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戒律与佛教命脉 《标宗显德篇》解读 第二章 引文显德 第一节 顺戒法住


2014/9/4    热度:355   

 济群法师:戒律与佛教命脉 《标宗显德篇》解读 第二章 引文显德 第一节 顺戒法住

   戒律与佛教命脉——《标宗显德篇》解读

  济群

  第二章 引文显德

  第一节 顺戒法住

  就中分二。初、明顺戒则三宝住持,办比丘事。二、明违戒便覆灭正法,翻种苦业。但诸经论叹戒文多,随部具舒,相亦难尽。今通括一化所说正文,且引数条,余便存略。

  在本篇第二章中,律祖广泛引用大小乘经律,说明持戒功德及破戒过患。

  “就中分二。初、明顺戒则三宝住持,办比丘事。”顺戒,持戒。比丘事,包括个人别行和大众共行。“显德”的相关内容,可分两部分说明。第一部分,引文说明依戒行持的作用。如果僧众能依戒行事,三宝就能长久住世。从个人来说,能养成僧格,趣向解脱;从僧团来说,能如法处理各种事务,建立清净和合的道场。

  “二、明违戒便覆灭正法,翻种苦业。”违戒,犯戒。翻种,与持戒相反,犯戒则种下痛苦之因。第二部分,同样引三藏典籍证明违犯戒律的结果,那将使正法被歪曲、颠覆乃至消亡,最终造下恶因,召感无量无边的轮回苦果。

  “但诸经论叹戒文多,随部具舒,相亦难尽。”在三藏典籍中,赞叹戒的文字很多,有些是整品整品的。若想非常完整、细致地介绍,恐怕是挂一漏万,难以详尽。

  “今通括一化所说正文,且引数条,余便存略。”通括,概括。一化,世尊一期教化。《行事钞》中,律祖将世尊一期教化中凡涉及戒律的经文或律文,有代表性地各引数条,其他就不一一说明了。

  《标宗显德篇》所引经教非常全面,既有小乘经、小乘论,也有大乘经、大乘论,还有律藏、律论。基本囊括了佛教各种不同类型的典籍,从各方面证明戒律的重要性。

  一、化 教

  初中分二,前约化教,后就制门。初又分四。

  “初中分二。”第一部分中,主要讲述顺戒和违戒两种不同情况。初中,指顺戒的相关内容。分二,指顺戒部分的引文又分两类。

  “前约化教,后就制门。”前面所引,是化教的经文。其后所引,是制教的经文。化教和制教,是律宗对世尊一代时教的判摄。所谓化教,是通过阐述教理达到化导效果,通于僧俗二众。所谓制教,属于制度性的行为规范,主要针对僧众制定。在三学中,戒学属于制教,定学和慧学属于化教;在三藏中,律藏属于制教,经藏和论藏属于化教。

  “初又分四。”初,此处指化教。在化教的引文中,又可分为四个类别。

  【1.小乘经】

  一、就小乘经者。

  第一部分依声闻乘经典说明,内容引自《大般泥洹经》和《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是佛陀涅槃前对弟子的最后教诲。

  《行事钞》的引文通常采用意引,和实际经文多少有些出入。所以,我们标出相关经典的原文,方便大家对照学习。

  《大般泥洹经》

  6卷,东晋法显所译。般为梵语,意为入,泥洹为涅槃,即佛陀入涅槃前夕所说。为《大般涅槃经》前分。

  如《般泥洹经》明:佛垂灭度,世间无师,阿难启请。佛言:“比丘若能奉戒者,是汝大师,若我在世,无异此也①。”

  ①《大般涅槃经》卷3

  尔时如来告阿难言:“汝勿见我入般涅槃,便谓正法于此永绝。何以故?我昔为诸比丘制戒波罗提木叉,及余所说种种妙法,此即便是汝等大师,如我在世,无有异也。”(T01-204中)

  这段引文出自《大般泥洹经》,世尊即将入灭,令阿难入鸠尸那城语诸力士:“今日于后夜分入般涅槃。”阿难闻言垂泣,佛陀便对他作了以下这番开示。

  “如《般泥洹经》明:佛垂灭度,世间无师,阿难启请。”《大般泥洹经》记载:佛陀即将入灭,整个僧团将失去依怙,因为佛陀乃世间眼目,没有他的指引,我们就不知去向何方。所以,阿难启请佛陀不要入灭,一旦失去佛陀,我们又该依止哪位导师修行?

  “佛言:‘比丘若能奉戒者,是汝大师,若我在世,无异此也。’”佛陀回答说:比丘若能遵循我所制定的戒律,依教奉行,那么,我所说的戒和法就是你们的导师,所谓“以戒为师,以法为师”。果能如此,就和我住世时并没有什么根本区别。你们依法修学,就等于见到我;依戒行持,就等于依止我。佛入灭时,没有在僧团安排一个接班人,也没有把僧团教权交给谁,建立一个教皇或法王之类的领袖,而是告诫比丘: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又名《佛遗教经》,1卷,姚秦北天竺沙门鸠摩罗什译,是佛陀涅槃前对众弟子的教诫,以端心正念为首,深言持戒为禅定智慧之本。

  《遗教》等经并同斯示。然发趣万行,戒为宗主。

  “《遗教》等经并同斯示。”在《佛遗教经》等经典中,同样有以戒为师的教诲。佛陀告诫弟子:“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提木叉,如暗遇明,如贫人得宝。当知此则是汝大师,若我住世,无异此也。”(《佛遗教经》卷1,T12-1110下。)

