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8


2014/9/4    热度:356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18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蜜中义,为他人说,开示、分别,令易解,是善男子、善女人胜于前善男子、善女人功德。所从闻般若波罗蜜,当视其人如佛,亦如高胜梵行人。

  「复次,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密多罗蜜中义,为他人说,开示、分别,令易解」,这下面是第三科「举经卷与他格量为他解释其义」,是分三科,第一科先说这样做是很殊胜的。

  「复次,憍尸迦!」这是佛又对憍尸迦说:「善男子、善女人」,就是我们对佛法有信心的善男子、善女人。「如般若波罗蜜中义」,这个「如」就是无差别的意思。般若波罗蜜中的道理,你「为他人说」,为他人「开示、分别」令他容易明白,但是没有错误,「如般若波罗蜜中义」。「是善男子、善女人胜于前善男子、善女人功德」,比前面的校量功德,比那位善男子、善女人的功德多。

  「所从闻般若波罗蜜,当视其人如佛」,这是赞叹我们对《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应该努力的学习,要学习这部经。「当视其人如佛,亦如高胜梵行人」,这位学习《般若波罗蜜经》的人,就如同这个高胜梵行的人,下边有解释这句话。

  何以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般若波罗蜜不异佛,佛不异般若波罗蜜。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高胜梵行人。高胜梵行人者,所谓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亦学是般若波罗蜜,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求辟支佛道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现在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当供养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当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下面第二科解释殊胜的原因,分两科。第一科,「明般若能生三世诸佛」。什么理由这样说呢?「当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我们应该明白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就是无量功德圆满的佛。「般若波罗蜜不异佛」,和佛是无差别的;「佛不异般若波罗蜜」。为什么这样讲呢?「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般若波罗蜜就是佛,什么理由呢?就是过去的诸佛、未来的诸佛、现在的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中的学习,而后成就无上菩提的,所以说般若波罗蜜就是佛。我们向佛学习然后才能得圣道,然后才能得无上菩提;现在这里说从般若波罗蜜中学习得无上菩提,所以般若波罗蜜即是佛。

  「及高胜梵行人」:高胜梵行人,也是从般若波罗蜜中学而成就的,什么叫做高胜梵行人呢?「所谓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就是不退转地的菩萨,这个不退转就是所成就的道力,学习般若法门所成就的正道不失掉;成就了以后永久也不失掉,这就叫做高胜梵行人。这位高胜梵行人「亦学是般若波罗蜜」,他也是学习这个般若法门,「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是这样学习而成就的。

  「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那么前文曾经解释过,就是发出离心的人,就是有这样的意愿,他想要从生死苦恼里面解脱出来,到涅槃那里去,有这样意愿的人就叫做「声闻人」。声闻人,「声」就是佛的法语,佛为我们宣说般若波罗蜜的法语叫做「声」;「闻」就是学习,学习佛说的妙法,就叫做「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就得无生无灭的圣道了,就是阿罗汉。从《阿含经》里面看、从这《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面看,就是还要有戒、还要有定、还要有这个「慧」,就是般若波罗蜜。这般若波罗蜜不应该是单独的从这里得圣道,还应该前面有戒、还应该有定。戒能帮助我们得定,定能帮助我们得般若波罗蜜,有般若波罗蜜帮助我们见第一义谛,这个次第是这样子的。但是见第一义谛才算是得解脱,可不是戒能见第一义谛,也不是定能见第一义谛的,戒、定这两个方法不能见第一义谛,但是能帮助般若波罗蜜见第一义谛,所以也还是必须要有戒、要有定。可是见第一义谛,还是般若波罗蜜,不是戒、也不是定,所以佛就这样,单独的赞叹般若波罗蜜的重要。

  我们头几天也讲过这个正法、像法、末法。这个「正法」的时候,那个时代的佛教徒很多很多的都能得圣道,到「像法」的时候就是少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人呢,有戒、也有定。像法时代的佛教徒,多数有戒、也有定;但是般若波罗蜜开始少了,学习般若波罗蜜的开始少了,所以得圣道的人也开始少了。到了末法时代呢,戒、定、慧都少了,所以就是不能说得圣道了。所以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特别的赞叹般若波罗蜜,原因也就是在这里。因为佛教徒由佛在世的时候开始殊胜,但是后来越来越少,后来就没有了,所以这里特别的单独的赞叹般若法门。

