提心 ■ 从事伟大事业的人,都会把自己忘掉 ■ 要跳出自我中心,要学大乘菩萨的利他精神 ■ 个性难改不等于不能改,人有主观能动性 喜欢一个人呆着,容易幻想,与大乘的欢喜心不相符合 有人认为这没什么,就看你以什么标准来衡量喽,以低标准,这不算不正常,以高标准,这种就算不正常。以低标准来说:“唉呀,这个人脾气就是这样。”把它说成脾气,脾气在心理学上就叫个性。以高标准来说,一个凡夫总喜欢一个人呆着、沉思,他其实很孤独,往往也掉入了幻想。从佛法高标准角度来看,在没有修成功以前,这种人已经远远离开了群众,因为他不习惯在群众里边。即使他修成就了,也是个小乘果,你怎么地劝导他,他也很难转变,因为他强调自己的一套,“我不喜欢跟他们打交道,烦死了,我就喜欢这样。众生嘛我也度,我只度几个容易度的,我喜欢度的,其他我不管了。”这就叫小乘。这与大乘的欢喜心是不相符合的。 小鹿喜欢怡静,狮子喜欢登高,养成了远离众生的习气,就难发广大菩提心 所以拿阿罗汉来说,他已经断了烦恼,所以他情绪上很稳定,很平静,可是他就是不喜欢到众生堆堆里去,他只喜欢在园林中,小溪旁、流水边,山洞里,悠哉悠哉地生活,喜欢美好的景色,茂盛的树林,好像一只小鹿安详得很。小鹿跟狮子不同,狮子喜欢奔跑,喜欢登高,狮子喜欢在高处雄伟的一吼;小鹿喜欢安详、怡静,可是小鹿的胆子特别小,一听到声音拔腿就跑。也就是说,如果你是这样的话,你虽然能使烦恼平静下去,可是你远远离开了众生。从佛法上讲,在修行时形成了这种习气,再要发广大的菩提心就困难了。 从事伟大事业的人,都会把自己忘掉 由于自我中心的关系,思想意识上总是从“我”的角度来处理一切问题,非但会扰乱自己,引起不良的情绪,而且还会形成种种不良的个性。我经常说,伟大的事业要以伟大的个性去完成。一个父亲为了培养儿子将来能成就伟大的事业,就应该经常培养他不要为个人着想,要为周围的人着想,要为崇高的事业着想。从事伟大事业的人,都会把自己忘掉。要这样就能改变自我中心。 要跳出自我中心,要学大乘菩萨的利他精神 在我们佛门里,大乘菩萨就是这种精神,念念不忘众生,唯独没有自己。就是自利的时候,也不是去追求生活上的安逸,物质上的享受,或者自己心态上的满足,他的自利完全是为了今后的利他,仍然着眼在利他上,那样才是大乘,那样才能跳出自我中心。 个性难改不等于不能改,人有主观能动性 形成的性格不是不能改,只不过比较困难而已。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小孩子性格容易改变,尤其是在五岁、六岁以下称可塑期,比方说,石膏未干前是软的,要塑成一个人像,那很容易,你要这儿短一点就短一点,要这儿长一点就长一点。如果石膏硬了,那就很难改变,但用刀作部分修改,也可以办到,你要想叫它大变动那就困难了。所以一到了成年,各人就有各人的个性,虽然很难改,但不等于不能改,因为人有主观能动性,至少与石膏像大不一样。现在人世间的知识,虽然很丰富,都在教育人,但要改造自己的不良个性,培养良好的个性,我看成效却不大。这些道理现在很多人都懂,可是人们只是听听,看看罢了,他也不想改,想改又觉得很难改,但是如果自己努力一下呢?把它当作一回事情去做呢?那又不同了。 古人的话,被现在人搬过来,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有句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难不等于不可能,可是被很多人都理解错了,就对自己作自我原谅,“我性格就是这样。”别人也是这样说:“他就是这个脾气,没办法的呀。”或者把人看死:“我看你这种臭脾气,永远也改不了!”其实虽是难,还是可以改。 