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简介:华严宗 肆、华严的面面观
2014/9/4   热度:515
华严宗简介:华严宗 肆、华严的面面观 肆、华严的面面观 一、华严的量观 数量观 《华严经》中谈到数量,通常以极多、极大、无量无边为其特色。以印度数法而言,数目等级分为三种: 下等数法,十十变之。 中等数法,百百变之。 上等数法,倍倍变之。 “十”的特征,在《华严经》中随处可见,譬如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定等。又以最早传入中国的《兜沙经》而言,“兜沙”是梵语“十”的意思,此经相当于《六十华严》第三、《八十华严》第七的(如来名号品)。 《兜沙经》最重要的是见证出佛学的空观思想具体化后,以“○”为表征,提出对全世界今日数学的伟大贡献。据现代佛学家吕澄的考证: ~IT30L28X8VFK 《兜沙经》的“十”数目字的产生,反映大乘思想出现的社会条件与范畴根源。印度对外贸易一向发达,贵霜王朝从西北印度同西方交涉,使得这种对外贸易到一世纪格外活跃。而案达罗王朝统一印度之后,在这一基础又前进了一步。由于贸易发达,计算方法就要求提高,因而引起数学的发展。 在此之前,印度计算进位无一定规则,一般是用“七进法”,例如讲到“极微”,展转积成粗重时,即以“七进法”算出的。到了这一时期,则改用十进法,还规定出十进法数字符号。以前计算到十数时,空位加一点,用“ ”表示;这时期发明了“○”,用“○”代替“ ”。“○”,名“舜若”(空)。“○”的发明,通过贸易,经波斯、阿拉伯传到西欧,发展成为全世界通用的阿拉伯数字。 “○”代表一个数字,与大乘佛教认为“空”也有用处的思想,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与“空”有关系,于《华严经》中,也代表了圆融、圆满、无碍、无尽、无量,“○”的妙用无穷。 比方在“○”的左方加“ 1 ”则为“ 10 ”,在数学上十十进制,在华严的修行,菩萨阶位也是十十增进,直到圆满佛果。华严思想中“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的奥妙,在“○”与“一”之间,显露无遗。 最上等的数法“倍倍变之”,于《八十华严》卷四十五(阿僧祇品)第三十中,心王菩萨问佛陀:“云何阿僧祇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耶?”佛陀于是为菩萨广说数量之义,即:“一百洛叉为一俱胝,俱胝俱胝为一阿庾多,阿庾多阿庾多为一那由他。”据《玄应音义》卷二十三载,洛叉相当于十万,一百洛叉等于一俱胝,一俱胝等于一千万,千万乘以千万等于一阿庾多,如此倍倍增进。兹将《华严经 阿僧祇品》佛说的数量,列之于左: 俱胝(千万) 阿庾多 那由他 频波罗 矜羯罗 阿伽罗 最 胜 摩婆罗 阿婆罗 多婆罗 一界分 普 摩 祢 摩 阿婆钤 弥伽婆 毘伽 毘伽婆 僧羯摩 毘萨罗 毘赡婆 毘盛伽 毘素陀 毘婆诃 毘薄底 毗佉担 称 量 一 持 异 路 颠 倒 三末耶 毘睹罗 奚婆罗 伺 察 周 广 高 出 最 妙 泥罗婆 诃理婆 一 动 诃理蒲 诃理三 奚鲁伽 达步陀 诃鲁那 摩鲁陀 忏慕陀 瑿陀 摩鲁摩 调 伏 离憍慢 不 动 极 量 阿么怛罗 勃么怛罗 伽么怛罗 那么怛罗 ▊奚么怛罗 ▊鞞么怛罗 ▊钵罗么怛罗 ▊尸婆么怛罗 ▊翳 罗 ▊薜 罗 ▊谛 罗 ▊偈 罗 ▊窣步罗 ▊泥 罗 ▊计 罗 ▊细 罗 ▊睥 罗 ▊谜 罗 ▊娑荼 ▊谜鲁陀 ▊契鲁陀 ▊摩睹罗 ▊娑母罗 ▊阿野娑 ▊迦么罗 ▊摩伽婆 ▊阿怛罗 ▊醯鲁耶 ▊薜鲁婆 ▊羯罗波 ▊诃婆婆 ▊毘婆罗 ▊那婆罗 ▊摩罗 ▊娑婆罗 ▊迷普 ▊者么罗 ▊驮么罗 ▊钵么陀 ▊毘迦摩 ▊乌波跋多 ▊演 说 ▊无 尽 ▊出 生 ▊无 我 ▊阿畔多 ▊青莲华 ▊钵头摩 ▊僧 祇 ▊趣 ▊至 ▊阿僧祇 ▊阿僧祇转 ▊无量 ▊无量转 ▊无边 ▊无边转 ▊无等 ▊无等转 ▊不可数 ▊不可数转 ▊不可称 ▊不可称转 ▊不可思 ▊不可思转 ▊不可量 ▊不可量转 ▊不可说 ▊不可说转 ▊不可说不可说 ▊不可说不可说转 以上所列(阿僧祇品)数量,共计一百二十三位, 俱胝之前是一般数学的进位,俱胝之后,倍倍增进,或与现代科学计算“天文数字”以“次方”自乘,略有共通之处。 