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3
2014/9/4   热度:622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种善根品 3 世尊!何等是方便力?菩萨摩诃萨行是方便力,得一切种智? 这句话是特别重要,就是紧跟着问这句话。怎么叫做「方便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菩萨摩诃萨行是方便力」,能够实践,实践这个方便力,按照这个方法去做。「得一切种智」,就能成就,「得」是成就的意思,成就佛的一切种智。 「得佛一切种智」这句话呢,这句话就这么几个字倒是很容易说,但是我们从这个《十地经论》,《十地经》,《华严经》的〈十地品〉,或者是从这个《入中论》,法尊法师根据藏文的藏经里面把它翻成了汉文,这个《入中论》里边也说到十地,初欢喜地乃至最后法云地,或者《解深密经》也提到十地。从这些经论上所解释的十地来看,就从初地到第七地,主要是学习一切法寂灭相;从第八地以后,那么天台智者大师说「从空出假」,他亲近无量诸佛,这位菩萨亲近无量诸佛,也同时在一切众生的世界教化众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同时的。他在这里学习无量无边的出世间的佛法,也学习世间的世间法,世间上一切法没有菩萨所不学习的。拿我们现实上的事情,譬如说这个语言的问题,我原来是生在这个国土,就是学习这种语言,到了另一个民族,另一地方又有不同的语言,就是这件事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这一个世界上有多少种民族、有多少种语言,菩萨都要通达无碍的,都是通达。若是无量无边的世界,那个众生的语言又该怎么样呢?这个菩萨也要完全都知道的!所以这件事,在菩萨的十地上看,这要到第九地善慧地的时候,才通达一切众生的语言,这个问题才解决了。我们凡夫有语言的问题,圣人也同样有这个问题。所以不只是语言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的事情,菩萨是没有不学习的。 《般若经》有个〈遍学品〉,菩萨是普遍地学一切法的,不但是学出世间的佛法,世间法菩萨也是学习的。菩萨就是对于这个医,医疗众生的病这个医,菩萨也是明白的。譬如说是造房子这个事情,菩萨也是明白的,无量无边的知识,菩萨都是明白的,都是要学习的。 所以是到第八地菩萨以后,他是遍学一切法的。第一个阶段:由初地菩萨到第七地,是「舍相趣寂」,弃舍一切相,「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个「相」;趣寂,趣向于诸法寂灭相。到第八地以后,就是「从寂起用」,这位菩萨在寂灭相上能发起无量无边的作用,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这种事情。这件事圆满了,得无上菩提的时候,就成就一切种智。我们这样说呢,我感觉容易明白一点,若天台智者大师说的,我感觉可能不大容易懂。 现在这上说,世尊!何等是方便力?菩萨摩诃萨行是方便力,得一切种智呢?」这件事若在我们来说,在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来说,这件事还到是很重要。 佛言: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檀那波罗蜜,应萨婆若念,布施佛、若辟支佛、若声闻、若人、若非人,是时不生布施想、受者想。何以故?观一切法自相空,无生、无定相、无所转,入诸法实相,所谓一切法无作无起相。菩萨以是方便力故,增益善根;增益善根故,行檀那波罗蜜,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布施,不受世间果报,但欲救度一切众生故,行檀那波罗蜜。 