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6
2014/9/4   热度:925
济群法师: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 16 《大乘百法明门论》讲义—16 2006年4月3日讲于戒幢佛学研究所 接下来要讲到:轻安。 轻安是禅修中代表着修止的一种状态。我们看定义: “言轻安者。远离粗重调畅身心。堪任为性。对治昏沉转依为业。” 轻安有什么样的特点?是种什么样的状态?是“远离粗重”,当然这个粗重是包括身的粗重和心的粗重。身的粗重,四大不调,不和谐,给我们造成的一种负担。老子讲的:“吾有大患。唯吾有身。”身体是一个负担。还有心的粗重,心的粗重是指各种念头,尤其是烦恼给我们造成的负担。禅修的过程其实就是调身、调心,通过调身解除身的粗重,通过调心解除心的粗重。 过去的禅修过分重视的这一块,而不太重视身的这一块,所以很多人禅修修不上去,坐不下去。坐得时间长了,腿发麻,腰酸背痛。坐不住的原因,其实和调身没有调好是有关系,同时和没有调好心也是有关系。如果身调好了,身安,心也会安。身要是调得非常和谐,心自然就容易安了。 因为身和心的关系非常密切,所以,各种宗教的修行都很重视修气。我们佛教讲修呼吸——安那般那。密宗里也有修九节风、宝瓶气,道家、印度教中都有关于修气的。修气也就是修身的这一部分。修身修好了,这也是获得禅定的一个重要的基础。能坐住了,心自然也就安了。 打坐,姿势也很重要。我们传统的七支坐法其实是帮助我们入定的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比如说膝盖、腿、姿势、腰等等,整个姿势都要端正。按密宗的说法,气才能导入中脉,气如果顺了之后,心就安了。人为什么念头会乱跑?就是因为你的气乱跑,你的念头就乱跑,这样,坐得时间长了,就坐不住了。所以,禅定的修行,应该说修身是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们看现在的禅堂里坐了很多老修行,坐了几十年,坐了一身病。坐在禅堂里,要么就是昏沉;要不就是掉举、打妄想;要不就是一身病,腰酸背痛的;要么就坐在那里呼噜呼噜呼噜……原因在哪里?就是没有把身调好。禅宗的修行根本就不讲究这些东西,你就是参!就是参话头,参到哪里去了呢?用什么参呢?怎么参呢?参什么呢?也不清楚,就是参。结果,很多地方都没有好的老师指点,往往就会出问题。出了问题,固然是用心的手段不明确以外,对调身的忽略也是有关系。你看,前几年在中国大地上盛行一时,它们炼气功是从调气入手,和很容易产生觉受是有关系的。产生觉受就会容易把病治好,从而会产生一些心理上、精神上的体验,这样就会使很多人以禅修产生兴趣。因为有了体验,就会有信心。如果调身没有调好,心性的功夫、空性的证悟固然是高,但是高的东西一时又体验不到,而基础的东西又没有,结果就是不知所云,不知道坐在那里干什么。 所以,禅修从调身到调心,从调身摆脱身的粗重,由风引发身体上快乐的觉受,到心,通过禅修当我们的心安住在一个善的所缘境之后,把粗的妄念都给屏蔽了,屏蔽了之后,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一个很单纯的心。在单纯的心里面就会引发非常愉悦的感觉,心的这种愉悦的感觉就会散发出来了。而不是我们总是在粗重的念头的状态里边,我们就可以从粗重的念头的状态里边走出来。这种轻安就能生起。 所以,一旦远离了身心的粗重之后,你的就具有“堪忍”,就是有能力去对治昏沉,去修习空性。如果你要是没有这种基础,我们很多人修行靠什么去对治昏沉,因为我们的心分成二派,就是:昏沉、掉举,你靠什么去对治掉举。你修行不能只是靠自己意志的力量,不能只是靠作意的力量。所谓作意就是集中注意力,这个时间是有限的,你不可能一天到晚总是保持高度的紧张。这是不行的。而这个高度的紧张、高度的作意是为了引发我们内在的止的力量,一旦你要是具备止的力量,你就不须要作意。心已经进入一种安住的状态,你就不须要作意了。所以,作意只是一个契机,只是一个方便。你不能每天都靠作意来打坐,这样肯定不长久。 所以,轻安的作用就是远离这些粗重之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的愉悦的状态。当然,修行就是要远离世俗的干扰,要持戒、修止。修止,也有二种,有所止和无所止。一般地来说,更多地是修有所止,如果修无所止,那就像禅宗的修行,直接作这种空性的观修,没有对象,直接帮助你去认识心的本质,在这种基础上再去作毗婆舍那的观修。这是比较高级的修行。 轻安要具备这样的一些因缘,修行才能生起轻安。它的前提是:持戒、修止、好的修行环境。 轻安的作用,可以对治昏沉,转舍粗重,让我们的身心获得一种安逸。 