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2


2014/9/4    热度:1125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02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02

  2006年2月21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刚才讲到了第一种要素就是皈依。我们学习这个教法,首先我们对这个传承、对这个法生起皈依之心。

  那其次,就是要发心。第二个要素就是发心。

  那发心还是有二种发心,一个是出离心,一个是菩提心。这个二种是我们学习修行中正确的发心。所以,发心还有正确的发心和非正确的发心。非正确的发心那就会把我们引向凡夫心,比如说,你发的是贪心、嗔恨心、我慢心、嫉妒心……其实你也是在发心,但是这是不正确的发心。那正确的发心呢?就是出离心、菩提心,这二种发心能够把我们导向解脱和成佛。因为事实上整个佛教虽然说佛教有三大语系:藏传、南传、汉传;然后有众多的宗派,什么格鲁、宁玛、噶举、萨迦……;我们汉传有天台、华严、唯识、三论、律宗、净宗、禅宗、密宗,但是所有的这些法门它都不外乎解脱道和菩萨道。也就是,所有的法门都是建立在这样的二种修行的途径上:要不你走的就是解脱道,要不你走的就是菩萨道。我们说大乘比较偏向于菩萨道,小乘比较偏向于解脱道。那这二种道,出离心就是解脱道的基础,菩提心就是菩萨道的基础。

  如果你想要解脱,那么首先你一定要发出离心。什么叫出离心呢?就是:我希望解脱,我要出离。其实这个是一种非常平常的心理,就像我要干什么,比如:我要出家,我要上研究所。如果你们想一想:如果你们没有这样一种强烈的需求,你能会出家吗?你们能到这里来读书吗?其实每一个人要从世俗里边走出来,都不是很容易的!其实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少,想要出家,或是想要到这里读书的,想要上佛学院读书的人并不在少数,可是为什么有的人能做得到,有的人做不到呢?当然除了客观的因缘以外,跟个人主观的这种需求的心也是有关系的。有的人这种需求的心特别强烈,也就是他的这种需求的意愿特别强烈,那么,他就会不顾一切地去做。有的人可能他的需求心一点都不强烈,他甚至还有更多比他的这一种需求心更强烈的心理,那么,他自然就做不到。所以,我觉得在修行中一个人这种意愿性是很重要。意愿的力量。

  所以,出离心,还有强烈的出离心和还是普通的出离心。同样一种心,它的力量有大小、有强弱,强和弱它是不一样的,它对你的修行产生的影响是不一样的,甚至是至关重要。所以,从解脱道的角度来说,你就是要发出离心。当然从表面上来说,它所要出离的是环境、出离的是轮回、出离的是三界。但从实质上来说,出离的是什么?我们上一次学道次第论讲的出离什么?出离的就是惑和业。其实,最本质的就是惑和业的二种东西,因为导致我们不解脱,导致我们不能出离的就是惑和业,所以真正你要从惑和业里边走出来了,那你就解脱了。所以,解脱就是出离的结果,所以,解脱道就是出离心的完成,从出离心的发起到出离心的完成,那么,出离心的完成,它就是靠,一个是戒律,一个是要靠正见。你像戒律,先要止息妄流,然后用正见再把这些潜在的妄流……所谓妄流是什么?妄流的实质是什么?还是惑、业,用戒律把妄流止息下来,不要让它乱动,然后再用正见把这些妄流再去掉,然后你就解脱了。其实解脱道就是这样的一种道理,你所有的修学事实上它就是围绕着这样的一个过程。

  所以,从解脱道的修行来说,它须要五种要素。一个是皈依,你对解脱的方法要生起信心,你相信佛法能够帮助你获得解脱。第二,就是发心,有出离心,你一定要解脱,你一定想要解脱,而不是不想解脱。第三,就是戒律,你要想解脱呢,那就要用戒律来帮助你的这种无始以来形成的妄流,你要让它止息下来,否则你在这样一个混乱的状态里边,你根本就没有办法开智慧、获得正见,你根本就不可能。所以,你先要有持戒让妄心把它停息下来。但是,停息下来不等它就没有了,它还在,你的无始以来的那些惑业所形成的那些种子,都还在,所以,这个时候你就要……当它停息下来之后,你就是要修正见、修观,你就是要有正见;有了正见之后你要修止观,通过止观开始智慧;开了智慧之后,你就会把这些妄流消除,然后你就成就了解脱。所以,从解脱的角度来说它,它须要五个要素。