「佛言: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行檀那波罗蜜,应萨婆若念,布施佛、若辟支佛、若声闻、若人、若非人,是时不生布施想、受者想。」这底下佛解释这个方便力。「佛言: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从开始发无上菩提心,叫做「发意」。这件事呢,从初发意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我们现在的程度,我们现在的程度是什么程度呢?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遇见一切境界都是取着的、都是执着,遇见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就是执着,不能向道上会,不能这样做。 一般的染污法,社会上这些尘劳的境界,我们接触到心里面取着;说我们在寺庙里面见佛闻法,见到佛像、或者拜佛、或者是念佛、或者是听经、或者是我们自己读经,所有的事情都是取着的,也是一样是取着的,你不能够向第一义上理会的,就是我们这个程度,这是我们的程度就是这样子。随时这个贪心也会动起来,随时瞋心也会动起来,疑惑心、高慢心、各式各样的烦恼都会动的。在我们这样的程度,我们在学习佛法的时候,我们也可能够发无上菩提心,按照这个仪轨,在佛前顶礼、或者在善知识边顶礼,然后我们发无上菩提心;但是发完了无上菩提心的时候,自己反省自己,和没有发无上菩提心有什么不同?我看还是一样。照样贪心随时会动,贪瞋痴一切的烦恼随时会动,就是这样子,这是一个阶段。 第二个阶段,就是到暖、顶、忍、世第一,到内凡的时候,也是发菩提心,这个时候有点不同。因为他内心里面常常修止观,因为他在资粮位,就是刚才我们这个凡夫的境界,这个时候叫资粮位的时候,我们在这……,这是净土法门,我们在这学习净土法门,忽然间那个地方是念陀罗尼咒的,我也到那里去学一学;那个地方南传的禅来了,哎呀!好!我也去学一学,就是各地方去学习,这就叫「资粮位」。这样学习,我认为……,当然有人不同意,我是同意,你就是自由地、就是普遍地学一学都好,不然心不安嘛!或者是那个地方特别的微妙,我没有成就,别人占了便宜,我吃亏了,这不行!我都去学学,心安一点。终究有一天逐渐逐渐地,你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心安下来,心就稳定下来了,就是思想稳定了。 我在这里也忽然又想起来一句话,「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是普遍一切法的、普遍一切学派,不管是显教的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是三论宗、是禅宗,乃至到了密宗念陀罗尼咒的,通通都有般若波罗蜜,这个般若波罗蜜是无差别的,是普遍一切佛法里面都有般若波罗蜜。如果你没有般若波罗蜜的话,你不是佛法,可以这么说。南传佛教有一部份……,这个大乘佛教的般若波罗蜜,那是非常圆满的,南传佛教有一部份的般若,就是不圆满,没有北传佛教这么圆满。当然你可以说,那你是北传佛教的学者,所以你说北传佛教的般若圆满,说南传佛教的不圆满。当然你可以提出这个问题。 你不相信我的话也可以,但是你为了证实这件事,你不妨努力地学一学北传佛教,然后你再努力地去学一学南传佛教,然后你就知道了。我说这话你可以不必相信,然后你自己学一学,看看怎么样?就是南传佛教也要有般若,如果它没有般若,就不是佛教了;不过没有北传佛教圆满就是了,是这样意思。 所以我们在初发心的时候,就是在资粮位,佛教现成的话,就是资粮位,就是我们现在这个程度了,这个时候也可以发无上菩提心,但是发无上菩提心和未发无上菩提心差不多少,就是还是这样子。但是若是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不同了。他有什么不同呢?