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7


2014/9/4    热度:364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7

   他这个人要求出家,父母说是不准出家,不准出家我就要死!然后这父母就商议:佛说了嘛,他若有个儿,这儿一定要出家,要出家就还是让他出家吧,不要死啊!那么就好,就让他出家了。

  出家了,就听佛的教导,很快地就得阿罗汉道,得了阿罗汉道。这个人叫什么名字?叫蜜胜,蜂蜜的「蜜」,殊胜的「胜」,叫蜜胜比丘。这个蜜胜比丘有个什么特别呢?就是和大众僧如果到什么地方去,中途若是渴了,没有水饮的时候,把这个钵都交给他,他把钵向虚空里一飞,落下来,钵里面都有蜜。谁要吃蜜就给他,他就有蜜,所以皆大欢喜。因为这样子,大家都对他有印象,于是乎就去问佛,阿难尊者就去问佛:说是这个比丘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呢?佛说,你有没有想起来,有一年、有一天在那个大长者家里吃完饭,回来的时候经过一个山坡上休息,有个猴给我们很多的蜜,大家分开吃,然后这个猴手舞足蹈就跌死了。你想起来这个事情?说:想起来。说这个比丘就是那个猴转世的啊!说是那个猴用这个蜜来供养佛,所以他今生有这个果报。但是为什么堕落猴了呢?佛说,他是迦叶佛时代他就做了比丘啊。做了比丘,那个时候年轻就出家了;人寿两万岁,年轻的时候就出家,你看这个人有善根啊。然后这个时候…,这个寺庙多数是在空旷的地方,就是山野里面。从寺庙出来到什么地方,有的时候会经过一个河,有的比丘他就从河此岸跳到那边岸去,有这种事情,一跳、一跳就这样跳。然后这个年轻比丘就对别人说,你看他们那样跳,就像猴似的。当然说这个话呢,那些、那个比丘都听见了,回头就对他说:你说我们像猴似的,不可以说这个话,你知道我是什么?我是大阿罗汉啊!我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我已经都做圆满了,你说我似猴,你有罪啊!哎呀!他心里也害怕,于是乎给他五体投地的忏悔。忏悔只是不堕到地狱里去啊,还是做猴了,做了几百世的猴。最后这一世遇见佛了,又转成了人。因为他以前出过家,也持戒清净,修行过啊,修行过四念处,所以今生很快得阿罗汉道。

  这个故事里有什么意思啊?我们这一段文,「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正忆念,亦为他人说,是人不堕地狱道、畜生、恶鬼道」,他不堕落三途。因为什么不堕落三途?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经,深信因果,不敢做错误的事情,所以不堕落三恶道。而那个年轻比丘,他就是智慧不够,不能保护自己的三业清净,随时就骂人;你看对于比丘他敢骂,对别人呢?有不满意他就会骂人啊!所以我们要加小心啊,要小心自己啊,不要随便骂人,不要随便的有恶口骂人,骂人不好啊,骂人对自己将来有问题的啊。

  尤其是有些在家人会钓鱼、欢喜钓鱼,到这水里头去钓鱼。看见人家钓到鱼,心里欢喜。你想想那个钩把鱼的嘴钩住了,它很痛啊!你钩你自己你试试。所以我们这个人啊,就光是想自己而不想别人,不知道这样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施于人,别人不欢喜,别人照样也这样来对付你,你欢喜啊!所以我们常这样想,我们这个态度来对付他人,他人的心情怎么反应?你就不妨,别人同样的来对付我,我怎么想!你就知道那个人心情怎么样了。所以我们要加小心啊!不可以说错话。

  「亦不堕声闻、辟支佛地」,你若受持、读诵这个般若波罗蜜经,又能正忆念,也不会堕落到声闻、辟支佛地,因为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里面有大慈悲心,所以就不会退堕到二乘地。退到二乘地是什么?二乘地就是他不能够发大悲心,不入无余涅槃,永久地度化众生。声闻、辟支佛也有慈悲心,但是时间短,就是没有入无余涅槃之前,他能够利益众生,能利益。若是入无余涅槃以后,他就不度众生了,虽然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的众生受苦,他不管了,所以这个慈悲心不够,不够长远。

