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0
2014/9/4   热度:336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0 复次,世尊!我若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深心入法中,我是时不见怖畏相。 我们昨天讲到「深心入法中」。「深心」,这个心也包括智慧在里面,这个「深」这个字,超越世俗谛,叫做「深」。「入法中」,就是契入第一义谛,叫做「入法中」。这件事,是常常的受持读诵、正忆念第一义谛,才能办得到、才能做这件事。如果我们平常不思惟第一义谛,我们虽然是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只是受持、读诵,不能正忆念的人,是不能够做成这件事的。明白一点说呢,不相信佛法的人、是相信而又能受持、读诵,但是没有正忆念的人。我们的这个分别心、这个明了性的心、这虚妄分别的心,就在世俗谛这里活动,在色声香味触法这里活动,这样的人是不可以,非要正忆念。如果能进一步的修止观,他才能做成这件事。就算是不是时时的,但是这一天总有多少时间,他的内心能游于第一义谛,他才能做成这件事的。 我昨天讲的「深心入法中」,就是要观察思惟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要做好这件事,你才能深心入法中。这个「深心入法中」,我刚才的话也表示了这样的意思,但是还是不明白,说得还不分明,应该是分两个阶段做这件事。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的奢摩他还没有学习好,我们常常静坐,定还没学习好,这个时候,我们能够正忆念,正忆念「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第二个阶段:就是常常的静坐,这奢摩他有一点程度,若按《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说的,你最低限度要成就未到地定,你的定要达到这个程度才可以,那么在这样的定里面「深心入法中」,观察思惟这个第一义谛,那就可以做到这件事。 这样子,是什么情形呢?有可能还不是圣人,但是接近圣人的境界。接近圣人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呢?就是你思惟第一义谛的时候,你能调伏自己的贪瞋痴,能调伏自己的我、我所,那也可以名之为「深心入法中」,也可以这样说。我刚才说这两个阶段,就是我们还都是凡夫,这两个阶段都是凡夫。 现在这段文,是释提桓因这个天主他说的。我曾经说过他是在小乘佛法上给他的名字,他得初果须陀洹了。这个初果须陀洹,是小乘佛教初开始得圣道的人的名称。在大乘佛法里面名为「无生法忍」。还是这部经,我们现在学习的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说:「须陀洹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那就是大乘佛法给他的名字。那就都是圣人了,不是凡夫了。 但这一段文,他到了这个程度的时候,「我是时不见怖畏相」,有这样的功能,有这样的成效。这是释提桓因,他这样子说明这件事,也就是赞叹「般若波罗蜜」的功用,有这种作用。 我昨天说这个「深心入法中」,就是观察这「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我昨天还没讲完就停下来,我还想把它讲完再多说几句。 怎么样叫做「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也就是「深心入法中」的意思。「因缘所生法」在我们初学佛法的人来说,因缘所生法怎么能说是空呢?我看见明明是有嘛!怎么能说是空呢?这是一件事。 我们学习《大智度论》、或者是《中观论》,这个「空」和「有」上面加个「自性」两个字,「自性有」、「自性空」,用这样的道理解释这个「空」。 怎么叫做「自性有」呢?就是不须要因缘就有这件事,那叫做「自性有」。如果说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件事,那叫做「自性空」。若是我们能按照这句话的义去思惟的时候,应该是认可这件事,是空的。若不思惟不行,不思惟「没有因缘就没有这件事」,那怎么叫做「空」呢?我们可能也还是不容易明白。 若想要明白这件事,就是从事实上去思惟,譬如说现在,我们现在这个房子里面,我们坐在这里,没有人打鼓。没有人打鼓,我们就听不见鼓的声音,这就叫做没有因缘,就没有因缘所生法;没有因缘,这件事不出现,所以叫做「自性空」。如果没有人打鼓也有鼓的声音,这鼓的声音就叫「自性有」。若没有人打鼓就没有鼓的声音,这鼓的声音叫「自性空」。