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净土法门的源流和价值


2014/9/3    热度:322   

简述净土法门的源流和价值
  第一届净土会议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副教授 徐文明
  净土法门影响深远,易学易修,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不论今世将来,都会是最为盛行的法门之一,理当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净土法门也存在一些误解,禅者讥其崇尚他力,学者嫌其理论浅易,是以它在“精英佛教”的殿堂里没有位置。学术界专门研究净土宗的人尤其缺乏,这与它在现实佛教中的流行是不相应的,因而加强对净土法门的研究,使其价值和意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弘扬,是十分迫切的。
  净土法门渊源已久。笔者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佛教发展的三个阶段说,即解脱成佛的必要性,可能性,现实性。依照这一说法,净土法门出现于第一阶段。佛教第一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是解脱成佛的必要性问题,其时佛法乍兴,信受未多,多数人沉湎于世俗的五欲之乐,以染为净,迷苦为乐,不能自拔,大觉世尊悯之,告之世间诸法苦、空、无常、不净之理,使之转迷为悟,从而产生出离世间的正念。出离世间即是离染,这是解脱成佛的第一步,也是必要性阶段的初始。与离染相应,早期佛教也强调远离尘世,不入市井,隐迹山林,岩处穴居,以此得道证果。
  染净二法是相对应的,离染之后,必然是向净。离染即出离世间,向净即趋向涅槃。涅槃微妙,离言说相,离文字相,唯佛能知能证,非普通信众所能了知,为了便于众生理解,佛又将涅槃分为无余涅槃和有余涅槃。无余涅槃即究竟涅槃,有余涅槃即作为过程的涅槃,或者说是有步骤、有阶段的涅槃,是世间与涅槃之间的中介。在早期佛教中,无余涅槃与阿罗汉果相应,有余涅槃与不还果相应,不还果即死后升入净居天,在那里达到涅槃,不再返回到欲界(1)。因而有余涅槃与诸天界有一定的关联,为了便于说明有余涅槃,将之与大众所熟悉的天界联系起来,以天界净土与人间秽土相对应,也是一种弘法的方便,由此便产生了早期的净土观念。
  净土观念的产生使离染向净有了一个明确的依据,也使众生身后有了一个美好的归宿。离染以破为主,破除一切应当破除的东西;向净则以立为主,建立一切应当建立的事物。由于涅槃微妙难及,以人们熟知的天国净土代之,以便于世人理解。净土观念的产生完善了解脱的必要性理论,从染净二法的强烈对比中,人们足以认识到成佛解脱的必要性,坚定出离世间、趋向涅槃的信心。净土观念的产生还使佛教在方法上趋于完善,有破有立,有体有用,方便多门,宗旨一味,远离二法,从容中道。净土观念的产生,不仅使解脱成佛的必要性得以完成,还开启了解脱成佛的可能性阶段,因为净土可期意味着将来解脱的可能,也意味着可至净土的众生本身也有着与之相应的净性,这为后来的佛性论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净土与阿那含果相联系,可以称之为“声闻净土”。此时净土的观念似乎还不甚清楚,或者说是缺乏明确的佛教净土意识,其中混合了较多的天国净土(也可说是外道净土、世俗净土)成份。虽然如此,其中也包含了净土的基本特征:其一,与有余涅槃相联系,还未达到究竟解脱,但已经尽除诸漏,所作已办,故不入轮回,不受后有;其二,属于彼岸世界,在遥远的天国而非人间;其三,死后得以往生,是身后的归宿,不是生前所能现证现得。不过声闻净土也有自己的特征,即依靠自力往生,没有他力接引,体现了早期佛教重视自力自修的本质。