  “然发趣万行,戒为宗主。”凡趣向解脱或无上菩提的任何一种修行,都是以戒为前提,为根本,为宗主。有了戒,才能保证一切善行的纯正性。那么,戒和普通的世间善行有何区别?其一,戒是建立在承诺的基础上;其二,受戒是有戒体的;其三,戒是含摄一切境界的。这三点,都是世间善行所无。

  故《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

  (注:小乘经中,与此句相近内容见《佛说长阿含经》卷2:“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T1-12中)。”《资持记》注解为“引证古记云,即《善生经》,然与戒本序语意相涉。”《四分戒本》中确有“欲得生天上,若生人间者,常当护戒足(卷1,T22-1015中)”之句。但律祖此处归于小乘经中,而《四分戒本》为制教部分。)

  “故《经》云:若欲生天等,必须护戒足。”所以《经》中说:若想得到生天等善果,必须防护戒体。一个人如果断了脚,就不可能徒步远行。破戒者也是同样,若不具足清净戒行,就没有能力生于天道。如果我们想要感得人天果报,成就解脱,乃至圆满菩提,就应当谨慎守护戒体。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

  又如大地能生成万物,故《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又云:“依因此戒,得有定慧。”①

  ①《佛遗教经》卷1

  依因此戒,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是故比丘当持净戒,勿令毁犯。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T12-1111上)

  经文引自《佛遗教经》,是佛陀在娑罗双树间将入涅槃时为诸弟子所说法要。

  “又如大地能生成万物。”戒就像大地一样,能使万物出生并成长。

  “故《经》云:若无净戒,诸善功德不生。”所以佛陀在《遗教经》中告诫弟子:如果不持净戒,一切善法功德不能生起。善功德的范围很广,包括凡夫的有漏善行,也包括出世间的无漏善行,乃至佛果的一切功德。所有这些善行,都离不开持戒的基础。

  “又云,依因此戒,得有定慧。”此句仍引自《遗教经》。因为持戒,才能进一步得定、发慧。但这并不是说,持好戒自然就能得定,自然就能生起智慧。不少学佛者都对“由戒生定、由定发慧”的理解有偏,以为持戒达到一定阶段后,定和慧就水到渠成,自然具足了。事实并非如此。持戒的作用,主要在于防护内心,从而远离外缘干扰,降伏粗重妄想,减少串习的活动机会,为进一步修习定慧营造良好的心灵环境。

  又《经》云:“戒者,行根住持。”即喻如地,能生成住持也。

  (注:此句小乘经中未见相关内容。《资持记》注为“次引律文双示二义,即本律说戒揵度中文。”查《四分律》,原文为:“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卷35,T22-817下)。”至于为何将之归于小乘经,《资持记》解为:“而言经者,名通三藏,皆佛语故。”)

  “又《经》云:戒者,行根住持。”行根,善行之本。住持,增长广大。律中又说,戒是一切善行依托的根本,也是令一切善行持续增长的保障。

  “即喻如地,能生成住持也。”这段经文主要以大地比喻戒的作用,比喻戒和善法的关系。大地有两重含义,一是能生,就像大地能生万物一样,依戒而能生长一切善法。二是能持,大地能使万物在出生后继续成长,持戒也能使善行持续增上。这是戒的两重内涵。

  此外,阿难在佛陀将灭度时曾有四问,一是依何而住,二是以谁为师,三是经首安何语,四是如何对治恶性比丘。对于第二问,佛陀的回答也是“以戒为师”。可见,依法、依戒正是佛陀为后世弟子留下的基本行为准则。这是我们需要牢牢记住的。

  在很多经典中,佛陀特别强调依止善知识的重要,但同时也再三强调依法的作用,所谓“自依止,法依止,不余依止”,二者不可偏废。过分依人,对师长盲目崇拜,很容易出现偏差。若经过抉择辨别,确定对方为善知识,为法的化身,有缘依止修学,当然是学佛捷径。但若没有择法眼,找到的不是具格善知识,那就很成问题了。所以,佛陀提出既要重法又要重视善知识的双重标准,不能因为以戒为师,就可以不要善知识指导;或者一味事师如佛,就不要法的标准。这样,才能保证整个僧团的健康发展。

  【2.小乘论】

  二、小乘论。

  第二部分依声闻乘论典说明,内容引自《成实论》、《解脱道论》和《阿毗昙毗婆沙论》。

  《成实论》

  16卷,诃梨跋摩造,姚秦罗什译。成实即成就四谛之意,反对说一切有部“诸法实有”理论,提倡人法二空,弘扬苦、集、灭、道四谛之理。论主初于有部出家,后随多闻部学习,接触大乘思想,又泛览九经,评量五律,而著此论。

  如《成实》云:“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入善人众,要佩戒印①。”是故特须尊重于戒。

  ①《成实论》卷14

  道品楼观,以戒为柱。禅定心城,以戒为郭。度生死河,以戒为桥梁。入善人众,以戒为印。(T32-351中)

  这段引文出自《成实论》“定具中初五定具品第一百八十一”,是关于为何“有定具则定可成,无则不成”的问答,阐述了得定的十一项因素,第一点即为“清净持戒”,论中以种种譬喻说明了持戒对于得定乃至整个修行的重要作用。

  “如《成实》云:道品楼观,以戒为柱。”道品,三十七道品,分别是四正念、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是解脱道的核心修习项目。其中,四正勤正是关于戒的内容。如果将三十七道品比做楼房的话,戒律就是支撑它的柱子。没有柱子作为框架,房子就无从建立。

