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1
2014/9/4   热度:357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1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舍利品第三十七(下)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我们非常地因缘殊胜,蒙文戒老法师的慈悲,能集会在这里学习禅,我们的确是应该生难遭难遇的这样的思惟、观察。现在我简单地介绍我们功课的这个次第,这上面早晨是四点一刻钟起板,到五点钟开始经行,到五点一刻我们第一支香开始静坐。静坐这件事,我们现在,我刚才用的这个词句,来学习禅,我和各位一样的在这里学习禅,是用这个字。学习禅,我的想法,我们学习如来禅,就是本师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的禅,释迦牟尼佛叫我们这样做,我们就这样做。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的禅是怎么个情形呢?我们若是阅读这个经律论,我们会知道,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这个禅是明明白白的,说得清清楚楚的,我们这样学习也是明明白白的去修行,不是说是起疑情,我还不明白,不是这样的,这是我们要注意的一点。 其次,释迦牟尼佛开示我们的这个禅,简单地说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断烦恼。我们心里面有贪心,有贪欲心、有瞋恨心、有愚痴心、有邪知邪见的,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所以我们是凡夫。我们现在学习佛说的禅,就是要断这个烦恼,我们就不做凡夫了,这是第一件事;学习这个禅是断烦恼的,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呢,学习禅是开智慧,能见真理,能见到第一义谛,就是圣人了。所以我们在这里学习禅,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这个禅,明明白白地,我们这样学习、这样修行,是断烦恼、见到真理,简单是这样意思。 怎么样能够断烦恼见真理呢?就是佛说的这个四念处的法门。这个旧的翻译翻做「四念处」,玄奘法师翻个「四念住」,这个里边的含义无差别。翻个「四念住」,这个住,就是把我们现前这一念分别心住在这四个地方:身、受、心、法这四个地方。我们平常不静坐的时候,不修习禅的时候,不用功的时候,我们这个心住在那里呢?就住在色、声、香、味、触,再加个法,住在这里活动;在这里的活动的情况,不是贪、就是瞋、再就是愚痴,各式各样的烦恼的活动。现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住在身、受、心、法,作如理的观察,就不起烦恼了,烦恼就不活动。我们年轻人,小孩子不懂事,我们年纪大的人多数会知道,我们心里面在这个欲的境界上,色声香味触法上,引起很多的贪欲、瞋恨,各式各样的烦恼,所以我们受了很多的苦。非佛教不听闻佛法,因为自己起烦恼,受了很多的苦,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们学习了佛法,应该明白了,因为有烦恼,所以有苦。所以我们学习佛法,就是要去掉这些痛苦,就不要起烦恼。但是不是口说不起烦恼会有效的,一定要有个方法,修这个四念住的方法,这个烦恼才能不动。 这个「四念住」:第一个就是身念住,第二个是受念住,第三个是心念住,第四个是法念住。这个「身念住」,就是我们现前的生命体,这个身体。这个身体,我们在这个身体上引起很多的烦恼。第一个,只要是凡夫,多数都有欲,引起很多欲的烦恼。现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观察这个身体是臭皮囊,是不清净的。那么在《大智度论》里面有九想观,有九种观察,观察它是不净;还有五种不净的观察,这样就能破除我们的欲心,就直接地能破除这个欲心,这是一个很明白的事情。静坐的时候就是要这样子思惟,思惟这个身体是不清净的,修这个不净观,这是一。 第二个是「受念住」,受念住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不是苦受、就是乐受、再不然就是不苦不乐受。