比如以“光速”而言,每秒为十八万六千三百英哩,也就是每一秒钟,光可环绕地球七周半。如以光年计,一光年等于五万八千七百五十二万万英哩。而目前科学所能测知的“宇宙直径”为一百三十万万光年,若以数字说明,即于“一”之下,圈八十三个圆圈。如此天文数字,换算为华严算法(亦可计算),约介于“频波罗”与“矜羯罗”之间。 以华严的观点,可说是“一个不算少,万亿不算多”。在我们的常识里,看到一个人只有一块钱,心里马上反应:“啊!一块钱,真少呀!”看到家财万贯的富翁,则以为:“万亿钱财很多呀!”这是我们在认识上的差别。在一真法界里,一个不算少,万亿也不算多,我们怎么认为一块钱少呢?那是没有认识到一块钱的价值。这个“一”不是计数东西时最小单位的一,“一”是个无穷大的数字。例如万法归一,纷纭变幻的万有,其本源是一个的。一粒砂石、一点粉笔灰、一个银河系、乃至一个宇宙虚空,都含藏于“一”之中。万亿虽然多,万亿之上另有万亿,永远有一界限。我们要培养从一粒砂石去透视无量三千大千世界的见识。 时量观 《华严经》中所说的“时量”,以“比量”亦难可穷尽,只得以“不可说不可说转劫”来形容。 在《华严经》卷四十五(寿量品)第三十一中,心王菩萨告诉诸菩萨,在诸佛世界的“时量”,从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剎一劫,等于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剎一日一夜开始,如是级级增上,直至难思难量的胜莲华世界,列之如左: 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剎一劫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剎一日一夜 极乐世界一劫袈裟幢世界金刚坚佛剎一日一夜 袈裟幢世界一劫不退转音声轮世界善胜光明莲华开敷佛剎一日一夜 不退转音声轮世界一劫离垢世界法幢佛剎一日一夜 离垢世界一劫善灯世界师子佛剎一日一夜 善灯世界一劫妙光明世界光明藏佛剎一日一夜 妙光明世界一劫难超过世界法光明莲华开敷佛剎一日一夜 难超过世界一劫庄严慧世界一切神通光明佛剎一日一夜 庄严慧世界一劫镜光明世界月智佛剎一日一夜 如是次第,乃至过百万阿僧祇世界,最后世界一劫,于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剎为一日一夜,普贤菩萨及诸同行大菩萨等充满其中。 如以胜莲华世界贤胜佛剎的时量与此娑婆世界相比,此世界的一大劫亦不如彼世界的一剎那。因此,以华严的圆融法界观而言,可谓“剎那不算短,劫波不算长”。 剎那是佛教计算时间的单位,表示时光很快的意思。有时候说:“时光很快啊!剎那剎那过去了。”这个剎那究竟有多短呢?“少壮一弹指,六十三剎那”,意思是说年轻有力气的人,轻轻弹一下手指的瞬间,就具有六十三剎那。如果用秒来计算的话,一秒钟至少有好几百剎那。 劫波,简称劫,是计算长时间的单位,是无量数时间的代表,例如三千阿僧祇劫。依一般的想法,剎那很短,劫波很长,其实劫波也不算长。例如,有的动物朝生夕死,牠也过了一生;有的动物能活几百年,龟也好、鹤也好,牠还是过了一生。一期的生命,不外是我们行为所留下来的记录,由于记录的长短,在时间上乃有长短之别,但是在真实的生命里是没有长短的。譬如人虽有生有死,但是这一切都是虚妄的,人就是死也死不了的,身体死了,生命却不会损减,好比房子烧毁了,房子倒塌了,可以搬家;身体坏了,生命也要更新,是不会死的。