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焕法师:觉悟的表现
2014/9/4   热度:350
仁焕法师:觉悟的表现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农历三月念佛七法会 (初二下午) 觉悟的表现 今早我们谈了和合的作用,还有佛门的慈悲与智慧,现在谈谈觉悟。 人有觉悟以后,就会懂得换位思考。比如自己想要的东西,觉悟的人就会考虑到周围也会有人需要,就会平等分配。所以觉悟的人有平等心,有平等心的人就是觉悟的人。 阿弥陀佛是平等王,为什么呢?首先他的觉悟和慈悲是平等对待我们所有一切众生。因为众生的差别很大,个个都有恶业,但是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也有恶业,都看别人有恶业。在佛的角度来讲,虽然一切众生起心动念都有罪过,但是佛把我们众生看成他的子女一样,平等法化每一个众生,愿令我们共同有缘分离苦得乐。 觉悟的人认为,周围不好,是自己不好,因为自己没有把周围照顾好,所以周围才不好。觉悟的人见周围不好,自己就生忏悔心。本来他已经觉悟了,但是他还讲自己无德无能,没有能力照顾好周围,给周围带来烦恼。我们专门看周围的不是,周围有灾难,我们幸灾乐祸,所以我们是众生。佛见到灾难心里面非常痛苦,好像他本人受到灾难一样。为什么佛要建立极乐世界?就是愿望所有的痛苦人都平等得到安乐。 觉悟的人往往能够把好的因缘让给别人,把艰苦的事情留给自己。我们众生把好的归自己,把不好的归别人。所以我们要接受佛的觉悟教育,有觉悟以后才能有缘分和佛一样,为众生想,为十方想,为周围想。 佛的心愿是: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佛给众生安乐才认为自己安乐。佛菩萨有事做了就感觉健康快乐了,我们众生做事认为影响身体,认为不用做事逍遥自在就身体健康,但是佛却有无量寿,我们都是短寿。 我们要接受佛慈悲的教育,慈悲是为周围想,为周围付出,为十方法界付出,起心动念都为周围想。我们起心动念都为自己想,所以佛说:众生起心动念都罪过。都为自己想,容易得什么病呢?得不满足、不满意的病。肚子胀,有肿瘤,就是不满足的病。不满意的病,往往是家庭矛盾,特别是夫妻不和,病起来人没有力气,去检查也找不到什么问题。 不满足就伤身,不满意就伤气。那么怎么治呢?我给你们开药方:知足常乐,感恩一切。你们接受这个药方,癌症都会好,偏瘫也会好,肿瘤也会好。懂得感恩一切,都认为家人很好,唯独自己不好,你们就有力气了,就有精神了。为什么这样认为?自己都受到果报了自己还好吗?就是自己不好才有果报。如果家人不好,应该是他们有果报,明白了吗?所以自己身体不好就是自己不好,自己都不感觉满足、满意,所以才受到不满足不满意的果报。 讲到家庭,后代不好就是老人无德,后代犯罪就是老祖宗缺德。人都认为自己很好,但是后代可以证明我们好不好,因为后代是我们的全部分,我们也是后代的全部分。 前几天有一个老师来跟我谈话,讲到他的小孩不听话,我问他:“你的小孩是你的全部分还是一部分呢?”他说:“小孩是我的一部分,”我说:“那么你的小孩还有一部分是谁帮你生的?”他说:“哦,都是我生的。”所以我说:“不是你小孩不好,是你不好。你时时刻刻认为他是你一部分而已,所以他对你不满意了嘛,是不是?如果你说他是你的全部分了,那就对他没有意见了,对不对?”应该说,没有不听话的小孩,只有不懂得教育的父母。无德缺德就来自教育方法不对,家庭没有道,没有规矩没有礼仪。没有礼仪不成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没有家风,后代才不听话。 对后代的教育,你要考虑到你说的话符不符合后代的个性特点。第一,要理解小孩;第二,要尊重小孩;第三,要看他的优点,称扬他的优点,然后再批评他的缺点。没有不接受教育的小孩,如果都是开口就骂,动不动就打,管得太严,那不行。也不能变成另一个极端,就是溺爱,小孩有什么要求,你们都满足,最后要求过高了,自己就承受不了。两个极端的教育方法都不对。唯有用中庸的方式,才是合理的教育。所以说,理解人的教育就是上等的教育。 家庭一定要做到:以爱心立家,以道德规范家,以孝顺兴旺家,以感恩和谐家。有感恩才有和谐,有和谐就家和万事兴。 ------------------------------------------------------------------------------------------------------------ 更多仁焕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烦恼的种类极多。贪(贪欲)、嗔(嗔恨)、痴(不知无常无我之理等第)是三毒,再加上慢(傲慢)、疑(犹疑)、恶见(不正确的见解如常见、断见等),组成六根本烦恼。由于烦恼造种种业。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