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六日(二) 光明佛事不可思议


2014/9/4    热度:214   

 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安居第三十六日(二) 光明佛事不可思议

   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因为在这个世间,人与人的交往基本是以无明黑暗交往的,对前景认识不清,对事情的决定不清,所以稍有世间之技巧者,多有相似之聪慧,可以解决一些世俗之尘劳,于世俗有情带来种种方便。

  比如一个农民,大家都不知道什么季节应该种什么,不应该种什么,云南是什么样,内地是什么样,而他知道,他就可以给别人指出一个路子,但这是世间作为之技巧。有的人会建设设计,知道建设的步骤,他就可以给建设单位指出来一个方便。有人会做功课,有人会雕刻,有人会做饮食、做服装等等。

  世俗的技巧给我们带来了一些方便,但这些方便都是某个阶段性的!其“明”是明于阶段,非是究竟,你再“明”你也只能明在某个阶段,某一刻,某一门。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此状元只能在某个角度中通达,但是非究竟性。所以我们世俗之聪慧、技巧,多“明”于阶段性,在某个环境区域中,会有这样的善巧,会有这样的作为,会给别人带来这样的指导,也会增益于社会的某些角度。但说起心地、法,在此处还是无力的,何以故呢?非究竟法,则心地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心地必然于究竟法才能使其畅明。究竟法,我们一般称他为光明。光明能免除我们是非对待,令人现行解脱。

  一个人在纠缠不清的时候,十分的愚暗。但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愚暗状态,所以遇到什么事情,要么将就,要么被迫,要么就麻木不仁,要么去对抗,要么就消极地等待、熬煎自己、带过去,而在光明的心地状态中的作为总是少之又少。说悟者心智光明,有人修法见过光明相,所谓光明相——泯灭对待,真实相应之地。这是广大无际的光明空间,一切对待一时融化,犹如火劫焚烧,一切对待物质皆变成火,无有对待之物了。

  这个庄严光明功德成就,实际以显性德之真实。何以故呢?一切众生的觉性是无对无待的。我们可以做一个最简单的试验,我遇到审案子的公安人给我讲,很多人犯罪人很难审问,他们就用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把大灯强光一打,再来问他,他第一次对抗,第二次第三次,一般四五次以后他就不得对抗了,为什么呢?他感觉坚持没有意义了,就这个强光把他心里的执著就摧毁了。这是世俗光,即用根尘所摄的光,但它就起作用了。况且我们的心地光明呢?很多人在拜经、参禅、打坐、经行等修行过程中,就会入光明地,这时你再给他说是非,他就不需要是非了。所谓人我是非,毫无意义,因为他得到从未有的解放与轻松,一旦见到过这样的光明,人在是非的习惯上是荡涤一尽,你再叫他纠缠你是我非,此长彼短,他绝对是没有这个概念的,这是毫无意义的了。但要是我们没有去修证过,我们要知道这样一种力与作为,我们本性中具有这样一种作为,那你不要去纠缠,你在是非面前,坦荡处之,一笑了之,那你这一笑之下也得解脱。对此我们可以去做一个审观。

  所以观阿弥陀佛光明功德成就来认识自心,是一个很殊胜的、消除我们是非对待的、果报性对称的一个镜子。因为世俗人生活在世俗烦恼状态下,就是人我是非,得失大小,善恶种种,在这些作为之中造成了我们心地的蒙蔽,自我蒙蔽,这个蒙蔽是十分厉害的。它会残害自己,残害别人,诤斗无穷。所以在这个世间无穷无尽的家庭的纷争、邻居的纷争、单位人的纷争、国与国之间的纷争、政界的纷争,无量无边的东西都来自于这种对待是非的缘。

  所以阿弥陀佛光明功德成就,这种智慧果报来启迪、印契众生本具之光明。我们在心念上不去晃动之时,本来就是光明相。在佛教的一些经典论著中就会提到,何为光明?——不动者为光明。我们每天唱“妙湛总持不动尊”,这个不动心智即是光明心智。中国传统文化中讲动者吉凶生,这个动,会产生吉与凶。那么你这个不动的心,实际就是本具的心,本来圆满的心,本来平等的心,你是清晰有观有照、不去随着观照差别的这样的心,一样可以明了照见而不动摇。

  极乐世界的光明庄严,实是智慧无染观察的技巧,此依报来启迪我们运用这种方式。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个依报是无情之报,那我们作为一个人可以用无情吗?你可以用刹那的无情心智去印契一下,你来观察这个世间,不要怕变成无情物了,没有问题的。这些教法就是印契教法,直指现前大用,他不讲其他东西,就是指你现前的心念与这个东西的契合,他就可以起作用。

  这样的法非修证得,但自起用,不是说你修与不修,你能起用他就行了,你来用它就好。所以有两种法——有为法与无为法。顺性而无为,顺佛陀的依报庄严印契自心而无所作为,于这个无作为中自得解脱。我们在世俗中习惯于染著,而不是解脱。染著,就是不断地去积累积累,套定人我是非,给我们带来了迷失。