人格心理学 (45)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不了解众生心,没有透视众生种种相, 不过一个佛教文化教员 本次提要: ■ 前人因智慧不及而说得不全面,后人却因随心所欲作了错误的理解 ■ 大众原谅你,你也要努力改一改 ■ 自我中心不改变,对人对已都不利 ■ 凡夫知见不好,片面观点不好,按自己习气说话也不好 ■ 学得越深,当然能讲得越浅 ■ 不了解众生心,没有透视众生种种相,不过一个佛教文化教员 前人因智慧不及而说得不全面,后人却因随心所欲作了错误的理解 佛门里,人们对前辈流传下来的话语,理解错误的情况也很多。之所以会使旁人理解错,可能说话的人,智慧也不够,没有把话讲清楚,只是随心所欲地说了一句,听的人呢?也是随心所欲地去理解。所以说,佛法如果不深入理解,你是很难辨别的,因为你懂得不全面,眼界也看不远。 大众原谅你,你也要努力改一改 有些修行人常为自己的烦恼作辩护:“我就是这么个脾气。”当然,大众可以原谅你,但不等于说你就不用改了,大众修忍波罗密,你要修精进波罗密,努力地去改嘛。 自我中心不改变,对人对已都不利 如果我们不改的话,怎么进入佛之知见?知见就是观点、认识,你的思想意识不转变,不要说成就了,连佛之知见,你也进不进去呀。如果你由于自我中心引起了情绪波动,你又不改变,你心怎么定得下去?如果你长期由于自我中心、不良情绪而形成一种习惯势力,变成个性了,你不去改,你怎么行菩萨道?你怎么会替整个的佛教,广大的众生考虑呢?何况对你自己也不利呀。你想超凡入圣,至少在你没有改变的时候是没有希望的。修行就是修一个变,你不变你修什么呀? 凡夫知见不好,片面观点不好,按自己习气说话也不好 从佛法来说,凡夫知见不好,片面观点不好,按照自己的习气说话也是不好。这三十年来,听过我讲课、讲法的人很多,各人反应不同,有的人就是凭着自己的性格、观点、知见、习气来说话。当然,假如你说的话是正确的、客观的,这就是好的,至少能帮助我提高提高。可很多情况是根据自己习气说话,比如说:“傅老师讲法,真正佛法讲得很少,不是佛法的话倒讲得很多,讲来讲去,总是叫我们做好人,谁不懂啊?说抽烟是无聊人干无聊事,我抽烟管你什么事?讲不偷盗偏偏要扯到不要打牌,这跟打牌有什么关系?还说与其输掉一百块钱还不如把这一百块钱分给穷人,你看这种话啰嗦不啰嗦?我就是喜欢打牌,听经还要刮鼻子。”他从不想:老师是在做教育工作。一听到批评就牵涉到“我”,因为我是打牌的,我是喝酒的,我是抽烟的,叫我听了怎么会高兴? 还有说:“讲得太浅了。”这也是他的个性脾气,因为他喜欢听高深的,至于能不能消化,他就不管了。他既然学得这么高,那他怎么连浅的也不会讲呢?可见他连浅的都没有毕业。 学得越深,当然能讲得越浅 我称自己的讲课是海阔天空地扯到那儿算那儿,可是有人说:“叫我扯,我也扯不出来呀!”学得越深自然能讲得越浅,哪怕过去听过的人,再听一遍也会觉得很有味道,为什么?这种讲法过去没有听到过,初进佛门也听得懂。说闲话的人,可能连个扯的本事都没有。 不了解众生心,没有透视众生种种相,也不过一个佛教文化教员 这儿是培养法师,不是培养佛学硕士、佛学博士,又何必在文字里翻跟斗?学来学去尽是干巴巴的干条子!抄几句中心提纲,能背出来了就可以了,可你用得上去吗?你能发挥得出来吗?不了解众生的心,没有很好地见众生的相,你不过是一个佛教文化教员。 人格心理学 (46)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能以释迦佛的智慧,改变今天佛门不好的面貌, 这对你也有好处 本次提要: ■ 弘扬正法怕得罪人,还能当老师吗? ■ 你喜欢针对性很强的讲话,那就对了 ■ 能以释迦佛的智慧,改变今天佛门不好的面貌,这对你也有好处 ■ 培养修行的性格,才能完成伟大的佛陀事业 ■ 宗派偏见,修行上的小我习气与爱好,都会致成修行上的障碍 ■ 要培养好修行人的素质,就要接受佛法的薰陶 弘扬正法怕得罪人,还能当老师吗? 