  「何以故?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正住阿惟越致地中故」,什么原因不堕落三恶道?什么原因不堕落声闻、辟支佛地?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心里面没有贪瞋痴,所以不堕落三恶道;心里面有大悲心,所以不堕落声闻、辟支佛地。那么这个人是什么人呢?「正住阿惟越致地中故」,这个人就是得不退转了,得了无生法忍以后,永久也不会再退回来的,永久也不会再退回到凡夫的境界,也不退到三恶道,也不会堕落声闻、辟支佛地,都是不退转了。

  我们现在学习佛法,打禅七我也去参加,很辛苦我也不怕,我继续盘腿坐,我不会坐禅三天我就跑了,我不坐禅了,自已还能忍得住,这个七天都能坐禅;我也能念《金刚经》,我把《金刚经》都背下来。你能维持不退,也不容易,也是不容易。但是,自己再反省自己,实在还是退的啊。譬如说是我昨天静坐的时候,午前有一支香坐得也不错,午后有几支香坐得也不错,但今天坐就不对了,这就是退了,我们就是把握不住。虽然有一点好境界,但是要退。但是继续努力,又会再回来,回来又会向后退,就是进进退退、进进退退的。这是说打禅七,这七天能维持住也是不容易,但是自己实在心里面的境界是进进退退的。说是打完禅七了以后,回家去了,回家去以后是怎么样呢?就不如在禅七里面的清净了,那就是退了,明白点说就是退了。说我能把《金刚经》背下来,我也能把《法华经》背下来;顶多你背三个月,以后我不背了,《金刚经》也不背、《法华经》也不背,那就是退了。所以我们凡夫这个时候,一时的勇猛能有点成就,但是有可能会退下来。

  有的情形,我今生我是做了出家人了,很勇猛精进,这一生都是修学圣道。但第二生呢,因为前一生你用功修行,有点福、有慧,第二生就是到一个大富贵家去做人了,因为福德智慧大嘛。这个富贵的境界一出现,为富贵所迷,就不能再修学圣道了。那和前一生对比,就是还俗了嘛!前一生出家修行,第二生就是变成在家人了,就是还俗了啊!所以在家居士,出家人有的时候,哎呀!他修行他怎么会退了?你不要笑他,你可能还不如他;因为你前生出家,你今生还俗了,你也是还俗的啊!所以你不要笑他。你应该怎么样呢?帮助他,帮助他栽培道心,劝他再回来、再修行,不要讥笑他。要明白这个意思啊。所以我们学习佛法,你学习多了,不讥笑任何人,你没有得不退转的时候是这样子。我们出家的法师也好,你们在家居士也好,有的时候对这个大德,像忏云老法师,或者是那个大善知识,我对他很恭敬;对像我们这一般的出家人啊,心里不!心里面会有这些事情。

  但是以前在北京,就是日本人侵略中国的时候,七七事变之后,侵略中国的时候,有一个居士叫周叔迦,他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日本人侵略中国,占领了北京以后,这个周叔迦他就不做大学教授了,不做了。干什么呢?把自己的钱都拿出来办佛学院,办两个佛学院,一个男众、一个女众。现在也还有个比丘尼,是在他那个佛学院里住过的,在香港有个比丘尼在他的佛学院住过的。他办了佛学院以后,他请好的老师讲课,他不管是看见大德老法师也好,只要你是个法师,他就给你磕头,他不分别谁是大德、不大德,他看见他就磕头,有这种事情。

  这个道理在那里呢?人啊,只要是个凡夫,所有的烦恼都具足,但是他这个时候能放下世间的五欲,跑到寺院里面出家,就是了不起啊,就值得恭敬!就值得恭敬。说是他出家了十年、二十年,还俗了,他这十年、二十年里面栽培圣道的善根了,在他那个分别心里面有善根,还是值得恭敬的,他终究有一天那个善根发生作用了,又来修学圣道了。所以他只要修学圣道一个时期,又还俗了,又来发心修学圣道了,又还俗了,不知多少次,最后有一次成功了,就是这样。像刚才这个故事,他是一个比丘,年轻的比丘很发心修行的一个人,骂了阿罗汉像猴似的,他就变成了一个猴了,第二生就变成猴。这个猴以前出过家,栽培过圣道的善根的,还是值得恭敬的!所以这个猴的果报尽了的时候,这时候遇见释迦佛的时候,就得圣道了!为什么那么快就得圣道?以前栽培过啊!