我们常听闻佛法,应该会明白这件事。现在修四念住的时候,就是观察苦受是苦,是我们所厌离的、不高兴的。乐受也是苦,就这样思惟,观受是苦。乐受怎么是苦呢?我们希求有快乐的享受,感觉到心情快乐,我们得到了这种享受的时候,心情快乐,为什么说它是苦呢?我看年纪稍大一点的人都会知道;因为你要去求这个乐受,我们欢喜乐的觉受,乐的感觉、乐的享受,是我们所希求的,我们就要去求这个受,求这个受很辛苦。少数人希求这个乐的感觉,很顺利;但是多数人都很辛苦,而且还有很多的危险。我不知道你们同意不同意这个说法,你自己或者没有这个经验,你看看报纸就会知道,因为要希求乐受,把自己的生命都丢掉了。所以你去求这个乐受是个苦,你求到了以后还有危险的,你还害怕这个乐受被别人抢去了,你要时常保护这个乐受,也很辛苦;有可能还保护不住,被别人拿去了,心里很辛苦。而失掉了乐受,不得了,也是辛苦啊。 其实我愿意简单地说,但是现在这个地方我多说几句。在一九七一年、七二年,香港股票跌价的时候,很多人自杀,跳楼自杀,跳到水里面自杀,或者用其他的办法,这个生命维持不下去了,要死啊,看到河边上只有鞋在那里,那个人不见了。报纸上很多的新闻就说这些事情,这是什么呢?就是他的乐受失掉了,他原来把自己的住处这个房子在银行里押出来多少钱,用钱再去买股票,结果股票完全一跌的时候,自己连住处都没有了,饭都没得吃了,这怎么办呢?活不下去了,还欠银行的钱,以后就自杀。这就是自己的乐受失掉了,要自杀。这是举这么个例,其实不只于此,还有其他的乐受失掉了,人就不能生存,要死啊!所以乐受就是苦。 我们现在是过去世有一点栽培,得到了人身,还能够相信佛法,活到今天的时候,还能来参加禅七,这是很不错了,应该生欢喜心。就是你要观察乐受是苦,观察乐受是苦,你贪着乐受的心要重新想一想,这个心要重新想一想,观受是苦。这两件事,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就使令我们对于世间,不要爱着这个世间。爱着世间,这句话说得太含蓄,明白一点说就是不要爱着这个身体,我们借着这个臭皮囊要修行,不得不将就一点,但是不要太辛苦。 所以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就叫我们觉悟,我们这个生命体大家都一样,谁也不必说嫌谁,自己的身体也是一样,大家都一样。说他三天没有洗澡,我离他远一点,你自己身体也是一样。就是对这件事自己要有正念,要如理作意,不要有爱欲心。当然我说这个话,我们出家人应该这样修不净观,你们在家居士随你的意,你若不愿意修也不勉强。 「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这个是见真理的智慧。我们观身不净、观受是苦,是减轻了内心的欲、内心的贪、内心的瞋,这些烦恼都减轻了。减轻了的时候,你内心里面就容易去修止观,就容易见到真理。这个真理,第一个,我们的毛病在那里?就是我见,认为这个身体里面有个我。我们的身体只有色受想行识这五样;佛告诉我们,只有这五个成份组成这个生命体。但是非佛教徒,就是佛在世的时候其他的宗教徒,认为这个身体里面还有一个我;那就是色、受、想、行、识、我,就是六个。但释迦牟尼佛说只是色受想行识五个,另外没有我。这外道说有我,他也不是简单地这么说,他说有一个常恒住、不变异、有真实体性的这么个东西,这个东西不是因缘有的,是从无始以来本来就是有,有个我的,名之为我。现在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色是无常的,我们的身体这个地水火风这个组织,是无常、是变坏、要老病死的,所以它不是常住的,也不是我。受想行识也是生灭变异、也是有变化的,所以也不是我;另外也没有我,就是这样观察,观察色不是我、受想行识也不是我,另外也没有我。但是我们在说话的时候,有说我、你这样子,这是假立的名字叫做我,不是真实有体性叫做我,是这样的意思。 这个阿罗汉,什么叫做阿罗汉?就是他无我的智慧成就了,所以叫做阿罗汉。初果圣人他得到无我的智慧,但是没有阿罗汉那么圆满。他无我的智慧成就了的时候,他就不怕死了,他有这样的认识,死的时候,他不怕死这个问题。他观察色受想行识没有我的时候,这里面也没有生、也没有死,这个智慧若现前的时候,会有这种境界,不怕死,有这种情形。我们平常是有很多的事情要保护这个我,谁要骂我也不可以,你恭敬我,可以;你毁辱我,不可以,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有这样的分别。到无我的时候,这些分别都没有了,他也不因此而有烦恼,他心情就会快乐了。