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二章 出家手续及沙弥戒行 第五节 杂行教示


2014/9/4    热度:360   

济群法师: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 第二章 出家手续及沙弥戒行 第五节 杂行教示

  出家剃度及沙弥生活——《沙弥别行篇》解读

  第二章 出家手续及沙弥戒行

  济群

  第五节 杂行教示

  一、总 说

  其沙弥威仪进止,凡所造修,律并制同僧,唯罪结一品。余如《沙弥威仪经》、《三千威仪》及《随戒》中具明,不复重出,略指同也。

  杂行教示,是沙弥需要注意的日常威仪和行为。

  “其沙弥威仪进止,凡所造修,律并制同僧,唯罪结一品。”威仪,行、住、坐、卧四威仪。沙弥是僧格养成最初阶段,其外在威仪和行为举止应该向比丘们看齐。按戒律规定,沙弥的行为规范应与比丘相同,唯结罪方式有所区别。沙弥犯任何罪行都名之突吉罗,而比丘则有五篇七聚之分。

  “余如《沙弥威仪经》、《三千威仪》及《随戒》中具明,不复重出,略指同也。”《沙弥威仪》,1卷,求那跋摩译。《三千威仪》,《大比丘三千威仪》的简称,2卷,安世高译。以上两经收录于《大正藏》24册。《随戒》,《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其他关于沙弥的行为规范,在《沙弥威仪》、《三千威仪》和《随戒释相篇》有很多具体说明,此处不再一一引用。总之,沙弥和比丘的行为规范大致相同。

  二、身口杂行

  《毗尼母》:“沙弥法应知惭愧,善住奉事师法中,不应懈怠放恣。当自慎身口,卑己敬人,常乐持戒,莫乐谓戏。不应自恃才力,复莫轻躁。应知羞耻,不说无定乱言。唯庠序合理,自知净不净法。常逐二师读诵经法,一切僧中若有所作皆不得违。如是广知。”①

  ①《毗尼母经》卷6

  沙弥法应知惭愧,应善住奉事师法中,不应懈怠放恣。应当自慎身口,卑已敬人。应常乐持戒,莫乐调戏。亦不应自恃才力,复莫轻躁。应知惭耻,复不应说无定乱言。敢有言说,应庠序合理。常应自知净不净法,常应随逐和尚、阿阇梨读诵经法,一切僧中有所作皆不得违逆。如是广知。(T24-835中)

  沙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毗尼母》:沙弥法应知惭愧,善住奉事师法中,不应懈怠放恣。”奉师,侍奉和尚并依止其修学。《毗尼母经》说,作为沙弥首先要知道惭愧,并如法承事师长,不应懈怠放逸。惭愧是一切善法生起的根本,若无惭无愧,就很容易自以为是,即使出家后,也会顺着固有串习行事,难有实质改变。

  “当自慎身口,卑己敬人,常乐持戒,莫乐谓戏。”应当谨慎观照自己的语言和行为,对自己常怀谦卑,对他人敬重有加。时时都乐于持戒,自觉将戒律作为言行准则,而不是当做儿戏。尤其在持戒的开始阶段,必须极其谨慎,就像“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那样。直到戒律真正落实于心行时,无须刻意观照也能安住戒中,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不应自恃才力,复莫轻躁。应知羞耻,不说无定乱言。”更不要以自己的才华或世俗能力为傲,因此轻狂躁动,自以为是。应该懂得羞耻,不要随口胡说。不少人喜欢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发表评论,其实这是内心躁动的表现,是和修行不相应的。

  “唯庠序合理,自知净不净法。”我们学习戒律之后,要进退有节,知道哪些行为是清净如法的,应该努力去做;知道哪些行为是染污非法的,应该坚决摒弃。以戒为师,才能有如法的言行,从而使生命得到提升。若以串习为师,一味跟着感觉走,只可能继续轮回。

  “常逐二师读诵经法,一切僧中若有所作皆不得违。如是广知。”在沙弥阶段,应当时时依止在和尚、阿阇梨两位师长身边,闻思经教、如理作意、法随法行。僧团的所有活动都要积极参与,不要违背。这些都是作为沙弥应该知道的。

  三、罪相开遮

  《萨婆多》:“沙弥不为三宝,缘有利益者而掘地,犯罪。”

  《五分》:“下三众无故造罪,亦吉罗①。”

  《四分律》,结吉罗,谓无缘而损伤,乃至不受食残宿自煮等,无人则开。有净人故作,则结吉罗,例之。②

  ①《五分律》卷8

  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无事掘地,突吉罗。(T22-60下)

  ②《四分律》卷43

  药犍度之二,T22-874下。

  此处说明沙弥戒的开遮。

  “《萨婆多》:沙弥不为三宝,缘有利益者而掘地,犯罪。”《萨婆多论》说,如果沙弥不是为了三宝,而是为个人利益掘地,是要犯戒的。戒律规定,比丘不可掘地,因为挖地要伤害到其它生命。从佛法观点来看,不仅要爱护人类,也要爱护动物、爱护植物,将慈悲心普及到一切情与无情。