因为他对于在资粮位,不断地学习佛法,他进了一步,他前进了一步,前进了一步的时候,他这个心不是随别人的舌头转的。譬如说我们今天某某大法师到这来演讲,哎呀!这位大法师很好,我去听听;明天又是一个大法师,后天又是一个大居士,或者是一个有名的学者,他是怎么怎么地,哎呀!我也去听听,就是这样。但是若是你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没有这回事情,他也可能去,但是心情和我们不同,不一样,不是随别人的舌头转的呀!这句话我说得太老实了,应该含蓄一点说好一点。 就是到了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就是他能向道上会,你骂他一句也好,你赞叹他一句也好,是冷了、热了、高、低的,一切的境界,他向道上会,他的烦恼不动,他不是没有烦恼,但是他因为有止观的力量,向道上会的时候,这个烦恼不动,就是所谓如理作意,他心就不动。我们没能够如理作意呢,我们就不如理作意,所以烦恼就动起来,这个时候发无上菩提心不同,不一样。 有的在家居士,就是有多少程度、有多少智慧了,来到佛教来,当然一看,佛教这么好,就是发勇猛心,就是发慈悲心做这些种种的功德,结果呢,退了!在佛法里面很好的印象都失掉了,跑到外道那里面去,为什么呢?感觉佛教徒只是有个虚名而已,不是真实能发菩提心,还有这样退失了道心的人到外道去的,也有这种人。这就是我们这个在资粮位的佛教徒程度太低了,就会也有这种事,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现在若是到了这个加行位的时候,他虽然没有断烦恼,但是他常常地静坐修止观,就是所谓修禅了,就是修八正道、修这个六波罗蜜这个禅波罗蜜,他调伏自己的烦恼,叫它不动,动出来的清净心、清净的行为,这个时候发菩提心不同!就是多少表现出来的境界,有佛法的气氛,在家一般的非佛教徒,啊!佛法伟大!这是菩萨!人家对我们会赞叹、会欢喜。不是这个资粮位的佛教徒,不及格。你不和他相处,暂时见面也不感觉什么,时间久了就知道,这个人有问题!使令非佛教徒对我们佛教的印象很坏很坏的,我们应该知道这件事。 所以「从初发意」这个地方,所以应该说资粮位的发菩提心不算数,不算数,不能代表佛教的,就是要加行位以上,他发菩提心了。他发菩提心的时候,行檀波罗蜜,他是常常静坐,调伏自己的心,发慈悲心,有慈悲、有智慧行檀波罗蜜,实际上做檀波罗蜜,那么这个人是菩萨了,他真实发无上菩提心,真实可以名之为菩萨了。行檀那波罗蜜,檀那波罗蜜翻到中国话,就是布施。就是自己合法来的、不违犯国家的法律,他若是佛教徒呢,也不违犯佛教的戒律,在这样的清净的范围内得到的财,叫做「净财」。用这个净财去布施、去救济,在社会上做种种利益人的事业。 有我们佛教的菩萨提出来两个意见,就是在家的佛教徒,你相信了佛法以后,你当然要继续在社会上有事业,做事情,但是有一件事你一定要做到,就是你的财是合法来的,合法来的财,要做好这件事。我们出家的佛教徒,因为你不做生意,当然出家人若做生意,那是另一回事;若不做生意,就不讲财的事情,那么讲什么事情?要讲「正见」。你要学习佛法得到的正知正见,这件事你要做好。不过在今天的佛教徒来说,我看没有这个差别,在家的佛教徒和出家的佛教徒都应该,你这个财要来得合法,你的思想要正知正见。 说我们一个在家佛教徒,因为接触佛教的时候,当然是接触佛法的这个经论,不是我给你一个面包,你就相信了佛教,不是这个意思。那么我们接触到佛法的经论,也就是善知识开示佛法的真义的时候,你有的时候可能因缘的契合:哎呀!佛法好!当然这是一少部份,少部份。这个时候你应该对于自己有个要求,我要圆满地认识什么是佛教!就是在家佛教徒,你应该有这样的意愿,出家的佛教徒也应该有这个意愿。不是说我出家的时候,我把头剃了穿上出家人的衣服、拜了个师父,然后受了戒,我就大事已毕了,不是!不应该是这样子!如果我们出家的佛教徒是这样的话,那有什么问题呢?佛法很快地灭亡了。佛教的灭亡不是国家的政治,不是他拿枪杆子把佛教灭亡的,不是!是由我们出家人自己灭亡的。