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界法师:菩提心的结劝
2014/9/4   热度:315
菩提心的结劝 我们看最后省庵大师的总结。 惟愿大众,湣我愚诚,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譬诸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从此联姻,莲社宗盟,自今缔好。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而始也。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这段开示是我们净土宗的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我们最后的结劝。我们把它分成三段,看第一段,省庵大师讲完前面的发菩提心的功德跟发菩提心的方法以后,他说湣我愚诚,你同情我一念真诚的期许之心,怜我苦志能够发此菩提心,立此菩提愿,那么怎么做呢?未发者今发,发菩提心永远不嫌太迟,已经发的让它更坚固,已经坚固的让它相续下去,因为这个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个基础,我们调伏烦恼是一辈子的事情,可以慢慢来,但是菩提心,这个生命的愿景你一定要早点,有些东西要早点做,比方说菩提心,因为你每一个佛号都必须有菩提心的引导,这个佛号力量才会圆满。 那么这以下别示有五段。第一个勿畏难而退怯,勿视易而轻浮,就是说不要产生退怯而轻浮的心,就是说你这个基础打好了以后,你未来就受用无穷了,这第一点。 第二点勿欲速而不久长,勿懈怠而无勇猛,这个很重要,就是说菩提心发了以后你要保护菩提心,不能操之过急。菩提心是个愿景,但是你只能够让你自己慢慢进步,它不是一次达到的,修行不要太过火。太过的时候,你看有些人他一直冲,一直冲,不对呀,修行是马拉松赛跑,不是一百公尺短跑,谁能够跑得久,不是跑得快,你看很多人跑得很快,跑到最后你看跑道上找不到他了,他怕到了呗。你是要花一辈子的时间修行,不是说三五年,所以这个修行你要善调,像调弦一样,这个宽松要适当。祖师说七分自然,三分勉强,修行还带一点压力,你不能是做得好像很轻松,很轻松也不行,但是你压力很大你也不会持久,你把自己搞得压力很大,你绝对不会持久。当然你偶尔闭关加行例外,但是正常情况的功课带一点压力,带一点自然。忏公师父讲得太好了,点点滴滴呀,修行不是暴风雨,修行是点点滴滴的功夫,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所以你不要太过于急躁,弄到自己你的菩提心容易退转。 勿委靡而不振起,勿因循而更期待,你要把握今生,要发菩提心就趁现在不能再拖啦。勿因愚钝而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也不能自暴自弃,因为像种树,你只要有去种,它就有根,有根它慢慢就增长,就好像磨刀,你不断地去磨,它就会变利。不能够说你的根太浅就不种,你的根基太钝了就不去磨。就是说我们可以没有任何的行动,但是你要先跨出第一步,先把愿景种下去,你才有一个正确的引导。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虚空非大,心王为大;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这个地方讲得太好了,心力不可思议。你的生命的改变,就从你一念心的转变开始变化。 我们看释迦牟尼佛的本生传,释迦牟尼佛他的生命的关键他真实发起菩提心是在一个因缘,就是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到地狱去,看这个意思那个地狱不是一个很深层的阿鼻地狱,是比较浅的,浅层地狱。那么在地狱里面那个狱卒就是带着那些地狱的罪业众生搬石头啦,做苦工啦,那么这怎么办呢?就两个两个一组,那么释迦牟尼佛看到那个另外一组的罪业众生,身体很羸弱,走没几步搬着石头就倒在地上,那么释迦牟尼佛就去扶他,扶他看他扶也不行,干脆就帮他搬东西了,那么狱卒就很生气,说要你多管闲事就打这个释迦牟尼佛的前生。但释迦牟尼佛那种大悲心升起的时候,他宁可受啊,当然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第一个你保存你的生命,第二个保存你的大悲心。 那么释迦牟尼佛就思维我生生世世我爱着这个身体,结果到最后还是死掉了,我要顾着我的菩提心,我未来有无量的希望,所以他宁可坚持自己的菩提心,后来释迦牟尼佛就被狱卒打死了,打死以后这个罪业众生一念的菩提心就弹到忉利天去了,这个是佛陀第一次发心的因缘。 其实人生你要有这一次经验,你的人生就不一样了,那一份坚持。我们刚开始听佛陀说发菩提心怕怕的,对不对?但是你还是相信佛陀说的话是对的,你先踏出第一步,那么有因缘刺激你的时候你坚持下去,你会发觉佛陀说的话是对的,这个时候你就有信心了,你这个菩提心你就越来越有力量,越来越有力量,就像这个树,这个根就巩固了。所以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那么生命真的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我们愿意跨出第一步。所以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则菩提眷属,未来的成佛的菩提眷属、莲花化生就从这个地方开始了。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佛道,则安知未来所谓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百福庄严不是从现在的菩提心而发动呢? 就是说我们发了菩提心以后,我们在佛号前面多了两个引导,第一个引导净土,第二个引导到佛道,这个佛号就非常有力量了。同样一句佛号你装了两个很大的马达,第一个导归净土,第二个圆成佛道,这个佛号你真的有资格叫无量光、无量寿了,那就不是一个音声了,那真的这句佛号对你来说是无量光、无量寿了。无量光所以成就广大的智慧,无量寿所以成就广大的福德。 那么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要先做好我们的道前基础,就是我们的发心。佛法是你要有一个愿景来引导你,你才有资格去修善法,然后这个善法叫作波罗蜜,念佛也是这个道理,否则你所修的善法都没有办法超越三界。 我们过去生也做了很多的善事,但是我们还在三界轮回,事出必有因,因为我们的善事前面没有东西引导,没有马车,我们怎么出得去呢?佛陀说的话都是他自己经历过的,他自己从这条路走过来,他才会告诉我们这样走,所以净土宗念佛也是这样,你要给这个佛号有一个引导,现在的人很会创造佛号,但是不知道怎么引导佛号,非常可惜,佛号都在三界打转,没有一个佛号引导我们到达净土,就是我们的心理水平太低,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把这个佛号糟蹋了。 所以说省庵大师说当我们心里准备好的时候,这句佛号就是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才有这么大的引导力,引导你到净土去,引导你到佛道去。那么每一句佛号到不同的心态产生不同的结果,这个才合乎诸法因缘生的道理。阿弥陀佛已经准备好了,他为了准备这句佛号花了五劫的思考,他经历了多生多劫的波罗蜜把无量光、无量寿创造出来,但是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我们这念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你准备好了没有?你怎么去创造佛号,引导佛号?这个是我们要做的,阿弥陀佛要做的都做好了。 佛法修学概要——70 ------------------------------------------------------------------------------------------------------ 更多净界法师佛学内容推荐 ------------------------------------------------------------------------------------------------------
净界法师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释迦牟尼佛在灭度之前,留给后人的遗教,除四依法之外,还教我们“以戒为师、以苦为师”。这两句话实际上的意思,就是以释迦牟尼佛为老师,“戒”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的表现,“苦”是释迦牟尼佛一生为我们做的生活示范。生活不要过得太富裕,清苦一点好,为什么?常有出离心,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生活太富裕,对这个世间产生贪恋。到临命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你,“我这个世间还放不下,这世间很快乐很好,还不想去”,机会就错过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