  “禅定心城,以戒为郭。”郭,外城墙,说明戒律的防御作用。对于禅定修习来说,戒律就像抵挡外来入侵的城墙,以此作为防护,心才能安住于善所缘。寺院的围墙其实也是一种戒,在古代,寺门一关,山门内外就是两个世界。墙外是五欲尘劳,墙内是清修之地。在这样的环境中,心自然容易收摄。当然,围墙防护的只是外在干扰,关键在于内心的自制力。这种能力是在不断防范中形成的,所以持戒不只是被动的。开始持戒时,可能需要刻意为之。持戒日久,就能形成主动的自制力。当我们具备内在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时,持戒就不再辛苦,因为这种力量已成为我们的良性串习。有了这一能力,修习禅定时就容易安住于善所缘,不被外境干扰。所以说,戒是修定的防护力量。

  “入善人众,要佩戒印。”善人众,即三乘贤圣,其中,凡夫位的修行人为贤,已断惑证真者名圣,贤圣非一,故名为众。印,取信于人。若想跻身于贤圣之列,就要严持戒律,以此得到大众的信赖和认可。

  “是故特须尊重于戒。”戒是代表着法治,所以,要特别尊重戒的作用。事实上,法治也是社会安定的保障。美国建国两百多年,虽然换了许多总统,但不影响整体安定。而在人治的封建王朝,每个朝代都会根据帝王的意愿各行其是,甚至朝令夕改。因为人是不稳定的,尤其是凡夫,内心充满变化。所以佛陀在两千多年前就告诫弟子们“以戒为师”,这样才能保障佛教的健康发展。

  《成实论》的这段话说明,戒定慧的成就都离不开戒。道品楼观,代表慧的修习;禅定心城,代表定的修习;入善人众,代表戒的修习。我们要成就定慧,乃至建立和谐僧团,使正法久住,都离不开戒的保障。

  《解脱道论》

  12卷,优波底沙罗汉造,萧梁僧伽婆罗译。包括因缘品、分别戒品、头陀品、分别定品、觅善知识品、分别行品、分别行处品、行门品、五神通品、分别慧品、五方便品、分别谛品,阐述出离解脱之要道。

  《解脱道论·戒品》中具多赞美①,文繁不出。须者看之,戒则不羸。

  ①《解脱道论·分别戒品》卷1

  何戒功德者?不悔是戒功德,如世尊告阿难:“不悔戒善是功德义。”复次,名戒者是无过乐,是众姓上,是财为富贵,是处为佛地,是浴无水,是香普薰,是影随形,是伞覆可覆,是圣种,是学无上,是善趣道。若人有戒,为有戒故,成就无畏,荣显亲友,圣所怜悯,是亲友依,是善庄严,是领诸行,是功德处,是供养处,是可贵同学处。于诸善法不畏不退,成一切意愿清净,虽死不忘。成伏解脱乐方便,如是无边戒功德。(T32-401上)

  “《解脱道论·戒品》中具多赞美,文繁不出。须者看之,戒则不羸。”羸,弱。《解脱道论》有专门的《戒品》,对戒的种种功德有诸多赞美。因为文字极广,此处就不一一引用了。若有需要的学人,可自己学习。这样的话,戒体必然不会羸弱。

  通过这种阅读和思维,能加深对戒律的理解,使戒体得到强化。我们受戒后,戒体有没有力量?比起贪嗔之心来,哪种力量更大?比起原有串习来,哪种力量更大?如果戒体的力量还不足以战胜贪嗔之心,不足以战胜原有串习,就需要不断长养它、巩固它。在六随念中,尤以念佛、念法、念僧、念戒为重,须时时忆念不忘。在不断忆念的过程中,增加对三宝的信心,增加对戒律的认识。

  《阿毗昙毗婆沙论》

  简称《毗婆沙论》,60卷,迦旃延子造,五百罗汉释,北凉天竺沙门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译。与《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同本异译,仅有初之三揵度。

  《毗婆沙》云:“具戒足者,戒言尸罗,亦言行也,亦云守信,亦名为器。尸罗言冷,无破戒热及三恶道热故。亦名善梦,持者常得善梦故。亦名为习,由善习戒法故。亦名为定,若住戒者心易得定故。亦名为池,群圣所浴故。亦名缨络,老少中年服常好故。亦名如镜,由戒净故,无我像现故。又名威势,如来在世有威力者,是尸罗之力故。余如驱龙事,五百罗汉不能逐之,有一罗汉但以护戒力故,便即驱出,以轻重等持也。又戒名为头,能见苦谛诸色,乃至知色阴等法故。能善护故,言守信也。能至涅槃城,故言行也。功德所依,名器也。尊者瞿沙说曰:‘不破义是尸罗义。如人不破足,能有所至。行者不破尸罗,故能至涅槃。’”①

