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味琴:《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80~184)
2014/9/4   热度:236
傅味琴:《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劝请功德”的讲解(180~184)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爱的时候离不开,恨的时候 就要离开,都是被欲绑住了 本次提要: ■ 爱的时候离不开,恨的时候就要离开,都是被欲绑住了 ■ 有了欲望,自然就会产生执著,明明头上有根绳索,也不肯脱掉,执著了 这一面,就没有那一面的自由了 ■ 小孩大了,不要妈妈抱,成年人却偏爱女人抱,临死还说我在黄泉路上等你 ■ 眼耳鼻舌身意针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两者都不是枷锁,因为它们相互 配合而激起的欲望与执著才是真正的枷锁 ■ 佛法进不去,是因为你过去学的东西太多了,产生了障碍,这个障碍属于 所知障 ■ 所知障加上烦恼障,执著得更厉害 爱的时候离不开,恨的时候就要离开, 都是被欲绑住了 年轻时吸引力最大的就是男女相爱,一旦相爱,很多时候都不自在,就像被根绳索套住那样。年轻人常说:“我被你抓住了,我只好做你的俘虏了。”是不是男的被女的绑住了,或者女的被男的绑住了?实际上男的没有把女的绑住,女的也没有把男的绑住,是爱欲把他绑住了。很简单的事实,如果是男的把女的绑住,女的把男的绑住,那怎么会离婚呢?爱的时候离不开,恨的时候就要离开,还不是被欲绑住了?爱有爱的欲,恨有恨的欲。 有了欲望,自然就会产生执著,明明头上有根绳索, 也不肯脱掉,执著了这一面,就没有那一面的自由了 一个人有了欲望,自然就会产生执著,明明头上有根绳索,也不肯脱掉。为什么众生不肯转变?为什么众生不肯断爱?为什么众生恨一个人要恨到底?为什么众生明知道三恶道不能去,偏要去?全是因为执著。一个人执著了这一面,就没有那一面的自由了;并不是那一面的自由拒绝了你,而是你执著了,不想要了。 小孩大了,不要妈妈抱,成年人却偏爱女人抱, 临死还说我在黄泉路上等你 成年人所作所为,往往还比不上小孩。妈喜欢小孩,就把他抱在怀里,可是要不了多久,小孩就在妈妈怀抱里挣扎:“我要下去,我自己走。”到了成年,假如他所爱的人把他抱在怀里,他却不肯走了,巴不得再多抱一会儿呢。 咱们随便说说笑话,要死还是死得早一点,做小孩时死了可能还不一定有执著,成年人死了,执著得厉害!有人临死还说:“我在黄泉路上等你。”所以生活中每一句话,都会给我们启发,都会使我们觉悟。 眼耳鼻舌身意针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两者都不是枷锁, 因为它们相互配合而激起的欲望与执著才是真正的枷锁 “耳根与声音、鼻根与气味、舌根与味道、心与念头等都不是枷锁。”我们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针对外界的色声香味触法,两者都不是枷锁,“因为它们相互配合而激起的欲望与执著才是真正的枷锁。”拿法来说,你执著于法,你就起了枷锁;执著于法,你就不可能成就,因为你产生了障碍,不可能自在了。障碍就是枷锁,枷锁就是障碍。 佛法进不去,是因为你过去学的东西太多了, 产生了障碍,这个障碍属于所知障 我年轻时就看过尤智表写的《一个科学工作者研究佛经的报告》,他本是研究科学的,把佛教看成迷信。他家里一位长辈是信佛的,家里总有点佛教的书,他偶然拿起来看看,觉得是有道理,就问这位长辈,“我也想研究研究,你看我先看哪一部经比较合适?”长辈说:“你就看《楞严经》吧。”可是他看来看去没什么收获,就问长辈是啥道理,长辈告诉他:“为什么你看《楞严经》走不进去?因为门口有东西把你障碍住了,你过去学的东西太多了,这些世间上的学问都堆在你门口,产生了障碍。”这个障碍就叫所知障。你一执著法,还能深入进去吗? 所知障加上烦恼障,执著得更厉害 有时候本来所知障还比较轻,结果又从烦恼中添油加醋,所知障加上烦恼障,执著得更厉害!有人听佛法,或者看佛经,似懂非懂,起了所知障,“这句话让我再研究研究,考虑考虑,到底对不对?”你怎么研究,怎么考虑啊?