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一
2014/9/4   热度:245
贤清法师:心经讲记——《法性基础》之二十一 —— 2013年1月21日《心经》网络课堂录音整理 各位同学晚上好!今天接着学习《心经》。上一次课已经跟大家分享到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因为这部分内涵很难用语言去表述它,所以上一节课给大家分享了几个人物,这几个人物他们内心的心理状态和境界是透由孔子和孟子的描述去看的。经过几天的体会,大家已经体会到这几位人物的境界了吧? (学员:没有。) 法师:还没体会到?(法师笑) (学员:需要一生的体会。) 法师:需要一生的体会。说实在话,我也没体会到。 上一次课跟大家分享之后,就一直在想大舜“善于人同”到底是啥境界啊?我也在想到底是什么境界。课后有许多同学胸有成足、很有体会地告诉我“善于人同”就是这个境界,一听也不过如此。发现这个境界可能不是那么容易体会的,所以这一节课还是一个关键词,这个关键词就是一个字,什么字呢? (学员:同。) 法师:就是“同”。想通过今天的学习,看对“同”这个字能否有真切的体会。我们一说“同”的时候,可能有的同学马上想起过去给大家分享的一句话叫:“小人同而不和”,会不会想到这句话? (学员:没有。) 法师:没想到啊?应该想到。“同”,难道大舜也不过是小人的境界吗?“善与人同”,因为小人是“同”,他也是“同”啊? (学员A:我觉得是世界大同的“同”。) (学员B:我们想到世界大同了。) 法师:世界大同了? (学员C:看我们格局多大。)(法师笑) 法师:还好。我们往那个方向去考虑了,往大同的方向去考虑了,说明我们小人的“同”不是大同,是小同。这“同”一小,完了。“同”一小,彼此的兼容性没有了,反而相处的时候没办法“和”了,排斥性有了。今天给大家分享大同的境界到底是什么境界,一起来探讨。 其实我现在也是云里雾里的,但是好在在这儿给大家探讨的时候并不是凭空地去想象,而是由古人这些生活的体验凝而聚成的经典的语言。凭借着这些桥梁,结合自己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感受,来体会一下这个“同”是一种什么精神状态。 实际上在说这个“同”的时候,它和《心经》有没有关系?我们是不是离开《心经》,离开佛法的名言去单独找一个“同”出来?(法师板书)前边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时重点给大家分析了一个词叫“异”,现在大家对“异”有感觉了吧?应该有感觉了。“异”,我们是很有证量的。 接下来这个“色即是空”的时候,“空即是色”从哪来的呢?“即是”,“即是”就是“同”。今天理解这个“即是”时体现出一个词出来了,这个词就是“同”。这个“同”就是孟子所描述的大舜的生命的状态——“善与人同”。这儿的“同”,我们集中地来看一看它的内涵。 在讲这个“同” 之前,还是要把前边的基础稍微地串一下,因为上一节课时间比较仓促,这一块的分享不是太透彻。大家知道提到这个“色不异空”的时候,集中讲了一个人物的形象,是谁呢?因地上,不是果上的。因地上讲的是谁呀?子路。尽管子路在孔子的身边,位列七十二贤,如果没有记错,十哲里边应该也有他。我们去读一读《论语》,发现子路离我们并不是太遥远,所以能摸得着边。子路是什么一个人?能摸得着边。我们也经常挑战,挑战谁呀?挑战权威。(法师笑)我们也经常找老师的毛病,对不对?我们也经常跟同门师兄弟吵架,大家经常发脾气。这个人物形象非常活灵活灵,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陌生。子路在讲“闻过则喜”的时候,就知道他这种生命的状态基本上开始往“色不异空”的境界里边走了。 我们去体察一下,一个人慢慢开始关注自己的过失,每天事情一过马上就去觉照、去想,这件事情我做错了,这件事情有些地方还可以做得更好,这个觉照马上就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人跟我们提出来说:这个地方不足,大家想想看,我们心里是什么状态? (学员:高兴。) 法师:“这刚好是我正在想的事情。你告诉我了,那很好,下一次刚好改正了。”这中间没有任何的敌对的力量在里面,所以那种“喜”的状态就有了。我们每天在想:“这件事情其实我做得还可以更好。”哪些地方刚开始考虑得不好,事情一过就知道了,那个考虑得不周到。这很容易理解吧?我们在生活中去体会的时候,这个可以做到。 当我们不断这样想的时候,慢慢就找到一种状态,这种状态就是到了颜回那里了——“贤哉!回也!”。“贤哉!回也!”,给大家分享的时候,他的状态已经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基本上是属于饮食、居住——我们现实生活中,最关注的也无非是这个——饮食、居住、起居。颜回对这些问题的依赖性,最根本的依赖性他已经慢慢淡化了。这些依赖性都淡化了,那么其他的要求,内心所求的欲望已经非常淡了。所以在这种状态里面,他没有事就是非常安静的一种状态;有事,那就是做事。做事的状态基本上他那个度是把握得比较好的,因为在这里面他不粘着,没有过多的欲望、追求,所以“过”的状态不容易出现。 一旦有“过”,大家知道,会产生什么状态?要知道颜回他是有过失的,一旦有“过”是什么状态?叫“不二过”。有过但不二,可以理解吧?就是第二次不犯同样的过失,那叫“不二过”。所以如果他真的做的话,有过失了,那好,这件事情,如果经历过一次以后第二次绝对不再犯了。所以他生命的提升,就是一步一个台阶,不是退转的,一定是往前走的,因为这个漏洞已经补掉了。漏洞是什么呢?就是人的“欲”。内心有各种各样的欲望,如果这个漏洞没有补,完了,今天“过”明天继续“过”,后天“过”的漏洞更大。 大家知道,我们的善事就因为夹杂了这样的欲望,漏洞变大了。他不会因为做了一件善事功德累积了,没有的。如果有“欲”参杂,表面上看似做了一件善事,实际上内在的漏洞变得更大了。所以,这个“不二过”的一种心理状态一定是在过失的一面、欲的一面已经得到净化之后,再去因缘成事的时候,只要发现自己的过失,他第二次就改变了。这个是非常地干净利索,所以才会出现《中庸》里面的话,叫“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过”就是不善,偏开这个中道了。所谓的“善”就是恰恰好、刚刚好那件事情,他得到这种状态了“拳拳服膺”,就不会失去了。所以他这种状态就是“戒慎恐惧”的一种状态,时时刻刻在中道里面。 后来夫子讲,颜回他能做到三月不违背仁,对不对?这个三月不违背仁,已经是在这种状态里面,再继续往前迈了一步,这个往前迈了一步在什么时候开始的?就是后来颜回再问夫子的时候,问什么?问“仁”是什么的时候,夫子告诉他了,叫什么?“克已复礼为仁”。在这之前主要是“克已”,只要能“克已”,克制自己的私欲,克制自己的欲就不容易有过失。可是“复礼”的部分,可不那么容易。大家知道,“克已”是一面,而“复礼”又是另外一件事情。“克已”之后的“复礼”,这个“礼”本身就慢慢开始进入一个场境,进入一个格局里边了。所以在这里边,“仁”主要体现在礼的状态,在礼中间体现出来的。因为后来夫子不断地引导,他的格局在这样不断突破的过程中,慢慢对“仁”就开始有一定的体验了。所以尽管《论语》它的编排是比较零碎的,但是你会发现,如果我们真的去深入这个场景,这些话前后应该是能连起来的。