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2


2014/9/4    热度:435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灯炷深奥品 22

   须菩提!菩萨摩诃萨学是十地已,非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非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言:世尊!是因缘法甚深,所谓非初心,非离初心;非后心,非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言:世尊!是因缘法甚深,所谓非初心,非离初心;非后心,非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菩提果。从这一品开始到现在,是说了两大段。第一段说菩萨修因,在因中── 因果的因,在因中修学般若法门。第二段就是得菩提果,这两科讲完了。

  现在是第三科,是释疑,解释疑问。解释疑问,有两个疑问:一个是声闻人的疑问;第二个是小菩萨的执着。现在先说声闻人,就是小乘佛教学者的疑问。

  须菩提先提出来,先称叹生疑。须菩提说:「世尊!是因缘法甚深」,前面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因缘是很深奥的,这个话是赞叹的意思。怎么叫做「深奥」呢?「所谓非初心,非离初心;非后心,非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种道理说得很深,这个意思也就有点难解,不容易明白的意思,那就是有了疑惑了,这样意思。

  昨天我是解释了这个「非初心,非离初心;非后心,非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道理,解释过。这个解释过,其中的主要的一个地方,就是熏习的问题,熏习的种子的问题。就是发了菩提心,你学习佛法,从开始修行、得悟圣道,悟了圣道以后,又继续的修行,道理都是一样,都是不断地在修、熏习。

  这个熏习,分两部分:一部分就是我们自己感觉到的。感觉到我在心里面在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是自己能感觉到的。自己感觉到的这一部分,都是剎那剎那生灭变化的,剎那剎那的就过去了,就没有了,就像那个灯焰燋炷似的。但是,第二部分,就是在剎那变化中,你在努力的学习、修行般若法门的时候,它熏习了、造成了一种清净的力量,储藏在阿赖耶识,这样的就是属于善根了。这个善根,它虽然是剎那剎那的,也是剎那生灭,但是它不失掉,这个功能不失掉。所以你继续不断地修行,这种功能就逐渐地逐渐地壮大起来,等到功德圆满的时候,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你像就拿我们现在这个静坐来说,道理是一样。说静坐,我们就拿奢摩他来说,使令这个心明静不动,或者是三十分钟、或者是一小时、或者二小时。过了时候,你就不坐了,或者是坐五个钟头、坐六个钟头,就不坐了,去做其他的事情。做其他的事情的时候,心里面是散乱,那么静坐时候,那个明静不动的境界没有了,没有了。没有了,你过一个时候,自己又坐,时间到了,自己又坐。坐的时候,说是功夫进步了,这一坐,坐一小时内一念不生,一点妄想没有,心里面明静不动。不但是一小时,乃至很多个钟头,二十四小时寂然不动。但是你不坐了,等到放了腿子以后,去做其他的杂事,心里面还是散乱,是散乱的。

  那么,这里面我们就知道,这是两件事。那两件事呢?由表现于外的,我们自己知道,这个心用功的时候,相应了,明静不动;不相应的时候,就是杂乱的妄想。等到不静坐的时候,当然都是妄想,这是一件事。