  所以我们看见出家人有修行生恭敬心,就是他是差一点,还是发恭敬心。其实在来说见到一切人都发恭敬心,不可思议啊!你知道这个人前生可能是出家人,栽培过善根的啊,所以不要轻视任何人!对任何人都不要轻视。这样子,自己心也清净;你发恭敬心,你自己心清净;你轻视他,你的心就不清净,你这高慢心就是一个过失,就是烦恼啊。

  「当知是善男子、善女人,正住阿惟越致地中」:「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转的意思。就是已经得了圣道以后,得了圣道以后不会退为凡夫了。他是有大悲心,就是大菩萨了,他不会退到二乘地中,不会的。他这个清净的功德,一直地向前进;得了圣道以后,有进而无退。没得圣道的人,不一定,有进也有退,就是不一定。

  「是般若波罗蜜远离一切苦恼衰病」,所以我们若是放下世间上的苦恼的缠缚的境界,诚心地学习般若波罗蜜的法门,你这个清净的智慧,般若波罗蜜是清净的智慧,你若成就了的话,能远离一切苦恼,不会到三恶道去,能远离一切苦恼的衰病。这个「衰病」,这个衰有什么意思?衰是对兴盛说的,兴盛、很兴隆的,后来又衰微了,就是有退的意思。这个病,就是对健康说的,若不健康就是病。就是有进也有退,有退也有进,老是不决定。现在你成就了般若波罗蜜这个清净的智慧,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就不会有衰病的时候,永久是很兴盛的,永久是向前进的,功德是越来越多、越来越多。

  这是赞叹这个般若波罗蜜的功德广大,我们应该发心学习。

  复次,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卷,受持、亲近、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人离诸恐怖。

  这是第五科「明离怖」,远离恐怖,分两科。第一科「离内怖」,不是离外边的怖,离内心里面的怖。有法、有譬、有合,现在先说「法」。

  「复次,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就是受了三皈五戒的男人、女人都称之为「善」。这样的人「书是般若波罗蜜经卷」,他的书法很好,有欢喜心就是写这个般若波罗蜜的经卷,写了这么一部。「受持、亲近、供养、恭敬」,写完了以后,他又能够受持、能够亲近、还能够香华供养,还能够恭敬礼拜、尊重赞叹,他这个人还能这样。这样做了以后,这个人得到什么功德呢?「是人离诸恐怖」,这个人能远离一切的恐怖心,就是心不恐怖了。

  这是从法上说,下边说一个譬喻。

  世尊!譬如负债人亲近国王,供给左右,债主反更供养、恭敬是人,是人不复畏怖。何以故?世尊!此人依近于王,凭恃有力故。如是,世尊!诸佛舍利,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得供养、恭敬。

  「世尊!譬如负债人亲近国王,供给左右,债主反更供养,恭敬是人,是人不复畏怖」,这底下说譬喻,先称呼「世尊」。譬如一个人,他向人家举债,举了很多的债,就是欠人家很多的钱。但是这个人,去亲近国王,去和国王接近,同国王做朋友。「供给左右」,就在国王的左右,供给国王,为他做一些事情。「债主反更供养、恭敬是人」,那个债主他对那个负债的人,反倒又更供养他、恭敬这个人;他不但不同他要钱,不但不要求还债,还反倒供养他、恭敬这个人。「是人不复畏怖」,这个负债的人,他就对那个债主,就没有恐怖心了。

  「何以故?」什么原因不恐怖了呢?「世尊!此人依近于王,凭恃有力故」,因为这个负债的人,他和国王亲近,国王来帮助他,他就有力量了,「凭恃有力故」,就仗势国王的力量故,所以他就不恐怖了。

  「如是,世尊!诸佛舍利,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得供养、恭敬」,这个国王有力量,他依仗着国王也就有力量了,这个和狐假虎威的意思差不多。「如是,世尊!」诸佛的舍利,它本身也是没有力量的。这底下就是合法了。但是「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因为这位佛在因地的时候,乃至到得果的时候,都有般若波罗蜜的这种功德来熏修他的这个身体。「得供养、恭敬」,所以得到世间人、天人的供养恭敬,是这样意思。这底下就「合法」。

  世尊!当知般若波罗蜜如王,舍利如负债人。负债人依王,故得供养;舍利亦依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得供养。世尊!当知诸佛一切种智,亦以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得成就。以是故,世尊!二分中,我取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世尊!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三十二相,般若波罗蜜中亦生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世尊!般若波罗蜜中生五波罗蜜,便得波罗蜜名字,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一切种智。