  「声闻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阿罗汉道」:得阿罗汉道,也是要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求辟支佛道人,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佛教徒里面有不同于声闻人的人,他也是要学习圣道最后得涅槃的,但是他是叫做独觉、辟支佛。「辟支」翻个独;「佛」就是觉,翻个独觉。这个人呢?也是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的,那和声闻人有什么不同呢?在因地的时候,栽培善根的时候和声闻人无差别,同样的戒定慧这样学习。这样学习,但是这个人有高慢心,这是从《瑜伽师地论》的学习上知道这件事,在其他的经论上很少看见这句话。他有高慢心,就是我成道的时候,我不要有老师,他有这样的意愿,他有这样的意愿,那也就如愿,就成功了。所以得道的时候,成辟支佛道的时候是没有老师的,没有老师就是自己就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叫做独觉。他没有老师就能够觉悟这样的道理,原因在什么地方?虽然说是他自己发愿,但是事实上呢!就是善根栽培得胜,栽培得特别殊胜,所以没有人启示他、警觉他,他自己看见那个春天的境界,春夏秋冬的变化无常的境界,他就觉悟一切法是毕竟空的,就觉悟了这个般若波罗蜜,所以叫做独觉。「求辟支佛道人」,也是学是般若波罗蜜,得辟支佛道,不同于声闻人。

  「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现在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这个下边这是第三种佛教徒,「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不同于声闻人,也不同于求辟支佛道的人,他什么地方不同呢?就是有大悲心,他感觉到众生不明白佛法,在世界上迷迷糊糊的,做一些愚蠢的事情,感觉到这些人可怜悯,他发了大悲心,也同样是要学习戒定慧,但是这个大悲心不同于声闻人,也不同于辟支佛道的人。他也是学习般若波罗蜜,得入菩萨位,菩萨位就是得无生法忍,这个得入菩萨的初极喜地、离垢地,有十个阶级,那就是菩萨的位,也是见第一义谛。「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这是从暖、顶、忍、世第一到初极喜地开始入菩萨位。

  「以是故,憍尸迦」,因为前面这三种佛教徒,有声闻人、求辟支佛道的、求菩萨道的,佛教徒虽然很多,可是分这三类。分成三类,我们一般的说呢,声闻人求辟支佛道,叫做小乘;或者声闻人叫做小乘,求辟支佛道叫做中乘,菩萨就是大乘。但是学习般若波罗蜜是共同的,不是各别的。「以是故」,因为这样的原因。「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现在佛,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当供养般若波罗蜜」,这般若波罗蜜,一切佛教徒想要得圣道,没有例外的,共同地要学习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所以般若波罗蜜我们应该学习,我们应该供养佛,但是也应该供养般若波罗蜜。

  我见是利,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作是念: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依止住者?憍尸迦!我于一切世间中,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中,不见与我等者,何况有胜者。又自思念:我所得法,自致作佛,我供养是法,恭敬、尊重、赞叹,当依止住。何等是法?所谓般若波罗蜜。

  「我见是利,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作是念: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依止住者」,这是第二科「明般若独是佛依止」。「我见是利」,释迦牟尼佛自称为我。我,以清净深奥的大智慧,见到般若波罗蜜对于佛教徒的利益的殊胜、重要。「初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佛成道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得无上菩提的时候,就是初开始的时候。「作是念」,心里面曾经这样忆念。「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是那一个地方、那一个人是我可以供养他、恭敬他、尊重、赞叹的呢?「依止住者」,他做我的住处。我们说住处,用我们的生活习惯,就是一个地方,或者一个房子,或者是一个楼,或者是一个地方,就是我们在那个地方居住,叫做住。但是修圣道的人,他不是在这儿住,不是这个身体在那儿住,算是住;是他的心、他的大智慧依止处,他在那个地方住,是他的心在那个地方住。修止观的人应该是熟悉这件事,就是他修止观的时候,他要有个所缘境,那个所缘境是依止处,就是住在那里。现在是佛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时候,他的那一念清净心,那个般若的那一念清净心,在何处住呢?