如果将来大家有一天,把颜回和夫子的对话收集起来,你会发现成长就是这么个次第。 (学员:“克已复礼”和自利利他有关吗?) 法师:如果不严格区分的话,这其实是对应起来的。克己,自利;复礼的时候利他,大体上这么对应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知道“自利利他”,过去给大家分享过,“自”和“他”的这样一种安立,是没法分割的,这是一体的、整体的。所以自利一定是利他的,利他的时候一定是自利的。这是一个整体,没办法去分割。严格上来讲,我们在“克已”的时候就已经在“利他”了,这是很明显的。如果没有克已一定在损伤别人了。这件事情其实是同时达成的,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当他这样复礼时就到另外一种精神状态了。什么精神状态呢?就是“空不异色”。 给大家分享的另外一个人物,就是禹,这个禹的精神状态就是:“闻善言则拜。”(板书)因为这个漏洞被补上了,所以他已经体会到善法给他的生命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感观,他已经有这种体验了,所以那种善法给他的滋润,自然而然的感受就有了。这儿的“闻善言则拜”一定是体会到一种好乐的状态,自然而然地纳这个善言。纳这个善言集中的体现就是后来给大家分享的,孔子描述禹的时候,他说:“对禹,我真是没有任何话可以讲了。”没任何话可以讲的主要表现就在于,他对于自己的生活是非常简单,而对于关系到民众集体的时候是一点都不简单。你会发现这个人,就做到极致了。还不能说是极致,就做到说让别人没办法去挑剔的程度了。 好多时候,我们会觉得说:我要为大家。实际上在我们的内心里边,自己的欲没有得到克制的时候,我们为大家变成了一种桥梁,什么桥梁?满足自己欲望的桥梁,发现自己的生活没办法节俭,他会变得非常的有。如果没有,没有的话我们很努力;有的话,马上变得很铺张、浪费,种种的漏洞就出来了,没有办法。可是我们发现禹他做到了,对自己的生活非常节俭,而对民众的生活没办法节俭。因为他感受到民众的需求就是这个的时候,自然而然愿意去满足大家愿望的心就有了。到了这个状态就是“空不异色”,整体上给大家分享了这样三个人物。对这一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这个都明白了? (学员:这个它有没有一个递进的关系?) 法师:可以这样认为,刚刚给大家分享的时候,其实已经是按照递进的关系来去分享了。实际上大家知道生活是动态的,所谓的动态就是,我们今天学习肯定是按次第去学,一定要把这个系统很完整的领纳进来。可是现实生活中,这个人本来已在这个次第上了,你不可能把这个次第给他说,你再低一点吧,我从低开始往上拔你,不可能吧?不可能。 (学员A:一个人境界的提升是不是也是这三个层次慢慢走,像禹的境界就是相当于是最高的,有没有这么一个东西?就像一个人成长,从小孩到吸取外界的东西,他的境界是一步步提高的。) 法师:我就说,刚才在讲理论化体系的时候,其实已经离开了很多具体的场景。因为我们在面对一个具体的人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在遇到一个人的时候,他周围生活的环境就是这样一个“空不异色”的环境,或者叫“空异色”、“色异空”。大家知道这两种精神状态是对治了“空异色、色异空”这两种偏失。所以有时候在看生活中的人,你会发现他的状态不够“中正”,他有偏失,有的人偏失在什么地方?偏失在对物质的追求是过于追求,而对心灵部分的承载太过薄,这个时候就用“色不异空”来去缓解、调和。而对另外一种状态的时候,发现他对外在物质上的享受没感觉,但对内心的精神上的一种状态很容易相应,很容易相应的时候,慢慢地他生命状态也有失偏颇,就是他越来越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边,跟外在比较容易隔绝,同时工作的动力、行的动力没有,这个时候用“空不异色”来去调和他。 所以只能说,对什么人,他的精神状态偏失在什么地方,这个时候用什么药去调和他,只要调和过来就可以。现实生活是一个很灵活的场景,可是今天我们在这儿学的时候,一定要出来一个“道次第”的时候,这种理想就会一定要把这个模型给抽取出来。什么模型?就是我们按照心灵提升的次第。对大部分世间人来讲,普遍的这种“色不异空”的情况是比较少的;对大部分人来讲,世间人比较偏重于对物质的追求的时候,我们的次第就这么安立出来了。 大家知道,这是有场景的,就是针对哪个人群共业的特征是什么,安立一个次第,就这样一步步走下来了。这个可以理解啊?任何一个次第都有它具体的对象。只要对象确定了,次第就确定了;对象没有确定,我们次第没有办法确定。这个意思不知道有没有表达清楚。清楚了啊?(法师笑、众笑) 我们继续往下看,姑且按照大部分人的偏失去走的时候,会发现,我们刚开始学佛以前,很注重物质,对世界看得很在意;学了佛以后,马上对于精神的追求又很在意,而对外在的东西很容易漠视,这就进入这个极端了——“空异色”。这个时候我们要用“空不异色”来去调和它。通过这样不断调和之后,进入了一种“中道”。这种“中道”是什么呢?“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样一个全新的境界。 (学员B:法师我有一个问题。“空不异色”的境界,我的理解不知道对不对。突然有一件事我想到了,但是我经常做不到,有一次领导对我说,“你如果想到了,你做不到的话,你可以去做。”我说,“我不想装。”他就说,“你可以装,然后呢,你装着装着,如果装一辈子就成真了。”《增广贤文》上也有一句话说,“强作乃成真”。它的意思就是说:你很长时间都照着个好的行为去做,然后就做好了。我不知道那个算不算“空异色”。) 法师:空异色? (学员A:装的时间长了,就成了真了。模拟时间久了,就是你的东西了。) (学员B:刚才说的指的是调和那个层面,然后我说的是,比如说一个人,就像人家说我那样,就是你想的理论首先到了,但实际上没到,是不是“空异色”?) 法师:大家可以看看,这种状态就是我们想得很多,但实际上行为没有办法去配合的时候,如果一直没有行动的话,基本上属于形神的分离。形、神的分离,这种形神的分离基本上是“空”把这个“色”给排除了。神思、思虑太多以后把行动力衰减了,我们可以理解为“空异色”的状态。事实上当领导告诉我们,你要去行动的时候,即便要你装去行动,实际上我们已经开始对治这个“异”了,就是精神状态已经慢慢可以包容这个行为了,至少提供了这样一种方便。因为行为和神的结合不可能单单通过思考而完成,这个可以理解吧? 过去听一个老先生讲,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很容易进入种种的偏失。比如说想和做的关系,有的人很喜欢想,想了以后就一定要计划地非常圆满再去做。如果一点点没想好,心里不踏实就不能做。有的人不想,马上就去做,做了以后最后再想一想,(法师笑)中间的过程就是不过脑子。实际上想一点做一点,这是我们比较理想的状态,想一点马上去做,做的过程中不断去思考总结,逐步逐步去完善下来。这个中间是慢慢配合起来的,这个说起来简单,实际上它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会经常困扰我们。 记得以前上学读书,书读多了基本就是属于思比较发达,就是想得特别多,行的时候畏手畏脚,总怕做错。