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四卷 第66讲


2014/9/4    热度:179   

海云继梦法师:四十华严讲记 第四卷 第66讲

  《四十华严》第66讲(2008年12月6日)A

  我们今天再看一百页,第一百页,最后两行。我们先看一段经文,大家对对地方。

  “爾時文殊師利菩薩為善財童子而說偈言。善哉清淨功德海,佛子能來至我所,發起廣博大悲心,勇猛志求無上覺。為欲度脫諸有情,一切世間流轉苦,已發大願深如海,勤修一切菩薩行。”

  好,我们今天先看这个部分,前面主要是善财童子表达他本身的资格、资历,以及他的愿望,他的条件。那么,经过文殊师利菩萨的审核以后,认为具备这个资格,所以他讲了,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然后,愿意勤求善知识,这第二个条件;第三个,要行菩萨行。那么这个状况,文殊师利菩萨基本上认可,而且也赞叹他。那么接着善财童子就说,我要行菩萨行,我要修菩萨行,要学菩萨行,等等,一大堆的。

  你看他问的那十个问题啊,跟我们在问不一样。我们就“师父,要怎么开悟?”人家说“我要学开悟,我要进行,要怎么样,我愿意接受磨练,愿意怎么样、怎么样…”我们不是,”那你就把开悟给我,看要多少钱?”更何况你还不愿意付钱。你还说“这是无价之宝,释迦牟尼佛从来没收过报名费。”对不对?

  我们孔夫子比较贪心一点,说还要“自行束脩以上”矣。我就交啦。有没有听过?孔子,他说他教学生是有教无类,只要你能够具备束脩。束脩知道吗?束脩就是薪水就对啦,现在讲叫薪水。你能够供养,我就教你。这简单讲说,在古代,没有薪水制。那你连自己都吃不起,你要跟老师学什么?所以你弄到能够吃饭,温饱,给老师一点。老师只负责教书,他也不生产,那你当然要给老师吃嘛。还有一些吃的、住的等等,你要能打理,那我就教你。他是这样的。

  佛陀在印度,他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们都住在森林里,因为他在热带地方。孔夫子是在山东。对不对?在鲁国。冬天听说也很冷,我还没去过。可是佛陀在印度在南方,他没有冬天。他们那边还很多人,是一辈子不穿衣服的。他是很热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相比较,他们生活是不同,文化背景是不一样的。

  但是呢,他这里都没谈这些,他直接就讲,我要学,学菩萨行,要怎么修菩萨行,一连串。在语言模式上讲,这是一种诚恳。我们现在有很多同修也想求道。是不是叫求道啊,求法,但是带有一种投机心态,投机心,“师父,我来找你不错啦。”你很光荣咧!是我来找你的咧!带有这种心态。当然你没这样讲,你讲不清楚。那这样的话,你很难办道。

  所以绝对的谦虚,是很重要的。绝对的谦虚,他有他表达的方法。各位你想要了解的话,那你要看看中国的古书。四书、五经、十三经,要学六艺。六艺知道吗?我知道六艺,我背不出来。只有六个字而已啊,因为我五个字以上我都记不清楚啦。脑筋只有那么短,到四个字而已。在中国古代里,包括学武,武术啊,他都有这么样一个标准,就是做人一定要做好,要品性端正,做一个正人君子。这是一个基本条件。所有的想要教我们的人,他也在挑这个条件。

  各位这边,不知道有没有听过?我在台湾常常听到,我们中国人,老师教徒弟都要留一手。留一手不教,为什么?因为怕徒弟赢过师父。这个只有海岛民族才会有的,海岛民族才会有这种心态,不是台湾,是日本人留下来的毒素,一种毒素,他在分化,分化中国文化,中国不会留一手。有留一手的那个人,绝对不是大师级的。我跟你讲,真正大师级的,不会留一手。因为大家都会想把这一套传下去嘛,流芳百代,对不对?流芳万世嘛。怎么会留一手呢?大家都留一手,三代以后就没了,对不对?所以他不可能留一手。哪些状况会留一手呢?这个人人品有问题,那就会留一手啦。因为人品有问题,我不能把那精华给你啊。那给你,你会在社会上为非作歹,是这个问题。而那个东西也一定相关到大众的安全问题,他才会留。要不然他有什么好留的。对不对?雕刻,我教你,你会传出去,我不是有名嘛。人家一定会问,他的师父是谁啊,是不是这样?那怎么会留一手呢?这个是第一个系统,你要弄清楚。

  所以你心量一定要无限大。善知识在教不会留一手,有问题是你,你要记得啊,是学者本身,所以大家都在讲说“找不到好师父。”我跟你讲,我们是找不到好徒弟啊,知道吗?你在找的好师父是,有技术就好。我们在找的好徒弟,是要有人品。你要懂得这个原则。所以你要修学佛法,他更需要,更重视这个。儒释道三家都一样。要练武功啊,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因为武对人有伤害,因此他对人品有非常的要求。

  好,这个你弄清楚这一条限以外,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本质啊,有些东西是不可言说,那你要会善观察。你不善观察,你学不到。比如我们现在为什么学不好东西呢?你知道什么原因,你学不好呢?就主要的就是耐性。现在都讲快速。

  各位,我相信身上有很多玉,你知道古玉跟新玉有什么差别吗?要怎么辨别吗?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因为新玉都用机器的,都用钢钻,钢的工具在磨的。古代的玉啊,都用他山之石,同样是石头,来攻玉啊。所以他都慢慢磨,慢慢磨,慢慢磨。所以你看它是不是仿古玉,或者是古玉,你只要看它是有没有刀痕就知道啦。只要有刀痕的,通通是新的。因为古玉不是用刀的,他都是慢慢磨,慢慢磨,磨好久好久才磨得出来。所以它会温润嘛。

  现在不是啊,弄好画好以后,那机器“吱——”一下子就过了,都角头峥嵘的。有没有?因为你要讲快,讲速度,那就造成这种现象。那古代的人不是,他没有机器嘛,他只好慢慢来。

  所以,任何人自己本身啊,他都会有耐性去学。所以当你没有耐性的时候,好多要功夫的地方,你就学不来了。因为你没功夫嘛。没耐性怎么会养成功夫呢?功夫是耐着性子所养成来的。而修行更是要功夫,你没有耐着性子是学不来的。这个是大家要留意的。

  好,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之下,那现在问题就来了。善财童子直接开口的就是“我要学,请你告诉我。” “唯愿慈悲。广为我说。”说什么呢?我要学,如何学?谈这个问题。

  那么,文殊师利菩萨,应该从这里,我直接教你就可以啦。这个文殊师利菩萨绝对有资格可以教啦,他为什么不教?这是个问题啦。也就是亲近善知识这部分,文殊师利菩萨直接就叫他去找善知识。然后你到那边去问他,他来教你。

  这个老师不是不能教,可以教。但是我们现在很难,现在这个时代,叫你哪里跟谁学,你就回不来了,你知道吗?你没有那种本事。古代你看,他是这样,介绍你到哪里去学,去跟谁学什么。这个跟现在的教育是非常像,现在的教育是分科。你在学校有没有导师啊?学校啊,你在哪个班有没有一个老师负责?那么你的班其实有很多老师。其实有一个,你们叫什么?班主任啊,台湾是叫级任老师,级任,你这一年级的老师,那又叫做导师。这个是你的老师,其他就等于是老师聘来教你的。那聘来教你的这些,你要跟他学那一科专门的。当然老师会教你一科啦,其他的科是其他老师来教的。

  那,现在善财童子遇到情况跟这个一样,知道吗?跟这个一样。只是我们看的是,我在我的班级里,那很多老师来跟我教嘛。那么善财童子是出去找老师,一个一个问,意思是一样的。知道吗?这个情况你要弄清楚。那文殊师利菩萨是什么,就是他的班主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到最后,他不是成佛了吗,弥勒菩萨叫他说“那你要去找你的老师。”要做什么?找班主任是要拿证书嘛。对不对?我已经教你到这里,你已经毕业了,毕业了,就跟你的级任老师,跟你班主任要毕业证书嘛,是这样。

  到那个时候,班主任就说:“不要来了。回来干嘛?你还有一课还没。”哪一课呢?实习课,你要先到普贤菩萨那边去实践,去实际去做一下。全部弄完了,那毕业就好啦,证书不要紧了,因为你什么都会了。他就讲这个问题。

  所以在这里啊,在理论上,他有一个问题就是——参访善知识,直接就是在学“云何学菩萨行?乃至云何令普贤行速得圆满”。参访善知识是在这里。

  我们现在在参访善知识是什么?是什么?你知道吗?是过瘾,过瘾啦。你们我不知道啊,可能素质比较好。我带了很多人去找我师父,我师父红包收好多啊,我就看着他,替他数红包。早期带了很多同修去参访很多善知识,听说嘛,我们就带着学善财童子参访很多善知识。大家在这个地方,那个,拿捏不到。到那边都问东问西的。你不会问。