这个道理就是这样解释,我们这样思惟的时候,就能够「入法中」,入在毕竟空这里,就能契入。 我曾经说过,「闻、思、修」,就听闻了这样的道理,或者学习了这样的道理,在文字上去通达这件事,自己应该明白了这件事,也忍可了这件事,那么这就是「闻所成慧」。 然后你还要在寂静处去专精思惟,思惟这件事。从文字上明白的道理,你在寂静处再深入的去思惟,一次又一次的重复的思惟。初开始思惟的时候,可能还是不是太明白,但是一次又一次重复的思惟,喔!是!是这样子,道理是这样子。你会生欢喜心,生欢喜心。明明这件事是有,但是经过深入的思惟呢,喔!是空的。你会通达这件事,你心里会生欢喜心,但是这程度还不够,还没能够到程度。还是继续的多思惟呢,还是同样的事情,还是同样的思惟,但是你理解的程度它又会进步了,你就会承认是空的,是空无所有的。这不是说空话!你真能这样去思惟的时候,你自然会达到这个程度。用文字把它写出来也好,用语言去表达也好,你内心也同样的思惟也好,可是在你内心的感受不一样,感受是不一样的。这样子,你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可以名之为「思所成慧」,经过思惟而得到的智慧。但是这个都还是凡夫境界,不是圣人。 但是你若能够在寂静处,能够修奢摩他、修毗钵舍那的话。修奢摩他就是修止,要有一个所缘境,你把你的心安住在所缘境那里寂静住,明静而住修这个「止」;然后再修毗钵舍那。我是昨天、前天说过,我说这个南传的缅甸法师帕奥禅师,他们的圣道的次第里面是先修奢摩他的止,止成功了以后再修毗钵舍那的观,是对的,是这样用功修行的。但是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的〈声闻地〉呢,它有一点不同,就是不须要奢摩他成功也可以做如是的思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散乱的心,我们学习静坐;学习静坐的时候,你可以先修奢摩他也可以,或者先修毗钵舍那观也可以,观它一段时间,然后再修奢摩他;奢摩他你修一段时间,再修毗钵舍那。观而后止,止而后观,就是这样学习,这样子长时期的这样用功。 这样用功以后,时间久了,这是人的根性不同;有的人也很快的就成就了,有的人会可能慢一点。不管是慢、也不管是快,一样的大家都会成功,这件事,都会成功的。不要说我这一坐,止也不相应、观也不相应,你就失望了,不要失望,你会成功的,你会相应的,就是要有点耐心,当然这其中还有其他的事情。 你的定力达到未到地定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毗钵舍那,去思惟「深心入法中」,思惟这个「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你这样思惟。那个时候的这个空的境界,那和闻所成慧、和思所成慧还不同,还是不一样的,那味道不一样,就是你会感觉到欢喜,因为释迦牟尼佛说的正法是对的,是真实不虚的,会感觉到这里。这个时候,还不是圣人、不是圣者,要再一步,那就是圣人了。再进一步的时候,怎么知道是圣人呢?就是能把这我、我所能够调伏了,贪瞋痴也调伏了。调伏了的时候,有可能还不是圣人,就是你的奢摩他和这毗钵舍那的力量逐渐逐渐的增上,逐渐逐渐的增长,达到一个程度的时候,就能使令这个贪瞋痴都不动。贪心来了,我们好像没有办法调伏,明知道这件事不对,不应该这样;但是你这个止观的力量达到这个程度,立刻的贪心没有了,没有这个境界出现的,贪瞋痴都能够调伏。但是这个贪瞋痴的那个种子还在,所以这不是圣人,若是把种子也消灭了呢,那就是圣人了。 这个时候我怎么知道我这时候是圣人呢?我怎么知道我现在也是烦恼不动了,我还不是圣人?怎么鉴别这件事呢?这个事情呢,我们读《摄大乘论》应该学习;《摄大乘论》说出一件事来,你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佛会来说话。十方诸佛…,我们这个世界的佛法是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开示我们的,应该是释迦佛来同你见面的,释迦佛没有入涅槃啊!没有入涅槃的;或者是你同弥勒菩萨特别有缘的话,那弥勒菩萨会来见面,来同你见面;或者和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能同你见面的,能印证这件事,所以你那时候就知道了。但是我们从《阿含经》还有其他的经论上说出一件事,就是修学圣道的人有利根、有钝根的差别。这个利根的人,不须要佛菩萨现前,他自己知道,现在是得无生法忍了;而钝根的人心里还不知道,那就须要佛菩萨来印证这件事。但是,不管是利根、是钝根,到达这个程度的时候,佛菩萨会来同你谈谈话的。所以,你不必忧虑,我到那时候若不知道可怎么办呢?没有问题啊!现在这里,释提桓因他是已经得无生法忍的人,虽然他是个在家人,他不是出家人,但是他可是得圣道了。 「深心入法中,我是时不见怖畏相」,我这个时候不见恐怖的相貌。