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永不灭的灯塔——法因老法师往生纪实


2014/9/3    热度:1351   

一座永不灭的灯塔——法因老法师往生纪实
  道元
  中国佛学院灵岩山分院,是我国近代净土宗印光大师的道场所在地,其学风与道风远播海内外。就在这中国佛教界著名的道场中,继净上宗十三代祖印光大师之后,又出现一位高僧大德—法因老法师。他是我院唯一的一位德高望重、颇富盛名的法相宗大德,于一九九二年农历六月初三日晚上七时,瓜熟蒂落,自知时至,结跏趺坐,坦然地与侍者握手告别,安祥示寂,享年八十二岁。茶毗后,五色舍利无数,晶莹琉璃一块,牙齿不坏。尤为惊奇的是火化后,舌根完整无毁,古铜金色,坚硬如铁,击之,其声如钟,清脆悦耳,稀世罕见,千古奇闻,叹为观止。如此之多的舍利和舌根不坏,象征著法因老法师在世时,终身读诵‘妙法莲华经’的至诚恳切,也象征著老法师宣讲‘妙法莲华经’至真无误。同时,也验证了‘妙法莲华经’的无边妙用和殊胜功德。
  他一生致身于佛教的弘化事业,含聿茹苦,南来北往,大弘广化,普度善信无数,精心培育一大批佛教后继僧才,沤心沥血,鞠躬尽瘁,不愧为是一代高僧。他虽然蓦然西去,垂化既尽,但他的嘉言懿行将永远激励后进,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犹如一座永不灭的灯塔,将永远光照人间。
  法因老法师,祖籍河北省,容城县,午方村人,生于一九二年,俗姓孙,名宝田,家境尚富,自幼神性聪敏,风鉴朗拔,幼读私塾六年,勤奋笃学·十六岁时,欲去北京求学未遂。十九岁时,经友人介绍到恒德厂任会计,随后又转到琉璃河一工厂,任会计兼经理。七七事变后,日本烧毁厂房,解散回家。二十六岁起每日虔诵‘金刚经’五十余卷,深有悟处。二十七岁皈依三宝,自学唯识,颇有心得。二十八岁莅陕西,依兴教寺方丈妙阔法师剃度出家,法名法因,号宝月,从师学习唯识,深研教乘,昼夜不怠,深得其师的赏识与器重,师传授法相玄义与他,并精进持诵‘法华经’,常一日一部。二十九岁受具戒,禀持戒法,更精勤讽诵群经,志存宣法。三十岁时,曾夜梦印光大师向其云:“给你舍利子。”此舍利之缘,后来酿成好事一椿。“一九八O年落实宗教政策,灵岩山寺创办佛学院,法师奇缺,无法师授课之困。法因老法师于陕西终南得知,便慨然前来,穷毕生所学。讲授法相唯识,直到临终。:冱便是得梦舍利之缘之预兆也。三十四岁时,会同康寄遥、高戒忍、杨叔吉等人,于大兴善寺创办巴利佛学院,当时太虚法师任名誉院长,妙阔法师任副院长,法因法师开讲‘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等,后因经费拮据,仅办一届,为期六年。四十岁时,仍回兴教寺,任职监院,帮助年老体衰的师父管理寺内外一切事务,道场兴隆,法缘广大,常与师广开法筵,斋讲不倦,信众肃肃,洋洋济济,十方赞颂。法师除日常事务外,并刺十指血书写‘法华经’一部,立誓终身奉诵是经,每日中夜二时起身,讽诵‘法华经’一部,日日如此,从不间断,几十年如一日,深得法华幽旨,而体悟到该经是诸佛之秘藏,众经之实体。四十六岁时,即一九五七年,陕西省举行了一次传戒法会于长安县兴教寺,当时妙阔法师为传戒大和尚,法因法师为尊证阿闱黎,这是解放后北方较大的一次传戒法会,影响深远。
  尔后,十年浩劫,佛教遭受法难,法师倍受折磨,打成右派,又戴上反革命的帽子,深受其害。他以佛教“逆来顺受”的方式承受一切,但他仍坚持原则,誓死不开荤、不食肉,红卫兵批斗他五十三次,而法师作“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之想,红卫兵无可奈何,只好罢休。在这期间,他仍保持一位僧人的形象,决不脱下唯一剩下的一套僧衣,“其余僧衣及佛经等,全部被抄”。但万万也没有想到这件僧衣救了他一条性命,称之为“一衣救命”。