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2


2014/9/4    热度:355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2

   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世尊!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世尊!我于佛舍利非不恭敬,非不尊重」,这一句话,这个释提桓因解释他不取舍利的理由,但是这句话是总说的。底下:「以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生,般若波罗蜜修熏故,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这两句解释前面这一句话。「以舍利」,佛的舍利,佛的指头是舍利,佛的牙也是舍利,还有碎身的舍利,一粒一粒的。其实佛临涅槃的时候,火化的,不管是成块的,或者是灰,成为粉状的,全部都是舍利。这些舍利从般若波罗蜜中成就的。

  「般若波罗蜜修熏故」,这句话分成两个意思:一个意思是说,佛的智慧是在佛的色身里边存在的。佛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里边,有佛的这个明了性的心,和物质的身体和合在一起。而这个般若波罗蜜是和心在一起,所以般若波罗蜜和心,也就是和物质的身体在一起。这个般若波罗蜜的智慧,它一动作……。般若波罗蜜,我说是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静,一个是动。静,就是寂静;动,就是发生作用的时候。佛的无分别智慧是寂静住的,于一切法没有分别心,也就是远离了一切法相。这个时候的无分别境界,这个时候叫做静。但是佛也有后得智,就是差别智。

  这个差别智是什么呢?譬如说有一个众生,他来到佛这里来,要求出家。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外道叫做须深。这个外道感觉到佛的智慧很广大,为很多人讲解佛法,都生欢喜心,对于佛法建立了信心。这些外道他们讲的道理,相信的人很少很少,所以就选派了一个聪明人,叫他到佛那里去盗法,去偷取佛讲解的道理;回到他外道的团体里去,去为他的信众来讲解这个道理,做这么一个计划。做这么个计划,就是选了这个人叫做须深。那么这个须深就到佛这里来,就要求要出家做比丘,佛当时就答应了。

  我们想一想这件事:就是佛那个无分别智里边,也有分别的力量,就知道这个人怎么回事,知道这个人不怀好意,来盗法来了,但是佛也同意了。也就是经过佛的那个智慧的观察,同意他来出家。这个就是佛的无分别智里边还有这样的作用,我们姑且名之为动,那无分别智是静;有动、有静,有这两种的情况。这两种情况都是和心在一起,和物质的身体在一起,这物质的身体就受到它的熏习了。佛的智慧有分别也好,无分别也好,都是不可思议境界。但是我们推测那件事呢,就说佛的智慧在无分别中,有分别的作用,这么解释应该是对的。就刚才我说出家的这个问题,外道的这个人叫须深,这出在《阿含经》里面。他不怀好意来出家,佛同意,佛这样的决定是经过观察的,不像我们凡夫一无所知,「好,我同意你出家」,不是这样子。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就可以知道佛那无分别的智慧里边有分别的作用。就是佛的父亲净饭王也要出家,他要求佛准许他出家做比丘,佛当时不同意,佛说:「您还是在家用功修行好了,不要出家。」佛这样子回答他,也是经过观察的,就是有人他同意出家、有人不同意,这样不同的决定,就是经过观察的,观察就是分别,我们不必说这是无分别。可是佛的这个分别的智慧和无分别的智慧,是一体的,不是分开的。

  这个须深比丘他出了家,也是受了戒;这件事我把它完全说出来。他也是要求出家,佛同意了;叫比丘给他落发,他也受了戒,就成为须深比丘了。那么也是听佛说法,随着大众僧这样子乞食,托钵、乞食,修学四念处,这样子用功。用功,后来也得初果须陀洹了,得圣道了。得了圣道以后,圣人和凡夫不同,他感觉到我以前不诚实,心里面虚伪,不怀好意,这是罪过的,他就向佛坦白了。佛说:「你愚痴!」佛这时候诃斥他。若是我们凡夫的心理:「喔,我有恶心到这里来,你现在不知道,还同意我出家」,凡夫可能是这样想,是想错了。佛的大智慧看得非常清楚,知道须深这个人还是有善根,能得圣道的。他认为是来欺骗佛,实在是受到佛的教化,变成佛教徒了。

  「般若波罗蜜修熏故」,就是佛的地水火风组成的这个身体,里边有般若波罗蜜的动、静的关系,就影响了这个色身,这个身体,所以有了舍利,舍利得到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我们不是圣人,我们是生死凡夫的人,我们身体的情况是怎么样呢?我们身体,我们里面也有心,我们这个心在活动的时候,不是贪、就是瞋,再不然就是愚痴。这个贪瞋痴在活动,也是熏习了我们的色身,熏习了我们这个地水火风组成的身体。这样子熏习这个身体,将来我们死掉的时候,有的也可以用火把它烧了;烧了以后,它也可能有粉状的东西,也可能有一粒一粒的东西,也可能有。这个是不值得,不值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的;虽然有,不值得!而佛,他的这个身体里边,受到清净的般若波罗蜜的力量,他的力量熏修它,他就有了舍利。我刚才说这个情形,不管是粉状的也好,或者一粒一粒的也好,或者是牙的舍利,指骨的舍利,或者是各式各样的舍利,都能得到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的。

  我们这个凡夫的境界,有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说是佛有舍利,说是这个人也有舍利,我们也拿他的舍利恭敬、供养、赞叹,虽然你这样恭敬、供养、赞叹,但是你得不到利益。佛的舍利,你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得大功德,得大福德。就像沙砾之地,你在那上去种谷、种麦,你生产的量是很少很少,也可能不能生产什么。若是肥沃的土地,你种上谷,种上麦,你种一个西瓜,他能得到很多很多的收获。所以佛是我们的良福田,这个舍利也是我们的良福田。为什么是我们的良福田呢?因为「般若波罗蜜修熏故」。