  「憍尸迦!我于一切世间中,若天、若魔、若梵、若沙门、婆罗门中,不见与我等者,何况有胜者」,这先解释「谁有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者」,先解释这句话。我于一切世间里边,「若天、若魔、若梵」:「若天」,就是人间的人在这里没有列出来,只是列出来天。这个「天」,看下边的魔、梵,那么这个天应该是欲界天,欲界六种天。「若魔」,就是欲界六天的最高的那一层天,就是魔王的住处,魔王在那里。魔王是欲界的他化自在天,他是得了未到地定的,魔王是得未到地定的,还有这个境界的。「若梵」,梵就是离欲了。欲界的人、欲界的天都是有欲的,这个超过了欲,到了色界天、无色界天的人,都没有欲了,所以叫做梵,梵就是清净的意思。「若沙门、婆罗门中」,这个沙门、婆罗门指人间的人了。人间的人,我们尊重一点去说呢,这些沙门和婆罗门就是有思想的人,和一般人是不同了一点。

  我今天有个妄想,就是印度人,除了佛法以外,有很多外道。我们用「外道」这两个字去称呼他们,也是很恰当的,就是佛法以外他们也有道,当然和佛法的道是不同。其中,我要说什么话呢?印度的外道,有的外道他们得到了四禅八定,他们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得到了无色界的四空定。这些人若是有因缘接受佛陀的教化,他们在禅定里边立刻地得阿罗汉道,有这种能力。这个印度人能得阿罗汉。这个外道得四禅八定这件事,我们回头来看看中国人有没有人得四禅八定?好像没有。我们看孔夫子,也不像是得四禅八定的人,也不感觉到。怎么知道呢?孔夫子有儿子,孔夫子还把他的夫人请走了。那么当然,孔夫子是一个很有道德的人、有大智慧的人,但是没有得四禅八定,没有。我看,孔孟子也是没有;我看文王、武王、周公也不像是得四禅八定的人,也不像;我看那个老庄也不像,不像是得四禅八定的人。吕洞宾?也有可能有一点定,因为他有点神通,应该有一点定。有一点定,后来好像也是和佛教有一点关系,也可能转为佛教徒了吧?我说古代,吕洞宾是唐朝,古代的时候,在书本上的记载看不见,看不见这个记录。

  现在这里说「若梵」,这是印度得四禅八定的人。「若沙门、婆罗门中」,这就是人间的人,也可能这些人有四禅八定,也可能没有。「不见与我等」,释迦牟尼佛说:天、魔、梵、沙门、婆罗门里边的人,不看见有一个人和佛平等的,没有这个境界。「何况有胜者」,何况有更殊胜的呢?都没有了。平等的都没有,还能有超过佛的?也是没有的。

  「又自思念:我所得法,自致作佛,我供养是法,恭敬、尊重、赞叹,当依止住」,这下面,就把前面这两句话都回答了。「又自思念」,佛又自己思惟、忆念这件事。「我所得法,自致作佛」,我得到这个法以后,我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是这样子。「我供养是法」,没有等者、也没有圣者,我供养谁呢?我就供养这个法。「恭敬、尊重、赞叹,当依止住」,我就依止这个法,做我的清净的智慧的住处。

  「何等是法」,这个法,「我供养是法」,这个法;「我所得法」,这个「法」究竟是什么呢?「所谓般若波罗蜜」,就是指这个般若波罗蜜法。这个般若波罗蜜是个智慧,这个智慧是怎么成就的呢?就是观第一义谛,一天一天地这样学习、这样修行,最后圆满的时候,就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诸法实相,也就是第一义谛。

  这段文的大意应该算是讲完了,但是还可以有一个问题。我们说这个阿罗汉,这阿罗汉,这一切圣人,他的心在什么地方住?这些圣人从得须陀洹果开始,从初开始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开始,他的心如果在无分别的时候,他就在第一义谛那里住,他去思惟因缘所生法,就到了第一义谛,他的心就在那里住。在那里住,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是能住,第一义谛就是所住;但是般若波罗蜜的智慧无分别,他没有去分别这是能住、这是所住,所以就没有能、所的差别。在能住这一方面,叫做般若波罗蜜;在所住那一方面,就是胜义谛,就是第一义谛。那么这就叫做依止住。阿罗汉也是这样子、辟支佛也是这样子、佛也是这样子,但是有一点问题,就是阿罗汉和辟支佛入涅槃的时候,把这个生命体弃舍了,不要了。他不要了呢,那个时候叫做涅槃,他住在那个不生不灭那个地方。现在,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他不说住涅槃,他说住在般若波罗蜜,住在这里,和那个阿罗汉、辟支佛入涅槃的时候,有什么差别呢?

