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禅师谈戒律和缘起的时代意义
2014/9/3   热度:367
一行禅师谈戒律和缘起的时代意义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世间有没有过?过太多了,那什么叫不见?不是你眼睛没看见,不是你耳朵没听见。眼也见,耳也听,眼见耳听为何不见?心清净,没有放在心上,这个见和就同解了,同诸佛菩萨,不是叫你同一切人。同诸佛菩萨,同真心法性,叫你在这里同。不是叫众生在妄想上同、在分别执着上同,那个同不了的,那是妄。我们要跟真同,跟真心同,跟本性同,这就同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
朱纪忠
一行禅师即将在今年三月下旬抵台弘法,并停留近一个月的时间。目前,国内教界各相关单位正积极筹办,为禅师的到来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关于一行禅师的生平及思想梗概,已于上一期《中国佛教》月刊中批露,读者们应有印象。其实,如果我们进一步参阅禅师的开示,当更能体会他的睿智和细腻:而这些源自禅师在生活里的体证,无非是我们了解、修学佛法的指南。一行禅师以平易的话语,为佛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搭起一道桥梁:如此,古老的佛法被赋予现代的新义,使得学佛的人在这条路上可以走得更稳当。
基抄自我修证和利益众生的双重提升,一行禅师在一九六四年创立了名为“界内众生会”的组织。根据了解,早在越战爆发之初,身在寺院的他即面临这样的困境:是继续独自清修,抑或投入救灾的行列?几经思维,一行禅师决定“同时进行”。这从他为“界内众生会”成员制定的十四个戒条的内容,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一行禅师曾说,“戒”的真正精义是在身、语、意的活动中保持觉醒和专注。这些戒条含括了传统五戒,并且更进一步引申成为生活的指引:而由于注重充份的觉醒,故了解并持守它,可以帮助我们开发禅定和智慧。
对一行禅师来说,自度、度众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在“界内众生会”的章程里,列举了四项原则作为该会的中心理念:不执邪见、直接体验、符应需求、运用技巧。十四戒便是以这四原则为准据而扩充创制的。“不执邪见”意谓不受偏见、主观、习惯、意识型态……等定见所左右,进而协助我们“直接体验”万法的实相。“符应需求”、“运用技巧”则标示了创造的精神和度众的慈悲,强调佛法应随著时代的脉动以及众生的根器,而有如理如法的善巧方便。
我们若根据一行禅师的知见并且深入地采讨,可以了解这四项原则乃是互容互摄、一多相即。“不执邪见”、“直接体验”除了自修自证,其所展现的宁静、慈悲,亦有助于调和与众共处时的种种冲突。“符应需求”、“运用技巧”不但是度众的利器,也是行者赖以修道、悟道的试金石。在一行禅师看来,自度、度他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当前佛教徒的时代堡叩。在这样的前提下,他参与制定了十四戒,以为“界内众生会”会员依循的标的,同时也为传统“戒、定、慧”的开展次第,作了崭新的诠释。
十四戒的内容与其说是强制性的规定,毋宁是一种态度的养成。在此,我们略举数端,以窥知全貌。
第二戒云:“不要认为你现今拥有的知识是不变的绝对真理。应避免狭隘的心态,及受制于现今的观念:学习并修持从邪见中解脱,以便敞开心胸接纳别人的见解。真理乃在生活中发现,而非在概念化的知识中。请准备在一生中学习,并且在己身及一叨时空中去了解实相。”此戒使我们——于各种成见、观点的束缚,抱持开放态度,随时作学习的准备。《阿含经v提到初果罗汉破“邪见、戒禁取见、疑”等“见惑”,是窥得法性,入于圣流的开始,这可说与此戒戒相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四戒云:“不要逃避和痛苦接触,或是在痛苦面前阖上双眼。对世间生命痛苦的存在不可失去觉知。藉一切方法,包括私人的来往、访问、想像和交谈,和那些痛苦的人在一起。藉著这些方式,唤醒自己和他人去了解世间痛苦存在的事实。”苦、无常乃是世间万物的本质;然而绝大部份世人并“不想”去认清这个事实,致使在诸般因缘的和合中妄生分别,载浮载沈。所以,“知”苦然后才能“灭”苦,这是佛陀“四圣谛”要义之一。一行禅师认为,我们的心反映了整个世界的实况。当这个世上的众生饱受贪、瞠、痴及各种灾难的摧残之时,我们同时也看见了自己。此刻,大乘菩萨道的精神于焉展开!像这样,众生、世界一相依相生”的无尽缘起,也是一行禅师的重要理念,更是菩萨行者的行动哲学。稍后谈到禅师的“缘起观”时,再作详细介绍。
第七戒云:“不要使你自己迷失抄散乱中,也不要迷失在周遭的事物里。学著修习数息,以便重新获得身心的宁静:学著修习专注,并求取意念集中和理解。二行禅师认为此戒是界内众生会会员的生活核心。藉著行、住、坐、卧,我们时刻专注抄当下的身、受、心、法。透过数息法,可以培养基本的定力,使我们逐步开发般若智慧。关于一行禅师修持定、慧的具体观点及作法,详见二月号的《中国佛教》月刊,今此不赘。总之,经过这样的生活训练,在自度方面,降伏了个人的烦恼:度他方面,则更能从容、慈悲地教导有缘众生如何调伏自己的烦恼。
