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三讲
2014/9/4   热度:268
佛光法师:解读《金刚经》第三讲 《华严经》一开始就说,如来在菩提树下始成正觉,成佛的同时,具有那样的一种广博无限量的境界出来。种种菩提道场庄严啦,遍观有情世界和无情世界的圆满解脱。 《华严经》是圆顿大教具体的形象果报阐述。是般若空性本体生命现象的一种明了的解释概况。它不存在着什么次第的问题,他始成正觉就已经OK了,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已经很明确的告诉你般若空性本体生命的那种灿烂。所以说你要从这些了义的大乘经典当中,能够窥视到那种生命层次的壮丽,绚烂多姿。 《华严经》那个文字,你想都想不出来,它怎么就那么好听,那种气势磅礴,没有任何一部世间的学问,任何一种典籍能够跟它一样,就单单从文字那种修辞,你根本比不了,你就形容不出来有那样的境界,就凭你那个脑子,想破天,也想像不出来。所以有句俗话说什么:“不读《华严》,不知法王家富贵。” 其实我们本性之中,也是如此的庄严,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我们看到的就是如此恶劣低劣的一种业相呢,我们所受用的就是如此低劣的业相呢?热了还得拿个破扇,这样去扇一扇,热吗?热。会热吗?会热。会冷吗?会冷。你看,冷热都有。冷热寒暑,我们所受用的那个报身呢,一切报身,如此下劣。这从何而起呢?这统统都是依心所造,依止心的那种作用而造。 心能造万物,这个东西让人不可理解。我们学修般若思想的目的,就要明白,它是真实的,心是造万物的。我那天解释过“心”的一种概念,我们常人认为的心呢,就是你的“意识念头”。 佛祖说的心是什么?是你的信念加行为的综合作用力。为啥叫“一切唯心造”呢,你观念树立的时候,得有行为的增上,这就是缘嘛。因缘的聚合才能产生结果嘛,对不对?因、缘本身是没有分开的,因为它都是你心的一体两面性。我们本体的那个作用呢,是有能觉性,有所照性,它是同时存在的。能觉是什么?能觉是我们能够生种种想,种种心。所照性是什么呢?你种种心种种想,自然就产生种种所谓的相,就是所依境,这是绝对的。 你去慢慢体验,体验什么?不要认为你自己周围的命运是某一种外缘给你的,错了,完全是你信念力加行为力的作用体。你的人生信念建立在什么层面,你自然有与之相应的行为的时候,这个与之相应的行为,是没有二念的状态,你对你的信念绝对的相信,没有二念地去执行,那是你人生得道的一刹那,所谓人生圆满境界。 别管你从事任何的行业,只要你的信念力跟你的行为力完全统一起来,你已经就得到你想得到的所有的一切,这是绝对的。所以说你看,这一点就可以解释一个现象,不是说这个人好,他就事事如意,也不是说这个人坏,他就不如意。 法性没有善恶之分,换句话说,你的空性里头,不存在善恶的那种观念。善恶是什么?善恶是我们人性当中,六道众生当中,有分别有执著的观念。何为善,顺应者为善。咱就讲一个最浅显的道理。我们看这个厕所里的蛆,我们觉得那个挺不好的,你好心,你把它弄上来,它还得回去,它就觉得你不是善的,对不对?是这道理吗?它觉得你在害它。 所以说善恶的观念,是众生性当中所产生的一种相。在你这个佛性当中,是决定不存在这个问题,绝对没有这样的事,它只是随缘应化圆满的一种相而已。 什么叫随缘?在众生界当中,要随缘。我前两天解释过什么叫众生界。在众生界当中的随缘现象,它随缘显现,相对圆满的状态,它叫相对圆满。 什么叫相对圆满呢?是相对于它那个能觉心和所觉境,它是圆满的,这两个东西相对说,好象是圆满,心满意足嘛,老百姓讲话叫心满意足。这个词儿你听听,什么叫心满呢?认识啊,你的目标就达到了。心是什么?信念和行为统一起来的那个东西。心满意就足啊。啥叫心满?我就这么大认识,就这么大心量,心满意就足了,所以说这就是在众生界当中的分别的概念。 因为你有这样的分别概念,所以对你自己人生的那种指导性就产生了作用了,就产生了绝对的作用。