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
2014/9/4 热度:548
李炳南:净土安心法门
李炳南老居士讲述
弟子钟清泉敬记
净土安心法门(一)
净土安心法门(二)
净土安心法门(三)
净土安心法门(四)
净土安心法门(五)
净土安心法门(六)
净土安心法门(七)
净土安心法门(八)
净土安心法门(九)
净土安心法门(十)
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净土安心法门(一)
前言
民国七十四年六月十二日的华严经讲座,雪公老恩师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老恩师根据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讲述净土宗的安心法门,劝所有净业莲友,一起把心安住在‘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是 雪公老恩师往生前一年所做的一篇完整开示,前后总共十七次,可以视为是他老人家一期教化的最后嘱咐。
┌丁(一)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
三 业 修 善┼丁(二)若起三业必须真实心中作┼ 心既无染
辨┌丙一‘清净心’作└丁(三)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 ┘ 即感真如
┌乙一真┤
│ 伪└丙二 夹 杂 恶 性 ┌丁(一)外现贤善精进之相┐
│ 名‘杂毒善’┼丁(二)内怀虚假贪嗔邪伪┼不名‘真实’业
│ └丁(三)奸诈百端恶性不改┘
甲一至诚心┤ ┌丁(一)真实心中制舍诸恶┐
│ ┌丙一制舍‘自他诸恶’┤ ├自利利他
│ │ └丁(二)行住坐卧想同菩萨┘
│ 明│ ┌丁(一)饶益有情不恼众生
└乙二两┼丙二勤修‘自他凡圣等善’┼丁(二)德为福聚自得清净
利│ └丁(三)恶缘不生取净果报
├丙三‘见三业善必赞’──‘可离污染报’‘可感清净果’
└丙四‘欲恶不随喜’──敬‘而远之’亦不随喜
┌乙一、自身罪恶缠缚凡夫┐
├乙二、矌劫轮回不能出离┤┌丙一、一心依佛所教
├乙三、弥陀大愿摄众往生┤├丙二、决定奉行不变
├乙四、释尊说教绝无虚言┤├丙三、纵使引他经论
甲二深心┼乙五、十方诸佛证劝苦心┼┼丙四、千万云不生者
(决信)├乙六、依教奉行绝不会错┤├丙五、唯增往生信心
├乙七、菩萨智不及佛说法┤├丙六、甚至诸佛再来
├乙八、声缘不明往生之理┤└丙七、我决不改此心
└乙九、异佛见解皆是魔说┘
┌乙一、过现三业所修世出世善根 ┐┌丙一、真实深信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丙二、愿生彼国
回 向│ 异见、异学 ┌丙一、心若金刚
甲三 ┼乙三、不为一切 人等动乱破坏┤
发愿心│ 别解、别行 └丙二、愿生极乐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
┌ 乙一、真心决信┐
甲四具三心者┤ ├必生彼国
└ 乙二、愿行既成┘
缘起
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安住梵行’这个地方的时候,为著与安心两个字有关系,所以在这个地方暂且停住,先讲‘安心’这个表。为什么先讲这个安心呢?因为在佛家不论那一宗那一派,第一步就是先要把心安住。
我们为什么多劫以来在三界轮回,生生死死不断呢?为著本性迷了,起了惑,迷惑颠倒了!迷惑颠倒就尽走错路子。所以佛家修行的法子跟别的教不一样,别的教修行也解脱不出这个轮回。一般人做恶事受罪报,做善事得善报,得善报就享福,享福就没有了善功德。而善有有漏的善与无漏的善,漏是比喻一件器具有漏洞,你倒上一杯水,但一直往外漏,终会漏完的。做有漏的善事,好比倒上好茶,好茶也是漏光,也就是一享受福报,功德就漏完了!再如修行功夫能得六通: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尽。这前五通都得了,若缺了漏尽通,仍过不了三界这一关!总之有漏是不彻底、不究竟的。惟有佛家有无漏法,什么叫无漏呢?就是所做功德不往外漏。在因上叫它不漏,后来结果就叫不生不灭,研究如何得不生不灭结果的学问就叫无漏学。至于净土宗,要紧处就在能早得无漏,别的宗要三大阿僧祇劫这么长才得了无漏。净土宗当生就能得无漏,正因为说得这么容易,所以是难信之法。这难信之法,对于佛学模模糊糊,半懂不懂的,还能相信。假如学了一点,一知半解的,就更难信了。而要得无漏,必须把心上的迷惑颠倒去掉,心就如一面镜子,把尘埃去掉,心光才会透出来。这话说来容易,但要如何去掉心中的尘埃烦恼呢?那就必须断了见思惑才能不生不灭。证了罗汉果就断了见思惑,又缘觉也是断了见思惑。(佛家有大乘、中乘、小乘,声闻是小乘,缘觉是中乘。)然而证了声闻、缘觉果位对这个净土宗也不懂得!大家听到这可要说了:‘证了罗汉果,还不懂得啊?’‘还不懂得。’‘这是你说的?’‘不是我说,是经上说。’‘那么成佛就非修净土宗不行了?’‘也可以啊!你若能历经三大阿僧祇劫一直修下来,就用不著净土宗。’信了这一条,才能往下讲。
再谈为什么会起见思惑?起了迷惑颠倒?为什么‘起’?这要说明白,我们凡夫这个‘识’——就是外行话的‘灵魂’,人人都有,坏就是坏在这个东西上。易经上就有谈到灵魂,所谓‘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诸位查易经看!这是孔子说的,那能错吗?精,是人身上的精华,什么是精华呢?有灵魂这个东西,就是精华。气呢?气就是一口气。而精气变万物叫游魂。这个魂不在一个地处,这里跑,那里跑,游魂是变的,看过易经的就懂得的。既懂得了,不叫他到处跑不行吗?不叫他到处跑就成功了,然而那一位能叫他不要去跑呢?没人有办法!
你瞧!不但是佛学是这样讲,孔子也是这样讲,既是游魂,你叫他静止不要游了,他则忽然跑到这里,忽然跑到那里。那么你在这里坐著,游不游呢?照样游!心是到处游跑的,人在这个地处坐,心也不安稳哪!
佛家不论那一宗,都要叫这个灵魂不游,说是容易,做著难,你那一位能‘安’这个‘心’呢?听过佛学的人都懂,不动叫本性,‘性’就是明心见性的‘性’,性是不动的,心是动的,动了心,就叫游魂。三藏十二部经典,就是叫你的灵魂安住!安住就是安在一个地处不叫他动。说句好懂的话,不动心了,就叫‘安心’。吾人没有一个安了心的,都是游心跑心。诸位那一个可以不动心?总是先动心后干事,自己都不觉!而安心得有方法,所以各宗都有安心之法,一宗一个样。唯有净土宗,安心之法特别,特别是什么个样子呢?
净土宗安心法门
净土宗有普通的讲法,有特别的讲法,普通的讲法是什么呢?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三藏十二部等等,以及没翻到中国来的经典,这些千经万论没了门的工夫,就抬出净土宗来,所以这是特别的法门。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这三经是净土宗的专门经典。普通而言,三藏十二部都是净土宗。
既然安心这样复杂,各经说的有相同的,有不相同的,要区别安心的方法端看这部经是怎么个说法,不一定。净土三经的十六观经,有十六个观法,而讲往生西方则有三种安心的法门,一是至诚心、二是深心、三是回向心,有这三种心,心就不再乱跑了。这三种心无论安在那一种上都行。这是一个说法。至于上一次我给诸位介绍的四心——欣厌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心——在佛学辞典上,你可以找出‘安心’一词来,前一是总安心,后头这三条是别安心,净土宗就有这四种安心。
总安心
先说‘总安心’。总安心分‘欣厌’,欣厌在禅家当然反对!禅宗讲究不著相,而欣厌是著相,怎么著相呢?‘欣’是对事情希望,心里喜欢这个事情,专门喜欢这一条,凡是极乐世界的事情没有一条不好的,羡慕到这个样子。‘厌’呢?除了极乐世界,外头这一些都讨厌,都不爱它,即使是当了全球大总统,那全球大总统也跟大粪坑里那个蛆是一样,蛆有生死,大总统也得生死。欣厌到这个样子,这就成功了,诸位做得到做不到?做得到叫总安心。而十六观经说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心,是别安心。总之,你随便走那一个都行。现在且问你安心之法是什么?学了这么多年佛,诸位都安心了吗?成功没成功,只须问自己,不用问别人,有人打佛七圆满了,问人说你看我成就怎么样了?这就好比吃了饭,竟然问别人,我吃饱了吗?你吃了饭问别人饱了没饱?这不是说糊涂话!
欣厌这两个字讲过不只一次,大家都听得太熟了,大家都不理它,这是大家的毛病。所以欣厌心大家起得也不彻底,往下再看‘三心’的解释,多少知道一点,或可有些帮助。
别安心
甲一、至诚心
先讲这个至诚心,至诚就是真心,实在心。搭衣讲经的大讲座开头有念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佛法难闻,百千万劫难以遇上。‘我今见闻得受持’,既然佛法难闻,今天遇到佛经了,‘愿解如来真实义’,真实义,不是虚假的话,所以叫‘至诚心’,心一点假意也没有。至诚心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先看辨真伪:
乙一、辨真伪
丙一、三业修善‘清净心’作
表上,‘辨真伪’下头云:三业修善‘清净心’作。这很简单,一提都会讲,都知道,重要在做得到。三业修善,‘身’不干杀盗YIN,‘口’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不妄语,‘意’,意不贪嗔痴。这身口意三业,尽做善的,要是干杀盗YIN,身业就不善了。妄语、两舌、绮语、恶口,口业也不善了。意识向东向西,出去跑也不善了。光这条三业修善就行了,为什么呢?诸位不是学净土吗?净土怎么讲?‘净’是干净,干干净净的,你诸位的心都干净了吧?三业做坏事,你心里怎能清净?你的三业不干坏事,就是清净心。
丁(一)不善三业必须真实心中舍
人多生多劫以来的生死轮回,是什么时候有的呢?是昨天有的呢?还是今天有的呢?‘在尘点劫以前就有了。’生生死死在这六道里头,一直到了现在还头出头没,还没出去。一般人只能说:‘啊!死了!’死是‘死’,并不‘了’,要‘了’就好了,可惜死而不了。要想死而能了,全在一个‘舍’字,这是俗话的‘放下’,放得下就空了,放不下就不行!所以‘了’字全在你放下。不善的三业,真实心中舍,若不真实也不是清净心,一下子就放下,这是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舍’字。‘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凡夫就是放不下,而多劫以来的罪业,当时就要放下,放下就行!
放下如何就行呢?金刚经中有比喻,一座黑屋子,多少年不见阳光,你拿著一支蜡烛进去,千年万年的黑屋,进去一支蜡烛、一屋子皆放了光明。就是这么一个道理,只要舍得开就行。
丁(二)若起三业必须真实心中作
头一行是说不善的三业,叫你放下,第二条‘若起三业必须真实心中作’,此三业是善业而不是恶业,与头一行对照就知道。若起三业的‘起’是心里一动,身口意要干好事,必须真实心中作,心里真心干这个。儒家大学有云:‘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小人闲著的时候干些坏事,什么坏事也干,见了君子赶紧装模什样,云:我是好人,干了什么好事。然而‘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凡事欺骗不了人,你的动作,‘诚于中则形于外’,你一动作人家有功夫者就能看见你的心肝,所以不能装模作样,必得真实!什么才叫‘真实’呢?曾子是孔子弟子里仅次于颜回,得孔子之道的,曾子云:‘吾日三省吾身’——自己考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替别人办事是真心办还是假心办?‘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来往,说话办事有没有真心办?守信用不守信用?这些都是求真心!所以一个人不念中国书,不懂这些世间法的圣言,连人情事故还做不到,还想成佛?那有这种道理?那有曹操、秦桧成佛的?
丁(三)、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
第三条‘不简内外明闇皆须真实’。简——挑选。在内在外,乃至明显或暗处,干一切事情皆须真实,真心诚意绝不欺骗人。
如此三条后,下头两句乃总结‘心既无染,即感真如’——染是不干净,有了见思惑就是不干净。‘即感真如’——凡事由真心实意显出来,就能明心见性见了真如。
净土安心法门(二)
丙二、夹杂恶性名‘杂毒善’
上一次说到‘安心法门’,我们众生尘沙劫以来,心安不住,东奔西跑,所以轮回到今天,这轮回必得安住心才可能跳出。今天继续讲净土别安心,上次讲到至诚心辨真伪的‘三业修善,清净心作’,今天接著讲‘夹杂恶性,名杂毒善’。
解释这段之前,先要明白心和性的关系,心和性是一个还是两个?既云心性,说一个就是一个,说两个就是两个。不想跳出三界轮回的人可以不研究,想跳出的,不研究却也是可以成功,这话一点都不假。心性说是一个好懂,说两个也好懂,说心与性皆空便不好懂,详细说要三大阿僧祇劫以后才明白。今天姑且就根据法华经、华严经略微说说——这两部经可是专讲成佛的。法华经主张‘性具’,我们的本性中具备一切,有善、有恶、有不善不恶。华严经说是‘性起’,性原来不动,不动时什么都有,名性具。除动了名起,起心动念了,这就和性不同。所以性是安静不动的,性一起动就是心。这是不得已的讲法,光嘴说不行,必须有修行的功夫,自己在里头参悟,才能懂这个心性。
知道了性具、性起的差别,再看表上说‘夹杂恶性,名杂毒善’。性中的恶性不真实,虽不真实却是性具。初学时万法不归一,修行就是要心安在一个地处,使万法归一。善性夹杂恶性名杂毒善,在譬喻经有一个比喻,其牛奶中掺了驴奶,这奶就杂了。善性夹杂恶性,这种善就有毒,叫做杂毒善。我们过去造的恶业,掺入现在所作的善,就好比把驴奶掺入牛奶,名为杂毒善,虽然是作善但不纯粹。杂毒善下面列有三条,只讲事不讲理。
丁(一)外现贤善精进之相
一些学佛修行人,表面上装模作样,犹如礼记大学所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这是说,小人在闲著没人的时候,多干坏事,什么样的事都干得出来,这是性善还是性恶?所以说是性具。看到好人,就把那些坏事都藏起来,他还知道善恶,如果他不知道善恶,怎么知道藏起来?可见他还有羞耻之心。除了掩其恶之外,还扬其善,把自己不好的掩盖起来,将自己做的几条好事拿出来自吹自擂。但是看在君子的眼里,就如同看见他的肺肝,没一点用处,现在自己欺骗自己,将来轮回,变驴变马。我们只看到跟前,没看见未来,就很难讲了,现在先讲一个例证:
有一位富翁临死时,眼睛一直盯著油灯,呻吟不已。儿子见到这个情景,一会儿就明白父亲的心意。原来富翁生前节俭,正在点燃的那盏油灯,却用了两根油心,他老虽然已经临到生命终了,仍痛惜灯心的浪费。等到儿子会意吹熄了一枝灯心,富翁才满意地死去,富翁死后下到地狱。
阎王审问他说:‘你这个人一生没干过一点好事,判你下油锅。’地府的小鬼拿了叉子要来叉他,叉子碰撞‘锵’的一声。
有一小鬼问说:‘咦,谁掉的钱?’
