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净土


2014/9/3    热度:253   

观音净土
  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哲学教研室 韩剑英
  内容提要:“净土”是个内涵极为丰富、又广为百姓熟知的概念,这种熟知往往在现实中,包括理论和生活中造成人们对净土的简单化和笼统化的理解。本文试图从“净土”的内涵以及十方净土的异同入手,通过对净土中对民众影响最大的观音净土思想特别是观音净土信仰的特点、观音圆通法门的应机等试图进行一个较为全面地分析,从而为更好的把握观音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的思想实质以及净土思想的丰富内涵打下基础。
  关键词: 观音 净土 唯心 人间
  作者简介: 韩剑英,女,1971年出生,先后于1992年和1997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获得宗教学专业学士和中国哲学专业硕士。1997年7月至今,在北京机械工业学院人文社科系哲学教研室担任教师,讲授哲学、世界宗教、中国传统文化等课程。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包括:北京市社科院地方志“宗教志”、国外邪教状况分析和政府对策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及应用专业建设研究、哲学原理内容结构设计“中国哲学‘和’的观念”、大学生信仰状况调查与分析等。
  一
  净土法门,因为“全事即理,全修即性;行极平常,益极殊胜”1,作为“如来一代法门中之特别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2,往往被佛教内外人士广为传颂和修习,成为最普及、最实用亦最具影响力的宗派。然而,我们常说的净土主要指阿弥陀佛接引往生的西方极乐净土,或者还有弥勒菩萨的兜率内院净土和阿閦佛的东方妙喜净土,普通信众一谈起“净土法门”更往往直接就等同于阿弥陀佛净土法门,而别无其它,这在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对净土过于简单化的理解和误解。本文仅从观音净土的角度对此做一初步阐述,敬请大方之家给予指正。
  “净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解释为“(界名)圣者所住之国土也,无五浊之垢染,故云净土”3。净土通常是指诸佛菩萨愿力形成、提供给不同修行者继续修持或佛菩萨教化的庄严清净场所,在佛教中却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词汇。就其本意而言,包括化主(即佛)、处所(即世界)、所化众生(即往生者)三者,同时又是净土修行法门和净土宗派的简称;就处所而言,又有三土之说,一法身净土,二报身净土,三化身净土。进一步如西方极乐世界亦有三土,不过按照佛教大多数时候的说法凡夫俗子只能往生化土,就化土而言,其中又有二种,一是胎生,二是化生;就优劣而言,又有三品之说,如东方妙喜世界杂男女故,是下净土,西方极乐世界杂二乘故,是中净土,上方众香世界无二乘故,是上净土,等等,所谓“众生起行,既有千殊,往生见土,亦有万别也。”不同佛教经典对净土的描述往往也各有侧重,依《阿弥陀经》内有西方净土,依《药师功德经》内有东方净土,在《无量寿经》内有十方净土,其他很多经典则都提到十方净土。例如《佛说无量寿经》讲道净土时说:“尔时世尊放眉间光,其光金色遍照十方世界……十方诸佛,净妙国土,皆于中现,或有国土,七宝合成,复有国土纯是莲花,复有国土如自在天宫,复有国土如琉璃镜,一方国土皆现出有如无量诸佛土”4。
  在这十方净妙国土之中,对于北传佛教和民间信仰影响较大的是西方净土,由阿弥陀佛教化的国土,本于过去世的法藏比丘的誓愿而建立,是一个充满安乐详和的清净世界;兜率天净土由弥勒菩萨愿力形成,分内外二院,提供给禅定较好的修行者在此继续修行;净琉璃净土由药师琉璃光如来的愿力形成,没有贪欲、恶道;燃灯古佛净土由燃灯古佛的愿力形成,是授记的净土;华藏世界净土由毗卢遮那佛的愿力形成,为诸佛弟子说法处,含概层面最大;观音净土由观音菩萨愿力形成,是各种观音弟子学佛闻法之处;普贤净土由普贤菩萨的愿力形成,是诸如来菩萨摩诃萨净土;五方佛净土由五方佛愿力形成,五方净土各有不同,教化不同种;再加上佛经中提到的其他各种净土,大乘佛教描绘出一幅“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佛国净土胜景。