你别管是有漏的概念,有漏的信念和无漏的清净觉性,全部对你这种行为是绝对的指导,全部是绝对的指导作用。 什么叫绝对的指导作用呢?你别管存在任何一个层面当中,意识层面当中的人,或者是某一界的众生,他们意识观念绝对要对他的行为,那就是绝对的一种指导作用。再反过来就说,他那个行为又能增加他那个意识观念的执著,所以这就产生了什么?——众生界的轮回,坚固而不可坏。这也是我们被这个现象约束本来正确的生命的一种根本的应用。 我们之所以在那个有限的生活空间层面里头不得解脱,就是因为我们那个信念产生力了,你为什么产生力了?因为行为。行为的增上,你被那个东西约束住了。佛祖简单给你概括什么“财色名食睡”,你就被这五个东西给约束住了。 怎么叫约束住了呢?你说:“哎呀,这个人,困了,哎呀,困得不行了,不休息不行了。”是不行了吗?那你要说笑话呢,那人要打起麻将来,三天三夜不睡觉,我看他也精神着呢。……这个东西不是绝对的,它都是一个相。你别管在哪个层面,你都要把握住一个清醒的认识,知道吗?你去看这个清醒的认识,不要看这些相上的变化。你要注意这些相的变化,你上了老当了,那就惨了,那也就叫生死轮回开始了。 生死跟轮回,解脱跟涅槃,我告诉你,它两个不差样,它两个就好象中间错开一线儿,其实没错开,还在一块粘着,你认识到了以后就过去了。这两个东西就象什么?最形象的就象那个如意,你看,如意一个大头,一个小头,就好象佛菩萨那个心量大一点,那小头的就心量小一点。但我告诉你,它是一体无二的相,没有烦恼众生,就没有觉悟的佛陀嘛,一切都是空性的嘛,这个空性它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绝对的有。 什么叫绝对的有?《金刚经》说的那句话就叫绝对的有,就是说:“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入无馀涅槃而灭度之”,这叫绝对的有。你看,昨天过去了,今天一天又过来了,是吧?你们应该作如是的观念:“昨天的一切众生,统统的让他们成佛去吧。” 为什么?因为那些众生都存在于你的心体之中,知道吗?所以说我们每天念经回向的时候,愿一切众生,立即成佛,对不对?回向的是什么?我告诉你,你回向的不是这现象的东西,你回向的本体性的东西,你总念得的是那个本体性。 你说:“那样回向,他们成佛了吗?”我告诉你,还真是成佛了。你念念这样回向,我告诉你,你这个业报身舍报的时候,你就会看见十方诸佛国土。为什么?你天天念着这个东西,而不是你要再轮回的境界。要是你这个心性更利的话,你今生就能,不舍这个报身的时候,就已能心住极乐世界了,就是说你那个生命就已经完全化现到极乐世界,只是你还有这业报身,但你的生命完全跟佛菩萨无二无别,这就是所谓即身成就之法。 什么叫即身成就?依这个业报身直接就进入法身绝对有的状态。那是直截了当的,没有二话的,就象《华严经》开篇说的,始成正觉就已经证法身了。 什么叫正觉呢?《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讲什么叫正觉。我们无始劫以来,善根、福德和因缘具足了,你才能听到如此的微妙法音。 为什么称微妙法音呢?这个声音并不好听,但是它能解一切众生的疑惑,能够让你从那个纷乱的现象生命世界当中,解脱出来,这就是法的奥妙,法的功德。 闻的是什么?闻的是解脱见。这个解脱见也只是帮你把你那个错误的东西拿掉,它也没用,你那个错误的东西一旦没有,这也没用了。知道了吗?你以这种观念去修行,你就证入了。这也就是《金刚经》说的:“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三四两品呢,第四品对我们来说是个行法的观念,就是一个行持的观念。第三品是信念的建立,有个正确的信念建立。你看佛经说,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这就告诉你,怎么样去建立信念的开始。 “应如是”,什么叫“应如是”呢?以直观的态度,应,只能说告诉你“直观”的意思,以直观直截了当的态度,来面对一切法的真实状态,知道吗?