富翁马上答说:‘是我掉的,是我掉的。’
阎王听了很生气的说:‘快要下油锅了,你还惦记这钱,本来是可以不必下油锅的,现在你非下油锅不可。’
富翁立刻说:‘啊!阎王,阎王,商议,商议。’
阎王说‘还商议什么?’
富翁问:‘这一锅油要多少钱?’
阎王说:‘哼,这一锅油多少钱,二十块。’
富翁说:‘喔,那商量,商量,阎王你把二十块钱给我,你干爆我吧!’
到了临下油锅,还要贪这油钱,只要干爆就可以了,这样的人,如何去度化他?杂毒善这三条都是偏重造业这一边而说的。
丁(二)内怀虚假贪嗔邪伪
内怀虚假,内是指心起动了,内心专做假事情。贪嗔邪伪,起贪嗔痴,迷信邪教,假的装成真的。
丁(三)奸诈百端恶性不改
奸诈百端,奸是不忠诚,像奸雄曹操,诈就是不干一点真事,百端是指什么事情都是奸诈,不只一条。恶性不改,明明知道是坏事,偏不改。不改恶,是不得了的呀。自古以来,不管是中国圣人或是外国圣人,都讲究改过自新,将坏人变成好人,办教育也是主张往好处转。但是恶人明明知道就不肯改,存心学坏,这是最大的恶事。所以不肯改恶,那就没法治了。佛遇到没法治的人,就默摈,拒绝他,也不与他说话,不理他,由他去。
而身口意三业是什么时候开始造业的?尘点劫前,找不出开头来。一生所造的善恶业不知有多少,多生所累积的善恶业更是难计其数,六道轮回的众生没有不造业的,造业就不能脱离轮回之苦。那么学佛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依圣言量就是好办法,按照圣言量去做就能解决。
这张净土安心法门讲表,重要的是第二深心,‘深心’底下所列的都是圣言童的办法。今天讲的要点,是要诸位知道尘点劫以来,我们都在六道轮回,头出头没,受无穷的苦,愈是公侯将相,做的恶愈多,愈堕落得厉害。下一次接著讲‘明两利’。
净土安心法门(三)
乙二、明两利
净土宗的三种别安心,上两次说至诚心,至诚心又分两项,辨真伪和明两利,辨真伪上次说过了,今天来讲明两利。
明是明明白白地表示出来,两利是自他两利。辨真伪是谁修行谁得好处,自己得利益。两利是自己得了好处,还使大家都得好处。自己利益自己是声闻,一半利益自己,一半利益别人是缘觉,菩萨是把自己得的好处,全部给别人。别人得到好处,当然就是利他,你想利益他,自己必先要明白,利他自然就是利己,这叫两利,这是大乘菩萨法门。
明两利下面分四条,先看第一条:
丙一、制舍自他诸恶
制是制住心,心原来四处乱跑,没次序,控制住它不让他到处跑,叫制。舍是舍开不要了。制舍就是控制住心,然后舍弃。舍弃什么,表上说诸恶。不论大恶小恶,一切恶的事情,一律控制住它,不叫心起恶。一感觉有恶,立刻就不要它。
丁(一)真实心中制舍诸恶
这制舍一切恶不是说说就完了,必须要真实心。心不真,谈不上控制,凡一切恶事控制住不使它动,并且一下舍开它。如果不照这样办,你说我学佛了,你学的是什么佛?学佛须诚心,诚心净意的制舍诸恶。
丁(二)行住坐卧想同菩萨
行住坐卧是四威仪,佛家讲究威仪,儒家孔子也注重威仪,所谓‘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行要如风一直往前走,除了极少见的旋风之外,一般风不乱刮,所以走路时,不能东张西望,若四下张望,那是看女人?还是看商店没有人,好偷东西?坐要如钟,坐得像庙里那口钟。卧如弓,射箭的弓,弯弩的,佛的卧相都是右手托腮,左手放在胯上,有如狮子卧,这是一种礼貌。住如绳,像工匠用的墨绳一样笔直。‘想同菩萨’想是心里起一种思想。净土宗观无量寿经的十六观,观就是本来空空洞洞的,在心里想。如十六观经的首观‘日观’观西落的太阳,为何要观西落的太阳?因为太阳光亮,印象深刻,看著太阳,然后闭起眼睛,心中还有太阳影子,日久天长地想,睁眼闭眼都是太阳,再把太阳变成水,进入第二观水观....。这里说四威仪要想成自己就是菩萨,要教化人,自己要先作好样子,想同菩萨,也把在场的人观想成菩萨,不论他是那一国人,不论是胎生、卵生、湿生、化生,都看做是菩萨,主敬存诚恭敬他,这样日久天长就变心了,这才叫‘至诚心’。
丙二、勤修自他凡圣等善
众生皆有佛性,既然有佛性,还要修什么?修的不是本性,性没法修,修的是盖在本性上的迷惑颠倒,去掉那些烦恼就是修。
勤是不停止,不休息。大家或许会疑问,成天的勤修不会疲劳吗?我们功夫不到,就会疲劳,勤就劳;功夫加一成,疲劳就减一成。
修是整理过错,诗经说的切磋琢磨就是修。如有病的人要吃药;病好了便不需药,没病吃药会吃出病来。成佛以后‘业尽’什么业也不造了,‘情空’情识也没有了,这是真正的不生不灭。什么病也没有了,还要吃药吗?最近有一位华侨主张消业往生,业都消尽了才往生,佛才消尽业,成佛再往生,这话怎么讲得通?没有错误了,你还修什么?
表上说‘勤修凡圣等善’,善,凡圣都有,表下列有三条:
丁(一)饶益有情不恼众生
饶是多的意思。饶益有情,多多助益一切众生,胎卵湿化,一切众生都叫有情。不恼众生,一概不惹他烦恼。众生有其生命,你的动作有不利于他的身体,对他有坏处,一概不做,做得到的皆做,乃至于极小的动作,一举一动先看有没有动物,有动物受苦就想法子救,救了它还是死,它死它的,我们不害它,处处加厚众生,无论如何就是别害众生,这叫饶益有情不恼众生。
丁(二)德为福聚自得清净
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善根与福德不同,善根是一棵树扎了根,就能生长。福德是树上开的花,结的果。诸位想想,这福德是从那里来?福德由善根来,善根是根本,真正的因。福德是花报,开花好看,做了功德就有福。两者不同,故云,德为福聚。若没作功德,那来的福,有了德就能将福聚起来,这是根据增一阿含经而讲的。
做功德有六波罗密,头一条是布施,有财、法、无畏三种布施,财布施例如有人要买一斗谷,恰好少一块钱,这时就布施给他一块钱,这种布施是帮助人解决财物上的困难,可得世间福,出世间福。修行人不只得世间福,这不究竟,要出世间福才出三界,这两种福要视布施的力量大小而定,小者是世间福,大者得出世间福。
第二布施的心平等与否,我们办事的时候,别忘了人家,不要只想自己够了本就行,得有自己有他,有自己也有他,这叫‘平等’。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拿著这个再加到别人身上。这个平等心也有深浅,浅的得世间福报,深的得出世间福报。
第三以智慧布施,以懂得的佛法、懂得的觉悟,拿这个布施众生,解脱他人轮回之苦,这是法布施,得的完全是出世的功德。例如你学净土法门,知当生成就的方法,这多么好,你自己修,还能教一个人修。度化一个人修,就等于自己精进,度了二三人,你就是声闻缘觉,度了百余人,就如阿弥陀佛了,你曾经劝过那一个人跟著你学呢?要是能帮助他往生,那更不得了,他往生是因为你而往生,这就是你的功德,这种功德你自己不知道。
德为福聚,自得清净,自得清净是完全能解脱别人的生死,他清净享福了,你也得清净了。
丁(三)恶缘不生取净果报
万法因缘生,没因固然不能结果,有因可能也不结果,这当中必得有缘,缘方四种:亲因缘、所缘缘、等无间缘、增上缘。凡是发生的因缘于众生有害的,都堵住它,没缘就不会结果。比如有一位祖师在荒野遇著强盗,强盗用草捆绑他,强盗用草捆他,是要试验他。盗贼走后,祖师还是在那儿不动。后来有人来替他松绑,这人说:您怎么这么呆板,绑你的强盗走了,他只用一根草捆住你,你动一动就可以自由啦。祖师答说:一根草不足畏,但是我一走,就会把草拔起来,这草上许多的众生,都不能活了,不是我害了它吗?凡事量力而为,做得到就尽量做,做不到的也没法,譬如佛家喝水,必得滤过,在野外没东西滤,也得喝,能否回避不作恶缘,全在个人的诚心,双方不害,自然得清净的果报。
丙三、见三善业必赞——可离污染报 可感清净果
在这世界上,都是身口意在造业。他做了好事,你加以赞叹,他的功德你就得了一半。你赞叹他好,别人都来学,这就是随喜,好比拿著火炬来引火,你也来引火,他也来引火,一百人来引火,这个火一点都不减少,别人来随喜功德,本人并没损失。这样,那不好的事情,就沾染不到身上,你的功德就愈感愈多。
丙四、欲恶不随喜——敬而远之 亦不随喜
欲是五欲六尘。恶是身口意十恶业。别人造了五欲十恶的业,你劝他不要干了,劝不了也不用帮他的忙。譬如作贼的,他爬不上墙,向你借梯子,你把梯子借给他;或钓鱼的人,鱼钓不上来,你帮他拉,这都叫随喜恶。五欲十恶一概不随喜,而且敬而远之,对这种人,表面要恭敬他,离他远远的。
以上就是至诚心,这心不夹杂。下一次讲深心,深心中有很重要的话。
净土安心法门(四)
甲二、深心
深心,深是一个讲法,心是一个讲法。深是以水的深作譬喻,水深水浅,有限度吗?深是因为有浅比较来的。心并不是胸腔里的肉团心,心是性一动谓之心。深心这个表,旁边括著两个字——决信,为著大家不明白,所以用决信两个字来注解。心的深浅,是以信的深浅来表现的。信,有的深,有的浅。有人说:我信得很深。请问:你信得很深,怎么个深法呢?决信,有这‘决’字就不一样了。如同开会表决,一表决,就不能改了,决定就不能更改。咱们的信有没有更改呢?在台中,这三十年来,那一位决信了?若是决信就是志求往生,不干第二条了。若不能决信,临死时不能往生,怨谁呢?是弥陀不灵?还是观者不灵?是你自己不灵,心中不决信,只是表面作样子。
这张表是根据善导大师作的观无量寿经四帖疏编的,这部观无量寿经四帖疏简单好懂。至于完备与否,那是祖师作的,我不敢批评。观无量寿经另外还有一部知礼大师作的观经妙宗钞,历来祖师极为赞叹。我们为什么不按妙宗钞讲呢?诸位以后功夫到了,再把妙宗钞从头看到尾,若都明白了,三藏十二部就都会讲了,因为三藏十二部也离不开渺宗钞。以前有人认为妙宗钞太繁杂,可以减除一些,蕅益祖师说:一字不许动,动一字全体就错了。可见妙宗钞的高深洪博。
四帖疏和妙宗钞如何不一样?四帖疏单讲往生极乐的原因,妙宗钞把什么因,什么缘,什么果,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什么时候生那一品,配得清清楚楚。通通都讲,那就太复杂了。程度到了再看,遇到会讲的,你再请教。四帖疏这个表虽然列出来了,仍要我来解说,但要听得懂我这一套,也得相当的功夫。
乙一、自身罪恶缠缚凡夫
身有胎生、卵生、湿生、化生之身,你的自身是那一类的?你今天有这个人身,但是万法无常,你死了再变化,还会是个人身吗?今天的身体也和昨天不同,老少男女,丑美贫富随时变化。只要是动物,一生下来没有不造罪的。一生下就得呼吸,空气里有多少小动物,呼吸时就杀了多少生命,喝水时也喝进去数不清的生物小虫,所以一下生就在造罪,造罪的机关就是身。干的事小,造的罪小,干的事愈大,造的罪就愈大。大家看历史,谁觉悟过?凡是历史上开辟天下时,都得杀人,不杀人不能开辟天下,夺了人家的天下,还怕他家的后代再来报仇,就抄他的家。历史上被灭亡的皇朝,没有不被抄家的,待以后你亡国,人家也抄你的家。事实摆在那里,自己一点都不觉悟。总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恶报不能相互抵消,所以在六道里头出头没,这有谁会觉悟呢?只有成佛才能解脱。这是‘自身’的情形。
罪恶缠缚,你的身子是五蕴聚合起来的,五蕴这些东西都在造罪业。四大五蕴就是绳索,把你捆起来,这个谁又觉悟呢?所以凡夫没有不造业的。为什么叫‘凡夫’,凡夫就是没有一点觉悟的,有了觉悟就是解脱,就可以不学了。古人说:‘事事皆从忙里老’人怎么会有年纪?都是今天忙,明天忙,忙著找死。‘谁人肯向死前休’死以前能放下,找不出那么一个人来,所以是凡夫,既然凡夫没人肯放下,那怎么办呢?佛家有净土法门的办法,当生可以消灾免难,死了可以永超轮回。所以懂得净土法门,再不修净土法门这是傻到所以然处。你的身口意三业一动作,就没有不造罪的,所以要深信自身是罪恶缠缚凡夫。
乙二、旷劫轮回不能出离
轮回就是这里死了,那里生,那里死了,这里生,来回的生生死死。在譬喻经有一篇经文,佛云:上帝死了变驴。从前我在桃园讲譬喻经,别的教出来反对,说我骂他们的教。我说:我怎么骂他的教?他们说:你骂上帝。我又问:你说的上帝是那一位呀?他们说:那还用说,只有一个上帝啊。我说:我们这儿的上帝太多了,跟蚂蚁似的一群一群。他们说:你有什么根据?我就拿出用木棉纸印的旧版譬喻经:你看这是多少年前印的,不是我新印的,我怎么骂上帝呀?