  第二件事,但是你的功夫成就了多少的话,虽然隔了几个钟头以后,你再坐,心里还是明静不动。为什么能呢?就是你以前熏习的那种功能在阿赖耶识里面,你那个正念一提起来,摄心不乱的时候,那个功能就发出来,它就能够定,就能定。不但是距离几个钟头,距离几千年、几万年还是这样子。你几千万年以前,你静坐过,你栽培过……在佛法里面栽培过奢摩他的善根,以后你没有再熏习,你遇见恶知识,遇见的恶知识引诱你到天上去享天福去了,享了天福的时候,不可能修行的;或者是以前也造过罪,又跑到地狱去了,一下子中间距离了几千万年;现在又来到人间了,又遇见三宝了,有人提倡打禅七、提倡静坐,你就参加,去静坐。你若一坐,就和别人不同,坐那里,他的心就定。这什么原因呢?就是你以前的熏习,熏习的那一点奢摩他的力量,它现在还发生作用,就是距离了几千万年,那个功能不失掉,功能不失掉。虽然是散乱了几千万年,但是你熏习成就的善根不失掉。就是造恶业也是一样,距离了几千万年没得果报,但是有因缘的时候,他还有力量得果报,它不坏。就是善法、罪业、福业、不动业、有漏业、无漏业,道理是一样的,都是一样。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从表面上说,我在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这么用功。等到过了钟点,人家维那师父一开静的时候,我就没有修了。没有修了,你的心理上表现于外的这个相貌里面,没有奢摩他、毗钵舍那,没有,奢摩他、毗钵舍那都没有了。都没有了,所以这就是都过去了,就是「非初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但是也不离初心,就是为什么不离呢?因为你开始用功的时候,熏习的那个功德,在你的身心里面储藏在那里了。那一点力量,虽然说,初开始用功的时候很微弱;但是,它就是成佛的开始了,就从那里开始了,所以也不离初心。那么,就是这样子一点一点的增长。那么到最后,是非后心,也不离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

  「非初心,非离初心;非后心,非离后心」得了无上菩提了,这个道理只有佛、菩萨大智慧,能够演说出来,其他的宗教没有,所以这是甚深、不容易明白的。所以须菩提提出来这个问题,就是赞叹;但是里面有疑惑的意思在里面。

  我在这里顺便再说这个话头,这个话头的意思。我们不修奢摩他、毗钵舍那,我们愿意参话头。当然,这也是我们中国的古代的祖师发明的一种方便,也有很多人就是欢喜这样子学习。如果和奢摩他、毗钵舍那来对论的话,有什么不同呢?有一点不同。

  你修这个参话头,就是疑,提出疑情。提出疑情的时候,能够使令你的妄想都停下来,所有的妄想都能停下来。如果你用得好的话,妄想停下来,也能使令你的心能明静而住,也有止的作用,有止的作用。止的作用,因为如果你这个参禅的人不读经论的话,对于佛法完全不明白,那么你只靠话头来修行的话,将来会怎么样呢?这就要完全凭你以前的善根。善根是什么?也就是前多少生,在佛法里面栽培的戒定慧了,凭那个善根。如果那个善根栽培得很不及格的话,那你参话头,我看很难有成就,就是最多就是修一个止,修一个止。修止的时候,如果是有好的善知识引导,那么会出现什么境界呢?就是能得到欲界定、或者未到地定,或者是若是能得色界定,那还是真不容易,也有可能。

  得了定以后,这个时候,我头几天说过,因为到了未到地定的时候,会出现一种事情。就是什么呢?就是这个身体没有了,所坐的座位也没有了,就是空空的。空空的,但是,你知道没有的那个,还是有,所以这个时候,所以百丈禅师说出一句话:「迥脱根尘,灵光独耀」,迥脱根尘。

  这个「灵光独耀」,就是你在未到地定的时候,那一念清净、明了,那一念灵明的自性、灵明的心性。那一念灵明的心性,湛然常住,因为是在定中,在未到地定才能明静相续,相续而住的;但是这实在是不感觉有身体、有房舍、座位,这些都没有了,那么他就可以从这里推演:万法皆空,就是一念真性,湛然独立。说是经上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切法都是空的,他这个时候就疑惑。

  百丈禅师是唐朝的人。在天台智者大师的开示录里面说:南北朝时就有这个问题,就是有的人修行到这个时候,自己认为自己得无生法忍了。在智者大师的《法华玄义》上说过这种话。这可见这不是唐朝的时候,不是禅宗兴盛的时候;就是在南北朝的时候,那个时候禅宗还不是盛,坐禅的人就有这个问题。那么这个时候如果是不讲经论,禅师一点也不去……认为那都是戏论,而不去学习经论的话,就是看话头的话,那么,他就会这样子:喔!他已经开悟了,他已经得无生法忍了── 就会这样子。所以,在唐朝这些大德的著作里面,诃斥这个禅的人暗证,他就是……他在那里自己认为自己怎么怎么的,其实是无明的境界,就是这样子。这不是说是我们一般人随便云云,那不算数,古代的大德……。妙境说的话不足为凭,但是你看古代的大德说的话,应该参考参考,就是这样批评这件事,批评不读经论的修行人容易有问题!