  那么,另外如果从菩萨道的角度来说,它一样也是要五个要素,菩萨道也是要发菩提心。关于这个菩提心的内容其实在大乘经典里边,关于对菩提心的论述,真是非常非常地多,汗牛充栋。因为这个事情我有……过去让我们上一届的学生专门做过搜索、整理,就是从大正藏里边把有关的菩提心的内容专门地搜集起来,然后分类,这个事情我们有做过。那在唯识宗里边,比如比较突出的,一个是《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一品专门叫《发心品》,是讲发菩提心,菩提心它的特征、它的所缘,从各个方面来给我们介绍菩提心是怎么回事。那么,还有一部论典叫做《大乘庄严经论》,也有专门有一品《发心品》。《大乘庄严经论》这一部论典它主要是依《瑜伽师地论》的《菩萨地》这个内容为基础,专门讲如何修习菩萨道的内容,其中也有专门有一品《发心品》,讲怎么发菩提心。

  我们中国唯识宗的祖师也有二部论典讲到菩提心。一个就是慧沼,这个慧沼是窥基大师的弟子,他写过一本叫《劝发菩提心集》,是专门讲菩提心的一部论典。另外,慧沼有一个弟子叫智周,他有写过一部论叫《大乘入道次第》,那么,其中也有一部分讲到菩提心。那么,菩提心这是大乘的根本,也是大乘的不共法。那么作为大乘的修行,那么一定就是要发菩提心。

  那在菩提心之前要不要有出离心呢?就是也可能有的人,他可以直接发菩提心,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如果前面有一个出离心的基础会更好。所谓出离心也就是对轮回、对三恶的苦生起一种出离心,然后把这一念的出离心扩大到一切众生的身上,不仅仅是要希望带着自己出离,然后要把这一份出离的心扩大到一切众生的身上,希望也能够带着一切众生出离,那么这个出离心就是菩提心,就上升到菩提心。如果只想着自己一个人出离,那只是出离心。所以,真正根据每一个人的情况,我们也可以有这样二个情况:或者说我们以出离心为基础,然后再发菩提心,或者直接可以发菩提心。

  那菩提心在大乘佛法里边这是根本,这是基础,同时它也贯穿着整个学佛的修行。发心是什么意思,希求的意思。这个“希求”它包含着几个方面。比如说,因为我们意识到佛陀的伟大人格,我们意识到佛果功德的殊胜,然后我们希望要成佛,我们希望也要成就佛陀一样的人格和品质,那么这就是一种发心,这是一种发菩提心,“我要成就无上菩提”的这样的一种希求,这就是发菩提心。那么,我要想成佛,我要想成就佛陀所具备的品质,那么我当然要学习佛菩萨因地上……他为什么会成就这样的一种品质呢?这个品质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他多生累劫的修行。他到底怎么修行才能够最终成就这样的一种品质?那他的修行无非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所以,菩提心的修行它有二个方面,一个方面就是成就无上佛果,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利益一切众生。那么作为大乘菩萨道的修行,我们首先一定要有这种希求,如果你没有这种希求的话,你没有这种愿望的话,那你就不会去修菩萨道。所以这个是基础。

  当然,菩提心不只是一种利他的行为,同时也是一种自觉的行为,所以,菩提心如果简单地说,它是一种自觉而又利他的行为,自觉而又利他的心理。所以,我们要认识菩提心的内涵、特征,尤其是它在大乘菩萨道中的地位。那么,这种菩提心因为它具有利他的特点,所以菩提心它在我们成佛的修行里边,其实它是帮助我们成就二种品质,其实就是悲和智二种品质。因为菩提心是自觉而利他的心。从自觉的这个角度来说,菩提心能够帮助我们成就智慧的品质;从利他的角度来说,那么,菩提心能够帮助我们成就慈悲的品质。

  但是,如果你光是发菩提心,是不是就能够完成这二种品质呢?因为如果我们把菩提心它只是作为一种需求、一种愿望,从这种愿望的产生到完成佛陀的这种悲和智的这二种品质的成就,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就是要持菩萨戒,一方面就是要修空性见,空性正见。这是二个角,这是要二个方面同时具足。一方面,发了菩提心之后修菩萨行,修菩萨行。这个菩萨行的内容,菩提心和菩萨行的内容,在唯识的论典的里面是非常地丰富,菩萨道的次第在唯识的论典里边也是讲得非常地详细。所以,在藏传佛教里边,他们继承深观、广行二大体系的思想,在广行的这一块,事实上它主要是继承了瑜伽唯识的这个系统的菩萨行的思想。这也说明了唯识宗在菩提心和菩萨行的修行上它的内容的丰富和完整。

