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心的和揩——慧能“心”义的观念史透析


2014/9/3    热度:195   

文化交流与心的和揩——慧能“心”义的观念史透析
  蒋海怒(华侨大学人文学院)
  从思想史的内在逻辑走向来看,隋唐时期出现了儒佛道三教大观模整合重组的态势。东传佛教主动吸收中国主干思想——儒道哲学,促进了佛教的中国化,丰富了自身的理论内涵,进而占据了哲学思潮的首席。中印两大文化体系嫁接的最大收获,便是禅宗的蔚为主流。作为中土绽放的佛学奇葩,禅宗无疑是传统佛教变革的产物,但从中印文化交流的横断面来考察,禅宗的漫衍又促发了儒道的自我更新。正是在后一点上,禅宗的产生(主要指慧能的南宗禅)构成了唐宋之际中国哲学转型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学者多指认“六祖革命”的实质在心性论,然而对于慧能禅“心”的含义,争论颇多。这里有《坛经》传钞桀误的历史原因,也是中国思想家在概念使用上过于笼统含混的习惯所致。厘清慧能禅“心”的深层意蕴所指,对诸研究(如禅宗对传统佛教的变革;禅宗与儒道关系;南宗北宗分歧;楞枷禅、祖师禅、分灯禅的划界)都会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影响。正是在对新的界说问题上,慧能禅体现了融合不同文化体系、思想潮流的理论旨趣,体现出心的和谐。甚而,这种文化的融合精神对其后的中国思想有着潜在的影响。慧能禅“心”义的整体基础是明确的,心乃有众生之心,圆融自足。据此,笔者认为,慧能在许多场合使用“心”的语词,并非只有一义,而是存在丰富内涵:从“一念萌动”和“内在超越”的价值取向上可分为杂染和清净;从修证的初始情状和“万法唯心”的深层本体论上可分为当下自心和自性本心。此“心”的双重内涵存在内在张力,但又不二不异,统一于慧能禅所立基础“现实人心”之中,从而使禅宗真正呈现了兼赅空有,综汇儒道的雄阔气势。
  一、染净与善恶
  佛学以阐扬人的解脱为宗旨,佛性论是佛教的中心问题。然而,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化佛性只有在大乘有宗中才可觅得(如瑜珈行派从心的集起谈现象界和种子的转依),佛性在早期是与心性紧密相连的,小乘佛教之“心”往往指“众生心”而较少“宇宙心”的本体蕴义。而中国哲学直是从现实人心角度使用“心”的概念的。佛教中国化以后,佛性染净受到儒家谈性善恶的渗透,为世公认。概而言之,在心之染净的命题上,慧能禅汲取了早期佛教、大乘空有二宗、中国儒道三种哲学传统。简而言之,是以人心云注释佛性。
  原始佛教注重对生老病列等人生现象“五蕴”的分析。“四圣谛”中的“灭”谛体现了终极关怀的睿智,其道途在于智慧的获得,(道谛)。原始佛教从此出发转向了主观精神(心),如说“心恼故众生恼”,“心净则众生净”’。“若心不解脱,人非解脱相应,是名不解脱心;云何解脱心,若心解脱,人解脱相应,是名解脱心。”然而在原始佛教那里,心并无精神实体的含义。部派佛教中的上座系直接将人的解脱归之于心的解脱,并对主体之心的性质加以区分,心性染净问题被提了出来。上座系认为“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大众部主“过去未来非有实体”,其说净心乃是指染心的解脱可能性。正如《异部宗轮论》所说:“大众部……心性本净,客尘随烦恼所难染,说为不净”。说一切有部否定“心性本净”,分心为净心、染心两种,只有净心才及解脱。部派佛教在心之染净上争论颇多,总括有如下特徵:一、心是众生心,即主本心。二、有主张心性本净(上座部),有主张心性本染(说一切有部,大众部)。三、净心的获得有两途:去除杂染,还得净心;以净心取代染心。