这叫应如是。以这种真理绝对的法性思维来看待一切问题,这叫“应如是降伏其心。”所以说我们就要绝对的依止真理,那种法性,一切法的本来,就是真如自性。 “如是”是什么呢?由真如自性来显发的观念。真如自性是什么呢?一切法毕竟空不可得。知道吧,你从这个角度去观察一切问题的开始,这就是所谓的“应如是降伏其心”,而且是不加二念的,你加二念就已经落入相对法当中,所以说你会产生众生界。 什么叫不加二念?我看见这个东西,它就是这个东西,你不要再想再延续下去你第二个念头,第二个念头你再生起来的时候,就已经落入相对观念、相对境界里头去了。相对境一产生呢,你又是熏染又是回归到根本无明烦恼现象当中去了,你自然见一切心哪,一切相它就产生了。你不生二念的时候,一切相不可得嘛,对不对?这个怎么说呢,咱就跟你形容一下,我们去吃饭,吃饭为了什么?吃饭是为了解决饿,对不对,就这么一个关系嘛,现在就不一样啦,现在吃饭的名堂很多啊,那就是生二念想哪。你一生二念想,你这个吃饭就达不到吃饭的效果,你吃完了你不但没有感觉,你还会很难受。你去请客吃饭,到饭店吃完了你回来还饿,因为你不是吃的饭,你在饭桌间谈论别的,对不对?你回来还饿。尤其你们参加婚宴的时候,你更不是在吃饭,那个都为了什么?为了很多很多理由啦。所以说这就是二念分别,知道吗?二念一分别,自然烦恼无量。你不加二念的时候,吃饭就是吃饭,吃完就拉倒。这就是“如是”之见,听懂这意思吗? 但是你并不是糊里糊涂的,你要清楚的知道你自己在干什么。这是个行持的方法,就是让你的心呢,不要乱动。你如是这样去行持,那你就渐渐的离烦恼了,就你这个所谓的无明烦恼全部就离开,因为跟你没关系了嘛,你没有相对了嘛,只有绝对。只有绝对,你还有烦恼吗?一切法如是的话,你还会有烦恼吗,不会烦恼。所以这里就告诉你说,你要依绝对的那种观念,去建立,“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全部让它们入涅槃了。 什么叫涅槃?全部寂灭了。什么叫全部寂灭?我吃饭,吃完饭不饿了就寂灭了嘛。解脱嘛,简单,我吃完饭,圆满了嘛,对吧,我吃完饭,全部圆满了,我的想法圆满了,我不饿嘛,不饿了不就是圆满了嘛,因为把你那个愿望实现了,是这道理吧。那你说是不是解脱了?他就解脱了嘛,他就远离饿苦了嘛。 所以说人家为啥叫“知足常乐”呢?也是这道理。平常的时候你不一定要吃就能解决饱,对不对,甚至来说一个别的事一填就把你的心填饱了,这就是心体的微妙。所以说我们要学会完全圆满的完美的一种思维方式:依绝对的真理。 啥叫绝对的真理?就是我们真实有的生命状态,依那个去建立你的思维、意识、观念、行为,那就产生了什么呢?叫无住相布施了,你自然就会产生这种行为。你没有依止你那个绝对的生命本有一切真实有的状态的时候,你就不能产生如是解脱的行为。 为什么?因为你在相对法里头,你不可能无住相布施呀,你在相对法里头,你怎么能无住相布施呢?首先你“布施”的时候你必然产生二念,产生二念你就不是无住相,你不产生二念的时候,那你就叫无住相布施,因为你对那个东西不生念了,对吧,你对那个色声香味触法你不生念,不生念那就叫无住相嘛。怎么就能不生想呢?就是不生二念想。一切法如是。 啥叫如是?就认认真真的过每一天就好了。认认真真的过每一天,顺也好,逆也好,全部就认真的去过。“认真”的去过,而不是说那种“较真”的去过。“认真”两字又有解释,认识真实的东西,认清楚真如自性、真实的真理,那样去过,而不是说你较真呀,“哎呀!我今天非得咋咋咋……”那叫较真。较真就错啦,比较真实,还不是真实,知道吗? 所以说佛给你讲了,你能无住相布施,你的福德自然不可思量。为什么呢?福德是什么呢?你能无住相布施,你的一切观念都没有约束你,那你的一切行为自然是最好的,对不对?所以说你的福德有量吗?就简单说一个道理,你没有住相,你不住相布施,观念、现象那种对你的制约力,对你来说完全是零啊,行啊,那我告诉你,你就厉害啦,你什么都会呀,你说是不是福德无量?你的行为处处能增上一切,而一切恰恰又能增进你的行为力,这就叫解脱法门。所以说真正要觉悟的人,应该这样去,依这种教言去安住——但应如所教住。 ◎如理实见分第五 “须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何以故?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们这里头有个问题:什么叫如来?那天你们都没有记住什么叫如来,我解释过,你们讲那个都是学来的话,不是真实的道理。什么叫如来,我再说一遍:是你真实生命那种本体运行的轨迹,那就叫如来。换句话说,是你的真心运行的轨迹,那就叫如来。因为你的真心运行的轨迹是什么?无所从来无所去,明白吗?《金刚经》告诉你什么叫如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它没有来处,没有去处,那是什么?那不是你的真心运行轨迹吗?对不对,你这样去理解。就是你的心的形象,就是行持相吧,叫行持之相,这是所谓的如来。 第二个要明白:什么叫身相?它这里讲的身相是什么?是指的身见。你对你那个生命体的认识,对我们所拥有的生命体的认识,每一个层面的众生对他的生命体呀作用体认识不同,所以他身见不同。换句话说,身相不同,身相不同自然他感受不同,身相是接受一切感受的东西。你的身相不光是这个身体呀,懂吗?你的身相包括你的所有的一切,一直到这十方虚空都是你的身相,咱就不要说别的了,突然一下闹地震了,你也慌得很,对不对?因为这是你的身相,你执著它嘛,往小的来说的,你这个身体,再往小的来说,你这个头发,这都是你的身相,是不是?哎呀,头发掉啦,会怎么样?忧愁啊,头发白啦,忧愁啊。为什么会有烦恼呢?因为你有执著嘛。这是你的身相,你就会产生种种感受。所以说我们要理解它这个名词的意思呢,我们就知道它这里讲的啥意思了。你不能解读它这个名词义,你根本弄不清它讲的啥,云里雾里一堆。 我们前面讲到了非常关键的问题,一个行法,一个信念,一个理性的建立,一个行持方法。讲到这里了,佛就继续问须菩提:“於意云何?”这是当时那种文体,什么意思呢,你能不能理解?就是,我所讲的东西你能不能理解?於意云何,在你的意识层面里是不是能接受?你这样去解读你就明白他的意思了。“於意云何”,这句话是总结上面的意思:我前面讲的理性观念的建立和行持方法的具体的办法,在你的意识心里是不是有一个感受了?下面有一个新的问题就说:“可以身相见如来否?”这个问题就非常关键了。这就是解决了你看你一开始那种观念,就是说总认为一个明心见性一开悟了以后,就会有一个……那个感觉,这就是告诉你那个问题的症结所在。 可以身相见如来不?这是佛祖反问的,佛祖问须菩提:“你是否认为可以以你生命现象当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去体悟真实解脱的那种感受呢?去证明你已经得到解脱?”听懂意思啊,佛祖是这样问,再解释一遍:“你是否认为,可以以你生命现象当中的任何形式去实现证明你已经进入绝对生命的状态?”换句话说:“以现象界当中的任何一种形式决定不能证明你这种现象就是绝对解脱的生命状态。”翻过来说你就清楚, 佛祖这样问他。可以身相,身相相是什么?身相是我们现象界当中的一切感受,现象界不离身见,身见包括能觉和所对嘛。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什么叫见呢,就是说证实到绝对有的状态,不可能。就是你以任何一种形式,包括你一开始思维那个:哎呀……一开悟以后,就会有那种……那种感觉。那也是身相,因为你在法界里头,色声香味触法嘛,对不对? 你看他们那些学密宗的人,认为那种成就什么虹光身,那更是错谬之说。由此再推论一步,现在世界上的“佛法”就站不住脚了:“哎呀!阿弥陀佛来接你来了!”你说是不是成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最上圆满的成就我告诉你,是不可以任何所谓的形式认为你已经见到真如法身了。 但是有一句话得告诉你,真如法身包括着一切相,但是它是离一切相的。就象虚空一样,虚空当中春夏秋冬的变化跟虚空没有关系吧,对不对?