他被遣至劳动工地进行改造,他仍穿著僧衣,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苦不堪言。因不适应这种环境,在工地上生了病,饭食不下,但还强迫他劳动,他拖著沉重的病体挣扎著,后来终究支持不住,一病不起,生命将危。此时遇一位医生,看他是一位身穿僧衣的出家人,有的人便向医生说:“此位出家人,可谓心诚奉佛,来工地不染荤腥,严持净戒,坚持正信,早晚仍默诵经文,饭食时见有荤,常吃无菜之饭。”好心的医生听罢,顿生悲悯之心,精心予以治疗,细致看护,经一月有余,骨瘦如柴的法师,身体逐渐好转。在法师身体恢复阶段,这位医生常来探病问法,法师开示二一,致使医生感佛法之至上,学佛之功德,得人生之可贵,先人生之可悲,妙法闻之,如获至宝,欣受而奉行。医生给法师经常出示病假条,令法师得免劳役之苦,可谓“死里逃生”。在医生的关照下,向上级领导反映,说法师体弱多病,要调换工种,经再三要求,法师被调到农场看管瓜果、种菜、养鸡。法师在二十余年的展转中,饱尝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二十年的日日月月,是难忘的辛酸泪。一九七九年,党中央落实政策,拨乱反正,法师被昭雪乎反后,即回陕西西安,朝西五台,至法门寺拜塔。
  一九八O年,苏州灵岩山寺创办佛学院,向全国佛教界招生,学生断断续续前来报到,经考试择优入学。此时有学僧无法师。经一位陕西西安来僧说,西安兴教寺有一法因法师讲学甚笃。明学院长闻之,遂去函聘请。时下,法因法师正筹划兴教寺恢复事宜,得知苏州来函,法师再三审时度势,以慈眉慧眼观察时世,认为时下应以大局为重,培养佛教僧材,是关系到佛教的存亡。即使有寺,而无僧人,传灯无继,法无传人,岂不是“皮之不存,毛将焉在乎?”迫在眉睫,时不待人,他断然决定来灵岩山寺佛学院授课讲学,实现曾经梦中印光大师“给你舍利”的愿望。于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二日来到灵岩山寺,受到院长和学僧的热烈欢迎,此时他已有七十岁,年已古稀,决心发挥余熟,绍隆佛种,续佛慧命,培育佛教的接班人才。
  在佛学院,法师专讲唯识学经论,继承其先师的遗志,弘扬唯识。法师先后讲授‘百法明门论’、‘八识规矩颂’、‘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论颂’、‘解深密经’、‘显扬圣教论’、‘维摩诘经’、‘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法华经’等。每日讽诵‘法华经’一部,课余书写‘法华经’、‘华严经’、‘大涅盘经’、‘维摩经’、‘百法明门谕’、‘八识规矩颂’、‘观普贤菩萨行法经’、‘弥勒成佛经’、‘无量义经’等,并给经论作些注解。生活上克勤克俭,粗茶淡饭,注重身教与言传。法师性度弘伟,慈悲如母,兴无缘慈,故时常善男信女、学僧清众,围坐膝前聆听教诲,求教者,有问必答。经常有远道而来的信徒求法,来者不拒,循循善诱,深入浅出,不厌其烦地作种种譬喻,种种方便,种种善巧,令听者闻者欢喜信受。法师深居简出,节衣缩食,严以律己,乎易近人,广结善缘,乐善好施,财法三施,曾不吝惜。法师慈悲不贪,其行高尚,出家不畏强暴,行道不惧难险,说法不知疲倦。
  一九八四年暑假应福建厦门南普陀寺妙湛法师邀请,前去讲经说法,并前往雪峰寺大转法轮,广度善信,开示法要,指示迷津。此次弘法,名震闽南阖北,法泽群萌。