  ①《阿毗昙毗婆沙论》卷24

  戒具足者,戒言尸罗,亦言行,亦言守信,亦言器。尸罗者言冷,无破戒热故。破戒者身心热,持戒者身心冷。破戒者三恶道中热,持戒者人天中冷。又尸罗言梦,持戒者身心不热,常得善梦故。又尸罗言习,持戒者善习戒法故。又尸罗言定,住戒者心易定故。又尸罗言池,如佛说偈:“法泉戒水池,清净无瑕秽,圣浴身不湿,必到于彼岸。”又尸罗如璎珞,有璎珞严身,有少时好中年老年则不好,有中年好少年老年则不好,有老时好少年中年则不好,戒璎珞严身。又尸罗如镜,如镜明净,像于中现,戒清净者,无我像现。如说依戒立戒,升无上慧堂。又尸罗言威势,如来所以于三千大千世界,有威势者,皆是尸罗力故。曾闻罽宾国有龙,名阿利那,受性暴恶,去其住处不远有僧伽蓝,其龙数为暴害。时有五百阿罗汉皆共集会,入于禅定,以神足力欲驱遣此龙。其大龙大威德,而不能遣。时有一罗汉次从后至,时诸罗汉具以是事向后来者说。时后来者不入禅定,直弹指语言:“贤善,远此处去。”是时,此龙闻弹指声即便远去。时诸罗汉语后来者言:“汝以何禅定力令此龙去耶?”后来者而答之言:“我不以禅定力,直以谨慎于戒,我守护轻戒犹如重禁。我以戒力故,令此龙去。”是故尸罗名有威势。又尸罗言头,如人有头则能见色、闻声、嗅香、尝味、觉触、知法。如是行人有尸罗头者,能见苦谛等色,闻名身等义,嗅觉意花香,尝出离无事寂静三菩提味,觉禅定解脱等触,如色阴等法总相别相,是故尸罗言头。何故尸罗名守信?此是世俗言说法。若人善护尸罗者,言是人守信,不能善护尸罗,言是人不守信,是故世俗言说尸罗名守信。尸罗言行者,如人有足能行至余方,如是行人有尸罗足者,能行至善道及至涅槃。又尸罗言器者,以是一切功德所依之处,是故尸罗言器。尊者瞿沙说曰:“不破义是尸罗义,如人不破于足,能有所至。如是,行者不破尸罗故能至涅槃。”(T28-177上-中)

  此段引文出自《阿毗昙毗婆沙论·杂干度中思品》,通过种种比喻,形象说明了戒的特征和戒律在修行上的作用。

  “《毗婆沙》云:具戒足者,戒言尸罗,亦言行也,亦云守信,亦名为器。”尸罗是戒的梵语,也叫做行,也叫做守信,也叫做器,以下对几个名称一一解释。

  “尸罗言冷,无破戒热及三恶道热故。”冷,清凉义。戒为什么叫尸罗?为什么具有清凉的内涵?因为它能防范破戒带来的热恼,远离恶道之苦。在对治烦恼方面,戒和慧有不同作用。慧是从根本上铲除烦恼,而戒是进行防护,使烦恼没有活动机会。倘能如法持戒,即可避免尘劳干扰,身心自然清凉。

  “亦名善梦,持者常得善梦故。”戒也叫做善梦。因为持戒者身心安隐,常能感得吉祥好梦。反过来说,不持戒的人因为身心无处安顿,就会胡思乱想,躁动不安。如是,恶梦连连也就在所难免,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亦名为习,由善习戒法故。”习,串习。因为时时持戒,就能形成善的串习,使之成为相续,从而战胜并摆脱不良习气。生命是无尽的积累,对行为的重复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形成人格。无始以来,我们始终纠缠于贪嗔痴串习中,造就现有的凡夫人格。通过持戒,就能以善行改造心性,重塑生命品质。

  “亦名为定,若住戒者心易得定故。”戒也叫做定,这主要是从持戒容易得定的角度来说。持戒能帮助我们建立健康的生活,并通过如法生活使内心变得清净,这是得定的必要前提。

  “亦名为池,群圣所浴故。”戒也叫做池。凡夫在清净的池水中清洗身体污垢,圣贤则沐浴在戒水中涤除心灵尘劳,从而达到生命的圆满。

  “亦名缨络,老少中年服常好故。”缨络,用珠玉串成的饰品。戒也叫做璎珞,无论老少,若能以戒德作为庄严,都能由内而外地具足威仪。世间的装饰品,有些适合老人,有些适合青年,有些适合孩子。适合老人的,青年戴上未必悦目。适合孩子的,老人戴上未必庄严。惟有持戒的缨络,才是老少皆宜,人人敬慕希求。

  “亦名如镜,由戒净故,无我像现故。”戒又叫做镜,镜子干净明亮时,才能清晰地呈现出各种影像。而持戒能使内心清净,有助于无我慧的开显。所以说,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若是见非常透彻,必会认真持戒。因为他对每个念头产生的因果都了了分明,怎么可能再胡作非为呢?反过来说,行为上的清净,又有助于空性见的开显。

  “又名威势,如来在世有威力者,是尸罗之力故。”戒又叫做威势,是一种强大的威慑力。如来住世之所以能具足威严,令万众景仰,正是因为持戒带来的力量。因为戒是一种外在威仪,一个人禅定功夫很深或是具有大智慧,凡夫未必能看得清楚,但言行举止是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如果戒行严谨,威仪具足,自然能令大众生起归仰之心。在佛陀制戒的十种功德中,就有“未信者令信,已信者令增长”。对不具信心者,因为看见如法僧团而对佛法生起信心。对已有信心者,因为看见如法僧团而令信心得到增长。而那些戒律废弛、言行不轨的僧众,是无法让信众走进佛门的,甚至可能是“未信者难信,已信者不信”。

  “余如驱龙事,五百罗汉不能逐之,有一罗汉但以护戒力故,便即驱出,以轻重等持也。”《阿毗昙毗婆沙论》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罽宾国有条名叫阿利那的毒龙,性情暴戾,经常兴风作浪,其住处附近的僧伽蓝多次遭到危害。不仅如此,它还神通广大,集五百罗汉的禅定神力都无法驱逐。其后有位罗汉前来,弹指对毒龙说:“请你离开此地吧,不要骚扰大家。”龙就温顺地离开了。众罗汉大为惊讶:“你是以什么禅定神力令毒龙听从的呢?”他回答说:“我并不是以禅定力,而是以护戒之力做到的。”轻重等持,就是说明他持戒极其严谨,重戒轻戒一视同仁,秋毫无犯。