  你注意,善财童子不管遇到哪个善知识,先问这十个问题,“云何学菩萨行,乃至云何行普贤行速得圆满。”他是都问这个。善知识会不会答,那你自己听了以后应不应机就知道。你不问这些,问那些有的没有的,没有用。那不是参访善知识,那个叫游山玩水。你去找,也不过是找个过瘾。不一样。

  所以,在修学上,我们先弄清楚这个原则跟方向,找到善知识就是要请法。我们现在很多同修,依止善知识,那就好像依止明星一样。你弄错啦。你要从善知识那边学到应有的法,跟善知识在一起一次,而没有法味的受益啊,那你就等于背了因果一样,什么因果?你付了钱没拿东西,就变成这样,那这个因果下面你就要背啦。你假如是付了钱没拿东西,不要紧啦。下辈子东西一定会还给你啦。你现在找善知识,你是拿了东西没给钱。这个你就麻烦啦。拿了什么东西?拿了善知识的时间而没有请法,然后回来你会很高兴。

  所以你去注意看看。到藏区的,你大概拿不到东西,因为他没东西给你,有的大概小玩意啦,包包、吊饰的那一些。你在汉地的师父里,你去找大概会带很多经书回来,有没有?这里我是不知道啦。台湾是你到哪个师父那边去,尤其闭关的、住山的,奇怪住山的他还有很多书诶。你会带很多书来,这个是很矛盾的。他一倡印,就山下很多人帮他运上山。然后呢,山下很多人到山上去,去拜访他,然后又把很多书带回家。带回家放哪里?放仓库,不是装在脑袋里。那这个你就麻烦啦。

  你去呢,没有真正论道,而是在那边说东说西,“师父住在这里,风水很好,地理开阔,身体健康,师父的豆沙包好吃”,然后呢,“下次我会再来”,就回家了,包一堆书就回去啦。这个你要背因果。师父陪着你,你一直听不进去。然后一直讲这些闲杂言语,不对。

  你每次要出访,一定内心要有所准备。你要怎么准备啊?善财童子当然有准备啦,他的层次不用我们教啦。但是各位你要有一个准备,你去参访这个善知识,他是专长于哪一方面,你要弄清楚。那你假如都不认识,或者偶尔碰到,我就游山玩水,刚好有个人在那边打坐,我就问问看,聊一聊。诶,那个随机偶得,可以。但是你也有一个专。比如你的法门,你在修行中遇到什么瓶颈、媒介,可以请开示。那你的收益就大。因为你有一个你的疑情一直带着,你也一直在摸索,你在解决这些困难。诶,那这些善知识的开示都很重要。

  那你假如认识知道对方,也知道他专攻哪一部分,那你要去拜访他,那你就准备好,就这十个问题。你问的可能广、可能浅,而且这十个问题十个层次,你在问那个层次,你要弄得很清楚。这个很清楚啊。

  所以,我希望各位多参访、多学习,但是呢,不要漫无目标。遇到善知识绝对不要胡扯一通。尤其论是非,那是最不好。一定要把法提出来,请教。那你现在进行到哪里,你的程度怎么样?这个你要提出来。有些问题太浅了,就不要问了。

  今年,有一个记者问我说:“你为什么要出家?”我说你这个问题要问刚出家的人,你问我老出家的,我已经忘了我为什么出家。你问我干嘛?对不对?同样你问一个老修行人说,为什么要学佛?他没有安全人员啊,要有保全,一定把你丢出去啦。不是说不能问这些,你要看嘛,那个,我们同修里弄清楚就好了。你跑了那么远,跋山涉水跑到四五千公尺以上的地方去,遇到一位半仙的人,结果你问他这种东西,你不怕从云端上摔下来?

  所以你要问的是,要问有价值、有分量的东西嘛。那你平常,你就要先过滤了,平常就要先过滤了。因为你平常对法不够尊重,也不够细心,也没有实践,所以一到问啊,“哎呀。要问,对,我听过。海云法师说要问。”那就随便问了一个,临时从脑筋里挤一根羽毛出来,拿着鸡毛当令箭就算问了。不是,你要去,一定要准备好,这个要弄清楚。

  这是一些前提性啊。就是说在经文里啊,他有这些叫思维模式,他前提性你要先具备。

  那么你在参访善知识的时候,这些行法就全部展现了。下面,我们下次再来讲就五十三参开始了,每一参、每一参你要讲下去了。大概我们一次十天啊,就把一参讲完了。那都是基于这样的前提来的。

  那么现在呢?文殊师利菩萨听了善财童子的这个请法以后,我们来看看啊,文殊菩萨他怎么样子来处理这个问题。这是他的第一名,最优秀的学生,得意门生嘛。他是怎么处理的。

  他说:“善哉清净功德海,佛子能来至我所”。这是称赞他,善哉,是赞美嘛,清净功德海。难得啊,我们有个功德就不得了了,人家还功德海,我们还作意修功德,人家还清净功德。你看看。换句话说,这个学生的程度、品德、条件、内涵等等,那文殊师利菩萨都很清楚。然后你到我这里来,你有这么高的条件,这么优秀能来到我这里。那这有两个意义:

  第一个意义,是人现前。这个相有。

  第二个意义,是你的法跟我相应。你要得这个法是跟我相应的,我可以告诉你。

  各位不要看这种情况,你来了。你来了,有两种来法,一种是你的这个人,讲明白一点,这一块肉来到我面前,这样子而已。这个叫色身现前,这个只是个缘。重点是第二个,你的心有没有来。

  各位都有前面讲的欲望心、热情心,这个不算,这个不会相应。这个跟正法不相应。正法相应的是真心、恳切心、那恭敬心,你一定要具备。因为我们通常都是这么讲的,修学佛法一分恭敬一分成就,你如何表达你的恭敬?你在家里,你自己每天做功课,每天供养一定要有,上香,对不对?供水,一定要有啊。那,你喜欢吃的糖果啦,饼干啦,那个都可以供。买回来先供。不要买回来先吃,吃到剩下空袋子,才想到“啊,我忘啦。” 佛没表情,佛有表情,一定歪一边。你养成习惯,买回家的先供。水果买回来是先供。供就摆上去以后就,当然你有这么好的供养具是最好,没有也无所谓。但是你总要有个东西,放着这些供品。那,上个香,拜个三拜,简单嘛。诶,这个会做很好的示范,给家里的小孩子做示范。

  像你回家也是先拜三拜。要出去,也是拜三拜。家有主人,这个三宝,在家客堂,就是主人。那你回来跟你离开,都跟主人报告,那就等于告诉小孩子说,“你们要出去,跟爸爸妈妈讲一声。”不要爸爸妈妈讲了,找了半天啊,奇怪怎么都不在?原来跑出去啦。这个,出入门户,要跟长辈打招呼,要跟家人有个交代啊。我要出去哪里,多久回来,这个都要交代。这个都是生命教育的内容,都是人个性端正的基本要件,你不能没有。你要留意到这个部分。

  那么当你能够这样进行的时候,我现在从行者备办这些供养,大概花一个月至少两次。初一、十五。水果也最少两次,水果你不会一个月都不吃水果嘛。买了,每天要吃的,你就先供。明天再买来供,再把今天收起来,那是最好。经济能力不够呢,那你就免吧。早上供了晚上吃嘛,这个都可以,没有关系。不管怎么样,你先表达一个诚意。

  好,就在这个表达的时候,你在想,这个就是修行啊,“我这样供算吗?有意义吗?我这样供对吗?能够跟佛菩萨相应吗?”诶,这个是真修行啊!供这些东西只是个媒介,知道吗?当你这样思维的时候“我这样供对吗?有意义吗?”这个在什么?锻炼你清净功德海,在锻炼你“能来至我所”,跟佛菩萨相应的心。是在锻炼这个东西,这是真修行,其他都是媒介。

  你去注意看看,回去翻翻看,《普贤行愿品》,广修供养里头,这些供养叫供养具,“诸供养中法供养最”,什么叫法供养最?“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发菩提心供养,行菩萨道供养”(如说修行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一共有七条,你回去算算看。法供养一共有七条,是七菩提分。七菩提分在原始佛教里叫做七菩提分。念觉分、择法觉分、喜觉分、精进觉分、倚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来到华严,他已经改变啦,还是七菩提分,他是扩大。你借着这个媒介在供养的时候叫供养具,在这个供养的当中再加上法供养,那你这个供养最殊胜。

  现在我跟你肯定,所有人讲这个东西都讲歪了。他怎么歪了?“买水果、买花供养不如我诵经供养”,因为法供养嘛,法供养变诵经了。法供养变成“我讲给你听,那可以吗?那我讲给你听,胜过我买东西供养,那我讲完半个钟头换你讲给我听,那我们两个供养都不得了”。对不对?那是法供养?那不是,那叫“说法供养”、诵经供养,不是法供养。

  法供养是那七条,七菩提分扩大。你透过…比如说我现在,我是跟各位说法供养,供养各位。那我一面讲,我就要在想,“我有没有讲错?我这样讲对吗?”我讲给你听,不是你听,上面有人听啊,天龙八部在听啊,下面有人听啊,三恶道在听啊,十方诸佛菩萨也在听。我要乱讲,那你就知道,阿弥陀佛会跟阎罗王讲“你给我记下来”。到时候他搭慈航到我这里,你就航慈到你那里。倒着开,开到你那里。这不能乱讲。所以你一定要守得住。这个反省很重要!