旷劫表示数目都不能计算的长远时间,众生在旷劫前就轮回的。可是有这一生记得前生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有记载,不只一处。历史上记载的你信不信?不信那就没法子了。今天是二十三日,你拿二十二日给我看,二十二日拿不出来呀,拿不出来是不是就不曾有二十二日呢?记得前生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要深信旷劫轮回不能出离。
乙三、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弥陀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凡是佛都有度化众生的愿力,在藏经中也有和阿弥陀佛同名号的。名号虽同,但是都没有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么大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力谁晓得?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没有一尊佛的愿力像阿弥陀佛的愿力这么多,即使有发四百愿的也没有阿弥陀佛这一愿——带业往生。不断见思惑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个谁信?没人信。我不学佛,还会信,学了佛,我也不信,那有这么便宜的事,所以世尊说这是难信之法。
释迦牟尼佛是娑婆世界众生的老师,一些人不懂,认为念阿弥陀佛是放著娑婆世界的释迦牟尼佛不学,反而到外头去找干爸爸阿弥陀佛,说这是糊涂话,这是老师吩咐的,跟著老师的话走,有什么不对?佛教用现量、比量、圣言量来验证事情。量如尺可以量长短,现量是现在摆在眼前的。如果不是眼前的事,就用比量推比。例如在讲堂外听讲,他没看见麦克风,他听见我说话,他就可以推知我有用麦克风在扩音。若现量、比量都不能判断的,就用圣言量,问过来人。只要按圣言量就可以成就,与圣言量不同的就是异说,异说就是魔说。
别的佛净土,你要自己去,唯有阿弥陀佛是他来接你。有人说:阿弥陀佛不是很有身分吗?我是个穷毛,他会来接我吗?可是阿弥陀佛他就会来接你,怪气吧!有人说:西方极乐世界是黄金世界,我愿意绿色世界。你就去绿色世界,没人强拉你去。这些都是异说,异说就是魔说。我们深信弥陀有发大愿摄众往生。下次继续再研究深心的第四项。
净土安心法门(五)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虽然列出表来,还得有人讲,没人讲还是看不懂。我们现在不是讲华严经吗?怎么说到‘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呢?净土法门就在华严经上,没有华严经就没有净土法门。这些年来,我们大家都念阿弥陀佛,诸位可别怪我,你念的阿弥陀佛不大管事,说句痛快话,等于没念。大家都知道阿弥陀经上说得很明白,是要念到一心不乱,你们诸位那一位念到一心不乱了?你若一心不乱了就用不著我讲了。
弥陀就是阿弥陀佛。‘大愿’,愿是个人的誓愿,心里想做桩什么事情,就发一种誓愿。弥陀的愿是大愿,怎么个大法呢?什么佛的愿都没他的愿大,他的愿叫四十八愿。其他佛发十愿、二十愿、三愿、两愿就完了,阿弥陀佛普愿是四十八愿,很大了。你把藏经找找看,有没有比四十八愿多的。四十八愿里头要紧的是什么呢?‘摄众’,摄是把大家包起来,不使散开,把谁包起来?众生。众生指谁?从我们这种博地凡夫,直到十地菩萨,都叫众生。有人说:菩萨还叫众生吗?还没成佛都叫众生。‘往生’,是接引去西方极乐世界。这‘弥陀大愿,摄众往生’八个字,在我听来是重要得不得了,在你们听来是毫无味道。你要是懂得,就了不得了,不懂就不知味道。大家要小心,在六道中头出头没,好像在大海中忽然冒出头来,但身子仍在海中,再一个浪打过来,头下去身子又上来,头出头没,永远受苦,你听了这话,还高兴地说:啊,真好!那就是得了不治之症,糊涂到所以然处了。
讲到这里,大家懂了,当然很好,不懂,若照著这话去办,也能成功。不懂,又不照著所说的话去办,那就没办法了。古时有个公案,某人生病叫医生来看,医生云:你这个病只能再活一个时辰就要死。病人云:喔,还有救吗?既然还有一个对时可活,那当然还有救,那请医生告诉我得了什么病?医生告诉他病情了,医生说:可以吃药了。病人问:不行,请医生告诉我这个病怎么得的?医生又向他解释得病的原因,然后说:明白了吗?可以吃药了吧。病人说:等会儿,请问这药吃了怎么好法?医生又解说一番,病人问:喔,还不错,但是,药从那里来的?医生再向他讲药从那里来的,还没说完,时辰到了。这公案我可不只说一次了。
我在这里讲经,没有我的一句话,皆是经上所有的,经上没有的,祖师的注子没有的,我一句也说不出来,我没这么大的学问,你若认为我说的不对,那是祖师错了,祖师听的是佛菩萨的,是佛菩萨说错了,那你是佛菩萨的老师吗?
我先说一个当生能办得到,办不到的我就不说。真理,什么是真?不添东西就叫真的,它自然就有,谓之真。佛法说真空,空里头什么也有,叫假有,凡是有的皆是假的。心经:空即是色,色即是空。那么我们学真还是学假?佛要我们学中道,佛讲中道,中国孔圣人也讲中道,你们大家做得到这个中道吗?你迷上空,也不成就,迷上有,也不成就,你找到中,就成就了。中是心经上说的,我们成天念若念成耳边风,那等于白念。想懂得佛理,就得研究,用现量、比量、圣言量量事物。纸,你就说这个是纸,不说成蜡烛,就是现量。现量不懂,就用比量,例如夏天一听打雷,就知道是阴天有云彩。还有圣言量,圣人的学问到了头,他的话你不信,那有什么办法呢?诸位只要按著圣言量走,当生就成就。
圣言量不懂怎么办呢?不必问,例如那个懂局的人说:你往那里去跳吧。圣人叫你去跳火坑,你若跳下去就绝不是火坑,圣人叫你怎么办,你就怎么办,就行了。我的学问太少,我只有遵照圣言量,圣言童之外,我只研究而已,我知道我办不到。
佛说的就是圣言量,那部经不是佛说的?‘佛说阿弥陀经’,明明指出阿弥陀经是佛说的,既是佛说阿弥陀经,那一句皆是佛说的。佛说出来的,你要是天天说,你就成了佛的录音带,那你还了得。我是佛的录音带,佛说什么我就说什么。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今’怎么讲,今是不是就是现在?当下一动心就是今,若能这样一句一句问,大家就增加学问了。
这一部阿弥陀经,皆是佛说的,佛说的不是圣言量吗?有人说,这部经很长,这么啰嗦。这部经一个字都动不得。金刚经、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为什不加上佛说两个字?这部佛说阿弥陀经从开头到结束,皆是释迦牟尼佛说的,没有别人说的话。你听释迦牟尼说的,是圣言量;你听阿弥陀佛说的,也是圣言量;听十方佛说的,也是圣言量。无论如何,最低限度,你得念阿弥陀经,为什么呢?因为这阿弥陀经一切皆是佛说的,经中有说到娑婆世界的,有说极乐世界的,有说十方的,有说三世的,复杂极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话全都有。
这个弥陀经,你得先懂文字,任何一句皆是圣言量,你不必求讲,求讲就是有分别。既然都是佛说的,你遵照那一句都能成功,可惜,那一句我们也不听。祖师说:阿弥陀经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要懂得阿弥陀经,必得把全藏经典都看完了,才能懂得。不懂得,你就照办,这就是依圣言量。圣言量,你没法懂的,你成了佛你才懂的,古德说:极乐世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欲懂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境界,除了佛。佛与佛才懂得,不到佛的境界是不懂的,诸位成了佛吗?
现在我们学佛譬如上楼梯,还在地下,刚抬了腿上了第一阶而已,上头是什么境界不晓得。弥陀经上的每一个字,都难懂,例如:弥陀经说:‘闻是经受持者’听过阿弥陀经后受持,受是接受过来,持是不放松。这样讲来,诸位听闻过弥陀经了吗?占察经说:听闻一经之后,必须受持。接受过来,抓住不放松,这样才算‘闻’。你要是光耳朵听,没受持,不算‘闻’。大家不受持这个法门,那就是没听过阿弥陀经。
弥陀经,你听懂了,你就听。听不懂,慢慢地静修也可以悟到其中的道理。试问,弥陀经你那一句听明白的?例如: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经文又说,东方亦有阿毗佛......南方世界有......西方世界有......北方世界有......下方世界有......上方世界有......独独东方没有‘世界’两个字,这个文理是什么缘故?这些地方你们注重了吗?诸位最低限度必得念这部经。念一段,只要心里不要乱跑,念一段,这一段就有多少圣言量。有人会说:我还不懂。凡夫懂得了,还叫圣言量吗?圣言量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不到佛的境界谁也不懂。
怎么说极乐世界是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什么叫念佛?什么叫忆佛?念佛是念兹在兹。那忆佛是如何呢?我就是用这一句忆佛的功夫,西方极乐世界,一切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我每天早晨作功课是念佛,怎么念呢?口念耳听,这个很要紧,听你自己念的佛号,听不清楚就是乱了心。忆佛是功课做完了,看见什么都是阿弥陀佛之所变化,与念佛的念兹在兹不一样。
忆佛就是变境界,你个人会变了境界,好比你们读书人脸上就有书卷气,并不是脸变成书本子,而是气质变化了,你们现在多少有变样了,脸上就有道气,我看得清清楚楚。
我修净土,净土以外的禅律密,我都学过。有人会说,那您是饱学之士啊!我是糊涂虫一个,那个我也不成功,这不是自谦,是真糊涂,不管如何,你们记住忆佛就成功了。
净土安心法门(六)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
净土宗说带业往生,带业这两个字不容易讲,把三藏十二部都看完了,才能清楚带业往生的道理。往生为何还带业呢?除了佛才不带业,菩萨以下往生都是带业的。往生只有净土宗有主张,别的宗派并无往生这回事。往生是生到那个地方去?凡夫是生到六道里去,在畜生、地狱、饿鬼中转,念佛的人,则往生极乐。往生极乐得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现在谈到深心。
往生的生,大家懂吗?生就是生出来,有生就有灭,有生就有死,中国外国几千年来有不死的人吗?要不死得不生,不生就不死,而成佛前不知要生生死死几万遍。因为除佛以外没有不造业的,既然造了业就免不了生死,但是往生极乐特别,可以不生不死。有人说:这真便宜。虽然便宜,但是一万个人中找不出一个人懂得的。往生的道理不懂也可以往生,因为有阿弥陀佛的大愿摄众往生,阿弥陀佛不生不灭了,他也发愿要让往生的众生不生不灭。
阿弥陀佛成了佛,具足无量神通,能变化一切,他什么都会制造,佛当工程师,特别制造一个世界,他制造这极乐世界要干什么?为了接引众生往生,叫我们死后到那个世界去用功,到那里再去破三惑——第一步破见思惑,第二步破尘沙惑,第三步破无明惑,去了这三种惑就能成佛。
佛虽然造了极乐世界,但是我们自己去不了,就好比要去美国,没有搭飞机也去不了。念佛的人临终必得阿弥陀佛来接引,你在家中坐著等,佛就来接引你去西方极乐世界,不认路也没关系,是佛亲自来接引啊!学净土宗就这么便宜。
净土宗修行必须依据阿弥陀佛说的尺寸来修行,佛所说的话就是圣言量,量就是尺寸,佛说的尺寸一点都错不了,你到什么程度你才懂什么,不到程度跟你说,是空话。譬如在幼稚园不教算数,偏去跟幼稚园学生谈微积分,多么好的教授来讲,幼儿能听得懂吗?反之,到了大学,你还跟他讲幼稚园的小猫叫小狗跳,他还能接受吗?我奉劝诸位,你今天只要学圣言量就可以了。又佛教分显宗、密宗,普通宗、特别宗,这是一般说法。更深地说,也没显宗,也没密宗,也没普通宗,也没特别宗。这阿弥陀佛六个字就是密宗,不然,为什么在别部经翻译作无量寿,独独弥陀经翻成阿弥陀?