  “又戒名为头,能见苦谛诸色,乃至知色阴等法故。”戒也叫做头。因为有了头,六根才能接触六尘。以戒为首,而能生定发慧,才能如实观照世间,乃至知苦断集,照见五蕴皆空。所有这些,都离不开戒的基础。

  “能善护故,言守信也。”戒又叫做守信,因为受戒是对诸佛菩萨的宣誓,也是对一切众生的承诺。当我们发心受持不杀生戒时,就是承诺从今往后不再伤害任何生命,若有违犯,将失信于一切众生。所以遵守承诺是戒的基本特点,是为守信。

  “能至涅槃城,故言行也。”通过持戒修行,能得定发慧,成就解脱,最终抵达涅槃,所以戒也叫做行。

  “功德所依,名器也。”戒是世间出世间一切清净功德生起的所依,像器皿那样含藏无量功德,所以戒也叫做器。

  “尊者瞿沙说曰:不破义是尸罗义,如人不破足,能有所至。行者不破尸罗,故能至涅槃。”尊者瞿沙说,有戒律作为保护,而能护持善行,具有不破的内涵。就像人有完好的双脚,才能跋山涉水,抵达任何目标。同样,修行人因为没有毁坏戒律,才能抵达涅槃之城。

  《毗婆沙论》这段文字,从戒的不同名称分别说明了它的作用。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持戒包含着哪些意义。

  本篇中,道宣律师广泛引用经典说明持戒功德和不持戒的过患,帮助我们建立对戒的信心,认识戒在解脱中的重要性。《道次第》介绍每一项修法时,都会阐述修习意义和不修过患,以此增加学人信心。我们也可运用这一理路修学戒律,对每条戒的受持功德和不持过患进行思考。若能时时忆念,就会逐步建立对戒的重视。

  如果没有这样的思想认识,不知道戒对自己意味着什么,不知道它和解脱有多大关系,尽管也受了戒,也学了戒,未必会把戒作为行持的唯一标准。方便时,似乎做一做还无妨。一旦和原有习惯或利益产生冲突时,戒律就被搁置一旁了。还有些人只是将之当做教条执行,未能和修行有机结合起来,不知每条戒究竟要完成怎样的心行训练,那样就会把戒持得很僵化,甚至很苦恼。事实上,戒律并不是为了对我们进行束缚,而是通过一些规范,使心行进入善法的轨道,从而与修行相应。如果我们清楚每条戒对自身的改善作用,持戒就会很有乐趣,很有动力。

  【3.大乘经】

  三、大乘经者。

  第三部分依大乘经典说明,内容引自《华严经》、《大方等大集经》、《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月灯三昧经》、《大般涅槃经》。

  《华严经》

  《华严经》,汉传佛教重要经典之一,被尊为“经中之王”。共有三译,分别是东晋佛驮跋陀罗译六十《华严》,唐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唐般若译四十《华严》。律祖此处所引,出自晋译六十《华严》。

  《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善御大众,心无忧悔。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①。”

  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10

  “菩萨摩诃萨教化众生发菩提心,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开示甚深诸妙法藏,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具足受持威仪教法,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复次悉能赞叹一切大愿,是故能令佛宝不断。分别解说十二缘起,是故能令法宝不断。行六和敬,是故能令僧宝不断。复次下佛种子于众生田,生正觉芽,是故能令佛宝不断。不惜身命护持正法,是故能令法宝不断。善御大众心无忧恼,是故能令僧宝不断。”

  (T09-461中)

  引文出自《华严经·明法品》,是法慧菩萨承佛神力所说,说明如何令佛宝不断,令法宝不断,令僧宝不断。《行事钞》未完整引用。

  “《华严》云:具足受持威仪教法,行六和敬。”威仪,指行、住、坐、卧四威仪。六和,则是身、口、意、戒、见、利六方面的和合。《华严经》告诉我们:如果希望正法久住世间,应从日常言行开始规范,并依六和精神共住,所谓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善御大众,心无忧悔。”如果依法管理僧团,就不会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出现非法行为,也就没什么值得忧愁或悔恨的事。反之,如果缺乏行为标准,不懂戒律规范,随时可能因无知而造作恶业。那样的话,就会时时忧悔懊恼,忐忑不安。

  “去来今佛所说正法,不违其教,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所说的正法,都能依教奉行,才能令三宝不断,法得久住,使佛法在世间千秋万代地流传下去。

  《大方等大集经》

  又名《大集经》,30卷,北凉昙无谶译。经名为“大集”,含义有二:一为大众会集义,诸大菩萨悉来大集。二为诸法聚集义,谓“此经名为真实法义……无量宝聚”。

  《大集》云:“十方世界菩萨,请佛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如余佛土,为法久住故。佛后许之,便制禁戒。”①

  ①《大方等大集经》卷24

  十方世界菩萨白佛言:“世尊,诸佛如来为如是等五滓众生制于禁戒,唯愿如来为法久住,复制禁戒。”(T13-172中-下)

  《大集经·虚空目分中护法品第九》记载,世尊将此经付嘱四大天王等,并告诫他们:“若有七众弟子受持读诵是经者,当至心护持。”诸天神发愿:“从今往后当守护是法。”但他们也说到:若有佛子不能受持是经,更兼行为不端,便会令诸善鬼神舍离而令恶鬼其便,导致天下大乱。于是,十方菩萨就请佛制戒。