那是圣人的快乐,我们凡夫没有这种快乐。所以修无我观也是非常重要,修了无我观能见到无我的真理,就是圣人。 我们执着有我,多数执着有我是执着什么地方是我呢?执着这一念心。观察这一念心它是我,那就是说这个心是常住的,那叫我。现在佛告诉我们,这个心是生住异灭地变化的,它不是常住的,它也是因缘有的,因缘变化的时候,这个心不能不变化,贪心变成瞋心了,瞋心又变成疑惑心了,老是有变化,足见它是不长久的、是不常住的,所以它不是我。「观法无我」,这个身、受、心也都不是我,除了身受心,一切法也都是没有我,这个就是总说的。「观心无常」是别说的,「观法无我」是总说的。我们人容易执着这一念心是我,现在观察这一念心是无常的,它不是我。另外一个观察法,观察这个心是因缘有的,所以它是毕竟空的,所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就是它没有真实性。这个了了明明的心还是有,但是它没有真实性,所以叫做不可得,这是「观心无常」。 「观法无我」,观善法、恶法、不善不恶无记的法、世间法、出世间法,或者是众生法、心法、佛法,也都是无我的,都是毕竟空寂的,这样观察。这样观察的时候,这就叫做四念住观。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把它的深义明白地讲解出来,也就是全部的《金刚经》也就是说的这个无我的道理。《金刚经》一开始就说:「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到最后也还是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观察一切法毕竟空,生也不可得、灭也不可得,我也不可得、我所也不可得,这是《金刚经》上的一个道理。我想我们汉文佛教徒多数是读《金刚经》,《金刚经》应该是熟悉的,我们应该修这样的观。 现在我们在修四念住,在打禅七的时候,只是略略地提一提,应该在打禅七之前,对于这个四念住就是应该学习好了,然后才坐禅打禅七的,这个次第应该是这样。所以四念住我就简单讲这么多。 我刚才讲的是观。「观」,就是观察、思惟的意思。不能只修观,还要修止的。这个「止」怎么修呢?就是把我们现在这一念心,安住在一个地方不要动,不动者,就是不要分别的意思,不要东想西想,一切的妄想杂念都停下来,专一地安住在所缘境上不动,那么这就叫做「止」。但是这个所缘境是各有不同,就随各人的意,在这个经论上佛菩萨开示我们,第一个是用息作所缘境,就是我们这口气,出息、入息,以息为所缘境。就是知道这个息是出,知道这个息是入。但是在《瑜伽师地论》上它说得详细,有四种息,譬如我们现在这口气由这个脐轮,肚脐这里至鼻,由脐至鼻,这是出息。这个出息,出,出,它就不出了,但是也没有入息,这个时候中间有一段停止,叫做内出息。我再重说一遍,由脐至鼻,我们这个息,这口气从这个肚脐这里开始,它从鼻这里呼出去,这叫做出息,出入的「出」,休息的「息」,出息。出息过去以后,这个息就不出了,但是也没有入,中间有一个很短的时间,也不出、也不入,这叫做内出息。这个时间不多,就开始入,开始入是由鼻至脐,这个气息就吸进来,吸到腹部,吸到这个肚子这里来,肚子就会膨胀起来,这个时候叫做入息。这个入息过去了以后,入息,按我们这样用功的人,这个入息时间也是很短,但是入,入,它就不入了,不入以后,它有一段时间也不入、也不出,又有一个息,这叫做内入息。 我再重念一遍,出息、内出息,入息、内入息,就是有四个息。这四个息,你静坐的时候,你盘腿坐好的时候,你立刻地心里面作念,不是说出话来,你心里面作念: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你念这四句话,然后你就注意这个息的出入长短,这就叫以息作所缘境。作所缘境的时候,我年纪大了老了,我的息有长短,就是出息比较长,也就内出息比较长,其它的都比较短。这个年轻的小孩子,两岁、三岁、四岁的小孩子,他的内入息长,你们不妨去检查一下,看这小孩子是不是这样子。我们壮年人,你们都是壮年人,壮年人是相等的,是无差别,是没有长短的差别。但是有的时候也会有差别,就是你用功相应的时候,相应的时候,你这个息会变化。说我入息短,可能入息长了,说我出息长,出息可能短了,你一相应的时候,它有变化。 相应的时候,当然也有深浅,有的人功夫深了的时候,由脐至鼻,可能要很多时间才能到,经过这条路至少可能要二十四小时才能到,这个息从肚脐到鼻这里可能要二十四小时才能到;再由鼻至脐,可能也要二十四小时。我们现在一下子就到了,出入很快,因为我们没有功夫,有功夫的人,他就慢,特别地慢,有功夫的人的慢,他知道息现在到那里了。