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运法师:当于佛法中 勇猛常精进──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2014/9/4   热度:236
宽运法师:当于佛法中 勇猛常精进──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上) ──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 今天(6月12日)端午节,是我们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看见这么多的法师、居士来到西方寺,大家一同来念诵《华严经》,我心里头非常的赞叹,非常的欢喜。这几天,一直为大家介绍《华严经》的思想;《华严经》给我们一个完整的宇宙观,整个的三千大千世界可收于一微尘,而一微尘也可容纳三千大千世界,所以整个的世界是重重无尽的;而一切世间法成就乃至出世间法的圆满,就要看我们的心量的大、小;心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可以令我们超凡入圣,也可以令我们成佛作祖,所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那么,我们要有怎么样的决心,怎么样的勇猛心,怎么样的精进心,才能真正悟入毘卢遮那佛的真实世界,也就是华藏世界的大清淨海? 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就有很好的说明: 如一尘端如尘剎,彼中佛剎不思议;佛及佛子坐其中,常见菩提胜妙行。 这四句的意思,就是华严境界的「以小纳大」的概念:在一粒微尘的尖端上,含有微尘数量的世界,而每一世界中又含有不可思议数量的佛国净土,每一佛国净土中,均有佛及无数菩萨弟子们端坐说法闻法,他们经常都在修持菩提大道的胜妙行愿。 这里就像昨天所讲的「须弥纳芥子」的道理,对一般人而言,在理上可以懂得,可是「芥子纳须弥」的境界,便无法想象。这应该怎样说? 其实三世诸佛的法身,不占时空、遍及时空又超越时空;既非形而上,也非形而下;不即亦不离,亦不落中间。所以小处不离大处,小处不仅通于大处,根本就同于大处,因而不受大小所限。 这就是四种无碍法界(事、理、理事、事事)的最高层次「事事无碍法界」。它是不可思议境界的第一义谛,用具象的手法来表达抽象的观念;但这绝不是思辨和想象的,而是自内证的经验世界。 经中,普贤菩萨接着又说: 如是无量一切方,于一毛端三世量;佛海及与剎土海,我入修行诸劫海。 这四句是接着上文而来的,是在以毛端及大海表达华严境界大小互摄的重重无尽的诸佛:在空间的一切方位中均有无量无数诸佛,于一毛的尖端就有着三世诸佛及其佛国净土。佛的数量及佛土的数量,皆如四大海水,多得不可胜数;而发了普贤行愿的菩萨行者,进入如许无量无数的佛国,亲近一切诸佛,广修普贤行愿,经无量劫的时间大海,永不疲倦。 由此可见,菩萨行之可贵,乃在于发心与愿心之广大无穷与永不厌倦。而菩萨的愿心,无非为求一切受苦众生得闻佛法,得修佛道,得悟佛理,离种种烦恼缚而得解脱;然众生为何难以破烦恼、断无明,而终得出离?如《华严经.光明觉品》中所载: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问勤首菩萨言:「佛子!佛教是一,众生得见,云何不即悉断一切诸烦恼缚而得出离?然其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欲界、色界、无色界,无明、贪爱,无有差别,是则佛教。于诸众生,或有利益?或无利益?」时,勤首菩萨以颂答曰: 「佛子善谛听,我今如实答,或有速解脱,或有难出离。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可得,懈怠者亦然。譬如赫日照,孩稚闭其目,怪言何不覩,懈怠者亦然。如人无手足。欲以芒草箭,遍射破大地,懈怠者亦然。如以一毛端,而取大海水,欲令尽干竭,懈怠者亦然。又如劫火起,欲以少水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如有见虚空,端居不摇动,而言普腾蹑,懈怠者亦然。」 「若欲求除灭,无量诸过恶」,意思就是说,我们众生每个人都有种种的过失,因此如果我们想求得生死的解脱,就应该先灭除无量的过恶,那应该怎么办呢?「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好像我们大家今天诵经,知道了苦、集、灭、道,因感受到苦,而去寻求苦之所以生起的原因,与及灭苦之道,然后通过修道而获得解脱。(未完待续) 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下) ──西方寺华严吉祥法会过堂开示 正如《妙法莲华经》中所说:「是人于何,而得解脱?」我们如何才能够得到解脱呢?「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只要远离虚妄,就能获得解脱。那么,什么是「虚妄」?外在的名、利、权位、色、声固然是虚妄的,甚至这个四大五蕴和合的身体,都是短暂的、不恒久的,亦即是无常的、不实的,因为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原素和合而成,所谓「缘聚则生,缘散即灭」,随时会坏灭、离散,是虚假不实的。等到一口气不来的时候,这个身体又在哪里?我又能自主得了呢?甚至这个世间亦是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从古至今多少的人、事、物都在无常变化中迁流不已。 