  「世尊!当知般若波罗蜜如王」,般若波罗蜜就像国王似的。「舍利如负债人」,这个用舍利来譬喻这个负债的人。「负债人依王,故得供养」,那个负债人仗势王的力量,所以得到那个债主的供养。这个舍利,它本身得不到人家的恭敬、供养,但是它「依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得供养」,就得到天人、阿修罗的恭敬、供养了,这是这样子来合这个法。

  「世尊!当知诸佛一切种智,亦以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得成就」,这又是按照那个最重要的地方,又重新地从重要的地方来赞叹般若波罗蜜。说我们应该要明白,诸佛的一切种智,佛所成就的无上菩提,也就是「亦以般若波罗蜜修熏故」,也因为长时期的,在成佛之前,在十地菩萨的时候,长时期地修学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由这个法门的大力量的熏习他的身体,熏习他这个四大的身体故。「故得成就」,所以才成就这个诸佛的一切种智。诸佛的一切种智,是因为般若波罗蜜的熏习修学才成就的,所以般若波罗蜜太重要了。这样看呢,诸佛一切种智是般若波罗蜜修成的,舍利也是般若波罗蜜修成的。

  「以是故,世尊!二分中,我取般若波罗蜜」,这是结束这段文。以这个般若波罗蜜经卷作一分,满三千大千世界舍利是一分,这二分中,我是修学般若波罗蜜,恭敬、供养、赞叹,就不取舍利了。

  「何以故?」什么原因呢?又再从说这个理由。「世尊!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舍利、三十二相」,前面说佛的一切种智,是由修习般若法门而成就,现在这里说诸佛的舍利也因般若波罗蜜的力量才出现的。这佛的三十二相的成就,也是般若波罗蜜的熏修而成就的,所以般若波罗蜜太重要了。佛的相好光明,也是般若波罗蜜修六度万行而成就三十二相的,都是智慧啊,愚痴是没有这回事情的。

  「般若波罗蜜中亦生佛十力」,这个十力都是佛的方便智慧,这一切种智里面,有真实的智慧、也有方便智慧,现在这里单独说佛的方便智慧。又生佛的十力的智慧,和「四无所畏」也是智慧,「四无碍辩」,也是智慧,「十八不共法」也是佛的大慈大悲度化众生,超过声闻、缘觉、菩萨的特别的功德。佛的大慈悲心,「大慈、大悲」也是由般若波罗蜜的修学而成就的。

  「世尊!般若波罗蜜中生五波罗蜜,便得波罗蜜名字,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一切种智」,这又说到六波罗蜜的差别。「世尊!般若波罗蜜中生五波罗蜜」,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五法由般若波罗蜜来建立、来造作,这五法就得波罗蜜的名字,就是达到究竟,能到彼岸。如果没有般若波罗蜜,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就不能到彼岸,就是不究竟圆满。譬如说我们布施,但是你没有般若波罗蜜的功德,这个布施就在人天里受福报了、享福了。若是你能有般若波罗蜜去做布施的时候,这个布施是能得无上菩提的,它就不同了。

  所以这件事,我们会看出来,出世间的圣道,声闻、缘觉、佛,三乘圣道的功德,全凭般若波罗蜜的,做一切的功德,都要由般若波罗蜜来庄严才是究竟圆满的;没有般若波罗蜜,都是平平常常的。你虽然得到很大的福德,但是你是生死凡夫,不是圣人。这可以看出来般若波罗蜜的重要。

  「般若波罗蜜中生诸佛一切种智」,这前面在这个地方又重说。诸佛的一切种智也是由修学般若波罗蜜法门而出现的,阿罗汉的功德、辟支佛的功德,也是般若波罗蜜出现,乃至佛那样最高深最圆满的功德,也是般若波罗蜜成就的。就是般若波罗蜜的法门,能成就三乘道果。这是赞叹般若波罗蜜的功德的广大,能远离一切怖畏。

  复次,世尊!所在三千大千世界中,若有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是处若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是人渐渐得入涅槃。世尊!般若波罗蜜为大利益如是,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世尊!在所处有般若波罗蜜,则为有佛。

  「复次,世尊!所在三千大千世界中,若有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是处若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这是第二科叹般若能离外面的恐怖,也有法、譬、合。前面是说内心的恐怖,这是外面境界的恐怖,从外缘那一方面来说。若是有人能「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是处若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说这个人在这个地方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那么这个地方,「若人、若非人,不能得其便」。这个善男子、善女人在这里受持,受持里面应该有读诵的意味,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的话,这个地方或者是人间的人,这里面包括有权力的人,或者是其他的一种人;「非人」,就是鬼神一类的。「不能得其便」,你想要毁辱这个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的这个人,是不可以的,你不能够得到机会能去毁辱他、能去触恼他,都不可以的。这是远离外面的怖畏;「若人、若非人」,是外面令你恐怖的一些助缘。