  所以,发了菩提心,就是作为我们唯识这个系统的修行,皈依之后就是发心。当然,发心也不是一个简单地发心,除了这个发起愿菩提心,发了愿菩提心之后,还要造菩提心业。我们在座的同学多数都已经受过(菩提心戒)了。然后受了菩提心戒以后呢,接下来就是要受菩萨戒,这个也是针对我们汉传佛教的弊端。因为我们汉传佛教过去就是大家都受了菩萨戒,但是就是仅仅就受了而已,我们很少有人去考虑:菩萨戒应该怎么样修菩萨行?怎么样长养菩提心?我们更没有去关注菩提心。所以这个菩萨戒就会变成是一种形式,纯粹就是形式的东西了。所以,受了菩提心之后,就是要受菩萨戒,按这个菩萨戒去修行。通过菩萨戒修行的过程中,来帮助我们完成这种慈悲的品质。

  这个是菩萨道修行的次第。从菩提心到菩萨行,从皈依到菩提心、到菩萨行。这个基础很重要。我们过去很多人修学,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个基础。我们尽管学了很多空性见的理论,但是因为我们忽略了菩提心的基础、菩萨行的基础,所以,我们所学的空性的理论往往就是变成一种玄谈的东西、哲学式的东西。因为事实上,空性的理论是帮助我们完成菩萨行的修行思路的。你看整个《金刚经》的建构就是非常合理,它开头就是发菩提心:“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从发心开始,然后发心之后,就是大讲围绕着怎么样修布施、怎么样庄严国土,怎么利益众生……就是菩萨怎么样降服其心呢?那就是要广修菩萨行,广泛地去修菩萨行,去布施、去庄严国土、去利益众生。但是,你在修菩萨行、在庄严国土、在利益众生的过程中,同时你又要具备空性,认识到这一切都没有我、都空的、都是无我所的,不要著相,这个很重要。如果你没有空性见的话,你在布施的时候,就会有我相、有人相、有众生相、有寿者相,有得、有失,有荣、有辱,那你所作的一切都会成为凡夫心。所以,如何从凡夫行里边走出来,进入圣贤,其实这个关键就在于有没有空性见。

  不管我们是到底是用的是什么样的空性见……当然空性见各个宗派都有自己的空性正见。比如说解脱道有解脱道的空性正见,中观有中观的空性正见,如来藏系统也有它们的空性正见,那唯识宗呢,是以唯识建立“诸法唯识”的唯识中道见,它是通过空性正见才能够帮助我们从这样的一种凡夫心里边超越出来。从凡夫心里边超越出来就是靠空性正见。所以,在菩萨行之后,一定要通过闻思经教树立正见。当然这个正见,每一个人用什么样的正见,你觉得哪一个正见比较适合我,这个倒没有一定。可能有的人他喜欢中观正见,有的人他可能觉得唯识正见,那也有的人觉得:这个唯识、中观都太复杂了,我只要有一个阿含的无我正见、无常正见我就够用了……其实每一个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你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爱好来选择一种正见,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要用唯识正见。当然唯识正见对于弘法是很有用的。如果你真正领会之后,对修行也是非常有用的。但是,也有可能你没有能力去接受,只是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接受这样的一种正见。所以,我们一方面要选择一种什么样的正见,来帮助我们超越世俗的心,来帮助我们解除惑业。真正能够解除惑业、超越世俗的心,就是正见的作用。

  当然,这个正见也有二个层面,一个是闻思的层面,一个是心行的层面。一个是闻思的正见,它是一种世俗的正见,还有一种出世的正见,所谓的出世的正见,就是你的心灵所具备的一种正见,一种无漏正见,那这种正见它就是一解脱的力量,当你一旦把这个正见引发出来之后,你本身也就具备了解脱惑业的力量,你本身也就具备了正见这个世间的力量。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都具备的。但是这种正见的引发,它要以闻思的正见为基础。我们通过闻思的正见,因为我们现在都是活在我法二执里边,由这我法二执形成这个妄流的相续,我们在这个相续里边,我们根本就是出不来的。那你现在要通过闻思,认识到我们过去所执著的一切确实都是空的、都是虚幻的,都是了不可得的。我们须要对这个世界进行重新的审查。那么,这个道理在道次第论里边,叫做观察修。你要进行重新的思考。