  所以这个光明是智慧之大用,报德之印契。象我们遇到一个很有善巧的工匠,假设是一个木工,假设是一个铁匠,假设是一个电脑专家等等,你某些东西壅塞了,他可以直接帮你处理,那阿弥陀佛是从心地上、究竟意义上帮我们处理掉我们的尘劳垢习。我们在世俗上是某个阶段、某个因缘下的技术处理,可以处理我们现前的某一种障碍,但新的障碍随之又来了。但我们通过心地的熏习,不断地作为,能使我们在究竟觉上圆成佛道,那么在一切实处皆得方便。所以世尊出世是大悲大智大勇,予大方便,我们称为如来,世尊,我们用十种名号来赞美他,来歌赞他,因为他给我们了一个究竟、彻底、完整的方法。世俗的技巧不是没有用,他是不完整,不彻底的,是片面的,阶段性的,某个区域性的。那么佛陀的教法是究竟的、彻底的。此处我们要善思维观察。

  “我”是一个割裂器

  我们千说万说不能离开这个心法,不能离开我们的性德,不能离开阿弥陀佛亲证的真实,不能离开我们现下生活的每一个言说、作为、每一个思考。为什么不能离开呢?它们本质是契合的。只是因为我们的习惯、好恶、作为,我们把它不断地割裂,造成了世间的纷杂。我们这个世间有情的智慧、作为、果报千差万别,就是因为我们不断地在自我割裂。

  “我”这个字,最早出现在辞典中就是指割裂器,就是拿一个东西把一个猎物割裂开来,比如说打了一头鹿,大家围到一个地方了,然后就把“我”这样一个切割具拿来,切下来一块说这是你的,这是他的,然后称为我,这个“我”是什么?它是割裂器,利器,它是个工具。把鹿肉割一块放到这儿,就是我的,为什么?用这个切割具割下来的东西,这个切割具称为我。

  那现在这个“我”是什么呢?我们就指这个躯壳,加上意识与作为、交流模式习惯、生命的长短、福报的大小、作为的善恶,这就是所谓的我。我们就把这个笼统的业相划到一个圈子里,说这就是我,所以人就开始小气了。小气,人没办法大气。所以一些外道思想就开始说真我、大我、天地之我,有的讲本际之我,当然也有的讲佛性之我,在世尊讲的九十六种外道中有无著我,有本际我,这个本际我就是所谓佛性我。本际也是个大切割器,你说佛性是我还不行吗?不行!因为佛性本来就是无我。

  所以世俗之人沉迷于我、我的建立、我的强化中,而迷失于广大的解脱、广大的智慧、广大的空间,我们说这个“我”就是画地为牢,当然有的人画的大一些,有的人画的小一些。《楞严经》讲到无著外道,金刚经讲到应无所著而生其心,那这个无著肯定是我吧?不。这个无著我还是外道,何以故呢?心不可知见故。你所有的知见都是割裂。过去的善知识怎么认知这个地方呢?昙鸾法师他们这些讲经法师就这样剖析说——无知正遍知。所以那些成就者,他们进入了无知的解脱法界。

  解脱怎么能称为无知呢?它明净了知、无所染著、无所对待,即不再割裂了,它是一个完整的心智,完整的作为,是融洽了整个法界的心智、业相,无对无待,不摧毁不建立,这样一个究竟大方便。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治,他有近似的东西。但在佛教,又有悲智方便。回到悲智方便,就是大智大悲大愿大行,我们说这个菩提心方是佛施教的方便。

  现在在社会上有称本际外道的,也有称佛性是我的,都离不开这个“我”的执著,因为他感觉执著色身是受不了的,执著一个意识他也受不了——色身是我不合适,太愚痴了,这粗重、物化的身是我,也太小气了;精神呢,也有点小气;说佛性,这个觉悟是我,但一样是外道。那你说我们做人怎么办呢?总要有个依止啊!所以解脱是依止方便。从“我”中彻底解放出来,那人就是一个依止方便了,你看一看你的心地就突然畅快了,你再不会被“我”割裂与埋没了。

  我们这个割裂的习惯呐,每天我们要拿起这个切割器多少次呢?我这样,我那样。很多外道说破除我,那谁来修行?谁来轮回?谁来生死?谁来妄想?讲了很多这样的话。世尊讲——无明缘起。包袱丢给这些执著的人了,所以十二因缘中,第一个就是无明缘起,为什么呢?妄想执著故,造成世间分别业报。那你说我执著这个觉性我,肯定很伟大了吧?不尽然。因为世俗的坚固给你带来的慢心与堕落,你一样迅速归回到世俗的位上来,和你执著这个粗重色身是我是一样的。

  这个光明啊,令人心智朗快,消除对待故;令人心智无碍,令人无所攀缘,入智慧海,以无知方便得究竟解脱,即不在知与不知上纠缠了,不在对待上纠缠了。我们的所知啊,都是有所对待的。取某一个环节的东西,我们认为这就是智慧,实际不是,所以佛教认识智慧则说——光明智慧,无染无著,朗照世间,朗照而无所染著,分明而无所染著,犹日轮普照阎浮提一样,于生机而无染著。它不需要任何的染著,太阳照我们这个世间,不需要我们对它有什么回馈,它不需要的,那么智慧亦复如是。所以光明佛事不可思议,令众生心智对待之业一时散坏,这是印契我们心智的方便。

  (岁次辛卯五月二十一 2011年6月22)

----------------------------------------------------------------------------------------------------------------

更多慈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假如你想得到财富,就一定要修财布施。你想得财很自在,就一定要很欢喜地布施,主动布施,不是别人劝你,也不是勉强去布施。别人劝你,勉强布施,你还是能得到果报,得到财富,只是得来很困难。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