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极乐的法是解脱之法


2014/9/4    热度:261   

仁焕法师:极乐的法是解脱之法

 

  广东南山寺2009年1月8日至15日念佛七法会开示录

  (1-14下午) 极乐的法是解脱之法

  感恩常住三宝慈悲,感恩诸位法师慈悲,感恩诸位同修慈悲,阿弥陀佛!大家好!

  人人都想健康,但是造成身体有问题,都是我们违背生命的规律。怎么违背呢?人往往不该想的事情又去想,所以造成头脑有问题;不该看的事情又去看,造成眼睛有问题;不该听的话又听,所以造成耳朵有问题;不该说的话又说,所以造成嘴巴、喉咙都有问题;不该做的事情又做,所以造成这个身体有问题;不该拿的东西又拿,所以造成手有问题;不该站的地方又站,不该走的地方又走,所以造成脚有问题。这就叫做违反生命的规律。

  不公开的恶业,会造成内脏有问题;公开做恶的病就暴露在外面。不公开的是病在里面,自己也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

  有问题了怎么解决呢?今天早上也讲过了,第一步要断恶,要忏悔业障。忏是认错,悔是改过。光认错不改过也不行。认错以后又改过了还不好,怎么办呢?表示果报太重了,就把命交给佛,由佛帮助处理。

  我们来念佛目的是交命给佛帮我们处理事情。但是很多人非常可笑,来这里他都不交命给佛,他要去找法师,交给法师,搞错了。你交给法师了,法师拿到哪里去放?也是交给佛,佛有极乐世界,法师没有什么。法师吃的饭还是十方供养,法师本身什么都没有。

  所以为了这件事,我们给大家制作了请法的法本。法本虽然在前面也说要真诚清净,要果断,但是我接触的一些同修什么都不懂,还是烦恼,所以我也想办一些培训。培训有两个层次,一个是请法,第二个是晚上训练做报恩供。

  我们来念佛为什么能给身体康复呢?我们人重视物质享受,没有重视精神享受,所以现在人都没有精神了,叫做丢命了。精神就是人的命,我们来念佛是康复精神的。佛是精神的佛。我们把佛当做迷信来想。精神的人怎么做?不生烦恼,不发脾气,不忧虑,保持快乐的心,就有精神了。

  这几天你们快乐多少分就康复多少分。如果谁没有半分毫厘的快乐,就是痛苦加痛苦。我们跟阿弥陀佛请的是快乐的法。你心中有烦恼,你怎么念请的也是烦恼的法。如果你心中快乐了,就好得很快。大家为什么请法不灵感?未请之前就担忧了:“到底我请阿弥陀佛来不来?”你快乐他就来。

  因为法是以心为法,我们现在请极乐的法,极乐的法就要快乐。那慈悲的法要怎么样?慈悲的法反过来要流泪啊。所以不要把极乐的法和慈悲的法混在一起。流泪了就没有精神了,极乐才有精神。你们流泪请法,当然你们慈悲非常到位,也有成功的地方。但是假如你们为精神病人,带着这种心态去请法,那么他身上的那些众生就会转移到你们身上来。你愿意不愿意接受呀?我是不需要了,我宁可做快乐人。

  如果你们带着伤感的心去请法,希望你们不要请极乐的法,你们可以请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也可以请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我不请这两位菩萨,我就请阿弥陀佛。我过去流泪流够了,我怕了,让我再流泪我感觉没有意思了。那你们会说:“哇,你见痛苦人都没有一点伤感?”如果我伤感了他更加伤感,我快乐他才感觉快乐很好。另外,只懂得请法不念佛报恩,绝对不产生作用的。

  有些人天天皈命,都不起作用,那肯定是带着烦恼去请。比如儿子不听话,我们天天为儿子请法,但是一想到儿子就生烦恼。每次都是带着烦恼去请法,结果儿子一天比一天严重。你们为病人请法也这样,你们带着悲哀的心,所以请不得极乐的法。因为慈悲的法不是生命解脱的法,那是叫人间福报之法。我请极乐的法,是请生命解脱之法。我请极乐的法,我活着每一天永远是快乐每一天。

  谢谢大家!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教我们放下,是要我们放下妄想分别执着,不是教我们放下工作。如果连工作都放下了,释迦牟尼佛何必要四十九年讲经说法?他为什么不放下?他还要做得那么积极、那么认真,帮助我们这些苦难众生。诸佛菩萨积极地工作,为一切众生服务,全部是付出,没有一丝毫希求的念头,就是那个“放下”。工作要认真、要努力,要把它做得尽善尽美,没有丝毫希求自己要得什么好处的念头,这就是放下。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