又说:“老师,你讲法就管讲法,何必要提不好的方面,你得罪人太多了,打击面太广了,会站不住脚跟的。”我也想改啊,改不了怎么办?只要我没讲错,改不了就改不了吧。弘扬正法,还要考虑有的能讲,有的不能讲吗?当一个老师,还要考虑这句话一讲,这个学生要生气,那句话一讲,那个学生要生气,这还当什么老师? 你喜欢针对性很强的讲话,那就对了 我讲的法,我编的杂志,因为针对性很强,大家都喜欢。如果你对我这针对性的讲话也喜欢,那就对了,如果只是觉得我编的杂志技巧很高,很有趣味,那你这还是凭兴趣说话。 能以释迦佛的智慧,改变今天佛门不好的面貌,这对你也有好处 为什么针对性很强?为了改变如今佛门出现的不好的风气,使它走上正信的道路,这是一个广大菩提心。这儿是培养你的菩提心,以释迦佛的智慧,善巧方便去改变如今佛门不好的面貌。这对你个人也有好处,至少你不会受不好一面的影响。 培养修行的性格,才能完成伟大的佛陀事业 我们修行人,应该放下过去在世俗生活中形成的不良性格,重新开始培养修行的性格,才能完成伟大的佛陀事业。 如果有人说,“老师你不是说,到了六岁以上性格就难改了吗?”,这要一分为二地说,我说的是修行人的性格,你们现在只有一岁啊!在我这儿刚刚生下来,是最容易培养的时候,要那么理解。对过去世俗生活中形成的不良个性,自己勇猛精进地改一改。佛说过烦恼也是性空的,哪有不能变的道理?现在佛学苑刚刚开学,正是一个培养修行人性格的好时候。 宗派偏见,修行上的小我习气与爱好,都会致成修行上的障碍 要改变整个佛教的不良面貌,希望你们要发大心,不要执着宗派偏见,或者自己修行上的小我习气和爱好,不要由于这些而致成修行上的障碍,要法门无量誓愿学,能多学一点岂不更好。 要培养好修行人的素质,就要接受佛法的薰陶 怎么培养修行人的个性?理论要懂,要接受佛法的薰陶,要取得同学们的帮助,要看到自己的缺点,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要高兴。现在有句话叫“素质”,修行人要有修行人的素质,修行人也有喜怒哀乐,为大众的进步而欢喜,为佛法的衰落而悲哀,为自己的烦恼而气愤。不要恨人,也不要恨自己,也不要回到寮房打自己耳光,(众笑)你的烦恼又不在脸皮上,你打它干什么呢?恨自己的烦恼就是要以勇猛心去掉自己的烦恼,是这个意思。下课。(回向) 人格心理学 (47)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不良的个性情绪,都来自“自我中心” 本次提要: ■ 不良的个性情绪,都来自“自我中心” ■ 自傲的人容易看别人短处,看自己长处 ■ 不要埋没他的才能,也不要不看他的短处 ■ 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父母更重要 ■ 父母会把子女的长处,作为自己欢乐的享受 ■ 教养不好,那是因为父母本身缺乏智慧 ■ 溺爱和严厉,是二个极端 不良的个性情绪,都来自“自我中心” 我们讲到自我中心会出现种种不良的情绪,也会出现种种不良的个性。自傲、好胜、自卑、消极、爱面子、虚荣、这些不良个性都跟自我中心有关系,都是从自我出发,表现了自我。有了这些由自我中心出发的个性,往往就很难跳出“我”的范筹。 自傲的人容易看别人短处,看自己长处 例如自傲的人,他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满足心理上的优越感,常常把别人贬低,把自己抬高,好像唯有自己是对的,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只看别人短处,而不看别人长处,只想自己长处,而不想自己的短处。 