  这个,可以说有两个差别:一个呢,入了无余涅槃的阿罗汉和辟支佛,他弃舍了这个身体,他就和我们人有距离了。有距离了,我们没有办法和他沟通,也不能联络,他也不睬我们了。这个佛不是这样子,佛有大慈悲心,他还保留他的身体。保留这个身体,就可以和我们见面,也可以谈话。所以,他不到涅槃那儿去住,他在般若波罗蜜在这里住,所以这个地方有一点差别。他怎么样就是住在这个般若波罗蜜,这个第一义谛这里呢?他就是从因缘所生法这里,从这里观察它是毕竟空,就住在第一义谛这里了;不是离开了一切有为法,去住第一义谛。那个阿罗汉和辟支佛,他是离开了有为法,去住在第一义谛;佛不离开有为法,住在第一义谛,就是这个地方有点儿差别。差别,我说是两个原因,实在还又是一个原因,就是佛有大悲心,他一直地他不忘众生苦,所以他不到涅槃那里去。所以说,「当依止住。何等是法?所谓般若波罗蜜。」

  憍尸迦!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已,依止住,何况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中生诸佛。以是故,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若求佛道,若求辟支佛道,若求声闻道,皆应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

  「憍尸迦!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已,依止住,何况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不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这下面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劝我们这样学习。

  佛又招呼憍尸迦:「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就是佛已经功德究竟圆满了,他还是自动地来供养这个般若波罗蜜。「供养」,实在就是恭敬、尊重的意思。「恭敬、尊重」,也就是赞叹的意思。「依止住」,他的心安住在那里。我们平常的人,假设在佛法里面肯用功的话,有可能会静坐、也修止观。但是我们若和别人心里面一想什么什么事的时候呢,里面那个寂静的境界就没有了。我们和别人一说话,心里就得要想,心里面去思惟,才能够说话。但是,一思惟、一说话呢,内心里面的寂静住没有了,就不寂静了。

  昨天,有人提出个问题,就是内心里面没有名言相的时候,前五识就不能动了,就是这个问题。那么,现在佛依止住在诸法实相,在第一义谛这里住,佛同时还现身说法、广度众生的,还有这回事。那是不是他的心就离开了第一义谛,跑到世俗谛来了呢?是不是也是这样?不是,佛不是。佛这个地方就是不可思议,这个有分别的境界和无分别是同时的,是同时的。我们修行的不够,不能同时;我若分别的时候,无分别的境界没有了,不是同时的。所以,这上面说:「我自供养是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已,依止住」在那里住。「何况善男子、善女人」,何况你们没有成佛的人,这些善男子、善女人。但是,虽然没有成佛,但是有广大的意愿,「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有这样的愿。「而不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呢?更应该尊重摩诃般若波罗蜜这个法门了。何况,你若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你不尊重般若波罗蜜,怎么能得无上菩提呢?

  「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诸菩萨摩诃萨中生诸佛」,为什么对般若波罗蜜要这样尊重呢?「何以故?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所以要尊重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中生诸菩萨摩诃萨」,也应该那么说,就是「生诸菩萨摩诃萨」,从般若波罗蜜的修行、从般若波罗蜜的学习,你就能得无生法忍,所以就生诸菩萨摩诃萨。所以这个地方的「诸菩萨摩诃萨」,应该是指已证圣道的菩萨,不是凡位菩萨了。「诸菩萨摩诃萨中生诸佛」,诸菩萨摩诃萨虽然是得无生法忍了,功德还没有圆满,还要继续努力地修学圣道,最后功德圆满就成佛了,所以说「诸菩萨摩诃萨生诸佛」。

  「以是故」,由这个理由。「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若求佛道,若求辟支佛道,若求声闻道,皆应供养般若波罗蜜,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就是最后结论,我们应该尊重这般若波罗蜜,不管你是求佛道也好、求辟支佛道也好、求声闻道佛道也好,都应该尊重般若波罗蜜。你尊重般若波罗蜜,你就可以成功了,可以得声闻道、辟支佛道、得无上菩提。我不尊重,不尊重,这件事都是不成功的。

  这个〈舍利品〉到这里应该是讲完了。讲完了呢,我心里面还想讲一个故事,讲一个故事,我们就可以圆满。

  佛在世的时候,一天的早晨,我们看佛,佛是不睡觉的,释迦牟尼佛是不睡觉的。有众生可度的时候,佛就是说法,不然佛就入定。其实佛没有出入定的问题,但是表现出来的威仪,有时候坐在那里,有时候也在经行,但是佛的内心没有离开定,是这样子。