  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通过生活、通过学习,我们对世界我们会形成一套固定的看法,我们认为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什么好,什么是坏……我们有一套固定的看法。但事实上,我们的这个认识是有问题的,是属于遍计所执的产物,是属于一种颠倒的,它是建立在我执和法执的基础上。那么我们现在学习唯识,我们通过闻思经教就是要对我们过去的所有的认识的东西都要重新思考、重新认识,用佛法的智慧。

  比如我们现在学习唯识,我们就要用唯识的正见进行重新思考,对每一个认识的东西都要重新思考。当我们对它重新思考之后,由过去那种错误的认识形成的一种心理它就会被解除掉,它就会逐步地被解除掉。其实,你在思考的过程中,就会把很多的粗的烦恼给转掉了。因为我们的很多心理、错误的心理、妄流,其实都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形成的。所以,在唯识宗的这个加行道的修行里面叫做四种寻伺,就是四种思惟,就是要对名、义、自性、差别,就是对名称,对存在的事物,因为任何一个事物都有二个方面,一个是名,一个是实。然后我们对这个名和实产生自性见,认为它是实在的,认为它是好呵、不好呵,其实也就是遍计所执形成的种种错误认识,我们现在都要对它重新思考。

  其实,这个重新思考的过程,我们通过思考来调整我们的观念。如果我们单纯地思考,那可能就是一种哲学家的行为;如果我们通过思考来达到调整自己的观念和调整自己的心态,那就是一种禅修的行为。我们认为过去讲到禅修,那就是无分别,其实这种认识也是错误的。禅修,其实它还是要以分别为基础,只有达到最高的时候,你要契入空性的时候,那个时候用的才是无分别。但是要把你的心如何从凡夫心里边调整出来,要进入空性的观修的时候,那你还是要用分别。当你只有安住在空性见上、契入空性观修的时候,才用的是无分别。那么这个过程事实上就是一个止观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就是作为一个修学体系的菩萨道的修行,它就是要有这个五个方面,就是菩提心,然后在这个菩提心的基础上,一个是空性见,一个是修菩萨行。就是一个利他行,修利他行就是修慈悲;一个是修空性,修空性就是修智慧。当我们把这个慈悲和智慧都修圆满了,也就成佛了。所以,菩提心最终的结果就是无上菩提。无上菩提那就是成佛呵,成佛就是成就无上菩提。

  那成佛到底成什么呢?我们过去对成佛我们把它想得很抽象;或者是成佛对很多人来说在他的认识上是很单薄的,觉得只是一个概念,成佛嘛,是一个概念;也有人觉得:成佛嘛,哇!那是非常遥远的事情;那也有人想像得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对我们这些愚痴的众生来说,永远都是遥不可及的。事实上这都是一种不了解的结果。成佛,就是要成就佛的品质。成就佛的品质,就是二种品质:一种就是慈悲的品质,一种是智慧的品质。就是要去完成这二种品质。其实这二种品质也就是二种心理。其实,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有慈悲的心理,我们多多少少也有智慧的心理,当然我们的智慧和佛的智慧质量是不一样的,质量呵、大小呵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多少都有一些悲悯之心,但是要把这一念悲悯之心无限地扩大,那这就是一个修菩萨道的过程。把这个有漏的智慧变成无漏的智慧,那这就是一个修止观和修空性见的过程。其实,我觉得这种东西如果方法正确,再加上精进的话,其实应该不是很难,因为这些东西在我们内心里面它都具备,这个基础我们都有,我们是可以摸得到的,是可以触及的,如果我们有一定的禅修基础之后,我们是可以用得上力气的,不是用不上力气的。所以,我们须要对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修慈悲之后,慈悲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大,慈悲的力量如果越来越大,嗔恨心的力量就会越来越小。当我们修慈悲的的过程中,我们利他的心如果越来越强,那么我执的心就会越来越小。所以,我们在修菩提心的过程,也就是战胜凡夫心的过程。我们在修空性见的过程中,我们正见、正知的力量如果越来越强,那么我们凡夫心,我们的凡夫心所形成的这个心念,就是念头,这个念头就会越来越弱。如果我们有一定禅修的基础,我们一定能感觉得到。如果对一个没有禅修的人来说,你现在的每一个起心动念,对你来说可能就是一切,你的整个生命。但是,如果对一个空性有一定体悟的人,能够用空性来作观修的人来说,他就感觉得到这个念头越来越弱,越来越没有力量。