不要埋没他的才能,也不要不看他的短处 不过看别人的短处与看别人的长处,这也要辩证地说,如果你只看他的短处,而不看他的长处,你就发现不了他的才能和优点,这个人就很容易被你埋没,很容易被你忽视,你光看他的短处还容易对这个人厌恶,严重一点会发展到动瞋恨心,从而丧失了菩提心,但你看不到他的缺点,又怎么去帮助他呢?所以如果是从帮助别人提高的目的出发,两面都要看。 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比父母更重要 尤其是作为一个老师,他如何去看学生,比父母如何看子女更重要,因为父母跟子女之间有一种天性,这种天性很深刻、很强烈、连绵不断,还不至于出很大的偏差。父母往往也容易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也容易看到自己孩子的短处,不管长处短处,总是自己的孩子,他不会轻易地把孩子抛掉、看死。即使有许多愚痴、庸俗、无知的父母,他的看法不一定正确,但是他对子女的这种感情,始终都存在,所以即使有偏差也不会偏到哪里去。 父母会把子女的长处,作为自己欢乐的享受 父母看到子女的长处会越看越高兴,看到子女能发扬自己的优点,父母会把它作为一个幸福欢乐的享受,实际上这也包含着父母自己的光荣、自己的安慰。所以女同志在跟女同志谈论的时候,总是喜欢谈自己家里的孩子,虽然只是些风趣的小故事,难免也包含着炫耀自己孩子聪明、可爱的意思,所以父母很容易发现孩子的长处,也容易对他进行鼓励,因为越对他鼓励,他越是变好,父母也越是感到光荣,越是感到有面子。 父母也容易看到孩子的短处,因为总是生活在一起,有时候孩子的短处会找来麻烦,麻烦到父母身上,父母也会有感受,所以也容易看到他的短处。 教养不好,那是因为父母本身缺乏智慧 假如父母是有智慧的,他对孩子应该是能够教养好的,因为他是全心全意地关心他。如果教养不好,那是因为父母本身没有智慧,对心理学茫无所知。 溺爱和严厉,是二个极端 父母经常容易犯两种倾向的错误,一种过份溺爱,一种过份严厉。过份溺爱的父母看到了孩子的缺点,他也放松,他不想对孩子管得太多,免得孩子不高兴,免得孩子要哭,这就宽大无边了,失去了对孩子应有的教育。假如是孩子的长处呢?他就到处宣扬,甚至孩子在身边,他也极力地宣扬,结果助长了孩子的骄气。像这种无知的父母要占大多数,尤其是我们中国,长期以来对儿童教育、儿童心理的知识了解得很少,就是知识分子也懂得很少。 人格心理学 (48)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没教养好的人,到哪里都会给人带来伤害 本次提要: ■ 没教养好的人,到哪里都会给人带来伤害 ■ 没能力教养孩子,就不结婚 ■ 过于严厉也是出于父母的无知 ■ 溺爱形成骄横,严厉形成自卑,均顶不住人生路上的风波 ■ 儿女也是众生,教育上有差错,就会背过失 ■ 没把徒弟教育好,难道会没有因果 ■ 信佛的父母不懂佛法教育,子女长大后都变坏了 没教养好的人,到哪里都会给人带来伤害 儿童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孩子如果教养不好,父母不但害了他,也害了父母本人,因为他会给父母添麻烦,也害了周围的人,因为孩子没教养好,随便他到哪里总会给人带来伤害。所以人离开了教育,离开了智慧,会背很大因果的! 没能力教养孩子,就不结婚 以前我熟悉的一户人家,兄妹两个都不结婚,妹妹因为非常自傲,她是一个老师,这个自傲并不是蛮不讲理的自傲,她有一种自我欣赏的心态,觉得自己所想的样样都是不错的,这样就很难跟人相处,除非是她的学生,因为他们对老师尊重。她的哥哥呢?他怕结婚后要生孩子,他有个道德观念:“我没有能力教养好孩子,我就不要孩子,免得孩子长大了害人。”