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研究:《大智度论》的“念佛”思想研究(龚晓康)


2014/9/4    热度:359   

 大智度论研究:《大智度论》的“念佛”思想研究(龚晓康)

   《大智度论》的“念佛”思想研究——龚晓康

  一、引言

  从原始佛教以来,念佛就成为一种重要的修行法门。中国佛教的各宗各派都倡导念佛,净土宗更是将念佛法门推向了极致。那么,为什么要念佛呢?《大智度论》卷第七“初品中佛土愿释论第十三”中列举了四点理由:一是菩萨通过念佛,才能入佛道;二是念佛能除种种烦恼和先世罪业;三是佛为法王,菩萨为法将,所可尊重的唯有佛;四是无量智慧都从佛而得,念佛能得殊胜功德。另外,《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七“释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余”中认为,六念(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柔软易行,不生邪见”,所以菩萨应次第修学,这与龙树在《十住毗婆沙论》中称念佛为“易行道”的说法是一致的。

  二、念佛的方式

  念佛的方式,净土宗概括为称名、观像、观想、实相念佛四种。其实,这四种方式,在《大智度论》中都能找到。

  第一、称名念佛。《大智度论》卷第七“初品中佛土愿释论第十三”引《杂譬喻经》中的故事说,从前有五百估客入海采宝,遇摩伽罗鱼王开口,海水入中,船去驶疾,众人命危。船中有五戒优婆塞告诉众人,佛有无上功德,能救苦厄。于是“众人一心,同声称南无佛。”摩伽罗鱼王闻念佛声,心自悔悟,即便合口,船上之人因而获救。为什么称佛名字,能得种种功德呢?《大智度论》中说:“是人曾闻佛功德,能度人老病死,若多若少供养及称名字,得无量福,亦至毕苦不尽。”佛的功德殊胜,称念佛名,即能消灾免难。

  第二、观像念佛。观像念佛在原始佛教中就已经出现了。《增一阿含经》卷第二十八中说,佛见四部之众多有懈怠,于是不告四部之众而往三十三天。优填王、波斯匿王思念如来,久而不见,遂生苦患。于是优填王“作如来形像,高五尺而供养。”波斯匿王亦“纯以紫磨金作如来像,高五尺”,于是阎浮里内始有佛像。《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四“释三慧品第七十之余”亦云:“有人见石泥像,慈心念佛,是人乃至毕苦,其福不尽。”可见,观像念佛的功德亦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观想念佛。观想念佛,主要是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九“初品中布施随喜心过上释论第四十四之余”引《般舟三昧经》说,观想念佛首先应观想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其次观想佛身光明遍满十方。观想时应专注于佛相,而不杂余想。由观想佛的相好光明,从而生起欢喜信受之心。观想中所见到的佛,并非佛真从外来,也非从内出,只是修观想之人“以摄心故,心清净故”而见佛。这与《观无量寿佛经》中所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道理相同。

  第四、实相念佛。《大智度论》中所说的诸法实相,即是诸法的无所有性。诸法虚妄,本无自性可得,实相念佛即是念诸法的无所有性。《大智度论》卷第八十七“释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余”云:

  菩萨摩诃萨念佛,不以色念,不以受想行识念。何以故?是色自性无,受想行识自性无。若法自性无,是为无所有。何以故?无忆故是为念佛。

  因色、受、想、行、识五蕴都没有自性,所以不应执着于色蕴等而念佛。该卷还提到不应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戒众定众智慧众解脱众解脱知见众、十力、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十二因缘等念佛。诸法性无所有,不但“无有性”,亦“无无性”。念佛而不取著,这就是实相念佛。

  念佛的方式,除以上四种外,龙树在《十住毗婆娑论》中将念佛分为色身念佛、法身念佛、实相念佛三种,并说这三种念佛方式有步步升进的关系。这几种念佛方式,在《大智度论》中也都谈到了。

  色身念佛,就是念佛色身的相好庄严,相当于前面所说的观想念佛,因为其所缘之境都是佛的色身。

  法身念佛,就是念佛的功德法身。《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二“释初品中八念义第三十六之余”中指出:

  三世十方诸佛及诸佛从初发意乃至法尽,于其中间所作功德神力,皆是念佛三昧所缘。

  念佛即是念三世十方诸佛初发心到涅槃所作的种种功德。《大智度论》中念佛的功德,主要是忆念佛的名号。该论卷第二十一“释初品中八念义第三十六之一”中说,应忆念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等十种名号。因为佛的名号,即是代表了佛的功德,名号具足即是功德具足。除了忆念佛的名号功德外,《大智度论》中还指出应忆念佛的五分法身功德、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等无量不可思议诸功德。

