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8


2014/9/4    热度:332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尊导品 8

   「复见十方无数百千万亿诸佛般涅槃;复见无数百千万亿诸佛七宝塔」,佛入涅槃以后,就有舍利了,我们这佛教徒就为佛造塔,造七宝的塔。「见供养诸塔」,也看见四众弟子供养这些佛的塔,对于佛的舍利「恭敬、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这样供养。

  「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见如是善梦,卧安觉安。诸天益其气力,自觉身体轻便」,这也是一种好处。「憍尸迦!是善男子善女人」看见这样,他自己有这样的好梦,有这样的梦。「卧安觉安」,卧在那里,身心也是安隐的,不卧在那里,或者是说法,或者是读经,或者是行住,或怎么地,身心也是轻安的,也是安隐的。「诸天益其气力」,因为这个人学习般若法门,也就是修止观了,又能够弘扬般若法门,诸天就来护持他,来「益其气力」,来增长他的健康,就是这样意思。所以他自觉到「身体轻便」,身体都是很灵便、很轻松、很愉快的。

  「不大贪着饮食、衣服、卧具、汤药;于四供养,其心轻微。」诸天能益其气力,他会得到好处。当然修般若法门这个人,他应该是修止观的,修止观就能调伏烦恼。他修止,也可能由欲界定到了未到地定,也可能是到了色界四禅;他修观呢,观这个身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不大贪着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对这个不是那么贪着。「于四供养,其心轻微」,对于这个四事供养这件事,他的内心不是那么执着,所以叫做「其心轻微」;或者解释这有所得的执着心不是那么强,不是那么强。

  我们若不修止观的时候,我们看律上,我们出家人的律上,或者是在《大智度论》也会看到,在家居士同出家人去结缘的时候,我给你一百块钱,我给你一块钱,我给你两个苹果,我给你一个苹果,我不给你,不给你,什么都不给,我单独供养那位法师。我们一般的,如果没有学习般若法门,你不学习止观的时候,你心里怎么想?那当然就是:「你不公平!」就会分别这些事情。但是你若修止观的人,这就是所缘境嘛,你用般若波罗蜜观,这都是平等相、无差别,有差别就是无差别,心里没有事。

  「其心轻微」,就是小小的会认识,这也是有点差别,有点差别,差别就是无差别,心里没有事,没有这个分别。但是我们若不修学止观,我不学习般若波罗蜜,我昨天、前天都有说,我天天放焰口,我天天念斡资啰。我们,这很好!唱个炉香赞也好!唱个大愿王赞叹佛菩萨,是好;但是你没有学习般若法门,你心里有所得,心里有执着,有执着的时候,这些境界出现的时候,你会怎么想?我看就没有般若波罗蜜的气氛,没有这件事。没有这件事,其心轻微?不是的呀!就是烦恼了,就有很多的问题。所以若学习般若,修学止观的时候,我们佛法会兴盛、会庄严而不丑陋,会有这个事情,「其心轻微」。

  「譬如比丘坐禅,从禅定起,心与定合」,这个「譬如」,这是举个例子。他常常坐禅;这个行住坐卧都是禅,但是偏说是「坐禅」,因为「坐」,我们初开始学习禅,要坐比较好,他这个身体稳,心也容易与道相应;你在那跑,你能与道相应?这事不容易。但是成功的人一切都是一样的。「譬如坐禅,从禅定起」,就是从禅定里面出来,有入禅、住禅、出禅,有入、住、出的差别。说他现在,不要说他在禅定里住,不是;从禅定里面起,就是心……,在禅定里面有个所缘境。那么初开始学习禅的人,有可能会用地水火风做所缘境;出入息就是风,或者用光明做所缘境,地水火风做所缘境。但是学一个时期就转变了,以第一义谛为所缘境,他就不同,会有变化的。现在说「从禅定起」,就是从第一义谛的所缘境出来了,出来到什么地方?到世俗谛来了,他这个心在世俗谛看,到这来了,是这么样,这叫「从禅定起」。从禅定起,这是一个事实,是这样子,但是还有定的气氛,你心还有禅定的气氛的,它不会立刻地消失,还有定的气氛;所以「心与定和」,已经是从第一义谛出来了,到世俗谛这里来,但是那个定的气氛还在,所以「心与定合」,还是这样子。

  「不贪着饮食」,他对于饮食不贪着。「其心轻微」,因为什么?他心的了别性和般若的智慧相应,对于境界上的分别轻微,不像我们不修学止观的人,不学习禅坐的人,那样的分别心那么重,和那个不同。这是说一个譬喻是这样子。

  现在是说学习般若法门的这个人,诸天益其气力,说这个事。「憍尸迦!诸天法应以诸味之精益其气力故」,诸天自然会做这件事,因为他是佛教徒,譬如说我们人间的在家佛教徒,对于出家人也护持,因为什么?我们同一信仰,我欢喜你修学圣道,我来帮助你、来支持你。诸天,这些天人也是佛教徒,非佛教徒没有这回事;诸天,有信佛,也有不信佛的,他因为信佛也学习般若波罗蜜,我们人间的佛教徒学习般若波罗蜜,他欢喜,那他自然「以诸味之精,益其气力故」,来帮助你身体健康,自然是会这样子。