不过,正因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一切都是缘生、缘灭的,我们才明白这是诸法的实相,我们才会珍惜人身、勇猛精进;才会从世俗的种种烦恼束缚中破茧而出,得到人生的解脱与自在。 上面提到,在《光明觉品》中,勤首菩萨劝勉我们修行的人「当于佛法中,勇猛常精进」,他举了很多例子,特别是: 「譬如微少火,樵湿速令灭;于佛教法中,懈怠者亦然。」 「譬如微少火」,就是说一点点的火;「樵湿速令灭」,「樵」就是柴,这个樵如果是干的才能燃烧,如果是湿的就要很快速的把这微少的火种熄灭,因此于佛法中懈怠修行的人,情况也是一样。 「如钻燧求火,未出而数息;火势随止灭,懈怠者亦然。」如果我们要钻木取火,就要不断的加力;如果不加力的话,火势就会慢慢消失,懈怠于修行的人,情况亦是这样。纵使目前略见进步,还是要持续的精进。这就是以「钻燧求火」作比喻,劝勉修行人要不断的精进,否则前面的工夫就会白费。《佛遗教经》中也说:「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行者的心若是经常的懈怠,即松懈、怠惰的话,「譬如钻火,未热而熄,虽欲得火,火难可得」,虽然很想得到火,但这是非常困难的。《菩萨本行经》中也讲到:「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无论任何事,世间事业或出世间的道业,都必须要精进才能够成就。 「如人持日珠,不以物承影,火终不可得,懈怠者亦然。」「日珠」就像现在我们所用的放大镜一样;放大镜如果放在日光之下,我们把焦距对准,下面一定要有「物承影」,这个「影」就是太阳的焦点,很快它就会被燃烧,所以一定要有物。在清凉大师的批注里面说,「物者,艾等也。」艾就是艾草,是很容易燃烧的;如果没有艾草在底下承着,这个火是烧不起来的。譬如,我们把太阳的焦点放在泥地上,地不会燃烧,泥沙也不会燃烧,石头也不会燃烧。所以一定要有草木,也就是可燃性的物质,才容易燃烧起来。这是用这个比喻,虽然有日珠能够把日光聚集,底下没有可燃烧物的助缘,于是「火终不可得」,要使这个火燃烧起来是不可能的、不可得的。「懈怠者亦然」,懈怠于修行的情况亦是一样;为什么他修行日久而不能成就?就是因为缺缘的关系。 所以我们二十一天的《华严经》念诵法会,无论是星期六、礼期日,乃至是公众假期,大家都是不休息,一起来念诵,即使不是完全明白,但听完开示多多少少会对华藏世界有所了解。我们经常说「开卷有益」,这句说话,确实是没有错的,我们打开经卷去阅读、去诵念,当然比说闲话好得多了;因为我们平时说话,都是很多的是非、烦恼、可是我们打开经卷,跟谁说话呢?就是跟佛菩萨说话;佛不但要求我们说清净的语言,而且要求我们身、口、意三业都清净。 正如普贤菩萨在〈世界成就品〉中所说: 一切诸国土,皆随业力生;汝等应观察,转变相如是。 染污诸众生,业惑缠可怖;彼心令剎海,一切成染污。 若有清净心,修诸福德行;彼心令剎海,杂染及清净。 信解诸菩萨,于彼劫中生;随其心所有,杂染清净见。 无量诸众生,悉发菩提心;彼心令剎海,住劫恒清净。 「一切诸国土,皆随业力生」,不同的诸佛国土,其实都是随我们的业力之所生;因此,佛告诉我们「汝等应观察,转变相如是」,就是说,由于众生的业力不同,所以感受到的境界就不完全不一样,我们必须好好观察。「染污诸众生,业惑缠可怖」,这些不清净的众生,因造作恶业而被业惑所缠缚,实在是非常的恐怖;我们今天有机会得闻佛法而且依法修行,实在是多生多世的因缘,大家有机会同诵《华严经》,都是我们的善根、善缘;当然我们修行的目的,好像「修诸福德行」,首先一定要「若有清净心」;「彼心令剎海,杂染及清净」,就是我们的身、口、意通过阅经、诵经,慢慢变得清净,因而得到启发,从而进入如来的智慧海。 我们诵经如是,唱念「华严四十二字母」亦如是;这全是佛智慧的流露,菩萨五十二阶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每一个阶位都是不同层次的提升,单单一个十信位,就需要一小劫的时间,但是路虽遥而始于足下,因此,作为学习菩萨行的初阶,我们必须先了解这个宇宙,了解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了解我们自己,了解我们周围环境的人、事、物,佛教给我们一个正确的、广大的宇宙观和人生观;我们在佛法中找出与自然相处之道,与人群相处之道,与众生相处之道,还有就是自己与自己相处之道。佛法不但启发我们修行之道,而是生命之道,也就是生活之道,只要我们有了这种理解,才能珍惜人身、珍惜闻法的机会,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增长福德、智能。希望大家我们都能够智慧增长、福慧双修,一切无碍。好了,我们结斋。(全文完) ---------------------------------------------------------------------------------------------------------------- 更多宽运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凭什么得佛力加持?就是一个恭敬心。这个恭敬心能感,诸佛菩萨就有应。礼敬,就是诚恳的性德流露。我们要敬人、要敬事、要敬物。敬人,平等地礼敬,无论什么人,一切众生都要礼敬。一切有情众生,连蚊虫蚂蚁我们看到了,就跟看到诸佛如来没有两样,你这才叫修普贤行。蚊虫蚂蚁小动物它也有佛性,一切动物都有佛性;动物以外的植物、矿物都有法性,所以是一切恭敬。如果说我们做不到,给诸位说,实在讲不是做不到,而是你不肯去做。你如果肯去做,哪有做不到的事情?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