《华严经》所说明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是无限的、永恒的,亘古不灭的,我们对于生命要建立起无限的信心。 佛教的翻译大师鸠摩罗什,他座下的僧肇法师,三十岁就去世了,可是他所遗留下来的《肇论》,在佛教思想史上,却有不朽的价值。 有的人虽然仕途蹇滞,名不闻于当世,但是他的精神却万古流芳。有的人活得很长久,即使长寿的彭祖活到八百岁,而今安在啊?有的人做了一个梦,就过了好多年,例如穷书生卢生,投宿在一家旅馆里,看见老板生火要烧黄梁,他在旁看着,不知不觉的就睡着了。一入睡,就开始做梦,梦见自己走到另外一个国家,娶了一个很美丽的崔姬女子为妻,功名得意,连连升官,生了几个儿子,也极不平凡。就这样享受了五十年的荣华富贵,才生病死去。当他梦到自己生病死去的时候,翻身打个哈欠,从梦中醒了过来,看到刚才老板烧的黄梁还没有熟,这时他无限的惊讶,五十年的荣华富贵生活,原来只是黄梁一梦。梦,也能把很短的时间拉得很长。 佛教里面的禅定,也是如此。在禅定中,自己觉得时间很短,可是外界却已渡过了多少时日。像太虚大师在普陀山,有一次盘腿打坐,耳边听到寺院养息敲钟的梵音,大师入了禅定之中,觉得时间如弹指般的短暂,但是一夜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他出了定以后,正是早晨敲钟做早课的时候,他还以为昨夜一百○八下的钟声还没有敲完呢? 所谓“洞中方七日,世间几千年”,对禅定的人而言,漫长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短暂;在牢狱中服刑的人,一天如同一世纪那么长久;恩爱的人,一旦分离之后,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冤家对头在一起,则度日如年。所以,时间的长短,不是绝对的,都是我们爱憎情绪上的分别。 空量观 《华严经》中谈到“空量”,是以“无边无际”来说。于《华严经 华藏世界品》云:“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香水海中,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种安住,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世界。”较之其它经典的“恒河沙”喻,更是难思难量。 又在《华严经 华藏世界品》中,详细记载有华藏世界的庄严及构造。此世界为须弥山微尘数的风轮所持,其最底的风轮称为平等住,最上的风轮,称为殊胜威光藏。最上的风轮能持香水海,其中有一大莲华,称为种种光明蕊香幢。莲华藏世界即在此大莲华之中,周围有金刚轮山围绕,其内大地皆由金刚所成,坚固不坏,清净平坦,无有高下,尚有世界海微尘数的庄严。又此大地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的香水海,一一香水海的周围有四天下,及微尘数的香水河,诸河中间之地,悉以妙宝庄严,分布如天帝网。一一香水海中亦有不可说微尘数的世界种,一一世界种复有不可说微尘数的世界。莲华藏世界中央的香水海称为无边妙华光,由海中出大莲华,其上有称为普照十方的世界种。其中有二十重不可说微尘数的世界布列于其间。以此中央世界种为中心,共有一一一个世界种,罗列成如网的围罩,而构成世界网,各皆以众宝庄严,佛则出现于其中,众生亦充满其间。由此可窥见其构造的庄严,及其广大无边。 为说明华藏世界的殊胜,兹将此世界中二十重世界相状次第陈述如左: 最下方世界,名最胜光遍照,摩尼宝形,依宝摩尼华而住。 种种香莲华妙庄严世界,如师子座,依宝莲华网而住。 一切宝庄严普照光世界,其形八隅,依种种宝璎珞而住。 种种光明华庄严世界,如摩尼莲花,依众色金刚尸罗幢海住。 普放妙华光世界,其形普方,依一切树庄严宝轮网海住。 净妙光明世界,四方形,依金刚宫殿海住。 