  我要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发菩提心供养,行菩萨道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你要留意到这些,你都要掌握得住啊!随时随地起心动念都在这个范围里。你要不在这个范围里,那就《地藏经》讲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关键就在这里。

  所以你看看,你怎么相应?你要跟诸佛菩萨、要跟善知识相应,不是你想的,我跟你讲。你要知道,你这样想对不对?你真正能相应吗?佛真的这样讲吗?佛讲的意思是这样吗?你有没有想过?你都没想过啊。“我讲的算,我说得算,”你比佛了不起啊?那不是啊。我们要留意到这一点,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就经常在审核自己。他不是在审核别人,审核自己。你能够审核自己,你就能够跟诸佛菩萨相应,“能来至我所”。你假如不审核自己,不把自己的心好好地调理一下的话,你跟诸佛菩萨跟善知识都不能相应。你所有的善知识,不管哪一位,你要跟他相续,跟他请法,你一定要把他当作诸佛菩萨,这种恭敬才可以。要不然不行啊,这是一个绝对的关键,绝对不要侥幸!

  所以,谈这个心相应,他不是买体育彩票,他会中奖的。不是。都是你前辈子有修、有缘,才会成熟。假如你没修,没缘,不会成熟。善知识在你对面你也看不到。

  有一次啊,我在高速公路休息站。因为我喜欢喝茶,到休息站就找卖茶的店去喝好茶,又免费。我通常我是穿便服啦,因为开车到处跑,穿着制服很不方便。我要穿便服,老板也不认识我。他因为要卖茶,所以就泡最好的茶给我。我就每次都跟他买一点,总不能白吃白喝嘛。

  那,有一次就在那边跟他聊聊聊。那有个人:“诶,这里听说吃茶免费啊?”

  我说:“吃茶免费,要因果。”钱可以不要,因果要付啊。哪有免费的事?

  他就在那边讲讲讲,讲了半天,突然间:“你认不认识,有一个电视上面那个海云法师?”

  我说:“我跟他很熟诶。”

  他说:“我越听你讲话呵,越觉得你像他。”

  我说:“你搞错啦,是他像我,怎么我像他?这样讲话不礼貌。”

  他一想:“嗯,对,他比较像你。”

  慢慢慢慢,那个老板一听:“什么什么?”他说,“我每天早上九点半到十点半都在听。”他在听。

  我说:“现在不是十点吗?早上十点。那不是现在他在电视上吗?”

  那老板马上把电视打开:“诶,这个就是那一个啊!”

  那个要喝免费茶的,就那样看了半天,他说:“越看你越像他。”

  我说:“像不像没关系啦。你是要脸上像呢?还是里面讲的那些像?”

  他说:“脸上是很像。”

  诶,旁边就有一个讲:“他脸他不像,他像另外一个人。”

  我说:“像谁?”

  他:“刘刘….”刘了半天,刘德华跑出来了。

  我说:“你认识刘德华?”

  他说:“不认识,看电影看过。”

  我说:“是这样。”

  他说:“你跟他?”

  我说:“有一天,我们两个会共同拍戏,叫做真假和尚。”

  这个时候,他才肯定说:“啊,原来你是海云法师啊。”

  我说:“那有意义吗?”

  他说:“有,有意义。我一直要问你一个问题。”

  我说:“那就问吧,既然来了。”

  他说:“因果这个东西啊,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那当然问题就很多,现在不是讲因果啦。我是跟各位讲说,你要相应不是人的相应,是心的相应。因为他这个问题已经带很久啦。因果这个东西,是佛教里头很重要的一个理论。他其实是印度文化。中国没有因果的观念。可是呢,诶,没有因果的理论,但是有因果的观念。所以,当佛教把印度的这因果观念带到中国以后,他就很快把这个因果理论给形成了。但是我们从来没有去注意到,因果理论应该要如何表达。因为古代不用表达。因为一讲因果你懂我懂,大家懂,就好了。话讲那么多没意义。所以,你去查词典,没有真正的定义。这个我们现在不讲啦。其实这个跟各位讲过很多啦。我们现在不是要谈这个。

  我是要跟各位谈说,那个心相应的地方。他几乎每天都在看,有这个问题,他一直没问。他问题留着很久。我相信各位,你学佛一段时间,一定有很多疑情。那么那个疑情你自己一定要做记录。不做记录,你突然冒出来的,很有可能,你会发觉参差不齐。一会儿问的好像三岁小孩的,一会儿问的又好像八十老翁的。那这个问题差距那么大,那你是在整师父。

  怎么整你知道吗?因为各位你不知道,你只认为说你问的问题,是你要问的,可是你知道吗?很多同修说“过年要不要到北京来?”我说不能来。为什么?因为过年那段期间啊,我们大概有五千个人要来问问题,你知道那五千个人,我就像抽签在回答一样。有的阿猫的问题,有的阿狗的问题,有的他爸爸的问题,有点他儿子的问题,有的他水族箱里面的问题,有的他那狗要不要养的问题。他通通问你啊。不但是这个样子,你这边跟他讲完了,又回头来这边,“师父,那禅定中要怎么样怎么样?”我要从阿猫阿狗那边跳到禅定里头,这个讲完了。前面问“师父,坛城怎么布置啊?”我要从禅法要挤到密法里面去。一直在这面转。这个,在你来讲,我就这个问题而已。每个人都说“师父,我只要五分钟就好,你给我五分钟。”后面一百个人都五分钟,你看要多久?对不对?大家都是这样。因为你不会去想到实际的客观问题。

  所以我常跟各位讲说,你想想看,你是遇到我这个无所不知,也无所不会,所以我会随便跟你作答了,也只能说随便作答。那你要是遇到那个老夫子形的,他只会那一块,那你问这些啊,他就全部不理你啦。

  这个你就要留意到,你真的是有问题要问,真的要请法,那你要准备好。不是在过年期间,到大法会活动的时候,怎么跟你作答呢?你要是都认为这样都是不重要,不要紧,五分钟讲好就好。其实你讲、说明你的问题都不止五分钟啊。讲完以后,师父只有说是或不是,对或不对,只能讲这样嘛,对不对?五分钟你能讲什么?

  所以,你要求法一定要注意,自己在内心里头先酝酿。酝酿以后你的心才能“自来至我所”。要不然,你只有一块肉,蹦蹦蹦,跳到这里来而已。嗯?知道吗?希望各位,不要像那只猫一样,下辈子又来了,那只有那块肉带着毛来而已啊。你要是把你的心来,你的心出三界,你的生命才会精彩才会灿烂。好吧?

  看第三句:“发起广博大悲心,勇猛志求无上觉”。来到我这里,才发起广博大悲心吗?不是。当然是讲善财童子啊,早就发起广博大悲心。“勇猛志求无上觉”,这个叫上求佛道。你记得这两句在一起,他的语言的次第,你要弄清楚。要想成佛,这个无上觉就是成佛,想要求成佛,他的基础是大悲心。有没有?