  正是由于声闻净土往升不易,只有得果贤圣才得到达,不能满足多数众生的需要,因而随着大乘佛教的产生,建立了与之相应的以弥勒净土为代表的“菩萨净土”。弥勒是一生补处菩萨,命终往升兜率天,在天宫说法度众,并建立弥勒内院,即弥勒净土。弥勒净土与声闻净土相比,有了许多新的特征。弥勒净土虽说仍然在天界,但属于天宫的后院、内院,与之有了一墙之隔,这就表明它是属于佛教自身的,不再混同于天国净土。弥勒净土有了一位主导,即弥勒菩萨,弥勒法力无边,是作为释迦牟尼佛后继者的将来佛,其地位是菩萨中最高的,因而有接引众生的能力和愿力,因而往升弥勒净土不用全靠自力,弥勒菩萨的接引同样有助成之功。往升弥勒净土者不仅超出轮回,不入三界,而且将来必定与弥勒一起回到世间,证得佛果,其果位较之声闻净土更胜一筹。
  弥勒净土极其美妙,兜率天上五百万亿天子发弘誓愿,以天福力造作宫殿,供养弥勒菩萨,他们以头上宝冠化作五百万亿宝宫,宫中大神又以额中宝珠为弥勒造善法堂,化成四十九重微妙宝宫。宫中七宝具足,乐器不鼓自鸣,又有天女无数,轻歌曼舞,演说诸法。兜率天宫如此美妙,因而十方无量诸天命终,皆愿往生,何况世间之人!弥勒净土虽然是善净之处,但与天国净土并没有完全划清界限,其中有无数天女,“若有往生兜率天上,自然得此天女侍御”(2),或许其中并不包含五欲之乐,但多少有一些嫌疑。
  弥勒净土为一快乐之处。“若有比丘及一切大众,不厌生死,乐生天者,爱敬无上菩提心者,欲为弥勒作弟子者,应作是观。作是观者,应持五戒、八斋、具足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一一思维兜率陀天上上妙快乐。作是观者,名为正观。”(3)可见修此净土者是结使尚未净尽,虽持诸戒,修行十善,却不以断除生死、不受轮回为目标,而是不厌生死,乐生诸天,追求的是天上的“上妙快乐”,这仍与声闻净土的有余涅槃相近,甚至更多了一层世俗化的成份。
  如何到达弥勒净土呢?“我诸弟子,若有精勤修诸功德,威仪不缺,扫塔涂地,以众名香妙花供养,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经典,如是等人,应当至心,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应当系念,念佛形像,称弥勒名。如是等辈,若一念顷,受八戒斋,修诸净业,发弘誓愿,命终之后,譬如壮士屈申臂顷,即得往生兜率陀天。”(4)这里罗列了许多修行方法,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与念佛禅观联系在一起,既有观相念佛,又有称名念佛。
  声闻净土不包含念佛,念佛作为一种禅修方式,包含着自力与他力的结合。观相念佛是通过观缘佛之相好而入正受,其实是由观净而入禅,其中主要是凭自力,所观之佛形像并不直接起作用;而称名念佛则由自力渐渐转向他力,佛之名号本身即有一种力量,一念一闻便能消业除罪,获得解脱,而且通过念佛名号还会得到接引。“未来世中诸众生等,闻是菩萨大悲名称,造立形像、香花、衣服、缯盖、幢幡,礼拜系念,此人命欲终时,弥勒菩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曼陀罗花,来迎此人,此人须臾即得往生。”(5)因而系念弥勒菩萨名号,临命终时,就能够得到迎接,须臾往生净土,如此念佛名号就与他力接引联系在一起,不单是个人的一种禅修方式了。
