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完善自己才能度众生


2014/9/4    热度:301   

仁焕法师:完善自己才能度众生

 

  广西灵阳寺2009年农历9月念佛七法会

  (初五上午) 完善自己才能度众生

  这几天我们都在共同学习生命的道理,有些学佛时间长的同修容易说:没有那一本经典这么说啊。我跟你们说:那是你看不懂经典。《地藏经》就是告诉我们生命在家庭建立,地藏王菩萨不忘记父母的恩德,他始终认为他是父母的全部份,他感受到纵使父母有过错,自己的生命始终归于父母,父母的过就是自己的过。

  既然知道父母有过,最大的孝就是原谅父母。原谅父母就是报恩。如果你们以为有财产或什么更好的东西给父母就叫报恩,那就错了。我们后代人真正能报父母恩,第一就是把人做好,不给父母担忧,给父母生欢喜心;第二,父母有过,作为子女能原谅父母的过,就是无上的报恩!希望你们在念《地藏经》的时候,一定要带着报父母恩的心去念《地藏经》。然后依《地藏经》的道理去完善自己,去圆满自己,这就叫做报恩。

  如果你们认为念经是念给父母听,那就念错了。如果念给自己听,就念对了。念念之间,要对照自己有没有和地藏王菩萨一样。不能说为父母补漏,应该是为自己补漏。

  这几年,我接触不少的发心人,他们开口闭口都在说:“我要度众生。”我始终回答:“没有什么众生给我们度,能完善自己最好了。”大家听懂这句话吗?能把自己完善到位,自己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众生。我想问大家,第一,你一生以来有没有烦恼?(有!)第二,你一生以来有没有痛苦?(有!)第三,你一生以来有没有障碍?(有!)众生就是有痛苦,众生就是有烦恼,众生就是有障碍,如果自己还有这些,暂时不要说去度别人,先把自己度到无挂碍。无挂碍就是完成自己的了脱生死。如果自己还有挂碍,你想用自己有挂碍的业障去度别人吗?度不了的。所以佛所讲的道理,所讲的法,都是愿望我们众生能达到解脱。真正的解脱不是要把道理讲给别人听,是要用道理来完善自己!

  《华严经》讲到这个道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意思是说,于完善自己的同时,用良好的形象感化周围人,这才是真正的度众生。自己能解脱了,就成为周围的榜样。如果自己都还没有解脱,那你所讲的道理都不是真正度众生的道理。特别是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发脾气,第二个是悲哀,这两个都是地狱的种子。人悟道了才真正明白到什么叫做解脱。

  昨天我们谈到光明人和黑暗人,这也是两个极端。但是,人是会变的。比如一个恶人,在他有缘分的时候,常常反省自己,能把自己改变成好人。有的平时都是好人,但是最后还是造恶了。恶人改好了,人家还是说他是好人;原先做好的后来做恶了,人家还是说他是恶人。大家有这样的体会吗?

  所以佛才说我们众生能有一分善根,在世界上做一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生生世世做好事。因为众生容易被环境条件改变了。应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善的。你们刚刚生下来的时候,也不懂得做什么恶啊。做恶是随着年龄增长以后,由于环境条件,使你们变成另外一个人。

  所以佛为什么把我们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这有很多方面的解释,也可以解释为:娑婆世界就是变来变去的世界。

  而极乐世界是一个保持祥和的世界,极乐世界没人造恶,连恶的名称都没有。所以才叫做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能满足我们众生的所有需要,让那里的公民都达到满意,所以没有恶的名称。

  过去我没有理解念佛法门的时候,我始终没有老实念佛。当我理解以后,我就主动老实念了。因为我懂得每一个众生都有两个家,一个是娑婆世界的家,是辛苦的家,是受苦受难的家;一个叫极乐世界之家,是祥和快乐之家。我知道这么回事以后,我的心念始终想回到祥和的家去,不愿意在多灾多难的家里,所以我天天念极乐世界之家。

  原来我没有理解,我说:“不要忙,因为念佛是念成死人嘛,所以要等到年纪大了以后再念。”后来懂得生命是无常的,没有谁能把握自己能活到什么年纪啊!,

  念佛人应该怎么理解才究竟呢?这个世界虽然很辛苦,但那是生命受苦受难的果报。如果承受得了苦难,没有埋怨心,果报就了了。苦难过后,中国人有一句话:因祸得福。如果人都在受苦受难了,还是留恋苦难,最后就成为苦难没完没了。娑婆世界就是苦难没完没了的世界,但是这个苦难没完没了,是我们众生的心造成的。我们人在苦难里面,还在留恋苦难,所以苦难就没完没了了。

  大家知道我们是哪方面留恋苦难呢?如果有一个六亲眷属走了,以佛教来看,要快乐。因为他果报圆满了,他不再受苦受难了,所以我们祝愿他永远离苦得乐。而我们哭得呜呼哀哉,就是留恋苦难了。自己伤心、悲哀是表达什么呢?表达舍不得、放不下。最后,有灾难的人又走不成,结果就变成没完没了了。我们也经常见到,为什么有些家庭连续灾难爆发不断呢?这就叫做留灾难在家。快乐就了断了,悲哀就把灾难留住了。