  慧能“心”之染净说向小乘的复归是曲途的。《坛经》记载,慧能其人,处于社会底层,文化程度低,显然不能直接从艰涩的印度经论中学得深奥理论。慧能所处的汉文明思想史语境赋与他的思维方法、用语概念有浓重的中国特色,中国思想史上沿承的性善恶之辨深刻地影响了他。
  老、孔论心不多,孟子方将心上升为道德哲学范畴,如他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又云“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的性善论与佛教上座部的“心性本净,客尘所染”有形式上的类似。孟子以后,诸家在心性善恶问题上,以人性取代了“心”。这种变化是因为诸家分心性为二,性为心之本质,心则被限制为心理本能。孟子的性善论对中国佛教影响颇大,其将性善作为人的特质的观点对竺道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及慧能“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思想的提出有启示性的意义。
  先秦尚有二说值得注意,即告子的性无善恶和庄子的性超善恶说。告子云“人性之无分善与不善者也,犹水之无分子东西也。”告子认为性本无善恶分别,善恶观念是人为硬加的。与告子同时的庄周对“性”作新的界说。庄周从性内性外两个度类说:内在的是自然,“住其性命之情”,“至善”:外在的是“仁义”、“善恶”、情欲。如庄子云:
  君子将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
  吾所谓藏,非仁义之谓也,藏于其德而己矣。吾所谓藏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而己矣。
  在庄子看来,仁义不是至善,至善乃是任其性命之情,性命之情是自然的,仁义的人为的,但庄子的“至善”不是“善恶”之善,具有元哲学特征。
  需要指出的是,《坛经》中对“心”、“性”二字常不加区分,导致了后人理解上的错失。实际-上慧能也故意以性言心,二者大致等同。
  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
  二者关系是:“性(王)二心(地)。此语把大乘佛教的真如佛性拉向众生之心,是对传统佛性论的变革。朱子会诟病禅宗这一说法:
  子融错处,是认心为性,正兴佛氏相似,只是佛氏磨擦得这心极精细,如一块物事,剥了一重皮,又剥一重皮,至剥到极尽无可剥处,所以磨弄得这心精光,它便认作性。殊不知此性正圣人所谓心。
  从慧能禅所立的宗教信仰目标而言,以性言心正是其理论建构的需要。慧能禅融摄空有,倡“唯心净土”、“自净其心”。因为宗教本能要为“即心即佛”提供美好的目的地,心之清净被赋与了这样的角色。但是,慧能禅“心之清净”与传统佛性说亦大相迥异。首先,慧能的“清净心”没有大乘佛教抽象的宇宙本体“佛性”的含义。其次,即使这种“清净”也经过了般若“空”化了的。“佛性常清挣”和“本来无一物\相映成趣。在意能那里,清净与空是一回事。笔者认为,他是为破除执著净染和虚无主义(“恶取空”)两种极端而先设立深层的自性清净心,这是强而为之的设争,又是通常的意义上讨论沉沦六道中的众生的清净难染之念的。
  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
  自(姓)性常清净,日月常名(明),只为云覆盖,上名(明)下暗,不能了见日月西(星)辰,忽遇惠风吹散卷尽云雾,万像参罗,一时皆现。
  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姓(性)?(菩萨戒经》云:我本无自姓(性)清净,识心见性、自成佛道。
  以上所引,慧能多强调“自”且身心并举,此“心性本净”虽然与从宇宙本体角度说佛性(“如来藏自性清净心”,“真心”)不同,而遥契孟子的性善论,庄周的性超善恶说。基且慧能还直接使用“人性”概念。在佛学史上,这种倾向也可视为佛教内部对大乘的检讨和向原始佛教的复归。.