  「是人渐渐得入涅槃」,不但远离了怖畏,是人逐渐地受持、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般若波罗蜜,他就渐渐地会有进步,他福德智慧逐渐有进步,最后圆满了,「得入涅槃」,就入于不生不灭的境界了,那就是得了三乘道果了。这个三乘道果,声闻、缘觉得了涅槃以后就不度众生了,但是佛菩萨得入涅槃,这个大悲心还能广度众生的,这还是有点差别。

  「世尊!般若波罗蜜为大利益如是」,前面这一段文看出来,我们应该知道,这般若波罗蜜对我们的大利益是这样子,我们应该要注意,要注意这件事。说是我们欢喜修福,也好,也是好,但是一定也要注意多多地拿出时间、拿出精神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学习这个佛法的,这样子我们会得到更大的利益,是不同于佛舍利了。

  「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这个得般若波罗蜜、成就了般若波罗蜜这个人,他在三千大千世界中,能够做度化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得佛的这种事情,能做这个事情。

  这个「作佛」的「事」情,作佛的是什么事情呢?就是能令一切众生真实地离苦得乐,能做这件事。譬如说我有病了,就赶快看医生,医生看得很好,使令我病痛好了,身体健康了,当然医生很重要,很感谢这个医生。但是没有过多久,又有病了,你看这个事情。这个治病,对一个病痛的事情,就能做到这么多;但是这在我们来说,也很重要;但是也无可奈何,过了多久,又有病了。所以我们今天早晨吃饭,中午还得要吃,不吃就饿;天天要吃饭,天天还是饿,这件事做完了以后,还是不行,还要常常地要做这件事。说我们造一个房子,这个房子在这里居住,能遮风避雨,也能够没有这个恶兽来触恼我们,使令我们很安全,然而这个房子终究有一天会坏;我们这个身体也是,是暂时地得到一点利益,不是永久的。世间上所有的事情,你费了千辛万苦,一下子拿到那个可乐可爱的事情,四年一任,到期就下台,还要重来,连选得连任,很辛苦,我感觉,很辛苦。但是这件事,而众生还是还感觉到好,还继续努力啊!

  但是现在这件事,不是啊。佛法这件事,若是把这件事若做好了,永久地安乐自在。你若学习般若波罗蜜,修学三十七道品,修学六波罗蜜的话,你成功了,永久地安乐自在,不会到了几十年过去了,又苦恼了,没有这回事情。所以这个「能作佛事」和一般的事情不一样,不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想一想,要想一想,向远的看,不要只看眼前,眼前很好,以后就不管了,那个就不是聪明人。

  所以是「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这个很不简单。我们现在若能做事,譬如说我就会说中国话、说汉语,那你就在这个范围可以做事;若到说英文的地方你就不行,若一定要说,你得靠别人帮助。就是你的能力很有限度,在很小的境界里面做点事。若是学习般若波罗蜜,能在「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他就是能通达一切众生的语言,他能普遍地去作度化众生的事情。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你念一念你就会知道,观世音菩萨的神通广大,十方世界什么地方都能随类现身说法,不管有什么灾难,你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都能救苦救难。为什么观世音菩萨能够有那样大的神通道力?就是学习般若波罗蜜成功了,成功了。

  所以我们这个一个小小的凡夫,还有事情放不下,我不要出家,我不要出家,我就来做这个事情。其实你和佛菩萨比一比,这点事情应该放下。所以这个释迦牟尼佛,悉达多太子,这佛来到世间,他要来修行,示现个王太子。做个王太子,把国王的境界,那么大的权力、那么大的富贵,就像扔那个、弃那个破鞋子都扔掉不要了,到深山去修学、修道。这就给我们后代的佛教徒做一个师范,你那一点的福报有多大?还值得留恋吗?赶快修学成了圣道的时候,那是无量无边的富贵都在你一念心里面,你想怎么地就怎么地,你看这件事不是很值得做的啊?很值得、很值得!这是「于三千大千世界中能作佛事」。

  「世尊!在所处有般若波罗蜜,则为有佛」:这个地方最后一句,这个说法。「在所处」,在任何的地方,只要那个地方有般若波罗蜜的法门在那里流传、在那里弘扬、在那里学习,那就是说那个地方就是有佛了,般若波罗蜜就是佛!这是极高地赞叹般若波罗蜜的重要了,所以应该学习般若波罗蜜。