修净土,最低限度要念阿弥陀经,经中每一句都是佛说的,皆是圣言量,因为这部经名是佛说阿弥陀经,没别人说的,皆是佛说的话,佛说的话就是圣言量。经中所说都在表现佛理。例如佛法有真、假、中三谛三观,空是真空,有是假有,中是真中有假,假中有真;真有真的办法,假有假的办法,但是都偏于一边,学佛就要学中道。就如大的寺庙都有三个门,以前的衙门也是六扇三个门,寺庙的门要念作‘三门’,到后来念错了,才叫‘山门’,请问:山在那里?这三门事实是一种表法,看到这三门就明白佛法是讲空有圆融的中道,这可以在经上查到,并非我在造谣的。为什么寺庙三门摆个样子,众生看了就能明白佛法?因为说法,有用嘴说法,有用物体说法,极乐世界完全是用物体说法,所谓五尘说法,不必用嘴说法。有人怀疑问说,在阿弥陀经,阿弥陀佛没讲一句话。有这个疑问的人,是没把经文念明白,不懂弥陀经的表法。总之,要念弥陀经,能全部看懂那就不得了,若没办法全部看懂,能拿经中的一句,遵照去做,也一定得利益。
弥陀大愿,摄众往生,阿弥陀佛的大愿有四十八个,别人即使发四十八愿也不算大,怎么不算大呢?因为只有阿弥陀佛有这个愿,阿弥陀佛他成了佛,断了惑业,他又令众生通通不造业,这就难了。这个力量很大,所以叫大愿,这个愿力是要让众生不生不灭。而且还亲自来接引,这也是大愿,因为像生到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并不来接引,要自己去。诸佛当中唯有阿弥陀佛特别,他来接引,所以画西方三圣像,除了极乐世界图中阿弥陀佛是坐著的外,在我们这个世界所绘的西方三圣,都是站姿,若塑成坐的就是错的,站著就是阿弥陀佛接引众生往生的表相。
弥陀的大愿全都是为摄受众生往生极乐,所以我们念佛是要‘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愿以这堂功课,回向庄严西方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念佛是全为了往生。既只为往生,所以净土法门称不回向法门,我们念佛用不著回向,因为我们念佛不作别用,专在往生。
修净土法门,除了念佛之外,还可以用‘忆佛’,忆字全在观想上,譬如我今天看你们这些人都是诸上善人,都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的,有这个忆的功夫,我的心理就不一样了,于我有大好处。
往生的道理,必须成了佛才知道,唯有佛才真正相信弥陀大愿,所以只有佛有资格出来证明,证明这件事一点都不假,连登地菩萨也还不能当证明人,(初地菩萨叫欢喜地菩萨,还有喜,就是有情众生),只有成了佛才不说假话。
对净土法门的信心,要‘甚至诸佛再来,决不改此心’,就算是这一些在阿弥陀经上劝证的六方佛来说:我从前向你证明的那些不算,还有比这个法子更便宜的。即使这些佛来讲,我们也不听,因为普通人都不说两番话了,何况是佛,怎能打诳语呢?就算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来说有别的方法,我也决不改此心。你向佛说,请您向别人说吧,我已发了往生极乐的誓愿了,我决不改此誓愿,有这种精神,叫‘深心’,有这个心,那就无事不办。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谓在三军的威严阵营中,可以把他们的元帅夺过来,但是一个立住志向的匹夫,你却没办法叫他改变志向。对往生有深心决信,心就安住不动摇了。
下次接著讲净土安心法门的深心。
净土安心法门(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特别的方法,不是随随便便能去的,懂得净土安心法门可以办得到,不懂这个方法,念上一百年也不生效。在观经说的净土三种特别安心法,现在讲到第二种‘深心’。观经说发三种心,即便往生。这三心是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善导大师的注解也不容易了解,所以制成表,比较明白,上次讲到深心的第三条‘弥陀大愿,摄众往生’现在来讲第四条。
乙四、释尊说教绝无虚言
净土法门,学佛的人不懂,不学佛的更不懂,不懂就是外行,外行就不能生效力。通途法门,断了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才能成佛,净土法门不必断这三种惑就可成佛,这道理谁能懂?既然不懂,就很难对净土法门起信,不信怎么办呢?要找证人。外行不能证明,外行开口就是外行话,必得找内行懂局的人来证明,什么人才是内行的?初学佛的人一品惑未断,还是糊里糊涂。证了罗汉果也还糊涂,因为罗汉只断见思惑不在生死中轮回,还是不完竟。中乘缘觉比罗汉声闻高明一些,他也不懂净土法门。比缘觉还高的菩萨,也不全是内行,华严经是特别对高等菩萨说的,菩萨对净土法门都不能算内行,何况是博地凡夫,有些凡夫说他懂净土法门,那有这种道理。学佛必须谦恭,孔圣人教诫‘谦受益,满招损’孔圣人自己学琴于师襄,可不能说我有年纪了,你来教我弹琴吧!即使学生比老师多活二百岁,是学生就得对老师恭敬,现在学佛的人一知半解,甚至连半解都谈不上,就狂得不得了,这是得了不治之症。
这好比种植物结果,种豆子结豆子的果,种萝卜结萝卜的果,种西瓜结西瓜的果。萝卜比豆子大,西瓜又比萝卜大,佛果就好比最大的西瓜,而我们连豆子都比不上。又西瓜不同于豆子,但是与其他西瓜相同,所以说佛佛道同,成佛就懂佛的果位,才能出来当佛的证人。
成佛的条件是慈悲,慈是对一切众生都爱护,悲是一切众生有痛苦都替他解决,要慈悲众生必得自己先觉悟,有智慧才不糊涂,若自己还糊涂怎么给人当证明?智慧、慈悲是成佛的条件,阿弥陀佛成佛了,就得找佛来证明往生这件事,不是证明其他的结果,其他的果,大家都懂得一点,唯独往生这回事,大家都讲不上来。有生应该就有灭,但是今人难以相信的是往生后却是不生不灭,能彻底的不生不灭就成佛果了。佛说了往生的道理,一般人听不明白,得找证人,能替佛当证人的也要证佛果的才算内行。
深心的第四条是‘释尊说教,绝无虚言’佛有无量无边,为什么这里只提释迦牟尼佛?因为释迦牟尼佛是我们娑婆世界的老师,我们修行净土往生都是根据释迦牟尼佛说的。有人不懂这个道理,误以为娑婆众生念阿弥陀佛是念干爹,放著释迦牟尼佛不念,却找阿弥陀佛。他不知道,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本来就是老师教我们的,我们照著老师的话做,难道错了吗?‘说教’就是将往生的道理说出来,佛说往生的道理‘绝无虚言’绝不是空话。
有人会问,每一尊佛都有智慧慈悲,他们为什么不与阿弥陀佛一般也制造一个极乐世界,把大家接去,这多省事,何必这么麻烦出来当证明?这要多读书,只读半刀卫生纸,就说是念了三藏经典,这真是笑话。在释迦牟尼佛当教主的娑婆世界,一个小世界各有东西南北四大洲,地球叫南瞻部洲,北边是北俱卢洲,这一洲的众生什么都有,他们不信佛法,感觉不出有生死的痛苦,你去跟他们讲往生的道理,他们听不懂也不接受,所以说法必得契机,针对他的毛病说什么法药,他没这种病,你说法他不接受。譬如现在劝大家不要吃味精,甚至玉米也吃不得,这在五十年前没这一套,说这个就是废话,因为那时的味精不加毒药,所以一个时候说一个时候的话,要对症下药。世界是无量无边的,众生的心识也千变万化,若不懂这个而呆呆板板的,当个书呆子那能做什么事情?现在我们吃这些有毒的东西是活该倒楣,但这不是国家的问题,不能一味的责备政府,换你去当总统也一样办不了,全世界都有这个问题,所以说话做事必得要看机缘啊!
每一尊佛有他教化的世界,他领著那些世界人民的心理,都不一样,若只拿一个法门,到处教,就忽视了契机。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佛发的愿力还得要正合该处的风俗,在佛经有云,在别的世界修行,修行十年不如在我们娑婆世界修行一年,这话怎么讲呢?因为娑婆世界的众生叫强难化,意见纷歧,讲什么也听不进去,娑婆世界众生若肯听,平心来修,用一天的功夫要比其他世界众生吃的苦多,所得功德也比他方世界众生大,他方净土的人一听佛法就信受奉行,很容易学。所谓不受魔难不成佛,能在多魔难的娑婆世界修一天,当然就比别的世界修得多,但是有多少人能扫除魔难平心来修呢?
愿力不同,办法就不一样,净土法门为什么叫难信之法?因为修一般法门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证佛果,但是净土法门只要七天就可以成就,一旦往生极乐就可以当生成佛,有人就会怀疑:那有这么便宜的?也有人认为:阿弥陀佛造一个极乐世界,既然是造作的就是假的。其实那一个世界不是造作的,阿弥陀经说得很明白,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佛说得很明白是‘变化’,那不就行了吗?
乙五、十方诸佛证劝苦心
诸佛是十方三世一切佛,证是当证人证明,劝是劝人去干。证明净土法门七天就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证明别的,专证往生一点都不假。劝众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不是劝别的,专劝众生信受奉行净土法门。证劝这两个字一点都不空洞,为何要十方佛证劝呢?为著这个法门是难信之法,大家不信,所以诸佛出来作证明,这是诸佛的苦心。苦就是慈悲的悲,每一尊佛都有苦心,要大家好,至于众生明不明白佛的苦心,肯不肯照著佛的话做,这佛没办法,他只能发这个心。其他世界的佛,他的愿力没有造一个世界,只有阿弥陀佛有,有这么便宜的法门,你们怎么不去修呢?这是诸佛证劝的苦心。
乙六、依教奉行绝不会错
净土法门难懂,难懂就得依圣言量,依著圣言量绝对错不了,要是经错了,那就是佛说错了,佛说错了,他怎么算是佛呢?怎么算觉悟呢?
学佛的人判断事情有三量:现量、比量、圣言量。对于现在前境,摆在眼前的事情,用现量判断,便知真假。至于不在眼前的境界,要认知是什么东西,可以用比量判断。如果现量、比量都不会用,就依圣言量判断,经上的话叫圣言,圣人能说欺骗人的话吗?照著经上佛说的话去做,绝不会错。
乙七、菩萨智不及佛说法
菩萨有三贤十圣,十住、十行、十回向是贤人,登地菩萨就是圣人了。初地不懂二地的境界,到了五地、六地也不懂佛境界,上头还要修很长的时间才可以成佛,所以说,菩萨的智慧还够不上出来当证明,非得佛才能够出来证明带业往生。
乙八、声缘不明往生之理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伏惑,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要想了脱生死必得断惑,那修净土法门就不断惑吗?要断,不在娑婆这里断,在这里断不了,不但是我们断不了,这一些老修行也断不了,为什么呢?仁王护国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唯佛一人是断尽惑的,才到常寂光净土,除佛以外都还没有断尽惑。在弥陀经也有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执持名号念阿弥陀佛,到了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这时念佛人要心不颠倒,才能往生,心里要是颠倒了,就不能去。断了惑才可以心不颠倒,可见往生的人都是未断惑,带业往生的。有颠倒就是惑,虽没有断惑,但是伏住惑了。在娑婆很难断惑,三贤十圣住果报,到了登地还有‘三细’未断,登地菩萨叫欢喜地,还有欢喜就是俱生执著未断尽。今天我们只要抓往圣言量信愿念佛就能成功,抓不住圣言量,那就得费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来断惑,谁能活三大阿僧祇劫啊?不要说三大阿僧祇劫,谁敢说能再活三十年?
乙九、异佛见解皆是魔说
我们在学佛这一回事上还都是幼稚园的程度,这是实实在在的话。到了登地,每一地都证不一样的境界,因不一样,缘不一样,果也不一样,能明心见了本性,这时断一分无明惑,见一分本性。要明心见性必得了解‘惑业苦’,惑业苦在第八识是分不开的,叫‘三细’。三细是同时具足的,没有时间前后,与第八识不分隔的。如伊字三点或香炉三足,少一点就不是伊字了,香炉少一条腿也立不起来。登地菩萨虽是圣人,但是上面还有九个阶级,这九阶级的境界他也不清楚。往生的道理,菩萨多少相信一点,知道净土宗可以不断惑而不堕恶道,并不反对,但是智慧还不及佛,还不能够彻底了解净土法门,所以释迦牟尼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
净土宗发的愿是‘带业往生,乘愿再来’乘愿再来干什么?来度众生。乘愿再来的菩萨怎么个度众生呢?当高贵的人物,作长官,作总统,不但不堕恶道,连坏地处都不去,一生下来就是高贵的。若生到坏处,先是穷毛一个,经过一番努力而发达的,就不是乘愿再来的,这个道理经上有。下次再继续讲净土安心法门‘深心’其他项目。
净土安心法门(八)
现在继续讲净土三种安心的第二种‘深心’,深心的讲义表解有上下两层,下面七行是解释上面九行的,现在就来解释深心表解下面的七行文义。
丙一、一心依佛所教
‘一心’这两个字十二万分的重要,是指修净土法门的功夫。而什么人能一心?假使这一个道场有二万人听法,恐怕找不出一个一心的人。‘三万个人也找不出一个一心的人,那怎能往生呢?’是呀!所以说不能一心,往生就太靠不住了。弥陀经上佛说往生净土的人必须一心,你偏不一心,你尽反对经,往生怎么会成功呢?
弥陀经上说往生要‘一心不乱’,一心归一心,不乱归不乱,一心不乱原来是两回事。一心还有乱的时候,一心也有不乱的时候。怎样叫不乱的时候?一心以后怎么样打扰都不摇动,这叫不乱。如果一打扰,你的心就随著摇动,这就是乱啊!所以弥陀经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临死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来了,那不是很好吗?但还要心不颠倒,颠倒就是乱,心里不颠倒、不乱了,就能往生,心要是颠倒了就不能往生。现在在这里先只讲‘一心’,不谈‘不乱’。
我们修学佛法是要干什么?要依教奉行。如果把中国的四库全书都看完了,这个人的学问不少了,但是这个学问一点也没用处,因为不能把生死大事办完。大家都会说‘办了,办了’果真办了就清楚了,事实上,人人皆是‘不了之局’,没有一人办了的。有人会说:死了就完了。‘死’是真的,但是却‘没了’,死而不了哪!这对不学佛的人说,他不会懂的。不论是老修行或是新学佛的人都要讲究‘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你个人吃饭你个人饱,不能说:我今天没时间吃,你替我吃吧。要知人死后生死也没了结,这一生是人身,下辈子有可能会轮回投生为猪狗牛羊畜生,那更倒楣了。
所以今生来修学佛法,就是要一了百了,从此了脱生死。你查查四库全书看看有没有了生死的法子?而我们学佛就重在这个‘了’字,能了生死。会死是因为有生,不生还有什么死呢?心经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生就不灭,有生就得灭,就得死。要不生就得修行,‘修’是按照法子做,‘行’是日久天长永远干下去。
要怎样修行?禅宗祖师说:饥来吃饭,困来眠。或许有人会觉得:这种修行,谁不会?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我们这个场子里没有一个会的,饿了也不会吃,困了也不会睡。有人会说:你说这话不是愈说愈糊涂吗?其实,不生就不灭,真正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样就行了。这番话不浅,要是叫你怎么修就怎么修,像饥来吃饭,困来眠,你只要听了就信、就依教奉行,不起一丝分别心,那就很简单了。如果,你想解得明白,就要看完三藏十二部,这简单吗?你愿意选择那一条路?
