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学研究:戒律——平凡中的不平凡(黄国达)


2014/9/4    热度:252   

 戒律学研究:戒律——平凡中的不平凡(黄国达)

   持戒不但能保住人身,不堕三恶道,还能积集菩提资粮。

  许多人学佛修行很容易惑于玄奇、追求感应; 然而,真实的法常常是在平实中显现其珍贵,浅显的法其实有时很实用,艰深玄妙的法反而容易走冤枉路!佛陀时代原始佛教注重实践,没有哲学化的倾向,修行证果者很多;而后期佛教理论精密完备,修行证果者反而稀少了。在佛教的流传中,朴实、平淡、有效息灭烦恼的法,似乎被人轻忽、遗弃了,反而迷失在庞大的佛学知识、形式化的仪轨唱诵和刻板而缺乏生机的枯禅之中。在戒律的修持上,不是死守教条,忽略戒律的精神,就是荒废戒律,染著世俗的欲乐。如何才是戒律的中道如实正见呢?

  在佛法中,戒定慧三学是最根本的修行纲领,而戒律不但是五乘共法(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也是佛道的基石。持戒不但能保住人身,不堕三恶道,还能积集菩提资粮,所以绝非轻微的小事。不过,在实际的修持上,却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心来厘清。

  佛法在人间,戒律的制定有其时空的背景。 佛陀初转*轮,比丘们如实知见色、受、想、行、识等诸法一一皆是苦、空、无常、无我,心不染著,即能自知自证涅槃寂静,离生死苦,得自在解脱,可说是提起便行,干净俐落。从听闻正法、专精思惟到法随法行,以至于次第证果,是直捷了当地到达的。当时,只有正语、正业、正命等原则性的自律、自制,而没有详细的戒律规条。但是,随著僧团的成长,僧众人数日增,程度参差不齐,有行为不端者,或障碍修道或招致讥嫌,因此随事而制戒,这是戒律的缘起。

  佛灭之后, 部派分派,初因于戒律的开遮持犯的解释有所争议,如上座部认为只有佛陀可以制戒,佛弟子应一律遵守,不应更改;而大众部则认为“小小戒可舍”,只要不障碍修行,一些属于生活规范,而不违背道德风俗的律仪可以视因缘舍戒。到了大乘佛教,更发展到摄善法戒、菩萨戒,戒律不再只是不伤害他人、帮助修行、护讥嫌、僧团和合的功能,还加上弘法、度众、摄受众生的大乘精神。

  由上分析,可知戒律的原意是“防非止恶”。在定慧还没有成就之前,藉由具体的戒条,实行预防性的保护措施,行为节制,可以达到行为上的净化。

  尤其在现代开放社会里,资讯泛滥, 广告充斥,金钱游戏、煽情、暴力等社会事件,随时都在挑起人们本能的欲望,各种感官的刺激也一再地诱引人们做出越轨的事。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如果一个学佛者定慧力还很薄弱,是很容易障碍修行的。这时,持守戒律就是十分必要的“防护网”,使得学佛人不致在定慧力成就之前,禁不起六尘境界的诱惑,道业就被毁坏,那就太可惜了。

  如果不慎误犯戒律,该怎么辨呢?是否就自认为是“业障深重”,因而放弃修行呢?依佛法说,应当诚心忏悔,知所警惕,绝不再犯,就能重新出发,精进修行。

  但关于这一点,目前的情况与佛陀时代相较有着很大的不同。佛陀时代有六和合的僧团“戒和同行”,不但每半个月要集合诵戒,也进行羯摩。僧众有违犯戒律的,要当众忏悔;若不当众忏悔,其他僧众可以纠举。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由忏悔而得到净化,即不应再活在悔恨之中。佛陀时代解脱者很多,和合的僧团和戒律是很重要的因素。

  戒律的类别,依四众身份而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及在家戒(优婆塞、优婆夷)。而大乘佛法的菩萨戒则是通于出家、在家的,就以在家众的五戒来说,这是佛弟子所应共同遵守的:

  一、 不杀生:不要为满足自己的欲望或仇恨而杀害众生。

  二、 不偷盗:未经别人允许的东西,不要任意取用。

  三、 不邪YIN:在家众不可从事夫妻之外的性行为。(出家众则完全戒YIN行,修清净的梵行)。

  四、不妄语:诚信不欺,不搬弄是非,不谩骂,不花言巧语。

  五、 不饮酒:饮酒会失去理智,依此类推,现代的各种毒品、迷幻药等均不应吸食。

  另外,有人执着“一切法空”,或误解“烦恼即菩提”,落入“恶取空”或“狂禅”,认为可以任性而为,不受戒律的约束,其实这是错误的观念。真正开智慧而见到缘起的实相,是不会再因内心的妄执而毁犯戒律的;戒律不是外在强加的束缚,而是自发性的自律行为。即使习性一时不容易改变,也会尽力而为,不会以任性为自在,将自律自制视为压抑。 压抑是指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心理的扭曲反应;在智慧的观照之下是不再有压抑的。可以说,自律自制是觉醒的行为表现,它与外在的制约是截然不同的品质,怎可混为一谈呢!

  戒律的精神除了防非止恶之外,延伸其“正行”、“端正法”的意义,如八正道中的正业、正命,就是要尽自己应尽的本份和责任,例如:在家庭、学校、团体、工作场所、社会、国家中做好自己的责任、本份,遵守公共秩序,不制造脏乱、公害,这些都是现代人的广义的道德、戒律。

  此外,也要有惜福、惜缘的修养,因为每一件事物都是可贵的因缘。明白这点,就会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爱惜物品,爱护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珍惜自然资源。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缘份,也要珍视,多结善缘,避免因为自己的粗心大意或脾气暴躁,而破坏彼此可贵的因缘。

  在日常生活,现代人常常任性而纵容自己的烦恼,不知节制。有些人在碰到难题时,轻率而冲动的想要自杀,或用离婚、开除或脱离关系等激烈的反应,逼迫对方,这些都是没有珍惜因缘、自我节制的。这需要冷静、理性地处理,耐心沟通,互相理解对方的立场,多一些慈悲、爱心,彼此多为对方留些余地,也就不致于发生严重的冲突的。

  戒律虽是规条式的,其内涵却是道德与慈悲。不但消极地不害他,更要积极地行善利他。“以己度他情”、“将心比心”是道德、戒律的心理层面的基础。被杀、被盗、被YIN、被欺骗是很痛苦的,自己不希望受到这种伤害,所以也不要以杀、盗、YIN、妄去伤害到其他人。自己希望得别人的关心和尊重,所以也要去关心、尊重其他人,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发乎慈悲心的持戒,有时虽然违逆自己的“恶念”、“习气”,却也正好可以降伏我执、生起无我的智慧。能常常多替他人著想,善心、善缘、福报自然增长。戒律中蕴含慈悲和智慧,这就与大乘佛法不谋而合了 !

  持戒的更高境界,就是众所周知的六波罗蜜中的“持戒波罗蜜”,这是由般若空慧为导引的修持。持戒而没有我相、戒律相的分别执著,这不是持戒之外另有“波罗蜜”(到彼岸)可得,而是明见缘起无我, 而自然地合乎行为的轨范,不假造作的清净行呢!这是自然成熟的觉醒心行,学佛者能行“持戒波罗蜜”,即是体现空有不二的中道正法了!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这辈子学佛功德究竟圆满,是往生净土;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祖师大德告诉我们,都是圆满的成就!修其他法门,我们这一生当中确实没有把握。取净土往生,善导大师讲,“万修万人去”,一个都不漏。“万修万人去”,条件是什么?如理如法地修学。如理如法地修学,没有一个不成就!念佛人之所以不能往生,是不如理或是不如法,或者两者兼有。既不如理,又不如法,那就没法子!理与法都在经典当中,所以我们对于经典,要依教奉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