  「十方诸佛及天、龙、鬼神、阿修罗、干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亦益其气力」,十方诸佛和这一切属于佛教徒的天、龙、鬼神,十方世界的这些人,也会做这件事,也会来帮助。当然这件事,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做到,我们一般人,我们没有神通,我们只是这个范围内能做到的可以做,太遥远的事做不来了。但是十方诸佛或者有神通的天龙八部,那他们有神通,可以从这个世界到那个世界去,所以「亦益其气力」,也有这件事。那么这是释肉眼人的疑惑,下面是「结劝」。

  如是,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今世如是功德,应当受持般若波罗蜜、亲近、读诵、说、正忆念,亦不离萨婆若心。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虽不能受持乃至正忆念,应当书持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

  「如是,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今世如是功德」:「如是」,就指前文。前面我们人间的人若肯能放下尘劳的欲,把世间上的事情放下一点,我们尊重佛法,对于佛法有尊重心,那么努力地去学习,去修学止观,也弘扬这件事的时候,「如是」就指前面这一段文的意思。

  佛又招呼「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今世」这样的「功德」,前面这就是现在的功德,「应当受持般若波罗蜜」,你应该学习般若波罗蜜。「亲近」般若波罗蜜,不要离开般若法门。怎么样不离开呢?常「读诵」其文,读诵般若波罗蜜的文句;「说」,演说般若波罗蜜的道理;还有「正忆念」,就是要常能如理作意,常能修止观,这样子。「亦不离萨婆若心」,我们昨天讲过,你还要有无上菩提的愿,我想要得无上菩提。

  这个阿罗汉,若是我们读《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读《大般若经》,也感觉这些大阿罗汉也在法会里听佛说法的,他们也是到了第一义谛了,他的心也在第一义谛,不是在世俗谛,偶然地他出定了,也会到世俗谛,但是一入定,他就到第一义谛去了,也是这样子。那么现在呢,这个地方说「不离萨婆若心」,这个地方有点事情,就是这些阿罗汉,也可能回小向大,也可能没有,他还是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只是得了圣道就满足了,那么只有一部份的人,有可能是凡夫反倒容易发无上菩提心,凡夫感觉菩萨的功德大,超过阿罗汉,那我要做菩萨,我要成佛,那会发无上菩提心,所以「亦不离萨婆若心」,不要远离你那个无上菩提心。所以你到了第一义谛,声闻、辟支佛、菩萨都是到第一义谛了;但是无上菩提心有人有、有人没有,还有这个差别的。

  「憍尸迦!善男子善女人虽不能受持乃至正忆念,应当书持经卷」,这是另一种人,有善男子善女人他不能受持乃至正忆念,那当然这个就是人与人思想不同,也可能是没有读过书,我不认识文字,我不认识这个字是什么?你要他学习般若法门有困难,或者是我读很多书,但是我不愿意学习,我不愿意受持、读诵、正忆念,也可能是这样子。所以「善男子善女人虽不能受持乃至正忆念,应当书持经卷」,你可以做这个功德,你这书法很好嘛!可以写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写这个,书写,也可以受持经卷,或者是「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璎珞乃至旛盖」,这样供养般若波罗蜜,这就是修福;你若能够正忆念,那就是修学智慧了。我不愿意修智慧,我愿意修福,那也好!这就是佛又说这句话来摄受这些不愿意修慧的人,愿意修福的人,是这个意思。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说、正忆念,书写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甚多,胜于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诸佛及弟子般涅槃后,起七宝塔,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

  「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说、正忆念」,这下面第二科是「格量」。就是前面已经说出两种相貌:一个是修福的人,一个人愿意修慧,那么这两种不同的功德要比量比量,哪个功德殊胜?就是这个意思。这里分九科,第一科是「举供养十方佛等格量供养经卷」。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说、正忆念」,这个人当然是修智慧了,同时也能「书写经卷,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那这就是修福了。「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甚多」,这个人又修福、又修慧,这个善男子他成就的功德利益是特别多的。多到什么程度呢?「胜于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就是我们佛教徒,对于佛,我们恭敬、供养,对于佛的弟子也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也要供养,这样做呢,就是修福了。现在我们又修福、又修慧,这两个人对比起来,谁的功德大呢?就是又修福又修慧这个人,胜过你只是供养佛、供养佛弟子,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胜过这件事。

