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律学研究:佛教戒律与公民道德(王殿卿)


2014/9/4    热度:716   

 戒律学研究:佛教戒律与公民道德(王殿卿)

   佛教是觉悟和智慧的教化,中国佛教是印度佛教溶入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结晶。两千年来,诸多高僧大德、哲人贤者在对佛陀教法的信解行证中,不断充实佛教的理论内涵,发挥佛经的教义,促使印度佛教中国化,以使更多的人接受佛教,认识佛教。随着佛教的中国化逐步深入到民间和社会上层,历史上不乏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诗客信仰佛教,将佛教的教义教理用于身心的修证,用其精华充实学养,稳定社会,更重要的是将古老的经义作出符合当时社会进步要求的诠释,以达纯厚民风,提升道德,善世化俗之功效。一个能在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宗教,是因其有积极可取的意义被人们所运用。真理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佛教在两千年前能被人们接受,两千年后的今日仍有数亿人信奉它,修证它,光大发扬佛陀的教法,究其原因是它能给人群、给社会、给国家带来祥和,安定与太平。佛教经典中的安祥智慧之光亘古长明,祛心灵之阴霾,放人性之光华。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与日增辉,若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建设势必会出现诸多不安定的因素。我们只有从心地上开启光明德性,纯化心灵,美化人格,全面提高公民道德,才能真正得到精神的升华,达到无相的文彩光明,实现“三个文明”的全面统一协调发展。

  佛是觉悟和智慧究竟圆满具备万德的人。佛生在人间,长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弘法在人间,涅槃在人间。佛法以人为本,树人首在立德,而培养德行就要有约束身心的法则,所以佛教制定诸多戒律以达广积善行长养道德之效。佛陀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它是规范心灵、完成道德、成就佛果的基石。佛教以修福培德为资粮,儒学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儒家以礼制身,以乐洗心;儒家的“礼”“乐”等同佛教的戒律。在人们道德修养不高的情况下用戒律规范自我,时时内照自省,就会减少很多过失。儒家《大学》开明宗义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开启人类光明德性,民我一如,达万民归善是谓古圣先贤的共同教法。子思在《中庸》里讲:“大德者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而充实德业的具体实施方法就是行持五常“仁、义、礼、智、信”,最终成就夫子的五德“温、良、恭、俭、让”。而佛教中的“五戒”与儒家的“礼”“乐”“五常”“五德”有异曲同工之妙,且比其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佛法的诸多戒律中,“五戒”是其根本,其它戒条皆是在“五戒”基础上的开展,所以踏入佛门第一就是受持“五戒”。

  不杀生是培养人们的仁德慈悲之心。多一份慈悲则少一分暴戾,增一分温馨,则减一分怨气;人们则会安于本位,心平气和,爱惜自己,珍惜含灵;持身处世不但尊重自己、尊重他人,也会尊重一切众生,以达“普贤礼敬诸佛”之修养,从而与大自然中的有情众生和睦共处,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维护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所以不杀生为佛教第一根本戒条。

  不偷盗是克制贪婪之欲,培养义大于利的良好品德。曾子说“君子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利”为经济效益,“义”为社会效益。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创造社会效益。偷盗是最不道德的贪利行为,它不但有损“良”与“义”的个人形象,更会因偷盗而犯罪,且给社会带来混乱。人人若能克制自己欲念,不作他人之物据为己有之想,则不会违背偷盗的戒条,不偷盗不但能完善身心,祛除人性的贪婪,更会给社会带来祥和与安定。

  万恶YIN为首,百善孝为先。邪YIN是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随着西方文化进入中土,性解放观念越来越强,西方没有受过东方文化的洗礼,不明白性解放的严重危害性,某些学者根据人类劣性的一面极力鼓吹性解放,将人类带入误区,致使家庭破散,道德沦丧,孽病四起,社会紊乱。不邪YIN是培养人们恭敬之心以达彬彬有礼。邪YIN是极不道德的行为,它不但有损身心的健康,且会导致家庭的悲剧和疾病的传染。所以能持不邪YIN戒则能时常保持心地的光明,于己则澡雪德操,身心健康,于人则恭而有礼,和乐永处。

  妄语为佛教之大戒。在从“五戒”开出的“十善”中,戒口业占了四分,可见妄语危害之大。祸从口出,病从口入。一句不慎的语言不但会给自己带来灾祸,也会无意中伤害别人。目前提倡用文明语、讲文明话,意在提高语言质量。古人说:“言易招忧,对他人少说几句;书能化愚,静下心多读几行。”语言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做不到的过头话尚且不说,何况有违道德的假话脏话。口业甚者:花言巧语,谣言惑众,或无中生有,散布流言,致使家庭不和、团体分裂,给社会和人群造成不安定的因素。佛法重在行持,制不妄语戒不但要求人们长养口德,不造口业,更主要的是教人明白,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才是修行的关键。不妄语能保持友谊的长存,家庭的和睦,世间音声的清美,机关团体的安宁。