  大家都要求智慧,“听说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文殊菩萨为佛母,对不对,为十方一切诸佛佛母,那,只要有智慧就能成佛”,那你就搞错了。

  我们前面的条件讲,智慧是从善根培养的,十种无疲厌心那边培养的;再来就是福德,福德就是大悲心。大悲心,我跟各位讲,就是度众生。度众生,绝对从你家里的人度起!你记得这个原则。你假如家里的人度不动,我跟你肯定,百分之九十五的概率,是你的人格性不健全,你不用问。我不是说谁啊,说到你纯属巧合。那种剧情绝对真实。

  你自己去留意看看,很多同修很认真在佛教内发心,大菩萨,你不要去跟人家讲说我讲的,这些大菩萨,都很发心在佛教里非常有名。我相信大陆也一样。因为中国人同一此心,流着同样的血液,犯同样的毛病。在台湾很有名,哇,讲经讲多好啊,哇,服务多好啊,就是他太太,打死也不信佛。为什么?你就是没有把家里弄好。

  很多优婆夷,女众啊,是女强人,她也是自己开着宾士,宾士这里叫什么?奔驰,奔驰600,开着奔驰600,到哪里都是散财童子,供养一大堆。我就不知道她钱从哪里来的。跟先生二十年不讲话。你说这样怎么办?这个,你弄错啦,学佛不是这样学。

  她为什么要这样子?她这是转移人生的苦闷,这只是转移而已。因为你在家里合不来,说要离婚,没面子。当时人家反对我硬要,要了以后,人家说你要自己负责。好了,现在呢?我总换个舞台嘛。佛教里刚好啊,让她发挥。

  但是我告诉你,基本上这个不对。不是说你要发心不好。你一定要从家里开始,这个才叫做真心,你要想办法,解决你家里的这个矛盾。因为那是你内心的最痛,这个痛一定要先解决。这个痛你解决,告诉你,成佛已经成了一半。这个你不解决啊,我告诉你,你听经啊每次都快要开悟了,每次都快要,就差一点点。每次禅修也是快要开悟了。每次念佛都快要一心不乱啦。快快,都快,都差一寸而已。你再垫高五尺,他还是差一寸。你再过五百年,他还差一寸。你再过无量阿僧奇劫,他还是差一寸。因为你心里的这个问题没解决。知道吗?但你这个一解决,那一寸“嘣”马上补上去,你放心。所以,你一定要知道,家里的这些人他不是业障,他是大菩萨!他要让你去看清楚,你自己的生命是问题出在哪里?可是你往往在这里,把他掩盖了,装糊涂啦。没看到就好,一转眼过去了。

  那两个人,不止两个人,三五个,同屋子里那几个,他已经养成一个共同的模式。遇到问题要起来,还是不要吵,各走各的。所以一个家庭啊,有一个家庭五个姓。有一个家庭五个人住五个地方。这个叫家吗?这个叫章鱼。章鱼知道吗?很多只脚,看起来像一个家,其实没有。他那个家只是在交代人家,告诉别人,说我有个家这样而已,像好像正常人,其实他不正常。

  我不是批评,我只是提醒各位,你家里的问题,一定要先解决。你会转为在外面发展的时候,那是一种逃避行为,心里的逃避现象。我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跟心理医师谘商过啊,一谈就知道。我不是谘商师,但是我告诉你,这种逃避现象很清楚。因为我们在禅修,禅修不止打坐,包括你念佛诵经啊,你都可以看得很清楚。家里是一个安乐窝,是一个幸福的巢,知道吗?你怎么会变成一个逃避的地方呢?那你基本上,你已经弄错啦。基本上你已经走相反的路啦。

  就是,我们在外面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有所伤害的时候,我们一定回家来疗伤嘛。现在不是,你在家里你就已经把自己弄伤了。所以你疗伤你就跑到外面去了,跑到道场里面去啦。道场变成你疗伤的地方,你不是弄错了吗?弄清楚啊。

  提醒各位,从这个地方下手,你的人生会彻底改观。(众鼓掌)我希望各位,学佛的时候从这里来。我相信你在这里听经,你会发现,我并不是说叫你从念佛来,从诵经来,我都是叫你从这地方校正过来。因为你这里不弄好,人格性不健全,你看佛法,就跟看梵高的画一样,弯弯曲曲的啦。本来是直直一条路,因为他有梅毒啊,他中了梅毒,所以他的路,他看起来的路就弯弯曲曲的。你不要跟他一样,你没有梅毒。你叫没毒,他是有梅毒,你是没毒啊。你不要跟他一样毒啊,看成弯弯扭扭的。不是。我们是很正常的人。

  所以,你有哪里不太好的时候,就要开始转了。不要逃避,决不能逃避。

  尤其家庭生活,他是快乐的源泉,泉源,我发音不正确,呵呵,这个,家里是你人生的根据地。所以中国人一直重视家庭就是这样。今天你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以后,你抛家,这句话好像言重了,差不多啦,不要家了,离弃家了,那你就变成法界中的孤儿。好好地把自己的家整理,整顿好。那你才有可能真正地修行。

  这是我们一再地跟各位讲的,健全的人格以后,才有健全的家庭生活跟社会生活。没有健全的家庭生活跟健全的社会生活,那不行。

  当然在一起难免吵架,吵就吵嘛,那有什么关系啊。夫妻吵架只有一个原则,不要累积就好。人都有个性嘛,都还是凡夫嘛。太太一生气,各个都变母老虎,对不对?母老虎不要紧,你要变成母夜叉就好。那你生气嘛,生气完了就算了。不要累积起来,三年前,五年前,十年前都记起来。这样不好,这就有嗔心。先生一发脾气,像皇帝一样,暴君一样。这也难免啦,因为在外面有些压力,回家发泄嘛,所以才叫做安乐窝。家里就要像出气筒,承受那个压力。发完就算了。彼此要了解一下,过了就好。因为你要知道,家里能够这样,脾气发了以后,过了就好,那就幸福啦。要都没有脾气啊,恐怕还是假的呵。对不对?当然,能够都不吵架是最好。但是家庭生活,你一定要去面对他。

  你说“这师父怎么讲这些呢?应该叫我们不能吵架。”那你就压抑。压抑就扭曲,扭曲以后呢,大家都向外发展。你怎么发展,我就不知道了。

  好,我们要理顺,人生的部分,家庭生活这个部分你一定要理顺。有任何,在家里有任何的冲突,一定养成一个习惯,“谁叫我是她的先生,所以母老虎发飚的时候我只有。代花承受。”因为她是你老婆嘛。她弄错什么,你也要通通接受啊,你知道吗?你是人家的太太,他是先生,要不然你们当时海誓山盟、海枯石烂干什么?你要对自己的誓言负责嘛。那你就要接受他。过了就好,过了,不要一直积恨。现在我们难就难在这里,这个东西不会处理。他发了脾气伤了我的心,然后呢,他发一次,你要伤心三个月。那三个月内,每个月发一次,那你就一直累积起来了。过了就算了,也不要要求他道歉。没什么好道歉,夫妻在一起有什么好道歉的,都在家里嘛。距离又那么小,他也道歉,你也道歉,头会撞到头。不用了,大家知道就好了,过了就好。因为有些东西是讲不清的,尤其家庭生活里,法官都难断家务事,对不对?更何况我们自己,我们自己更扯不清。

  所以家庭生活一定要先弄清楚。因为那是你最主要的一个平台,人生的平台,是你的最重要的一个立足点跟依据,心里的依托处,你必须要架构起来。佛法当然可以给你做依靠,没有错,但是成为你逃避的地方,那是世间人寻求宣泄的地方,不是要生命改造的。要进行生命改造的人,一定把家里这个大后方,对不对,大后方处理好,那,你要进行生命改造很快。

  所以这里讲到,要求成佛,就要以广博大悲心饶益众生,要饶益众生从家里开始。你离开家里去利益天下人,那是假的啦,一切皆虚幻。对不对?而你把家里的弄好,那我告诉你,你要利益天下人,那才是真的。

  好吧,我们休息一下,等一下往下再讲。

  《四十华严》第66讲(2008年12月6日)A

  我们今天再看经文一百零一页,第二行。我们从第二行看起。

  “為欲度脫諸有情,一切世間流轉苦,已發大願深如海,勤修一切菩薩行。”

  这个都是,对善财童子的认知与称赞。

  我们现在也很会称赞,都是不着边际的应酬话,那个称赞只能叫应酬话。大家见面彼此礼貌上寒暄啊,那只有这样,不是生命中的东西。

  那么,这里我跟各位谈,另外一个问题。我相信,只要用功的同修,一段时间的,他大概都会发现这个问题。也就是,我们常讲法界,他跟这个世间到底差别在哪里?我们都说“我们在法界里,从来没有离开这个法界,可是我们又要出世间、入法界。到底法界在哪里?”你有没有感觉到这个矛盾?我们要出离嘛,了生死出三界,出三界要入法界,那法界在哪里?这关键就在这里。