就是根据你所知道的去研究考虑,还不是被你所知道的障碍了?因为你知道的都是世间法呀。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5) <总第181>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修行的欲是成就的关键,修行不离开 贪嗔痴的欲,只不过是空架子,装模作样罢了 本次提要: ■ 很多人的一门深入,也往往成了修行路上的所知障,成了钻牛角尖 ■ 一执著就成障碍,有老太太说:“只看了几本书,也不知道天高地厚, 在我面前说不完的说” ■ 修行人执著,就等于在修执著,执著于“只要一句”的人,会说学戒定慧的 可怜 ■ 有人执著学愚,你门口有愚的障碍,佛陀的智慧还学得进去吗? ■ 修行的欲是成就的关键,修行不离开贪嗔痴的欲,只不过是空架子,装模 作样罢了 很多人的一门深入,也往往成了 修行路上的所知障,成了钻牛角尖 如今佛门里,所知障也很严重,其实你对自己学修的是否圆满也不见得完全了解,可是没学多少就产生了所知障,不想再学别的法门。即使没有邪师邪说来引错路,也会这样,这是众生的习气。 再比方说你过去听过某人讲的话,先入为主,以后再有人跟你讲,你就被先入为主的知见障碍了:从前我听其他人讲法不是这么说的。本来有点进步、有点收获是好事情,可是由于愚昧无知,知道的太少,结果他只要自己所学到的这一点一滴,再叫他扩大一点,他不要了,还说“我要一门深入”。你这个门也太小了,这种深入往往成了钻牛角尖。很多的错见、邪见,包括修行人修到半路里拐弯了,都离不开所知障。 一执著就成障碍,有老太太说:“只看了几本书, 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我面前说不完的说” 现在很多人即使心地很好,很想修行,可是执著得厉害啊!一执著就成障碍。有些老太太年轻时也常听法,对现在的年轻人真是看不惯,这些年轻人看见老太太总是这句话:老太太懂啥呀?她懂也不会告诉你,她不懂也不会告诉你。所以老太太就说了一句话:只看了几本书,也不知道天高地厚,在我面前说不完的说。 修行人执著,就等于在修执著,执著于 “只要一句”的人,会说学戒定慧的可怜 修行人执著,就等于在修执著。当年咱们在九子岩的时候,有一天山顶上下来一位年轻的出家人,看样子是修苦行的,衣服都是坏色衣。他说:“听说傅老师讲法很好,我今天下山,特地来听法。”咱们对他很恭敬,安排他休息,供应他茶水、糕点,对他非常尊重。 讲法要下午一点半,结果中午他看到墙上贴的《律海十门》里的偈颂,就问旁边同学:“你们修什么宗派?”同学说:“咱们无宗无派,咱们学的是戒定慧。”他就走了,法也不要听,临走时说了一句:“你们学戒定慧,可怜哪!”因为他误认为修行是不要戒定慧的,所以执著“只要一句,样样不要”。 有人执著学愚,你门口有愚的障碍, 佛陀的智慧还学得进去吗? 有人执著学愚而不学智慧。你门口有愚的障碍,佛陀的智慧还学得进去吗? 从前有个出家女众对佛说要“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就难以接受,就说:“我就是要学愚,我要一辈子做愚人。”执著得这么坚固,就等于要生生世世学愚。还从她的背包拿出一本不是佛说的经书,而是人写的一本语录,翻开语录指着说:“你看,书上不是写着吗?学愚的人容易往生。”如果你真的往生了,也会说:“阿弥陀佛,我是来学愚的。”是佛叫你学愚的吗?说这话的人还像佛弟子吗? 修行的欲是成就的关键,修行不离开 贪嗔痴的欲,只不过是空架子,装模作样罢了 后面一段,比丘们说:“善哉!居士,你说得好。你具备了与佛陀精湛的教诲相一致的慧眼。”从这一段经文来看,如果你不抓住欲这个关键,很多时候都是瞎忙,仅仅是搞了一个形式。例如受戒的时候仪式非常庄严,可是你心里有持戒的欲望吗?反过来说,不好的欲要离开,修行不离开贪嗔痴的欲,只不过是空架子,装模作样罢了。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6) <总第182>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在原始佛教的经文里,居士为 比丘说法,还受到了比丘的赞叹 本次提要: ■ 不清净的欲都离不开,佛陀所讲的清净的法,对你有什么作用 ■ 只讲法而不管修行,就培养不出人才来,如今办学,来学的人也越来越不听 话了 ■ 依人不依法是错的,偏偏那些不尊重出家人的地方,人特别多 ■ 在原始佛教的经文里,居士为比丘说法,还受到了比丘的赞叹 ■ 众生从愚痴中产生欲,所以就离不开生死流转,声闻缘觉都能脱离生死, 因为他们都能悟到缘起的智慧 ■ 要证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就要世世行菩萨道 不清净的欲都离不开,佛陀所讲的 清净的法,对你有什么作用 修禅定的人要得初禅,就要离欲恶不善法,离不开欲,哪能离得开昏沉、掉举?