轻安的修行,即要不断地忆念轻安对我们的生命的利益,还要忆念没有轻安的过失。作这样的思考,通过禅修来获得轻安。 接下来讲的是:不放逸。不放逸的修行。 什么叫不放逸?我们看讲义上: “言不放逸者。精进三根。于所修断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世出世善事为业。” 不放逸其实就是一种不放纵的心理。不放纵自己的不善的心理,或者烦恼的心理,或者贪嗔痴的心理,或者懈怠的心理。我们每一个人有很多不良的习惯、不良的心理,比如贪婪、贪吃、贪喝、贪睡、贪玩,或者嗔恨心,爱发火,或者自以为是……有很多这样烦恼的心理。而平常的人,我们总会放纵自己,想吃的时候就拼命地吃,想喝的时候就拼命地喝,想玩的时候就拼命地玩。这就是放纵,即顺着自己的这些不善的心理,这是一种放逸。 那不放逸反过来就是放逸,放逸就是放纵不善的心理,不放逸就是不放纵这些不善的心理。 那么,不放逸的这种心理的产生也是有它的前提,就是建立在精进和三根的基础上,即精进和三种善根:无贪、无嗔、无痴,具备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表现出不放逸的心理。所以,不放逸本身是建立精进和三根的基础上,它的前提是止恶、修善和转染成净的过程中。一个人要止恶行善、要转染成净,在这个过程所产生的不放逸的心理。 不放逸的心理是事实上是要建立在一个正念的基础上,要有正念。因为有了正念,才有能力抵抗放纵的心理。因为我们在止恶行善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产生很多不善的心理和染污的心理;不放逸就是不要放纵自己不善的心理和染污 的心理。然后,这种心理就是属于不放逸的心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产生放逸的心理。比如说,打坐的时候想:啊,瞌睡来了,还是睡觉吧。其实,这个时候就是对懈怠心理的一种放逸。比如说,你想吃好吃的东西,你拼命地吃,这也是一种对贪的心理一种放逸、放纵。你想发脾气的时候,就拼命地发脾气,这也是对嗔恨心理的一种放逸。因为我们人放逸的心理,都有放纵自己的习惯。 那我们如何才能具备不放逸的习惯,其实这也还是要通过修,这种修要通过念死无常,念三恶道苦,念暇满人身难得,念因果报应……你要经常作这样的思考,当我们作这样的思考之后,我们就不敢去放逸。就会觉得人身难得,像我们每天功课里念的:“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厮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不要放逸,我们经常想到三恶道的苦,想到因果的可怕,你就不敢放逸。那么这种不敢放逸的心理,你要经常去想,你要去培养,否则的话这种心理不是天生就有的。因为放逸习惯的人,是不会有不放逸的心理的,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养成一种不放逸的习惯,就不会有放逸的心理。每一个人任何一种心理、任何一种习惯,都是自己长时间养成的。你不去培养的话,你是绝对不会有这种心理的。 那么,这种不放逸的心理,在作用上,一方面能够对治放逸,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成就一切世间、出世间的善业。也就是一切世间、出世间善业的成就,都是要依不放逸而成就的。 不放逸的修行,一方面要念不放逸的胜利,同时要观修放逸的过患。你要想想放逸对你的生命有什么坏处?因为放逸、放纵都会使人堕落。反过来,不放纵呢?我们不放纵自己的不良习性,我们的不良习性就不会得到张扬,因此,我们的心就会安住在正念正知上。所以,我们要不断地忆念不放逸的功德,忆念放逸的过患,根据不放逸生起的因缘去不断地观修。如果我们放逸了,我们就要思考:无常、三恶道的苦、人身难得、要珍惜时间、珍惜生命、不要浪费生命——我们不断地要作这样的观修,就能够帮助我们成就不放逸。 接下来:行舍。 “言行舍者。精进三根。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 行舍,即你的心通过禅修之后,远离这种昏沉、掉举的不平衡之后,然后安住在这种平等的、寂静的状态里边。其实行舍也是代表着禅修的过程中所成就的心理。行舍的心理的产生的前提还是精进、三根,三根即无贪、无嗔、无痴,行舍也是精进、无贪、无嗔、无痴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还是没有离开精进、无贪、无嗔、无痴。 行舍的心理有三个阶段:“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 平等是第一个阶段,即摆脱了心的昏沉、掉举这二种不平等的状态,然后平等地安住在一个善的所缘境上,不沉不掉,这种心的状态就是平等。