  就从刚才这个地方讲起。你到文殊师利菩萨这里来,你是世间来?还是法界来?你要世间来,就是这块肉来嘛,对不对,这个色身形象来嘛,这个叫世间。假如你只有这个东西,你再怎么学佛,再怎么样子地精进用功,无效。因为你就在这个世间里嘛。顶多啦,你按照佛陀的教法很认真地去修啊,证阿罗汉,七信位,破我执。你连法执都破不了。要留意到啊。法执破不了啊,不是你到八信,到不了九信,因为你从七信就已经什么,定型了。所以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在这个地方,你看文殊菩萨第一个告诉我们,世间是什么?你弄清楚,法界是什么,你弄清楚。你用心你才能入法界,不用心你不能入法界。这个是很麻烦的,你也知道你在用心,可是你用的是欲望心、妄想心,不是真心。那你要怎么用真心?你一定要运用刚才所讲的方法,“你到底这样做对吗?”而且要从具体的事相来。

  每天供佛、上香。自己家里能不能上香啊?可以吧。大小不拘,庄严与否不拘,你就简单的一个佛像。我们广化寺这边很多啊,你要请一张回去。你不要挑,“哎呀,我要观世音菩萨,怎么都是地藏菩萨?”今天是金地藏来了,地藏菩萨像很多。你随缘一个,将来你跟谁特别相应,跟哪个菩萨特别相应,以后自然会出现,你都别在意。你现在就请一尊回去。

  弄个香炉,香炉会不会做?自己做啊,不要老是买啊。你弄个盘子,一个碟子就好,碟子,那里面没有香灰,那香放下去啊,卧香放下去啊,就会熄掉。那用一张纸折一折,折波浪形这样子。那香呢短短的就可以,不要太长,大概十分钟左右的就好了,你要不会的话,大概十公分以内,不要太长。点了,这个就麻烦啦。那个香上有火,要怎么办?也不对,也不好。你就这样动两下,它就熄啦。

  师父真的很累,连这个都要教咧。就是这样子。

  那有些人呢,当然看你跟哪个师父修啊,他就有要求,这个香是哪一个手拿的。然后他不是这样摇熄,他是“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嗡嘛呢叭咪吽……”那无所谓了。那你有人教,你就学嘛。没人教你就不要学嘛。有人教就学。

  供了以后,有的说,佛从这边来?从这边来啊?都不要紧,不要烧起来就好。就烧香就好啦。香供、水供。有的人在起观的时候发觉,我要先供水再供香,因为香是火,水跟火怎么搭配,有的先供火先供香。这个都是你用心的地方啊,没有对不对。有的人是先火后水,有的人他是先水后火,对他人生能顺畅,什么都可以,对不对?你不要做坏事就好。

  那你在修法中啊,慢慢去调。就像我们讲数息法一样,你一定守住风门。可是有些人守住风门,就会高血压。那你就调下来,守住丹田。然后有的守住风门会低血压,那你就调下来,到眉间或者到百会。那不是对不对的问题,那是你的体质的问题嘛。你要调,这样供。

  在供的时候,这是例行的经常事,不要把他变成惯性。而是要在这个过程里呢,你自己要慢慢地去感受,“我这样用心对吗?我这样用功对吗?我要怎么样做会更好。” 你都在这小地方去改进。然后呢,你会点灯,因为我们都在看嘛。我只教你两个啊。一个香啊,一个水啊。然后,水果跟花嘛,水果跟花不一定在那个时候。那,你可能会看到,庙里还有点蜡烛,还要点灯。

  那你自己,随着缘慢慢扩大,你不要一下子通通要弄齐。因为我们在成长嘛,一步一步来。那你在重要的时刻,比如你的生日,父母的生日,或者过年,你会把他弄得很丰盛。对不对?很丰盛的供养嘛。但是在这些供养当中,你就起那个观念“我这样供养,我为什么要弄这么丰盛?是因为祈求明年发财。”这是一个动机嘛。那你想祈求明年发财对不对?没有说一定错啊。假如你现在赚的钱很拮据的时候,这个时候发财不是不好。假如你每年都想发财,你有问题了。但是有些状况,有时候是需要的,那不要紧。这个对不对,只有你知道。

  你自己这样去想,“我要怎么做,我是不是为利益众生而来做这广大供养?我是不是行菩萨道来做这广大供养。那我在这里做,那跟众生有什么关系?”你慢慢地,你就调你入法界了,你就会用心了。

  刚开始这个用心,我只是跟各位举个例子提一下,你可能根本用不上,但是我相信三五年以后,你很自然的就会到达那样的一个状态,“诶,我现在是怎么样。”那样就是师父问你说“你在哪里啊?”师父不会问你这个色身在哪里,你已经来到面前了,还问你在哪里?对不对?你总不会说我在极乐世界打给你的吧。那你来到这里,我不是问你色身的问题,问你的心现在在哪里。就是指这个。那这个时候是在法界里。你知道吗?就是这个东西。

  慢慢地调试,训练自己。法界,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转进去了,任何人都不可能,包括六祖惠能。你不要以为他开悟,他开悟为什么躲在猎人队里十五年,对不对?在猎人队里头那十五年,也是很精彩啊,因为很多人造口业。人家只说在猎人队里十五年,你就替他讲很多好话。他在里面只是过正常生活,猎人的生活而已。但最重要的,他在训练他的心怎么入法界,关键是在这个地方。

  那现在呢,各位,你有这个福报,一起步就在训练入法界,你的因缘善根福德是比六祖惠能要好得太多了!(众鼓掌)

  现在也是一样。“为欲度脱诸有情”,那各位想想看,你要行菩萨道啊,度诸有情啊,那你所做的对吗?你要留意到啊。因为你所想要做的,很有可能,只是你想要做的,不是真的菩萨道。因为你想要做的当中,是你的欲望,你的习气,不是真的菩萨道。

  那真的菩萨道,我要跟各位谈的是菩萨道的这个东西,他跟你想象的不一样。一般人想象的是“我有钱,我要救济。”你就拿出来了,你在哪里救济?谁要你救济啊?你也搞不懂。你说“我每年要出多少资金来救济。”这只是你想要做的。真的菩萨道不是这样。菩萨道他有个前提,就是你在利益众生的事情啊,一定要系统化、制度化。换句话说,你死了以后,菩萨道还会继续进行。假如这个菩萨道因为你死就停止的话,那就不叫菩萨道,那叫人天善。

  你怎么样让他制度化?这个才叫大菩萨。在这个制度之下去进行的人,那叫小菩萨。小菩萨多小?那看你的发心了。那这种架构制度的大菩萨,绝对是法身大士。因为在这个世间,需要这样的一个制度。这制度,他不是天生来就会拟定的,他一定要在这世间常住、观察,然后锻炼,他才有可能形成这样一个制度,针对这世间的这种缺憾,来加以改进。这个才叫饶益众生。你要留意到。他一定是这一种,这个时代的众生的这种缺点,可以穷尽,把他改进。你要留意到,这是真正关键处!我们在讲的菩萨道不是,都是人天善。所以你真要行菩萨道,那个智慧从哪里来?从这个地方累积起来。

  我在观察,比如说,我跟各位讲,这个地球暖化的问题。地球暖化以后会怎么样?大概没人去想。佛教界,你怎么想?那么地球暖化的原因在哪里?要如何制止这个问题,佛教界才能提出彻底解决的方案啦。那你找不到原因啦。世界上很多专家,在解决问题,这个问题,但是他找不到根本原因。那你能不能提出来?那才叫菩萨道嘛。

  那你提不出来,哪叫菩萨道呢?那大概人家讲的,减碳,你也减碳,那你只不过是个小菩萨而已,对不对?人家造林你也造林。回家前前后后都是森林,因为别的地方不能乱种啊,只有家里院子里一直种,你就每天种。是吗?你有没有想过?

  当所有的佛教徒,每年生日都按照他的年龄来种几棵树的时候,那我们的黄土高原啊,我跟你讲,十年啊,绝对全部变成森林。(众鼓掌)用你一个人种树啊,你把全部财产丢进去也没用。他要全民啦,全民那所有的佛教徒来。譬如家里有人往生,五十岁往生的,种五十棵树,八十岁往生的,种八十棵树。天天有人往生,天天都在种树,对不对?诶,你再加上一个我今年生日的时候,我要种几棵树,看你几岁你就种几棵。把你这辈子所要消耗掉的纸张啊,就是树木嘛。你通通把它复原嘛,种回去嘛。可以吧,对不对?

  那现在问题就是,我这样讲,只是个理论啊,菩萨道就是要把这个理转变成事嘛。事就是制度嘛。一个可行的制度出来,这件事就能兑现。那这个理呢,是菩萨道的最高指导原则,然后有具体的组织跟制度,来推动这件事情去把他兑现了,那这个才叫菩萨道。

  那你死,你死归你死嘛,对不对,你死尽管放心地死嘛,因为这个菩萨道有人会继续做下去。是不是这样,现在我们做的都是人天善。就“我在做,我认真做。”做到那里要死的时候,死不了,为什么?不甘心啊,“因为我死了这个菩萨道谁做啊?”你根本不是菩萨道,你是人天善嘛。你只是你个人想要做而已嘛。

  “不是我想要做,是这个世间需要的!”你是不是做世间需要的?那世间需要,你自己能做多少呢?对不对?你就像蚂蚁撼大树一样,无效。那你要有效怎么办?要制度化,全民一起来,而且对大家都好,是不是?