  所以,这种凡夫心和这种慈悲品质、空性的这种品质的增长,其实它是此起彼伏的,如果你的凡夫的力量很强的话,那么,你这种正知正念,这种慈悲心、空性正见的力量它就会很弱。所以,在菩萨道修行,我们须要知道菩萨道修行的中心。

  菩萨道的修行事实上它就是围绕着这样的五个要素、二大中心。五个要素就是皈依、发心、戒律、正见、止观;二大核心,就是悲和智,修慈悲和修智慧。 你要抓住这个五大要素、二大核心,你也就抓住了三藏十二部典籍的精髓了。那你不管你看什么经你都不会乱的。因为任何一个经典、任何一个宗派的东西都不外乎这个东西,它都离不开这些东西,如果离开这个就是不佛法。你们能不能说:啊,我现在修的哪一个法门,或者我听到的哪一个法会离开这五个要素,啊?有没有?所以,我感觉这五个要素就像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一个软件,一个系统,任何一个宗派的修行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运行。所以,同样我们学习唯识我们也要围绕这样的五个要素、二个核心。

  所以,在我们成就这二大核心、二个品质的过程,一方面成就了佛菩萨的品质,一方面解除了凡夫心,解脱烦恼。然后,最后结果是什么?就是成就菩提。成就菩提也就是得大自在。

  所以,作为我们对唯识宗的学习,首先我们要知道,我们在修学宗派的过程中,要注意这样的五个要领。其实我们不管学什么宗派,也都要注意这个五个要领。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五个要素的话,我们有可能就会偏执一端,我们修行就会上不去。比如我们现在修禅宗,有的人这个修其它宗派念佛呵,之所以很多人修不上去,或者学的人学不上去。很多学习的人落于玄谈,很多修行的人落于盲修瞎炼,其实都是跟在修行中偏执一端这是有关系的。所以,我们首先必须要在认识上,我们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我们对佛法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我们具备了这个完整的认识,我们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如何一步一步地去实践他,也就是落实到我们的心行上。所以,佛法的重点是在我们的心,佛法的实验基地就是在我们的心,不是在别的地方。从修皈依、修发心、修戒律、修正见、修止观,每一种它都不只是一种认识,它都要通过实修,甚至我们都可以通过止观来修皈依、修发心、修戒律、修正见,每一种都可以通过止观来修。那么这个修的特点也就是观察修、安住修。

  修皈依,无非它的目标就是引发我们对三宝信心,保持对三宝的信心,那么我们每天要念三皈依,然后要不断地思惟轮回的苦、三恶道的苦,不断地思惟佛菩萨的功德,引发这种对三宝的向往、依赖之心,那么这就是属于皈依的修行。从对三宝的生起皈依之心,到保持皈依之心,到最后成就三宝的功德,其实这个过程都没有离开三宝。所以这个要不断通过修行来完成。

  那同样,发心也是一样,这个菩提心、出离心它的生起,也要通过观察修,你要经常要观轮回是苦、观三恶道苦,尤其现在人最不容易生起出离心,因为现在的人他感觉不到苦,可以麻醉他的(对)苦(的感受)的这种娱乐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很多人他并不觉得苦。他如果不觉得苦的话,他就没有办法生起出离心。尤其现在人很自私, 他会觉得:六道众生和我有什么关系啊?所以也不可能生起菩提心。所以你要把这个出离心和菩提心调(动)起来。因为我们现在的心是什么心?我们现在的心,习惯的心就是凡夫心,就是贪嗔痴的心。如果按我们习惯的用心,那我们每天都在修,其实我们每天也都在修行,我们修什么行?我们在修凡夫行,我们每天都在修贪嗔痴的心,是不是?我们都在修贪嗔痴。这是我们的习惯,我们不知不觉。比如我们每天会说很多闲话,每天会做很多无聊的事情,会东想西想,其实都是在这种凡夫心的推动下,我们在说些什么,我们在做些什么,不自觉地说些什么,不自觉地在做些什么。然后这些所说的、所做的,同时又强化了我们这种固有的心理基础,使固有的不良习惯、不良心理得到强化。其实就是这样子。所以,如果我们不做特别的观察修的话,我们很难把这个出离心给调动起来,如果我们不做特别的观察修的话,我们很难把这个菩提心给调动起来。