怎能得定?不清净的欲都离不开,佛陀所讲的清净的法,对你有什么作用?如今有些修行人,模样很庄严,却离不开财色的贪欲,离不开贪欲,你这个庄严仅仅是包装而已,还是修行人吗? 只讲法而不管修行,就培养不出人才来, 如今办学,来学的人也越来越不听话了 现在真正善知识已经不多了,即使有善知识,可能也只是给你讲法,至于你这个人修得怎么样,就不管了,也许这种方式在古代还行得通。别说古代,就说我这十几年办学,我头一次办佛学院,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创办九华山佛学院,来的年轻出家人,调皮捣蛋的开始没有,后来才有个别的,一般都非常听话。后来受清定上师委托,办昭觉寺佛学院,来的人也是听话的,不过已经差了一点。前几年在湖北办清凉山佛学苑,不听话的就多了。 依人不依法是错的, 偏偏那些不尊重出家人的地方,人特别多 现在有些出家人不管你讲的是不是正法,只要是居士讲法,一律不听。当然把法说成非法,你不应该听,讲的是释迦佛的正法,你为什么不听啊?难道你能比释迦佛的正法还要高?我讲的是正法呀,我一向赞叹出家功德,从未讲过:“出家修不好,在家修得好。”偏偏讲这种话的地方,出家人去听的特别多,释迦佛教导要“依法不依人”。“依人不依法”是错的! 在原始佛教的经文里,居士为比丘说法, 还受到了比丘的赞叹 甚至有些人还说:居士不能说法。从前我们在福鼎学习过《大般涅槃经》,有的同学说:正法时期有居士说法,像法时期也有居士说法,末法时期居士怎么不能说法? 这一段经书就说明居士完全可以说法,而且还教育了比丘,受到比丘们的赞叹,释迦佛的佛法就应该如此。 今天从好的风气来说,我这个居士说法,出家人能够对此赞叹的也还是很多。当年你们跟我到湖北的四祖寺、五祖寺,这些有名望的法师就称我是“老维摩”,我当时是大吃一惊啊!虽然仅是一种赞叹,但也是出于“依法不依人”的正知正见啊。还有一个佛教协会会长,全国各地送去的佛教刊物,桌子上有的是,他都不要看,只看我们编的杂志。所以如果居士说的是释迦佛的正法,是有智慧的法,应该受比丘赞叹,应该欢喜接受。 众生从愚痴中产生欲,所以就离不开生死流转, 声闻缘觉都能脱离生死,因为他们都能悟到缘起的智慧 人就是从欲来的,一切众生都离不开欲,所以一切众生都离不开生死流转,生死流转就是一个欲。声闻跟缘觉都能了脱生死,区别就是声闻是听了佛讲法以后,照佛的话去修,修到了脱生死的。声,就是佛讲法的话,闻,就是听在耳朵里,我们也是声闻。缘觉呢?他是无佛出世时自己悟到缘起的真理,从而得到了缘起的智慧,脱离生死的。 要证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就要世世行菩萨道 缘觉还有一个名称,叫辟支佛。“佛”这个字,翻译成汉文就是“觉悟者”,当年在印度,只要你有所觉悟、有所成就,旁人就称你“佛”。所以“佛”并不一定是指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区别是:只有无上正等正觉的佛才真正达到了究竟彻底的圆满,要证到无上正等正觉的佛,就要世世行菩萨道,比如释迦佛、药师佛、阿弥陀佛。释迦佛行菩萨道的事迹,在《阿含经》、《本生经》里都有很多的记载。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7) <总第183>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智不及愚”,由于你智慧不及 所造成的愚,并非智慧比不上愚 本次提要: ■ 佛法的根本就是缘起论,能从实证中了脱生死,你就解了缚 ■ 先世烦恼,今世果熟,总谓无明 ■ “智不及愚”,由于你智慧不及所造成的愚,并非智慧比不上愚 ■ 前世就种下了烦恼种子,今世果熟,就发生作用了 ■ 宿生福非福,不动等业,至今果熟,总名为行 ■ 于母胎正结生时,刹那五蕴名识 ■ 六处生之前,中间诸位,皆名名色 ■ 六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长成了,生下后与环境一接触,他就有 感触,叫“触”,由触产生了受 佛法的根本就是缘起论, 能从实证中了脱生死,你就解了缚 我们今天能知道十二因缘,这也是释迦佛讲出来的,所以我们虽是声闻,除了四谛法以外,也应该修十二缘起。