  一九八五年秋,法师应陕西省佛教协会的邀请前去传戒,为传戒大和尚。这次传戒法会是继二十八年前先师妙阔法师一次盛大法会,盛况空前,参加受戒人数达一千六百人之多。其中,出家戒子三百余位,求受三皈五戒者一千三百余人。法师依据我国传统传戒的程序进行,自编一本传戒事宜,按部就班,如律如仪,致使二十余日的戒期有条不紊,秩序井然,僧尼衣冠整齐,依教奉行,善男信女目睹庄严肃穆的法会,法喜充满,得未曾有。法师身为传戒大和尚,说法不绝,开示佛门宪章,展示古德风范,令受者闻者,感知末法时代,身为佛门弟子的重任。法师如数家珍,把如来家业递交法嗣戒子,谆谆教诲,明训既为佛子,当行佛事,护持净戒,精进修学,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养成爱国爱教僧伽;作如来使,光大法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证菩提果,登涅盘城。法师的苦心婆心,如母护子,旨在令正法久住,传灯有继,慧炬常明;佛日增辉,法轮常转,继往开来,佛光永普照,法水永常流。
  一九八六年夏,法师应宁夏中卫佛协的敦请,前往弘法。法师顶著烈日,长途跋涉,风尘仆仆,忘却了自己已是七十六岁的老人,精神抖擞,神气十足,信心百倍,弘法心切,不遣余力。
  一九八七年初夏,利用暑期,应西安卧龙寺的迎请,前往宣讲‘无垢称法经’和‘法华经’。这是他南来北往最后一次弘法。法师自西安回灵岩山寺后,因双腿无力,已深居简出,并告谓学僧:‘吾人已老,心有余而力不足,以后无缘外出弘法了,希望你们精研经教,将来毕业后,担当弘法重任,振兴衰微的佛法。’
  法师平时除上课外,在简陋的房间中,白天书写佛经,早上三点起床,读诵‘法华经’前四卷,晚间继读‘法华经’后三卷,然后拜‘法华经’四十八拜。过去,晚间可拜法华一千拜。法师熟诵法华甚快,二个半小时,即可诵完,并能背诵全经。于一九八七年始,法师除早晚诵读‘法华经’外,早上又增加诵持‘弥勒菩萨上升经’,晚间又增诵‘弥勒菩萨成佛经’。他如此之举,寓意深刻,早上持诵‘弥勒菩萨上升经’,意味著他求生弥勒菩萨兜率内院,听闻正法;晚闾持诵‘弥勒菩萨成佛经’,意味著他将来随同弥勒菩萨降生人间,承继释迦之愿,普渡娑婆世界无量众生,于龙华树下成佛,向人天说法。这便是早生兜率净上,晚去人间得度成佛。
  自一九八八年开始,老法师于日间持诵四十卷的气大般涅盘经’,坚持三天诵一部,直至一九九二年圆寂之前,共诵‘大涅盘经’二十余部,并书写此经一部。有时还给人们讲解持‘大涅盘经’的十种功德,以及此经的大意。老法师最后读诵书写‘涅盘经’,似乎在向人们预示他不久于人世,也似乎在告示人们法缘将尽,圆寂在望。
  法师以“十种法行”作为自己修行的下手方便,终此一生,矢志不移。所谓“十种法行”:一书写,于佛所说之经律论文,书写流通而不断。二供养,于佛之经典所在处,如佛之塔庙供养之。三施他,以所闻之法为他演说,或施与经卷,不专自用,但欲利他。四谛听,闻他人读诵经典而解说之,深生爱乐,一心谛听。五披读,于诸佛所说之经典常披阅看读而不释手。六受持,于诸佛所说之教法从佛禀受,持而勿失。七开演,于如来所说之教法常开示演说,使人信解。八讽诵,于如来所说之一切道法,讽诵宣扬,梵音清澈,使人乐闻。九思惟,于如来所说之一切法义思惟筹量,忆令而不忘。十修习,依如来所说之法,精修数习,而成道果。法因老法师恪守崇遵这十种法行,鉴而照之,照而行之,行而勉之,脚踏实地地圆满十种法行,成就无量功德,可谓人天师表。
  一九九一年农历九月二十六日晨,老法师起床,因两腿软而无力,站立不稳,不慎跌倒,即卧床不起。全寺僧众得知老法师跌跤,老幼人等,皆悉前来探望。从即日起,法师不能登台上课。在病倒后的第七天,法师身体渐好,便告谓前来看望的学僧说:身体无甚关系,隔几天我可以去上课,教完你们第六届。但病情时好时坏,终没能如愿。
  在病期间,师常给前来的僧众、居士开示法要,乐说不倦。我院院长明学大和尚,与当家也常来探望病情,并派专人服侍照料。此时,曾有人间法师:“愿求生什么净土?”师答云:“当乘愿再来,度生在娑婆,成佛亦在娑婆。愿来生仍做一位法师,弘扬佛法,兴国兴教。”多么淳朴的言语,多么平常的誓愿,却蕴含著大慈大悲丰富的理念。
  在法师生病期间,还给人们宣讲‘大涅盘经’。法师深沉地讲著,人们细心地谛听著,一字一句,连成旨趣,仿佛把人们引入了涅盘境界,享受著至大的法乐,闻者受者莫不欣喜若狂。最遗憾的是:法师讲至‘涅盘经’第二十卷时,病情渐重,不复能讲,只好间断,剩下十卷‘涅盘经’之最后一半,法缘已尽。闻者愿乐欲闻,叹惜不已。这似乎意味著涅盘须自己圆满,说食终不能饱;也意味著法师将乘愿再来,实现自己曾许下的誓愿。
