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印法师:《净土决疑论》讲记 九


2014/9/4    热度:293   

传印法师:《净土决疑论》讲记 九

 

  释印光造论 释传印讲记

  《坐禅三昧经》(二卷,鸠摩罗什译)卷上:“第五法门治等分行,及重罪人求索佛,如是人等当教一心念佛三昧。”经云:

  专心念佛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如是不乱,是时便得见一佛、二佛乃至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以心想故,皆得见之。……尔时惟观二事:虚空佛身及佛功德。更无异念,心得自在,意不驰散,是时得成念佛三昧。

  若心驰散,念在五尘,若在六觉者,当自勖勉,克励其心,强制伏之。如是思惟:人身难得,佛法难遇。故曰:“众明日为最,诸智佛为最。”所以者何?佛兴大悲,常为一切故,头目髓脑,救济众生,何可放心不专念佛而辜负重恩?

  若佛不出世,则无人道、天道、涅槃之道。若人香华供养得至涅槃,虽然,犹负佛恩。设当念佛空无所获,犹应勤心专念不忘,以报佛恩,何况念佛得诸三昧智慧成佛,而不专念!是故行者,常当专心,令意不散。(《大正藏》第15卷276、277页)

  本经先述对治贪欲、瞋恚、愚痴烦恼之法,而以修行“念佛三昧”为对治“等分”烦恼之法门。何谓等分?等分即凡夫的妄情。如《圆觉经·文殊问章》云:“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善男子!空实无华,病者妄执。由妄执故,非唯惑此虚空自性,亦复迷彼实华生处。由此妄有,轮转生死,故名无明。善男子!此无明者,非实有体。如梦中人,梦时非无,及至于醒,了无所得。如众空华,灭于虚空,不可说言有定灭处。何以故?无生处故。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轮转生死。” (《大正藏》第17卷913页中、下)

  等分,亦名同分、有分。根、境、识三者互相交涉,各作其自业,名曰同分、有分或等分。(《俱舍论》卷三,《大正藏》第29卷10页)《顺正理论》卷六云:“云何同分、彼同分义?分谓交涉,同有此分,故名同分。云何交涉?谓根、境、识更相交涉,即是展转相随顺义。或复分者,是已作用,更相交涉。故先说言,若作自业,名为同分。或复分者,是所生触(五遍行心所之一),依根、境、识交涉生故。同有此分,故名同分,即同有用,同有触义。与此相违,名彼同分。”(《大正藏》第29卷362页)

  根、境、识互交,妄由斯起。由此可知,修行念佛,实为返妄归真之要道。

  诸大乘经,如《华严经》、《法华经》、《大宝积经》、《大方等大集经》、《坐禅三昧经》、《目连所问经》等,皆赞净土,不可胜举。

  你既然认为“诸祖诚言,断可依凭”,那么,百丈祖师、龙树、马鸣大菩萨、阿难、迦叶尊者、佛说净土诸经、六方诸佛劝信,难道反而不“断可依凭”吗?佛与祖师说经造论垂教净土,难道是留给后世“罪薮”吗?你既然以祖语为可凭,那么,你不是应该同样地信凭百丈祖师乃至六方诸佛吗?

  (2)进征丧本失末:既不信诸佛等之本,则何有于六祖、赵州?

  【论文】如谓六祖、赵州等不可不信,则龙树、马鸣、阿难、迦叶、释迦、弥陀、六方诸佛、诸大乘经,更为不可不信。若谓诸佛诸祖诸经皆不足信,又何有于六祖、赵州为哉?

  论主运用论理学——印度称因明,因对方犯了“自语相违”的过失,利用对方的逻辑驳倒对方,使他无言可答。

  中国古书谓“自相矛盾”,矛和盾,一为进攻用的武器,一为防御用的武器。古时有人同时贩卖这两种武器,当街叫卖,拿起矛来夸耀说:这是最好武器,无可抵挡。又拿起盾牌说:这是最好盾牌,没有武器能穿透。众中一人说:拿你的矛刺你的盾,看看如何,好吗?贩卖者瞪着一双眼,半天说不出话来。凡是“自语相违”者,一遇明眼人,就要吃“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果报。

