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一日(二) 每天念十声阿弥陀佛
2014/9/4   热度:294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一日(二) 每天念十声阿弥陀佛 许多人跟我提出来“一念”的问题,说这个一念,念念就疲了,实际没问题,你念“一念”疲了,可以念“十念”,它就不疲了。开始说一天念一声就满意了,我告诉你,现在你得念“十念”了。 我们现在要用这种作意圆满的心去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你可以去体会体会了,在一天中,你可以用一次念十声,也可以把它分成几个段落,好比说早中晚,初夜中夜后夜,在每个段落里念十声,或者念一声,或者念两声,这样你看一看,你生命的主题就有了。 我现在就是希望大家生活中有个忆佛念佛的主题。前几天讲一声,现在讲十声了,对不起,以后要求还多呢,现在开始要求念十声了,这十声对我们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我们有一声的基础了,对不对? 但这十声一定要思维清晰了再去念。这个思维我们称为忆佛,你在这个忆佛中清晰了、明了了,再念一声佛,念十声佛。或者说思维清晰了念一声佛,休息一下,我再思维清晰了,我再念一声佛,这样念十声,你看看是个什么效果。 这是个不是功课的功课,希望大家把念佛当作生活的主题,在一天之中,能这样清晰地念十声佛,你会感觉这一天的念佛就很丰满。 放心,我不会要求一百声,这个“十声”大家不体会可能是很困难的,因为“十声”在许多经典上都是有提的,说“乃至一念十念”,说十念的比较多,说一念的比较少,因为一念的根性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十念的根性是普遍都是的,所以我们从普遍的角度,来提醒大家一天能念十声佛。 一日念十声阿弥陀佛。 这是最简单的要求了,你可以去实验,过去你要是实践过“一声念佛”的方法,现在念十声,你会感觉这一天就很丰满,什么叫丰满呢?因为以前一天念一声你就感到很满足,现在念十声,你就感觉哎呀,很胀了,很有力量。可以去实践啊。那你说我念两声,讨价还价也没有问题,念两声也可以的,但是你一天念十声,你会感觉到不可思议的变化,这是事业的变化,这个变化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一天念十声佛,实际严格的说,念熟了最多五分钟,不熟悉的人十分钟也用不完,八九分钟做完了。那我们一天拿出八九分钟的时间来体会这个充满,法喜充满,或者这个真实充满,或者说这个满意的念佛方式,我们体会体会,那对我们这一日的加持,就有一个不可思议的启发——内在的启发。 因为这个实践是不可取代的。有一天,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师父,以前半夜醒来的时候要念念佛什么的,现在感到无所事事啊,念佛一点兴趣都没有。做事没有兴趣是为什么呢?他就没有做过真诚的一念。如果做过真诚的一念,在无所事事,百无聊赖的情况下,你去念他十声,我们一天中经常有这种很无聊的时间,很无聊的空间,很没有意思,你就拿这个空间去忆佛念佛,用十念,你体会体会。 方法我们是讲过了,但是你要用这个东西去启发你内在的喜悦,或者是内在的充盈,这个内在,只有自己去实践,别人取代不了的。这个内在的启发是我们自己心灵的一个机会也好,一个震动也好,或者说激活,你把你这个喜悦激活了,不要去浪费自己的时间,麻木不仁的。大概我们的人生中都有某个阶段的一种无聊无奈,感到很无聊,所以人就去睡觉啊,无所事事啊,就去昏沉啊,或者说就想办法去打发这个时间啊,那你去念一下“十声佛”。 作业:一日念十声阿弥陀佛。(用一声念佛的方法) (岁次辛卯五月十六 2011年6月17)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印了很多小张的佛卡,小卡片上印的佛像,让你带在身上,不是护身符,让你时时刻刻拿出来看。你时时刻刻念阿弥陀佛,你一心念阿弥陀佛,你这一生一定成佛。世间人一心念什么?一心念贪嗔痴慢,一心念财色名食睡。他也一心念,凡是一心念的他都得到。财色名食睡他都得到,越得到他那个贪心就越重,来生他就到三恶道去了。我们把那个境界、对象换一换,把名闻利养、财色名食睡换成阿弥陀佛,我们就成功了。这个事情不难,难在你能不能转变,你把你念的对象换过来,一换过来就成功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