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与南宗


2014/9/3    热度:260   

慧能与南宗
  关志明
  “南能北秀”。意思为南有慧能,北有神秀。 “南”是方位词。但这个“南”,不是指长江以南。这个“北”,也不是指长江以北。同样,这里的“南”与“北”,也不是指南北朝时期的南方佛教与北方佛教。“南”与江南无关。北与北方中原无关。“南能北秀”以及因“南能北秀”所各自推行的法门“南顿北渐”,都是指禅宗内部形成的两个派系。这两个派系也与佛教其他宗派无关。慧能与神秀,同为五祖弘忍的大弟子。五祖弘忍曾说过:“吾一生教人无数,好者并之,后传吾道者只可十耳。”(见《楞伽师资记》)五祖在介绍这10个人中,就有神秀与慧能。后来因为两人在如何继承与弘扬禅宗的宗旨时所使用的法门不同,由此产生了分歧,发生了争拗。结果就此出现了两个不同的派别。一派是以慧能为首的岭南派。“南能”的“南”是指岭南。又称作“南禅宗”。一派是以神秀为首的黄梅派。“北秀”的北是指湖北。又称作“北禅宗”。以慧能为首的“ 南宗”是新派,相对于传统而言,南宗具有新派思潮。以神秀为代表的“北宗”是传统派,具有传统的思维。
  慧能是因为创立了“南宗”而名垂史册 ,流芳社会。慧能又是因为创立“南宗”而成为禅宗六祖。慧能更是因为创立“南宗”而成为岭南文化的代表之一。慧能的《坛经》里头所论述的思想、理论以及内容可以说全部都是与“南宗”的法门有关。没有《坛经》就没有“南宗”。 《坛经》是为“南宗”而说,“南宗”是因《坛经》而立。
  从《坛经》的标题的全称去领略“南宗”
  什么是“南宗”?“南宗”的精华是什么?对于这一命题,我们是否可以尝试透过解读《坛经》的标题的全称去领悟“南宗”的意义?
  《坛经》、《法宝坛经》、《六祖法宝坛经》都是简写、简称。据近代发现的敦煌写本,《坛经》标题的全称有三十二个字之多,为《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
  “南宗”。 把“南宗”二字突出在标题的最前面,可见其意义之重要。要想知道什么是“南宗”,就非要细读《坛经》不可。《坛经》的内容,就是“南宗”的内容。既然《坛经》是为“南宗”而说,那么我们又可以通过以“南宗”为纲,去加深对《坛经》的解读。“纲举而目张”。
  “顿教”是“南宗”的基本教义。或者讲“南宗”的法门就是“顿教”。“顿教”是佛教的专用名词,是相对“渐教”而言,亦称为顿成之教法。今天,我们在使用“顿教”与“渐教”的概念上,经常出现误解,经常用现代的概念去理解“顿”与“渐”。把“顿”解释为立即觉悟,把“渐”解释为逐渐觉悟。其实,按照佛教的定义,对未成熟的众生,开始说小乘法,后渐说大乘法,称之为渐教。而对未成熟的众生自始直说大乘法,是为顿教。通过“顿教”而悟道成佛者为“顿悟”,通过“渐教”而悟道成佛者为之“渐悟”。顿教并非慧能始创。顿教在慧能之前已有说法。但却是因为慧能的弘扬与坚守,并因《坛经》的流传而成气候,而成主流。
  “最上大乘”。南宗的顿教,是坚持以大乘佛教为基本教义,坚持直接修大乘法。“最上’的意思是把大乘佛教作为本门本宗的最高无上的宗旨。为什么慧能要在《坛经》的标题上强调与突出“最上大乘”几字?唐朝时,大乘佛教并不像日后那样占据传统,成为主流。当时的大乘法还处在被批判、被攻击中。唐玄装曾经写过《制恶见论》,就是无法容忍小乘法者对大乘法的批评而进行的批驳。当时慧能把“最上大乘”作为自己创立的“南宗”的最高无上的宗旨,也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另外,从“最上”的字眼使用中,还可以透露出慧能向传统小乘挑战的坚定决心。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佛教有两部经对中国民间影响甚深。这两部经就是《心经》与《金刚经》。中国民间所使用的《心经》,多是指玄装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而《金刚经》,多是指姚秦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慧能《坛经》标题所使用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是指《金刚经》而不是指《心经》。《坛经》中从未提及到《心经》。但却多次提到《金刚经》。为何慧能《坛经》的标题不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而是使用《摩诃般若波罗密多经》?五祖弘忍曾经说过,要悟道成佛,专心念《金刚经》就可以了,甚至不识字,不会念经,只要念一句“摩诃般若波罗密多”就可以了。《坛经》标题上使用了“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就是表明“南宗”的修佛理论依据是《金刚经》。
  “六祖慧能大师”。“南宗”的领军人物是慧能。慧能是因为创立了“南宗”而成为六祖。“六祖”是一种相当于今日的学术职称。“六祖”的全称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慧能大师”,大师即大禅师或大和尚。“大师”也可以解为“大导师”即佛菩萨之德号,意思是其能导众生使超生死也。
  “于韶州大梵寺”。“韶州”即今天的广东省韶关市。“大梵寺”即今天的南华寺。“南宗”的发源地与形成地为今天的韶关南华寺。这结论从《坛经》的标题上可以得到印证。“梵’为“清净”之义。把“大梵寺”改为“南华寺”是否又是与南宗有关?
