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7


2014/9/4    热度:361   

 妙境法师: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三叹品、现灭诤品 7

   尔时,诸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希有!是般若波罗蜜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于色不取不舍故,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乃至一切种智不取不舍故。

  「尔时,诸天子白佛言:世尊!甚希有!是般若波罗蜜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于色不取不舍故,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乃至一切种智不取不舍故」,这是第三段「领解重叹」。第一段,须菩提说般若;第二段,就是佛认可;现在是第三段「领解重叹」,就是诸天听佛的认可,心里面感觉到很欢喜,所以又再加以赞叹。

  「尔时,诸天子白佛言」,就对佛说,「世尊!甚希有!」就是须菩提说般若,佛又说般若,这太希有了!世间上没有这件事,唯有佛法里边有这件事。这件事有什么好处呢?「是般若波罗蜜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须菩提为我们宣说的般若法门,发无上菩提心的菩萨,他能够努力地学习,就会「能令诸菩萨摩诃萨得萨婆若」,这个诸菩萨肯这样学习,就能够成就无上菩提,会得到这么广大庄严的功德。这个「萨婆若」,翻到中国话是「一切智」,就是佛的智慧,就是能成就佛的智慧。

  「于色不取不舍故」,这个成就佛的智慧,有什么相貌呢?怎么知道是成就佛的智慧了呢?「于色不取不舍故」,我们凡夫的人,对于一切的行相,美妙的就是爱,有爱着,就是「取」;这个丑陋的就弃舍,就不欢喜了。但是成就了佛智慧的人,观察一切的色相,是自性空的,在自性空里面,没有美、也没有丑的分别,所以「不取也不舍」,他心里面是平静、无分别的境界,所以就超越了凡夫的这种浅薄的境界,这是圣人的境界。当然这样的大智慧,到佛才是圆满的;初得圣道的人也是这样子,但是没有佛那样的圆满。

  「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这个「受」,有苦受、有乐受,苦恼的要弃舍,我感觉到满意的,当然就追求了;这个「想」,就是智慧,这个智慧低劣的境界、智慧高深的境界,那么这也是有取舍;这个「行」,就是或者做恶事、或者做善事,或者做世间的事、或者做出世间的功德,也是有胜、有劣的不同,也是有取、有舍的不同;「识」,就是了别,就是在受想行上有种种的分别,也是有高、有低,有胜、有劣,就是各式各样的情形;但是成就圣道的人,观察它是自性空的,心里面就不取也不舍,这是一种解释。

  其次呢,佛菩萨来度化众生的时候,他也要有形相,也现出来身相的境界,也要有眼耳鼻舌身意、也要有色受想行识,然后我们才能同他接触,我们才能看见他,他说话,我们才能听见;如果说是佛的大智慧离一切相的时候,这种境界,我们没有办法见闻的,我们不见也不闻,那就不能度化我们了;所以佛菩萨来度化我们,也现出来各式各样的形相,也会现出来的。但是这些事情上,现出这些形相上,就可以和众生接触了,才能教化众生、才能利益众生的,所以佛菩萨这些圣人,也不弃舍一切的色受想行识,也会现出来一切的色受想行识,但是佛菩萨、圣人都不取着,也不取着这一切的色受想行识,也不弃舍,因为也能度化众生,对于众生有利益,所以「不舍」,但是也不取着。

  有一个人想要见文殊菩萨,想要见文殊菩萨,那么当然这是佛教徒,见文殊菩萨,今天也想要见文殊菩萨、明天也想要见,今天也想,明天也想,老是见不到。有一天来了一个出家人,年纪很大了,穿的衣服很脏,好像很多年没有洗脸了,这个鼻涕……就是很污秽了。来了一个出家人,因为这个人佛教徒,看见出家人总有一点恭敬心;但是看见这个邋遢、不清净,心里不欢喜,也勉强的招呼他,也请他吃一餐饭,那么这个老比丘就走了;心里面还想要见文殊菩萨。

  后来有一天做个梦,说是今天来的那个老比丘就是文殊菩萨,你不认识他啊!这就是这个佛菩萨来教化众生的时候,他就是来考验你,考验你的智慧是高、是低?如果你能够见诸法实相的话,见一切法不取不舍,这就见到文殊菩萨了,是这样意思的。

  《金刚经》上:「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这上面说:「于色不取不舍故、于受想行识不取不舍故,乃至一切种智」,也是不取不舍,这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应该这样学习,学习成功了,就是这样了。这是诸天领解了佛前一段文说的认可的话,现在在这里再加以赞叹。

  尔时,佛观四众和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菩萨摩诃萨,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诸天,皆会坐。普观已,佛告释提桓因言:憍尸迦!