所以他不结婚。 过于严厉也是出于父母的无知 还有一种,父母望子成龙心切,非常严厉,这也是出于作父母的无知,把自己的坏脾气任性地发泄到孩子头上,孩子稍微有一点差错就大大发作一通,这样对孩子心灵上的损伤很大,孩子将来的心态会歪曲,而且容易致成病态。 溺爱形成骄横,严厉形成自卑,均顶不住人生路上的风波 如果父母过于溺爱,从小培养孩子的傲慢心理,一旦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顶不住人生风波的刺激,他就会发展成一个自高自大的人,形成夸大狂。如果父母管教过严,孩子得不到父母的爱,他在心理的成长上就会营养不足,软弱得很。父母严厉凶恶的形象在他心灵深处深深地埋了进去,只要父母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他就恐惧得不得了,他在这样的日子里成长,长大以后会极端地自卑、胆子小、恐惧、没信心,如果在人生道路上遇到了风波,他顶不住了,他就会形成忧郁症,对人生始终没有乐趣。 儿女也是众生,教育上有差错,就会背过失 因此一方面父母对孩子是有养育之恩,但从另一方面来看,父母也容易背很多的过失。虽然他今天是你的儿女,实际上他也是投奔到你家来的一个众生,如果你不把他教养好,要背因果的,父母儿女之间,不像成人跟成人,你走你的路,我走我的路,你也不一定会听我的话,我也不一定会听你的话,各人对自己负责。儿女可不是这样,儿女总是听父母话,父母叫他这样,他就去这样,一有差错,你这个父母哪会没有过失。 没把徒弟教育好,难道会没有因果 正好像十年动乱以后,国家要把宗教再恢复起来,一个地方宗教局的领导就讲过这个话:“你们老师父收徒弟不要收得那么多啊,你有那么多皈依弟子,那么多的徒弟,你管得了吗?收了徒弟,你要负起教育的责任啊,你不教育,将来这个徒弟在外面做坏事,影响你的声誉,说起来总是你的徒弟。”这是从声誉方面来讲,从因果方面来讲呢,我们信佛的人应该要知道,一切都在因果里边,今天天热,你能吹到一阵凉风,或者吹不到一阵凉风,都有因果,看你前辈子的福气多少喽。人生一切的一切都在因果里。你不把徒弟教育好,难道没有因果啊? 信佛的父母不懂佛法教育,子女长大后都变坏了 有的信佛的家庭生了孩子,开头大家都很高兴,你叫他拜佛他就拜,你叫他唸佛他就唸,看看这小孩子也有善根,可是到后来呢?十个倒有八九个没变好,什么道理啊?父母不教育嘛。这种事情多得很,一些居士,乃至是老居士,家里的儿女,说起来也是信佛的,可是这个信心根本不生根的,而且后来甚至对父母也不孝,最后还会完全放弃信仰,甚至父母信佛,他还会反对。家庭是佛教的家庭,从小又听父母话,小时候还表现出信佛的善根,长大了成这个样,父母嘛最后受报,苦得不得了,到底什么原因?就是个教育问题嘛。 人格心理学 (49) —— 学佛智慧,圆满人格 —— 傅味琴 人格心理学 ~ 包括人的情绪、个性、作风、生活习惯、思想意识。 思想腐朽烦恼重的老一辈,年青一代不能紧跟 本次提要: ■ 把父母赶出门,竟然发生在父母信佛的家庭里 ■ 只讲自身因缘,不作外缘努力,会把菩提心扫光了 ■ 思想腐朽烦恼重的老一辈,年青一代不能紧跟 ■ 爱得狭小,心易变动;爱得广大,根广心坚 ■ 没有佛法的家,不会变成佛化家庭 把父母赶出门,竟然发生在父母信佛的家庭里害 以前上海有对老夫妻,年龄比我老,儿子把他们赶到门外,他们只好到派出所去,因为没地方住啊,可是派出所也管不了这件事情。还是信佛的同学帮他们想办法,让他们两老夫妻住到成都昭觉寺去。还有一个信佛的家庭,女儿也信佛,却把父亲住的房子卖掉,让父亲住到养老院去。信佛的家庭,出现这样的子女,很不好理解啊!连自己的子女都度不了,你咋度众生? 