  三、念佛与般若

  《大智度论》是阐释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的通论,重点是讲般若。约念佛而论,即是念佛不离般若,般若不离念佛。

  首先,念佛不离般若。《大智度论》卷第一“初序品中缘起义释论第一”云:“有菩萨修念佛三昧,佛为彼等欲令于此三昧得增益故,说般若波罗蜜经。”即是说,若菩萨欲增益念佛三昧,应修学般若波罗蜜。而且从念佛的次第来看,先是色身念佛,其次是法身念佛,最后是实相念佛,而实相念佛即是念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卷第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指出:“诸法实相慧是般若波罗蜜。”诸法实相即是般若波罗蜜,实相念佛当然是念般若波罗蜜。所以,《大智度论》卷第八十六“释遍学品第七十四”中指出:“修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灭、念安般坏,是修般若波罗蜜。”另一方面,实相念佛必定要以般若为指导。《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一“释随喜回向品第三十九”指出,菩萨修习念佛,只有以般若为指导,才不会堕于颠倒之中:

  若是菩萨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故,于诸佛不生佛想及弟子想,诸善根中不生善根想。一切法从和合生,无有自性故,无有定法名为佛,是故不生佛等想,是回向心亦不生心想,是故菩萨不堕颠倒。与上相违即堕颠倒。

  菩萨修习念佛,以般若波罗蜜方便力的缘故,了知诸法都是缘生缘灭,并无自性。以这种般若正见为指导,就不会执著于佛的种种功德,不会堕入颠倒之中。

  其次,般若不离念佛。《大智度论》卷第五十九“释校量舍利品第三十七”中指出:“是善男子善女人行般若波罗蜜,亦应以法相修念佛三昧。”卷第八十七“释次第学品第七十五之余”中亦指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念佛,是为菩萨初发意次第行,次第学,次第道。”为什么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念佛呢?主要有两点,一是般若波罗蜜甚深,需长时间修习,若远离诸佛的话,则易坏诸善根,没于生死烦恼之中。若修习念佛三昧,则可世世值佛,虽长时修习般若波罗蜜,但蒙佛力加被,不会退堕。二是修习念佛三昧,可以由定引发般若智慧。如《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九“初品中回向释论第四十五”中引《般舟三昧经》云:

  从三昧起,作是念言,佛从何所来?我身亦不去。即时便知诸佛无所从来,我亦无所去。复作是念,三界所有,皆心所作。何以故?随心所念,悉皆得见,以心见佛,以心作佛,心即是佛,心即我身,心不自知亦不自见。若取心相悉皆无智,心亦虚诳皆从无明出。因是心相即入诸法实相,所谓常空。

  三昧中所见到的佛,非从外来,亦非从内出,只是观想所见,佛与我身都是心念所为。由此证悟三界唯是心,心亦不可得,从而获得甚深的般若空慧。

  四、念佛与见佛

  念佛到一定程度,就能见到佛,或见佛的相好庄严,或见佛的光明晃耀。《大智度论》卷第二十九“初品中回向释论第四十五”中,认为见佛可得种种利益:“或眼见心清净,若闻所说心则乐法,得大智慧,随法修行而得解脱。”见佛可使行者生欢喜心,得大智慧,如法而行,证于解脱。那么,什么是见佛呢?《大智度论》中提到了三种见佛,一是心眼见佛,二是天眼见佛,三是慧眼见佛。心眼见佛是修行念佛三昧,在禅定中观想分别而见佛。未离欲之人由修念佛三昧可见佛,但非常不容易。天眼见佛是离五欲修神通而得,但天眼所见不过三千大千世界。慧眼见佛则是因修般若波罗蜜力的缘故,而能见十方恒河沙等国中诸佛。慧眼能观佛法身,因此最为殊胜。《大智度论》卷第十一“释初品中舍利弗因缘第十六”云:“若人以智慧眼观佛法身,则为见佛中最。”如何是观佛法身呢?《大智度论》卷第五十“释发趣品第二十之余”云:

  此中佛自说,见法身者,是为见佛。法身者,不可得法空。不可得法空者,诸因缘边生,法无有自性。

  诸佛色身是因缘而生,如幻如化,并无自性。了达诸法空不可得,是见佛法身,才是真见佛。

  至于见佛的因缘,《大智度论》卷第九十九“释昙无竭品第八十九”云:“六波罗蜜及方便力,众因缘和合边生佛身。”其中的方便力,主要指修行人的善根福德。众生因无始以来,造作种种恶业,罪垢覆障故不能见佛,只有发慈悲心,积集善根,以种种方便灭无量罪,才能见佛。其次,修习念佛三昧,由忆念诸佛相好庄严而摄持一心,由摄持一心而使心地清净,由心地清净而见佛。第三,因“般若波罗蜜中无近无远无所碍”,所以修习般若波罗蜜,能见十方恒沙等诸佛国土。

  五、念佛与往生

  《大智度论》中所讲往生,与净土宗专倡往生西方弥陀净土略有不同。《大智度论》的往生,是指菩萨福德智慧具足,从一佛国至另一佛国,世世常值诸佛。为什么要往生佛国、常值诸佛呢?因为佛是法王,能教导菩萨行于正道,特别是对未入法位的菩萨“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因此,新学菩萨不应远离诸佛。怎样才能往生佛国、常值诸佛呢?除了福德、智慧及修习念佛三昧外,还需“不失菩萨心故,作不离佛愿,愿生在佛世故。”即是说,往生佛国须发菩提心并发愿往生。《大智度论》卷第九“初品中十方诸菩萨来释论第十五”中还记载了—比丘往生阿弥陀佛国的例子:

  复有一国,有一比丘,诵阿弥陀佛经及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人欲死时语弟子言,阿弥陀佛与彼大众俱来。即时动身自归,须臾命终。命终之后,弟子积薪烧之。明日,灰中见舌不烧,诵阿弥陀佛经故。见佛自来,诵般若波罗蜜故。

  可见,这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比丘,不但诵习阿弥陀佛经,而且还修学般若波罗蜜。命终时蒙佛接引,并出现舌烧不坏的瑞相。本论中指出的临终见佛,是因诵般若波罗蜜的缘故。为什么呢?《大智度论》论卷第三十八“释往生品第四之上”中,论主也自设问曰:“若般若波罗蜜一相,所谓无相。云何与般若相应,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值诸佛?”论主列举了四点理由。

  第一、般若波罗蜜摄尽一切法,所以菩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与般若相应;

  第二、般若波罗蜜无相,菩萨从一佛国至一佛国亦是无相。若菩萨不能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则是于无相中取相,违般若空义;

  第三、菩萨因修般若波罗蜜,行念佛三昧,生诸善法,所以能往生佛国、值遇诸佛;

  第四、众生于毕竟空生执著,菩萨为教化众生,深入大悲,得无量福福德,故从一佛国至一佛国,终不离佛。

  《大智度论》卷第三十八“释往生品”中还指出,说诸法毕竟空,是为了除掉众生的爱著邪见颠倒;说种种往生,是表明众生的生死业因缘果报不失。诸法毕竟空,但并非断灭;生死不是常,果报却不失。佛法是“不著有不著无,有无亦不著,非有非无亦不著,不著亦不著。”所以毕竟空不遮生死业因缘,生死业因缘不遮毕竟空,故佛说种种往生。

  六、结语

  《大智度论》中虽然提到了称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色身念佛、法身念佛等多种念佛方式,但主要还是侧重于实相念佛、法身念佛,即念诸法实相,念诸法的无所有性,念般若波罗蜜。《大智度论》所讲的往生,是与般若相应,从一佛国至一佛国、常值诸佛。《大智度论》的念佛,是与般若密不可分的,念佛、见佛与往生,都离不开般若波罗蜜的作用,这可看作《大智度论》念佛思想的特色所在。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明华居士学佛网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 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佛力的加持一定是平等慈悲的,可为什么有人得到加持,有人得不到加持?这是因为佛力加持是有条件的,如果你有障碍,佛力加持不上你。那这个障碍是什么呢?就是烦恼习气。烦恼里面包括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如果我们自己肯断烦恼,远离烦恼,自己的智慧慢慢开了,就能够觉察到佛菩萨在保佑我们、加持我们;不但智慧德能得到佛力的加持,我们这个身体也同样得到加持。这个时候,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知恩加持”。我们要如何报恩? 就是:爱护自己就是报佛恩。自爱自重,就是报恩;糟蹋自己,不爱惜自己,这是违背了佛恩。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