  “《五分》,下三众无故造罪,亦吉罗。”《五分律》说,如果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三众没有特殊理由就去掘地,犯突吉罗。戒是有制有开,有些行为虽是戒律不允许的,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开许。若无特殊情况,做了就是犯戒。

  “《四分律》,结吉罗,谓无缘而损伤,乃至不受食残宿自煮等,无人则开。有净人故作,则结吉罗,例之。”《四分律》也规定,若无特殊因缘而掘地,由此损伤物命,犯吉罗。另外,出家人通常不可将食物留置次日食用,或自己烧煮食物,须由净人代做。实在没有净人,才开许自己做。若有净人而自己故意去做,也是犯吉罗。

  四、责罚同利

  《五分》,若罚沙弥,先语其师,师亦不应非法助沙弥。若治罚,应作种种苦使,扫地、除粪、琏石治阶道。若不为和尚阇梨及余人作使,应语:如法供给和尚众僧作使,次至应作。不应遮,不与僧中利养,此是施主物。①

  《四分》,从大比丘下,次第与沙弥房舍卧具,若不能爱护,不应与。若利养,随次与之。②

  ①《五分律》卷17

  尔时诸比丘与沙弥等分安居施物,沙弥便不敬僧。以是白佛,佛言:“应以一比丘分与三沙弥。”沙弥犹不恭敬,复以白佛,佛言:“应罚之。”诸比丘不问沙弥师便罚,师不悦,以是白佛,佛言:“应语其师。”其师作非法助沙弥,以是白佛,佛言:“师不应非法助沙弥。” 复有一沙弥,僧罚断其食。彼主人后请僧食,诸比丘往次第坐。主人不下食。诸比丘言:“日时已至,何故不下食?”答言:“须僧集。”诸比丘言:“僧已集。”主人言:“我所供养沙弥未至。”诸比丘言:“彼不得来。”问何故,答:“僧罚不与食。”主人言:“余罚不少,何忍断其食?”以是白佛,佛言:“不应断食,应罚扫地、除粪、辇石、治经行处、作阶道,作如是等种种罚之。”(T22-118下-119上)

  ②《四分律》卷34

  时舍利弗白世尊言:“我已度罗睺罗竟,云何与沙弥房舍卧具?”佛言:“自今已去,从大比丘下次第与。”时小沙弥等大小便吐污泥织、绳床、座卧具。诸比丘往白佛,佛言:“自今已去,不得令沙弥坐卧此织绳床上。若能爱护不污,听坐卧。”舍利弗白佛言:“若众僧得施物时,云何与沙弥分?”佛告舍利弗:“若众僧和合应等与,若不和合当与半,若复不和合,当三分与一分。若不尔,众僧不得分。若分,当如法治。”舍利弗白佛言:“小食、大食云何与沙弥?”佛言:“随大僧次第与。”(T22-809下-810上)

  这一部分介绍对犯罪沙弥的责罚方式,以及沙弥在僧团中能够享有的利益。

  “《五分》,若罚沙弥,先语其师,师亦不应非法助沙弥。”《五分律》记载,某些沙弥有不如法行为,比丘们禀告佛陀后,佛陀同意他们对沙弥进行责罚。但有些比丘没有向其师父说明情况就擅自责罚沙弥,令师父感到不快。所以佛陀又规定:如果责罚沙弥,必须将责罚的事由告诉他依止的和尚或阿阇梨,让他们抓紧对沙弥的教育。作为师父来说,不能因为这是自己的徒弟就偏袒纵容。正常情况下,僧团肯定不会非法制裁沙弥。如果到了必须责罚的程度,也是在帮助师父完成教育工作。

  “若治罚,应作种种苦使,扫地、除粪、琏石治阶道。”如果对沙弥进行责罚,应该让他去参加劳动,比如扫地、除粪、平整道路等,使他们在劳动中得到反省,同时通过服务僧团来忏除罪行。

  “若不为和尚阇梨及余人作使,应语,如法供给和尚众僧作使,次至应作。不应遮,不与僧中利养,此是施主物。”如果这个沙弥不肯听从和尚、阿阇梨或是其他人的安排,师长应该以佛法劝导他,让他听从师长及僧团的安排,一直劝到他肯参加劳动改造为止。但不应该禁止他吃住,或扣除每个僧人应得的利养,因为这些是施主对僧团每个出家人的供养。

  “《四分》,从大比丘下,次第与沙弥房舍卧具,若不能爱护,不应与。若利养,随次与之。”《四分律》说,从比丘开始,按照沙弥生年、出家年依次为沙弥分配房屋和卧具等。如果沙弥因为年纪太小而不懂得爱护,对僧团物品造成损坏,就不要单独分配给他。如果是分发食物,应按长幼有序的次第进行分发。