又,死有二种,一、分段生死。命死再投生另一道,分一段一段的生命。二、变易生死。分段生死已了,再断‘变易生死’。分段生死了结以后,智慧还未完全圆满,若就此停止,永远是这个样子,就是掉入涅槃坑,便不能成佛,因此必得不休息再干事情,而所幸这时已不再轮回了。变易生死每了一次,智慧就开一次,如果一直停在罗汉的阶段叫‘愚人’。弥陀经的序分列有十六位罗汉、四位菩萨、无量诸天大众,这只是举一些代表,是乘愿再来当老师的代表。他们不休息当教席,教大家,教到没有世界了才不教,世界存在一天就教一天,这就是为了变易生死乘愿再来的。凡是乘愿再来的,罪低限度得个人身,也有化生天道的;至于入恶道的,那个愿力就不得了,不是普普通通的人。释迦牟尼佛往返娑婆已经有八千次了,那就是来作功德。
往生极乐世界,断了惑就不颠倒,在娑婆断一品惑如截断四十里的瀑流,非常难。修净土宗不必断惑,伏惑就能往生,往生到净土的莲华中,莲华有的若干天就开的,有的要若干年才开的,全看每个人在莲华中断惑快慢,可见往生都是带惑业的。弥陀经云:‘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两句话,肯定住修行者的心,叫你修这个法门。佛知道你断不了惑,只要你伏住惑,往生极乐世界就成功了。所谓‘不必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不必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福修慧,只凭六字南无阿弥陀佛,就能了生死。有人或许疑问:你说的话,可信否?如果不信,你可以去研究三藏经典,只要研究一半,你就信,至于究竟的道理,即使八地菩萨也不能完全相信。
丙二、决定奉行不变
决是判决,定是定在这个办法上。还没修的,就决定用这个法门去修;已经修的就一步一步往前走,永不休息。时时随喜一切功德,人家干了好事,心中随喜赞叹,我们就得一半功德。其次是时时忏悔,造了恶业,就随时忏悔。三是时时回向,将一切修行功德,回向众生。决定就这样修行,奉行不改变。
丙三、纵使引他经论
‘纵使’是不一定这样。就算是别的修行人拿出别的经典,说修净土不好,你仍按照净土微妙之法,不与他们一样。但是归元无二路,后来证果都是只有一个路子。因为人心不同如其面,一个人一个心理,所以方便有多门,有八万四千法门对治八万四千烦恼,一串念珠有一百零八粒代表一百零八种烦恼,开出去愈开愈多,合起来是一个,这叫万法归一。有人问:一归何处?这个必须用悟,万法归一,归于中道,空就是色,色就是空,归于一就是归于中道。人心不同,说法就要契机,例如禅宗最不赞成‘欣厌’二字,欣是对某一事情欢喜,欲求之。厌是讨厌它,不要它。禅宗最反对欣厌,可是‘欣厌’却是净土宗全宗的重点,离开欣厌不能往生,所以一个法门一个办法。
丙四、千万云不生者
有上千上万个人说:没有往生的道理。他们认为有生就有死,往生还是有生啊,有生就该有灭,所以即使往生也不能了生死。但是往生的道理是释迦牟尼佛说的,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说的,诸佛说的怎能不算呢?若佛说的都不算,那就不必学佛了,整个佛教都靠不住啊!这都是错误的说法。有人怀疑:佛说万法皆空,既是万法皆空,那里还有极乐世界呢?其实释迦牟尼佛在弥陀经上有说: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既然是佛变化的,还是空啊。明末蕅益大师注弥陀经,著重性相不二的道理,以唯识的道理注解时,则处处著相。但是一切相皆由心识所生,也离不了本性。如果说修净土不能明心见性,怎么在弥陀经说‘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阿鞞跋致是见性的菩萨,补处是等觉菩萨,可见修净土一样能明心见性。
修净土宗临终是带业往生,往生以后就得以不退转,不在生死中轮回,不用三大阿僧祇劫,就可以脱开轮回、成佛,这是难信之法,谁也不信。学净土宗最重要是三资粮,修净土不知道信、愿、行三资粮,那就不必修了。这三个字要是会讲一个字,就成功了,一个字都不会讲,念上十万年如同唱歌,一点用处也没有。一般佛经都是讲信、解、行、证,先要信,信还不行,还得解,了解还不行,还得照样如法去行,行之后还要证果做出成绩来。净土宗没这一套,单讲信、愿、行,多了一个‘愿’,别的经都没提出。净土宗就是注重愿力,所以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佛有愿,你有愿,愿与愿相对照,才合得起来。没有愿,念上千万年也是白念,可以证别的果,但与往生无关。后来证果的祖师,把净土宗的信、愿、行,比喻成伊字三点,不论修那一个字都包括另外两个字,都可以成功。如同伊字三点,不分上下左右都是伊字。伊字三点原来是天上有一个天人长的三个眼睛,我们没见过,所以改成炉的三支脚较好懂,三支脚差一根也站不住。因此修净土首须守住一个信字,不受他人摇动。
千万人说没有往生的道理,他说的也有根据,因为各经典说法是应机说法。他不信即使勉强也不行,比如娑婆世界的北俱卢洲人要什么有什么,他们很享福,但不信佛法,你向他们讲带业往生,他们不听这一套的。佛说在娑婆世界有八难,有人以为生在北俱卢洲是享福,实际是遭难,那里的众生听不到佛法,所以祖师说:‘宁受地狱苦,但得闻佛名。’天堂有无边的享受,入地狱会受无量的苦,为什么宁愿到地狱去呢?因为听闻佛名有解脱的机会,不闻佛法就永无解脱的机会,所以说是灾难。
丙五、唯增往生信心
有千万人说没有往生这回事,他们愈说,愈增加我们修净土的信心。此时全看我们有没有愿力,有愿一切就不要紧了,没有愿力就会随著走。佛说有一个极乐世界,可以往生,相信圣言量,佛怎么说,我就怎么信,我就怎么愿,我就怎么修,就能成功。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道理如何解释,愈解释愈分别,分别是识的作用,不是智慧,这叫虚妄分别,自己遭倒楣。所以他愈毁谤,愈是你的增上缘,愈是帮助你的力量,大家有这种魄力吗?在中国的论语,曾子说:‘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要有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气魄,他们愈说没往生之事,愈要修净土,这得有毅力,有魄力,还有智慧才行。若是坏事你不改,而认为我就是这样,那就错了。
试问:谁得了增上缘了?事实上,我们没得增上缘。然而什么人才有得到净土往生的增上缘呢?这需要试验,光说不行,得遇见事情试验过才能增长信心;单单试验也不行,还得一步一步对各种经典知道不少了,知道涅槃有法身、般若、解脱三德,费了很大的功夫,觉悟到要证涅槃三德任何一种都不容易。修行到这种程度,才知道要了生死证涅槃真不容易。我们大家到达这种程度了吗?那一位有这种觉悟?真正用过功夫去解去行的人,他知了生死成佛果,短时间确实办不到。这种人一听修净土往生就能不退转,能一生补处,便会生起信心老实去修,禅家所谓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这就是功夫的问题。
丙六、甚至诸佛再来
这句是假说,并不是实在有如此的事,‘甚至诸佛再来’,就是十方诸佛都来说:没有往生的道理。
丙七、我绝不改此心
‘我绝不改此心’,谢谢他们,我发的愿就是这个样子,你说你的,我不听,我要是一改就是失去了愿力。周利槃陀伽是弥陀经列的十六尊者之一,他什么都不懂,佛教他念‘苕帚’,他念了苕忘了帚,念了帚忘了苕,笨到这个样子,但是他就是相信佛的话,照著佛当初的教诲,一直念苕帚,后来也凭这个证果了。
下次讲净土安心法门的第三种‘回向发愿心’。
净土安心法门(九)
我们来听一次经,总要得一点好处,这次先来谈念佛,怎样念可得一心不乱?有一首偈云:‘念佛不必求多念,但念百八声不乱,其中若有一念差,掉转珠头皆不算。’不乱是指有人来打扰时,你打扰你的,我还是得我的一心,不被你打扰,这就叫不乱,有不乱的工夫就不错了。阿弥陀经云:‘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心要是一颠倒,颠倒即是错乱,就不能往生,所以大家先求‘百八声不乱’。
但是,念佛也是有次序的,第一步是‘口念耳听’,嘴里念佛,自己耳朵自己听,便知自己念佛时乱不乱,自己听自己有没有听错,就能字字清清楚楚。只要念得字字清楚,不必多,但念一百零八声,我们平常用的念珠就是一百零八颗。念得不专心,一天念几万声也没用处,但求一百零八声不乱,一个字也没错念了,耳朵听得分明,一个字也没掉落。只念一百零八声所花时间很短,这大家做得到。但是要紧的是后面两句话,要提醒警戒你念这一百零八声要‘其中若有一念差’假若一个字没有听清楚,‘掉转珠头都不算’把念珠头掉转过来,前面念的都不算,重头再来,这是‘口念耳听’。我现在就是‘口念耳听’,还是小学阶段。
再进一步是‘心念心听’,这比较麻烦,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云:‘念佛忆佛’。这念佛、忆佛怎么讲?有人说念佛就是忆佛,没有不同,然而经典没这么糊涂的。念佛是念佛,忆佛是忆佛,是两件事,忆佛是时时刻刻想著他,这个力量很大。圆通章的忆佛就是‘心念心听’,我本人正在往这条路上走,学著忆佛心念心听,但还不熟,这是实在话。
再进一步是‘实相念佛’,念佛有四种,其中之一是‘实相念佛’,也就是念而无念。也没念,也没想,当下就是念,就是佛,这叫实相念佛。实相无相,到这个工夫,即证涅槃三德的境界,我们学佛注重的就是涅槃三德。因为学佛求的就是成佛,必得证得涅槃三德。至于念而无念的实相念佛,里头是什么空,是什么假,是什么中,这就是多说了,没到那个程度,就是说废话。不但是废话还怕别人听了误解,误解就会受害,所以五祖对六祖讲经,要用袈裟遮围起来,怕别人听到,虽没秘密,但让不懂的人听了怕发生误会,害了自己。现在跟各位讲实相念佛,太早说了,但早晚还是要走这条路子。到了实相念佛,什么宗都没有了,都是一体的。所谓‘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法身是一个,般若是一个,解脱也是一个。诸位回去若能练习‘百八声不乱’,听这一场经就不会空空来一遭了。
今天透这个消息给大家,你不懂也不要紧,只要信圣言量,什么都办得到,若不信就没办法了。譬如,凡是学佛的人都说‘别著相’,不著相就是真空,真空则谈不上这一宗那一宗,真正涅槃三德就是‘无相’,别的宗要不著相,净土的金沙布地,鸟树演法等等可都是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连佛的三十二相也是虚妄,‘若以三十二相见如来,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金刚经是专讲不著相的,而净土宗则专讲著相,一般人是不懂的,所以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
净土法门是‘立相住心’,原来没有相,安上一个相,安一个相要干什么?为了‘住心’。心原是无所住,没有一定的住所,先叫你的心不往别处跑,心安住在此相上,这是净土宗的特别方法,别的宗办不到。假若你听别人说不著相,你就等三大阿僧祇劫才去成佛吧!若等不及想快成佛,就依净土宗心安在相上。心不在相上,名叫‘失念’,原来是正念分明,没有正念叫失念,失念是大随烦恼之一,常失念就永远倒楣。
如何把心安住在净土法门上,有总安心,有别安心二种方法。别安心就是现在所讲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总安心是欣、厌二门。欣是欢迎它,厌是讨厌这个地方,欣厌两字相对就是不平等。佛经原来是讲平等的,平等是最后的结果,不到时候便听不懂,故要讲方便法。一切佛法只要开口说的,都是方便,唯有一句都不说,才是真实的。别的经典谈信、解、行、证四阶段,唯有净土宗没有‘解’字,为什么没有‘解’?大家不懂得,所以要注意这‘愿’,有愿即成,净土宗全靠愿力,为什么呢?阿弥陀佛是大愿王,他也是发愿。所以,阿弥陀佛有愿,我们也有愿,愿愿感应就成功。
甲三、回向发愿心
回是把做的种种善事,一下子把它收回来谓之回,收回来干什么?‘向’是找一个对象——收回来不是自己要的、而是赠给对方,这叫做‘回向’。做出来多少善事、好事,就送出去多少。你收回来找个对象送出去,你往外送时,对方接受还是不接受,这是一个问题。你做的好事,他接受,他得好结果,得好报应。你做的坏事,你给了他,他得恶报应。对于这点,外行人不懂,内行人就懂得接受不接受,在佛教里头,什么事都能回向。
一个名词若干讲法,若只按一个讲法就糟糕了。譬如花开花落,落有掉下的意思。也有‘开头’的意思,例如建房子要剪彩叫做‘落成典礼’,这个‘落’就不是当‘掉下去’解释。落也有剩下的意思,如做完一件事,落得两手空空。又譬如,院子叫院落,这个落当‘一切’解。举这些例子是要大家明白,佛经都是名人翻译的,不是半通不通的人翻译的,所以‘回向’两个字的讲法也很多。
这里的回向,还有三个字‘发愿心’发愿不就是回向吗?有人或许会说:你发愿给你自己也是发愿,例如有人发愿发财,有人发愿升官,这不叫回向,这光是回,没有向。所谓的发愿,都是与他,利他的。愿既然有回向利他的意思,所以信愿行当中若没有‘愿’就大错了。愿不是嘴里说说‘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那是唱歌,唱得真好,没用处,愿要由心而发。
净土安心法门的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这个‘心’字,大家都模糊看过去。这三一种心,是要你打从内心发出来,若不在心中发出不中用。念这一套,心不在焉,这有什么用处?没有心只发愿,怎算发愿呢?念佛要求一心不乱,发愿也要求一心,怎样一心发愿呢?发愿时真真实实,不作假,不掺假,不冒充,这就是真心发愿。发愿后心就安住在这个愿上,没有第二个心,若有第二个心就不能安住不动,变成游魂了。