  那么这一天早晨的时候,阿难尊者就到佛这里请问:昨天晚间,昨天,就是夜间,佛这里放大光明,这是怎么回事?有什么事情呢?佛说:是天上有五百天子到这儿来听法。到这儿来,佛为他们说法,得了初果须陀洹。这是什么因缘呢?佛说:在迦叶佛末法时代,看那文上的意思,可能是有一个大坏蛋,还是有权力的人,把佛法完全毁灭了。他没有说这句话,但是看出来是这样子。而这个时候呢,大概在这件事之前,佛法还没有完全毁灭,这个时候有两个婆罗门,两个婆罗门到寺院里边听比丘说法,就受了八关斋戒。受了戒,这两个婆罗门:一个婆罗门是求生天,我为什么要受八关斋戒呢?我希望生到天上去;另外一个婆罗门受八关斋戒的目的,想要做国王。两个人一样的受八关斋戒,但是目的不同。

  受完戒以后,就回家去了。回家去了,这个希望生天的这个婆罗门呢,回到家去和他的太太,他太太就劝他,或者是叫他,叫他吃饭,要吃晚饭。他说:我已经到佛教的寺庙里受八关斋了,晚间不吃饭的。他这个太太相信婆罗门教的,说是:你是婆罗门教,为什么相信佛教,去在那里受八关斋呢?这是不对的,你要吃饭。如果你不吃饭,我就向所有的婆罗门宣布你的罪状。哎呀!他有一点害怕这件事,他就吃饭了。吃饭了呢,就破这一条戒了。

  而那一位求做国王的这个婆罗门,他没有犯戒。没有犯戒,结果第二生的时候,他就做国王了;而这个犯戒的这个婆罗门死掉了以后,没能生天,就做龙了。做龙,就是在这个国王的花园里边,那个水池子里边,这个龙就在那里住。那么这国王这一天,他的守园人,管理花园这个人,在这个水池子的旁边,拾到一个生果。这个生果从来没看见过这个样子,这颜色也特别好,味道特别香,虽然没有放在嘴里吃,它的这个香气、香味很强。他就拿了这么一个生果了,他心里想:我每天到花园里面做事,这个守门人,这皇宫的守门人找我麻烦,我不如把这个生果给他。给他了,他拿到这个生果,一想:我来的时候,国王周围的人老找我麻烦,那么就把这个生果给他。而这些人拿到这生果以后,给了王的夫人。王的夫人拿到这个生果,就给国王了。国王一看:哎呀!从来都没有看见过这个生果,味道也特别好,从那儿来的?这个王的夫人就照实一说。那么,这样向前推,最后就推到这个守园人。说是:花园里面有这样好的生果,为什么不给我,你给他呢?那么他就照实就坦白了。他说:以后不可以这样子,要给我。说是:这个生果特别好,你每一天送这样的生果给我。他说:这个事情很难办了!这个果是在那个水池边拣到的,不是树上生的,我那可能天天找这生果呢?他说:你若不给我,我就杀你的头。国王就是这么说话了。

  他就在那水池子周围走,就愁眉苦脸地在那里想这件事。想这件事的时候,忽然间就来了一个老翁,说:你在这儿,有什么难题、有什么困难,你这样子愁眉苦脸的?他就坦白这件事。不要紧!你不要愁!我会送你一大盘的生果。就是这个意思。这个人就走了,走了,就送一大盘都是特别好的生果。但是同时呢,还有一封信,一封信。这个生果盘,还有一封信,他就都送给国王。国王看见生果了,是心里欢喜,但是打开看这一封信,也愁眉苦脸了。什么事情呢?就是这个龙王,其实那个送生果是谁?就是龙王,就是这个龙。这个龙说什么呢?他说:我们前生我们是朋友,同时受八关斋戒的,但是你持戒清净,所以你是满愿了,我破戒了,所以我现在做龙了。做龙了,那怎么办呢?我现在还想要学习受这个八关斋戒,但是怎么样受?就不知道了。请你给我找一本《八关斋戒文》,受八关斋戒的仪轨,你给我找到。如果你不找到,我把你的国土变成大海。所以他心里面也在苦恼。

  那么,那怎么办呢?他就对他的其中有一个大臣,是他常常商议事情的人,他就对他讲这个事情。那么这个大臣说是:现在佛法都灭亡了,上那儿去找这个书呢?说出这么一句话来。那么他就回家去对他父亲说这个事。他父亲说:我们这个家有一点特别。说:什么特别?晚间的时候,天黑的时候,房子里边没有灯光的时候,我们这个屋子里有个柱子放光,或者这里有什么奇怪?那么,说:那好,那么就把它剖开,看看有什么?剖开了以后,就是找到一个《十二因缘经》、还有一个八关斋戒的文,就是找到这两本书。那这个看出来,佛法是灭亡了,那应该是国王做这件事。那么,老百姓不敢读佛教的书了,就藏在这个柱子里边,应该是这么回事。

