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14/9/3   热度:780
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修行要学会转念,把念头转过来。从哪里转起?从自私自利转起。我们的心里头,不要有自己、不要有自私自利、不要跟一切人事物对立。我们的念头里面,不能有嫉妒、不能有控制、不能有占有。佛法教给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所以我们看到别人做好事,要生欢喜心、全心全力去赞助;没有能力赞助,口头上要宣扬、要赞叹。要晓得,我们随喜赞叹他,帮助他,成就他,我们所获得的功德跟他一样大!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贾世春
至相寺,又名国清寺,位于西安市南约30公里的终南山天子峪内,是我国佛教华严宗的发祥地。地势雄巍,形状如龟,其大顷许,缓平而下;下有百泉汇流。寺院处于龟背之上,坐西向东,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后依突起之龙背,前对挺立之驼 ;左倚龙首,右临伏虎。负阴抱阳,瑞气葱葱。冬无严寒,夏日清凉。远望东方之群山,层峦嶂;向北俯视秦川之沃野,历历在目。相传唐太宗李世民曾多次诣寺敬香〈距寺四公里之山顶有避暑离宫“唐王寨”〉寺内有遗碑铭曰:“终南正,结在其中。”故知此寺不仅是佛教著名古刹,也是终南古胜境。
据《续高僧传?普安传》载,周武灭法〈574〉,普安“栖隐于终南山之楩梓谷〈今天子峪〉西坡,深林自庇,又“引渊法师同至林野,披释幽奥,资承玄理。”《续高僧传?渊传》载,渊屏终南,于楩梓谷内的狭谷之中,水流湍急诸多不便。 之师、高僧灵裕”敕召入朝,有间隙径投渊寺,又以〈文〉帝之信施,为移山路。“裕卜西南坡阜是称福地,非唯山众相续,亦使供拟无亏。”渊即听从迁往今寺址推究历史,该寺的创立当在隋文帝开皇十五年〈596〉,《续高僧传?智正传》载,智正原居京城仁觉寺,“承终南至相有渊法师者,解行相高,京城推仰,遂往从焉,道味江湖,不期而会,因留同住28年。”
至相寺自创建后,即成为 渊、普安、智正,华严宗初祖杜顺、二祖智俨、三祖法藏、海东华严初祖义湘等习传《华严经》之所。其中最著名的则是华严宗二祖智俨大师。
智俨〈662-668〉,俗姓赵,甘肃天水人,12岁时随杜顺到终南山至相寺出家。他曾于《大藏经》前祈求得一专修法门,因抽得《华严经》首卷,从此专学《华严》。他初受教于杜顺,又跟智正学《华严》,后又探讨北魏慧光所撰《华严经疏》,对其中的“别教一乘无尽缘起”以及“十地中六相义”之旨融会贯通之后,开始著书立说,使华严一宗创具规模,宗风渐振,时人称他为“至相尊者”。智俨在至相寺有二大高足弟子,一为中国华严宗三祖法藏,一为海东华严初祖义湘。
义湘〈625-702〉,为新罗鸡林府人,天资英迈,弱冠出家,于唐高宗龙朔二年〈662〉诣终南山至相寺,以智俨为导师,以法藏为同学,在寺综习《华严》经义达十年之久,归国后于新罗太白山创浮石寺,弘扬华严教义,学徒云集,被尊为海东华严初祖。后来法藏寄义湘书中曾记:“是知如来灭后,光辉佛日,再转法轮,令法久住者,其唯法师矣!”其赞誉可谓倍至。法藏与义湘的同窗友谊,传为至相之佳话。
据《续高僧传》与寺内遗碑载,至相寺僧 渊、普安、智正,隋唐京城高僧昙崇、通幽、慧欢、灵干、慧藏、道宗、慧因、静琳、慧海、德美、智该,三论宗之祖吉藏,三阶教初祖信行等,以及隋唐诸多在家居士、社会名流。卒后均于至相寺附近凿龛、立塔或墓葬。
至相寺在隋唐时极盛,高僧辈出,后渐陵夷。宋元明三代兴衰无考。清代称国清禅寺,成为曹洞宗的道场。据《咸宁长安两县续志》载,光绪20年,西安卧龙寺方丈东霞禅师兼理寺事,竭力营构,一时托钵者极众。据方丈室龙寺方丈东霞禅师兼理寺事,竭力营构,一时托钵者极众。据方丈室脊注明,同治五年二月,方丈海乾和尚重修;韦驮殿脊 注明,民国25年3月,白道峪法亮大和尚、裴公洞监院康大师重修。
1950年前后,有常住僧众三十余人,土地数百亩,殿宇房舍四十余间,寺周围古树名木数十棵,寺区碑塔林立;寺院远近闻名。土改时只剩十三名僧人,分得土地共五十余亩。六十年代中期,该寺遭到严重破坏,古树名木大都被伐,殿舍、经象被毁,碑志被砸,塔、龛、墓全部平毁,碧塔内藏的七波斯〈伊朗〉萨珊朝银币、鎏金莲花等珍贵文物,现藏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地下许多珍贵文物被盗,山上的十余户村民,也相继迁来寺区安家耕种。
1985年落实宗教政策,僧人本智住持该寺,重修大殿、新塑佛像。现寺内尚存大殿、韦驮殿、方丈室各三间,僧房六间,厨房二间。寺之右侧存有“曹洞正宗第三十世灵源紫谷大和尚涅槃塔”六棱石碑及底座与塔帽,寺之左侧有“大唐故二谛法师墓志”一方。韦驮殿前有古槐一株,大殿后有巨大白果树一棵,两树胸围皆三米多。寺之北崖有人工凿成遗洞四孔,名曰:“莲花洞”,位置清静;寺内有唐宣宗丞相裴休静修之石洞,极宏敞,曰:“裴公洞”〈已掩埋〉。裴休之子、镇江金山法海禅师曾于寺留住,方丈室前有古井一口,名曰:“法海井”。寺之后方有大面积橡树林环抱寺院,古木参天,风景幽雅。山下至山上有宽敞盘山大路通达,车辆可直入寺内。
近年,韩国、日本和台湾地区的佛教人士、专家学者多次来寺参拜、考察。经政府批准,已将国清寺之名恢复为至相寺,并被批准为宗教活动场所,有常住僧团。寺区土地、山林根据宗教政策正逐步收复。住持妙醒法师发愿恢复重建至相寺,使其成为专修《华严》之道场,至相寺复兴在望。
〈转载自中国佛教会《法音》杂志1998年第六期“胜迹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