  “施法”。大乘法提倡的六度,第一度就是“布施”。佛教最早的“布施”是指“施法”。后来才加入“施物”的成份。“施法”又称为“施主”。最早的施主,是指宣扬佛法的菩萨。《思益经》“世尊,何谓菩萨能为施主?佛言:菩萨能教化众生。”教化众生是为“施法”。
  “坛经”是指筑土设坛,用祭神的毕恭毕敬的诚心去宣讲“南宗顿教”的修佛悟道这一法门。“坛”有中心的意思。“经”讲经弘法。
  归纳上述的解释,《坛经》的标题是否可以用今语翻译为:“顿教”是“南宗”的佛法教门。“南宗”是以大乘佛法为最高无上的宗旨。“南宗”是以《金刚经》为本门本派的理论依据。“南宗”的创始人是六祖慧能大师。“南宗”的发源地与形成地在今天的韶关南华寺。慧能创立“南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教化众生。慧能是用毕恭毕敬的诚心去宣讲“南宗顿教”法门。
  从《坛经》“行由品第一”中感悟“南宗”
  《坛经》共分为十品。而十品之中,对于理解慧能的“南宗”的内容与精华,最具重要性的又是“行由品第一”。对于“行由品第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理解为慧能的个人简历。一部《坛经》全与“南宗”有关。“行由品第一”的主要篇幅除了介绍慧能创立“南宗”的背景,还提示了创立“南宗”的可行性、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一、“南宗顿教”的基本宗旨。
  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坛经.行由品第一》)什么是“顿教”?慧能在《坛经》的开篇明义中讲的十分明白:自性清静就可以当下成佛,直了成佛。但悟此道、但修此道就可以当世成佛。
  二、“南宗顿教”的理论依据是《金刚经》。
  “慧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坛经.行由品第一》)
  “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坛经·行由品第一》)
  “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
  (《坛经·行由品第一》)一部《坛经》分为十章。“行由品第一”就多次提及《金刚经》。《坛经》中提及《金刚经》次数最多就是“行由品第一”。慧能反复提及《金刚经》的作用。目的就是要说明“南宗”的理论依据是《金刚经》。
  三、誓愿立志建立“南宗”。
  “弟子是岭南新洲百姓,远来礼祖,惟求作佛。不求余物。”(《坛经.行由品第一》)
  弟子(慧能)不远艰辛,不辞劳苦,前来访师求学。目的是想在岭南地区结合本地实际,创立“南宗”,以求在弘扬佛法上有所作为。“惟求作佛”不能翻译为“只想求得做个佛祖。”这种翻译,有点不近人情。当时求学的慧能,绝对没有想到日后会被封为“六祖”。慧能此话的意思是希望日后能在修佛悟道上有所作为,能有出色,唯此而已。慧能不辞艰辛,拜师求学,不但是为了度己,更是为了创立南宗,为了度人,这就是典型的“菩萨心肠”。
  四、在岭南地区建立“南宗”的必要性。
  “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 (《坛经.行由品第一》)。岭南地区已经够偏远,加上新洲的蛮荒,你(慧能)要想在这些地方弘扬佛法上有所作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五祖十分疑惑。五祖的发问,不是歧视,也不是侮辱,而是感到惊奇。通过五祖的疑问,我们至少可以看到两个问题:1在唐朝,中原地区的佛教已十分兴盛,但当时的岭南地区,由于离中国的政治、经济、宗教的中心较远,所以,佛教文化仍十分之薄弱。2、鉴于当时的背景,使得五祖对慧能提出在这个地区创立“南宗”的想法感到十分惊奇和担心。
  正因为岭南地区佛教文化的薄弱,所以慧能认为要想在这些地区弘扬佛法,就必须要创立与这些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南宗”。而“南宗顿教”,就是鉴于岭南地区佛教文化的薄弱的特点而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法门,可以达到快捷的效果。
  五、在岭南地区建立“南宗”的可行性。
  “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份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坛经.行由品第一》)北方可以有佛教的宗派,岭南地区为什么不可以有佛教的宗派?岭南地区的佛教文化长期落后于北方、中原、江南地区,根本原因是没有创立出一种能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佛教法门。“獦獠身”那些没有经过佛教化的山民与那些经过佛教化的和尚之所以有区别,完全是因为“佛教化”的原因,两者若从“人人皆有佛性”的角度出发是应该没有差别的。既然佛性无南北,所以,在这个前提下,建立“南宗”是可行的。