  (3)喻征:肤见浅识

  【论文】见近而不见远,知小而不知大,如乡民慕县令之势力而不知皇帝之威德,小儿见铜钱而即拾、遇摩尼宝珠而不顾也。

  此中两喻,都很形象、很贴切,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上座师那种知见的肤浅,更加深刻地领会到净土法门的伟大。这里的譬喻,颇寓深意,吾人读此,不可草率翻过。

  首先释“摩尼宝珠”。摩尼宝珠,梵语真陀摩尼(Cinta-mani),亦称如意宝珠,谓此珠能随意欲而雨诸宝物,以满足需要。《大宝积经·贤护长者会(明本)》(卷一百一十)云:“如彼如意珠,千金刚破,终不可坏。有此功能,随意所念,皆悉克果。”(《大正藏》第11卷620页中)《杂宝藏经·婆罗门以如意珠施佛出家得道缘》(卷七)说,南天竺有一婆罗门,得一如意珠,无人能为识别。后至佛所,“佛言:此珠磨竭大鱼脑中出。鱼身长二十八万里,此珠名曰金刚坚也。有第一力耐(功能),使一切被毒之人,见悉消灭,又见光触身,亦复消毒。第二力者,热病之人,见则除愈,光触其身,亦复得差(读chài,同“瘥”, 病愈)。第三力者,人有无量百千怨家,捉此珠者,悉得亲善。”(《大正藏》第4卷481页上)

  关于如意宝珠的种类,亦非一种,有天上的和人间的区别。如《大智度论》卷五十九说:“是宝珠有二种:有天上如意宝,有人间如意宝。诸天福德厚故,珠德具足;人福德薄故,珠德不具足。”(《大正藏》第25卷478页中)关于如意宝珠的质料和来历,亦有种种。如同论云:“问曰:摩尼宝珠,于颇梨、金、银、车磲、玛瑙、琉璃、珊瑚、琥珀、金刚等中,是何等宝?答曰:有人言,此宝珠从龙王脑中出,人得此珠,毒不能害,入火不能烧,有如是等功德。有人言,是帝释所执金刚,用与阿修罗斗时,碎落阎浮提。有人言,诸过去久远佛舍利,法既灭尽,舍利变成此珠,以益众生。有人言,众生福德因缘故,自然有此珠,譬如罪因缘故,地狱中自然有治罪之器。”(同上,478页上)

  摩尼宝珠义,略说如上。

  其次,在大乘经论中,多以发大菩提心、实践难行能行的菩萨道,亦即修行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喻如摩尼宝珠能饶益一切众生,能成就无上菩提。所以,印光法师论文中所说“近”、“小”、“乡民慕县令”、“小儿拾铜钱”,其实寓有修行人发心羸劣、薄弱的含义。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五百大阿罗汉等造,玄奘法师译,共200卷)第102卷,将“不时解脱”[1]大阿罗汉,成就“不动心解脱”,能自利利他,喻如摩尼宝珠。如论云:“问:何故不动心解脱,说名末尼宝耶?答:以不动心解脱坚牢故、胜妙故、无过故、明彻故、无垢故、清净故、难得故、可爱乐故,名末尼宝。复次,以不动心解脱能破无明暗故,名末尼宝。……复次,以不动心解脱能除烦恼尘垢故,名末尼宝。……复次,以不动心解脱能饶益诸有情故,名末尼宝。如如意珠,置高幢上,随意所乐,雨诸宝物,充济百千贫匮有情。”(《大正藏》第27卷526页中、下)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发菩提心品》(唐·般若译,共十卷)卷二,佛对慈氏菩萨说,若有人“欲为有情修大乘行,欲度有情置大涅槃,应当先发五种胜心。云何为五?一者,于诸有情普发平等大慈悲心;二者,于一切种智心不退转;三者,于诸有情起亲友想,于险难中誓当救护;四者,常于有情起负债想;五者,恒怀惭愧,何时偿毕。能发如是五种心者,速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正藏》第8卷874页下)接下来,经文以一商人赴海求如意珠,用济亲族贫苦的种种艰险的经历和遭遇魔难等故事,说明菩萨修道若值障难,唯应“转增勇猛,发三种心。云何为三?一者,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生死已来,皆我所亲,或为朋友,现受苦恼,未得免离,如何退还?二者,一切众生从无始已来,给我衣食,怜愍我深,今受轮回,苦难非一,云何未报,乃生退心?三者,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皆我眷属,策役驱使,转相呵责,未曾少分酬报彼恩。以是因缘,不应退屈,更增勇猛,求证菩提。若证菩提一切智宝,用济生死苦难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于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转”(《大正藏》第8卷874-875页)。修行净土者,正宜如是发心。