  我们华北地区,你看,飞机飞过去,你看每个山头都是秃头,那叫和尚山,对不对?我们怎么样子在那个山顶上通通把它种树起来?那要全民来嘛。一年种一次没有用。我们有植树节嘛,对不对?植树节什么时候?三月十二,孙中山先生出生的日子,对不对?那一样,海峡两岸同一天,同一个梦想嘛。但是你怎么去做嘛。先是怎么去做啊。做那个事啊,要兑现出来,那你就要组织、要计划,要有一个制度来推动,那才叫菩萨道。你记得,菩萨行、菩萨道是指这个,指这个部分。

  你记得这个原则,你将会是个伟大的菩萨。那你想做什么?你看,那就是你的生命因素从那里成长起来,从那里成长起来。当然这是一个细节的小问题。

  对整个地球暖化来讲,造林只是个小事,不是绝对。真正的原因是我们这个世间,尤其是开发国家、开发地区,像我们这种城市啊,叫做开发城市。这个地方过度消费,这种浪费所造成的伤害啊…所有城市,你看城市占地球的面积不大,但是这些城市所造成的浪费与污染却把整个地球给毁了!关键是在这个地方。而且你知道,城市里头的人口占全人类的人口非常的少,以人口来论啊,是农村包围都市啊。但是以污染来讲,是城市包围农村。都是城市里头在制造污染。不是消费的时候污染,要消费那些东西的生产本身是在乡村生产的,浪费是在城市浪费的。你去想想看,这有多可怕。

  所以城市的发展到现在来讲,它已经变成一种灾难。他关键不在城市本身,关键在城市的生活形态不对。我们不是诅咒城市,也不是诅咒在城市里面的人,而是在城市里面的人的生活形态、生活模式是过度的浪费。

  各位,你要行菩萨道,要这样慢慢一步一步来,把这些理想,理转化成事,要兑现出来。让他理事无碍,才叫做菩萨行菩萨道。这样很清楚了吧!(众鼓掌)

  不要说菩萨行、菩萨道不会定义啦。不是你不会定义,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定义过。大家都认为救人叫菩萨行。红十字会都在行菩萨行,你知道吗?红十字会是不是在救人啊,对不对?红十字会的制度是菩萨行,你知道吗?是菩萨行。那,要救人不一定是菩萨行。小菩萨当下看到救的,那当然是菩萨行。那叫积阴德嘛,救人。假如救人还要人家感谢,不算菩萨行。对不对,要人家感谢的不算菩萨行。但是,也要有让人家表示感谢的那种情况。

  我不知道我们这边有没有?台湾是有这种情况。你救人一命,那很好,那被救的人要去感谢。感谢要包一个小红包,就一个红包,但不多啦,现在讲一百块,一百二十。台湾人的习惯叫出头。他不会包一百块,包一百二。当然台湾不会包一百二十,大概一千二。他要加一个东西,叫金炮竹,要金银纸,要放鞭炮,要蜡烛,就表示感恩的一个基本,这是古代的模式。不要你钱花多,但要表达一点心意“我感谢你!感恩你!”这个要有。你知道吗,行菩萨道。那你不会堆积很多的金炮竹吧,对不对?所以呢,重点不在那里,因为他来的时候感恩放个鞭炮,表示感恩。

  所以我们要知道啊,在行善的同时,是人天善,还是菩萨行,那是有明显的区别。详细的我们就不说了,我想把基本定义啊,跟各位做个说明。

  那么,讲到内容,刚才是讲理事之间的运作方式。内容,原则上是“度脱诸有情”,要度一切众生没有错。那么内容呢?“一切世间流转苦”,就是生死轮回。这个苦才是菩萨行。内容是指这个部分。你要知道啊,一定要弄清楚啊。

  其他的都是媒介。媒介,什么媒介呢?在替佛教做广告。知道吗?替佛教做广告。刚才讲造林,挽救地球,这是替佛教做广告。佛教总不能够不关怀世间众生的疾苦嘛!所以有关这个器世间,大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问题,我们积极介入。他的目的,是从生命教育的立场在挽救,从生命教育的立场上再教化众生,从生命教育的立场让众生活得幸福安定。他是在这里。因为他的积极目的不在这里。这是菩萨道的基础工作。

  那么真正的,就高级的菩萨道呢?是生命改造,让你转凡成圣,也就是出离这个世间的生死轮回。那么这个生死轮回,就这里“一切世间流转苦”都能够消灭。

  那,要离开世间,并不那么容易。你要摸索到,你能够找到那个出口,那就很快,你一出去就出去了。可是一般人找不到出口。所以,你就很难进行。好,那不要紧。那菩萨道有一个原则就,希望你种下出离因。在这个世间生死轮回的因,你要怎么断?要找到出口的那个因要有。那有的话,这辈子没出去不要紧,下辈子来。

  所以我跟各位讲,当你发心,当你现在发心“我要出离世间轮回”,但是你要知道,那一个发心,是来自于你真正的感受,不是大脑的知识。假如你只是大脑的知识,没用,因为下辈子你就忘了。所以佛教里有一句话,叫做“三世因果,隔世冤”。就这辈子很苦,“很苦啊,我要出离。”就拼命修福报,下辈子福报很大。因为你这辈子认真修福报,就是想下辈子要出离啊。那这个时候,下辈子得到福报。得到福报,你大脑的记忆已经忘了。那你的福报假如在不好的因缘里啊,那你就会造业。因为造业,下辈子来受更大的苦,有没有?这叫隔世冤。所以修了福报反而造更大的业,那就不好。所以这叫隔世冤。那我们在免除这个部分。

  所以,要各位修学的是,你能够懂得佛法修学,一定要在生命的感受上面,不要在大脑的记忆里面,你要留意到这里啊。这个是一个差别。

  我相信你也常常会发问,“那我怎么修,才不会隔世冤。”因为你用大脑啊,铁定隔世冤,三世因果。那你要不用大脑,用感受的,诶,那有一个很殊胜的地方,是我们常跟各位讲的,当你真正感受到这世间的流转苦啊,“诶,这样子真的不行。那我不要。”“我不要”这就是出离心出来。“那我要找一个出离的,要怎么样可以避免这种生死轮回?”

  那你只要找到感受到,“诶,有那个生死轮回的东西。”那也就是你真的肯定,三宝是你的出离因,因此我要皈依,按照皈依的办法来,那就够了。三皈依啊,就皈依三宝。你真的完全放下生死轮回因,而要出离的这个心,一发,真的发,不是大脑学知识的,这一发,弥勒内院。(众鼓掌)你就进啦!

  那你假如,因为还年轻的时候,有一搭没一搭地修行啊,不小心也弄个一心不乱,那极乐世界绝对有。那你假如因为还年轻…年轻很难定义,不是看生理年龄,年轻是看你的心智年龄,让你的心灵年龄提升,这辈子分段生死结束以后,你就入法界了。所以这个是从实际感受中来,从真实的领域里头来,不是从你自己大脑想象中来,留意到这里。

  所以“世间流转苦”,这辈子你想要断,绝对有可能。那问题是,你老是用大脑去找就没用啦。

  好,因为他有这样的前提,所以文殊菩萨赞叹说“已发大愿深如海”。你已经发了大愿,像大海一样的深。

  “勤修一切菩萨行”,又一直在修一切菩萨行。所以菩萨行不是只有一个。他有究竟的,那已经是普贤行了,还有初级的生命教育上面的,那都是福德资粮的部分。

  好,我们把这个前行的部分先跟各位提一下,那也就是文殊师利菩萨对善财童子的肯定。那么善财童子,他才是真正我们修学的榜样。各位想想看,你能不能变成一个善财童子?善财童子我们名字叫做普贤行者,所以我们叫做普贤乘。对不对?弄清楚啊。那这里头就直接来,从普贤菩萨来。

  普贤菩萨是生命的原形,生命的本来状态;那普贤行愿是导引我们变成普贤菩萨;成为一个普贤菩萨的一条路,这叫普贤行愿。就方法嘛,叫普贤行愿。那你在做这一项工程的人,那你就叫普贤行者。

  就我们来讲,从《华严经》的立场来讲,我们叫贤首宗。因为《华严经》变成一个宗派,是武则天时代的贤首大师,他把他发扬光大的。所以我们以此来纪念,所以叫做贤首宗。今天各位您来了,您就是贤首宗的弟子,都是跟着贤首大师的思想在架构这个世间,成为杂花庄严的普庄严园。所以我们是贤首弟子。