那时候觉得只要一行动感觉好多人都在看着我,就是那种感觉——心特别紧张。不知带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现在做多了以后会发现,典型的什么状态这是? (学员A:优柔寡断。) (学员B:对。) 法师:这个就是没办法,大家可以去体会下,慢慢人就形成了一个虚幻的世界,以自我为中心的虚幻世界。你很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其实我们并不是太在意自己对别人的看法,即便在意也会关注很多不如我意,把它记恨在心。没办法很理性地去看待别人的言行,他的现实意义和价值作用,我们很在意别人怎么去看待“我”。 这个时候,行动有一种力量,可以让人慢慢从自己的虚幻世界走出来,你慢慢开始关注事实是什么,那时候不会再想你对我有什么意见,你对我有什么看法,总是这样子去问,其实是代表很多时候不知不觉就进入了自我构建的虚幻体系里去了,这个是很难解脱出来的,非常难。那个时候我们会在意自己提升了没有,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无形中就会发现跟周围人沟通这个鸿沟渐渐远了,想想看,有谁那么在意你呢?(法师笑)每个人的我执都是非常强的,即便表面上他说,“你很好,我很在意你。”其实骨子里我们对自己的在意那是根深蒂固的,将心比心就知道了,所以不要太在意自己,因为没有人在意你。(众笑)后来我发现这一点,自己就解脱了。即便做错一点,即便有很多人他说两句,其实不过他说两句而已,转过头就忘了,谁在意你!想想看:他的事还那么多,他的烦心事,他的很多问题还要去解决呢,他有必要跟你这样去较真吗?没有的,所以很容易原谅自己。要去做,错了没事,因为没有人在意,只是我们自己很在意自己。这样子慢慢去调和,因为这样一种努力以后,逐渐逐渐进入这种状态了。 现在要跟大家分享这样一种状态的核心。在这之前还有同学有问题,继续说。 (学员:我就接着刚才那个同学的往下问,刚才说那个“空即是色”跟“空不异色”之间需要一个调和。比如刚才举那个例子,就是领导做了一件事,他被逼着去做,算是一种调和。如果他内心不接受,只是为了应付的话,也算是一种调和吗?是不是前提先要有一个他自己要接受这件事情然后再去做,这样才调和呢?) 法师:大家想想看,接受有两种可能性:一种可能是理上确实说透他了,理上服了;第二个就是我们这件事情行动中有体会了。因为在我们经验之前永远不知道经验之后是什么精神状态,虽然理上没有进透,但是我就按着你说的做,一做确实体验到了从来没有体验过的精神状态,这个时候慢慢可以继续下去了,对不对?这两种情况是比较良性的状态。 有一种情况我们可能会比较担心,就是迫于权威迫于压迫,因为他是领导,不这么做的话马上就面临着解聘的危险。出于这种压力去做,如果这种压力一直不能解构就完了。大家想想,导向这个结果的中间的链条就断掉了,很有可能它不会导向“空不异色”的结果,而是导致“空更加异色”的状态,对不对?一定是排斥的。这种排斥的状态会让行为跟思想更加地分离,我想这个事情是可以预期的。所以实在有一天内在的这种调和无法调和的时候,人就开始发狠话了:“我不怕了,你解雇我我也不怕了。”这个时候就爆发出来了,开始跟领导摊牌了,你不要再威胁我了,威胁已经没有用了。这个内在的调和已经没办法调和的时候,最终还是会爆发出来,这个可以体会。 所以过去给大家分享“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的时候,那个所谓的“勉强而行之”,大家知道,(法师板书:“安而行之的状态,利而行之的状态和勉强而行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勉强”大家不要太“勉强”,这个“勉强”可不是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勉强,这个“勉强”有它的内涵在里边,(学员:尽力而为)尽力而为是它的一个表现状态。这儿的“勉强”是他“困而知之”了,理上已经说透了,“困而知之”之后是“勉强而行之”。这儿的“勉强”可不是差强人意,被迫自己一定要去做,不是这样子的,不然的话,那个成功就没有望了。这儿的“勉强”是:虽然我做不到,但是我知道要这样做了,所以我策励自己一定要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了,这叫勉强,心甘情愿的。这个“利而行之”,可不是勉强,已经看到大利益了,已经看到好处了,前面有一个牵引的力量,这个不需要勉强的,动力非常强。 就像现在大家学佛要成佛一样,看到利益了吧?(学员:没看到利益)没看到利益啊?那我们整天喊口号喊那么响干什么啊?“为利有情愿成佛”,还是没有看到利益。就像我们平常工作加班加点的那种状态,对不对?领导今天给我们设置了:这个年终有一个奖金,这个任务工作完成了,奖金一万,我们的动力马上就有了。这个“利”就是看到一种实实在在的利益了。这个“安而行之”大家看到了,“利”是对他没有诱惑的,就是一种生活的体验。这件事情没有理由,我做就是心安,不做心就不安。大家知道心就是安,不做人心不安的。大家想想看这种精神状态。 好,这个没有问题了吧?再有问题,这个“同”就讲不了啦。(法师笑)不过当问大家问题的时候,我是尽量希望,当下的状态是往这个方向去努力的,“同”的状态。 大家知道,在这之前我们可以看看这个“同”,这里边是有问题的,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看看大舜他要“同”、“善与人同”,这里的人是包括一切人,还是只有一部分人“同”?一切人吧?好,一切人。那么一切人按照我们现在这个组合有几类?四类。“色不异空”的一类人,“空不异色”的一类人。如果大舜看到子路和颜回的话,心里高兴不高兴,善与人同是不是?看到禹的话高不高兴,善与人同,对不对?如果看到我们高不高兴?(学员:高兴)也高兴啊?高兴什么呢?他看到我们会高兴什么呢?我们“色异空”的状态他高兴什么呢?都是形神的分离。 (学员A:我们有潜力。) 法师:高兴我们有潜力对不对? (学员B:看到我们提升的空间特别大。) (学员C:终于看到进步人士了。) 法师:是啊,会不会高兴?会高兴。我们平常看到周围人的话,差强人意,不如人意的话会不会高兴?不会吧?你为什么不高兴了呢?(学员:我为什么就高兴了呢。) (学员B:损害到我的利益了。) (学员D:好事也会差强人意啊。) 法师:对,好事的话,刚才已经说过了,凡是好事我们善与人同是可以理解的,凡是好事就很容易善与人同。特别是给我带来好处的时候我特别愿意善与人同。如果我们在平常生活中看到很多的不如人意,乃至于给我们带来很多痛苦的时候,看到很多现实生活中,彼此之间有很多矛盾——现在网上有很多这样信息的时候,我们怎么去善于人同?大家能不能想象出一种精神状态说,这个状态我可以善于人同,你同什么?假如各位偶尔做一把,我们先短暂地做一下大舜,假如你是大舜的话你同什么? 后面有同学已经有感受了,你同什么呢? (学员B:最近发生了一个事我特别烦恼,是因为我弟忽然要结婚了,他结婚呢,我特别烦恼,我后来想了想是他威胁到我的利益了。) 法师:然后呢? (学员B:然后我就想了想他的处境,当我去理解他的时候,我的烦恼少一些了,但是还是在。这个过程刚开始特别不同,特别对立那种状态,后来我自己就想想我到底为什么会这么重的烦恼呢。就当时有点同的时候,这个烦恼就衰减了,“同”的感觉会在,但是那种张力还是在的。) 法师:你什么时候“同”?“同”什么了?