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 魔的来因 二谛四谛混淆
2014/9/4   热度:195
明贤法师:入中论讲记 第六次课程 第十一讲之 魔的来因 二谛四谛混淆 《入中论》第六次课程总第十一讲之:魔的来因:二谛四谛混淆 主讲人: 上明下贤法师 主办:北大禅学社 时间:2009年4月25日晚 地点:北京大学二教407室 魔的来因:二谛四谛混淆 魔有其来源,从内在来的说是烦恼,从外在来的说是天魔。从我们的见和行的方面来说,魔有一个来源就是邪见,而邪见多半是来源于我们对世间、出世间、对于法义、对于法要理解的不够通透彻。 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关于“谛”的理解——胜义世俗谛、或二谛、或者是四谛,对这些谛我们不能够善巧地去理解它。 上面的这个表格所要表达的是,在暂时当中的二谛和暂时状况当中的四谛,因为有不摄法的原因,而有区别,在究竟当中没有区别。换一句话来说,也就是二谛和四谛的关系表。这句话绕口,需要一点一点来说。 先看四谛中的苦谛、集谛、道谛。 二谛和四谛这两个名词我们早就已经接触过了。四谛所指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苦集灭道,苦集灭道这个道理在说人无我的时候说得最多——苦谛、集谛、灭谛、道谛。苦集灭道所指的首先是苦,苦有无常和无我两个因,无常和无我让我们不能稳定,让我们任何一件能了解的事件都具备了生灭的过程,生灭就是不稳定的根本的原因。不稳定是让我们觉得无法驾驭的主因,无法驾驭才是苦,它本身会变动才是苦。 无常、无我就是根本的主因,世间上所有的事情,我们接受不了的,我们能够感受到苦的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苦是怎么样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真正体验到它是苦难的、是痛苦的呢?是因为它们聚集在一起。 小的苦一般我们还能够忍受,或者说我们可以把它放下,不给予理睬,或者忽略它。聚集就是各种苦、各种无常、各种无我的事情聚集到了一起,这是让我们接受不了的。生老病死的原因也是这个,比如人要死的时候,不光是一个人要过世了,还伴随着疾病,伴随着身体的不舒服,伴随着心里放不下的事,还伴随着过世了以后还有很多理想、愿望没有达成……,集聚到一起来了,就让我们感觉到更不能接受这个苦了。 所以集聚是让苦升级的主因。道谛的道是我们所羡慕的。所谓道,就是当佛初转*轮的时候有很多人来问:“佛啊,你说了世间是苦的集聚,那我们想解脱,想解脱要来求什么呢?”释迦牟尼佛说:“向僧团来学道。”要是学道该怎么学呢?道谛虽然是个真理,它有具体内容的,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灭,灭是道的真正的内容。
---------------------------------------------------------------------------------------------------------------- 更多明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空是什么? 空,就是无染著的智慧清净心。 这样来形容,你会比较清楚。 圣人达到一切法不可得, 无念丶无住丶无相的时候, 他没有任何的妄想, 也不会有任何的执著, 就开启了真如自性原有的无所住的真心, 而且真心是万法一如,如就是空。 万法一如就是万法皆空的意思。 不会有任何的上下增减妄念统统没有。 为什么万法一如呢?就是万法皆空, 心没有攀缘相,当然就是万法一如了。 所以,智慧无所住的真心, 就是彻底的解脱。 因此我们把这颗般若的智慧, 无形无相的智慧心,说:它是空。 也叫做不空,因为智慧存在。 空,是空掉妄想,空掉执著, 空掉颠倒,但是智慧不空。 空,就是生命的实相。 生命的实相就是无相,那个无叫做无不相。 ——慧律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开示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