  当然你说“我是华严行者”也可以,因为我们都是依于《华严经》,所以有人又叫华严宗。有的又叫法界宗。因为直接我们要入法界的,所以叫法界宗。贤首宗,是我们一个基本的定义。

  你记得从这个地方来,那,你最好的助教就是善财童子。想想看,你够资格没?还是我信一信、拜一拜就好,“师父叫我每天早上上香,我就上香。”在上香的时候记得,法供养,“我这样供养相应吗?我这样供养有效吗?真的如法吗?”你不是像背咒语那样背,没有用啊。自己要开始去找,我在各个细节当中,如何进行。

  我常跟各位讲,孔雀很漂亮,你就不能看背后,因为他是畜生嘛。但是今天我问你一个问题,你供佛的时候,这一盆花,这盆花供佛的时候,请问你,你是向佛供还是向你供?你看,你有没有想过?花摆这样,正面在哪里?到底是你要看还是佛要看?那你拿来一只孔雀很漂亮,那就给佛看屁股。你是要孔雀给佛看,还是给你看?你留意一下。同样的,你弄的果盘也是一样,搞一搞到底是哪一个,果盘还可以,是圆的。可是你摆一摆,摆到正面的时候,一定面向你那边,请问你这样供佛有效吗?我不知道答案啊。你回去自己思考。你看看,佛看的是背后,不是正面,正面都是我们在看的,有没有?那要怎么办?那就孔雀转过来。

  你不要看我在讲经,老是出这个怪点子。因为你在实际运作的时候,你就要去思考这些问题嘛。你都不思考嘛。“师父讲供佛,我就供佛。我每天都怎么供啊,好殊胜啊,好庄严啊,为什么没效果?”因为你供反了嘛。你修法是自己要赚钱,你修了半天,都是隔壁在赚钱。你有没有搞错?所以你要常常去思考“我这样做对吗?”

  你看,花插这样对吗?基本上…我不知道谁插的。不要说我在骂你啊,我可以告诉你,全世界通通这样插啦,但是供佛这样就不对。所以你自己家里花瓶插花的时候,稍微面面俱到,不要偏心。一偏心你功德就没修到。对不对?想想看。这都是小细节啊。但是关键就在这里啊。

  这个细节注意到,那个细节注意到。诶,在法上的心你就一直走到法界里面去了。当你都不留意这些,你的心老是还是那个心,铁石心肠的心,你不是一个有血肉的心,不是一个活的,不是一个觉知的心。你是妄想心,凡夫心,肉团心,不是真正的法界心。有没有?

  这是每一个普贤行者,华严弟子…你不要以为说,我这个地方讲这么慢,不讲快一点,讲快干嘛?对不对?你把他弄清楚,这些你一辈子受用,生生世世受用啊!真的一个关键啊!我希望各位真的能受用。

  好,我们再看第三偈,“若有菩薩心堅固”。是菩萨——心坚固?还是菩萨心——坚固?请问刚才讲了,现在你就看了,菩萨心——坚固,还是菩萨的心很坚固。没有答案啦,不要讲答案,你自己找,应该怎么样,你去试。菩萨心,坚固?还是菩萨,心坚固?你自己回去摸索,你弄出答案,不管哪个对,你都成菩萨,你要这样念过去,马马虎虎,那你就是凡夫,你去留意看看,这地方即使念这,都是这样啊,你念过去到底对吗?这个刚好两个,断句的问题,他会缠绕着你,告诉你,你开悟的下手处,你就从这里来。你不用问我,什么答案都没用,你自己找到答案才对。那我相信,你会有一番折腾。

  就像古人在讲,那个夜间去访问,那文人叫什么名字我忘了。他去找他,他老朋友是个出家人。到庙里呢,那情境很很美,他写到那里,我是推门进去还是敲门进去,就在那边推敲推敲。现在你都在推敲。你就好好推敲吧。

  我是不跟你讲这个答案的,但简单地告诉你“菩萨心坚固”,因为文字这样的,那你回去要自己跟自己好好去推敲。

  “久處生死無疲厭”,这是我们常跟各位讲,菩萨心坚固的话,“久处生死无疲厌”。

  可是现在的佛教流行是,“赶快走,生死很讨厌。”刚才也讲了,生死轮回那是凡夫啊,因为你在世间,生死轮回对你有逼迫。你在法界“久处生死无疲厌”,因为法界没有所谓生死的问题,知道吗?法界有的话也是变异生死,因为再来世间,他只是示现。那你不入法界的时候,那你都分段生死。菩萨再到世间来,都是乘愿再来,来示现一下。来,当然有出生、有死亡,没有错啊。但是他的出生,他选择他要的,很奇怪的出生法。要死亡,他也很自在的一种死法,但你就不知道。你是以世间的生死来看,所以菩萨“久处生死无疲厌”,就是久居红尘不疲不厌。生死就在红尘间啊。他为什么不疲不厌呢,因为他没有生死观,他的生命是永恒的,他哪有生死?但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生命是从出生到死亡,从生日到祭日,因此你有逼迫,你有恐惧,这个是在世间的人。你留意到啊,这里面讲得很清楚。

  “彼當具足普賢行”,他讲说这个菩萨,假如“菩萨心坚固,久居生死无疲厌”的话,那么他就会具足普贤行。因为每一生每一世来,他都在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我们跟各位讲的,有系统,有组织,那一个系统一个组织下去做的事情,跟你讲的不一样。

  我们跟各位讲过,菩萨道跟普贤道有什么不同。菩萨道就是一对一嘛,刚才跟各位讲的,人家把架构做起来了,那你在那边发心做,就那么一个嘛。这叫一对一。他就有点像竹竿一样,你拉这一头,那个尾巴会跟着动,这叫一对一。但是普贤行,他因为透过组织制度的运作,所以你拉动一个,那不是牵一发动千钧的意思啊,动一法,牵动哪一点点,不止这个样子。因为普贤乘,你拉动一根的时候,就像蚊帐一样,蚊帐知道吗?现在都不用蚊帐了。你拉动一个,整个蚊帐,整体都动。是不是这样?跟菩萨道不一样。菩萨道跟竹竿一样,你拉动他只是那一根动而已。但是普贤乘不一样,你动一个全体都动,有没有?这是普贤乘。所以,我们在跟你定义的菩萨道是这样定义的,所以你一定要组织制度架构起来。所以你一个动,整个世界就动,你知道吗?这不一样的。你的组织假如只为一件小事做,没有用。

  这是真正的菩萨道,一个目标很明确,一个组织很坚强,这一下去的话,全世界都会改变。

  你看现在的佛教制度,大家都七七四十九天诵经、念佛,对不对?你假如把他改为七七四十九天都在造林,每一个人啦,家里有人往生,都来造林灌溉。四十九天啊,每一个人都这样做的话,森林何愁不茂密!那佛教界的习惯跟制度就要改了,对不对?那这里头有多少事要做?你想想看。古代,古代的生活养成这样的情况就可以。未来的佛教徒,他是不是又要改变了?而且对这个世界绝对有好处。这个就普贤行嘛。

  每一辈子来做一个,就不得了了。对不对?你一做啊,他是永恒的往下走,一做就永恒地往下走。而一个菩萨,他养成这样的一个普贤行的一个思维模式以后,他生生世世来都这个模式在用。你要是没有养成这种成功的模式,普贤的思维模式的话,那你每次来就那么一点点,阿罗汉的模式,小菩萨的模式,或者凡夫的模式嘛。普贤乘的模式就是这种模式啊。而且一养成以后,生生世世都来啊。

  所以,“彼當具足普賢行,得佛功德無能壞”,就是这个原因啊。所以我们,我常跟各位讲说,我在讲,是在教你构成一套普贤乘的语言模式、思维模式跟行为模式。换句话说,是希望你能够自我构成普贤乘的成就模式。OK!