就是什么样的“同”会让你觉得说心里面没有那么纠结了? (学员B:那个“同”就是,那姑娘特想结婚,然后我刚开始觉得怎么这么早就结婚,我还没有结婚。然后我就想着我要送礼金,觉得给我遭受损失,然后我就特别不愿意,后来我想想,人家确实也有几年了,有的人她到了一定阶段她觉得我再不结婚可能就成剩女之类的吧。我就想可能是因为这个,我也跟她沟通了一下,人家是因为这个,然后我觉得我自己也有这种恐慌,有可能我的家人体会不到,就是这样的。) 法师:好,你这里的“同”,就是它之所以给我带来纠结,就是我们要给他送贺礼,这件事情我已经辛辛苦苦努力,而且我已经打算怎么样,现在忽然出现这么样一个“逆境”,这么一个“困境”,这就让自己心里不舒服。王彦,你有什么要说? (学员王彦:刚才我理解到,这个“同”呢,比如说现在好多不好的现象我们看到以后,有时候可能会谴责一下,或者说世风不好,世风日下。但是这个同,我刚才突然感觉到是一种“悲”的同。) 法师:悲的同?什么叫悲的同? (学员王彦:比如说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个环境中,虽然看到这个现象不好,但是我也是这个里面的一分子。所以我就感觉到我们都比较苦,这样子的话同就能联系在一起。) 法师:你的意思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不如意的时候,其实是想把所谓的“同”变成一种同情了,同情就是感同身受,因此而生起的对自己处境的一种反思和体认,这是一种“同”吧?可以理解,至少可以化解我们那种对立的情绪。好,这是一个,还有没有? (学员A:您上课的时候不是讲过,他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明明是损失,但是因为他有那个境界了,就认为说是来帮我成就我的。包括《入行论》里面忍辱那一段讲的很多,有的时候他觉得众生是自己的资粮田,就是依赖于他来成长的,所以说我们“同”到什么程度看你自己的胸怀。) 法师:你这叫“同”吗?你这叫利用啊?利用别人,他是我的资粮田,我成佛需要资粮。这个“同”了吗? (学员A:我觉得是这样的,如果刚开始的时候,自己有那个想法的时候,可能是有那个我和他的对立关系,但是实际上到后面就不是那种状态了。) 法师:那“同”就是他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他是我成佛路上的一部分,就是把自己生命的格局给扩展了,所以这个成了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叫“同”吗?同体大悲对不对?这叫同体,一体性了。 (学员A:再举个比较近一点的,就像我们家的事。在我的概念里,像我妈只要是我姥姥他们家所有人的事情,我妈都会认为是她自己的事情,她都会去管。然后对于我来说就不是,我就认为,“我们”家的这点事才是我的事。我觉得这就是“同”的不一样。) 法师:如果把你们家和你姥姥家当作一个整体的话,你妈妈的状态有点像大舜的状态;我们自己的状态可能就是,在这个状态里面,在自己这个范围里面,可以自得其乐,再拓展一点,没有拓展出去。还有没有? (学员E:以前看一个新闻那个枪击案,他杀了十几个人,然后我觉得同一件事情应该看到他的闪光点。) 法师:哦,这还有闪光点,什么闪光点?枪法那么“准”是吧?(法师笑,众笑) (学员E:他有自闭症,自闭了那么长时间他能够勇敢的表达了自己。) 法师:勇敢的表达了自己自卑的状态,这也是闪光点?这不要随便闪光哦!还有什么后面同学要说的。 (学员B:我倒是觉得可以理解前面同学说的,我可以有时候和杀人犯的感觉比较近,但不是这种觉得杀人很“快乐”。最近的体会是我们在看一个《女子监狱》的片段的时候,很多那些杀她丈夫的人,都是被她丈夫逼到全家人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仅是她自己的生命受到威胁才去杀人的。而那种状态才是她生命最脆弱的时候,因为她连自己的生命都保不住了,她要去杀人了,每一个人都知道,杀了人自己得死,那是最最脆弱的状态。) 法师:所以通过这个,我们初一看来,很残忍的背后会感受到内心一颗脆弱的心灵。表面上看似过激的行为,我们体会到这个人内心的一种缺憾的时候,算不算一种同?可以吧?我们对这个人的感觉是不是会发生变化?是会有很大的变化。尤其我们可以类比一下,对于一个我们不了解的人,只看果相的时候,现在网上有很多的报道,非常过激的行为,对不对?我们看到以后,我们的感觉和他身边亲人的感觉是不是不一样?尤其是一直陪着他成长的人,最后发现这个行为以后,结论会不会不一样?很不一样。如果这样的行为,我们没有参与其中的话,让我们评价,我们可以评价:现在世风日下,道德滑坡,对物质追求越来越多,亲情越来越淡薄,你看就发生这些事情了。大家想想看,这些结论说得不痛不痒的。不能说他不对,但是这些话说出来以后,如果是那个人听到了,他心里会是什么感想? (学员A:他想杀了你。) 法师:这个我们可以去体会。现在这个讨论先到这儿。我们去看一看,这个“同”,这些经典里边,再去体会他的时候,看这个“同”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我们再回到生活场景中去体会一下。“同”在《说文解字》里可不是“不异”,如果“不异”就是同义词转换了,它这个解释叫:“合会也。” “合会”,“合”,合在一起了,会聚了,这叫“同”。大家想想看,抽象一下,“合会”的状态,比如说:江河入海,是合会吧?“执大象,天下往。”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非常安定和谐的话,这个时候对全世界的有识之士,乃至于对大部分的民众来说,那个国家让人向往,开始向那些国家走的时候,那个时候叫“合会”,这叫“同”。如果古人不给我们解释,我们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合会”,很难想到“合会”。可是“合会”和“同”到底是什么关系?这就类似于说“常住”和“无依托体”的关系是一样的。我们要说“常住”的时候,要找一个东西解释它,因为它没有依托体,所以我们成立了常住性。这个“合会”有点类似的关系,我们要理解这个“同”的时候,你要感受到说:他有没有一种效果,有没有一种功效,就是能够让人“合会”,就是能凝聚人,有吸引力,那是“同”的状态。 所以人跟人相处,你只要“善与人同”的时候,你会产生心与心的合会的状态,彼此之间的关系距离近了而不是远了。你去体会一下,这就是善与人同的状态。我们这个解释在《易经》里边可以找到,《易经》里边专门有一卦,叫什么卦?同人卦。(法师板书)对同人卦的解释,有一个《序卦传》,是当时孔子把整个六十四卦一以贯之给它解释过来的,非常简单。为什么先有乾?乾后是坤,坤后是屯,屯后是蒙,蒙后是需,一直到最后,为什么?他解释同人卦的时候很有意思,这个同人卦在《序卦传》有一个解释,叫 “与人同者,物必归焉”。与人同的话,这个物一定会汇归到这儿,是不是合会的意思?合会的意思。所以这种善与人同的状态它能够让万物能够汇归到那儿去。用现在的话来讲,他善与人同以后产生一种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吸引力,让万物凝聚起来了。这就是善与人同。 大家想想看,我们生活中会不会有这样的体验?或许我们自己还没有凝聚,但是我们被凝聚了。被什么凝聚了?为什么我们愿意去这个地方。