我们初开始静坐的人是有息,稍微慢一点,也没有慢到二十四小时;但是我们心粗,啊,我没有息了,这是说错了,你心粗;你若注意,那个息还是有,不可能没有息。我们现在没有功夫的人若没有息,没有息就死掉了,就不能生存了。只有达到第四禅,初禅、二禅、三禅还都有息,到第四禅才没有息,我们连欲界定、未到定都没有,都不及格啊,怎么能说没有息呢!为什么说自己没有息呢?就是心粗。所以我希望你们各位在静坐的时候,你心细一点,就是加强你的注意力,你的心就会细,不可能没有息的,不可能的,还是有息。我这是说到以息为所缘境就是这样子。但是有的时候有效,就是我这样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的时候,心里面一切的杂念都没有,只是明明了了的,也不昏沉也不打妄想。不昏沉就是明,不打妄想就是静,明静而住。知息长、知息短、知息出、知息入,这四句话的意思,就是叫你注意,注意息的出入、长短,你注意的相貌,就是一切的妄想都没有了,但是也没有昏沉,就是明静而住。这就是止的相貌,这个止里面也有明、也有静,就是没有其他的杂念,也没有昏沉,就是这么个境界。说我静坐的时候修止,修止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这个样子,就是明静而住。 这个明静而住有一个条件,就是你要知息出、知息入、知息长、知息短,要这样子。如果你不注意这个息的出入、长短,你不是妄想,你就是昏沉,因为我们打妄想习惯了,昏沉也习惯了,到了时候就要睡觉,不睡觉不行,打妄想,也是非打妄想不可,不打妄想不可以,我们习惯了这样子。现在静坐的时候修止,和我们的习惯相反,也不打妄想、也不昏沉,心里明明了了的,很明白地寂静住,这叫做止。有可能就这样你就能够明静而住了,但是有的时候无效,你是想要明静而住,他偏要有妄想,那怎么办呢?你可以计数,计数的时候,怎么计法呢?你注意你的腹部,腹部这口气一吸进来的时候,这肚子就膨胀起来;这口气呼出去以后,这肚子就落下来。所以知息出、知息入的时候,也就是你要注意你的腹部有起、有落,就是这样子。这样的时候,你就数这个起和落,肚子膨胀起来的时候,你若愿意都数也可以,这个起也数;落下来,这个气呼出去,这个肚子又落,也可以计数。这两个相貌,一个是膨胀起来、一个是落下来,你都可以计数。或者只计一个,譬如说肚子落下来,你就数一,再落的时候就数二,再落就数三,这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数这个数。 有一件事情要注意,这个息的出入是自然地出入,不是你叫它出,你叫它入,那就错了,你不可以下命令叫它出入的,它要出就出,它要入就入,你不要去控制它,你不要去推动它。你若控制它,你推动它,你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的,容易有病痛,所以你要听其自然的出入,这样子办法。这个自然的出入,如果你不能停止自己的妄想,你就数数,数这个腹部的起落,你不要注意鼻子,不要说是这个息从鼻子出去了,喔,你数一、二、三、四、五,不要这样子。你注意肚子这里的起落,你计这个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要这样子。这件事你熟能生巧,你熟了的时候,其中还可以变化的,也是可以变化的运用。现在不说,就说到这里。这样就叫做修止,这样叫做修止。假设你这个止你修不好的话,有的人一注意这个息的出入就紧张了,那你就不要这样子,就是另外想一个方法。另外想一个方法,我们现在是坐在地面上,你不妨就是农历每一个月的十五,十五的时候这个月亮是圆的,你把月圆的相貌记在心里面,记在心里面,你这两个手,左手放在右手上面,肘这个手放在腿上面,然后你心里面想这个手里面有一个圆的月,也就是圆光,圆的光明在手上,在手上,你在这里就注意这个圆光,心里面不要动。如果注意圆光,我注意一会它就有妄想,注意一会就打妄想,你还是可以数数,就在那个圆光上面现出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的字,在那个光明上现出来一,你就注意这个一,然后一没有了,你就注意二,其实一、二有没有都是自己的妄想,但是这个妄想是不得已不这样子。在圆光上现出个一来,过一会儿,一没有了,现出二来,二又没有了,现出三来,一直现到十,以后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能够帮助你明静而住,不打妄想,也是能的,这个止我就说到这里。 