只讲自身因缘,不作外缘努力,会把菩提心扫光了 这两个例子,本身都是老居士,学法学了很多年,还会讲讲佛法,就是对子女太宽,至少在佛化教育上太宽了,往往听其自然,因为年轻时候就接受了佛门里某些人的老思想,所以我现在对老思想非常反感,因为我事实看得多了,这些老思想,老得来都已经腐朽了。什么老思想?“他们自有他们的因缘,他们自有他们的善根,到时候他们自己会发心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只要因缘一到,他们自然就会精进修行乃至于出家,所以尽管可以不管他们。这种老思想厉害啊,而且传布还很广,这样就把人的菩提心,人的努力心,度众生的心全扫光了,把度众生变成了只有理论而没有实际行动,实际上就是在等,等到时间因缘来到,他忽然自己猛然反醒。可能也有这样人,但有几个啊?这种风一吹啊,佛门里的人大大离开了教育。 思想腐朽烦恼重的老一辈,年青一代不能紧跟 要强调教育的作用啊,没有善根的人你好好地培养,他也会有善根的;因缘没到,你好好地培养他,因缘还可以提前成熟。这些老思想不强调人自身的努力,岂不就是以前批判的腐朽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这种老一辈能紧跟吗?他们自己烦恼很多,也很严重,所以我到50岁才下定决心我不跟他们走,我走自己的路,自己路就是走释迦佛教导的路。 爱得狭小,心易变动;爱得广大,根广心坚 我年青时,看到一个老太太在公园里向周围的人哭诉,他丈夫死得早,靠缝洗衣服赚点钱把孩子养大,还供他念书,一直照顾他到工作,娶媳妇。本来孩子挺孝顺,可是娶了媳妇以后就两样了。有一次,婆媳吵架,媳妇打了婆婆耳光,儿子在旁边,竟然一句话也不说,所以她气坏了。我本来想说几句话,我看她气得那个样子,也别说了,因为我要说的话,世俗上人较难接受,觉悟上差距太远还是别说的好。 从信佛的观点来讲,父母应该从小教养你的孩子:要把一切老年人都看成是父母,一切众生皆父母。如果这个孩子对别人家的父母也非常的顺从、照顾,那么亲生母亲他会不照顾吗?只叫孩子记住:妈这么辛苦把你养大,你长大了别忘了你的妈。这个根子不大,熏陶也不广,一阵风吹来就要动摇。尤其是世俗上的人,一到了年龄,男女心很强,自然会发展成听老婆话超过于听妈的话。这些都是教育问题。 没有佛法的家,不会变成佛化家庭 现在很多居士家里,父母信佛,孩子学气功,父母吃素唸佛,孩子喝酒、赌博,这就是现时代中国佛教家庭的面貌。已经非常严重了,非常令人痛心啊,世间上没有教育,孩子也不会好,佛弟子的家庭没有佛法的教育,这个家庭也不会变成佛化家庭。你平时吃素唸佛,唸佛的佛友经常来往来往,孩子虽不赞成,但也不干涉。可是到临终时,佛友来帮你助唸了,一敲门,孩子一看,全是唸佛老太太,就把门“砰”一关,说:“用不着”。那个时候孩子就不客气了,因为他心里讨厌。你自己都不懂佛法,你用什么去引导孩子啊?人能够离开教育吗?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在经论里面,常常劝导我们发菩提心。发菩提心虽然很难,可是不发菩提心,就谈不上修行。 菩提心的反面是迷惑,迷惑的人纵然有修,成就是很有限的。一定要破迷开悟!修行的功夫,全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的毛病习气,自己一定要知道,知道是觉悟,不知道是迷惑。 就以日常生活来说,有一点小小的不如意、不自在、不痛快,我们在习惯当中,都觉得这个无所谓,都没有留意这些现象,哪里知道,这些现象就是造业! 这其中的道理,不读佛经的人不知道,未能深解义趣的人不知道。为什么不高兴?为什么不自在?还不是分别执着。你要没有分别执着,你哪里会有这种心态?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