  五、斥 谬

  有人言:“下三众律并制罪者,谓是剩结,非是实罪。”此是人语,圣教正翻实录,弥须敬行。

  在本篇最后,律祖对一种观点进行批判。

  “有人言,下三众律并制罪者,谓是剩结,非是实罪。”剩结,《四分律行事钞批》的解释为:“古师云,其律未结沙弥吉罗者,是剩结。结非正结沙弥罪也,由沙弥未有犯戒缘起故,但预结以防之。今言不结是佛正结,非剩结也。”有人说,下三众所犯罪行都是属于剩结,并非实际罪行。

  “此是人语,圣教正翻实录,弥须敬行。”律祖批驳说:这是世人的说法,在圣教中是没有根据的。所以,必须对戒律中的每一项内容认真对待,秋毫无犯。

  《沙弥别行篇》就讲到这里,这些内容都很重要,以下我们再做一下简单的回顾。

  首先,是“凡罪行、凡福行、圣道行”部分,体现了律祖的良苦用心。事实上,多数出家人的行为都会落入凡罪行或凡福行中,真正进入圣道行的少之又少,而这才是出家的意义所在。当然,律祖也不是否定凡福行,因为它是圣道行的基础。但若停留于凡福行,在家人也完全可以做到。出家,是要出离轮回、成就解脱,如果没有圣道行,即使修再多的凡福行,都是轮回中的福报, 都是在种轮回之因。

  其次,是出家的资格审查,直接关系到僧众素质的提高。这个素质包含文化程度,也包含慧根和道心。若佛教界能将出家这一关把好,就能为日后的僧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若被那些缺乏道心及道德素养的人混入僧团,还会影响其他僧众的学修氛围,影响僧团的整体形象。

  第三,是出家的剃度仪式。很多地方,出家最多就是上个供,请佛菩萨吃顿饭。但律祖所编的出家仪轨不仅具有庄严的外在行事,更具有内在的表法作用,包含了出家意义等许多内容。在完成仪轨的同时,也对发心出家者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教育。

  第四,律祖从三部分对沙弥生活作了介绍,一是个人的行为准则,属于戒律的止持部分。二是日常的生活问题,包括衣、食、住、行等,让我们知道怎样穿衣吃饭才是如法的,才是和修行相应的。三是僧团的组织生活。

  佛法修学的核心,就是戒和见。由受持戒律,帮助我们培养僧格,培养良好的身心状态。由树立正见,帮助我们开启智慧,成就解脱。只要抓住这两块,也就抓住了整个修行的重心。

  如果一个人的见很透彻,对因果具有胜解,自然会对行为极其谨慎,不敢稍有造次。反之,若对因果认识模糊,对于做什么或不做什么也就不会那么在意了。从这个角度来说,见是戒的前提。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行为清净,内心也会随之清净,更容易成就空性正见。因为空性不是外在的什么,也不是我们修来的,而是生命内在的力量。只因我们的心总是被无明、妄想所覆盖,才使这种力量不能显发。若能通过持戒规范身心,就能使遮蔽内心的尘垢逐渐变薄。由此可见,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

  对于持戒,很多人想到的是束缚。其实,持戒是代表着正念的力量。如果它的力量不够,就会堕入到颠倒妄想中,被串习支配,从而导致犯戒行为。所以,我们需要认识戒律对于调整内心、培养正念的意义,从而主动持戒。如果仅仅基于对犯戒结果的恐惧而持戒,有些人可能干脆就不受戒了。所以,我们要对持戒建立正确的态度。

  佛陀实在是大智慧者,在两千多年前就为弟子们建立了如此完善的生活方式,帮助我们规范言行,造就僧格,可惜后代弟子未能认真实践。现在的很多道场,戒律形同虚设,即使某些做法还在继续,往往也流于形式,不具有实质意义。原因就在于,多数人对戒律和解脱的关系认识不足,仅仅将戒律当做约束行为的条文。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制定,其中深意何在,却不甚了了。

  了解不足的原因很多,文字也是重要障碍之一。有些人读《行事钞》,一读几年还找不到北,自然也就用不起来,这就需要一些比较通透的人来普及它。社会需要普法,其实佛教同样需要普法,需要将戒律生活用最直白的方式介绍出来。使每个出家人都懂得,怎样才能成为僧团合格的一份子。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蕅益大师说,“境界里无佛亦无魔,魔与佛都在你自己心中”。外面境界是无佛亦无魔,佛与魔是自心变现的,境随心转!魔与佛是“唯心所现”,是一念觉迷变现的境界,你一念觉,外面全部是佛;一念迷,外头全部是魔。真正外境是无佛亦无魔!你自己心里有把握,做得了主宰,什么境界都“不取相、不动心”,外面境界统统是佛菩萨。你心清净、平等,外面统统是佛菩萨;假如你的心清净,外面纵有再多的诱惑,你不为所动,佛菩萨就在你面前,所谓“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你要是觉悟了,人家来赞叹你,或是来侮辱你,他来考你,你如如不动,他是佛!所以,觉悟的人看一切人都是佛;迷惑的人,佛来了也是魔。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