回向发愿心,回向再加上发愿心,即回向你所发的愿,这里的愿是指发往生西方的愿。你本人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命终时,阿弥陀佛就来接引你,要是阿弥陀佛不来接引,你发的愿就是白发,你不认得极乐世界在那儿,所以发愿是修净土法门很重要的一点。别的宗要经历信解行证,净土宗只要信愿行,没有解换上愿,这个愿是专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而发的愿,所以净土法门的发愿回向,特别称做‘不回向法门’不必回向,不做别的用途,不做二用,专为接引往生西方之用,我们那一个人念佛不做二用?若念佛有二用,根本上心就变了,这就不行。
乙一、过现三业所修世出世善根
你下生直到现在,你做的都是善事吗?你下生至此做了多少好事,不能说没做过恶事吧。就算你很好,这一辈子一下生就做好事,但没这种道理。即使这辈子都做善事,但有三世因果,这辈子何以投生为人?因为前辈子做了好事得了个人身,但上辈子做过坏事,诸位知道吗?你们那一位知道自己前生做什么?这就很难讲了,因为三世的因果,常人不易明白。回向时,过现三业所修世出世善根都要回向,现在的要回向,过去的也要回向,甚至未来的也要回向。有人问,未来的我还没做,如何回向?未到盖棺,一切都还未论定,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从身口意三业所做的善业,一律得回向。
‘所修世出世善根’我们道场里的人修的多是出世法,为往生净土,那修世间法干什么?大家又不出家,出家光坐著吃也不行,也得干事啊,世间事也得干,出世间事也得干。总而言之,都得工作,工作不能停止,既不停止,里头就有善事,也有恶事。你回向是回向善事呢?或是回向恶事呢?我看你们还好,现在还没有人回向恶事,怎么说没回向恶事呢?如你今天偷盗干了坏事,要受罪入地狱,你说:对呀!我求的就是这个,现在大家还不会发此恶愿,大家的心还算好,还没有回向恶事。其实回向,都是善事,所以说是‘过现三业所修世出世善根’是善根。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你要往生很好,但是差了这两点,你就不能去。一种是善根,一种是福德,善根是从本性栽培的善根,福德是做世间的好事,善根与福德如鸟之双翼,有这两样,就可以去极乐世界。
难道众生身口意所做都是善根善业吗?没有恶事吗?这就要说到心性的问题,真如本性不动,一动就是心了,只听说动了心,没听说有动了性的。干好事,干坏事都是这个心动了,才能往外做,如果善根和福德合一,自然就可以断惑。
有人问:干的事,善恶不易分别,怎样才算都是善事呢?端看存心。如杀人也是一把刀子,医生手术也是一把刀子,你说那一个是善,那一个是恶呢?单看存心,你拿著刀子杀人,你存什么心?你若手术割肠时,存什么心?就是这一个存心。我们的心念动时,好比吹一支直管子,一口气吹进去,头一口气若出不去,第二口气就会被堵在后面也不能出去,这可以查查科学的解释。所以一时是出不去两个心的,只能出一个心,心一动非善即恶,非恶即善,不会既善又恶的,这一点不看佛经是不会懂的。心一动非善即恶,所以前生乃至多生以来,善也无量无边,恶也无量无边。
净土安心法门(十)
乙二、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
你若想存心做善事有的是办法,除了自己三业作外,可以‘随喜’。什么叫随喜呢?譬如诸位今晚在此听经,听经是你的功德,这两个钟头你听进去的都是经文好言语。而这所有的人是谁约来的?他们来听经,我们没约他,但看他们来听经了,心里高兴,这叫‘随喜’。他来听经干你什么功德?你心里赞叹,他们听经的功德你就分一半,何以呢?譬如一根蜡烛就是一炷火,你拿一千支蜡烛、一万支蜡烛来引,满屋子尽是蜡烛,而原本那一根蜡烛的光明却一点也不少,这就是随喜功德的道理,大家的功德等于你做的,这就了不得了,这功德还不算大吗?所以说‘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别人身、口、意作了善业好事,你在旁边帮忙或多讲几句赞叹的话,功德你就分一半,就得无量无边功德,这就是智慧,智慧开了,没有不能办的事。大家都有三世的善恶因果,你随喜他人三世所做的善业,你的功德就是无量无边,做恶事也是一样,所谓:‘一言丧邦,一言兴邦。’一句话说坏了或做了坏事,宣传出去,人人坏,三世坏,你这罪也无量无边,所以是善是恶,事在人为,单看你聪不聪明。
业有善业、恶业,善业得善报,恶业得恶报,报又有果报、花报之分,什么叫花报?佛堂供的花,插在花瓶里,而花原来栽在土里有根本。这根本就是善根,开花是花报,结的果是果报。花报是临时的,是化报,不究竟,是生灭法。所以佛法有有漏法、无漏法。有漏法譬如这个碗,下头有个洞洞,将它来盛水,盛满了水却一滴一滴往外漏,碗里的水会漏尽,这是世间不究竟的有漏法。世间法没个究尽,死了生,生了死。无漏法好比器具没有洞洞,倒满就是倒满了,永远都有著。你学佛若求的是福报,福享完了就没了,若学佛求的是道,则是永远存在,因为道是本性,没有完了。
一切善业皆随喜,但善业、恶业皆是有漏法,做恶事不用讲那是得恶报,做善事得了福报,福报完了还要轮回,而无漏就是道,道是永久不变的。既然学了佛,是要学有漏法呢?还是要学无漏法?是学享福呢?还是要求道?这要问问自己,一切随你,欲得善那就做善,欲得恶那就做恶,你要想得道,就得学无漏法,道可不是福报,道与福不可兼得。
听了这话,有人会问,光求道,现在一点福也不享,求了道不是倒楣吗?不是这么讲,若这样想就错了,这其中道理复杂极了,求道就是求无漏法,而结无漏果前怎么呢?先开花后结果,你若把愿力换成想做大总统,想做大官,那是自己求的,那光有花报,花报花完了,就完了。你要是懂无漏法,你就会求果报,求果报之前当然先开花,所以未结果之前,你一定有福可享,不求自来。凡是做大事者,自古以来受罪的很少,大善知识是没有受苦的。
然而你一下生就没干过坏事吗?十万人也找不出一个人,譬如一下生,产妇就补当归鸭,先杀生。结婚大宴宾客,也是杀生。一下生就不杀生的难找一人,就算不杀生,请问你有没有呼吸?你一旦呼吸,空气里头有很多小虫,一呼吸不知道死多少小虫,所以人人一下生就造业造罪,造罪不就是犯了戒吗?佛制戒律,人办不到的就原谅你,即如人不能不呼吸,所以呼吸杀死小虫不算犯戒,且佛法有方便法,方便有多门。
你要是真正一心念佛,你呼吸的这些小虫都受你的影响,它就归依了三宝,别人呼吸是杀生,你呼吸就可以介绍它归依,善巧方便的法子很多,这得对佛理懂得深方能明白。今生乃至往昔多生所造的罪业,怎么办呢?不学佛的人没办法,他得还债,万万年的债都积存著,欠债还钱,杀人偿命,怎么还呢?我自有还债的方法。
现在所做的恶事,现世可以忏,但前生乃至多生做的恶事怎么办呢?我向诸位说,不论你是善心或是恶心,心还是一个,今日之下你发了菩提心,心一动,你的心是现在有,还是早就有?我们这心不是现在有,本性是彻上彻下的,什么时候,什么地处,都是本性,你这心一变还只能变一半吗?一变当然就是整个变,古人云:时时随喜,时时回向,时时忏悔。这个忏悔很要紧,有人云:忏悔有用处吗?祖师说:‘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罪是你贪嗔痴造罪的心一动了,心不颠倒,心就不动,一动时,忏悔不必找别的,直接将心忏,你的心造罪,你就把心换一下,你在心里上求你的心。心如何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相没有真的,虚妄的相皆从心来,所谓万法唯心造,既然罪是从心里造的,你就找你的心,所以说:罪若起时将心忏。造罪的心一动,就忏悔你的心,这可要有功夫,功夫不到,起了罪心,动了心,你也不知道。若知道自己动了心,那就是觉悟,成天动了心也不知道,就是不觉悟的人。若觉察罪起时,就得忏悔罪业,怎么忏呢?‘心若灭时罪亦亡’例如,这里有一把很好的扇子,没人要那我要了,再想,不与而取便是偷盗,这扇子不是我的我不能要,这就是觉悟。觉了也没用,还得将想要的心去掉,若使心空空洞洞,心没了,罪上那儿去?故云:‘心若灭时罪亦亡,心亡罪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才是真正的忏悔。心灭不是伏惑,必得断了惑才能灭心,灭了烦恼惑,心即不动,那从心起的罪也不存在了。这个我也办不到,我虽然常常有觉的功夫,但是我还没有‘心灭’,这是真实话,真正断了惑才没有了心。
照这样讲,临时忏悔有没用处?有用处。能忏悔就表示知道自己有错,一知有错就是觉悟,觉悟有什么好处?譬如一座房屋,一千年没人住,晚上漆黑一片,心一觉悟就如放光明,好比拿一支蜡烛,一支蜡烛虽然不大,但是一进屋子,这千年暗室一下便光亮起来。觉悟有大觉悟,有小觉悟,你要是能保持常常觉悟,这屋子就常放光明。
听了这个,你可别发生误会,净土宗是立相住心,净土宗的忏悔不必像这样,净土宗是著相,你的心起了造罪的念头时就念佛,心安在佛号上罪就亡,这也是真忏悔,这个方法真便宜。
丙一、真实深信
古德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得个人身好不容易,不晓得要多少劫,是那个善种子成熟,才得个人身,得了人身怎么办呢?好比上台北,有了票到了钟点才可以上车,没票就不能上车,买这张票手续很麻烦,所以第二句云:佛法难闻。得了人身又能听闻到佛法是很不容易的,畜生它有身子,但是在这里讲佛法,它听得懂吗?它不懂,大家懂吗?大家懂。佛法难闻的条件太多了,诸位能每星期来这里,听到是佛法呢?还是邪说呢?你们听的是佛法。佛法难闻,你们听见了,不必说全台湾,就说台中,台中就是你们这些人听闻到佛法。外头有的人,他们连门也不进来,他们听不到,听不到而得这人身是白得,他们得了人身就享受人生,造了一辈子的业就完了。你们听到佛法,闻到佛法而且接受以后,所作的业就是善的。世间法的善有超过孔圣人的善吗?出世间法之善有超过佛法的吗?你们听的不是孔圣人的就是佛的,你的印象跟外头的人印象就不一样,你们的功德大了。但是你得发真心,每到星期三晚上七点,就上图书馆听经,请问:这个心是什么心?这是初发心,每星期三到了钟点,这个心一动,就与千万人大不相同,就是每星期来此种一回善根。
心在一时之间只出一个,一个心念出去就有若干生死种子,可怕吧!念佛是了生死的种子,这是佛法的正用处。其余都是方便法,用来慢慢地接引。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佛法只有一个,没有两种,人只有一个性,没有两个性,也没有三个性,不过,方便有多门。有云:净土宗不是方便法吗?净土宗也是方便法,方便得特别,别宗的方便法都是断多少惑,证多少阶位,譬如一根竹子,虫要一节一节的竖著出去,净土宗是横著走,在旁边咬破,很快便钻出去。所以他宗修行要三大阿僧祇劫,净土宗也许只要一个月就成功了,可是得会用方法。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等著你,等著你到极乐世界去断惑,这是难信之法,愈学过佛的愈不信,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要想知道净土法门的情形,你成了佛才知道,等觉菩萨也不懂得,而我们是那一尊菩萨?所以只有跟著圣言量走才能成功。
回向发愿心的‘过现三业所修世出世善,随喜他一切三业世出世善根’下头有二句‘真实深信,愿生彼国。’真,是一点不假,实,是不打妄语,说的话,做的事,实实在在,一切都是真实的。相信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生死成佛,一点都不假。
丙二、愿生彼国
第二句是愿生彼国,自己所作的善,随喜他人所作的善,一切功德,不作他用,专为往生西方。假使不往生西方,做这些功德就成了有漏法,这种人念佛就是知见不正,怎么会成为有漏法呢?念佛人还求长寿,求没灾病,求发财,这些都是有漏法,享受完功德就没有了。净土法门教你念佛生到彼国,是无漏法,无漏法了不得,天眼通、天耳通等五神通都不能解决生死,唯有得了无漏法,证了漏尽通,才能了生死。而得真正无漏法的只有佛一人,净土法门就是希望我们专求无漏法,不做别用。得无漏法是很难的,净土宗亦求无漏,那要不要断惑?要断,生到莲花中以后在西方断,莲花开后见佛便悟无生,证得无漏法,莲花若不开,即使在西方极乐世界,可也见不到佛。下次再讲回向发愿心的第三段。
净土安心法门(十一)
乙三、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动乱破坏
净土宗是难信之法,为什么是难信呢?难信的原因是什么呢?谁能够说出来,不学佛的人听到净土法门是糊里糊涂,半信半疑;学佛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多是一知半解,学佛的人总认为开悟才能了生死,没开悟能了生死,谁信?然而,净土宗的妙处就在不开悟也能了生死——先找个保险的地方,不再落入六道轮回,再求断惑开悟。
其实,净土宗也要开悟,要开悟就得断惑,但是净土宗不在此地断惑开悟,要在这里开悟,我们办不到。所以往生西方是带业往生,带著迷惑往生的,现在有人提倡消业往生,这就是异见,扰乱修行人,破坏念佛人的信心。
带业往生是带著惑的,有分别心就叫惑,若不迷惑了还分别什么,宋朝的永明禅师有一首四料简可作证明。头一首是‘有禅有净土,犹如带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禅净双修的人,好比带角的虎,老虎虽然厉害,若头上再长出像牛羊的角,那老虎更厉害了。
第二首是‘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净土法门什么人修,什么人就能当生往生。有人说:‘现在有很多人念佛啊!’事实上,现在并不见得有很多人真正修净土的,光嘴修而已,原来净土法门是不回向法门,不作他用,专接引往生,但是今人念佛却不如法修行。有人会怀疑:‘单纯修净土,什么也没有,就行吗?’永明禅师这首偈子不就肯定专修净土,就能万修万人去吗?只要往生极乐,见得阿弥陀佛,还犯愁不能开悟吗?而在净土的莲花分九品,莲花开后就悟无生,莲苞开花有一年就开的,有几年后才开的,乃至多劫都不一定。要是在此界就开悟的,生到西方净土就是上三品;在此半开悟,生到那里,就是中品;没开悟而往生的就是下品。有人又会怀疑:在此地开悟不好吗?在此地能开悟,当然好,往生就是上品,但是开悟不容易,在此道场听经三十多年了,请问;有人开悟了吗?没有。在娑婆世界因为有惑业苦三种障碍,所以悟不开,只得带这三障往生西方,生到净土见了佛,断这三障就容易了。