  “《大集》云:十方世界菩萨,请佛为五滓众生制于禁戒。”《大集经》记载:十方世界的菩萨都请求佛陀为五浊恶世的众生制定戒律。所谓五浊,一为命浊,寿命无常,朝不保夕;二为众生浊,众生间尔虞我诈,争斗不休;三为烦恼浊,众生为烦恼所困,不得自在;四为见浊,即思想知见上的混乱;五为劫浊,世间有大三灾、小三灾等灾难。因为这个世间灾难频仍,污浊不堪,菩萨深为怜悯,希望他们因受持戒律得到解脱。

  “如余佛土,为法久住故。”像其他国土一样,为佛法久住世间而制定戒律。大千世界有无量佛国,有些国土曾经制戒,从而令正法久住。而在那些没有制戒的国土,教法便不能久住。

  “佛后许之,便制禁戒。”佛陀应允大众请求,为僧团及弟子们制定戒律。关于此,《四分律》在讲述制戒缘起时也有相关记载:过去七佛中,有些佛陀曾广说戒、广说法,入灭后教法仍在流布。而那些没有广说戒、广说法的佛陀,一旦入灭,教法也随之隐没。可见,说戒是正法久住的保障。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

  10卷,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萨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①

  ①《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9

  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T09-359上)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中,一位国王问尼犍子:“如来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以什么为根本?是从什么修行开始的?”尼犍子回答说:“所有一切功德的成就,其助道之行,举要言之,都是从持戒开始。”接着,就是道宣律师所引的这段话。

  “《萨遮尼犍》云:若不持戒,乃至不得疥癞野干身。何况当得功德之身?”疥,皮肤病。癞,麻风病。野干,形色青黄如狗,群行夜鸣如狼,属于凶残丑陋的动物,佛经中时常以之作为反面比喻。《萨遮尼犍》说:如果不持净戒的话,甚至无法感得长满疥癞的野干之身,何况具足功德的庄严身相?因为破戒先要堕落地狱,然后才能得畜生报。所以对破戒者来说,感得畜生报尚且是一种奢望,这是何等可悲!

  《月灯三昧经》

  共有两个译本。一是《月灯三昧》,10卷,高齐天竺三藏那连提耶舍译。一是《佛说月灯三昧经》,1卷,刘宋沙门先公译。但两译均未见《行事钞》引文,似应出自《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弘一大师所编《钞记扶桑集释》亦作此说。

  《月灯三昧》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净持戒名胜士。”①

  ①《龙树菩萨为禅陀迦王说法要偈》

  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丑贱少闻见,能修戒智名胜士。(T32-746上)

  “《月灯三昧》云:虽有色族及多闻,若无戒智犹禽兽。虽处卑下少闻见,能净持戒名胜士。”经中说:有些人虽然仪表庄严,出身高贵,更兼博闻强识,辩才无碍,但若不能受持净戒,没有清净无染的言行,其实和禽兽并无本质区别。反过来说,虽然社会地位低下,也没多少见识,但只要严持净戒,就是高尚而令人尊敬的胜士。

  印度是等级制度极严的国家,以不同种姓区分尊卑高下。此外,有些地区是以出身、地位区分尊卑,有些是以工作、职业区分尊卑,有些是以民族、肤色区分尊卑。那么,佛教又是以什么作为评判标准呢?关于这个问题,佛陀在《阿含经》中明确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由你的行为所决定,你的行为高尚,那就是高尚的;你的行为低下,那就是低下的。人最重要的,不是血统,不是身份,更不是长相,而是内在的生命品质。为什么佛陀能够为人天所尊,万众归仰?正是因为他成就了圆满的慈悲和智慧。这种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从高尚行为中产生的。我们有什么样的行为,就会成就什么样的生命品质,由贪嗔痴造就凡夫品质,由戒定慧造就圣贤品质。道宣律祖所引的这段文字也是说明,应依戒行之有无来评判人的尊卑。因为出身、相貌都是暂时的假相,而持戒能造就高尚的生命品质,对生命具有长远意义。

  《大般涅槃经》

  又名《涅槃经》,40卷,分13品,北凉昙无忏译。主要阐述如来常住、涅槃常乐我净、众生悉有佛性乃至阐提成佛等义。

  《涅槃》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①

  ①《大般涅槃经》卷17

  若我弟子受持、读诵、书写、演说《大涅槃经》有破戒者,有人呵责、轻贱、毁辱而作是言:“若佛秘藏《大涅槃经》有威力者,云何令汝毁所受戒?若人受持是《涅槃经》毁禁戒者,当知是经为无威力。若无威力,虽复读诵为无利益。”缘是轻毁《涅槃经》故,复令无量无边众生堕于地狱。受持是经而毁戒者,则是众生恶知识也,非我弟子,是魔眷属。如是之人,我亦不听受持是典。(T12-467中)

  引文出自《涅槃经·梵行品》,是佛陀应迦叶菩萨问法而作的回答。

  “《涅槃》云:欲见佛性证大涅槃,必须深心修持净戒。”《涅槃》说:如果想要明心见性,证大涅槃,必须认真修持净戒。为什么有些人在善知识点拨下能言下顿悟,但很多人却不能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自身的烦恼障。如果妄想很多,烦恼障很厚,善知识也无法立即拨开。只有当遮蔽佛性的那层东西很薄时,才能直指人心,豁然开朗。怎样才能令烦恼障变薄?关键在于持戒,心清净了,见性自然容易。如果没有清净戒行作为保障,即使在某个特殊时刻见性,往往也不能持续地见,甚至一见就永不再见。因为见性后还须长养圣胎,这就需要不断克服串习,为养道营造心灵环境。而从扭转串习的角度来说,持戒又是极其重要的环节。因为串习也是缘起法,没有相应外缘,或活动被限制时,它也会因得不到滋养而逐渐萎缩。