比如说单位,我们愿意去单位。有同学摇头了,不愿意去。不愿意去为什么还要去呢?(法师笑)比如说龙泉寺道场,大家都点头了。为什么你愿意去呢?给你发工资吗? (学员A:管饭啊!) 法师:哦,管饭啊?有免费的午餐,对不对?还管免费的住宿,对不对?就是因为免费吗? (学员B:免费很重要,现在这个社会没有什么是免费的。) 法师:免费很重要,原来你是看着免费啊。除了免费之外还有没有什么吸引我们的? (学员C:还有饭很好吃啊!) 法师:不但免费吃,而且吃得很好,是不是?不但免费住,而且住得确实很好,对不对? (学员C:罗汉菜是不是也是一种同的状态啊?) 法师:罗法菜怎么同了呢? (学员D:会合嘛!) 法师:原来是罗汉菜把你们吸引过去了啊。还有没有?大家想想,还有没有? (学员D:和山上的人相处很轻松。) 法师:和山上的人相处很轻松?为什么? (学员D:没有勾心斗角。) 法师:没有勾心斗角。 (学员D:是一样的,山上住久了,和山下是一样的。) 法师:我们要善与人同,善与人同就是说,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理由,对不对?我们要尊重这个差异性,而且一个场景,一定是尊重这个差异性以后,整体来讲是因为我们尊重了这个差异性,对于这个差异性来讲,是不是就求到了他的同?这一块有我的一个容身之地,对不对?给我留了一块空间。这块空间是我所同的,这种所谓的包容性就存在了,但是这个包容性大家知道,一定是站在这个大家所共同面向的这个对象而言的,彼此之间未必能包容。所以当这个共同面对的对象没有的话,马上又开始四分五裂了,对不对?所谓的四分五裂我们知道,一定是大家在一个平台上,一个平台上我们彼此之间没办法善与人同的话,我们这个人对这个人的归属感就没有了,这种同是一种归属感。归属感,有我的一片容身之地,比如说家,为什么我们愿意回家呢?尽管现在条件回家一次很难,但还是归心似箭,很希望回家,为什么?因为家里面有我们的一个窝,对不对?有我的一个房间,家里面吃饭有我的一个座位,父母心中有我的一片位置,对不对?一定是有的。如果我们不回家的话,家人都惦记。这该来的都不来,这不该来的——没有不该来的(众笑),全部都该来,谁不回去全家人都惦记,所以我们这个人在全家人里边都有一个归属的空间和位置,那个时候归属感就有了。这个同是什么?就是归属感。 可是在我们心里面,到底能给多少人、多少事情、多少领域提供归属感呢?你去检点会发现,如果真的想去检点一下你会发现很少,非常少非常少。我们可能觉得说和我们相处很融洽的人,很容易给他提供归属感,其实也不是给他提供归属感,大家知道,这是臭味相投,对不对?彼此之间提供了一个归属感,这个不费吹灰之力。但是一旦在别的事情上如果出现矛盾,很可能这种归属感就会破裂了,对不对?很可能产生一个更加的对立,这种对立有可能比一般人对立更厉害,这是有可能的。就是那种格局,我们所说的格局可不是一种很形象、很抽象的东西,它是一个很具体的东西。这个具体的东西就是在我们的内心里边到底能够为多少人、事、物提供一个归属感。 过去给大家分享过我跟那只猫的关系,发现要给这只猫提供一个归属感,足足让自己思想斗争了一个星期,说尝试着给它提供一个归属感吧,提供了以后发现它又给你带来那么多的麻烦的时候,又开始犹豫了,到底要不要继续给它提供下去,对不对?这个时候你不得不想办法,想办法避免这些损失,避免因为猫进来以后带来的这些损失。你要有办法去解决的时候,这个归属感还可以继续提供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慢慢观待这些事情,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原来事情多了。你提供一个归属感的时候,必须要去考虑这个人、事、物所有的一切都要去考虑,因为只要有一点没考虑的时候,这件事情,它在这个空间就找不到归属感,这块空间就没有它所同的地方了。 好,当我们把“同”理解为“合会”,而进一步“善与人同,物必归焉”的时候,慢慢就要找到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在现实生活中,我相信是很容易体会到的。这是一个层面的,后面还有哦。对这一块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么? (学员:“同”跟以前讲过的那个“亨者,嘉之会也”是一个意思么?还是不同的意思?) 法师:“亨者”,(法师板书)“亨”是这样写的么?“亨者,嘉之会也”,“嘉之会”,(法师板书)“会”是这个会吧?“亨”,亨通,万事亨通就是就是嘉——嘉就是美好的事物的汇集,就是“亨”,对不对?那么这个“同”和“亨”是不是一个意思?从意思上来看应该是一样的,所以现在就讲这个“嘉”,想象是这样的一个生活的场景:一般,我们商店要开张了,开张要进行剪裁吧?这个时候最关键的是要邀请谁啊?邀请嘉宾,这个嘉宾就是这个“嘉”。而且这个嘉宾不能找杀人犯,不能找这个刑事犯罪嫌疑人,对不对?一定要找在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来给我剪彩一下,可是,你找有名望有地位的人,人家愿意来么?愿不愿意啊?你会发现千辛万苦请人家不愿意来,什么原因?就是他要来的理由。他是有名望有地位,他会考虑说我来了以后会不会损失我的名望和地位呢。你想借我的光,我借谁的光啊。我能不能借到你的光啊,对不对?这个里面,前面有一个东西要出现了?这叫缘。这个缘,所以你请这些嘉宾的时候,嘉宾肯定要考虑你的背景,考虑你做这件事情到底为什么,对不对?他考虑你的发心,他考虑你实际承担这件事情的能力。这件事情虽然当面他不会问,但背后肯定会问了,请秘书调查调查,这是怎么回事,(法师笑)看看心里有没有底,这时候做嘉宾做的心里踏实。 所以他这个“元”就是“善之长也”,所有善的一个长。“长”是统帅、统领,最初的那个善,我们今天讲这个“元”就是发心。最初的那一念善是不是一个善,你做的这件事情有没有社会价值,有没有为老百姓,能不能解决我们社会的问题?发心很纯正能感人,感召,嘉宾是感召过来的。所以有的时候,你做一件事情很有意义的时候,你不请,这些嘉宾也愿意来,说:“我能不能过去呀?沾沾你的光。”这个感人,感召过来的。所以,我们这儿“同”的话,之所以能“善与人同”背后一定有个东西,这个东西是在感召人的。人的心量为什么能大,为什么能够为不同的人、事物提供这样的空间,他一定有一个最初的原因的,这个原因就是这儿的“元”。好,对“同”的这一层含义先到这儿。 下面再看一看,实质上我们会觉得你“善与人同”的时候,其实是让人产生一种自然而然——这是自然而然的感觉——产生的一种归属感。这种归属不是单向的,不是他归属我,其实是双向的。当他归属我的时候,我也归属了他,这是一个双向的。刚才不是有同学说了么,“菩萨一发心以后,这些都成了资粮田了。”就是要有田,没有田种什么,要种地呀。所以多一个人就多一份田,这多好,我有归属了,我的归属就是我的田地,所以到最后成了“地主”了。(法师笑,众笑)今天我们说的“地主”可不是那个地主。地——承载万物的主人,主动去承载万物的那个主就是地主,地多了。 我们在这儿讲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可是在现实中,在面对着每一个事情的时候到底该怎么“同”,这里面就考验我们的智慧了。我们明明觉得说这件事情是好的,我们可以同。同,善跟善的同,善跟善的归属这是件好事情。可是如果有过失,这件事情本身不好的话,你还怎么去提供这种归属,这个就难了。