  修行净土法门,凭信愿行资粮求生净土,但得往生,便可以稳当地实现“证菩提一切智宝,用济生死苦难众生”、“于大乘中,一心修行得不退转”的境地。所以说,印光法师论文中所说的“见远”、“知大”,以及用“皇帝之威德”和“摩尼宝珠”为喻者,意实在此!

  以上“结征”一段论文,为“决理疑以起愿”一节末后的归纳和总结。其特点是:以其人的逻辑,来否定其人所认定的宗旨,以驳正其人的错误知见。

  论主印光法师在“决理疑”一节文中,将末世以降具有重大的、带有普遍性的、存在于我佛教门中某些参学者的知见问题一一揭示出来,加以研讨,进行深刻而切要的剖析。以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和善巧贴切的譬喻,指示这些带有原则性的、关系到正法眼藏和法身慧命问题的是非曲直,并警示此中利害,指出严重后果。然后,在这“结征”一段文字中,加以归纳而评决之。

  论主以“何不”、“又何不”、“不可不”,句尾用“乎”字,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语气,一气呵成,共为十番论证,十个“乎”字,宜高着眼!凡真为生死而发心追求佛道者,其正见、正知、正信,必定由此生起而不可动摇矣!

  正宗分之(三) 决行疑以利修

  正释永明延寿禅师《禅净四料简》

  1、揭流俗知见

  (1)论主征问

  【论文】汝还知永明《四料简》所示禅净有无、利害得失乎?夫永明乃弥陀化身,岂肯贻人罪薮、谤正法轮、疑误众生、断灭佛种乎?

  前面,关于《弥陀要解》、《华严经》以及寂光理性等方面问题,皆假上座师之口,番番对论,一一剖析,无不明了。

  在这里,论主自己拈出永明《四料简》,作为从正面阐释净土法门的依据。《四料简》着重在“有禅”、“有净”的“有”字上,所以,这不仅仅是理论问题,更着重在修持方面。经过修持,才能获得这个“有”,所以科判为“决行疑以利修”。

  料简:亦作料拣,品评、选择的意思,原义多指人才、人品,谓精简政事官吏。“料简”一词,见汉《平舆令薛君碑》:“料拣真实,好此徽声。”汉·蔡邕《蔡中郎文集》三《太尉杨公碑》:“‘沙汰虚冗,料简真实。’”(《辞源》第2册)

  论主高揭法王印,示以正法眼,谓永明乃弥陀化身等,然而,上座师却并不以为然。

  (2)上座陈见

  【论文】彼曰:永明料简,语涉支离,不足为法。何以言之?彼谓“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若如所说,则今之禅者,类多皆看念佛的是谁,又有住念佛堂长年念佛者,彼皆现世能为人师、来生即成佛祖乎?又云“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若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今之愚夫愚妇,专念佛名者处处皆有,未见几人临命终时,现诸瑞相,蒙佛接引,往生西方也。故知永明料简,为不足法。

  论主欲正释《四料简》的真实要义,先假上座师之口,引出在教内甚为普遍存在的对于《四料简》的谬误的流俗知见。

  (3)论主指要

  【论文】余曰:汝何囫囵吞枣、不尝滋味之若是也!夫永明料简,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先须认准如何是禅,如何是净,如何是有,如何是无,然后逐文分剖,则知字字皆如天造地设,无一字不恰当,无一字能更移。吾数十年来,见禅讲诸师所说,皆与汝言无少殊异。见地若是,宜其禅与净土,日见衰残也。