  我不是要你来,学我所讲的这些理论知识或语言,你学这些没用。因为这些对你来讲啊,有一时之愉快,没有永恒之利益。因为那是大脑的知识。我们要给你的是一个生命改造的程式。这个程式,希望你能够获得那一个转凡成圣的基因。那才是真正的功德啊。你要如何去转凡成圣?这才是我们要进行的嘛。佛法讲的就是这个啊!“一切世间流转苦”,我们通通要离开,远离嘛。就关键在这里。

  所以希望各位,要学佛就学真佛,不要学一个相似佛。看起来好像佛啊,好像,好像就不是佛。“你看起来好像佛,好像一个菩萨啊。”这是骂人的话。你真是菩萨,是就是,不是好像啊。好像就不像嘛,对不对?就讲你不是菩萨嘛,不是菩萨才好像菩萨嘛。对不对?好,这个记起来,这个偈颂是非常严谨的。

  他的思想背景都在前面的长行文里面讲了,这个偈颂的这个思维模式啊,跟长行文的思维模式不一样。

  好,我们再看这偈是很美的句子。

  “福德威光福德星,福德生處福德海”,都是福德,满眼昏花,都是这样弯过来,“撒”那叫什么?他们叫大乐,dale。为什么大家对这个都迷啊?福德啊,比财富好得多。财富当然,在普贤行者里,财富当然是非常丰富啊,可是他并不重要。我们是有财富不知道怎么用。那么有的话很多,多到你这辈子用不完,那不是多余的吗?对不对?普贤行者的财富多,绝对够你用。你要用就有,不用担心。你要用他就会来,你不要用,他不要在那边多余。现在我们是这样的。有很多人有财富是多余,不知道怎么用。你要充分运用,这是指财富的部分。

  那福德不止财富而已。比如人缘,有贵人。我们家乡有句话,他这样讲,他说“妈妈生你,生你人缘,不是生你人美。”听懂吗?生你很有人缘,不是生你,把你生得很美。生得很美可能是灾难,红颜薄命啊,对不对?生你很有人缘,那你人生就很快乐啊。是不是?人缘就是福德。福德可以自己修,你的人际关系好就表示你福德好嘛,人缘好啊。是不是这样?

  人际关系不好啊,我告诉你再漂亮也没用啊。人家说:“诶,这个帅哥真不错啊。”然后在讲话:“哼,因为我是帅哥。”哪个帅?蟋蟀的蟀。不是。一定要人缘。所以你长得如何不重要,当然长得美也是福报啊,也是福德之一啊。但是你有人缘啦,那比你长得美要重要。我不是说美的人都人缘不好啊,你很美你不要怪我,我不是说你啊。人缘很重要,他是一个很重要的福,福德。

  谦虚也是福德啊。有些人天生就是不懂得谦虚,很奇怪啊。为什么不懂得谦虚?他也会讲给人家听,叫人家要谦虚。他叫人家要谦虚,就是对他要谦虚啊。他自己不懂得如何跟人家谦虚啊,这个就麻烦啦。

  所以,要懂得,反省是福德的根源,谦虚是福德的根源。但是呢,会懂得反省检讨的人是有善根的人。你要留意到,所以我们讲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东西啊,你一定要具足。你要有福德啊,你就要有善根。

  所以我们前面讲过,工程面,你要具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工程面啊,你要具足“趣大乘法十无疲厌心”,十个无疲厌心,这个是他善根的部分。那福德的部分啦,就我们跟你讲的,以七菩提分为基础,你看他还是以七菩提分为基础,你才有可能得到无漏福,而不是有漏福。无漏福以七菩提分为基础,四随法则,圆满世间的方方面面。有吗?他两个同时讲啊。

  那么这个“福德威光福德星,福德生处福德海”,他的重点是后面这个部分,七菩提分为基础,按照随喜、随缘、随分、随力,圆满世间的方方面面。那这四个你都具足,都具足。

  有个朋友,没有办法说他,他在工作。工作中我在台湾也遇过,不过我们北京的这个朋友比较特别。工作是机器,机器叫preise,那种preise。就是你这个铁皮怎么会弯起来,他就是冲击,冲床一样,冲下去,它就折起来。他就在冲的时候,不小心,十个指头“啪”被砍断了,他第一个反应“糟糕!我爸爸妈妈怎么办?”他第一个反应。然后把他送去医院,刚好外科主治大夫通通在,所有职员通通刚刚准备好换新,所以,他进去通通缝起来。三个月后,十个手指头接回去了。你的心念。他有没有这个业?有啊,但是他心念“糟糕,我父母亲,没人孝顺。”没人孝养他们,他因为这个心念,所以整个改过来了。

  我台湾遇到过一个例子,也是一样,十个手指头。但是他怎么样呢?他因为跟老板讲,老板说不能这样做,他老是这样做,浪费很多材料。老板就非常严正地告诉他:“不能这个样子!这样的话你就不用啦!”

  “那你不用我,好,我就做给你看!”机器拉上去,手伸进去,“啪”弄断了,“你要养我一辈子。”

  那老板就说:“那就到法院去看。”

  他到法院回来呢,这个不是意外伤害,这个是故意伤害,连劳保都不赔,通通赶回家去。一辈子就乞丐了。你是故意伤害,你不是意外伤害啊。本来那意外伤害,那老板当然要负责啊。可是你故意的啊,法院审判故意伤害。你是自己,这跟自杀一样。保险不赔。

  所以你看那心念。他的心念第一个起来就是,“啊!父母亲怎么办?”有救。这就是你的心啦!你一个嗔心说:“哼,大家走着瞧。我就故意把它弄掉,看你一辈子养我。”哗,他不知道,法官说你是自杀,不赔。

  所以心啦,要纯正啊。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啦。你手指头自己砍断的。因为他跟父母连在一起啊。所以他就没事,马上接回去啦。那你啊,想要赖着,叫老板养你啊,你门都没,这一辈子就重残废。对不对?十个手指头都不见,不是重残废嘛。

  所以跟各位讲,修行绝对是这个样子。福德从哪里来?你要懂得自己去珍惜他,你自己要懂得用心。这是,刚好两个例子,很明显的例子啊!这个用心你都分别不清楚。你怎么入法界啊,对不对?那这样的孩子,心在父母这里,他的身体,他靠这十个指头在赚钱啊。“那我没赚钱,我爸爸妈妈谁来供养啊?”这个心一起,你看看,这个福德威光就出现了,就接回去啦。而且我相信所有的老板,当然他道理不知道啦,会很重视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孩子。对不对,这孩子也更会珍惜他的生命,孝养他的父母。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要学的。

  不要以为说,噢,法律对你有什么保障。可能你都没注意后面还有一个陷阱在。那陷阱是陷害你的,而不会陷害老板的。所以人不能有非份之想。

  这叫“福德威光”。

  你的福德能起作用啊,叫“福德星”。

  “福德生处”是福德的根源。就像我们跟各位讲,福德生处,就在你的七菩提分为基础,生活中方方面面要圆融。所以刚才讲大悲心的时候,你一定从家里开始。假如家里真的有人跟你过不去,实在你受不了,你只有一天看几次,每次一百零八拜,一直拜,你自然就会改了。因为那个地方,那个关键,是你的盲点,你自己看不到,你只有一直拜。因为你已经累积很久了,那你要彻底的改。要不然下辈子来,这个业还在,你躲不掉。因为那个业不尽啊,他还会再出现。为什么?因为你的模式养成了嘛,下辈子来又一样。所以要有一个正确的模式,不要一个错误的模式,那你就彻底的把自己改了。

  具足前面三个,你的福德海就能成就了,你的福德像大海一样。

  “汝能普为诸众生,”你看,都为众生啊,没有说为自己啊。即使他想要“勇猛志求无上觉”也是发起广博大悲心,都是为众生的。这个大悲心也好,这个“大愿深如海”也好,我们前面跟各位讲过,那是华严的一个语言模式,他关键就在于,那个“恒顺众生”那一大愿,十大愿王“恒顺众生”那一大愿,他把这个语言模式跟思维模式就交代得很清楚。

  “誓修普贤清净行”,所以普贤行啊,就是刚才跟各位讲的,你那个牵一发动千钧。你要留意到这一种状况,那就是普贤行。而这样的普贤行,又很清净,这清净如何进行,那是大家的功夫问题。

  我们明天再继续跟各位,再往下谈。明天没有啦?我们就二月份再见。都不知道时间这么快,我们都已经要结束啦。先跟各位拜个早年!恭喜发财!新春如意!

 

-----------------------------------------------------------------------------------------------------------------

更多海云继梦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 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金刚经》记载, 释迦牟尼佛往昔修菩萨道,在山洞里面修忍辱波罗蜜,作忍辱仙人。暴君歌利王遇到了他,把他凌迟处死。“好,你忍辱!我拿刀一块一块把你的肉割下来,看你能不能忍?”割了之后,歌利王还问他:“你生不生气?”忍辱仙人说:“我没有嗔恚心。”忍辱仙人他能忍受,不但没有报复的念头,一念怨恨的意念都没有,这是忍辱波罗蜜圆满的现象!最后,忍辱仙人还说:“我将来成佛,第一个度你。”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第一个度的就是憍陈如。歌利王就是憍陈如的前世,释迦牟尼佛就是从前的忍辱仙人。所以我们 一定要修忍辱!对人要忍,对事要忍,对修行也要忍,不忍不能成就!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