可是要知道,一个人他之所以能够被周围人所敬仰,就是因为在这个地方他做了突破。那么,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大家现在想像不出这样的事例来的话,我们先看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是我们在《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里边的一个故事,讲谁的呢?讲文殊菩萨的。可不是一般的人,讲文殊菩萨的。文殊菩萨其实也是这儿的“善与人同”。他怎么“善与人同”的,我们来讲一讲,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次文殊菩萨讲法,大家知道,文殊菩萨的智慧在佛所有的菩萨的弟子里边智慧是第一的。实际上,他在因地上也是诸佛的老师,智慧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他在讲法的时候,他讲的法都是从空性的智慧里边显现出来的。就是因为他从空性的智慧里边显现出来的,他讲了这么一句话,结果打消了一批人的积极性,讲了一句什么话?大家听好,(法师笑)看看大家能不能开悟。“心亦不在内,亦不在外,亦不在中。”听明白了?是不是这样子?心啊,你去找一找,你的心在哪儿?在不在外面,在不在里面,在不在内和外的交界的中间?“以此,彼无任何解脱。”他的意思是说其实你找不到。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彼无任何解脱”。你们辛辛苦苦追求解脱,其实这个解脱根本就没有。针对比丘弟子来讲的。 大家可以想象当时比丘弟子那个情景的变化,“无任何解脱,亦无所得,亦无现证。”听完这段话以后奇迹出现了,有很多比丘听得这样的法语也就获得了解脱。本来文殊菩萨说没有解脱,没有现证,结果他解脱了,也现证了。也有一部分比丘对于这种教义不起净信而认为,“如果没有任何解脱的话,那么我们修行证法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反问,完了,这一部分比丘弟子退场了。退场以后,我们可以看,“不悦而去”。就是满怀着不悦,心里很不高兴,走了。走了以后,这个时候文殊菩萨看到他们走,这时候“善与人同”。他怎么同的?当然文殊菩萨的这个境界,他一看到这些人走了,真是于心不忍,我讲的这么好的法,怎么会起到反效果呢?文殊菩萨心有“挂碍”,是不是心有“挂碍”?这叫如实观照,他们走了,走了以后,心里就想不能让他们走,这个时候心念一动,他自己变现了一个比丘,非常普通的比丘。从另外一条路绕路而走,刚好跟这群比丘碰面了,碰面以后他就问,大概意思是说,“文殊菩萨在那儿讲法,你们为什么要离开啊?”比丘说,“讲的什么呀,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说没有解脱,如果没有解脱那我们修行干什么?所以对这样的法我们接受不了。”那个比丘怎么说的? (学员: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法师:我也是这么认为的。(法师笑)那个比丘有没有狠狠教训他们:“你们真愚痴,那是文殊菩萨,他讲的没有任何问题,你们怎么可能对这样宝贵的法弃之而走呢?”狠狠的把他们批了一通,会不会?大家想想看,如果把他们批斗一通,会有什么反应?非常抵触,“你太愚痴,明明这是违背佛的教言的,你还执着……”是不是就吵起来了?可以想象,很容易吵起来。可是这个时候这个比丘没有这么讲,他是怎么讲的呢?开始打“妄语”了,(法师笑)怎么打的?这个时候这群比丘问他:“你到哪儿去?”这个比丘说:“我啊,对文殊菩萨所说的法不起信解而走开了。”这个比丘也是这样说的,“刚才文殊菩萨讲的什么啊,这个法讲的不对,没办法启发我的信解,我也走开了。”这群比丘一听就乐了,(法师笑)唉呀!真是志同道合呀。本来我们离开都觉得说可能是自己水平不够的原因,你一来,印证了,印证什么了?说明文殊菩萨的讲法确实有问题。对不对?是不是就这样,大家你乐我乐就乐开了?然后就完了?要这么就完了故事可就没意思了。 后面又讲了,那群比丘就讲:“我们也是这样子,也离开了。”这个比丘就问,“你们到底对文殊菩萨说的哪一句话不起信解?”那群比丘说:“那个文殊菩萨说没有解脱,也没有所得,也没有现证,这一句我们没有信解。”这个比丘怎么说的,他的大概意思是说:“你认为确实有个解脱吗?好,那你说的那个解脱在哪儿呢?你说的那个解脱的形状到底是方的呢,还是圆的呢?是白的还是黑的呢?你找找看。”说完以后什么结果?这群比丘就去找了,是啊,他说有个解脱,那解脱肯定有形状啊,对不对?到底这个解脱该是什么个形状呢?找了半天发现果然没找到。没找到就说了,他们也觉得很奇怪,怎么可能这个解脱没找到呢?这个比丘就说了:“你看看,由此可见,文殊菩萨讲的还是很有道理的。”到最后,这个比丘就说了……我们还可以戏说演绎一下,比丘可能还会补充另外一句话,说:“哎呀,真是很感谢你,你看,我其实刚开始也挺疑惑的,可是你这样一找的话,我也发现这个‘解脱’确实找不到。”然后因为对方确实没有找到,这时候他也说自己确实没有找到。对不对?是不是“同”啊?结果呢?结果两个人又更加欢喜,欢喜以后发现,这个文殊菩萨讲的确实有道理,赶快这一群比丘和这个比丘又结伴回去了,回去继续听文殊菩萨讲法。这个故事到这儿就结束了。 我们可以从这个故事去体会一下,大概体会一下“善与人同”是什么状态,现在可以体会到一点点吧? (学员:恒顺。) 法师:恒顺?这个“恒”,“恒顺”,大家知道,这个“恒顺”对“恒”的理解,就是当我们说“恒顺众生”的时候,再到文殊菩萨去给这一群比丘互动的场景里面,体会一下,“恒顺”可不是那么简单。这个“恒”中间有变化的,而且时时刻刻在变的。所以在《易经》里面讲,“恒”是什么意思?“恒”是久,当然今天我们说恒久了,对不对?恒久。可是“久”是一个结果。这件事情为什么能够持续“久”下来,这中间什么原因才能导致这一点呢?大家知道,这个“久”的产生,一般情况下,我们处的场景里面是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的,这个变化就会有困窘的时候,这个困窘大家不要觉得是一种困境,它是转机的开始。所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久”是这么来的。大家知道,我们说“恒”的时候,“一颗恒心”。我们说做事要有恒心,好,恒心是个起点,我们一定要起恒心。可是由“恒”到“久”之间,可不是那么简单就“久”起来了,中间有个过程,什么过程?在我们“恒心”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时时刻刻会出现一些困境,在面对这个困境的时候,要时时刻刻变化,变化的时候就通达了,通达以后才能“久”。 所以我们去看这个“恒顺”的时候,可不是那“一根筋”,我们想象的很简单去:我一定……不是这样子的,他在这个过程中是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的,可是这种变化就需要一种绝高的智慧,对不对?这种智慧一般人没有的时候,困境就把我们困死了。困死以后会发现,这个“恒”不起来了,怎么恒呢?根本恒不进去了,所以在“恒”到“久”之间,会发现这其实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这个动态的变化就是在这儿。