其实听经学佛也要会悟,例如二个五是十,三加七也是十,二加八还是十,如果只知二个五是十,三加七,二加八,变个说法就不知是十,这就是糊涂,古人说:一悟百悟。一条悟了,其余就通通悟开了,若一窍不通,就永远糊涂。有人认为佛经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就自作主张说消业往生,否定不断惑业也能往生的事实。试想:现在一般人的毛病就是有贪嗔痴,这三种毛病叫惑,有惑就会造业,造业就要受果报,如果开悟,就无惑了,无惑就不会造业,不造业还受什么报,便脱离生死的轮回。所以贪嗔痴是障碍,不能往生是这三条的缘故,修通途法门不能成佛也是这三条,所以佛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若无贪嗔痴便往生,成佛了,还有什么好谈的呢?今天大家若能立即把贪嗔痴去了,不但往生而已,还可成佛。
唯识家认为未成佛的众生都有心识,识就是分别,分别就是有烦恼,只要一起分别就叫‘惑’,这句话若听不明白就得去体验。对一件事情还看不明白就是迷惑,看不明白才要分别,看明白还起什么分别?例如在此摆两根蜡烛,一看就知是蜡烛,这叫现量,若说成是两桶水就不是现量。凡夫不分别怎能知道是蜡烛还是水桶,这都是障碍。诸位之心即第八识,静止才是本性,烦恼一动,本性便成心识,只有说‘动心’,没有说‘动性’的,这道理要到一定程度才能说,程度不到说了,他就起烦恼。例如他本来对念佛能带业往生没有分别心,你却跟他说消了业才能往生,他便心生烦恼,他的烦恼,是你给他加上去的,所以古人说:‘修道时话不传六耳。’向一个人说法时,要摒退左右的人才说法,免得旁人生出烦恼。
净土安心法门的回向发愿心第三条要‘不为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人等破坏’我在这儿讲经,我只按照祖师的注解讲,当个录者带照著说出来,你说我有功夫,我可不敢承当,我的功夫我自己知道,譬如饮水,冷暖自知。这一碗水,我在喝,你问我是热是冷,我没法答覆你,我说热你拿去喝还嫌冷呢,我说冷你喝了可能还嫌热呢,冷热是你自己分别,分别就是迷惑,就是生死种子。尤其是净土法门更不能分别,别的经有佛说、有菩萨说、还有罗汉说,佛说阿弥陀经里头的话全是佛说的,句句都是圣言量。下等根器如乡下老太婆还容易成功,像我这种人就麻烦了,我总得分别分别,而分别就起烦恼。
分别有自性分别,随念分别,计度分别三种,什么叫自性分别?佛什么都知,佛还会动心吗?佛不动心,无能分别的心,也无所分别的对象,众生一动心却有能分别的心和所分别的对象。所谓自性分别,自性是天然的,在本性中什么都有,我们叫‘分别’,佛叫‘照’,只有说:佛光普照,没说:佛光普动的,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个‘照’就是自性分别,自性如何分别,这不能讲。整个佛性之自性分别是天然的,与镜子相似,自然光明,李太白有一首诗说:‘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镜子一点缝也没有,里面却有光明照得见如霜的白发,霜是从那里进去的呢?找不到却清清楚楚,那就是自性分别,自性分别不著相。
其次是计度分别,计度是见一物就给它一种名称,例如现在看到东西,为什么叫它蜡烛,为什么叫它纸,你按现量起分别,这都是生灭种子,起惑的原因。过去的事物应该过去就算了,但是仍起分别,这叫‘随念分别’。过去多少年的事,早已没影子了,有时还会想起那一年干了什么事,俗话说:‘眼前穷不念当年富。’从前已过去了,再想也没用处,若还想,这叫‘随念分别’。过去、现在、未来无时不起分别,无时不起烦恼,无时不造,无时不受果报,人生就是苦到这种样子。
又,惑有见惑与思惑,有俱生的惑和分别的惑,俱生的惑是自己多生多劫带著来的习气,分别惑是因为遇见坏环境、邪师、邪教等这伙人,邪说横行,乱讲一口,你就信了他的话,思想就不纯正,所以佛法讲‘正知正见’。思惑不是一时断得了的,见惑则随著增加,例如学佛听经是很好的一件事,但是一个人一个心,一个人一个见解,某人讲的话,见解跟佛的知见不同,而误以为是对的就糟糕了。这里所谓异见就是与佛不同的见解。异学则是学佛偏不学佛,却学些别的东西。别解是他有另一种解法,如以禅宗的方便法作净土的方便法,拿来掺在一起,乱七八糟,非禅非净,杂菜汤一般。别行是学佛不为成佛,却求长寿,为了多活几年,为了得好儿孙,为了升官、发财,这都是别行。这些都是见惑,增加分别,增加烦恼。所以说异见、异学、别解、别行会造成动乱破坏,难以一心不乱。
丙一、心若金刚
丙二、愿生极乐
金刚最坚固,能破坏一切,别的东西破坏不了它,俗谚说:真金不怕火炼,火也变不了真金的本质。发愿往生的誓愿也如金刚一般,不被一切异见、异学、别解、别行所动乱破坏。须知净土法门必得专修,必得有信有愿,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做别用,是专为往生极乐之用的。
净土安心法门(十二)
乙四、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
华严经讲了十六年,全套华严经共有十六本,现在才讲到第七册,这还只是粗枝大叶的讲而已,细讲那就不用说了,个人也没细讲的学问。目前华严经讲到第十回向的安住梵行,这和净土法门的三种安心有关,故特别来研究观无量寿经善导大师所注解的净土安心法门。今天讲回向发愿心的第四条: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
生彼国已,生这个字,真正懂局的人,看到这个字,带业往生的道理就可以不必讲了。因为生是生出来,不论是有情众生,或是无情的植物矿物都是因缘生出来的,有生就有灭,有生就是不了之局。只要还有惑业,就不能不生不灭,不论生到那个地方,生到西方还是叫做生,可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带著业往生的。
彼国是指西方极乐世界,若就生这个字说,生到西方,仍然会灭。若生到西方一样会灭,那生到东方,生到南方不是都一样吗?在那里生,就在那里死,然而为什么要专求生西方呢?因为生彼国已,这个‘已’很有关系,因为往生到那里以后,就另有办法。生到那里与生到这里不一样,在这里有见思、尘沙、无明惑,就在这迷惑颠倒上生生灭灭。往生是生,当然就是带著惑业去的,但是生彼国已就有办法一步一步解决未断的惑业。
在娑婆世界断惑,第一步是断见思惑,再断尘沙惑,最后是断无明惑。这得慢慢断,要三大阿僧祇劫的时间,断惑的时间要很久才可断尽。断惑的层次也有一个比喻,好比今天在屋内摆上一桌酒席,欢迎大家来吃,是站著一碗一碗的吃,也不知道吃多久。还有一些人来吃,是坐在地上吃,比站著吃舒服多了。另外还有一种吃法,是摆一张桌子,饭菜都摆在桌上,坐在椅子上吃,这更舒服了。在娑婆世界断惑好比站著吃宴席,到了八地菩萨如同摆上桌子坐在椅子上吃。到了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净土断惑,也像坐著椅子,菜都在桌上,吃一点钟也好,吃上两点钟也行,很舒服,这叫做无有众苦。往生极乐是生,根本无明惑可还没断,那在极乐还有生死吗?
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既然也是生,有没有办法从此就不生不灭呢?若往生极乐也和生到别处一样,有生又有死,那在这里讲经干什么,所以必得另有办法。
佛法分大乘、中乘、小乘三乘,小乘罗汉断见思惑,中乘缘觉断见思习,大乘菩萨断尘沙惑、根本无明惑。把惑由根本抛弃,好比刨断树根,树的枝干花叶还会继续生长吗?根本无明惑破除后,一切的惑也就随之去除,也不生了也不灭了。而断惑必得要开悟,原来是迷惑颠倒的,开悟以后就不迷惑。小乘断了见思惑,对见思惑必得要开悟,原来是迷惑颠倒的,开悟以后就不迷惑。小乘断了见思惑,对见思惑这些毛病明白觉悟了,中乘则先断见思惑的习气,后断尘沙惑。破了尘沙惑才能断根本无明惑。没断见思惑,不懂尘沙惑、无明惑,则你跟他谈尘沙、无明惑是说废话。又对治惑,又分断惑和伏惑,伏惑是未断惑之前,用临时的办法,当心中生起烦恼迷惑时,暂且把它伏住,如草被石头压住,暂时长不出草来。但是时间久了,遇到因缘条件够时,它又会慢慢地从旁边长出来。要是根本刨掉就是断惑,大家现在一时不能断惑,能伏惑也好。
功夫不好的伏惑,功夫好的断惑,断了见思惑就是罗汉,罗汉就不生不灭了,在佛法称作小乘,但另外有一个不好的名号叫掉入涅槃坑,掉入不生不灭的大深坑,永远在坑里头自己修,他只解决分段生死而已,还有变易生死尚未断。只有佛一人断了根本无明,业尽情空,业尽便不造业,为何不造业?因为不起惑,而造业才有生死,不起惑造业,那还有什么生死呢?
生彼国已,就了脱分段生死,只要再经一番变易生死,便成佛。这方法很简单,但是人人不信,所以佛说净土法门是难信之法。有些老太婆倒是能信,她什么都不懂,你跟她说什么,她就信。比如,你拿一样东西,你说它是金条,一般人会认为你在胡说八道,欺骗人。向老太婆说,这是金条,她就认作金条,那她就能成功,这你办得到吗?我办不到,我既不是上智的人,也不是下愚,我是中间那个摇摆的人,这是倒楣处。大家宁可做个老太婆,信圣言量学净土法门,就能成功。
往生极乐彼国是带著业去往生的,有人认为经上没有‘带业往生’这四个字啊,殊不知阿弥陀经上句句皆是说带业往生,文字或许不同,只是换个说法而已。只有业尽情空的佛不造业,才够得上说是业已消,业消成佛了,还需要往生吗?这个道理,上回已经谈过了,有人会怀疑:成佛不是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很久吗?那念佛往生的人,成佛是不是也要这么久?净土宗不必长劫修行,易了生死,生死了了,成佛就快了。因为成佛的障碍减少,惑断得快,阿弥陀经句句都在宣说在极乐世界断惑如何方便。
生彼国已,乘愿再来,乘愿再来是乘著个人的愿力再回来,回来干什么呢?回来度众生以便断尘沙惑。对佛法的道理不清楚就是尘沙惑,光是在极乐世界享受,尘沙惑断不了。例如你拥有一座银行,天天享受不尽,就舍不开了,为了断尘沙惑,必得舍开,乘愿再来娑婆世界度众生。往生的人在极乐世界就断除了见思惑,见思惑断了就得他心通、宿命通等六种神通,进一步要断尘沙惑,要断尘沙惑必得上娑婆世界这坏地处来,因为在极乐世界所见所闻都是好事,坏事不懂得,坏事不懂如何度众生,而众生做的事十之八九又都是坏事。
例如要度小偷,你得懂小偷那一套,在极乐世界没有小偷,小偷的勾当无从得知,要是到台湾几天就会了,和小偷混个十天八天就懂了。做贼的有三句行话:偷风偷雨不偷雪,咳嗽不下床,闻叫不出房。小偷最喜欢阴天黑夜,台风下雨的天气,可以掩饰小偷的行径,不被人发现。若遇到下雪天,可不能偷,因为雪地会印下小偷的足迹,容易被人查觉。进入房子以后,若只听见主人在房内的咳嗽声,可以放胆偷,主人害怕得连下床也不敢,只是咳几声吓吓人而已,这叫做咳嗽不下床。如果只听见主人在房间大喊大叫有贼来了,那也可以尽管偷,主人吓得不敢出门,这叫做闻叫不出房。若听见屋内有棍棒声,就得预备了。干那一行都有内行的,都有一套格式,不是行家就做便是冒失鬼。我说这一套,不是宣传小偷的方法,破尘沙惑必得回入娑婆,在这种坏地处,人情事故一经练习便懂得。所以佛法的出家戒律不许叫在家人看,不只是怕在家人用出家戒批评出家人,而且在家人不容易守戒律,没看过戒律或许不会学坏,看了戒律就学坏了。在家人看了出家戒,才知道有这些坏事,便会想去试验,那戒律不是成了宣传品吗?但是若不懂这些人情事故,什么事情也不会办,就只是一个书呆子而已。
断惑、开悟,诸位有一条就行了,你们开悟了吗?断惑了吗?我知道你们没开悟也没断惑,你自己对事情虚妄分别,一分别就是没有开悟,就会起惑造业。这好比一面玻璃镜子,盖上尘土,去除多少尘土,就放多少光明,断惑才能开悟,现在我们只要能伏住惑就能往生。
净土安心法门(十三)
乙五、忆持不忘无分时节常作此愿
学佛修净土的人,无分时节,忆念不忘回入娑婆教化众生的大愿。大乘法是自度度他,自己先成就,但自己成就不行,局面太小了;中乘是自己成就,也给别人小小的帮助,不能全部地帮助,因为没有那个大学问;小乘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死,不管别人,这是三乘的分别。
就经典而言,小乘法只说本世界的事,譬如咱们这个世界是娑婆世界,对小乘人只说娑婆世界的事,不谈娑婆以外的事;对中乘人,除了说本地的事,还可以说说外面的世界;大乘法则说无量无边恒河沙数的三千大千世界,那净土宗是大乘,还是小乘呢?这个自己要弄明白。
净土三经都是要人往生西方,上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里去;有人会怀疑极乐世界有人住吗?在这个世界上,有人上到月球,或某一个星球,看一看没动物,并非没动物,是他们的眼看不到那些胎、卵、湿、化的动物。有人说:这屋里只有人啊!事实上,这屋子里尽是动物,有人说:我们没看见。你没看见是你的眼不行,上过学校的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不能说看不见,就说没有。
阿弥陀经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有人说:九万亿,八万亿不行吗?不行,说多少就得算多少,为什么呢?这是从少数说。譬如你问我手有几根指头,我就得一个、二个、三个、四个、五个的数,一个是起码,十万亿佛土是起码,三千大千世界叫一个佛土,合小千、中千、大千为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从娑婆世界到极乐世界起码有十万亿个三千大千世界,这个世界愈说愈多,这个帐算不开来,其实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阿弥陀经除了此土释迦牟尼佛宣说之外,还有东方、南方、西方、北方、下方、上方,尽虚空、遍法界的佛都在宣扬赞叹阿弥陀经,可见这部阿弥陀经真是了不得啊!