佛法的根本就是缘起论,所谓因缘而起。如果你从十二因缘中悟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并从实证中了脱生死,你就解了缚。 先世烦恼,今世果熟,总谓无明 十二因缘第一个是无明,人就是从无明开始的。根据能海上师编的《基本三学》上的解说,“先世烦恼,今世果熟,总谓无明”,过去世起了一个烦恼,就下了一个种子,这些烦恼种子今世像果子那样熟了,它所起的作用就叫无明。 “智不及愚”,由于你智慧不及所造成的愚,并非智慧比不上愚 最开始,这种无明很细很细。说明白一点,所谓无明就是“智不及愚”及“烦恼愚”。“智不及愚”,由于你智慧不及所造成的愚。曾有人说:“小智不及愚”,现在想想,可能他把“智不及愚”解说成“智慧比不上愚”,这真是弄错了。不是说“智慧比不上愚”,是说因为你智慧不够而产生的愚。所以一个人不肯广学多闻,不肯深入经藏,他肯定是个“智不及愚”的人。 前世就种下了烦恼种子, 今世果熟,就发生作用了 还有“烦恼愚”,一起烦恼了,你就是愚。这个愚是从烦恼来,我们前世就种下了烦恼种子,今世果熟,就发生作用了。 宿生福非福,不动等业,至今果熟,总名为行 第二位就是“行”,由无明而缘行,行就是“宿生福非福,不动等业,至今果熟,总名为行”,过去世你有“福”,或者“非福”,就是能感乐报或者苦报的业,“不动业”,修行人的心能够达到不动,能感得四禅天、四空天果报的业,这些业到今世成熟了,总名为行。 于母胎正结生时,刹那五蕴名识 第三个“识”,“于母胎等,正结生时,刹那五蕴”。一个人要去投胎了,中阴身有神通一下子就进了母胎,结生时的刹那五蕴就是识。 六处生之前,中间诸位,皆名名色 第四位是“名色”,结生就入胎了,现在叫怀孕,“六处生之前,中间诸位,皆名名色”。进了母胎之后,开始的时候很小很小,像绿豆那么一粒,慢慢变黄豆大小,再逐渐长大,“六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还没有长全的时候,这个过程里都叫名色。 六处就是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都长成了,生下后与环境一接触, 他就有感触,叫“触”,由触产生了受 名色之后,进入第五位是“六处”,六处就是六根,胎儿眼耳鼻舌身意都长成了。 长成了就生下来了,跟外面环境一接触,他就有感触,这个时候叫“触”。譬如说婴儿的皮肤碰到外面的风,像针刺一样痛;婴儿的眼睛看见亮光也是非常疼,所以他会哭。 触以后就产生了“受”,就是接受外界的刺激而产生了感受。他舒服了,就有舒服的感受,一舒服就笑;不舒服了,有不舒服的感受,不舒服就要哭。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三 灭业障品第五 ──“劝请功德”的讲解(27-8) <总第184> 傅味琴讲于开化文殊院 2007年3月11日 爱发生了变化,就会恨,众生就是 被贪嗔痴的欲所缚,所以要先断爱 本次提要: ■ 有了舒服的感受就产生了爱,男女产生了爱慕心,还爱名爱利 ■ 爱了以后必然会去取,忙了一辈子就有老,有老就有死,死后又去投生, 又进入了下一个生老病死 ■ 十二因缘反过来转就能切断生死流转 ■ 要切断生死流,入手处是断爱,不管对人对物,都不能起爱心 ■ 爱发生了变化,就会恨,众生就是被贪嗔痴的欲所缚,所以要先断爱 ■ 何故又说“无缚可解”? 有了舒服的感受就产生了爱, 男女产生了爱慕心,还爱名爱利 有了舒服的感受就产生了爱,因为他喜欢舒服。真正说起来,小孩生下来就有欲、有爱,因为他有感受,现在研究心理学的,就一直研究到婴儿时代。 这种爱到了十五六岁以后,就非常强烈,非常广大,不论是吃的、穿的、用的,都会产生爱。打个比方,十五六岁以后的女孩子非常爱自己的头发,什么长波浪、短波浪,还有像油条那样,辫子梳一根两根,新疆人有十八根辫子,现在辫子要翘起来算时髦,叫“翘辫子”,还有“爱司头”、“螺丝头”。