这个「恐怖」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我们人间的人,我们的智慧不够,我们的贪瞋痴不能调伏,人与人之间有问题,就有这件事,释提桓因也有这个问题。 释提桓因,就是三十三天,有两件事,有两个因缘和阿修罗作战。有两个因缘:第一个因缘呢,释提桓因有很多很多的女人,但是还感觉到不足,他是把阿修罗王的女儿,可能是请来的吧?就是做他的第一夫人,叫作舍脂,舍脂夫人。但是他呢,已经成为夫妻了,但是他还有很多女人啊,他还要和别的女人去亲近去,所以舍脂夫人就不高兴,不高兴就回到她家去和她父亲讲这件事,于是她父亲也不高兴了,就是和释提桓因作战了,有这个事情,这是第一个因缘。 第二个因缘是什么呢?这个天上的人有甘露,这个「甘露」就不要解释了啊!这个阿修罗他们没有甘露,这个意思就是阿修罗有所不足,没有甘露。天上有甘露,就想要去抢,到那儿去抢这个甘露。天上的女人是很美了,天上的人还不足,要到阿修罗去抢女人,这就是大家互相有冲突,有这件事。这件事是很久以来就有冲突,所以他们常常有作战的这件事。作战的时候,有的时候诸天战败了,有的时候阿修罗战败了,互有胜负,有这个事情。 那么这件事,所以释提桓因心里恐怖,所以有怖畏相,有这件事。有怖畏相,但是现在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了,他来到人间来见佛,听佛说般若波罗蜜,他学习这个般若法门的时候,「我若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深心入法中,我是时不见怖畏相」,心里不恐怖,就不恐怖了。他若这样观察,观察阿修罗是因缘所生法、是毕竟空的,观察自己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毕竟空的,就心里没有恐怖了,就没有这件事。 何以故?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无相、无貌、无言、无说。 什么原因,我深心入法中,我就不恐怖呢?这下面解释。「世尊!是深般若波罗蜜,无相、无貌」。能见第一义谛的智慧叫做「深」,它能够调伏、消除内心的烦恼,所以叫做「深」。这「深般若波罗蜜」,「无相、无貌、无言、无说」,这个意思是说,所见的诸法空相是空的,能见的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它也是因缘生法,也是自性空的,所以是「无相、无貌」,这么讲。但是这个「无相、无貌」也可以这么讲:就是什么叫做「相」?什么叫做「貌」?这个「相貌」,总的方面说呢,我们心里面,譬如说我们刚才讲的,思惟因缘所生法是自性空的,那心里面就现出一个相貌来,般若的义显现在心里面,那就叫做「相貌」,就是这样意思;但是「相」和「貌」就这么解释也是可以,如果一定分别呢,就是我们前五识,它不取着一切法的相,前五识有明了性,它在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那时候叫做「相」。这个第六意识接触一切境界的时候,叫做「貌」。现在观察「自性空」的时候,「无相」亦「无貌」,或者这么讲。总的说,心里面把般若的自性空的义,经过思惟的时候,这空的相貌显现在心里面,那叫做「相貌」。若观察「自性」空了呢,这相貌不可得,你不取着的时候,就「无相、无貌」。 这个「言说」怎么讲呢?就是把这个般若义讲解出来,令别人也明白,那就叫做「言说」。但是我也曾经说过,但是「言说」,在说话的时候是有条件的,一定心里面要有名句,你才能说话,你心里面才能思惟。如果心里面没有名句,这是不能够思惟的,你不会说话的。现在说「无言、无说」,你若观察一切法自性空的时候,自性空里面,譬如说「色」是因缘所生法,它是自性空的,自性空里面,「色」无所有的。譬如说「受」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是自性空,自性空里面「受」不可得。乃至「识」,色、受、想、行、识,「识」也是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就是自性空,自性空里面「识」不可得。这样子,我们心里面就没有名句,没有名句的时候心里面就不能思惟,不能思惟也不可能会说话的,所以叫做「无言、无说」,可以这么说。 或者这个「言」和「说」单独的解释,就是简要的说明这件事,说明这般若义,那叫做「言」;或者是广博的去解释这件事,那叫做「说」,有广略的差别,或者这么讲。现在是你内心里面不取着这个般若的相貌,内心里面没有名言,所以「无言」亦「无说」,是这样讲。 「是深般若波罗蜜,无相、无貌、无言、无说」,这个甚深的般若法门,它是自性空;自性空里面心里面无分别、心里面不取相,所以「无相、无貌」,也没有名句,所以也不能言说的。 世尊!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是一切种智。 「世尊!