众华焰庄严世界,楼阁形,依一切宝色焰海住。 出生威力地世界,因陀罗网形,依种种宝色莲华座虚空海住。 出妙音声世界,梵天身形,依恒出一切妙音声庄严云摩尼王海住。 金刚幢世界,相状周圆,依一切庄严宝狮子座摩尼海住。 恒出现帝青宝光明世界,半月形,依种种殊异华海住。 光明照耀世界,状如华旋,依华旋香水海住。 娑婆世界,状如虚空,依种种色风轮所持莲华网而住。 寂静离尘光世界,执金刚形,依种种宝衣海住。 众妙光明灯世界,卍形,依净华网海住。 清净光遍照世界,龟甲形,依种种香焰莲华海住。 宝庄严藏世界,八隅形,依光明藏摩尼藏海住。 离尘世界,珠璎形,依众妙华师子座海住。 清净光普照世界,宝华旋布形,依无量色香焰须弥山海住。 妙宝焰世界,形如宝庄严具,依一切诸天形摩尼王海住。 从莲华上第一重世界,有“佛剎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依次递上,直至有“二十佛剎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此二十重世界上阔下狭,如一立体几何圆锥形倒立于妙莲华之上。此娑婆世界在第十三层,共有“十三佛剎微尘数世界周匝围绕”,下有十二层,上有七层,而人类更如微尘中的微尘,居于其中。 从华严的一真法界而言,“微尘不算小,虚空不算大”。我们的观念里,总以为微尘很小,虚空很大。其实,这种大和小的概念,也是错误的见解。在真实的世界里,大小是一样的。过去有一位书生,到寺院去参拜,看到殿堂上写着一副对联:“须弥纳芥子,芥子纳须弥。”深深不以为然的说:“佛教讲话矛盾,不合情理。须弥纳芥子,高大的须弥山,包藏如芝麻那么小的芥菜种子,还合乎常理;芥子纳须弥,这个小小的芥菜子怎么能够藏纳须弥山呢?简直是狂妄之语!”恰巧一位知客师父听到了,就上前询问,他说:“先生!这副对联并不矛盾,你是读书人,想必知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吧!请问你:万卷书读到那里去了?” 那个人肚子一拍,就说:“读到我肚子里去了。”知客师父于是拿了一本书说:“请你把它也放到你的肚子里面去吧。”书生说:“道理可以读进去,书怎么可以放进去呢?”万卷的经论可以容纳于小小的肚子里,这个大与小能够互相容纳的道理,就是华严微细兼容的道理。俗语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宰相的肚子真的那么大吗?怎么能撑船呢?佛陀的肚量包容天地,我们也和佛陀一样,人人具有佛性啊。尽虚空都在我们的心胸之中,关键只在我们能不能把心里的世界慢慢的扩大而已。以台北市为例,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在人口密集的台北市要求拥有宽敞的住居,但是我们如果能够了解华严的一真法界,先将自己的心里扩大,心里的空间扩大起来,虽然是立锥之地,也和整个法界一样宽广。把我们的心量扩充得如一真法界一样宽大之后,对我们现实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会减少因为空间狭窄所引起的冲突,而得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华严的一真法界里,有的不是真有,无的不是真无;污秽的不是污秽,清净的不是清净;退步的不是落伍,向前的也不是前进。在一真法界里,有无也好,净秽也好,前后也好,大小也好,长短也好,都是虚假不实的。超越时间空间的一真法界里,一念百千劫,百千劫在一念,一粒微尘就是十方国土,十方国土也是一粒微尘,在《华严经》的一真法界,是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圆融无碍的法界。 不读《华严经》,不知佛教的富贵。只要读过《华严经》的人,便知道佛教思想的高超与丰富,心胸也自然宽广扩大。 