那么要怎么样才能不灭亡呢?我们所有的佛教徒都能够有正知正见,都能够用功修行,佛教会兴盛,佛教不会灭亡的,佛教不会灭亡这件事。 当然这件事,如果我们在家的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想要得正知正见这件事,在今天的佛教来说不容易,很不是容易。今天的佛教有什么问题呢?思想混乱,我们今天佛教有这个问题,思想混乱。我再多说一句,多说一句。譬如说我们看我们古代的大德,天台智者大师,我感觉三论宗的嘉祥大师也都在内,我们看法相唯识宗的窥基大师也都在内,譬如说华严宗的贤首国师、清凉国师这些人,这些人,他们的佛法是怎么一个情形呢?我姑妄言之,他们开始也是从文字的佛法去学习,而后有深厚的止观的功夫的,有深厚的止观的功夫,他有这个功夫的。有这个功夫,然后他演说出来的佛法,能契合佛意。 我们今天的佛教徒,或者我们不用今天,这句话不要。就说佛教徒,我们只是文字上学一学,然后我就做大法师了,我就做住持,我就弘扬佛法,这样子呢,就有问题,容易有问题。我不能说是决定,但是容易有问题,有什么问题?你认识的佛法,未必符合佛的真义。因为你从文字上,你肤浅,你没有经过止观的功夫的时候,你有问题。譬如说你自己试验一下,你学习了文字的佛法,你再经过多少年的止观的功夫,你会不断地修正自己以前的认识,自己以前我对于佛法的认识,你就会不断地修正,如果你没有止观的功夫,你修正什么?就是那个样嘛!就是原来的样嘛!那样就容易有问题。有了问题的时候,你是不是能得正知正见了吗?那么你没有具足正知正见所演说的佛法,别人能得正知正见吗?所以是有问题,我们今天的佛教就是有这个问题。当然还有其他的很多的问题,我认为这个问题是根本的问题,没有得正知正见去做善知识,这是个根本的问题。 所以这个「从初发意行檀那波罗蜜」,就是这里面包括他要学习了一个时期的佛法,而且还能够修八正道、修这个禅波罗蜜;那么他得到的这个财是净财,而行檀那波罗蜜,布施给社会大众所需要的,那么救济苦难。 救济苦难这件事,我认为世间上有两个问题:一个说是有灾难、一个是生活的困难,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思想问题,这个世界上的人的思想,我刚才说我们佛教徒来到佛教来希望有正知正见,那么你不是佛教徒的时候,你不可能有佛法的正知正见,那么这就是思想问题。所以这个檀波罗蜜,如果单独说檀波罗蜜,应该包括这两个问题:就是救济社会上有苦难的人,这也是檀波罗蜜;再就是教化世界上人的这个邪知邪见的思想,要教导他们得正知正见、有正确的思想,这也是檀波罗蜜。单独说檀波罗蜜可以包括这两个问题。如果说六波罗蜜呢,那就是檀波罗蜜只是财布施,后边的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就是思想上的问题,要教导社会上大众思想正确。当然第一个他要有相信因果、善恶果报;那么第二个,有出世间的圣人,要认识这一点,要有这样的信心,这样子众生才有办法解脱一切苦恼。如果只是说生活的问题解决,就完全没有问题了,不能解决,众生的苦恼是不能解决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所以「行檀那波罗蜜」,「从初发意,行檀那波罗蜜」。 「应萨婆若念」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个应萨婆若,前面那个「得萨婆若不?」就是一切种智,就是佛的智慧。这个应萨婆若念,就是契合,契合这个一切种智的念。这个「念」是什么?念就是愿,就是发无上菩提心的愿,就是你行檀那波罗蜜的时候,要契合你这无上菩提的愿,明白一点说,我为什么要行檀那波罗蜜呢?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就是这个意思。 我为什么要在社会上去教化众生呢?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为得无上菩提!