  《坛经》还列举了诸如正花、邪花、三毒三恶、不善心、嫉妒心、滔曲心、五我心等,它们很难作为“即心即佛”、“本性”、“本心”来理解,而在相当程度上与中国所说善恶之人心,心理本能接近。在慧能看来,它们都是破除的内容。如:
  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若言看净,人姓(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姓(性)净,不见自姓(性)本净,心起看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故知看者看却是妄也。
  我们可以比较庄子和慧能的理路。内在的,庄子云“至善”,慧能云“本净”:外在的,庄子云“好恶”、“仁义”、“情欲”,慧能云“起心看净,却生净妄”。人性回归之途,庄子云“任自然”的“无知”思想,慧能云“看者却是妄也”。如宗宝本{坛经》上的慧能慧能有如下偈语:“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本来无一物”是对“性净”说的补充,抹去了“净”的实体论残余,体现了般若空义的旨趣,强调不可执著,无所得。这种“究竟空”与庄子的“性超善恶”、“心如死灰”何其相似,彰显了禅宗的老庄化色调。
  心之染净论的宋代诸子那里产生共振。二程论心之体用颇似禅宗。二程认为心之体性纯善,发而为人心道心。又认为心之体性为一,即天理,发而为用,而有人心道心之别,类似于禅宗认为人性本净,发而有清净杂染之分的观点。朱子继承二程理路,亦设一先在天理之心,发而为用而有理欲之别,所谓此心之灵,于未觉之时,无道心人心,理欲之别,己觉则到为道心人心。虽然程朱认定天理在人心之外,但在谈论未发己发时遥契着意能禅谈心之染净的路数。王阳明更深一步,他的心一元论不主人心道心为二。另外,“天泉证道”的四句教和慧能的“得法偈”用语上亦很相似。如“无善无恶心主体”和“本来无一物”都强调心的“无”的方面;阳明并未排斥其弟子钱德洪“心之体纯善”和慧能亦传有“佛性常清净”之语亦相彷怫。
  本心与自心
  如果说心之染净是以讨论心的特质为目的,那么,此“染净”的载体“自心”和人与人之间的可沟通性(主体间性)虽然是更深层的。禅宗以心为本,其实包含著“即(自)心即佛”和“法以心传心”两个命题。简而言之,是当下自心和自性本心和关系。此中有在个要点:一、其心说是在现实人心的基础上,仅指具有觉性、悟性的有情众生之心,并以此为佛性,而非传统佛教的抽象本体“真心”。二、在此基础上,慧能提出了现实本体的“自性本心”同时含有不加分别的初始之“当下自心”成分,这是受大乘佛教形而上学和本土传统所言“具体心”(主体思想感情的承担者,思维器官)的共同影响。三、此“自性本心”与“当头自心”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了其“即心即佛”的唯“心”说。
  “心”义在中国思想史上历来有多种界说。甲骨文、金文即有“心”字,最初涵义多指思维器官。先秦哲学多以“心”指心理特征、心态。如《道德经》云:“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圣人恒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心”还指主体意识,《论语》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心”还指思维主体,《孟子》云:“心之官则思”。《荀子·正名》云:“心有徵知”。董仲舒综合以上具体“心”的特征:一、喜怒衰乐是情,计虑为知,心兼含情知。二、心有统率身体作用,“身以心为本”。三、心对情欲有制止功用。可见,从老子到董仲舒所说的心多有现实具体人心的含义,传统的言说为文,也往往在这一含义上使用心的概念。慧能不是繁琐的经院佛学家而是平常百姓,其不能摆脱传统思想的影响是无疑的。。
  但是我们并不否认在儒家和佛教经典中也有将“心”虚幻化、抽象化的成分,反映了“天人合一,以人体天”的精神境界和佛学本体论的提升赋与“现实人心”更高的要求。
  孟子认为人心有四种善端。从扩充此善端出发,最后走到“反求诸己”,“存心养性”以“事天”。《古文尚书·大禹谟》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业惟一,允执厥中。”人心道心并举,道心处于更高层次。印度佛教诸经论中,也说“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如来藏清净自性心、真心等,但往往具强烈的宇宙本体意味,是外在于现实人心的。
  禅宗史上也有“自心是万法之本”的倾向。达摩在修行大乘安心禅法时曾言“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慧可认为:“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弘忍的东山法门强调“守本真心”,其“心”具有“我心”、“本心”的含义。其在论证守心的必要性时,引用《华严经》“三界虚幻,惟是一心作”来证明“一切万法不出自心”、“自识本心是佛”。表明禅学已渐露《坛经》所说现实本体人心的端倪。
  在慧能禅话语中。很显然,“心”都是作为人心来说的。在此,请容许我们借用《六祖坛经·现西方相状》的话:
  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身即是城门,外有六门,内有意门,心即是地,性即是王。性在王在,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坏。佛是自性作,莫向身求。自性迷佛即众生,自性悟众生即是佛。
  在这段并非比喻的论证中,慧能表达了如下思想:一、“心”在自色身内。二、由“人心”而非“抽象真心”“顿现世问万法”。三、“心”具佛学本体意蕴。四、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了“心”、“自性”、“自心”等词。
  在慧能禅中,“自心”的设立提供了一个场所(基础、范围),认为世问万象,一切有情众生以至诸佛只有在“自心”内谈才有意义,才不容怀疑并为其理论找到可靠的基点。说慧能“唯心”应该从此角度讲。如其所说:“故知一切万法,尽在自身心中,何不从于自心顿现真如本姓(性)?”