二、华严的戒观 在《华严经》中,有着“大”与“完美”的特征,例如:心大、境大、位大、因大、果大、用大、教大、义大等十种。同时强调信、解、行、证的落实。就《华严经》中的戒法而言,从(净行品)中可见其无所不涵盖的特色。本品由智首菩萨为当机众,请问净化身、口、意三业的方法,文殊菩萨为说“一百四十一愿行”,作为净化身心的指南。其中每一愿,都是从佛化的日常生活中所提出者,修行的佛弟子在耳闻、目视,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均以成就一切众生为前提,而作意“当愿众生”,发出广大净善心意,来美化心灵,成就世间,开拓胸襟,成为彻底的戒法。佛教徒每日的三皈依文,就是出自于本品。 此外,在《华严经》的各品当中,也有种种不同的戒法,如(离世间品)中,有十种清净戒: 身净戒,防护身三恶故; 口净戒,远离口四过故; 心净戒,永离贪恚诸邪见故; 具一切净戒,于人天中最胜妙故; 守护菩提心净戒,不乐小智故;守护如来所制净戒,乃至微细罪,生大怖畏故; 微密净戒,善拔犯戒众生故; 不作一切恶净戒,积聚一切诸善法故; 远离一切有见净戒,于戒无着故; 守护一切众生净戒,发起大悲故。以上十种净戒,以“守护菩提心”、“守护一切众生”作为戒法的要点。 在(十无尽藏品),列举有十种“戒藏”,包括: 普饶益戒; 不受戒; 无着戒; 安住戒(无悔恨戒); 不诤戒; 不恼害戒; 不杂戒; 离邪命戒; 离恶戒; 无毁犯戒(清净戒)。 其中第二条不受戒,是指不受外道各种戒。第三无着戒(不住戒),指不住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第四安住戒,指不作重罪,不行谄 诈,不破净戒,心无悔恨,故能安住。第五不诤戒,指不以持戒而恼他众生,但愿一切众生心常欢喜。第七不杂戒,指不着边见,不持杂戒,但观缘起,持出离戒。第八离邪命戒(无贪求戒),指不现异相,不彰己有德。第九离恶戒(无过失戒),指行者不以持戒而贡高傲人;见破戒人,亦不轻毁。第十清净戒(无毁犯戒),指永断杀、盗、邪YIN、妄语、两舌、恶口、无义语、贪、瞋、邪见。 尤其菩萨行者修持第十净戒无犯时,作是念言:“一切众生,毁犯净戒,皆由颠倒。我当成就无上菩提,广为众生说真实法,令离颠倒,是名菩萨摩诃萨第二戒藏。” 在(离世间品)中,另有菩萨摩诃萨十种戒: 不舍菩提心戒; 远离声闻、缘觉二乘地戒; 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 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 修一切菩萨所学戒; 于一切法无所得戒; 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 不着一切如来身戒; 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 诸根律仪戒。如果诸菩萨能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戒波罗蜜。 综上所述,华严的戒观,具有下列特色: 以“发愿”作为持戒的增上力。 戒法大多适合在家、出家共同受持。 以“守护菩提心”的菩萨发心,作为持戒的一贯精神。 以具建设性的守护一切众生的思想,阐扬持戒的积极意义。 以“六根净化”为前提,“不由他教,能自开解”的“心戒”为轴心。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今天许许多多人学佛,为什么功夫不得力?为什么没有成就?因为有业障。业是不善的起心动念、不善的言语造作,业会产生障碍,障碍我们的善心、障碍我们的善行、障碍我们对于经教的理解、障碍我们修行功夫向上提升,会造成这些障碍,这个业障一定要忏悔。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