  十方净土形成十方法门,这些法门虽是大同却有小异。按照佛教的说法,佛本无定法可说,是“随顺众生”而施设法教,净土法门亦随顺不同众生时就会应机而形成不同的净土,《维摩诘经》云“自心即净土”,净土是心净,心净则土净,心净则佛土净,毕竟像慧能大师一样能够“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尚在少数。因此,“佛土”亦即是“众生之类”,每种净土依佛菩萨不同的愿力形成,其“心”状态不同,接纳的种类不同,因此可以说诸法由心所现,各个不同。其中,作为观音净土化主的观世音菩萨于菩提树下成等正觉,号普光功德山王如来,其佛国土无有声闻缘觉之名,其佛国土号众宝普集庄严。观音是最富有中国特色的菩萨,民间对她的崇信远远在其他诸佛菩萨之上,是中国民间信仰的核心,观音净土如楼宇烈教授所言“解救现世苦难,尤为世人所仰仗,以为解脱生死、求福免灾之易行法门。”不仅净土念观音,而且天台智者大师、四明知礼、唯识玄奘法师、密宗莲花生大师等都对于观音及其法门有着充分描述和讲解。为对观音净土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我们首先需要简要回顾一下观音一词、观音的名号、观音的来历、观音信仰体系、观音净土的独特性等基本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观音净土的有机组成部分,当然,我们随后还会谈到观音净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观音净土法门的原则以及其中所体现的唯心净土和人间净土的思想。
  二
  观音,梵文为Avalokite svara,avalokita义“观”,svara义“音”(即祈祷者的声音),意即该菩萨时刻在观察人间一切众生的疾苦,所以汉文常译作“观音”,又译为“观世音”、“观自在”等。“观世音”、“观自在”这两大名号,体现了菩萨“悲智双运”的境界。观世音,是说世间众生遭遇灾难不祥,若一心称念菩萨名号,菩萨观照无遗,即时寻声赴感,使之离苦得乐,这是从“悲”立名;观自在,是说菩萨因地修行,用般若妙智,由耳根一门深入,反闻自性,不被外界声境所转,故尔观听圆明,得大自在,是说这位菩萨的智慧已经达到了世上一切事物(物质的和精神的)都不能妨碍他的行动,更不能动摇他的信心,这是从“智”立名。这正符合了菩萨道的基本原则;修自利之功德,是为着圆成利他的事业;做利他的事业,是为着庄严自利之功德。在正式名称之外,观世音菩萨还有一些家喻户晓或者鲜为人知的别称与密号。这些别称有的直接出于佛经,有的别称虽出自后人的创造,却无疑间接地根据于佛经。前者如“燃索”和“千光眼”、“施无畏者”、“大悲者”、“白衣大士”、“普门大士”、“南海大士”、“救苦菩萨”等等5。此外,在赞颂、祈愿之际,所用“大莲华身”、“大净有情”、“闻名救厄者”、“世间慈悲父”等别称更是不一而足,但出自民间妇孺之口的“白衣娘娘” “送子观音”或“送子娘娘”,和神话小说《封神演义》的“慈航道人”之类,这些都属于民间信仰体系中的别称。另外,观世音菩萨为显、密两宗所共称共尊,其密号为“正法金刚”,又因密教认为观世音菩萨系阿弥陀佛同体之化现,故又与弥陀同号“清净金刚”。
  而所有观音的名号、别称以及密号等,都是从各个方面来表达人类对理想人格的崇敬:悲心恳切、觉照圆明、寻声救苦、随类应现,与娑婆世界因缘最深,“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6。然而这个观音,在佛教的原始教典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诚如《红楼梦》中所说:“虽善无征”,其由来亦是佛教的一段公案,直到大乘佛教时期,佛经中才开始出现很多种不同的说法,观音也才变成为左右影响与亲和力的人间菩萨。关于观音因地修行及其得名的事迹,分别有宿世悲愿、修四自利、证果利他等三种最著名的记叙(略)7。
  在汉传佛教中,观音是西方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大约在两晋之际观音菩萨的信仰就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到了南北朝,由于频繁的战乱,社会动荡等原因使宣称能在现世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信仰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不仅专门宣扬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观音经》在社会上得到广泛传播,而且还出现了一些专门宣扬观音菩萨灵验感应故事的书籍,如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宣验记》、傅亮编的《光世音应验记》、齐代王谈编的《冥样记》等等。由于有关观音菩萨的神话传说符合当时民众要求摆脱苦难、向往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望,而且以慈悲济渡为本愿的传说使大家感到有一种亲切感,所以观音信仰在中国民间发展迅速。其间,观音菩萨像在中国长期流传过程中,发生了种种演变、中国的老百姓按自己的愿望和喜好,塑造了许多富有民族特点,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和情趣因而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观音像,例如马郎妇观音、白衣观音、杨枝观音等。宋代以后更出现了按中国古代仕女形象而创作出来的观音菩萨像,这种类型的像成了观音菩萨像的主流,以至观音菩萨有着“东方维纳斯”的美誉。
