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四百问答:359.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


2014/9/4    热度:216   

 大智度论·四百问答:359.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

   359.问曰:大慈、大悲如是,何等是小慈小悲,因此小而名为大?

  答曰:四无量心中慈、悲为小;此中十八不共法次第说大慈、悲,名为大。复次,诸佛心中之慈、悲名大,余人心中名小。问曰:何以言菩萨行大慈、大悲?答曰:菩萨大慈者,于佛为小,于二乘为大,此是假名为大。佛大慈、大悲真实最大。复次,小慈,但心念与众生乐,实无乐事;小悲,名观众生种种身苦、心苦,怜悯而已,不能令脱。大慈者,令众生得乐,亦与乐事;大悲,怜悯众生苦,亦能令脱苦。

  【大正藏】第25册{大智度论卷二十七}页256中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佛性就是自性,众生的佛性为什么不见了?禁不起社会上种种邪恶的诱惑,无始来的烦恼习气现前,所以佛性不见了,就这么回事情。?佛性不见了,是不是真的不见?不是。佛跟我们说,是我们有障碍把它障住了。什么东西障碍了?烦恼习气障碍了。如何恢复?如理如法地修行。?这个如理如法,我们再说得明白一点,是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不再随顺自己的烦恼习气。随顺佛陀的教诲去做,这个“去做”就是修行。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