现实是这个缘起,好,这群比丘他来了,面对这个缘起的时候,他恒顺一下,恒顺是什么呢?让自己的场景处在同样的场景里面,这个时候可不是有意地去欺骗他们,这是他确实体会到这群人,他们面对高僧大法的时候,确实不容易产生信解。他深切地同情,让他产生那种感受以后,他会发现那个变化的比丘也是这种心心相印状态的时候,就“同”了。可是,当产生“同”的时候,是不是就发生变化了?当他这个“同”出现以后,这群比丘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了,因为找到归属感了。所以那种“乐”,彼此之间的相应的“乐”就会产生。这个“乐”一产生,要赶快干什么?人在快乐的时候很容易接受善法,对不对?激起什么问题啊?快乐的时候在思考,思考的时候心开意解,明白了。 明白了,大家可以看,很简单的一件事情,可是时时刻刻都是在动、在变化。在变化的时候我们又没有去调整。如果不去调整,可以想象这件事情到最后,如果像我们平常理解的“恒顺”的话,那就是一直讲:文殊菩萨,不行,讲的法太离谱。这个时候辗转增上了,这叫恒顺的话,在这个方向辗转增上,到最后就是穷死了,穷则烂矣,到最后就烂了。不是久,是烂。 好,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故事以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去体会一下,体会什么?在我们人与人相处,具体的一个场景里面,那种“善与人同”的心理状态是什么样的状态。现在有一点点感觉了?给大家提供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里边我们可以去体会一下这个“善与人同”。刚才已经谈到,在讲到“同”的时候,就这个故事背后,在《道德经》里面有一章,专门在论述这个问题。我相信,其实是老子他在与一切人在相处过程中,他一定体会到这样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什么状态?“善与人同”的状态。所以,有一篇感言,专门讲这个问题。那篇是哪一篇呢?就是“希言自然”那一篇。 “希言自然”就是《道德经》的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是一层意思,下面一层意思:“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完了,大家想想看这一段就结束了。这一段里边就是在诠释这个“善与人同”的内涵。我们一点点来看一下,解构一下,认识一下这段内容。 “希言自然”,希言自然是什么意思?少说话就是自然的,是这个意思吧?是啊。其实你去看一看也是这样的。你去看一看大部分解释都是这样子,就是少说话,谨慎地说话符合自然的状态。事实上这个“希”,不需要再看《说文解字》。其实,一以贯之,《道德经》里面解释这个“希”是非常明显的。什么叫“希”?听而不闻叫“希”,你听但是没有“闻”。你认真去听,闻不到。什么意思?(学员:大音希声)大音啊,因为这个声音太大了,所以你闻,听不到。可以理解吧?理解不了啊?确实理解不了。我的声音大家能听到吗?(学员:能。)我这就不是希言。师父在跟我们说话,大家听到了没有?(学员:听到了)听到了?挺厉害的。(法师笑),佛菩萨在跟我们讲话,听到没有?(学员:没有)没有吧?这就是听而不闻。你听的话,闻不到,这叫“希”。但是,师父、佛有没有在跟我们讲话?有纯正信仰的同学们?有没有在讲话?(法师笑,众笑)有纯正信仰的同学们,就会体会到说,佛正在跟我们讲话。(法师笑)时时刻刻在跟我们讲话,没有一刻离开道,时时刻刻在给我们展现,展现什么呢?展现道的内涵。而展现道的内涵就是:“视之不见名曰夷”。看,但是看不到,那种状态叫“夷”。听之不闻叫“希”。这个希,就是大音希声。因为这个声音太大了,大而听不到,太大了以后听不到,所以,大家知道,我们的耳根是有局限性的。这个局限性,就是在一个固定的声波范围内,你能听到,频率太高的听不到。频率太低的也听不到。对不对?这个大音啊,就是频率太高,它的能量太高。说的话的能量太高,以至于我们失去了,被屏蔽掉了。我们只能听到什么呢?噪音。比如说现在我在讲话,这就叫噪音,对不对?(法师笑)声音,有形有象,它是噪音,那要警惕,虽然你有时候听得也很悦耳,但是你要注意,这是噪音。所以一定要很谨慎,听到别人说的每一句话,一定要善加警策,善加觉照,不要被这些名言所蒙蔽。真正的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必须要用心去听。这个希言就是这个,它太自然了,自然到太平淡,太没有味道的时候,真正的符合道的言就是这种希言。 如果不是这种状态,大家可以看看,马上后果就出现了,什么后果?——飘风。飘风就是非常大的风,骤雨呀,下的雨非常大,可是连一个早晨都坚持不了,连一天肯定坚持不了。如果暴雨倾盆的时候,一定不能够坚持时间太久。你想想看,骤雨和飘风,这是天地所为,它都没有办法长久的话,我们人能长久吗?用这句话来比喻什么?比喻我们说的话,比喻我们做的事情,如果我们希望通过我们说的话、做的事情来去影响别人的话,这就是飘风、骤雨。大家要知道,这是不可能长久的。这种有所求的心理状态,心机太强的状态,是不可能长久的。 大家知道,我们对孩子也好,对身边的人也好,总是寄予太多的预期,然后,希望我给大家做出典范来,我言行上去影响他,我已经努力三年了,看看有没有成果呀?然后再问,“你有没有收获啊?”(法师笑)大家知道,我们这些所作所为,就是飘风,就是骤雨。它能听得见,能看得见,这些都不是大音,都不是大象,所以对人的影响力是非常有限的。不影响还好,一影响以后,不是“同”了,而是“异”了。 所以它给我们提供的状态就是生命的成长是自然而然的,你不要太多刻意的行为,不然的话,会让我们的生命成长,会进入一个我们的预期里边的时候,你以为是你的预期,实际上那个生命成长已经变得非常弯曲了。你以为是直,实际上非常弯了,这已经违背了自然成长的规律。 我是觉得正是因为这些古来的这些圣者,他体会了这一点以后,所以他提出:从事于道者,就同于道;从事于德者,你就同于德;从事于失者,你就失一失。这个“同”的状态,大家知道,“善与人同”就出来了。就是时时刻刻给它提供一个土壤,而不是拔苗助长,如果它“失”的话,你不是同于“失”,要用一个很高的标准去要求他,完了,拔苗助长。大家知道,这种拔苗助长的结果就出来了,这个拔苗助长就是飘风、就是骤雨。今天他可以改,可是三天以后他又会返回原样,而且甚至比你改之前更甚。这就是我们人为的造作,这是妄作,太多太多的“妄作”就出来了。正是因为他能够“同”,所以有道的人,他就同于道,他一样表现道的状态;有过失的时候,他同于失,失亦乐失之。那个失者找到自己归宿的时候,内心很快乐。在很快乐的时候,因为他时时刻刻在提供着土壤,土壤本身的生发力是有的,只要那个机一变,缘起一变,马上那个道的部分就出来了。 所以到最后,关键的最后一句话,很关键。“信不足焉,有不信焉。”信不足,所以才有不信,什么意思?“信不足,有不信。”在《道德经》里边,在老子的思想境界里边,这个“信”的境界是非常高的。大家要知道,这个信可不是一般的信,这儿的“信不足”,就是如果道者、德者、失者,他没办法对你产生信任,那一定是因为你自身的“信不足”,对不对?所以那个时候,文殊菩萨化现一个比丘,跟这一群比丘互动的时候,如果这一群比丘对他没办法产生信任,那一定是这一个比丘没有信,“信不足”,什么意思啊?