“不也,世尊”,不能不能,“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绝对不能说你生命当中任何一种形式就是你成就真如法身的标志。这句话这样去理解:你绝对不能讲你生命现象当中任何一种形式就是你成就法身的标志。换句话说,这就破除一切迷信观念了,不要认为,哪哪哪哪这个佛菩萨可灵啦!哪哪哪哪,我告诉你,都是迷信。听懂了吗,以后可千万不要再找“灵验”了啊。明白意思了?这是佛讲的真理。 “何以故?”为什么这么说呢?佛就问他。“如来所说身相,即非身相。”在你那个真如法身当中,那种真实的体现并非你现象界当中的一切。 如来所说,什么意思呢?真如法身所体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命现象,那是真实的有,绝对有的生命现象,并非你这个现象界中生命层次里的东西,换句话说,你感受到的,就不是法身的东西。 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个凡所有相是什么意思呢?烦恼众生界当中的一切现象,全部是虚假和妄想。这句词你听得懂吗?烦恼众生界当中的所有一切现象,全部是虚假和妄想,人家佛是这样讲的。你偏偏要以为:“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哎呀,一切都是假的!”完了,把佛法也弄成假的了吧。你按他们那个解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连佛法也是假的了,对不对?那根本就是错误了嘛,你一下子就解冤了。 告诉你了,凡夫界当中都是虚妄,那什么是真的呢?“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什么叫诸相非相呢?诸相,我们要透过现象界当中的一切有,透过它,去看到真实有。 怎么透过它去看到真实有呢?这个方法很简单,你看待一切的时候,你那个觉性、智慧啊,要明白,这都是不可得的。你天天这样去念,天天这样念,你那个真实有就出来了。 这就叫什么?“即见如来”嘛。你这样的话你就见到什么呢,这样一来你就见到你那个心运行的轨迹,真理显现的地方,佛祖就在哪儿呢,即见如来,你就见着佛了嘛。再理解,见缘起则见法,见法则见佛,对不对?怎么见缘起?我们认识到缘起性空,认识到缘起,你就认识到性空了嘛,见到性空,你自然见法,就见佛了嘛。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这段经文主要讲的什么意思呢?什么叫“正信希有”呢,就是我们真正的正觉的信念建立是非常难得的。因为你正觉的信念建立的时候,就是你成佛的开始啊,这种建立的过程开始是非常难得的,所以称为正信希有。须菩提说:“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能不能有哪个众生听到这样的言说和章句,他真的相信吗?生实信否,是不是真能相信呢?因为须菩提当时智慧深广,他也只是能解,能理解佛所说的意思,理解还未必真的信呢,你理解是理解,但还没有生这种信念力,他只是解佛所说意,所以他就产生一种观念,认为将来的众生是不是能生信心呢? 信心是什么呢?是指导你行为的观念。所以说他问一句话:“生实信否呢?”他就有点那个,他信心不足嘛。“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千万不要这样讲,你这样讲的话,你那个疑惑在起作用,你这样讲的话,首先从你这里已经就障碍一切众生的法眼智慧了,因为你这样一想,一切众生会因为你而产生疑惑,所以说你就成为人家智慧的障碍点了,所以佛就直接告诉他,“莫作是说”,千万不要生出如是之见。 他站在哪儿讲的?站在绝对心体上去讲的。我们在他那个心体里,得到他的加持,要是他的信念力不坚固的话,同样也会怀疑。这个一体同观哪,就是我们的心体跟他是相通的,所以说佛祖直接告诉他莫作是说。 从这一点呢我们更应该吸取一个最大的经验,什行经验呢?