  弥勒净土较之声闻净土已有不少进步,然而后来还是被以西方净土为代表的佛国净土取代,其中因缘前人已有不少说明,而弥勒净土本身的局限性可以说是最为根本的原因。弥勒净土事实上还是菩萨净土,尽管弥勒是一生补处菩萨,是注定的将来佛,但他在兜率天的身份依然是菩萨,主人自己尚未成佛,这就必然限制了前来依附者的境界,与后来不断增长的试图成佛的要求无法适应了。弥勒净土事实上是承前启后、或者说是贯穿前后的,弥勒原为佛之弟子,先佛灭度,因而他事实上也是声闻之一,他死后往生兜率天,不象舍利弗等直接得证阿罗汉果,或许表明他在声闻乘中并未证得最高果位,经中亦载他“具凡夫身,未断诸漏”,虽复出家,却又“不修禅定,不断烦恼”(6),但他受世尊授记,现世为菩萨,将来代释迦文佛应世度人,为将来佛,因而弥勒身份特殊,一身兼了声闻、菩萨、佛三职,其净土也是如此,既有声闻净土的余味,又是菩萨净土,还有诸佛净土的部分特征。虽然如是,弥勒净土依然属于菩萨净土,与诸佛净土尚有距离。弥勒净土的修行方式虽然已趋于简易,其中也有称名念佛,但这种方式不是最重要的,更不是唯一的,对修行者的要求还是比较高,而且显得复杂,无法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
  弥勒净土的局限性使之不得不让位于西方净土。西方净土,光明充满,安乐无比,其美妙壮丽又胜一筹,然而在对其极尽赞美的描述之中,似乎已经不见了对天女美丽的歌颂,这大概是佛国净土的特色,佛土之中,不容五欲,虽名安乐,却绝对不是纵欲之乐,如此就彻底划清了与外道净土的界限,成为纯粹的佛教净土。西方净土法门简易,得果殊胜,自他结合,方便快捷,其流行就非常自然了。
  然而,净土法门的发展在中国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虽然历代有大师加以提倡弘扬,最早弘扬西方净土的佛教领袖庐山慧远大师还被后世推为净土宗初祖,但净土宗的真正建立却是比较晚的,而且缺乏系统的传承。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净土宗在宋代以后的影响日广得力于简易,其不为精英佛教认同、受到禅宗批评,也同样由于其简易。即使是在今天,净土法门似乎依然被视为世俗佛教或下层佛教,尤其被学界认为缺乏理论性,没有研究价值,其地位和作用得不到足够的认识。
  由于净土法门一开始就和诸天有关联,后来的西方净土也有人认为可能与波斯的袄教有关,因而给人以不够纯正的感觉,好象和外道不能完全划清界限。天宫以心情享受五欲之乐为特征,与天界联系在一起的净土也推崇思维“上妙快乐”,以此为“正观”,西方净土同样号称安乐国,将安乐放在第一位,净土之乐虽然事实上是涅槃之乐,并非五欲之乐,但为方便接引有欲众生,净土之中似乎也有“天女侍御”,这样追求快乐,固然顺应了大众的需求,但却与佛教出离世间、反对纵欲的宗旨似乎有所违背。佛教与婆罗门教相对立,反对有神论,主张无神论,这是时下的教界、学界尤其是政界极力推崇的,但佛教并不是完全的无神论,净土法门尤其充满了神话色彩,故为诸方所不喜。
  总此数条,净土法门还给一些人以粗浅、神密、低俗的感觉,要想在今世获得大的发展还有不少障碍。当然,这其中有不少看法是不够宽容,或者是不够公平的。佛教首先是一个宗教,而且是世界宗教,尽管不少人极力强调佛教的非宗教性,推崇其无神论,强调佛的人间性格,重申较为朴实的原始佛教,等等,然而谁也无法彻底否定佛教的宗教性,无法抹杀佛教与儒家的本质区别,佛固然原本是人,佛教固然不提倡使用神通,但佛确实不同于孔孟这样的圣贤,佛有神通法力,佛已出离轮回,佛是三界至尊,如果过于强调佛的人性和人格而淡化其佛性和神性,就是本末倒置,如果将神话、神密成份从佛教中完全剔除出去,佛教就会支零破碎,面目全非。宪法已经规定了宗教的权利,假如佛教淡化或者放弃自己的宗教性,又如何保护自己的权利,维护自己的地位!