  “若持是经而毁净戒,是魔眷属,非我弟子。我亦不听受持是经。”如果受持《涅槃经》却不重视清净戒律,甚至随意毁戒破戒,那就是魔的眷属,并不是我真正的弟子。因为他们不知道佛法修行的要领,所以我也不允许他们这样学习。不少人自以为上根利智,总在期待向上一着的捷径,觉得持戒婆婆妈妈,大可不必。须知,既是向上一着,就不是谁都能用起来的,是需要阶梯,需要相应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戒律,是闻思正见,是出离心、菩提心,这些都是明心见性不可或缺的。若是忽略这些要素,即使有幸遇到这一着,也是难以运用的,甚至会像“蛇饮水为毒”那样流于狂禅。

  《华严经》

  《华严》偈言:“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禁戒,则是如来所赞叹①。”故重引之,令诵心首。

  ①《大方广佛华严经》卷6

  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T09-433中)

  《华严经》这个偈颂出自“贤首菩萨品”,是文殊师利以偈问了达深义净德,贤首菩萨所作的回答。

  “《华严》偈言: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坚持于禁戒,则是如来所赞叹。”《华严经》的这个偈颂,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这里所说的戒,既包含声闻别解脱戒,也包含菩萨道的三聚净戒,故为成就无上菩提之本。凡是佛弟子,皆应具足清净戒行。倘能持戒精严,言行如法,诸佛如来也会欢喜赞叹。

  “故重引之,令诵心首。”此处再次引用《华严》经文,令大众对戒引起高度重视,这对大乘弟子尤具警策意义。有些佛子片面理解大乘所说的空、无相等义,以为无持无犯,无善无罪,或以为持戒仅得人天果报而轻视之,故律祖特别引用《华严》、《涅槃》之文劝勉后学,用心良苦。

  【4.大乘论】

  四、大乘论者。

  第四部分是依据大乘论典说明,内容引自《大智度论》、《地持论》、《十住毗婆沙》。

  《大智度论》

  根据30卷《摩诃般若》而造,共100卷,龙树菩萨造,鸠摩罗什译。本论是诠释般若思想的重要论典,也是学习中观的必读论典。《大智度论》的这段论文,主要从五方面介绍持戒的利益。

  《智论》云:“若求大利,当坚持戒。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又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若无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若弃此戒,虽山居苦行,饮水服气,着草衣披袈裟等,受诸苦行,空无所得。人虽贫贱而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所愿皆得。持戒之人寿终之时,风刀解身,筋脉断绝,心不怖畏。”①

  ①《大智度论》卷13

  若人求大善利,当坚持戒如惜重宝,如护身命。何以故?譬如大地一切万物有形之类皆依地而住,戒亦如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复次,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欲得好果,亦复如是。若人弃舍此戒,虽山居苦行,食果服药,与禽兽无异……人虽贫贱,而能持戒胜于富贵。而破戒者,华香木香不能远闻,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乐,名声远闻,天人敬爱,现世常得种种快乐。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持戒清净,所愿皆得。复次持戒之人,见破戒人刑狱考掠种种苦恼,自知永离此事以为欣庆。若持戒之人,见善人得誉名闻快乐,心自念言:如彼得誉,我亦有分。持戒之人,寿终之时刀风解身,筋脉断绝,自知持戒清净,心不怖畏。(T25-153中-下)

  引文出自《大智度论·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义》,是解释《摩诃般若经》中“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的一段论文。

  “《智论》云:若求大利,当坚持戒。”《大智度论》说:如果想要追求解脱乃至成佛的大利益,就必须坚持清净戒律。学佛并不是不追求利益,而是放弃世间小利,转而追求究竟、圆满的利益。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宗喀巴大师就是根据现前利益和究竟利益施设三士道,由此成就人生最大的利益。

  “一切诸德之根,出家之要。”戒律是一切德行建立的根本,也是出家修行的关键所在。从完成僧格到解脱道的建立,都是建立在戒的基础上。如果我们毁戒、破戒,所有功德都无法建立,所有修行都无法成就。所以说,别解脱戒既是止恶的手段,也是一切善行产生的土壤。

  “如惜重宝,如护身命。”因为认识到戒律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像爱惜最极珍贵的宝物那样,一心一意地防护它,不使它出现丝毫瑕疵。我们还要像爱护自己唯一的生命那样,时时刻刻地关爱它,不使它受到任何损伤。甚至,我们要把戒看得比生命更宝贵,因为它是我们法身慧命的所依,其作用不仅仅在于这一期的色身。

  “以是戒为一切善法住处。”戒是世间、出世间一切善法建立的基础。但这并不是说,不持戒就没有善法了。世间也有世间的善法,如儒家提倡的仁义礼智信。再如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也有他们的人天善法。但所有善法必将因为戒而变得纯洁、稳定和圆满,而解脱、无上菩提的成就,也都建立在戒的基础上。如果随意破戒,一切善法都不能圆满。

  “又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度,是不可得。”这里列举三个比喻,就像没有双足想要远行,没有翅膀想要飞翔,没有舟船想要渡河,都是不可能办到的。对于修行来说,戒的作用就像双足、翅膀和舟船一样。我们想从生死此岸抵达涅槃彼岸,如果没有戒,也是不可能成行的。

  “若无戒者,欲得好果,亦不可得。”好果,通人、天、声闻、缘觉、佛五乘,对应前面所说的大利,应指解脱、成佛。如果不受持戒律,想要得到解脱或无上菩提的殊胜果报,是不可能的。

