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宗简介:律宗的起源与传承(程晓)
2014/9/4   热度:491
律宗简介:律宗的起源与传承(程晓) 律宗的起源与传承 作者:程晓 律宗源于戒律,而戒律并非佛教肇始即有,它是佛陀为防止僧众出现不当行为而制定的。佛陀制戒的原则是“随犯随制”,也就是说,律藏中的每一条戒律都是针对当时僧众的某种不当行为而制,有特定的因缘和时空背景,其内容也因对象而异。佛陀制定戒律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弟子遵行戒法,增长信心,从而清净僧团,正法久住。这些戒律在古印度曾分为二部、五部、二十部等,后来传入中国的只有五部中的前四部,即《十诵律》、《四分律》、《僧祗律》和《五分律》。 自佛教传入中土,直至曹魏初年,由于没有戒律的翻译和传播,僧、俗界限不甚明了。僧人只以剃发染衣区别于俗人,并没有归戒之举。曹魏黄初三年(222),中印度僧侣昙摩迦罗尊者来到洛阳,得知中土缺少律法的传承,遂发愿弘律。于嘉平二年(250),译出《僧祗戒心》一卷,并敦请十位梵僧建立羯磨法,举行传戒大典,开十大僧传戒的先河,为我国传授戒律的开始。但是此后一百多年内只有《僧祗戒心》戒本,其余律典尚未传译,律教无以弘扬。直到姚秦弘始六年(404),鸠摩罗什译出《十诵律》之后,中国才有律部的弘传。此后,“四律五论”被陆续译出,包括《十诵律》、《四分律》、《摩诃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论》、《摩得勒伽论》、《善见论》、《萨婆多论》、《明了论》。 印度所传五部律中,四律先后传译我国,唯独缺少迦叶遗部的律本,始终没有译就,直到东魏武定元年(543),才有《解脱戒经》译出。当时诸部律译出后,各自盛行一时。其中得以光大并流布传承于后代者,仅《四分律》一支。唐以前,《十诵律》广受弘扬,至唐初《四分律》兴起,学者共有三大派:长安终南山道宣创立的南山宗、相州日光寺法砺创立的相部宗、长安西太原寺怀素创立的东塔宗。 南山宗因创立者道宣久居终南山而得名。道宣(596—667),俗姓钱,字法遍,浙江吴兴人(一说润州丹徒人)。当时从印度传来的五部律法中,道宣认为《四分律》最适合我国国情,遂以大乘教义来解释小乘律典,明其戒体,立其戒相,使律藏得以一统,并为佛教徒生活奠定了规约仪范。道宣隐居于终南山仿掌谷,精研诸律,著作等身。有《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四分律含注戒本疏》、《四分律删补随机羯磨疏》、《四分律比丘尼钞》、《四分律拾毗尼义钞》等等。其中前三部著作被后世称为南山“三大部”,其中《行事钞》一书,更是一千多年来律学的行事指南,为之注释作疏者逾百家。道宣门下众多弟子中,以秀律师(一说周律师)继嗣法统,为南山律第二祖。其后继者有道恒、法荣、处恒、择悟、允堪、择其、元照、智交、准一、法政、法久、了宏、妙莲、行居、真照等。道宣曾就学于相部宗的创立者法砺律师,法砺律师曾就学于灵裕、静洪、洪渊,禀受《四分律》要义,又广学《十诵律》,综合诸经论之说,撰成《四分律疏》十卷、《羯磨疏》三卷。他主张戒学应当兼有定、慧二学,故以止持(止恶)、作持(为善)等二法为宗;又依《成实论》倡戒体“非色非心”论,判《四分律》全为小乘。由于法砺的学说盛行于相州(今河南临漳)一带,所以称此一系为“相部宗”。东塔律宗为唐代怀素所创。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5),怀素从玄奘大师出家后,即专攻律部,精研三年,乃发现相部律疏的瑕疵,觉得古人义章未能尽善,遂于唐高宗咸亨元年(670)着手编纂《四分律开宗记》,同时听闻道成律师讲律o 13年后,完成十卷。怀素“以佛陀摄化,随机隐现”,故不判大小,采用新译有部《大毗婆沙论》、《俱舍论》等论典来诠释戒体,指斥法砺《律疏》中十六处缺失,斥责南山律宗教门杂乱等。怀素新疏一出,另成一家之言,以其居西太原寺东塔,而名“东塔宗”,相对于相部“旧疏”而言,通称此疏为“新疏”。 五代以后,相部、东塔两宗衰微不传,唯南山一宗盛行,所以通常说的律宗指的是南山宗。宋代弘扬律宗者有台州允堪律师,他广开戒坛,为僧众授戒,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律学方面,允堪以道宣的10部著作为本,撰成《行事钞会正记》、《戒本疏发挥记》、《羯磨疏正源记》、《拾毗尼义钞辅要记》等10部注释书,以阐扬本宗精神,世称“十部记主”。杭州钱塘灵芝寺的元照律师则以天台教义释律,融会二宗,同时倡导教、律、禅一致之说,成为一代律学大家。到了元、明两代,律宗衰败,直至明末清初,才有律宗大德相继出现,如莲池、澫益、弘赞、元贤等,均有著述传世。而三昧寂光律师(1580--1645)初习贤首教观,后受毗尼律法,兼习禅观,创戒坛于江苏宝华山,建立南山律宗的道场。遂使宝华山成为中国戒学中心,至今南北丛林的传戒无不遵循宝华山的仪轨。三昧律师所主持的戒席有百余坛之多,戒子无数,著名弟子有香雪、见月律师等。 清代著名的律师为文海,他住持法源寺,弘扬宝华山律宗,为法源寺第一代律祖。文海奉雍正皇帝之命启建三坛大戒,当时乞受大戒的僧侣达180余人。此后,宝华山法脉亦能分支于北方,戒子遍满天下,数逾十万众,其法脉由性言、圆先、明如、定静、慧皓、昌苍、海然、印宗、发圆等代代相承。近代著名的律宗大师就是弘一法师。他多才多艺,精通音乐,出演话剧,并最早将西洋油画引入中国。中年踏入佛门,一心精研律学,成为律宗高僧。 律宗在唐代就由鉴真大师传入日本,得到当时日本天皇的信仰,在奈良建造寺庙,设坛传戒,使得日本律宗发扬光大,至今犹盛。由此可见,律宗是深具国际影响力的一大佛教宗派。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慈善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众生的佛性为什么不见了?禁不起社会上种种邪恶的诱惑,无始来的烦恼习气现前,所以佛性不见了,就这么回事情。?佛性不见了,是不是真的不见?不是。佛跟我们说,是我们有障碍把它障住了。什么东西障碍了?烦恼习气障碍了。如何恢复?如理如法地修行。?这个如理如法,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是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不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这个“去做”就是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