上次讲‘生彼国已回入娑婆教化众生’。你在这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到那里去,不能算完了,生彼国已还得回入娑婆。因为还没有往生时曾发愿,心中有愿力,往生得到好处后这才乘愿再来。到西方极乐去享福,别忘了本,你得回来度化这里的众生。生到极乐世界,每天供养他方十万亿佛,这十万亿佛分布在东南西北上下中间七方的无量世界,供养佛,听佛说法,就和那一尊佛有关系,佛便会护念你。护是一切加被,把你摄受起来;念是心观照你,永远不忘记。原先到十万亿佛土供养佛,受到十万亿佛的护念,以后还得回去十万亿佛土去度十方的众生,回去报恩。请问,这净土宗是小乘还是大乘呢?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又供养十方佛,蒙十方佛的护念,再往生十方去度众生,这就是带业往生,乘愿再来。在还未成佛前,必须到十方度众报恩,你看这个责任重要不重要呢?
只要不成佛就有念头,起了念头才去往生;成了佛则不起念头,不起念头就是用佛性观照,就如镜子安住不动,但是什么东西都能照进去,所以叫做大圆镜智。万法分有漏和无漏,有漏就是有因有缘,有结果,结了果就是一段生死,果中又有种子,再因缘果、因缘果......永远不了结,这是不行的。唯有成佛到了常寂光土才不动,如同镜子里头什么都照得清清楚楚,也无所谓因,也无所谓缘,也无所谓果了。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月也没来,水也没去,这是大圆镜智的景况。譬如镜子原来是光明的,染上尘土就失去光明,如何叫它光明呢?你得想法子擦拭,我们的心受污染了,要靠‘信愿行’来擦拭,这个‘行’很要紧,靠著念佛修行,心就慢慢透出一线光明,有一线光明就算小悟。若不能悟,透不出光明,而是让尘土变薄,这不是悟,叫伏惑。先伏住惑再断除惑,断几分惑同时就放几分光明。从凡夫一发心学佛到成佛,没有障碍一路下去,这是理想啊!当中没有不受障碍的,所谓不受魔难不成佛,这期间必须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这个数字就很难算了。
成佛这么难,学净土法门成佛就容易了,净土法门,用鼓励收摄众生,不用困难降服众生。降伏的方法是把困难找出来,你不如此就不行,众生愈听愈发愁,愈烦恼,若做不到便停住了。净土宗是主张‘万修万人去’谁要是想去,谁就能往生极乐。学净土的人必得要学这点,懂不懂莫论,记住这一条,见到人不能说净土难修。
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结交好朋友,跟什么人做朋友就开什么智慧,跟好人在一块就开好智慧,跟坏人在一块就学坏智慧,熏染的力量很大。在极乐世界都是诸上善人,往生者能得到极乐世界的智慧,其他世界的智慧不清楚。若每天供养他方十万亿佛,即得十万亿佛的智慧,并且每一尊佛那里还有许多菩萨善知识,如此一来你得到的智慧有多少?
极乐世界固然好,但是从娑婆世界欲往生极乐世界,‘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就是道,在此世界修的道很少很薄弱,福德善事也做很少,这就是‘不可’。少善根福德,就办不到,虽然嘴里念佛,西方也去不了。自己的善根福德做了多少,自己问自己,不必问别人。欲往西方还不认路,必得靠阿弥陀佛来接引,其他世界的佛不来接引,要自己去,往生到极乐世界有了神通,就可以自己去他方世界。若只是在极乐世界,那就得不到其他智慧,故必须在极乐世界拿了香花供养十方佛,供养就能得智慧,例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侍候供养百千亿尊佛,发广大清净愿,使观音菩萨得大成就,所以往生极乐世界以后,再到其他佛国土,便有无量无边的化身,这个力量就大了。
而怎样叫忆持呢?平时若有做早晚课,各一点钟,那其他的时间念什么?若打佛七,一天念了几炷香,几炷香以外呢?若谈谈话,就忘了念佛。普通人不念佛时多是失念,失念是烦恼之一,失了正念就起惑造业,造业就得受报。西方三圣是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有人问:提大势至菩萨干什么?在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大势至菩萨教人不失念的方法,所谓:‘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和忆佛不一样,忆佛容易,有人说:那很便宜喔!便宜是便宜,但得去做。念佛要念兹在兹,念佛时心不能往别处跑,心一离开佛号就是失念。忆佛则不须如此,只要忘不了它就行了,忘不了并不难,例如人人每天总不忘了吃饭这件事,钟点到了,即使不饿,也会记得要开饭,还有谁也忘不了钱,舍不得。一句佛号,不重也不轻,忘不了就行了。我现在正在学这个‘忆’,我很愚笨,我就是用这个忆佛的方法,阿弥陀经云:‘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我的心里,看见什么也是阿弥陀佛之所变化。大家可以练习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可以‘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凭六字出乾坤’很便宜。
往生的善根福德不可少,但众生的惑业重重,有见思感、尘沙惑、根本无明惑。见惑是受到外界环境染上去,使见解错误;思惑是多生多劫累积来的;对于佛法或是世间的道理不明白,就是尘沙惑;根本无明惑,根本的第八识无明糊涂,这是一切迷惑的基本。俗话云:动火气了,火气在那里?嗔心就是火,在外面做了多少好事,做得多么好,一起嗔心,如火烧功德林,做的功德好比大树林,数不清,但是嗔火一起,以前所做的功德都烧尽了。所以烦恼中嗔恨心最厉害。功德林我们没有,即使有一点也烧尽了,往生不可少善根福德,大家别烧功德林。
下次讲最后一段‘具三心者’。
净土安心法门(十四)
华严经讲到梵行,梵行有二十条,安住梵行是第十六条,大家若能安住梵行,就到一心不乱了。念佛能念到一心不乱就行了,诸位或可有一心不乱的,但是我看不出来。要一心不乱须先伏惑,一起贪嗔痴就压住,学伏住惑再学断惑,断惑如挖根,诸位烦恼根挖了吗?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到了一心就有此境界,这是伏惑。或问:佛都来了,怎么还是伏惑呢?弥陀经云:‘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心要不乱才即得往生,临终心若颠倒,就没有希望往生了。所以净土宗有助念,助念是什么意思?是你本人有信心能念,临终时不能接续,找人助念帮助你提醒正念,不是请大家来替你念,难道你饿了能叫人吃饭替你饱吗?
信愿行是净土宗上路的资粮,有了资粮就能往生,三资粮故意说得囫圃吞枣,若明白讲,大家会认为办不到,有人会说:真的办不到吗?真办不到,因为你没将心安住。心在佛家是指第八阿赖耶识,它是生死的根本。本性一动就叫‘心’,心一动就有一个地处去,但是它乱跑,好地处、坏地处都跑,所以一起惑就造业,造业必定受报应,而第八识一动,起惑、造业、受报是同时的,例如呼吸时就吸进多少生物,所以人一下生就造罪。这是就第八识微细处说,懂这个道理的人不多,故云:‘修道之人不识真’,修道者不知‘道’在那里,你以第八识作主人翁,但它却是你的生死根本,所以必得转识成智,而心经又云:‘无智亦无得’,有得有智皆是不究竟。华严经第九回向之前,曾说有微细智,这是在说完一百个真如之后,再点出‘智’来。
安住梵行的梵行,最要紧的是‘YIN欲’,YIN是生死的由来,有YIN就不清净就非梵行。欲是嗜好贪恋五欲六尘,我还有喝茶的嗜好,但是现在九十六岁了,为了星期三晚上的讲经,怕控制不住,从早到晚一杯水也不敢喝。YIN和欲很不容易断,佛法为了要人觉得容易,另外有‘慈悲喜舍’四个办法,这四个字含著戒,若能安住慈悲喜舍就行了,若安不住就不中用。千言万语就在安住上,安住是安安稳稳在那里,诸位在那里也没安住,即使坐著也不是安住,身口意三业都在动,都在造业,造业就得受报。弥陀经云:‘生者皆是阿鞞跋致’,阿鞞跋致是不退转,就是安住了,要真正的安住必得往生以后才做得到。
甲四、具三心者
净土三种安心法门,前面是分段讲,现在要将三种心合起来说,故表云:具三心。具三心有二句‘真心决信,愿行既成。’
乙一、真心决信
真心就是第一段的至诚心,心无一点掺杂,叫真心,心不至诚,就不是真心,念佛念到一心不乱,就是真心。把佛号当目标,全心集中在佛号上,没有两个,不掺别的杂念,这就算真心了。
决信是深心的注解,决如开会表决通过了,决定相信不能改变。除了决信净土法门,其他的法门我不干。例如有人要你念‘消灾延寿药师佛’,药师经也是佛经啊,但这部经没有要你往生彼国。也可以念药师佛,但是他不来接引你往生。若信阿弥陀佛,他就来接引你去极乐世界,其他法门办不到。现在凭良心话,我们之中那一位已经纯纯粹粹决信净土法门,不杂修的?
乙二、愿行既成
愿就是发愿回向,早晚课完,天天都念‘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嘴里念,有口无心,有如唱歌,字虽没念错,但绝不是回向。净土法门是不回向法门,念佛专为了带业往生。回向除了发愿往生之外,还要发愿再来,再来做什么?礼记云:‘□学半’,教人必得自己先学先预备,教的人和被教的人都学到东西。所以曾子每天自我反省:‘传不习乎?’这一句古来多注成:今天学的有没有复习?正解是:今天传授给人的功课,自己有否练习过?带业往生断了见思惑,还得发愿再来,将所学的法门度化众生,就可以断我们的尘沙惑。
在净土的环境都是好的,坏的事情不知道,要断尘沙惑必得来娑婆世界。所以学佛未受戒不许看出家戒本,怕未受戒的人看了出家戒,会以此毁谤破戒的出家人,而犯了毁谤三宝的罪。再者,戒律中记载有许多恶行,怕人看了学著做。所以会管理监狱的人,是用感化主义,不会办的,让监狱成了作奸犯科交换恶知识的地方,愈学愈坏。菩萨在度化众生中,尘沙惑随之而断,故往生后必得乘愿再来娑婆世界。
佛法有开有合,佛法开出去是方便有多门,合起来则是归元无二路,信愿行开出来是三项,合起来是一个。好比香炉的三个脚,放在那里都竖得起来。信愿行三个到底那一个作主,那一个不作主,真心决信就有愿有行。上智和下愚的人不起分别心能决信,像我自觉识几个字,不甘做下愚,有人恭维说好听话‘你是再来人’,‘再来’是少不了的,可未必是‘人’。只要信愿行既成,必生彼国。
既成的成,有成功、成就的意思,这里是做‘成就’解,诸位的信愿行成就了吗?我问这个话,可很重要,往生的条件就是信、愿、行,三者既成,就可往生,信愿行三资粮不够,不能往生,要怨谁?是佛不慈悲还是你不肯用心?‘既’是活口气,当‘假若’解,信愿行既成,表示你在这里预备的时候,信愿行果真具足了。必生彼国,‘必’是决定辞,结果必生彼国,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今日之下,诸位的信、愿、行若有合乎正常的轨道,就走对路了。发愿要往生极乐,就得走这座桥,要是乱走,就无法往生。我们绝对不能反对佛法其他的法门,那一种法门有那一个方便法。信愿行是净土的方便法,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别宗的讲法,净土宗不如此讲,若提倡这种讲法,就走错路了。有人或许会问:不许讲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吗?别宗许可讲,但净土宗不采取这个方式,净土宗就是主张外界‘有’个阿弥陀佛正在等著你;净土之中格外‘有’个极乐世界,不是你心里造的唯心净土;命终往生‘有’个阿弥陀佛来接迎,若说是自性弥陀,难道是自己接引自己吗?
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其实就是信愿行,三者是一个,如伊字三点不分上下左右,能深信必能切愿,深信切愿必能执持名号,故举一则三者皆备。若没有闲功夫念佛,就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教的忆佛,默而识之。一般人干什么差事,心里绝忘不了吃饭,学佛后把忘不了吃饭的心理,改成绝忘不了念佛就行了,别管他是什么人,见一切都是阿弥陀佛之所变化,以这种心理来变境界就能净念相继,命终一定往生极乐国。
(全文完)
----------------------------------------------------------------------------------------------------------------
更多李炳南居士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生,八苦里不知道转了多少圈,出不来,全是业力变现出来的,我们有不善的念头、行为造成的。我们念头转过来,不要想别人的不善,想别人的善;不想别人的过,想别人的好处,那个心情马上就转过来。业由心造,果一定是自己去尝,千万不能怪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