  那么这个时候,若是和止观── 奢摩他、毗钵舍那来对论的话,这个修止的人,他只能参话头的话,得到了一点。譬如说是:「如何是父母未生前,我的本来面目?」这一下子诸法皆空,我的本来面目出现了,就是这样子。其实般若的智慧没有,一点般若智慧没有,那顶多是相似的。

  那么这时候论修行、论熏习,他就是熏习了止的善根,在他的身心里面,熏习了一点奢摩他的力量,这是属于定。他若是从欲界定到了未到定地,那么就是这个定的力量,熏习在他的阿赖耶识里面,那么他继续如果能够努力,如果他没有……不去做方丈,可能会好一点。他就不要管事,他继续努力,能够由未到地定可以到初禅,初禅、二禅,可以,也可能的。那么,他这个奢摩他的力量更深了── 只熏习了这个,只此而已,这谈不到般若波罗蜜,这是共于外道的境界。外道也能够由欲界定、未到地定,到四禅八定,都能得到的;只有佛教里面的般若波罗蜜不共于外道。那么,这样子看话头的话,他的善根只此而已。他若到这个境界,虽然没读经论,因为定力高深,他也会说出几句,说几句有意义的话,我们若不读经论的人听,就不得了!这真是高深,不得了!就是这样。若是你也是广读经论、深入经藏的人,那你很难蒙蔽他去,你说出来的话;你若不说话,他可能不知道,你若说出来,他就知道,就知道你的深浅的。那么对于般若的熏习完全没有的,没有的。

  若是你依据经论,依据般若法门去熏习奢摩他、毗钵舍那,就是不但是有奢摩他的熏习,还有毗钵舍那、般若的熏习。因为有般若的熏习,你能不断地观这个色受想行识,照见五蕴皆空,观察它即空、即假、即中,这么不断地熏习,这般若的智慧逐渐地、逐渐地增长、逐渐地增长,加上禅定的力量,那你有一天真是得无生法忍,那真实是圣人!这样子和经论上、和佛说的修多罗是相合的,是相合的。说是不修毗钵舍那,只修一点止,那是和修多罗是不合的。不和佛说的法语相合,那怎么能算是佛教徒呢?你怎么能说你得圣道了?不对的!所以这就是你只看话头,和修奢摩他,修止观的不同的地方。

  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心灭已,是心更生不?不也!世尊!

  这底下,佛为他解释。前面须菩提赞叹这个因缘法甚深,含藏在里面的意思就是难解,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那么,这底下佛就解释。

  「于汝意云何?」说:你心里面怎么想呢?「若心灭已,是心更生不?」就是我们不管修行人也好、不修行也好,这心都是在变、变动。这个心灭了,说是这一念的贪心,或者是一念慈悲心生起来;生起来── 灭了,那么这个贪心也好、慈悲心也好,「更生不?」是不是还会再生出来呢?会不会再复活呢?「不也!世尊!」说:不是的!说是将来他再会有贪心、再有慈悲心生起,那是另有因缘,不是那个灭的心再起来,不是!灭了就是灭了,不会再生了啊!如果那个心若是它已经灭了,它还会生,这个没有道理。佛法是主张因缘生法,要有因缘才生,没有因缘是不能生的。若是灭了,说是再有因缘还是那个心生起来?不是的!灭了就是灭了,不会再生的。如果那个灭了的心再生,那等于是常住了,变成常。常见、断见,等于是常见了,那么佛说没有这回事,没有这个常的意思的。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心生,是灭相不?