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是般若波罗蜜」,这释提桓因又赞叹佛,称呼佛为「世尊」。这没有相貌,心里面不取相,心里面也没有名言,这个时候是不可思议的,这就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是一切种智」。 我们初学佛法的人,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学习一切法是毕竟空的,你若学成功了,就名为「般若波罗蜜」,这是一个次第。但是发大悲心、广度众生的时候,只是般若波罗蜜,你这样观一切法空,你的智慧还不够。因为你要度化众生,要知道众生的根性,是智慧有利钝,烦恼也有厚薄,各式各样的差别,你都要通达无碍。这个众生由色、受、想、行、识来悟入般若波罗蜜;这个众生要眼、耳、鼻、舌、身、意悟入般若波罗蜜;这个众生叫他,引起他更强大的烦恼才能悟入般若波罗蜜;有的人要逐渐的减少烦恼才能悟入般若波罗蜜,各式各样的情形,这都须要有「后得智」,或者说这叫「世俗智」。这就不但是般若的智慧,是另外还有一种智慧,这叫做「后得智」。观一切法空,内心里无分别叫做「根本智」,加起来就是「根本智」和「后得智」,这两种智慧。 这两种智慧圆满了,就是「一切种智」,这是佛的智慧。佛的智慧也是「无相、无貌、无言、无说」的。初开始得无生法忍的,他的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也要观一切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就是佛的智慧,一切种智也是观一切众生毕竟空寂,无众生可度;观一切法都是毕竟空寂,也没有法可说的,所以「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是般若波罗蜜,乃至是一切种智。」 世尊!般若波罗蜜,若当有相、非无相者,诸佛不应知一切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弟子说诸法亦无相、无貌、无言、无说。世尊!以般若波罗蜜实是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故,诸佛知一切诸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弟子说诸法亦无相、无貌、无言、无说。 「世尊!般若波罗密多罗蜜,若当有相、非无相者,诸佛不应知一切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下面是从反面加以解释,前面是正面的解释。说「世尊!般若波罗蜜」,它若是有相,这「般若波罗蜜」是缘起法,我们没有这样闻思修,我们这个般若波罗蜜没成就,就是「无」,没有,这是「无」。我们现在有因缘,肯学习佛法,有闻思修的努力,我成就了通达诸法毕竟空的智慧,这是「有」,原来我没有,我现在有,那么「有」就有「相」。「有相」,你若这样执着,说「般若波罗蜜」是有相,不是无相,若这样的话呢,「诸佛不应知一切法无相、无貌」,这一切圆满无上菩提的圣人,他们不应该「知一切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该这样。 这个话什么意思呢?佛菩萨所成就的智慧,他若通达一切法的真实相,它是「有」就知道它是有,它是「无」就知道它是无,你的智慧才是正确的。如果它是「无」,你说它是「有」,这是智慧吗?它是「有」,你说它是「无」,这是智慧吗?这不是智慧。所以说「般若波罗蜜若当有相非无相者,诸佛不应知一切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应该这样子。 「为弟子说诸法亦无相、无貌、无言、无说」,那这都是说谎话了,不对啊!「世尊!以般若波罗蜜实是无相、无貌、无言、无说故,诸佛知一切诸法无相、无貌、无言、无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真实的嘛!「为弟子说诸法亦无相、无貌、无言、无说」,也是这么讲,这才是符合真实性,不是说谎话的。那这样说,这个意思呢:诸法是空的,所以佛证悟的时候也是空,为我们解说的时候也是如实的,对我们这么介绍。 以是故,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诸天、人、阿修罗,应恭敬、供养、尊重、赞叹,香华璎珞乃至旛盖。 因为这样的原因故,所以「世尊!是般若波罗蜜,一切世间诸天」,一切世间诸「人」,一切世间诸「阿修罗」,「应恭敬、供养、尊重、赞叹,香华璎珞乃至旛盖」,所以对「般若波罗蜜」应该这样子尊重、学习,应该这样办。 复次,世尊!若有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及书,供养华香、乃至旛盖,是人不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 这下面是第三科,「能离三恶道」,能远离三恶道,说这件事。 