当然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我行布施,一般的人,譬如说我造一个医院,有医生在这儿能看病,使令人恢复健康,这就是我的意愿,但是我们佛教徒若是做这件事,可能是将来我生到天上去,愿此布施功德,我将来生到天上去享天福;或者再来人间,得人间的荣华富贵。就是不只是现在了。我没有佛教的思想,没有佛教的观念的时候,那我只是现在,我做这个事业使令人民的生活不困难,解决他生活上的问题,能满足他的健康的愿望,就是只是现在,将来不知道,不提到这件事。佛教徒因为相信有生死轮回,所以还想到我们将来能够得到人天的富贵,或者人间的富贵、天上的福报,还有这样。那么这样的愿望,这是没有菩提心的人做这种事;有了无上菩提心,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那这地方就是在佛教的思想来说,这就是比较圆满了,就是最高无上的一个愿望,是这样意思。就是我现在给你一个面包吃,希望你将来成佛,这个愿望就不同了。说我自己也要得无上菩提,也希望你得无上菩提,这就不同了。 所以这个「应萨婆若念」,你修布施波罗蜜的时候,你要与无上菩提愿相应、相契合,这个「应」就是契合的意思,契合这个无上菩提的愿,这样子。这个发无上菩提心的人,行菩萨道的时候,不能忘掉他的无上菩提愿,不能是这样子,不能够失掉了你原来的愿望的意思。其实这件事非常重要,这个「应萨婆若念」这个地方非常重要,非常的重要! 譬如说是这个庞涓和孙膑,他们两个冲突,如果这个庞涓是为了……,那个是梁惠王,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这是梁惠王。这个庞涓和孙膑和孟子是同时的,如果庞涓是为了……,梁惠王这个国家就是魏国,魏国的富强,以魏国的富强为目的的话,就不应该杀孙膑的。而庞涓不是这个意思,庞涓是为个人的富贵,如果保留这个孙膑的话,对我的富贵荣华有影响,所以我要杀掉孙膑的时候,我才成功。那么他的愿望是个人,并不是为了魏国的富强。管仲和鲍叔牙,管仲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鲍叔牙的想法和庞涓完全不同,他是为了齐国,为了全面的中国的利害问题,要推荐管仲为相,为齐桓公作相,他不是为个人的利害,所以他这样做,就是他能够容纳别人高过他,因为这样子对他的愿望,能满足他的愿望,所以这个事情,这个愿望很重要。 我们佛教徒,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佛教徒,有的时候为什么不合呢,这个地方有问题,就是你的愿的问题,我为了佛教的兴盛、正法久住,你若有这样的愿望,容易合,大家就容易合;如果为个人的关系,就容易冲突。所以这上面说「应萨婆若念」,这句话非常重要,非常的重要的。 所以我们佛教徒有的时候见面说话,或者写信的时候常说发菩提心,当然这变成一个口头语,实在没有什么作用。但是你真实要发无上菩提心的时候,你时时地不忘菩提心的时候,同任何人都容易合,因为不计较这些事情,眼前这些事情都不计较,不值得计较。所以这上面说应萨婆若念,你修布施波罗蜜的时候,不要忘掉你的无上菩提心、要契合这个无上菩提心,这样子做。 「布施佛、若辟支佛、若声闻」,这下面解释什么叫做「檀波罗蜜」?当然佛是无上的福田、辟支佛也是福田、声闻人也是福田。「辟支佛」是印度话,是梵语,中国话就翻个独觉,我刚才提到一点,就是出现在没有佛、没有佛法的世间,他自己就能觉悟了圣道,无师自悟。他看见这鸟叫一声,或者是花开了、花谢了,他就明白道理,他就能得圣道,这是辟支佛、这也是圣人。 「若声闻」,这个声闻就是听佛说法,而后能够修学圣道,得圣果,或者初果、二果、三果、四果,都名之为声闻。「布施佛、若辟支佛、若声闻」,这个「若」或者是当个「及」字讲,及辟支佛、及声闻;或者当「或」字讲也可以,或者是辟支佛、或者是声闻。这里说布施,也就是供养的意思。你修这个檀波罗蜜,你是供养佛、或者供养辟支佛、或者供养声闻,那么都会得大功德的。 