  前边是「若心灭已,是心更生不?」这指过去的心说的。现在这个地方「心生,是灭相不?」是现在说,现在。现在有因缘,或者好因缘、或者坏因缘,生出来一念心。这个生,它还没有灭,但是它是不是会灭呢?过去的心已经灭了,我现在这个心正在活动的时候,它是不是也要灭呢?要息灭呢?

  世尊!是灭相。

  那么须菩提回答佛说:是的!这个心是因缘所生法,有生亦有灭;现在虽然是正在生,但是它终究是要灭的,它要灭,是要灭的,就是不能常住的,是灭了。

  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心灭相是灭不?

  现在这个文,和前边那个如灯焰燋炷的意思一样。这个修行,刚才也说了,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的时候,维那一开静,你就不修了,那个奢摩他、毗钵舍那心里面的活动的境界就过去了,没有了。现在一开静以后,不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了,就是一般的散乱心了,那就是息灭了。那么现在正在修的时候,维那还没有开静,还在这儿静坐的时候,这个心灭不灭?这个心也是要灭的,因为有生必有灭。

  那么现在是:「于汝意云何?心灭相……」,这是第三段。前面那两节文,一个是过去心、一个是现在心。现在第三段,佛又招呼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心灭相是灭不?」这个心的灭,就是过去心灭了,现在这个心它终究也是灭,这个灭相。这个灭相,是有真实的心灭了吗?

  不也!世尊!

  须菩提回答佛说:不是的!这个心的生灭变化都是虚妄的,观察它都是觅心了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生的时候,也并不是真实有一个心生起来,那生起来那一念心是假的;灭的时候,也是假的。观察那一念心的自性是不可得的,那一念心的分别,观察它的自性是没有的,那就没有生、也没有灭了。所以是须菩提回答说:「不也!世尊!」

  所以我在想,我们《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祖师的公案上也提到:「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我心里有点儿不安,请师父给我安心。他说:「将心来与汝安」,你把心拿过来,我给你安。说:「觅心了不可得。」「与汝安心竟。」用这种话来说。

  那么这个地方我多说几句。我们其他的深奥的事情,我们不知道;但是说这个自己的心,这个觅心了不可得,这句话,我们想一想,怎么叫做觅心了不可得?

  譬如说是你自己在想:什么叫做心?心是什么?什么叫做心?这句话应该怎么回答?就是明了性的东西,叫做心。有明了性的东西,叫做心。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个识有明了性,它能够去明了色声香味触法,它去明了。这个灯,它有光明,它能照物,能把这个……在光明之中── 喔!这是窗户、这是门、这是人、这个人在走路、这个人在坐着,在光明中能显示出来。但是,我们这个心与境界相对的时候,有个明了性,这明了性:喔!这是水、这是乌鸦、这些……,有个明了性,这个时候就知道,这是我现在的心正在活动,是有心;如果睡着觉了的时候,就是没有明了性了。这个意思,因为前六识,第六识……眼识也不活动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识也不活动了,所以自己不知道了。如果你做梦,那就是第六识还在活动;如果不做梦的时候,前六识都停止了,也没有活动,但是还不是死人。不是死人的原因在那里呢?就是阿赖耶识还在,所以这个「眠」,睡眠这个眠,过去了,从阿赖耶识里面又发出来了,又发出来识来了。

  所以我们现在自己反省自己:怎么叫做不可得呢?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未来心可以不可得,因为没有生,是不可得;过去心已经灭了,是不可得;现在心── 你自己在反省:我这个明了性还在存在,怎么能说不可得?怎么叫做不可得呢?所以,应该说我们的心是可得,就是可以知道这心还在,不是没有;说有,为什么说不可得呢?这道理在那里呢?它的自性不可得,现在心的自性不可得,就是离开了因缘,它没有自己的体性。就是这一念的贪心生起来了,这个贪心没有自己的体性,它一定是有个可爱的境界出现。这个眼识所见、耳识所闻也好,这第六识的妄想也好,总是有个可爱的境界引发这个贪心的,要有这么一个境界,这是一个:所缘境。