  所以,你要修出离心,你就要经常思惟死亡不定,思惟轮回是苦,尤其要思惟三恶道的苦。你经常要这样想,你每天都要这样想。你每天都要这样想一遍,你才会知道三界不是久居之地,我们现在的安逸只是暂时的,我们现在所谓的这种安全,它是非常脆弱的。所以,这个思惟,而且不是思惟一天、二天,你要每天都思惟,你要形成一种习惯,否则的话你就会进入你固有的心理习惯里面去。因为我们固有的习惯心理力量太大。

  同样对菩提心的修行也是一样,你要每天要思惟。怎么思惟?比如说像道次第论里面讲的七因果、自他相换,你要每天要做这样的思惟,你要不思惟的话,你的菩提心你就很难地生起。

  所以,这些观察修,从观察修帮助我们获得这种要出离解脱、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理,也就是这样的一种心理,就是我们要培养这样的一种心理。当然有的人本身就有这样的一种心理,但是你这样的一种心理在你心里边它力量有多大呢?是不是力量很大呢?有的人可能根本就没有。当然我们学佛、出家人的多少都会有,但是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边,我们的那些凡夫心、贪嗔痴它的念头可能要比它大一百倍、大一千倍,如果我们没有通过特定的呵护,出离心和菩提心如果想在我们的心灵里边占有主导地位,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个发心,我们要好好去修,也还要通过止观来修,直到我们修到天天每时每刻都能保持这种出离心、菩提心,那么我们的这个修行也就成功了,这个出离心和菩提心的修行也就算是成了。

  那么还有,同样地戒律的修行也是一样,比如说每一条戒,从解脱戒到菩萨戒,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不能杀生、不能偷盗……其实你也可以通过止观来修。为什么不能杀生?为什么不能偷盗?为什么不能邪YIN、妄语?为什么?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修,我们可以思惟杀生的过患,不杀生的功德。当我们学习不偷盗的戒的时候,我们就要去思惟:偷盗有哪一些过患?不偷盗有哪一些功德?不偷盗对我们生命的改善它有多大的好处?偷盗对我们的生命会带来多大的负面的影响?会给我们未来的生命造成多大的痛苦、不良结果?每一条戒我们都能够从这样的二个方面去思考,一个是持戒的功德,一个是不持戒的过患。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去思考了之后,我们自然也就能够安住在这种戒的修行里边。所以,同样戒的修行我们也可以通过止观的方式去修行。

  那么,正见更是一样,也可以通过止观来修行。从闻思的正见,到获得空性的正见,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要瓦解我法二执,完全要靠止观的力量。如果没有止观的力量,你所获得的空性见的,你所获得闻思的见,那只是一种知识性的东西。当然对你的生命的改变会有作用,但是没有办法究竟地解决你生命的问题。

  所以,整个佛法的修学,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主要有二块。一块就是我们对佛法的修行,我们须要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个五大要素就是给大家提供的一个完整的认识。那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实践上,我们须要能够一步一步地落到实处,一步一步地落实到心行上,否则,我们所学的这些佛法就只会成了纸上谈兵,说起来夸夸其谈,做起来一无是处。那么如果我们这样学习的话,那就得不偿失,那是划不来的。

  今天主要给大家介绍这样的一个内容。

  大家合掌。(回向)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阿弥陀佛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禅宗密宗成实宗地论宗 法相宗华严宗律宗南传涅盘宗毗昙宗三论宗摄论宗天台宗综论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了佛,有幸遇到净土法门,我们依教奉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只有乐没有苦,只有自在没有忧愁。我们拿这个法门劝家人,他们听了不相信,不相信不奇怪,不相信我们也不要烦恼,为什么?他没有那么深厚的善根福德因缘。我们要想帮他忙也帮不上,不但我们帮不上忙,一切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善根要靠自己修,福德也要靠自己修,别人帮不上!佛只能把方法教给我们,至于做还得要自己去做,佛菩萨不能代我们做,这一点总是要知道。福德不够,他没这个福分,我们要生怜悯心;有福的人,我们要帮助他、成就他,实际状况,我们总要了解清楚,才不会受动摇。我们劝父母,他不相信,他不肯听、不肯学,我们也没有法子!只要我们尽到自己心力,就圆满了。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