  讲到这里,你们可以试验一下。我受苦受难了这么多年,最近这两年才懂得这么回事。当自己有病,就笑哈哈地讲:“哦,果报又来了。来就来嘛,我干脆回归极乐。阿弥陀佛,我的果报来了,我宁可回归极乐了果报,我不愿在这里受苦受难了果报,你一定要来接引我。”接着就念“南无阿弥陀佛”,没有想到,十念完了找不到痛苦了,但是人还在这里。哦,原来是乐意接受果报,结果果报了得更加快。不乐意接受的时候,马上哭得呜呼哀哉,结果果报更加严重,严重到全家都受到果报。

  我得到这样的好处,今天和大家分享,愿望你们用乐观的心,去面对每一件果报。好的来也要乐,不好的来也要乐,那就把果报圆满了。

  我记得有一对夫妻,经常打架,妻子曾经四次离开家庭。后来妻子听人家讲我解决家庭问题很好,她就来到灵阳寺找我,问我如何解决问题。我首先问她:“你想不想要这个家庭?”她回答我:“我怎么也不愿意回这个家了。”我讲:“那你还来问我干什么呢?你不要这个家庭不用来问我,不要就不要,还要来问干什么!我认为你是想舍嘛又舍不得,想回家嘛又想到受不了,是不是这样啊?”最后她说:“对对对,就是这样。”我讲:“你成什么妻子你就有什么丈夫。中国人有一句话:烂锅头就有烂锅盖!对吗?你怎么把罪过都推到你丈夫身上去?是你的命要有这样的丈夫,有这样的家庭,你都没有改变自己,难道不是把家庭搞得越来越坏了吗?你不应该看别人不好,应该认为自己不好,因为他毕竟还没有学过佛。”她说:“我对他很好啊。”我讲:“我不相信男人会打一个做得很好的妻子,不可能的。所谓修理工就是修理不好的东西!是你丈夫为你修理,你还不懂得感恩!你讲他是恶人,我认为你更加恶。”她说:“法师啊,我以为我来到这里你能为我说什么,你反过来说我很恶!”我说:“俗话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那你是你丈夫的老鼠咯?所以呢你找不到你错的地方。如果你想挽救这个家庭,你能按照我说的去做吗?”她说:“只要你让他不打我,我就按照去做。”我说:“要是你能做得到,他绝对不打你,而且他还会说我的这个妻子变成另外一个人了。”最后我就说:“你回去对他说:‘过来都是我对不起你,都是我造成你的烦恼。你过来对我是很好的,你是疼爱我的,是我没有理解,所以造成我们烦恼越来越重。从今以后我绝对做到你叫我左就左,你叫我右就右。我本来是来成为你的帮手的,但是我过来始终只懂得反对,不懂得帮助你。’”她说:“他明明打我,我这样回去跟他说行吗?”我说:“刚才你说可以,现在你又说不可以。所以我说你是大恶人。”我讲:“你看在儿子份上,你不愿意改变是不行的,这个家庭好坏跟你做妻子非常有关。”

  后来她终于接受了,回去也按照我讲的去做了。想不到她丈夫也感觉好奇怪,他说:“对了,如果你这样呢,我不但不打你,我天天拥抱你都没有问题。”接着他丈夫就问她:“你为什么变得这么好呢?”她就把情况说了,因为他丈夫是开计程车的,他说:“如果有这样的法师,我要亲自开车跟你去见法师一次。”

  后来,他真的和妻子开车来到寺庙,他说:“法师啊,你真伟大,你能帮我教育我的妻子变成另外一个人。”我说:“你还有脸面说话吗?你身为一个男人,为什么没有一点教养把自己的妻子教育好?以打人过日子,以骂人过日子,你不是大恶的男人吗?”他说:“我知道我错了,从今以后,只要我爱人改了我全部都改了。”我说:“你这样说话就错了!应该说你全部改了你爱人就自然改了。”他说:“我改了,我愿意改了。”

  后来他儿子考上大学了,他们把小孩也带到寺庙来,在我面前母亲对儿子说:“没有师父就没有这个家庭啊。”父亲又说:“如果没有师父就没有你的妈妈咯。”

  你们想一想,要给家庭带来和谐怎么做呢?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就是和谐的根本。一个比一个抬高,一个不服一个,那这个家庭能有条件沟通吗?能达成共识吗?最后家庭就变成战场。希望我们今天一定要记住:改变自己,不要改变别人!改变自己到位了,形象自然感化他人。谢谢大家!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 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一定要学佛。佛是怎么教导我们?佛是怎样处事待人接物?完全是以平等心,完全是以慈悲心,一定没有差别。对于一切人,都要慈悲,都要容忍,要能够包容,要能够“和颜爱语”,这非常非常重要。化解内心对人事物的对立与冲突,我们的身心就会协调、安康。古人常讲:“学问深时意气平。”越是有学问的人,越有涵养;越是有道德的人,越能够包容。我们要学习别人的优点,包容别人的缺点。人不是圣贤,免不了有过失。对于人的过失要能够包容,不要憎恨,不要嫉妒,这非常非常重要!人与人过去生中是有怨来的,“包容”可以把“怨恨”化解掉。你包容别人,别人包容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帮助你。这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我们要学会“以责备别人的心责备自己,以包容自己的心包容别人”。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