  “若弃此戒,虽山居苦行,饮水服气,着草衣披袈裟等,受诸苦行,空无所得。”如果放弃戒律或不持戒,虽然住在深山勤修苦行,像印度的那些苦行外道,仅仅依赖水和空气存活,身披茅草缝成的衣服、袈裟(披袈裟不等于佛教沙门,外道一样也披袈裟),受尽种种苦行折磨,最终还是一无所得。

  很多人容易对苦修者产生盲目崇拜,觉得这是行常人所不能行,忍常人所不能忍。那么,苦行是否都属于佛法修行呢?我们从《阿含经》中可以看到,佛世时,许多外道的苦行不仅艰苦,甚至可以说是残忍的。《大智度论》中,也有“或有人但服水为戒,或服乳,或服气,或剃发,或长发,或顶上留少许发,或着袈裟,或着白衣,或着草衣,或木皮衣,或冬入水,或夏火炙,若自坠高岩,若于恒河中洗,若日三浴再供养火,种种祠祀,种种咒愿,受行苦行”的记载。但这样的苦行是不是就能成就解脱?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缺衣少食,饥寒交迫,他们的生活也可以说是一种苦行,能不能因此解脱?还有那些自虐的人,也会以种种难以想象的苦行折磨自己,能不能因此解脱?为什么?

  佛陀也提倡头陀行,而这种头陀行又能和解脱联系起来,原因何在?关键就在于戒,在于我们将行为赋予什么内涵。惟有将这些行为赋予解脱的内涵,它才可能导向解脱。什么又是解脱的内涵呢?就是出离心,就是定,就是慧。当我们的行为和这些内涵相应,才能成为解脱之因。反之,若未与解脱内涵挂钩,修再苦的苦行,也只是自苦其身而已,是不可能导向解脱,不可能成为解脱之因的。甚至可能会因这些行为增长我慢,越修脾气越大,反成修行障碍。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香闻十方,名声远布。天人敬爱,所愿皆得。”即使那些生活清贫、出身低贱的人,只要能严持净戒,这种由持戒功德产生的戒香也会遍布十方,使大众对之生起敬爱仰慕之心。不仅世人景仰,天人也会心生恭敬。因为持戒的功德,还能使所有善愿皆悉圆满,心想事成。历史上,许多古德都是因为戒行高洁而流芳千古。近现代佛教史上,见月律师、弘一律师等持戒精严的大德,同样为人传颂,备受殊荣。这都是持戒功德所具备的感召力,并非他们求而得之。因为持戒能使人具有无染的言行,高尚的品质,令人肃然起敬。

  “持戒之人寿终之时,风刀解身,筋脉断绝,心不怖畏。”风,地水火风四大之一。在临终四大将要解体时,风大如利刀般肢解身体,使全身筋脉一一断绝,即使在如此痛苦的时刻,持戒者也会走得自在安然。因为他一生都在止恶行善,内心没有任何愧疚和恐惧。反之,那些不持戒的人就会有很多担心,担心今生所造恶业现前,担心沦落地狱受极大苦报。

  《地持论》

  又名《菩萨地持经》,是弥勒菩萨所造《瑜伽师地论》本地分第十五菩萨地的异译,共8卷,北凉昙无谶译。

  《地持》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复大人相报。”①

  ①《菩萨地持经》卷10

  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是持戒。何以故?若犯戒者不得下贱人身,况大人相。(T30-955下)

  引文出自《地持经·菩萨地持毕竟方便处建立品》,说明佛陀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及其成因。

  “《地持》云:三十二相无差别因,皆持戒所得。若不持戒,尚不得下贱人身,况复大人相报。”《地持经》说,佛陀所成就的三十二相虽有各自成因,但归根结底,是建立在持戒的基础上,这一点是共同的。所以说,持戒是三十二相的无差别因。如果不持戒的话,尚且不能得到低贱的人身,何况是圆满的三十二相?这是佛陀和转轮圣王才有的相貌特征,其庄严无与伦比。

  《十住毗婆沙》

  又名《十生论》,共17卷,也是龙树菩萨的著作,鸠摩罗什译。

  《十住毗婆沙》中有《赞戒》、《戒报》二品,广列深利,具如彼说。

  “《十住毗婆沙》中,有《赞戒》、《戒报》二品,广列深利,具如彼说。”《十住毗婆沙》中,第七《赞戒品》和第八《戒报品》,通过赞叹戒和持戒果报,广泛说明了持戒的深远意义和殊胜功德。

  关于这两品的内容,《四分律行事钞批》中有这样一段说明:“彼论第十四卷有此二品。初明赞戒品,云略赞尸罗少分。尸罗者,最是梵行之本。尸罗即是功德宝积,又是功德住处,亦如大地万物依止。尸罗度人能过生死,犹如牢船能度大海。尸罗能灭烦恼患,犹如良药能消众病。又尸罗能度人出诸恶道,如度深水得好桥梁。如是种种赞尸罗功能,并一例义,文繁不录。次有戒报品,明菩萨能净尸罗得离垢地(谓第二地)。常作转轮圣王十善化人,七宝自然。文中广明七宝之相严丽等事,功益之力。文广不录也。”(《四分律行事钞批》卷3,X42-669下)

  以上,是化教关于对戒功德的说明。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 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六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为什么不见他人过?因为他只戒自己不戒别人。自己要守戒,不要求别人守戒,别人守戒也好,犯戒也好,与自己不相干。自己守戒,每个人自己都守戒,这就「戒和同修」,佛法是这样要求人的。『身和同住』,大家共住在一起。『口和无诤』,没有争论。『意和同悦』,每个人都欢欢喜喜,法喜充满。『利和同均』,衣食住行,大家是平等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