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8 灭谛 六 解脱与究竟解脱
2014/9/4   热度:294
体方法师:解脱之道讲记 b28 灭谛 六 解脱与究竟解脱 “六、解脱与究竟解脱 二乘圣者及菩萨,从证悟而得的解脱,还有不圆满处。二乘圣者,虽断尽烦恼而证解脱,但因无始来的烦恼,多且重,深刻影响于身心,所以身心仍然不免遗留有过去烦恼的习惯性。这种习气,虽不碍于生死解脱,不碍于心地自在,而到底还是一种缺点。如阿那律的时常骂人,大迦叶的闻歌起舞等。这些习气,菩萨已能分分的销除,但须证得佛果,才能纯净。烦恼与习气销尽,才能到达究竟圆满的解脱境地──佛地。” 同样是解脱,为什么有解脱与究竟解脱之别?阿罗汉、八地或十地菩萨都证悟解脱了,但并没有十分圆满。阿罗汉还有习性,只是已不再妨碍生死的解脱了,也就是说这种习性是不关重要的。大迦叶是非常严谨的人,还会受歌声的影响而手舞足蹈,但这与解脱生死是没有妨碍的。又譬如阿那律时常骂人,其实不是心里不满或起瞋恨心而骂人,只是惯性而已。阿那律(有经律或说舍利弗?)过恒河时,看到恒河旁的河神就会呵责他,因为过去世那位河神是他的女婢。河神很生气,就将此事告诉了佛陀。佛陀指出阿那律的习性。他知道自己不是瞋恨或看轻,感到是习性,便向河神道歉:“对不起,对不起,女婢。”明明知道自己不对而道歉,但由于习性最后还要加一句女婢。没有坏意,也不是瞋恨心,只是一种惯性习惯。比如我在上课时,重要处我会加强语气而大声讲话,这就是惯性,但这个大声并没有妨碍我的解脱生死。大迦叶非常严谨,但他听到乐神美妙歌声时,会跟着他动一下,这个动一下也没有妨碍生死。习性虽有没有妨碍生死,但与佛陀相比就不圆满了。佛陀是非常完美的,他几乎没有什么习性,究竟解脱是说佛陀。无论是阿罗汉或八地菩萨,多多少少还有一些习性未断尽,待习气销尽才能到达究竟圆满的解脱境地——佛地。批评阿罗汉不究竟,其实是跟佛比还有一点习性而已,但从见法性部分来看都一样,没有什么不同。甚至二乘初果到四果阿罗汉,菩萨的初地到十地,他们见的法性与佛陀是无二无别的。所见的法性如果不一样,问题就大了,那可能要开悟一百二十次了。个人的体会深浅与习性的荡尽是不一样的,所以菩萨圆满成佛,必须要三大阿僧祇劫来利益众生,把原来的习性完全清除干净,就像佛陀一样。大乘讲的不同其实就在这里,认为我们要像佛陀一样圆满清净,所以一定要行菩萨道,一生一生来利益众生,在利他中完全销尽那些习性,这就是理论上的不同。大乘讲发菩提心是成佛的心,不是只有解脱成阿罗汉,不同也在这里。要到圆满的成佛,必须发大愿行菩萨道,才能在生生世世的利他中销尽自己的一切烦恼习性,而达到真正的清净圆满,不以证阿罗汉为满足。但要注意,千万不能说阿罗汉悟得不对,只是说他习性不够圆满尽净,没有利他的那种悲心,差别是在这里。如果一定要讲大乘佛法与二乘不同,就在于发菩提心是成佛为究竟,不是到中间就停止了,还要行菩萨道才能销尽我们的习性,利他的悲心为重,这才是大乘不共的地方。要把握清楚真正的不共处,不能混淆了。 “佛与大地菩萨,解脱的境地太高。二乘的解脱,与学菩萨行者的少分解脱,已使我们可望而不可及,足够为佛弟子的赞仰处,而摄引、鼓舞着学佛法者的向前迈进!” 佛陀、菩萨及二乘的解脱圣者的境界,对众生来讲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让我们敬仰赞叹!由于佛陀及过去解脱圣者们经验的展现,我们才发心要见贤思齐。更何况亲身体会到生死轮回之苦迫,我们也想超脱向前迈进。就象《杂阿含经》中所说的,只要我们愿意跟着古仙人道迹走下去,一定会同样证得解脱涅槃!
----------------------------------------------------------------------------------------------------------------- 更多体方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无量光素食、护生、传统文化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今天农历十月二十,恭迎文殊菩萨出家日。 文殊菩萨乃七佛之师,法王长子。 值此殊胜功德日, 愿大家广发善心、广行善业, 尽力行善、吃素、放生、供灯、持咒、诵经, 开启智慧,究竟圆满, 南无大智文殊菩萨!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