  观音在汉地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观音净土信仰的三大体系。第一是汉传佛教的观音净土信仰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流传于汉族地区,归属于正统的中国佛教范畴,是印度大乘佛教中的显教与中国文化对话的产物,保持了较多印度大乘佛教显教的成分;第二是藏传佛教的观音净土信仰体系,这个体系主要流传于藏蒙及山西、四川、北京等广大汉族地区,归属于正统的藏传佛教范畴,是印度大乘佛教中的密教同中国西藏地区的文化对话的产物,以印度大乘密教的成分为主体;第三就是中国民间的观音净土信仰体系,主要流传于汉族的广大民间地区,它归属于中国的民间宗教信仰体系,不为正统佛教所认可,是印度大乘佛教文化(以显教为主体)与中国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对话的结果,在这种观音信仰体系中,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文化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成为一种以中国文化为主体的观音信仰体系。当代,在这个体系中,正统汉传、正统藏传以及民间信仰的界限逐渐模糊,特别是汉传佛教与中国民间的观音信仰体系之间发生强烈的融合,呈现民间化的发展趋势。
  三
  在净土信仰体系中,观音净土信仰又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观音净土虽然与其他净土一样追求死后往生的自利,但其作用却是更侧重于现享法乐和济世益人的二利庄严,大乘倾向突出。传统的净宗修者,是身在娑婆,心住净土,一切力度众生的善行,都求转化为往生资粮。即净宗传统回向偈说的:“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园。” 而观音净土修行者的眼光,主要是注视着此间苦海的,发心于自救救人,与观世音菩萨的弘愿相应。中国历来有“观音救生,弥陀求死”之说,正像互联网络上一位我不知其名的版主所说的:“愿以此功德,回向诸众生;悉皆归正觉,不负佛深恩。” 同时,观音净土虽也如其他净土一样重视“持名”,但更强调以“观像”和“观想”观音为主的观音静坐,即“观察声音静坐法”观世音菩萨借以成就的法门。
  观音净土法门,如楼宇烈教授所言:“观世音信仰一般都注重于他的大悲愿,希望从他那里得到强大的救助和庇护,而对于他的修证三昧和教化法门则注意得甚少”8,可以也应该说是观音净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如在净土根本经典《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十观中讲道“想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以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罪,获福无量”,第十二观中讲道:“观想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在《楞严经》中,观世音菩萨法门是被明选的修定法门之一,是借着修定的方法修净土、既直接又有效。观音净土修持法门的核心就是“观世音”与“观自在”。所谓“观世音”,就是以能观之智,观照世间一切音声.不起妄识、妄闻,反闻自性,而入正定。所谓“观自在”,就是因观知众生苦难,以大神通,随机往救,自在无碍。具体地说,“观”是主体的妙智,始终如一;“世音”是客体的境界,有着前后的不同。通俗的来讲,“观世音”是用耳根圆通修法,而“观自在”菩萨是用眼睛修色界大光明定;“观自在”是修光,用眼睛起修配合意识,“观世音”是用耳朵起修配合音声。