男孩子对头发也很注意,有的男孩子挺可怕的,头发一根根竖起来,我头一次看到,吓坏了,旁人朝我笑笑:这是最流行的发型,叫爆破式。我们年轻时没有什么爆破式,最多头发有个油饺子,所有这一切都是爱。 青春时期男女爱慕的力量很活跃。年轻人一看见情人来了,声音都会变掉,不是故意变的,是自然变的。这是与生俱来的习气发动了,说明这个爱很厉害啊!还爱名爱利。 爱了以后必然会去取,忙了一辈子就有老, 有老就有死,死后又去投生,又进入了下一个生老病死 爱了以后必然会去取,比方说你爱这个姑娘,必然会娶她做老婆。 取了就有“有”了,一有“有”一连串都有。有了老婆,一天老婆推推老公,老公:“啥呀?”“有了。”老公也高兴:“有了?”所以有了老婆就有了孩子。辛辛苦苦忙了一辈子,就有了老,越是爱取越是辛苦,越是老得快。老了以后必然有死,死了以后又去投生。所以“有”后面就是“生”,生了下来,必有“老死”,死了以后又去投胎,又进入了下一个生老病死,又是无明开始,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一直到老死,又是一个轮回。佛教对人怎么来的,解说得清清楚楚,一切众生,狗啊、牛啊、马啊,都是这么来的。 十二因缘反过来转就能切断生死流转 怎么样把这个缚解开?很简单,譬如说这根绳子把这样东西绑住了,你反过来转就解开了嘛。怎么样切断生死流转?十二因缘反过来转嘛:你没有老就没有死,没有生就没有老,没有有就没有生,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爱就没有取……,一直到没有无明,生死就了脱了。缘觉就是从这里悟的,从这里切断生死缚的。 要切断生死流,入手处是断爱, 不管对人对物,都不能起爱心 可是怎么修啊?从哪下手呢?比如要断掉老,“我老还没有来,即使老来了,已经老了还怎么断?”从头上来看,由识而起名色,“我那时还没生下来,在母胎里我又没有听到佛法,我咋断?”所以要现实一点,许多问题即使解答清楚了,人家不好修啊。你说了脱生死要断无明,这无明找也找不到,人家不知从何入手,咋断啊?所以一切都要从现实入手。如果入手的地方是关键点,你从这儿入手,确实能抓得住,并有亲身体会,那岂不更好? 对我们来说,我们的入手处是爱。佛经上也是这样讲,要想了脱生死必须断爱,不管对人还是对物。 举个例子,从前我们在福鼎的时候,女众部有人讲了一个故事,“我在家时养了一只小黄莺,我对它非常爱呀,后来它死掉了,我心里一直难过,到今天还难过。”这个难过从哪里来?就是从爱来,对鸟也不应该起爱心,对狗对猫也不应该起爱心,对人也不应该起爱心,连对朵花也不要起爱心。 世间上人爱得厉害呀,从前人抽烟用烟斗,抽了几十年,对烟斗执著得厉害啊,因为有感情了。他死了以后,这只烟斗假如被某个人拿到了,他高兴啊,“这是某某名人一直用的烟斗,无价宝啊!”他的烟斗跟你有啥关系?说句笑话,人家爱这只烟斗,他死了你拿到了,你也爱这只烟斗,这不是夺人所爱吗? 爱发生了变化,就会恨, 众生就是被贪嗔痴的欲所缚,所以要先断爱 青年人心里所想的可是不好意思说,姑娘想:最好这个英俊少年也爱我,那个帅哥也爱我,那个人也爱我。这么贪着了!也不想想这么多人都爱你,你应付得了啊?有一天爱发生变化了,爱变成了恨,这么多的爱,变成这么多的恨,你到底生了多少颗牙齿啊? “啪”一个耳光打掉一个,你有二十六个爱,就算你长了二十六颗牙齿,全打光。 说到底,众生是被欲所缚。流转生死的欲就是贪嗔痴,以贪为首,贪就是贪爱,只有从这儿下手!你即使切断不了无明,你先切断爱。断一切爱,你就不会有取,没有取就没有有,没有有就没有生老病死。 何故又说“无缚可解”? 下面一句,“无缚可解”,上面一句明明有缚可解,下面一句却说“无缚可解”,这不是矛盾吗?一会儿这么说,一会儿那么说,到底怎么说?那么明天再说。
---------------------------------------------------------------------------------------------------------------- 更多傅味琴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与其相信命运,不如改心: 将嫉妒心改成尊重心, 将瞋恨心改成慈悲心, 将贪欲心改成喜舍心, 将排斥心改成包容心, 将计较心改为随喜心; 心念改变, 当下就已改变我们命运的方向。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