  囫囵吞枣,不尝滋味,谓上座虽然读过《四料简》,却没有消化得了。教内一般人,多犯此通病。

  乃大藏之纲宗,修持之龟鉴,是论主对永明《四料简》的评价。纲,谓网绳;宗,谓归趣;龟,谓古时吉凶祸福以龟甲占卜的文字定夺之;鉴,即镜,能照见妍媸好恶。龟鉴,即轨则。“纲宗”是就一大藏教教理而说,“龟鉴”是从许多法门的修持而言。教理应正确信解,修持应获真实利益。

  先须认准如何是禅,如何是净,如何是有,如何是无。禅、净、有、无这四个字,是开启《四料简》法藏的钥匙。先须明了、明确这四个字在《四料简》中的定义。明了、分清楚这四个字的含义,是正确理解《四料简》的前提,或云基础、出发点。这四个字,是《四料简》的着眼点。

  教中不少的人不能正确理解《四料简》,囫囵吞枣,不尝滋味,产生许多误会:说《四料简》是“抑禅扬净”,或说是“谤禅赞净”;或说这是后人伪造,永明祖师决不会有此文字;等等。

  印光法师自从于陕西省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礼道纯和尚为师出家以来,历参诸方,后居普陀山法雨寺潜修。民国初年52岁时,净业有得,因缘时至,出世弘法利生。他“数十年来”,发现“禅讲诸师所说,皆与汝言无少殊异”,这就是法门之中最成问题的大事情了。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抱有上座师这样知见的人,不是一般普通的信众,而是对普通信众负有领导责任的“禅讲诸师”,即参禅的禅师和讲经的法师。这些领袖法门的人物抱有这样的错误知见,影响最大,故云:“见地若是,宜其禅与净土,日见衰残也。”

  印光法师菩萨心肠,代佛宣扬,欲为利益广大众生,对此关系到“正法眼藏”、“人天眼目”的重大问题,岂忍坐视?乃于自己大事了办之后,出世利生的初期(民国初年),奋笔疾书,撰为此文,何啻长夜明灯、昏途宝炬!

  2、先释禅、净、有、无

  (1)请问

  【论文】问:何名禅净及与有无?请垂明诲。

  上座师虚心请教:何谓禅?何谓净?何谓有禅、有净土?何谓无禅、无净土?这是正确领会《四料简》的关键之所在。

  (2)答释

  ①释禅、净——约教理

  【论文】答:禅者,即吾人本具之真如佛性,宗门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宗门语不说破,令人参而自得,故其言如此。实即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也。(原注: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净土者,即信愿持名,求生西方,非偏指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也。

  禅和净土的定义,是属于佛教教理问题。教理是佛的遗教,即法,是客观的、真实的、究竟的真理。三世诸佛皆以法为师,所以,这是任何人所不能改易的。吾人通过此论明示,首先须明了禅净的定义,俾便正确地理解永明《四料简》的真实义。

  禅,毕竟为何物?论主简直而言,即为“真如佛性”,即为“纯真心体”,即为“离念灵知”。此中,如果说真如佛性、纯真心体等词语,犹可于言诠中领解,则“离念灵知”便不那么简单了,便不容许那么马虎草率地对待了。万古以来,吾人挣扎在无边的生死大苦海中,其实就是为此“念”之所误!何谓真如佛性、纯真心体?如《大乘起信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大正藏》第32卷576页上)这就是汝我及一切众生的“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本来面目”,这也就是上齐诸佛的本来面目。

  同论又云:“以一切言说,假名无实,但随妄念,不可得故。言真如者,亦无有相。谓言说之极,因言遣言。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当知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故,名为真如。”(同上)一心真如,离名绝相。因言遣言,其可遣者皆为妄,不可遣者为真。

  同论中又说:“问曰:若如是者,诸众生等,云何随顺而能得入?答曰:若知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同上)随顺得入,是谓观智,即知一切法虽说而无有可说,虽念而无有可念。如是方便随顺,亦即“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印光法师在论文中以括弧注曰:“离念灵知者,了无念虑而洞悉前境也。”“了无念虑”,即同“一切法虽说无有能说可说,虽念亦无能念可念”。以离念境界,唯有证得,乃可相应,故曰“得入”。