  对于观音净土修炼法门及其所达到的境界,《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中有一个非常深刻地描述:“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9。观世音菩萨法门就是从闻声、思惟、修证三个阶段去修持,证入如来的正定三昧(即三摩地)。“初于闻中”,人们耳根清净自然听到外界一切音声,乃至呼吸的声音,“入流亡所”,忘掉所听的音声,外面的声音没有了,内在的声音也没有了,完全清净到极点,则“所入既寂”,再由这了无所闻的寂灭中进修,有声与无声动静两种境界,都了然无碍,却一念不生,所谓“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此再加以精进,能闻与所闻的作用功能,都涣然冰释净尽,能听声音的本题功能,以及所闻声音的作用,不管动与静,都涣然释然,“尽闻不住”,就甚至于觉得超越跳出宇宙观念的范围,如此,再进一步就可以彻底明心见性,与形而上的道体浑合为一。“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认为娑婆世界众生修观世音耳根圆通法门最好。所谓“圆通”,就是利用耳根听声音来修证。因声音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十方无障碍,能够清净圆满通达进入道的境界。希望在座男女老幼共同走观音念佛的法门,不管行住坐卧之间,一心不乱的念去。念念之间与观世音菩萨根根相连,自然亲证观音菩萨“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到达入流亡所的境界。“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是我们听声音后面还有能感觉到自己在听的,那个觉性与所觉的声音,能觉与所觉都空掉了,空的境界与自己大彻大悟的境界都没有了,能所双亡,尽闻无相的境界也无所住,空与觉性就浑然一体,至极于圆明之境。“空所空灭”,能空与所空的现象也没有;“生灭寂灭”,自然就灭尽生灭的作用;于是绝对真空的寂灭自性就当下现前。空去能生能灭的,达到浑然一体圆明道体,所以到此时,呼吸也停了。形而上的道体自然完全呈现了,突然超越世间出世间所有的境界。十方世界立即洞彻圆明,天人合一,圆满清净一体。
  《佛说无量寿经》开示净业修持的态度与方法,是观音势至两种圆通方法合修的示范。观音耳根圆通虽然倾重于利用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的特点,不出流循尘,而是入流亡所,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追求自力解六结破三惑,但是也可以与势至菩萨根大圆通合修念佛法门。势至的反念念自性与观音的返闻闻自性,都在自性开启上用功。只是势至用念佛的方法,观音用观照的工夫。二者有方法上的差异。将势至的都摄六根、系念佛号与观音的返闻自性、入流亡所融合起来,双取二种圆通的胜妙,这样心如虚空、淡泊宁静、离欲无染、心存往生成佛广度众生之善愿,精勤求索、对苦难众生常怀哀愍慈济之念;同时,在世间生活中,能够言谈举止契合仁义礼智信,诚于中而形于外。观音菩萨的慈悲与势至菩萨的智慧,相得益彰。
  关于观音净土圆通法门,在《华严经》“入法界品”中,观世音菩萨把他这种解救众生的悲愿和实践,自称为“大悲行解脱门”。经中观世音菩萨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已成就菩萨大悲行解脱门。善男子,我以此菩萨大悲行门,平等教化一切众生,相续不断。”“善男子,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楞严经》里文殊师利菩萨也专门强调,认为它是一切修持方法中的最方便、最容易成就的法门,可以教化末劫时期在沉沦中的众生。只要依耳根法门修持,自然可以进入圆通,可以超过其余的方法以证得真心实相10。
  由上可知,观音净土法门,即净即秽,即秽即净;西方此土,不逾分寸;生而即无生,去则实不去,强调净土不在天边,净土是在自我内心深处,只要将“心”的杂念去除, 净土非净土实为净土,那是内心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有如《华严经》所形容的“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所描述的,观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我心与菩萨心合而为一,“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莲池大师在《答净土四十八问》中解释“心净土净”时说:“语有二义:一者约理,谓心即是土,净心之外无净土也。二者约事,谓心为土因,其心净者其土净也”。观音净土即是唯心净土,正如方立天教授在《中国佛教哲学要义》中所说:“唯心净土思想的阐扬与流传,是佛教净土观念在中国发生转型的重大标志。所谓唯心净土,是指心为一切的根源,净土是心的显现,是唯心所变,净土实存在于众生心中。也就是主张从心上体悟佛与净土,即观自心以显自性之弥陀与净土”11 。