  「尔时,佛观四众和合,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菩萨摩诃萨,并四天王天乃至阿迦尼咤诸天,皆会坐。普观已,佛告释提桓因言」,前边一共有三大段。三大段,一个舍利弗般若是一段,须菩提般若是一段,然后释提桓因这一段,就是信解般若这是一段,这三段的般若说完了。这下边就再说明学习般若波罗蜜所成就的功德。本来前边也说到成就的功德了,但是这个功德是出世间的功德,就是得圣道的功德,你能够,小乘佛法得初果、得二果、得三果、得四果;大乘佛法得初地、二地、三地乃至第十地,这是出世间的圣德,这是最高深的境界,当然也是我们佛教徒所重视的。但是下面的文呢,所说的成就的功德,是另一种功德,另一种功德是什么功德呢?就是我们生活上有困难的这些事情。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如果你学习般若波罗蜜,就能够解除这一切困难,得到一些吉祥的事情,是这一类的功德。

  佛法是说得很高深,当然,这是佛法在世间流传的目的,但是世间上的众生有很多的灾难,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灾难,这是一个现实上的问题,也不能不解决,也不能不解决的,所以这下面呢,就是说这一方面的事情。

  这下面分二大段:第一段,我们若能学习受持、读诵,学习这般若波罗蜜呢,就能成就很多很多的功德,所以我们应该学习,这是一段。第二段呢,就是我随喜别人的功德,别人肯受持、读诵、正忆念、修止观,学习「行是般若波罗蜜不远离」,我发欢喜心,你学习般若波罗蜜,我心里面欢喜,我们佛教徒常用的语句,就是「随喜」,我随喜你的功德,你自己没有学习般若波罗蜜,但是你能随喜,你的功德也无量无边,这是第二段的意思。

  第一段里边又分三科,第一科就是这一品,这个〈三叹品〉一直到最后,说出来五种功德,我们学习般若波罗蜜会得到五种功德,说这件事。这个地方又分成二科,第一科说是我们能够受持般若得现在世的功德,不是将来,你现在能得到这种功德,这一科。这一科里分三科,第一科「佛普观大众而告天主」,这是第一科。

  「尔时,佛观四众」,这个时候,我们本师释迦牟尼佛的大悲心,来观察当时法会的四众弟子,这个「和合」就是集会的意思。「四众」,是那四众呢?是「比丘、比丘尼」,这是出家的二众;「优婆塞、优婆夷」,这是在家的二众;「及诸菩萨摩诃萨」,这表示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他们可能也有凡夫菩萨、也有圣位的菩萨。前面的这个四众呢,可能是发出离心的声闻人的四众;「菩萨摩诃萨」也是四众,就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他发了无上菩提心了,那么就称之为菩萨,如果没有发无上菩提心,他是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那他决定是有出离心了,不然他不出家,不需要出家,这是一部分。

  另外,还有「四天王天」的人,「乃至阿迦尼咤诸天」,这个「四天王天」就是欲界天,后边有详细说的;「乃至阿迦尼咤诸天」,这是色究竟天,就是色界天最高的一层天,叫「阿迦尼咤天」。那么有欲界天,也有色界天。「皆会坐」,都来到这里,来到法会,在这里坐。「普观已」,释迦牟尼佛的大悲眼,普遍地观察当时法会的大众以后,「佛告释提桓因言」,佛就开示这个释提桓因,就说了。

  佛的大悲心普观法会的四众,当然,假设佛现在对我们大家注意看一看,我们心里会感觉什么?我相信会感觉到欢喜,哎呀!佛注意我了!应该会发欢喜心,是这样意思。

  前面主要是舍利弗尊者、须菩提尊者说法,现在这里,佛就告诉释提桓因,释提桓因是个在家人,他不是出家人,对他说:「憍尸迦!」「释提桓因」翻到中国话,就是天主,三十三天里面的主人,所以称为天主。「憍尸迦」这个话呢,翻到中国话是「茧儿」,这个茧,作茧自缚这个茧,是他前一生在人间的名字,是前一生人间的名字。

  若菩萨摩诃萨、若比丘、若比丘尼、若优婆塞、若优婆夷、若诸天子、若诸天女,于是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