「供养声闻」这个地方,现在还有点时间,我讲个故事听听。佛在世的时候,舍卫国的波斯匿王,这个时候这个天气不正常,好像是下了像血似的这种雨,就是下的雨不是水,而是血。我看报纸上还有提过,科学家有个解释。但是佛在世的时候,有这种事情的时候,当然没有科学的知识,那么大家就是开个会来研究这件事。后来有一个异人,就是不同于一般人的这种人,他就有一个解释。他说这个表示我们这个地区有人蟒出世,这个「蟒」就是蟒蛇,本来说是一长条的这个虫子,这蛇就叫做蟒蛇,现在不是,他是个人形,他的身体是个人形,但是实在不是人,他是个蟒,是个蛇,出现了这种人,所以就有这种现象。 然后波斯匿王就问,那怎么知道这个人是蟒呢?说是可以知道!就是最近这个时期,人家里面有才出生的小孩子,去调查。这个小孩子,他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同,他口里面能喷出火来,那么这就是人蟒。这个异人这样解释了,当然波斯匿王就是派人去调查,果然有这么一个小孩子,那么就加以解释说这个不是人,他是个蟒,他将来如果在人间和我们人生活,人不得了,人会受到他的伤害的。果然这个小孩子渐渐长大,就是要吃人了,那么就是特别地把他放在一个山里面去住。放在山里面住呢,就是社会上有特别的死亡犯,就送给他吃,就是这样子。 经过了多少年以后,我们的佛陀对舍利弗尊者说:这个人蟒,他要死了,你去救它,你应该发慈悲心救他去!那么舍利弗尊者说:好!舍利弗尊者就到他那里去了。这个人蟒一看见舍利弗尊者从那边过来了的时候,人蟒就认为是一般人一样,他就吐这个毒来伤害舍利弗尊者。一般人,当然这个毒气来了,人受不了嘛,但是舍利弗尊者是大阿罗汉,你用一般的办法来对付他,舍利弗尊者颜色不变,还是很慈悲的面貌。那么这个人蟒连续吐了三次毒来伤害舍利弗尊者,舍利弗尊者不变。那么人蟒就心里想:喔!这个人不是平常人,这个人是圣人,我不应该伤害他,我应该恭敬他!然后他用恭敬心,由足至头、由头至足,连续看了七遍,然后这个人蟒自己就死了。死了嘛,舍利弗尊者就回来了,回来了以后,当然很快地大家知道了这人蟒死了。死了的时候,波斯匿王就来到佛这儿问:这人蟒吃了很多人,他死掉了以后,到那里去了呢?佛说:他到四王天去了!他到四王天,寿命死掉了以后,到忉利天;忉利天死掉了以后,到夜摩天;夜摩天死掉了以后,到兜率天;兜率天死掉了以后,到化乐天,以后到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死掉了以后呢?到化乐天、兜率天、夜摩天、忉利天、四王天,就这样七返、七次。七次以后呢?七次以后,他再来人间做人,做人呢,无师自悟,得辟支佛道,得了辟支佛。 波斯匿王说:他在人间、杀了这么多人,他以人为食,他没有罪吗?他为什么还能生到天上七返享天福呢?佛说:因为舍利弗尊者慈悲去救护他,他用欢喜心、用恭敬心看舍利弗尊者,七返看,所以他就这个欢喜心对阿罗汉的恭敬、尊重,所以能够七返在天上,欲界天七返享福。说是他杀死了很多人,也不能白杀的,他做辟支佛的时候,在这一个树下入定。入定这个时候,从远远来了一个军队,从他那里经过,但是看见这个人的时候,不看见他是人,看见他是黄金,看见他的身体是一堆黄金,这些军队的人拿刀来砍这个人,砍他这个身体。这军队数目也不少,就是他在做人蟒的时候,所杀的人,就这样子受一点苦,就是得到了报应了,他也就入涅槃了。 所以这个布施佛、若辟支佛、若声闻,若是对阿罗汉有所供养的时候,功德不可思议。像人蟒,他并不是有什么东西,只是用欢喜心、用恭敬心来看阿罗汉,看舍利弗尊者,就得这么大的功德。这上面是说「布施佛、若辟支佛、若声闻」,这完全都是圣人,对圣人有所恭敬、尊重、赞叹、供养,得大功德。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没有磨难,你就无法修忍辱; 不修忍辱,你的慈悲心就没有坚实的基础。 所以受人欺侮、伤害、干扰时,应视其为训练慈悲心的可贵助缘。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