从我们自身的开始,不要让别人因为你而对佛法产生疑惑,那样你的过失就太大了,误人法身慧命,知道吗?只能从你这里给人作一个增上道的因缘,因为你而去产生信念,坚固信念,这是无量的功德,知道吗?所以说这是我们自身眼里的东西。莫作是说,千万不要这样认为,也不要这样树起一种知见来。 佛祖就说:“如来灭後,後五百岁”,在佛祖那个时代,真理形象消失的时候,后五百岁,哪怕再往后延伸若干年,它不一定是指五百年。它这里有个理性的观念,一会跟你说。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什么叫持戒修福?就是在佛祖涅槃以后,这是从形象上说,佛祖是当时真理的形象代表,那个真理形象没有的时候,他的行为规范如果跟佛祖的教言能相应,他也能生真实信念,就是你不要被这个形象所拘泥住,你不要认为佛祖在,能生信心。当时须菩提认为,佛祖您在能给他解释,那您要不在呢?佛告诉他,不要那么认为,你那样认为是误众生慧命。在佛灭以后,只要有持戒修福,啥叫持戒?持戒就是行为的规范,你行为规范在哪?规范到解脱正念当中去,就是说你用你的正确的行为来增上你的解脱正信,这种人能“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对于佛所讲的般若思想真实解脱道,他能生信心,绝对相信这是真实的。 就这么个道理,以此为实嘛。“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你们几个可不是在一个佛那儿种的善根,你们过去见过无量诸佛啊,你们见过无量诸佛,在那供养佛啊怎么样以后,今天才能听到这个道理。听到了吗?所以你们的福报很大很大。 但是为什么你显现不出来呢?因为你迷惑啦。你要是清楚的时候,你那个福报全部都显现出来了,知道吗?人家佛祖讲:“种善根”,种善根是什么意思呢?光去给他行为规范一下,不去明白道理,所以说你们天天种了多少善根,咱不要说过去生了,你就今生你种的善根已经很多很多啦。啥叫种善根呢?今天给佛祖添个这样,明天给师父买个那个呀,这都叫种善根。 种善根的目的是要干什么?我跟你说,你一定要去求得到法的解脱,种善根是为求法得解脱呀,求法来解脱你,对不对?你一味的去光种善根,我告诉你,到最后,业报,那就成为业报力,你的善根会产生业报——福报啊,你很有福报啊。福报报完拉倒。但是你一旦成为菩提种性呢,那你就厉害啦,你有永恒的享乐,那个就不一样啦。这个就象人同样的资本,他投资在那个东西上就产生无量的效益,他这个人呢只是坐吃山空,懂得把那个钱用活,人家用活了那一分能变无量,你坐吃山空的,一分它就是一分,甚至来说现在钱贬得,一百块钱还不及过去十块钱。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能够听到这个章句,哪怕能够一念生出很清净很虔诚的心,相信:“师父讲得没错,佛祖的道理真好”,就这一念啊,就够了。“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什么叫如来悉知悉见?你就已经跟真理就分不开了,你就跟真理法身分不开了。哪怕有一念契入,你就已经开始跟它有联络了。听懂意思了? 就这么个道理,以此为实嘛。“当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你们几个可不是在一个佛那儿种的善根,你们过去见过无量诸佛啊,你们见过无量诸佛,在那供养佛啊怎么样以后,今天才能听到这个道理。听到了吗?所以你们的福报很大很大。 但是为什么你显现不出来呢?因为你迷惑啦。你要是清楚的时候,你那个福报全部都显现出来了,知道吗?人家佛祖讲:“种善根”,种善根是什么意思呢?光去给他行为规范一下,不去明白道理,所以说你们天天种了多少善根,咱不要说过去生了,你就今生你种的善根已经很多很多啦。啥叫种善根呢?今天给佛祖添个这样,明天给师父买个那个呀,这都叫种善根。 种善根的目的是要干什么?我跟你说,你一定要去求得到法的解脱,种善根是为求法得解脱呀,求法来解脱你,对不对?