一行禅师认为,如果一个人在花费好几年时间用于坐禅、读经、念佛,却未曾改变其观察世界的方式和态度,这样的学佛徒然具有形式的意义。什么是学佛的实质意义呢?就是觉知洞见世间实相—苦、空、无常、无我:并且,把这样的道理告诉周遭其他人。由此可知,“十四戒”的制定对一般人普遍存在著的烦恼投下了针砭,代之以正确生活态度的养成。这使得我们摆脱三毒的纠缠,如实观察周遭的世界,从自度、度他的生活中体现了真理的无所不在。
“十四戒”内容无所不包,引导行者密切照知生活的点滴。除了上述重点式的介绍,其余,如第九戒:“不要为了自己利益及加深别人的印象而说虚伪不实的话…上、第十二戒:“不杀生,也不跟著别人杀生…上、第十三戒:“非予不取…上、第十四戒:“性的表达,若不以爱与心甘情愿为基础,则不应发生…上等等,即是传统五戒里“妄、杀、盗、YIN”的部份。
“十四戒”里,搀入了现代的精神,扩充了传统戒律的力用。例如第十四戒要我们“在性关系中,觉知未来可能造成的痛苦”,并且“储存生命的精力,以奉献于真理的实现”…·等等,即是汇整了传统与现代的显例,值得我们重视和学习。
在一行禅师看来,自度、度众不可偏废其一,应该要能同时进行。这和他“万事万物相依相生”的观点很有关系。对于契入空性的人,往往可藉由身边的事物如一张纸、一朵花、一片树叶,信手拈来即能点出其问的无尽缘起。所以,一行禅师认为佛教徒不能自外于这个世界的混乱和灾祸:而看到外境种种,就好像见到了自己。因此,个人的修持与世界的净化,必须是同时达成的。此即一行禅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思想体现。
一行禅师以一张纸为例,说:一当你在看这张纸时,眼前将清楚浮现一片云彩。因为若没有云,不会有雨:没有雨水,树林就不能生长:而没有树林,就无法造纸……。”所以,云和纸相依相生,彼此成就。当我们再更深入地看,会发现阳光也在这张纸里面;因为若缺少它,什么都不能生长。这时,我们又发现:代木工人和工厂也在纸里。丽,工人每天吃的面包:制造面包的小麦以及工人的父母……等等,都包含在这一张小小的纸张里。换言之,没有了那些事物,这张纸就无法呈现在此刻我们的眼前。
甚至,一行禅师指出我们本身也在这纸里。因为当我们正看著它的时候,这张纸构成了视觉的一部份;我们的心也在这里。假设,让构成这张纸的任二兀素回归其源头,例如让阳光回到太阳,或是伐木工人返回母亲的子宫,这张纸是否还能成立呢?答案是否定的。由此可知,即令是薄薄一张纸,却包含了宇宙的一切!故一行禅师才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有一年的秋天,一行禅师在公园里漫步,无意问看到一片小树叶从树梢掉落。这情景带给他许多的启示。通常,总认为树是母亲,叶子是子女:但一行禅师指出,叶子藉著光合作用将养份输送给树木,所以叶子也是树木的母亲。现在,这片叶子从树梢悄悄掉落,在人看来仿佛凋零悲凄。禅师不禁在心中向这落队的叶子发问:“眼见此景,难道你不害怕?”依稀隐约间,叶子是这样回答的:“并不害怕。我在春夏之际辛勤工作以滋养这棵树,我的大部份已在它里面了。因此,请不要以眼前的样子来判断我,其实这棵树就是我的另一种示现…” “当我掉落,回到土壤里,我还是继续在滋养这棵树。所以当飘离树枝的时候,我一点也不担心。我会跟它挥挥手,然后说:嘿!我们很快会再见面的”。
就这样,一行禅师透过这片叶子,上了一堂完整的人生哲学。于是,他心中默默向这叶子顶礼。“我们出生前靠著脐带与母亲连系,并藉此输送养份。人出生后,脐带割断,产生了与母亲分隔的幻象,然而这并不是事实。”一行禅师认为,即使降生后,我们还是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依赖母亲:而我们有很多的“母亲”。我们与地球、云朵…等万事万物间都有著不可分割的关系。
一行禅师说:“就好像我们与整个宇宙之间,有成千上万条脐带连接著。由于这些脐带的支持,我们才能出现于此。”他接著说:“你看得到你我之间的茎连吗?如果没有你在那儿,就没有我在这里。确实如此!如果看不到这点,请你更深入地看,最后你一定会明白的”。
正由于一行禅师深知整个宇宙无尽缘起的道理,使得他从不轻忽身旁任何一件事物,并将实修经验融人解除众生苦难的工作上,体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境界。一行禅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理念,与大乘佛法的精神不谋而合,成为他透悉世事,执行实务的动力。
从一行禅师的言教,乃至制定的“十四戒”当中,都不难看见自传统佛法萃取出的时代新义,且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一行禅师的修持要领只有“念念分明”四个字,睽诸近代大师级领导的灵修团体,亦无非相同的指陈:如克里希那穆提的“观照”、奥修的“觉知”、弋吉夫的“记得自己”……等等,均以不同的字眼说出了相同层次的事物。其实,不论是怎样的字眼,都不离佛陀“四念处”的范围:而“四念处”的深度和广度犹有过之。只是,一行禅师等人以现代方式重新加以诠释罢了。
一行禅师即将抄三月下旬抵台,我们希望他的到来,能为国内佛教界挹注一股活力,疏通传统佛教的若千关节。人心的丕变以及生活方式的更迭,在在促使古老的佛教面临各式考验。怎样以符应佛法精神的传布方式来接引今天的新人类?无疑将是此后的重要课题。一行禅师莅台,或许是一个好的开始吧!我们衷心期待。
摘自《中国佛教》第39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