  法师因病情加重,不能讲经,曾含泪示众:“吾已老矣,在世无多,此乃人世无常也。望大家同修共住,以戒为本,不枉吾佛之弟子……”
  在法师垂留之际,打一饿七,至第八天时,即一九九二年农历六月初三日,上午叫侍者打来热水沐浴更衣,精神异常清新,至晚七时,盘腿而坐,向前来助念的人微笑示意,并与侍者握手,在念佛声中,安祥坐化,面目如生。晚前来助念的,有首领执事,有同参道友,更有他教育过的学僧,还有作佛事的善男信女,济济一屋,佛声连绵不断,气氛感人,化悲痛为持名念佛,以报答法师的法乳之恩。
  次日下午四时半,全寺僧众俱来助念,在庄严肃穆的念佛声中,沐浴入宠。天下著毛毛细雨,增添了另一番气氛,似乎天在流泪,也来送行。
  六月初五上午七时,由明学大和尚带领全寺僧俗近二百人,两班排列,一路诵持南无阿弥陀佛圣号,护送老法师的灵宠前往寺外老塔院火化场。于初十日荼毗,火化后,烧出大小舍利无数,有舍利珠,有舍利块,有玛瑙色,也有琉璃色,还有八只牙齿没有烧坏;更叫人称奇的是舌根没有烧坏,稀有罕见,可谓奇闻。
  法师来灵岩十一年之久,日间除讽诵书写、授课、弘法之外,还乘兴作咏诗偈,以其别拘一格的书法艺术来表达,诗书均佳,迎得书画界的高度赞扬,前来求字者来自四面八方各界人士。
  法师文才斐然,所作诗偈乎易清醇,加之遒劲古朴的书法,意蕴更趣丰富,诗书并茂,相得益彰。师作诗偈,用书法写之,藉以弘法,以示信众,广结人缘与法缘。兹录一则,以饷同修,共沾法味。
  醒世诗
  日月两轮悬,无常在眼前
  苦空与无我 众生颠倒颠
  急速早觉悟 箕受翰回缠
  华屋量人斗 夫妻渡客船
  财产身外物 儿女眼前冤
  世人谁不染 脚脱出人天
  综上观之,法因老法师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灿烂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他一生清白自持,忠心佛教,品行高洁,胸襟豁达,不慕名利,宏扬佛法,不遗余力,贡献了自己宝贵的一生。他垂化世间,僧腊五十四,戒腊五十三,虽尘缘已尽,但他的高尚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的心中,他的光辉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他就如一座永不灭的灯塔,光照千古。我们将朝老法师这座永不灭的灯塔所指引的方向,走向光明的菩提道,我们将继承老法师的遗愿,荷担如来的家业,我们将踏著老法师的足迹,迈向寂静的涅盘城。我们也拥有与老法师一般大小的灵山之塔,只要向而往之,必见本地风光,灵山在望,恰似诗中所云:
  佛在灵山莫远求,
  灵山只在我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
  好在灵山塔下修。
  《菩提树》1992年第10期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众生的佛性为什么不见了?禁不起社会上种种邪恶的诱惑,无始来的烦恼习气现前,所以佛性不见了,就这么回事情。 佛性不见了,是不是真的不见?不是。佛跟我们说,是我们有障碍把它障住了。什么东西障碍了?烦恼习气障碍了。如何恢复?如理如法地修行。 这个如理如法,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是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不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这个“去做”就是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