  第二、要有一个不如理作意。不如理作意,就是不是佛教徒,不是佛教徒,他没有经论的这种佛菩萨的法语的思想。没有这种思想的时候,见到可爱的东西:「这东西是可爱的!」就去爱,贪心就起来了。所以,要有不如理作意。

  有个所缘境,有个不如理作意,还要有一个贪的种子── 在我们的心里面,有个贪心的种子,这三样。这三样:有贪心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面,要有个不如理作意,要有个可爱的境界,就这样,这样子,这个贪心就来了。

  如果说:没有这些因缘,不需要有因缘就有贪心的话,这是有自性,是有自性。没有这因缘的时候,虽然是个凡夫,他贪心也没有,他也没有贪心。所以,我们自己在观察自己,这一天虽然很多烦恼;但是,有的时候也没有烦恼,贪心也不起来、瞋心也不起来,也有这个时候,不是老是有烦恼的。如果一直有烦恼,那我们不可能成佛了啊!不可能修行了,那就叫做烦恼障了。我们有烦恼,但是不妨碍我们修行,这烦恼不障,不障碍我们修行,是那么回事。

  这样子看,这个贪心是无自性的,是无自性。如果这因缘不对,譬如说,我那天说过,我们佛教徒── 在家佛教徒也好、出家佛教徒也好,我是凡夫,但是你有如理作意,佛菩萨告诉你,观一切法是无常、无我的、是不净的。那虽有可爱的境界出现,但是你有如理作意,这贪心不起来,就是因缘不够嘛,因缘缺少个不如理作意支持它,这贪心就不动;你有如理作意,瞋心它也不动。这就看出来:贪心也好、瞋心也好,没有自性,它要靠因缘,没因缘就没有这件事。

  所以知道,就是:过去心不可得,也可以这样解释。不是说它已经灭了,不可得,而是说它本身的自性也不可得。现在这一念心,明明了了的在这儿活动,还在贪、还在瞋,还是不可得,因为它自性没有,所以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是还没有生起,不可得,生起了也是不可得,也还是无自性的。所以,这是这样意思。

  这样意思,现在我们……现在说佛教徒了,佛教徒,我们现在用心修行的时候,观这一切法:「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说是有的人说:我们小乘佛教,《阿含经》也好,什么论也好,说修行法门清清楚楚的,很多的法门,大乘又不说修行的法门。什么?没有修行的法门?有人说出这种话来,真是说的太差劲儿了!《金刚经》都是修行的法门嘛!就告诉你: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这不是告诉你修行吗?告诉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不是修行的法门吗?你观察一切法都是虚妄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这是很高深的修行法门!怎么能说没有修行法门呢?这不对劲儿嘛!所以就是,我认为,小乘佛教学者可以批评大乘佛教,但是你学一学大乘佛法,你好好努力地学一学,然后你再说、你再发表意见,可能会有几分……也可能你就投降了,你向大乘佛教投降了,还是大乘佛教好,就不致于乱说话了。

  所以这个地方:「若心灭已,是心更生不?」说前一念心修止观、后一念心修止观,我昨天修止观、我今天修止观,我自己感觉到也没什么不同── 其实有,还是不同了。因为「是心灭已,是心更生不?」就不会再生,再生就是另一个因缘了,就是另一个因缘了。所以,也正好是如灯焰燋炷的意思,它烧了,烧燋了。

  「心生,是灭相不?」这里面就是更深一层了。观察这个这是现在心生,是它有灭相;虽然是生,但是它有灭的,它要灭的,有生必有灭。

  这第三句是:「心灭相,是灭不?」过去心的灭、现在心的灭、乃至未来心的灭,是真有心灭了吗?「不也!世尊!」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那有心可灭呢?「不也!世尊!」不是的!没有心可灭,觅心了不可得嘛!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为什么一些冤亲债主还没找到你?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你正在走运,你的运气很好,你的光明遍照,他不敢接近你;另外一个原因,没有缘,就是没有机会。你这个人很善良,心地很正直,他靠不了你身边。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