  观音净土的思想,在《妙法莲华经》、《楞严经》两部重要佛教经典中有着集中反映,《楞严经·观音圆通法门》是依观世音菩萨法门的自修而言,《妙法莲华经·观音菩萨普门品》及北凉昙无谶译出的《悲华经》则是依观音菩萨的度他而言,而反映观音净土思想最有名也最通用的,则是出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头一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楼宇烈教授对此有专门阐述,在此略),其它经典如《大方广佛华严经》、《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大乘庄严宝王经》等都构成了观音净土不可分离的部分。另外,还有一些经典如《千手千眼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观音三昧经》、《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授记经》、《大悲雄猛观世音经》,尽管被一些佛教学者认为属于伪经,但在观音净土的发展和信仰体系中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意义。
  四
  可以说,观音净土以“众生度尽方成佛”这一伟大慈悲愿力成为佛教中从教化范围最广、修定发慧最妙、下化众生悲智最深的法门之一。在汉地、印度、藏地共同的本尊就是圣者观世音。藏人口中念的是“嗡嘛呢叭咪吽”,右手中拿的是很小的转经筒,筒中是观音的圣号、心咒、观音经,还学观音菩萨左手不离念珠。六字真言作为圣者观世音利益六道众生的神咒往往用于求福求慧、消灾免难、超度亡人等。由此而产生了所谓六观音、七观音之说,这些观音中,主要的有马头观音(即明王部中的马头明王)、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不空羂索观音、准提观音、如意轮观音等六观音。在越南、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也都特别重视对圣者观世音的信仰,这从各地古今佛教美术、绘画、雕塑中,观音圣像占多数的现象可以得到证明。至于江苏、浙江、福建、广西、台湾等地的民间,以及南洋(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他们虽不知有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却没有一个不知道观音菩萨的,说观音净土法门是修定发慧最妙的法门之一。说观音净土是下化众生悲智最深的法门之一,是因为如《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译)所描述的:“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正如魏磊在《净宗法语大观总述》中所讲到的“净土文化独特的超越性与广泛的民间性、鲜明的他域性与浓厚的本土化,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这是耐人寻味的 ”12。
  观音净土的大乘精神,对于现代社会的人们具有重要的心理学上的调试作用,包括增强忍耐心的、坚固意志力、增进思考力、迅速冷静头脑、安定情绪,提高行动的兴趣和效率、形成更圆满的人格等等。净土之“乐”,其实根本不是什么宝树、宝池、天乐,妙香这些可见之物(这些不过是方便说法),净土中真正的“乐”乃是法乐而非声色之乐,这个“乐”是至心信乐,真诚恳切、专一与执著。我们都知道精深丰富的教理是佛教一大特色,其实佛教更重视把教理运用到实践中,使修学人真实生起超越社会人生的体验。佛教中的修行,会明显改变人的身心,佛教让人能够自立,能够让人生起自信和力量。尤其是观音净土法门,让人感到精神愉悦和欢乐,《法华经·普门品》云:“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这些描述对应观音净土是最为恰当的了。