你一味的去光种善根,我告诉你,到最后,业报,那就成为业报力,你的善根会产生业报——福报啊,你很有福报啊。福报报完拉倒。但是你一旦成为菩提种性呢,那你就厉害啦,你有永恒的享乐,那个就不一样啦。这个就象人同样的资本,他投资在那个东西上就产生无量的效益,他这个人呢只是坐吃山空,懂得把那个钱用活,人家用活了那一分能变无量,你坐吃山空的,一分它就是一分,甚至来说现在钱贬得,一百块钱还不及过去十块钱。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能够听到这个章句,哪怕能够一念生出很清净很虔诚的心,相信:“师父讲得没错,佛祖的道理真好”,就这一念啊,就够了。“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什么叫如来悉知悉见?你就已经跟真理就分不开了,你就跟真理法身分不开了。哪怕有一念契入,你就已经开始跟它有联络了。 “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你能够听到这样一句话,你能够一念随喜赞叹,很欢喜的坐在这听完了,这叫一念清净。但一念清净并没有生信,你这个善根就已经很大了,这个福报就很多很多了,能得如是无量福德。 什么叫得如是无量福德呢?你能够真正去开启你生命本有的东西,本来具足的一切善缘。如果你能够生出一念正信之念了,真正的正觉心念的时候,你周围所有的因缘,换句话说,法界所有的因缘会以你为核心而重新组合,你就成了生命的主人了,你会发现:“哎,你家老头原来不听你话,一下子变得听话了……”,那些人呢都会围着你转,那特别有意思的。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为什么你能跟真理相契应的时候,就能得无量福德呢?因为你把所有的障碍消除了,什么叫所有的障碍?不带有人我观念地去做事,对不对?那你自然跟一切众生结的都是最好的缘,对不对?你要带有自己的观念的话,你首先你会考虑很多问题。你记住啊,你一想,你心里头一动想法,就有一种气出来。听武侠小说,他那个要杀人的时候,你就能够感觉到杀气森森,杀气,还没开始杀人的时候他杀气就出来了,他动心了就有气呀,对不对。平常别人要生气的时候,你也能感觉到,是不是?所以不要乱动心。你只要加有任何观念,有任何观念你就要动心,动心就有气生,有气自然心不相和,所以感应不到福报。 所以为啥说清净庄严就是福呢,啥叫清净?心如大地虚空一样,你含容一切的时候,一切就归复于你啦。你能够去包容一切的时候,一切自然围绕你转。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你能包容你的孩子,所以你孩子必须得围着你转。你试试包容别人呢,你就包容不了,对吗?你一个念头就生出来:“我管他干啥呀。”所以说人家看你也不好。为啥你孩子看你就好呢?因为你天天包容他,你那个心量包容他,你这个念头在动,你念头动,就有那种气生,你那个气就能包容他。 别管好人坏人见着佛,都特别乖,为啥呢?佛祖那个心量就包容你,对不对?所以说我们不要被那个主观意识所障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这叫主观意识。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什么意思?也不要被那个外境界所障碍,法相,非法相,就是六尘意识嘛。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你心取任何一种相作为你行为的准则,你就已经落入烦恼众生当中去了。你只要心存观念,做任何事,“哎呀,我们为了成佛,去修一切善”,我告诉你,你那叫烦恼,你修不成佛,你放心吧。听懂了吗?因为你有“我”的想法,你就不叫修一切“善”。人家告诉你,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能成佛。