  南传佛教的学者,到我们这个大乘佛教的国土来传扬他的禅。我在想,我们读这个《阿毗达摩论》、读这个《阿含经》,《四阿含经》,南传的禅也是一样,有止也有观、有观也有止的。可是南传的佛教学者到我们这个地方来传禅,他用止用得多,用观用得少,用观用得少,不多。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个感觉,他用观用得少,用止用得多。这话什么意思?观就是般若波罗蜜!如果你不用般若波罗蜜,只是修止,修止也是不错;像我们自己常常静坐,你若修止,身体如果没有特别的业障,你这身体就舒服;虽然没得轻安乐,还是很舒服。就是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由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止的过程就是这样子。

  欲界定,天台智者大师就是简单地说一个粗住、一个细住,就说这么多。但是在《瑜伽师地论》、《阿毗达磨杂集论》上说,他说了九个次第,这个欲界定;内住、等住,等住也叫续住,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等持,有九个次第。这九个次第,这九住心,或者九心住,就是说你初开始修定,就是有这么多的阶级,有这么多的次第;到了等持的时候,这欲界定圆满了,但是没有智慧,只是一个很浅的一个定。你若再不断地修,就能得到未到地定,得到未到地定。未到地定就比欲界定就深了,但是也不是很深的定。我昨天说过,欲界定和未到地定都是,前五识还没能够停下来,你若敲引磬他能听见,但是他定了,你敲引磬他能听到;不要说欲界定,欲界定更浅了,未到地定都是,你一敲引磬他心就动,就开静了,他就说话了,所以都是很浅的。但是到了色界四禅,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乃至到非非想定,你敲引磬不可以,你敲引磬他不出定的,他没听见,因为他耳识不动了。

  而这些定,因为没有般若波罗蜜,还是个生死凡夫,顶多你的寿命长、福德大,但是终究是有时间性的,到了时间的时候没有了,这个定没有了,你还是又回到欲界来了。回到欲界来,还是和人一样,也会有欲,但是和我们没成就四禅八定的人有点不同,他的欲轻,因为他从无色界、色界天来到我们人间,我们这人间是有欲的,但是他也是有欲,欲轻微,就好像没有似的,就是有这种不同。可是为什么他得到那么高的定,又回到欲界来,一样地流转生死?长久在欲界里逐渐地熏习,那个欲又会重起来的,都是不决定的。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就是没有般若波罗蜜,你只是修止,而没有修般若波罗蜜,就有问题。就有什么问题?就是你以前修的,你白修了;你结束了以后,无常了以后,就是等于没修,又回到…这个欲又来了,又开始了,就是这样的事情。

  这就是世间上的外道,他们修的定,如果修好了就是这样,就能得到色界定、得到无色界定,最多就是这样。得了色界定、无色界定的人,他有可能会修神通,也可能有神通,有定、有神通,这样子。有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神足通、宿命通,都能有;但是有可是有,还是生死凡夫,到时候这个禅定破坏了,禅定也没有了、神通也没有了,就是一般人这样子。若是你修奢摩他的止,你又能修般若波罗蜜的毗钵舍那的观,那就不同了,那就能得三乘道果了。得了三乘道果以后,永久地不会再做生死凡夫。所以我们佛教徒,我们自己称自己是佛教徒,我也来修禅,怎么怎么高!你自己要好好认真想一想,你修的是止、是观?是观、是止?你要注意啊,你要注意的。好听的话,我头几天听见有一个人说话:妄语是很好听的。哎呀!这句话说得妙得很!因为那句话若不好听,你不会相信的。所以说谎话的时候,那个谎话说得很美,叫你相信。所以这个世间上,真是遗憾的事情,很遗憾的。这相反的呢,说真实话,可能不是太好听,但是它对你有利益,对你有利益的,要想一想的。

  「在所处有般若波罗蜜,则为有佛」,你看这句话说得这么高啊!我们不可以轻视,不可以轻忽啊!怎么能忍心把它放在藏经楼里不管了啊!我坐在那里闭上眼睛,是无上的法门,是吗?不见得!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不能化解是怨恨深了,我们要有耐心,这要有定功,不能着急,我们始终以真诚心来相待,时间久了,自然有感应,我们每天将功德回向给他,希望他业障早一天消除,他就能觉悟,就能回头。 ​​​​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