  此“无能无所、即寂即照之离念灵知、纯真心体”,究为何物?不妨更以佛语证之。《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密谛译,共十卷)卷二,经文云:“佛告文殊及诸大众: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于其自住三摩地中,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大正藏》第19卷112页中)在诸佛及大菩萨的境界当中,凡夫日常生活中的“见与见缘,并所想相”,犹如患贫血症的人蹲起之际,觉得金星乱飞,“如虚空华,本无所有”,即指此情景,乱窜的金星本来是不存在的,本来完全是“菩提妙净明体”。

  经文次节云:“本是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妄为色空及与闻见,如第二月,谁为是月?又谁非月?文殊!但一月真,中间自无是月、非月。”(同上112页中)此中,“妙明无上菩提净圆真心”、“菩提妙净明体”,吾人似可理解《大乘起信论》所谓“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的“不生不灭”的“心真如”,亦即印光法师论文中所注释的“禅”义。

  兹据蕅益大师《佛顶文句》,将“见与见缘,并所想相,如虚空华,本无所有。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稍为说明:

  “见”者,八识能缘之见分。“见缘”者,八识所缘之相分。此二即是依他起性,如以麻为绳,亦如依于真月捏成二月也。“所想相”者,于此相见二分,不了唯是依他起性,妄生我法二执,名为遍计执性。如以绳为蛇,亦如迷天上月、捉水中月也。

  “如虚空华,本无所有”者,不唯遍计本空,抑且依他如幻。如麻上不唯无实蛇相,亦并无实绳相;真月不唯无影相,亦并无二相也。

  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者,以真如不守自性,于自证上幻成见相二分;只此二分,全是自证之体。所谓正随缘时,而常不变,如绳(蛇)二分,全体皆即是麻,如天二月,全体即是真月,云何可分“是”与“非是”耶?

  此“菩提”,亦指四智菩提。所谓第八识之见相二分,元是大圆镜智菩提妙净明体;第七识之见相二分,元是平等性智菩提妙净明体;第六识之见相二分,元是妙观察智菩提妙净明体;前五识之见相二分,元是成所作智菩提妙净明体。

  寂照不二,故“妙”;照而常寂,故“净”;寂而常照,故“明”。

  (《蕅益大师全集》第6册3875页)

  彻悟禅师《我空》偈曰:

  三心澄湛波间月,四大纷纭空里花。

  拟向个中寻主宰,程途万里未云赊!

  (《梦东禅师遗集》96页,香港佛经流通处版)

  禅,最为关钥者,是令人“参而自得”。所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是禅的特色。古云:“大道从来不属言,拟谈玄妙隔天渊。直须能所俱忘却,始可饥餐困则眠。”

  何谓净土?净土者,为本师释迦如来以大慈悲心无问自说、天下诸宗共同奉为修持日课的《佛说阿弥陀经》等净土经典,以及西天东土马鸣、龙树、昙鸾、智者等诸祖垂述诸论典,以此为依据,凭行人深信切愿而励行持名念佛,求生西方,往生净土。此则全凭事修而非关空谈理性的所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以吾人纵然全具理性功德,却也正因如此,才必须全凭事修有功,方得显现而获受用。否则,纵然聪明透顶,能说得天花乱坠,亦无济于事。

  吾人当知,净土法门者,实为因地法藏比丘、果上阿弥陀佛为利乐有情而庄严净土、度脱上圣下凡一切众生的法界一大缘起。《华严》经王,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回向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为归宗结顶的究竟,岂徒然哉!吾人当深思之,当深思之!

  (待 续)

  【注 释】

  [1]阿罗汉证“无生果”,有“时解脱”和“不时解脱”的差别。前者为信行钝根,须待时及缘具,方得解脱。后者为法行利根,能于一切时,随所乐欲,进修善业,不待缘具而得解脱。

----------------------------------------------------------------------------------------------------------------

更多传印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有很多人平常不持午,到了受戒的时候,“我要持午,我要像个老修行。”可结果他第三天实在忍不住,晚上偷偷地吃东西,这又何苦?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学的是什么?修的是什么?不要在乎这些形式,这些形式有助于道业的,我们要做。持戒的时候,我晚上一定要吃饱,夜晚拜佛才有力气,这个我们应当要做,绝不充面子。 摘录自佛言网由佛前明灯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