那么我们静坐的时候,我们先经行,经行的时候,你不要打妄想,你还是可以注意你的足的起落,这个脚在走路的时候一起、一落,其实是三个相貌:起、进、落,这个脚在走路的时候,有这三个相貌。你就注意脚的起、进、落,注意。经行的时候,心里面注意脚的起、进、落,也就是在修奢摩他的止,也是在修止,说我这时候我不愿意修止,不愿意修止,你修观也可以,思惟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的道理,也可以这样思惟。经行过去了,坐下来,坐下来的时候,你还是心里面先修止,修止的时间你自己酌量,原则上说,时间多一点。假设你修十五分钟的止,如果你们打过禅七,你的止的力量强的话,你修半小时的止也可以,如果你的止的力量强,这一支香都修止也是可以;但是第二支香你要修观,不要不修观,因为观也是非常重要的,要修观。修观的时间稍微短一点,不要修的时间很长,然后再修止,修止完了再修观,就止而后观,观而后止这样修。你能修得相应了,一支香是一个钟头,你有三十分钟相应,你身体就感觉到舒服,而这个舒服,是其他的事情得不到的一种舒服,这还是很殊胜的境界。你的这个寂静住,止观的功夫愈深,这个身体的舒服也继续地增长,也会增长的。这止观两个字,我就简单讲到这里。 其次我再告诉你们一件事,有的时候不自主的修止的时候,或者修观的时候,有其他的事情出现,出现在心里面,就是你并没有想那件事,但是那件事在心里面就现出来了,会有这种事情。会有这种事情,你怎么办呢?你把它排除去,不要想它。这个静坐的时候,有一件事你自己要决定,就是我自己要这样子就这样子,我不同意的事情通通取消,你要把握住这一点。我的意思就是止和观、观和止,另外其他的事情我都不同意;不同意,但是它会出现,出现,我一定取消它,我不接受,你一定要这样子做。如果你有不是属于止、也不属于观的事情出现了的时候,我感觉这个事情我很欢喜,哎呀!我有功夫了,我看见什么好的境界了,你随它去,对你不利,对你有危险,我告诉你这件事你要知道。我再重说一遍,你在这里打禅七,你举心动念,都要自己同意的事情,你保护它,不同意的事情,就取消,你不要随它去,你不可以随它去。 这个止观,第一支香五点一刻开始到六点一刻,是一个小时;经行的时候也是止观,盘腿坐还是止观,就是要这样用功。如果你学过佛法,在佛法里面有其它的殊胜的观法,是属于经论里面说的,都是可以的,你愿意修唯心识观也是可以,你愿意修一心三观也可以,或者是次第三观都可以,只要是佛法里面经律论说的都可以,不是佛法说的,你不要去打那个妄想,都排斥出去,这是一件事情。那么到六点一刻,我们就开静了。这个地方我说一下,我们止静的时候,打三下木鱼,开静的时候,打一下木鱼。但是我在香港的时候,看他们金山、高旻、还有天童寺,那些坐禅的人,在香港打禅七我参加过,他们有一个情形,早晨这一支香,他用引磬开静,他不用木鱼,用引磬开静,那也可以。早晨这一支香,止静的时候,打三下木鱼,开静的时候,打一下引磬,也可以这样子;但是你若愿意打一下木鱼开静,也可以,这是一件事。六点一刻到六点半,还是经行;六点半到七点的时候早斋,这里的老法师文戒老法师,他说我们不过斋堂,我们吃圆桌,吃圆桌的时候,我们就在吃圆桌的时候,我们就念供,念供的时候,念完供以后,我们立刻就结斋,结斋那个「饭食已讫」,改为「供佛已讫」,因为我们还没有吃,不是饭食已讫,我们改为供佛已讫,其他的都照我们平常的这个习惯这么做。这样供佛也完了,也结斋了,然后我们开始吃,开始吃的时候,就是随各人意,你愿意快吃你就快吃,你愿意慢吃你就慢吃,谁先吃完了,你就自己自动就可以离开,这里的主人告诉我这样做,我们就这样做,吃完了你自动离开,那么有人不习惯吃得快,你愿意慢吃,你就慢吃,也可以,但是你不可以太慢。这儿的功课表上说是半小时,我们再多开一刻钟,你最慢不要超过三刻钟,你应该吃完了。因为人家厨房里的人、护七的人还要打理,你吃得太慢怎么办呢,这是一件事。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观世音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什么是定?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着,就是大定。我们见色看得清楚,闻音声也听得清楚,这都是自性般若智慧。我们看不清楚、听不清楚,这就障碍出来了。什么障碍?烦恼,无明烦恼、见思烦恼、尘沙烦恼。修行不是修别的,放下烦恼而已。我们眼见色看得清楚,不放在心上,对了。不放在心上就是放下了,智慧就会开了;放在心上,它把智慧障碍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