  宗教性(主要是神圣性)是佛教之本,而恰恰主要是世俗佛教,如因果轮回说、净土信仰等构成了佛教的宗教性,其中包含了大量的神话故事和神秘色彩,突出了佛教的神圣性,而为学界所重的精英佛教则带有强烈的思辩性和理论色彩,接近于哲学的玄想和符合逻辑的思想体系,其宗教性在强化的理性的破解下日益淡化,就象越磨越细的面粉,一方面更白、更纯,更合乎时人的口味了,另一方面也丧失了许多必要的养分,甚至与其原味越来越远了。
  过分追求理论性和逻辑性不仅损伤到宗教性与神圣性,还会使其可操作性和实践性大为降低。禅宗便批评有些教派有教无禅,有理无行,使得佛法成为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理论上最为精致、逻辑性最强的唯识宗在中国数传即绝,并未获得长久的影响,不能不令人深思,其中自然有多种原因,而理繁难行或许是最为重要的。
  净土法门在民间的广为流行也有多种原因,最主要的可能有三点,一是其充满神话色彩的宣示适应了大众对神圣性的追求,二是其修行方式极为简易,适合所有人,三是其以安乐、快乐为本,体现了人性的本质。正是由于如是优点,才使其呈现出与禅宗分庭抗礼、甚至有后来居上之势的势头。
  净土法门一方面体现了佛教的神圣性、超越性,另一方面又彰显了佛教的世俗性、群众性,这两方面或许有矛盾,但也是相辅相成的。世俗性一向是被人轻视的,民间宗教不仅没有合法地位,还往往被扣上迷信、愚昧、低级的帽子,与民间信仰紧密联系的世俗佛教同样没有地位。然而,事实上影响力最大,构成佛教生存基础的还是世俗佛教,正是那些可能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不会讲经解论、只知念佛拜佛的善男信女们构成了佛教的群众基础和经济基础,决定着佛教的生存权。
  对于一个宗教来说,群众性是绝对不容忽视的。没有广大信众的支持,佛教的兴盛就没有可能。要想进一步争取信众,佛教就必须以大众喜闻乐见、明白易晓的形式宣传佛法,以佛教的神圣和殊胜吸引大众,不必过多顾忌是否有宣传有神论之嫌。佛教本身是时时中道、不立两边的,笔者曾在《佛教的灵魂观》一文中提出,佛教既不是无神论,又不是有神论,因为二者都是偏见、邪见,有神论属于常见,无神论属于断见,佛教远离断常二边。因而佛教应当明确自己的立场,既批判有神论,又反对无神论,体现佛教的中道原则和殊胜性。
  对于禅宗所批评的他力问题,也不用回避。解脱成佛毕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其中都是既有内因,又假外缘,自力和他力同时起作用。由于根性不同,二者有所偏重,利根一闻便悟,顿悟顿修,主要凭借自力;钝根历劫难明,只能靠积累功德福报,得到大善知识的悉心指点,特别是诸佛菩萨的愿力助成,因而他力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利根适合禅修,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念佛是更为简易、切实可行的法门。念佛较多依赖他力,但同样离不了自力,佛要自己念,功须自己积,不可能花钱雇人替自己念佛,那样自己并无多少功德。只有积功累德到了一定程度,佛菩萨才会来迎,说到底还是以自力自修为本。
  当然,净土法门本身也需要不断发展和进步,提高自身的吸引力。要做到专一而不执著,简易而非粗浅,在念佛、观佛方面也可以考虑多样化,本来念佛法门就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念佛名号,还有观佛相好、念佛法身、学佛行愿等,通过返本来实现创新,可以使之重现生机。也应注意将往生西方净土与建设人间净土结合起来,将自力与他力、彼岸与此岸结合起来,从而使之获得新生,更好地为繁荣佛教、建设净土服务。
  注释:
  (1)郭良鋆《佛陀和原始佛教思想》19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
  (2)《佛说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第419页上。
  (3)《佛说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第419页下。
  (4)《佛说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第420页上。
  (5)《佛说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第420页中。
  (6)《佛说观弥勒菩萨上升兜率天经》,大正藏卷14,第418页下。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生活越简单,越是健康的生活;饮食越简单,就是长寿的饮食。这个现在有证明。美国有许多人到中国大陆去调查,以前中国大陆农村里面,生活那么苦,什么营养也没有,为什么他们长寿?生活简单,头脑也简单。他没有妄想、分别、执着,烦恼比我们少,所以人家健康长寿。我们现在生活花样很多,一脑袋乱七八糟的胡思乱想,你要想身体不得病,怎么可能?都是些奇奇怪怪的病。病根都是从妄想、分别、执着上来的,这是祸根。你要想不生病,就要把这个根拔掉。你能把这个根拔掉,这就是样样事情里面,都是圆满波罗蜜。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