  当慧能以“人心”、“自心”取代传统佛教外在真如、真心、清净心时,必然会遇到下面的困难。其一,“自心”远较“真心”驳杂,“能否承担宗教价值资源作用尚存疑问。其二,人皆具有“当下自心”,也不劳“顿悟”,即是现佛,这违背了佛教重修行的宗教本旨。其三,最重要的是由于各个“自心”的时空间断性,心与心之间的协调、传导是艰难的,那么法如何“以心传心”呢?弟子如何“藉师自语”呢?基于此,慧能禅心的概念必定要符合下面要求——“心”是有情众生之心,但又不局限于个体内,即必须有现实本体功用(主体共性)”。
  慧能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难题。《坛经》云:“悟人顿修,识自本是见本性。”。“本心”、“自性”说的是心体,禅宗又认为,“法以心传心”,这是指主体间的可沟通性。正由于自性、本心的存在,心生万法才不虚妄,即心即佛才有可能,顿悟才有目标,法以心传心,藉师自悟才能超越时空限制。
  慧能禅现实本体之“心”产生的史境特点是中印文化融汇。就其“道由心悟”、“即心即佛”而言,无疑是先秦庄子“契道合天”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延伸;就其“心生万法”“自心顿现”而言,又极富佛学特色。
  慧能禅从“自心”内发掘“自性”、“本心”的做法为宋性理学家所参考,理学体系中许多理论悖结都可以在此种结构中得到消融。如陆九渊的心学之“心”既是范围天地,包揽至今的本体,又在人的自心之内。此与慧能视心为诸法之体的观点有类似之处。陆九渊也在德本原上使用“本心”一词,与慧能的“即心即佛”所见略同。他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心只是一个心,某之心,吾友之心,上而千百载圣贤之心,下而千百载复有一圣贤,其心亦只如此,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为学只是理会此。”陆九渊一方面大谈主体内的“吾心”,一方面又赋与此“心”宇宙终极、道德本原的涵义。这与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当下自心),“法以心传心”(自性本心)的观点都呈现了理论自足和内在张力。
  三、结论
  诡奇的经历,幽深的思想使慧能成为哲学史上受到争议的焦点人物(如空宗有宗,《金刚》、《楞枷》的归属,南宗、北宗的分野)。但在笔者看来,慧能禅学并不能简单地归之佛教系统内的一派,而应当慧能所处时代文化构成和精神气象来著眼。作为中国化佛教,慧能禅处于老庄道学、孔孟儒学、印度佛学的交叉点上。它的根本范畴“心”以其理论固有的内在张力酝酿了禅门向多方发展的活水源头。随着《坛经》经典地位的确立和禅机禅语弥漫思想界,慧能禅学成为宋明理学必然遭遇的到存在。从佛教内部考察,主体性“心”的确立,也成为佛学转向的要素之一。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起个念头,这里才动,就周遍法界,所以能够与诸佛菩萨立刻感应道交。我们起一个善念,跟佛菩萨、善神感应道交;起个恶念,跟魔王、妖魔鬼怪也起感应,他来帮助你,助长你的恶,来加持你,帮助你赶快堕三途。所以我们怎么敢起一个恶念头?怎么敢做一桩坏事?我们有什么能力能够瞒人?你所谓瞒人,无非是自欺欺人而已,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今天住的这个地球,天灾人祸愈来愈多,什么原因?众生不善的念头引起的。现在人起心动念,都是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贪是水,嗔是火,痴是风,心里面的不平就是地震。灾难是由众生的不善业感召而来的!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