  我们再重说这个「修熏」。我昨天是从我们凡夫开始说,要修止,以息为所缘境;我昨天说有四个息。假设你这样修止的时候,逐渐地修,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个止就是成功了,就可以名之为定了,那么这就可以名之为「修」。但是这个「修」,不只是定,其中也有智慧,所以这里面说这个般若波罗蜜修。可是般若波罗蜜的修,一定也有定,在定和慧和合起来的修;这样的修,是在果上说的。我昨天说,是由凡夫在因地努力地修行,在因上说的。但是这段文上的意思,是约果说的;就是已经成就了圆满的圣人,在佛的境界说的,叫做「修」。

  这个「熏」这个字怎么讲呢?这个「熏」,我们举一个例:譬如说一个盒子,你在里面放上香,这个香的气熏了这个盒子,你把香拿出去了,这个盒子有香的气氛,就是它受了这个香的熏习,它有这个气氛。现在是说佛的这个色身是一个盒子,佛的大智慧是香,这个佛的大智慧香熏习了他的色身,所以这个色身也是香,所以「是舍利得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这一段文是释提桓因说明他不取舍利,取般若波罗蜜经卷的一个理由。这个理由明白一点说是什么理由?就是本末的不同。就是般若波罗蜜是本,舍利是末。这般若波罗蜜是本,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请般若波罗蜜的经卷,他去学习、去供养,而不取舍利;这是释提桓因这样回答佛。

  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无色、无形、无对,一相,所谓无相,汝云何欲取?

  这底下舍利弗尊者又发言了。舍利弗尊者是佛的大弟子,智慧第一的圣人,在这里他发言,就提出一个问题来问释提桓因。怎么样问的呢?「尔时,舍利弗问释提桓因:憍尸迦」,先称他的名字。「是般若波罗蜜,不可取」,说是佛提出这件事,般若波罗蜜经卷是一分,满阎浮提舍利是一分,你取般若波罗蜜经卷,而不取舍利,你这样回答佛有一点问题,什么问题呢?是般若波罗蜜是不可取的。这个「取」,当然我们用手把它拿过来,这叫做取;这个般若波罗蜜是不可以这样子的,不可以取的。

  因为什么呢?「无色、无形、无对,一相」,般若波罗蜜是佛的清净无相的智慧,它不是地水火风的这种色法的东西,不是青黄赤白这种颜色的东西,叫「无色」。「无形」,也没有长短方圆的这种形相。「无对」,这个「对」是有质碍的东西,它没有质碍的东西,这个般若波罗蜜不是质碍的东西,所以「无对」。「一相」,就是无差别相叫做一相。什么叫做一相呢?「所谓无相」,就是这上面是没有相可得的。这个地方,我们多说几句好不好?

  这个「相」,譬如说是我们的贪心起来了,它也有个相貌。这个贪心一动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个人贪心动了。这个贪心,如果不表现在行动上,我们没有神通的人也是不知道,有神通的人还是知道的。所以贪也有个行相,这个瞋也有行相,你这个愤怒一动了,也是有行相。凡夫心若一动,多数是表现在行相上。《三国志》说是刘备喜怒不形于色,其实那个笔者就是这么说了,也是说一般的人看不出来就是了。你心一动,就有行相。这个心的动有行相,其次呢,我们这个身体,这个人有眼睛,眼、耳、鼻、舌、身、意也是有行相,眼也有行相,这个人的眼睛这样子,那个人的眼睛那样子,也很少是相同的;相同也是一样,也是有相。眼也有相,耳鼻舌身意也有相,色声香味触法也是有相,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也是有相。总而言之,内里边的身心、外边的世界,都是有行相的。现在般若波罗蜜呢,没有这些行相可得的。

  没有行相可得这个地方,我们若是一般地这么讲,我们说:「这个心不是青黄赤白,也不是长短方圆,是无形」,这句话说得不合道理,不是太合道理。因为我们凡夫,没有神通的人,你心怎么动看不出来,但是有神通的人能看出来,所以心还是有相。现在说般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也是心法,般若波罗蜜是智慧,心是王,心王,般若波罗蜜是心所法,是心所有的一种事情。那么怎么说它是无相呢?简单地说,此中没有相可得,就叫做无相。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上说:「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正好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无相的意思。前面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这样讲。这样说呢,空就是无相,是这样意思。所以要明白这个无相,还要明白什么叫做空。这个无相也就是空的意思;因为空,所以是无相。

  我现在把这个空的意思解释一下。怎么叫做空呢?这个「空」,在《大智度论》里边解释这个空,叫做「自性空」;自己的自,人之初性本善的性,自性空。怎么叫做自性空呢?就是这一件事它自己本身的体性是没有的,它本身的体性是没有的,所以叫做「自性空」。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经上常常教给我们“为人演说”,演就是表演,为别人表演,就是这么个意思,这才能够度化众生。一切时、一切处,我们要历事练心,练到心里头确确实实不动心,就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在生活里头练,对自己确实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对别人要演得很逼真。没有这个本事,怎么能成就自己?怎么能够帮助别人?我们真正修行人,外面要随缘,恒顺众生,里面要如如不动。外面见到人家欢喜,我们也欢喜,恭喜人家,我们自己心清净的,所以外面随缘,佛法是圆融的。遇到不好的事情,偶然也可以发个脾气,生一下气,那是表面的,里面没有,里面是清净的。所以说个老实话,学佛的人要像在戏台上表演一样,咱们表演依据剧本来表演,不是自己,自己根本没有。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