  观音菩萨,因其“一尘不立,得真圆通,现随类逐形之身,寻声救苦;五蕴皆空,证大寂灭,依即心自性之道,说法度生。云起慈门,悯彼迷情不易悟;波腾愿海,怜伊佛性了无殊”13 。“慈悲心切,虽救苦以寻声,常住楞严大定;与拔情殷,纵逗机而说法,圆彰寂灭真宗”14,以“正法明如来”的身份倒驾慈航,以“众生度尽方成佛”的宏大愿力成为娑婆世界之大慈大悲慈航普度施无畏者,体现了“慈悲济世、寻声救苦、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怜爱万众佛法精神,成为东方世界仁爱、智慧与和平的象征。其次,因为普通百姓对象征慈母之爱的神灵的尊敬,也是对以慈悲为怀的女性之美的崇拜,纵观世界各大宗教,几乎所有最后都是以母教为依归。人们希望在来世有个躲开苦难的避风港,希望在佛国有个充满温暖的安乐窝,希望在天上有个救苦救难的恩赐者。佛教对观音形象的描绘及其宣传,正是迎合了中国一般佛教徒的心理。所以,不仅寺院观音殿香火旺盛,许多佛教信徒甚至在家中也供奉观音菩萨像,朝夕上香,一心只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汉地佛教寺院几乎都有专供观音菩萨的大殿,称“大悲殿”,或“圆通宝殿”或“大圆通殿”。而就迫切的信仰需要来看,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转型、紧张忙碌从而心理容易失衡的工业社会中,对大多数人来说,观音净土之庄严美好、快乐安祥、方便易行正是人们所追求的。人们除了身体需要得到休憩外,也希望心灵获得滋润,在游山玩水的同时,舒缓一下郁闷的心胸或紧张的情绪,寻找心灵的快乐与平安,这种“休憩宗教”的情形成为了一种时尚,宗教圣地、宗教圣像等更多成为一种温馨的记忆,而在其中“游山玩水之观音净土”成为很多人们的选择。在这里,观音是一种象征,其深广的慈悲,如女性温柔的情怀,庄严美满、心系众生、不带任何染着的自在、富有深刻的空性智慧,如甘露普降人间,体现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清净的追求。观音净土在历史的发展中,最终实现了从佛国净土向人间净土的转变,也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佛教“重人心、重人生、重人间、重现实的思维特征”15。
  注:
  (1)《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无量寿经颂序》P107,苏州灵岩山寺
  (2)《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致阮和卿书》P1803,苏州灵岩山寺
  (3)《佛学大辞典》P990,丁福保编撰,文物出版社
  (4)《佛说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 译,大正藏第12卷
  (5)参见《中国佛教史》第三卷P568-577,任继愈 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6)《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译,隋智顗 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7)参见《观音:神圣与世俗》第一章,邢莉 著,学苑出版社,2001年版
  (8)《法华经》与观世音信仰,楼宇烈 著,《世界宗教研究》 1998年第二期
  (9)《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唐 般刺密帝 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0)《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唐 般刺密帝 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
  (11)《中国佛教哲学要义》第八章,方立天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2)《净宗法语大观》P1,魏磊辑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3)《印光法师文超续编卷下·杂著·楹联》P265,苏州灵岩山寺
  (14)《印光法师文超续编卷下·颂赞·庆祝观音偈》P181,苏州灵岩山寺
  (15)《中国佛教哲学要义》P217,方立天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中国人讲七情五欲,七情是喜怒哀乐爱恶欲,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只要心里动了七情五欲,你这个心就被染污。你心里面还有贪嗔痴慢,还有七情五欲,你的心怎么会清净?清净心里是一法不生的,六祖常讲本来无一物,哪有贪嗔痴慢?哪有五欲七情?要知道,七情五欲一动,就是罪障现前。佛菩萨尽情享受,不生七情五欲,他为什么不生这些烦恼?因为他知道相假体空,他知道事实真相。七情五欲是烦恼,我们凡夫享受里面有贪嗔痴慢,有七情五欲,这个享受不正常。享受里面没有贪嗔痴慢,没有七情五欲,这才叫正常的享受。这个正常的享受,叫做“三昧”。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