  五戒中的不饮酒戒,泛指一切对大脑有麻醉、有刺激性的东西均不可用。清清之水为土所妨,济济之士为酒所伤。过量的饮酒会使人神智昏迷,精明变成昏流;且酒后无德,往往会干出悖逆伦理,违背国法的事情。当今许多违法案例就是因醉酒造成。在五戒中杀、盗、YIN、妄为必持戒条,而不饮酒则为遮戒。若因身体不适需用药酒,可适量饮用。总之,不饮酒或少饮酒对身体的康健,少犯过失是大有裨益的。广而言之,当今社会麻醉毒品日益增多,少年吸毒者逐日增加,国家三令五申禁止而收效甚微;如此若不透视其根本的危害性,不但会废掉食用者的人生,而且会危害整个社会和民族的健康发展。可见持不饮酒戒可防微杜渐,让人们认识到刺激性物品的危害,对人类心灵的健康和民族的强大有着积极的弥补作用。不饮酒的人形象良好,精神专注于事业,不会因酒后无德而越规,不会因酒而误事。孔子说“不为酒困”,是说酒能麻醉人的心灵,消磨人的意志,不要因酒而犯过失,贻误浪费人生。但在灯红酒绿的现实环境中,要真正 “不为酒困”,需要有坚固的定力和中道的智慧才能做到。

  佛陀于2500年前创立佛教,之所以给其弟子制定五条根本戒律,是因为此五条关系着一个人的根本道德。佛教的八戒,十戒,具足戒及菩萨戒统统从此五戒中开设出来,而所有戒条的开设都是要求做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世间的法律是对人们强行的制约,佛法的戒律是让人们通过宗教仪式,基于对三宝的敬仰,在心灵深处打上培德向善的烙印,形成时时心灵的自律,真正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通过心灵的自律,时时事事不违背佛教戒律,则会以“八正道”而行事,从而真正实践菩萨的“四摄”“六度”,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如此即可真正实践佛陀的教法,不但自身道德坚固,且可成为世人之楷模典范。

  目前我国正在积极投入“三个文明”建设,中央明确提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早已颁布,以提高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要求公民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十字道德规范;但纵观举国整体公民道德素质仍然较差,原因是人们没有从根本上认识道德的重要性。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提升,首先是个人自我道德的完善。从现实的表层意义上讲,道德是人们身心修养的具体表现,一个人的精神素养达到完美可谓是有道德的人。各种道德规范都不是强制性的,它是要求人们对社会事物,人群的认识产生一种自我心灵的规范。人在私欲之火燃烧的时候,道德规范不能控制,国家法律不能制止,以致丧失人格走向犯罪的深渊。两千多年来,佛教能为社会所认可,重要的一层是它对提升人文道德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试看所有罪犯中,有宗教信仰的人少之又少,因为宗教的教义在信徒的心目中是神圣和伟大的。一个连蚂蚁都爱护的人怎会成为一个杀人犯?拿别人一张稿纸都要在佛前忏悔岂能入室盗窃?看到漂亮女性略起邪念都后悔莫及的人绝对不会强奸,时时守口如瓶尚觉不能消除口业,又怎能散布流言?君子尚避酒客,又怎会吸毒犯罪。佛教戒律是对“身口意”三业的具体防范,他提示人们要时时自律心灵,只要时常善护身心,本身道德也就会与日增长,渐达人生修养完美之境。

  所以在全社会呼吁道德回升之时,我们希望繁忙的人们能看一下佛学的典藉,多一些佛学修养,即使不去信仰佛教,多少能用佛法中的一些戒律约束自我,达成心灵的回归和反思,则会不断地完善人格,提升道德。佛法为清净自在智慧之法,通过戒律有形的约束以达心灵之花的开放是持戒的目的。不要讥嫌持戒者的愚蠢,而往往当初最愚蠢的人,后来却是最伟大的人;要达“随心所欲而不逾矩”最好先用规矩来制约自己。因为无规矩不能成方圆,无六律不能正五音。五戒的修持之果就是五种道德,而这五种道德的具足,将会开放人性的光辉,与现代文明道德保持高度一致。道德是立身之本,道德是做人之基。要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促使民心向善,民德归厚;佛教戒律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公民道德的提升预示着一个民族的强大,预示着一个国家的强盛。千百年来佛陀教法流布传播不绝,是因为人们对道德的需求,对智慧的渴望,只要社会需要道德佛教就会昌盛,只要人们需要智慧,佛法就会弘扬,朋友们,让我们共同弘传佛陀教法建立坚固道德之国吧!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法是方便多门,不拘形式,经权互用。 “经”就是我们讲正面的,“权”是讲反面的,正面、反面它可以互相配合着用,目的是教你开悟。在宋朝出现了一位出家人,济公长老。济公长老用的是权,不是经。道宣律师用的是经,规规矩矩、正正当当的,非常严肃地表现出家人的威仪。济公长老是随随便便的,疯疯癫癫的,不像个出家人。但他们二人都是高僧!有许多学佛人,见到戒律很严的人,他很尊敬,愿意跟他学;另有一些人,看到戒律严肃的人,他就敬而远之,不肯跟他学了。于是菩萨就示现各式各样的形相态度在世间。他示现某种身份、某个形相,是为了度某一类的众生。开戒不是破戒,开戒的目的是利益一切众生,救度一切众生,给众生有闻法的机缘,给众生有入佛门的机会,让众生能够礼敬三宝,亲近佛法。“学佛不难,我也可以学”,这样,他就度了许许多多众生,这就是所谓“经权互用,大慈大悲”!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