  “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坛经.行由品第一》)五祖认为在岭南地区创立“南宗”会有利于佛法的弘扬。但仍有顾虑,担心众人反对慧能另立门户的做法。担心是一码事。创立“南宗”又是另一码事。“汝之见可用”,由此语可见,五祖最后也是接纳了慧能认为创立“南宗”是可行的观点的。
  六、慧能偈语充分体现了南宗法门的特点。
  神秀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坛经.行由品第一》)
  慧能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坛经.行由品第一》)
  小乘独善其身,大乘善度众生。两偈语相比较,慧能的偈语更能体现出“南宗”法门的自然,简单、易为大众接受的特点。“本来无一物”,明心即可见性,当下即可成佛,如此简单。“南宗”的修佛法门,容易动人,且简单快捷,很是适合岭南地区的实际情况。慧能的偈语,是典型的“菩提道”。更能体现出大乘普度众生的精神。
  七、“袈裟之争”实为南北宗之争
  “偈语之争”、“袈裟之争”其实就是南宗与北宗之争,顿教与渐教之争。慧能提出在岭南地区创立“南宗”。“南宗”法门要取代传统的教法,势必要引起争拗与冲突。传统派认为慧能创立“南宗”,是有违祖训的,另立门户,也是大逆不道的。史学界对《坛经》中提到的“袈裟之争”,一直困惑不解,因为“争”是佛门之大忌。“争”也不符合佛门之“空”说。事实上《坛经》也介绍了这方面的情况。慧能不想“争”,为了不“争”,一避再避。慧能的“走”,慧能的“藏”,都是为了不“争”。所有的“争”,不论是“偈语之争”还是“袈裟之争”,都是因为慧能要创立“南宗”而引起的。“偈语与袈裟之争”是借用这两种形式去说法。“偈语与袈裟之争”,实际上是南北宗之争,不同法门之争。
  八、五祖是支持慧能创立“南宗”的。
  在山上,五祖不断保护着慧能,并尽量避免慧能受到侵害与攻击。五祖还亲自送慧能下山,把橹摇船送慧能过河。把慧能送上岸后对慧能说:“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汝今好去”,你好好准备吧。“努力向南”这里的“向”字,是解作“意向”。“向南”即意向建立南宗。这里的“向南”,不单是向南方,还应把这个“南”字理解为“南宗”。“努力向南”是努力创立“南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创立南宗,弘扬佛法,并非是一朝一夕之事。是会有相当的难度的。从五祖所作所为可以看见,五祖是支持创立“南宗”法门,更好地在岭南地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
  九、“风幡动”的禅语也是与“南宗”有关
  《坛经》中有不少禅语至今仍令我们迷惑不解。例如,慧能重出江湖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句禅语,我们至今还在努力破译,尽管已经有各种解说,但一直令人不堪满意。笔者认为,可否把这个禅语与慧能的“南宗”联系起来?“动”是否可以理解为创立“南宗”是对传统做法的一种“变动”。“不是风动”慧能的这种“变动”,并不是为了“东风压倒西风”或者“南风压倒北风”的“动”,不是为了改变风向而动。“不是幡动”,这种“变动”也不是为了自立旗号,另树旗幡。不是为了另立门户去变动。“仁者心动”,慧能创立“南宗”而对传统的“变动”的最终目的,依然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佛祖(释氏有一称号为“能仁”)的宗旨,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而去“变动”。“仁者心动”是佛心在动。苍天可鉴,慧能是抱着一颗佛心去创立“南宗”,去进行变革。另外,“仁者”有爱人之意,有“慈悲”之意,慧能又是表明自己创立“南宗”的“动”,是为了普度众生,为了更多人脱离苦海。
  南怀瑾大师曾经说过:“知道变,而能应变,那还属于下品境界,上品境界是能在变之先而求其变。”慧能创立“南宗”,“仁者心动”,无疑为上品境界。慧能时代,中国佛教日渐成为潮流。在佛教文化较为薄弱的岭南地区创立“南宗顿教”法门,创新出一条简单化、大众化的修佛悟道的方便快捷之路。“再变之先而求其变。”慧能并没有让潮流推着走,而是引导着潮流走。慧能不愧为时代潮流的“异潮儿”。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莲池大师说,“愚人除境不除心,智人除心不除境”。觉悟的人他去什么?去识心。觉悟的人,他去能变的那个识心,他不去外头境界。于是,他得到的是什么?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真得自在了。愚人一定要找一个好环境、理想的环境,他是心外求法。他不改变他心理,找到西方极乐世界还是苦恼,为什么?还不尽理想。理想的环境到哪里去找?心地里面去找。外面境界找不到!在外面境界上找一个理想环境,那可找惨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