离一切相的同时,就是在修一切善,你不离一切相,如何修一切善呢?天天带有我执观念,你去做任何事,你都不是一切善,那叫“自私善”,自私的善业嘛。 你看,若心取相,就是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心取相”,你认识当中有执著观念,作为行为准则的时候,那你已经就是烦恼众生了。“若取法相”,你也是这样的。啥叫法相?你如果对外境界所产生的,外缘境界对你的那种障碍你去除不了的话,你一样还是烦恼众生,你就落入到烦恼众生里头去了嘛。 何以故,为什么呢?“若取非法相”,也是这样的。别管法和非法,你是和非,统统都是,你只要有是非观,你就不是真如自性,你就不是解脱道。“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统统不要有是非观念在里头掺杂。你没有是非观念掺杂,你就是一切如是,一切真实了。 “以是义故”,因为这个意思呢,“如来常说”,因为这个真正的教义,佛祖当年就经常教育他的弟子,换句话说,就是你那个真理法身,经常会惠顾于你。惠顾于你什么?一切道理,都是比喻,比喻什么呢?比喻让你解脱你的烦恼观念。你烦恼观念解脱完了,这个也就不存在了。病好了,你还要药干嘛呀?病好了就不吃药了嘛。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你心取任何一种相作为你行为的准则,你就已经落入烦恼众生当中去了。你只要心存观念,做任何事,“哎呀,我们为了成佛,去修一切善”,我告诉你,你那叫烦恼,你修不成佛,你放心吧。听懂了吗?因为你有“我”的想法,你就不叫修一切“善”。人家告诉你,离一切相,修一切善,才能成佛。离一切相的同时,就是在修一切善,你不离一切相,如何修一切善呢?天天带有我执观念,你去做任何事,你都不是一切善,那叫“自私善”,自私的善业嘛。 你看,若心取相,就是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心取相”,你认识当中有执著观念,作为行为准则的时候,那你已经就是烦恼众生了。“若取法相”,你也是这样的。啥叫法相?你如果对外境界所产生的,外缘境界对你的那种障碍你去除不了的话,你一样还是烦恼众生,你就落入到烦恼众生里头去了嘛。 何以故,为什么呢?“若取非法相”,也是这样的。别管法和非法,你是和非,统统都是,你只要有是非观,你就不是真如自性,你就不是解脱道。“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统统不要有是非观念在里头掺杂。你没有是非观念掺杂,你就是一切如是,一切真实了。 “以是义故”,因为这个意思呢,“如来常说”,因为这个真正的教义,佛祖当年就经常教育他的弟子,换句话说,就是你那个真理法身,经常会惠顾于你。惠顾于你什么?一切道理,都是比喻,比喻什么呢?比喻让你解脱你的烦恼观念。你烦恼观念解脱完了,这个也就不存在了。病好了,你还要药干嘛呀?病好了就不吃药了嘛。
---------------------------------------------------------------------------------------------------------------- 更多佛光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许多人学佛,常常会遇到魔障,这是什么原因?宿障深厚、不善用心。无量劫来,我们跟一切众生结了许许多多的冤仇,宿障深厚;不要说过去生了,我们这一生当中,没学佛之前,我们杀生吃肉,与这些众生结的冤仇就不知道有多少?宿障深重,这是无可奈何!要消除深重的业障,只有老实念佛;我们一心念佛,念久了,业障确实能消除。我们念佛,依照经典的教训去修,这是“善用心”,不会着魔障;我们违背佛陀的教诲,没有依照经典里面的理论、方法、境界去修学,这叫“不善用心”,就很容易着魔障。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