——诚不足,不够诚。他没办法纯粹地“同”,让别人看出瑕疵来了。让人看出说:原来你是这样一种人,原来你还有这样的目的。完了,这个“同”,假冒伪劣,就出来了,就是“信不足”。所以他那种信一定是真实得让别人觉得就是这样子,事实就是这样子。所以感同身受容易吗?很不容易。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跟人相处,为什么有的人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信任感,大家想想看,很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的那些人你去体会一下,他对你内心的状态一定是非常真诚的状态,他对你的痛苦也好,你的遭遇也好一定是感同身受的,就是在那一刻就产生了,就那种信任的状态就产生了。所以这儿讲的“信不足,有不信”是这样一种状态。 好,后面再补充说明一点,刚才其实已经谈到了,当我们想去理解这个同人卦的时候,因为在《易经》里面刚好有一个同人卦。如果将来我们去学《易经》,把同人卦学透了,基本上这个“善与人同”的状态也就明白了。因为那个同人卦就在讲“善与人同”,那个状态,恰恰就是在讲,讲谁呢?讲舜的状态。同人之后就是大有,大有是什么呢?这两个状态我们会发现,它就是尧和舜的一个关系。在同人卦里面,上面是一个乾卦——乾卦三个阳爻,底下是一个离卦——离卦两边是阳爻中间是阴爻。乾卦代表的是天,离卦代表的是火。火,是一种光明。天,代表的是一种刚健不息。所以,它是一种文明的力量,而且是刚健不息的力量,这就是同人卦。同人卦里边最核心的,其实在阴爻这一块,这个阴爻是一个柔的状态,柔它居在这个中位。这里边它在讲,我们将来如果学习的时候,会发现它相应,二爻和九五相应的时候,其实是讲的这个柔,它得这个中位,同时又和天相应。这个和天相应的状态大家可以知道了,大舜他之所以能善与人同,他一定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境界上去看每一个众生,去看每一个人。如果他没有这样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的话,这个是做不到的。 所以过去我们讲天子,天的儿子,为什么他能够把天下的百姓视为自己的子民、孩子一样?那是因为天子他承的是天的德,而我们所有的万物和老百姓谁生出来的?那是天生育出来的。所以他是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上看到了大家的一体性以后,他对于万民乃至万物的一种就像自己孩子一样的那种心情就出来了。在这种状态里边“同人”,天下汇合于他,天下汇合于他就出来了。所以同人之后,紧接着就是掉一个个,离上乾下,成了大有卦。 我们知道当时舜帝,尧帝为了选拔舜帝的时候,还考验舜帝,对不对?一狠心把两个女儿都嫁给他,这个还不放心,把儿子也派去考察一下这个人到底怎样,如果将来把天下托付给他的话,放不放心?那个时候发现舜确实有德行,放到哪儿,他那一块德行的感召,放哪儿哪儿就好,德行已经到这种程度了。那个时候尧是天,舜是在下位。 这样考察以后,进入另外一个卦了,叫大有。这个大有,就是把离,火到上面去了,而下面是天,下面是“天”的状态。因为他不断去累积、不断去汇集、不断去汇集,当他的势一旦累积到这种程度以后,万民都归顺于他的时候,他自然就是天子了,对不对?但是他处于天子的状态的时候,还是这个“柔”居中,“柔”居在这中位。所以你会发现舜这个德行,他一直是一种“柔”的状态,这种“柔”的状态用《道德经》里面的话就是“至柔”。“至柔”用我们佛法里面讲的话就是完全没有我的状态,没有我执,没有我执那就是一种空性的状态。 所以紧接着“善与人同”之后就是“舍己从人”。这个“舍己”就是舍掉自己一切的执着,时时刻刻都能够“从人”的时候,随顺每个缘起,去化育他的时候,这个德行就展现出来了,自然趋于“大有”。这个“大有”后面就讲了,它这个《序卦传》里面讲:“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大有者”,当然后面有“大”之后,不可以盈,所以紧接着是谦卦,马上谦卦就提醒他:你不能太过,太过的话,你虽然居这个位以后,马上要“谦”下来。所以你看,把整个这样一个动态的状态给我们描述出来了。 好,今天时间关系,就给大家分享这么一些。我想通过这样一个大家的分享,对这个“同”有一点感觉了吧?应该有感觉了。下面大家还可以在生活中去慢慢去体会一下,体会一下“同”在我们生活中的一种应用。 到目前为止,《心经》就把这第二句话的内容学完了,“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后面讲的“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就不再单独分享了。因为我们在分享的时候,实际是把生命体当做一个整体来去看待的,也就包括了色、受、想、行、识五蕴,所以我们不单独再去分享。 下一节课开始,就进入下一句话的学习——“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快到年关了,可能我们还可以再上三次吧?还可以再上三次,一直到二月一号。下面还有三次课,三次课把这第三句话来给大家做一个分享,下一节课就由同学来分享了。 后面的几天大家可以预习了,时间短了一点,但是我想大家已经慢慢有这个前面的基础以后,再去总结这个心得和体会的时候,来的就更容易一些。那么周五同学来分享,希望周四的晚上,大家把那个心得可以交上来,交上来以后我们定一下分享的次序,这是第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就是我们第二次作业,第一次作业是第一句话乃至于经题它的一个心得总结。第二次作业也就是第二句话,没有算我们第二句话讲了几次课,从这个第二句话内容整体上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心得、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个体会,和我们学那么长时间以后,如果我们自己再去学习它的话,有没有新的角度来去认识它。大家一项项去写,写了以后在作业系统里面去交。过去给大家提过说要去给身边的人分享,还要提供照片之类的,似乎有同学反馈确实有点困难,所以这个作业我们就不再强求了。但是如果你做了,我们到时候会附加,把这个分数给大家附加上去,所以这个大家要有条件还是尽量能做。大家还是去写心得然后交,交了以后,我还是照常地去给大家批,这是这两件事情。 好,大家看看还有什么需要去说的吗?没有的话,今天的学习就到这。一起做个回向:愿此殊胜功德,回向法界有情,净除一切罪障,共起无上菩提。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文钞》里记载,有人问印光法师:“学佛有没有秘诀,能够教我们一下就得到?”印光大师说:“有,诚敬二字。”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没有诚敬,就什么都得不到。印光法师说“诚敬”两个字,是入门的秘钥,你要是真正把它做到,这钥匙你就得到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