  「诸佛及弟子般涅槃后,起七宝塔」,你又「恭敬供养,尊重赞叹,华香乃至旛盖」的供养,你这样做,功德也是很多,但是不如学习般若法门的功德大,现在是这么说了。

  这功德大的原因呢?可以说出两个理由来辩论这件事:第一个理由,你学习般若波罗蜜,你长时期的学习般若波罗蜜,你就会有这样般若的智慧。在《大智度论》里面,现在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里也是有,就成就了无所得的智慧,用这个智慧呢,就能断烦恼,能得圣道。若是我们不学习般若波罗蜜的话呢,你就没有成就这个智慧,你原来的有执着的这个心还在,你用执着心:你说有功德嘛!我就去供佛,供养十方诸佛及弟子众,恭敬、尊重、赞叹,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都是用执着心做这些功德的,那么你做这个功德,你所得到的利益,不能和那个没有执着心,那个人得到的功德大,那个人直接是得到圣道了。你没能够成就无所得般若的智慧,你还是一般的凡夫,你用执着心做功德呢,这个功德就是得有漏的功德,就是在人间、天上享福而已,不能得圣道,不能这样子。所以你不如那个学习般若法门得到的功德大,这是一个解释。

  第二个解释呢,我没有成就无所得的智慧,但是我愿意学习,我愿意学习般若法门,我受持、读诵、正忆念那样学习,你终究有一天也会成就无所得的智慧,所以你的功德大。说我只是愿意修福,我不愿意去学习般若波罗蜜,那么你就是停留在有所得的境界,所以你不如学习般若法门的人的功德大。

  我们从汉传佛教来到中国,前后的情形来看呢,也的确是这样子。佛法来到中国来,汉末,就是汉朝的末年,还在三国以前,汉末有三国,这三国之前,乃至到三国以后,到了晋、宋、齐、梁、陈、隋,这个时候佛法兴盛,佛法兴盛;隋、唐,玄奘法师是唐朝从印度取经回来。唐到宋,北宋的时候还算好,这个时期我们简单的说,就是学习般若法门的人多,这些大祖师都是在唐,南北朝到唐这个时期出现的,不管是天台宗、三论宗、华严宗、是唯识宗,都是这个时期建立的,而不是后来。后来的人逐渐逐渐佛法学习的就少了,所以有大智慧、大福德的法师也渐渐少,佛法也逐渐地衰微。而到现在,若是你不注意可能也不知道;你若注意这件事呢,佛法已经开始灭亡了,已经开始灭亡这件事。其中很明显的一件事,就是男众出家的开始少,你若注意就会知道,男众出家的人开始减少。女众出家还没有减少,还继续保持那个程度。

  我再说一个实际上的事情;刚才说的话也是实际的,我再说一个实际的,我们不愿意学习佛法这件事,是怎么回事?你学习佛法的时候还要长时期的努力,你有可能会明白什么是佛法,有可能会这样子。如果你是短时间的学习佛法,或者根本也不学习佛法,你就不明白什么是佛法,你不明白什么是佛法,你能说你是佛教徒吗?你不能说这句话的,这外道和佛法有什么不同?你不知道!

  我们现在再说一句话,我们现在修止观这件事,修止这个事情是共于外道的,你说你能得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外道也能的!也能得到四禅八定的,所以它是共于外道的,只有毗钵舍那是不共于外道的,唯独是佛法才有的。那么我们若不学习佛法,知道这件事吗?我们就感觉那个人静坐,哎呀!他可能得了圣道了,只有这样说话,事实上你一点鉴别的能力也没有。表面上我是出家人,但是真是出家人吗?我这话说得不庄严,实在这是佛法的衰相啊!佛法的衰相,我们若能够知道好歹呢,要努力地学习佛法,不要不学习。我这个意思倒不是说,要到我的佛学院,所有的佛学院都可以学习。

  我现在又生出一个妄想来,前天我同一个法师谈话,谈到一件事,谈到什么事呢?他和我不是同一个鼻孔出气,但是有相同的感觉,有什么感觉?我以前学习的佛法都不算数,要重新学习,会有这个感觉。我就是有这个感觉,他也是有这个感觉,要重新学习的。那么这句话有什么意思呢?初开始到佛学院学习,你不要挑这个法师讲得不好、那个法师讲得不好,你不要这样讲,你不要这么讲。就是讲得怎么好,你未必能接受,你初开始未必能接受,因为程度不够。我们事实上来说呢,譬如讲这一部经,你读这部经的时候有一百个问题,这位法师为你讲经能解决五十个问题,你已经应该满意了;那五十个问题没有懂,你应该满意了,应该这样子。你再继续地学习、继续学习,那五十个问题也都能解决,解决也还是没解决,若到了一个程度的时候,你现在,我以前学习都不算数,我要重新学习,会有这个感觉。

  我们这样说,我们是比丘也好、比丘尼也好,优婆塞、优婆夷也好!若是爱护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努力,努力地学习佛法,使令佛法不要灭亡,应该有这样的心情。我就讲到这里。我现在回答这个问题。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修行就是要针对那些坏的、恶的,那些逆因缘,会启发出我们的智慧与知识,成就我们的忍辱行,让我们处处无挂碍。当我们的智慧发展到某一程度时,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烦恼,所以,越是会修行的人,越是喜欢在逆境中修。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