  这样子找到了以后,那么就把这个八关斋戒的文就转交给这个龙了。龙得到这个仪文以后,龙有很多的子孙,大概有五百多吧!这些龙都根据这个文受八关斋戒,那么这些龙死掉了呢,就生到天上去,生到兜率天。生到兜率天,这些龙生到天上去的时候,应该有前后的差别吧?不会同时死掉的嘛!他们死掉了以后,就来到佛这里,来到释迦佛这里,那就是感念佛,这时候迦叶佛已经入涅槃了,所以就到释迦佛这里来,那么来拜佛、听佛说法。佛为他们说法的时候,他们都得须陀洹果。这个受八关斋戒能生天,再来人间听佛说法,就会得须陀洹果。不只这一件事,其他有很多都是这样子。那么,这释迦牟尼佛这样把这一段的因缘告诉了阿难尊者。

  我们今天的佛教,不但是在家居士,就是连我们出家人都算在内,学习《摩诃般若罗蜜经》的人不多,我感觉很少。愿意念《阿弥陀经》的可能有,能背《阿弥陀经》的也是有,或者是学习什么。但是学习这《摩诃般若罗蜜经》的不多。有人读这个《法华经》的人还是有、读《金刚经》有,学习《摩诃般若罗蜜经》的人很少很少。这件事,在我的想法,因为《摩诃般若罗蜜经》比较深一点,但是有《大智度论》的参考书应该是还不是太难,但是还是学习的人很少。这样子,我们想得圣道很难。就是我们学习这个《金刚经》、和《摩诃般若罗蜜经》的道理是一样的,但是我们学习《金刚经》,我感觉就是《金刚经》一直地赞叹读《金刚经》,受持、读诵《金刚经》功德大、功德大,所以我们愿意读,究竟《金刚经》里面的道理,能学习的人也不多。譬如说是:「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这个道理容易懂吧?我看,也都不大容易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更不容易懂,但是愿意读。为什么愿意读?就是功德大。其实这个功德大的原因,是学习无我观、学习法空观才功德大的,不是只是读文而功德大的。但是,我们看见那句话就愿意读。这样子,还是不容易得圣道。

  可是我们能够受八关斋戒,我们能够持戒不犯,还是有可能得圣道的。原因就是你持了八关斋戒,会生天,到了天上去的时候,那个人的身体和人间人不同。我们人间的人,有善根的人是不一样了,一般的善根不厚,你想得圣道啊?一个是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智慧,不容易得圣道;一个是身体他也不是太顺。若是你生到天上去就不同,天上那个眼、耳、鼻、舌、身、意,比我们有利一点,比我们的利。天上的那个饮食,它容易消化,它在身体里面有力量,帮助你得圣道,我们食人间的饮食不是,容易有问题。所以生到天上去,我们能见佛,容易得圣道。在天上还有一个特别希有的事情,弥勒菩萨在天上,我们生到天上去,去拜弥勒菩萨,弥勒菩萨给我们说法,和释迦佛说法是一样的,也容易得圣道。这样子,就可以补救我们学习《摩诃般若罗蜜经》的因缘的不足,可以补救这件事。我的故事就是讲到这里,就好了。

  我们这个法会,我所知道的,就是詹思诚居士、赵云卿居士,他们打电话来同我约会在这里,我们学习这个《摩诃般若罗蜜经》的。我和各位学习《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这个因缘就是这么成就的,所以应该是特别感谢这两位居士。同时,也感谢陆汝侃居士,他也同詹思诚居士、赵云卿居士合作,办这个法会,也感谢陆汝侃居士。还有多少位居士,我就不知道了,我虽然不知道,也是感谢的。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说人家坏话,是破坏自己的纯净纯善。你爱说人家坏话,也让别人对自已提高了警觉,吃亏的还是自己。你不说别人过失,别人都尊重你、别人都欢喜你,都愿意跟你做朋友。而且别人纵然有过失,与你有什么关系?不但不要谈论,而且最好不一要把它放在心上,否则我们的心就被污染了,这个实在是非常冤枉、非常愚痴!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