  「若菩萨摩诃萨、若比丘、若比丘尼、若优婆塞、若优婆夷、若诸天子、若诸天女,于是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这是第二科。前边是「佛普观大众而告天王」,现在是第二科「名受持般若为因」,为什么有功德了呢?因为你受持般若了,以此为因的关系。佛说假设这位菩萨摩诃萨发了无上菩提心了,或者是发出离心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或者是诸天子、诸天女,或者人间的人,或者天上的人,「于是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就是对于这个「般若波罗蜜」,这指什么般若波罗蜜?就是语言文字的般若波罗蜜。有实相般若,那是佛菩萨的清净智慧的境界;现在是说我们凡夫的,我们可以见闻的,我们这个白纸黑字,我们可以阅、可以读、可以思惟的,是这个般若波罗蜜。「若听、受持」,若是你肯发心去听,听人家来讲解,你肯来听;「受持」,这表示你信受,这个「受」,你有信心,而所听闻的道理不忘掉,这个「持」是不忘掉的意思,「受」,是你领受了,领受在心里面,领受在心里面没有忘掉,叫做「持」。「亲近」,就是常常地接近这个「般若波罗蜜」这部经,怎么亲近法呢?就是「读诵」,就是能够阅读它的文,而又能够诵,能够背下来。

  「为他说,正忆念」,你能够发欢喜心,为别人讲说般若的道理,而自己能正忆念。这个「正」,就是佛说的般若波罗蜜,佛说般若波罗蜜叫做「正」,它里边有道理,你要常忆念,忆念这个道理,佛说这个道理,当然这个道理不能够独立,要依靠文句才能显示出来,所以这个「忆念」应该有文和义,这两方面,把它显现在心里面,显现在心里面,那当然这里面也就有思惟的意思,思惟、观察,这样子。那么这就是一个,我们初开始学习般若的一个次第,就是「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还有「正忆念」,这就是我们学习般若的一个方法,这个方法,应该我们能做到。你若读禅师的语录,怎么办?我看很难有个下手处,你不知道怎么样办?但是释迦牟尼佛的大慈悲,告诉你能做到的,从你能做到的那地方开始学习,这就是显示出来佛的慈悲,不令我们为难,不令你为难,告诉你从现在这个地方向前开始迈步,这是佛的慈悲、大智慧境界。

  「不离萨婆若心」,这又一回事了,前面是你学习般若波罗蜜,你的目的是什么?这个地方有问题,这地方有点事情,就是「不离萨婆若心」,这个「心」是愿,「萨婆若心」就是希望成就佛智慧,你有这个愿,你现在你「听、受持、亲近、读诵、为他说、正忆念」,你的目的是什么?目的,我想要得无上菩提,你有这样的目的,你这个目的不要失掉。「不离萨婆若心」,你没有远离这件事,你有这个愿,你一方面学习般若波罗蜜,一方面有愿得无上菩提的愿,这样子。这里面有解、有信,有解、有行、有愿,当然,你现在在因地还没有得果,但是这几个字都有了,信、解、行、愿,有这四样,你能具足这四样功德了。

  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何以故?是善男子善女人谛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无相不能得无相便,无作不能得无作便;谛了知受想行识空,空不能得空便,乃至无作不能得无作便;乃至谛了知一切种智空,空不能得空便,乃至无作不能得无作便。何以故?是诸法自性不可得,无事可得便,谁受恼者?

  「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这下面就说得五种果,得五种好处。这第一个呢,但是这下边的文,得五种好处,但是有六段文。第一段文就是「魔不得便」。「诸天子!是人,魔、若魔天不能得其便」,这是第一种好处。这个「魔」,不是一般的鬼神,是天上的,就是魔王,是欲界顶天,欲界最高的一层天,就是魔天。这个「魔」是怎么回事情呢?他是破坏佛法的,障碍人修学圣道的,这个天,他就是愿意做这件事。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呢?这个人就是有这个领袖欲,有统治的这种欲,一切一切的人都要归我管,他的心情就是这样意思。

  这个外道,佛法以外的这些宗教,他也可以有种种的道理,也可以有种种修行的事情,也可以得到四禅八定,也可以得种种神通,这些人也不是太顺于这个魔的意思的,但是这些人不能够远离魔王的势力,还是不能的,他不能离开了魔王的势力,还是这个范围内里面转的;就算是他生到色界天、到无色界天,终究又从天上掉下来,还要回到欲界来的,所以魔王对这件事也不太介意。唯有佛菩萨,那他心里非常的不高兴,因为佛菩萨来到人间宣扬佛法、教化众生,众生若随顺佛教、来修学圣道,能够解脱欲界、色界、无色界,能超出三界,入无余涅槃,永久也不会再回来了。所以佛菩萨若是在世间一直地教化众生,把所有的众生都远离了三界,入涅槃了,魔王就没有统治的境界了,没有人归他管了,所以他很不高兴这件事,所以就是不欢喜佛在这里弘扬佛法,所以佛成道的时候,他就来障碍,当然他还是障碍不了的。