「复次,世尊!若有人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你若肯这样用功,还能加上「正忆念」。这前面「受持、亲近、读诵、说」:这个「读诵」,这是说《般若波罗蜜经》卷的文句。这个「说」,应该根据文句去宣说它的义。「正忆念」,就是根据文句自己内心里面思惟观察。这个「念」它不是观察,但是你观察要有「念」的帮助。这个「念」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把那个文和那个义,显现在心里面,然后用智慧去观察思惟,所以叫做「念」。 我们平常说:念阿弥陀佛,也是这个「念」,不须要加个口,就是这个「念」。我们只是念那个名,没有观察它的义,这件事我想佛菩萨也是知道,但是佛菩萨默然,不说,你只是念那个名号这个文句,没有思惟它的义,有「念」而无「观」,这个法门的学习不圆满。你若读这个玄奘法师翻的《阿弥陀经》,他和鸠摩罗什法师翻的《阿弥陀经》那个文句不一样。玄奘法师翻的《阿弥陀经》,他用那个文句、那个名句、那个文字,是包括义的,你念那个名号,也要念那个义,那也就是要念佛的功德的,也有包括那个意思。这个从文字上,很明显的看出来。但是鸠摩罗什法师翻的呢,是「执持名号」,这一句话非常的有分际、有分寸的,就是念名号,这个义不管了。但是我们大家,我们汉传的佛教徒,是和鸠摩罗什法师有缘,他翻的经大家欢喜受持、读诵。当然这个我相信鸠摩罗什法师是大智慧人,也应该是有随顺佛意的,也应该是这样。 但是我们读这个《大智度论》也好,你读《瑜伽师地论》也好,解释那个字的时候,解释「念」和「观」,它是说出这个意思了。说「四念处」、或者「四念住」,那个「念」就是这么解释。就是「念」里面还有一个「观」隐藏在里面,你若用功修行的时候,有「念」也有「观」,应该这样子;若只是「念」呢,那就缺少了「观」,有这件事。 「正忆念」,「正」这个字呢,就是那个法性理叫做「正」。你忆念那个文句,同时也还忆念法性理,不然,你是「正」吗?不一定。我们通常说见佛,什么原因我们能见佛呢?当然说佛菩萨慈悲,他主动的现身,我们就见到他,其实原因不在这里。固然要承认是佛慈悲,愿意帮我们忙,他现身了。但是其中还是有个条件,就是你要学习「般若波罗蜜」见到第一义谛,这时候你才能见到佛身,佛才出现,佛才现身和你见见面,所以叫做「正」,这个「正」有这个意思。如果你说,我还用功修行,但是你还没能正式的和佛菩萨见面,那表示什么?那表示你没有见第一义谛,就是表示这个意思。你若见到佛,要做梦的时候,梦见也可以。可见佛菩萨和我们见面是有层次的,不是随便就可以见面的,不是的。「正忆念」,而这就是告诉我们修行的次第。你要「受持」般若波罗蜜,要「亲近、读诵、说」,还要「正忆念」,你要这样子学习这个法门。 「及书」,就是书写般若波罗蜜的经卷,还要「供养」。怎么「供养」呢?就是用「华」、用「香」、「乃至旛盖」,用这个来供养般若波罗蜜。 「是人不堕地狱、畜生、饿鬼道中」,这句话就表示你受持《般若经》,亲近读诵说正忆念的程度,你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就不会到三恶道去了。那我们应该要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到三恶道去?为什么不到三恶道去?这是应该提出这个问题。 为什么到三恶道?就是三恶道的门开着,所以你就容易去;门关上了,你就去不了了。什么是三恶道的门呢?就是我们心里面的贪瞋痴的烦恼,它就是。所以你要知道,我心里面常常的有烦恼,不是贪、就是瞋、就是愚痴,贪、瞋、痴、慢、疑、我、我所,就是这些烦恼常常的活动,那你就应该知道,你是可能要到三恶道去的。从这里面也看出来一件事,看出什么事呢?譬如说我们有病了,病得很重,要医生给我们治疗,也可能治好了,但是治好以后,不是决定的,随时还会有病,还是要靠医生。我们的意思,病很苦恼嘛!我们好了病就不苦恼了,但是我们学习了佛法以后,我们心里会想:我不要到三恶道去啊!我若到三恶道是很苦啊!我若再来人间,或者到天上去,我没有苦恼。我们佛教徒心里面常常会顾虑这件事吗?可能没有,可能还是没有顾虑这件事,心里面还没有想这件事。怎么知道我们没有想这件事呢?因为你没有做这件事,你没有说:「我心里面不要贪瞋痴」,你没有做这件事,那就表示你不顾虑这件事。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妄想,不理它就没事,你愈理它愈多,愈惹愈麻烦,你生活在这个虚妄的大千世界,只要你不理它,什么事都没有,所以妄念发生,就在当下,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与时空没有关系。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