  「魔、若魔天」:这个「魔天」当然是欲界天,这个魔王,有个王,还有魔王的一些眷属;这个「若」这个字,也当及字讲,「魔及魔天」。「不能得其便」,说是我们佛教徒,你发出离心也好、你发无上菩提心也好,你若能学习般若波罗蜜,「为他说、正忆念,不离萨婆若心」的话,魔、若魔天不能来找你麻烦,「不能得其便」,不能有机会来找你麻烦的,不能,没有这种力量。

  这个魔王就是佛菩萨来教化众生,魔王有种种的障碍,我们相信了佛法、修学圣道的时候,魔也会来找麻烦。魔来找麻烦呢,他自己倒不现出来,他不现出来他的面目和你见面,他不,他就找其他的事情来找你麻烦,譬如说找一个人来毁辱你、来骂你;或者是叫你有病,总而言之就是叫你生烦恼、叫你不能学习佛法,就是这些事情,或者是现出一些恐怖的事情,或者是现出来一种可爱的事情,总而言之就是叫你生贪心、叫你生瞋心、叫你生恐怖心,叫你不能修行,就是来障碍这些事情。这个事情呢,现在总说一句,魔王想要找机会来捣乱,不可能的。

  「何以故?」什么原因是不能呢?「是善男子善女人谛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因为你学习般若波罗蜜的人,你能够正忆念,就是观色受想行识不可得,「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这句话,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你能这样观察呢,「谛了知色」是「空」的,这个「谛」就是很认真地、很深刻地这样观察,这叫做「谛」,不是马马虎虎的,马马虎虎不可以,你能观察这个色是空的、观察受想行识是空的,这样观察呢,你的心就不住色生心,不住受想行识生心,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心无所住了,你能达到这种境界,魔王就没有机会来捣乱,就不能了。

  这上面说「谛了知色空,空不能得空便」,因为魔王现的境界也是空,它也是因缘所生法,也是毕竟空,菩萨本身也是毕竟空,毕竟空里面没有彼此对立的形相的,魔王也不可得,自己也是不可得的,所以谁也不能向谁捣乱的,所以空不能得空的方便。譬如说这个火,火不能灭火,水才能灭火,这个火不能灭火,火与火是一个面目的;你现在观察魔王,观察魔所现的境界都是毕竟空的,观察自己也是毕竟空的,你常能够不远离这个正忆念的话,他就没有机会捣乱了;你本身贪瞋痴也不活动,没有烦恼的活动。

  当然这件事呢,初开始的时候,我们初开始学习佛法的人,魔王有可能会认为你这个人在那里静坐的时候打妄想,他不值得来捣乱,他可能不管这个事情;就是你有点工夫了,假设你能够三十分钟一念不生,你静坐的时候,三十分钟一念不生,没有妄想,然后你再观一切法空,无我、无我所,那时候他就有点事情了,他有点怕了,哎呀!这个人要得解脱了!他就有点怕你,就可能会捣乱。会捣乱的时候,所以我们用功修行的人,学习般若波罗蜜的人,你一方面静坐,修止观,一方面读这个《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读《金刚经》也是可以,常读经。常读经,经上佛菩萨的大智慧,一段一段,他说得非常圆满,你就容易从这里面得到智慧,得到智慧呢,这个魔王不能得便。如果你只是观一切法空,你若不读经,你的智慧还不容易圆满,有的时候,有些人来对你很恭敬、有的人来毁辱你,你可能:我这么有修行,应该恭敬我嘛!怎么可以毁辱我呢?你可能有这些作意,可能这样想;但是你若常常读经,你就不这样想了,恭敬和毁辱是无差别相。禅师说:「不与万法为伴侣」,这话真是说得不得了,这是禅师说的话,也就是修止观的人说的话。所以这个「空不能得空便」,你这样观一切法都是空了,空与空就没有这个捣乱的这件事的。

  「无相不能得无相便」,这空中是离一切相的,空里面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空中眼耳鼻舌身意不可得、空中恭敬不可得、空中毁辱也不可得,一切法都不可得,离一切相的,彼也是离一切相、此也是离一切相的,所以「无相不能得无相便」。

  「无作不能得无作便」,这个「作」是指心动说的,「无作」就是心不动了,心里面无分别,在一切境界上心不分别;在无分别的时候,魔王也不能够来向你捣乱,也没有机会给他捣乱的,所以叫做「无作不能得无作便」。

-----------------------------------------------------------------------------------------------------------------

更多妙境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真正持戒修行的人,不见世间过。世间人所犯的种种过失,假如他要真的不见,他不就变成白痴。那为什么叫不见?见如不见,绝不放在心上,是这个意思。修行人总比不修行人聪明,怎么可能修成白痴?「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要见到别人的过失,你把别人过失放在心上,挂在口上,常常说这个过失、说那个过失,你已经堕落、已经下降。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