一旦你的安住在平等、寂静的状态上之后,然后能够稳定地相续下去,这就是正直。能够稳定地安住在这样的一种善的所缘中,心所呈现出来的是一种寂静的状态,那么这就是第二状态,正直。第三个状态,无功用。不须要作意的。因为我们在禅修的时候,须要摆脱昏沉和掉举,须要用作意,须要很大的力量,比如我们数呼吸,须要很大的力量:观呼,观吸……这个过程是要通过作意来完成的。但是,一旦你的心获得一种稳定的安住了之后,你的就不须要再用力量了,如果再用力量,你就不会产生禅定的,你的心的平衡将会被破坏掉。 所以,进入行舍的状态,是没有功用的,不须要用意。 那么,这种行舍的心理,一方面可以对治掉举,另外一方面可以使我们的心安住在寂静里边。行舍的修行一方面是以精进、三根为基础,但事实上它还是禅修的结果。 接下来讲第十一种:不害。 “言不害者。于诸有情不为损恼。无嗔为性。能对治害悲愍为业。” 不害的心理本身也没有独立的自体,是属于无嗔的一种表现。因为不害,你首先要没有嗔恨心。嗔的心理表现出来的方式,有很多种,在下面将会说到,如忿、恨、恼火、伤害等等都是嗔的表现。那么,同样地,无嗔的心理表现出来,如不害,不害即不损害众生,不损害他人,对他人产生不损害的心理。不论你怎么对待我,我都不会损害你。这种心理就是建立在无嗔的基础,也就是你首先必须要有无嗔这样的修养作为前提。 无嗔的心理即对一切“不为损恼”,不去损恼他,是这样的一种特征。 一个人怎么样才能产生不害的心理。这种不害心理产生的因缘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要了解因果报应,知道嗔的坏处和无嗔的好处。你害别人对你会有什么不好的结果,不害会有什么好的结果。从因果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我们真正很明确地了解因果,我们也不会想着去伤害众生。因为伤害别人,对自己、对众生都没有好处。 第二,就是修忍辱。你要有忍辱的前提,人家害你,你也害别人,以打报打,以怨报怨。社会上很常见的习惯。有了忍辱,“毁誉不动如须弥,于善不善等以慈。”(《维摩诘经•佛国品》)你对我好不好,我都这样子,我只有一颗心,那就是慈悲。所以,要修忍辱。 第三,要修菩提心、慈悲心。有了菩提心、慈悲心,那就不但不会害众生,还会时时想着悲悯众生。 这是不害产生的因缘。 不害的心理在作用上能够对治损害的心理,我们有了损害众生的心理,我们就不会有不害众生的心理;反过来说,如果我们有强大的不损害众生的心理,我们就不会有要害众生的心理。所以,这二种心理是你死我活的。我们培养了不害的心理,那么,害的心理就会被对治。我们张扬了害众生的心理,我们就不会有不害众生的心理。所以,这是它的作用。 另外,我们长时间修这种对众生不害的心理,同时我们就是在修习、成就我们的慈悲心,我们的慈悲心将会力量越来越大。 关于不害的修行,我们一方面还是要念不害的好处和念害的过患。不害有什么好处?害众生有什么坏处?我们要不断作这样的观修,然后根据不害生起的三个因缘,不断去观修。如果一旦害的心理产生 ,我们就要赶紧修忍辱,修慈悲心。要经常作这样的观修,那么不害的心理就会越来越强大。所以,每一种心理的产生,当我们除了对它作了正面的评估之后,认识到它对人生的正面的作用和负面的作用之后,我们就应该知道怎么样对待它,要对之有一个正确的态度。不好的心理,我们要怎么去对治它;好的心理,我们要怎么去张扬它、去培养它、去成就它。 这个讲的是善的心理,讲到这里就讲完了。 接下来要讲的是第四类:烦恼的心理。 烦恼也叫作根本烦恼。烦恼是什么意思?烦是扰,恼是乱,即扰乱我们内心安宁的这样的心理因素。如果我们讲善的心的时候,大家比较陌生的话,那么讲烦恼心理的时候,大家一定很熟悉。把我们的老朋友介绍一下,这个是谁,那个是谁。都是我们自己家里的,我们家里有哪一些烦恼。这些烦恼的心理就是我们各种烦恼产生的基础。烦恼有很多名字,比如说: 随眠:就是每一种烦恼都是潜伏在我们的心灵世界里边。平常,如果烦恼没有起来的时候,我们看起来是一个很健康的人,是一个很开心的人,可是它一旦产生作用了,我们就开始癲狂了,不正常了。 缠:把我们缠住,你不得出离、不得解脱,把你死死地缠住,让你不能够解脱。又叫结,结果的结,我们说现在人很多心结,你每一种不愉快的经历之后,在你的心里就会形成心结,也即疙瘩,烦恼就是我们心灵的疙瘩。 缚:绳索,系缚,像绳索一样把我们绑住,绑在三界里不得出离。一个家庭的组成,就是一个轮回的伙伴,彼此互相系缚,谁也别想逃。所以,很多人要离开家里,要出家,那么家里,哇,家里的父母或者妻子或者丈夫,就会把你死死地把你抓住:我还没解脱,你也别想逃,你要走了,那我在轮回里边太孤单了。但是,也它有很多人他很有福报。我们在座的这些居士就是很有福报的,可以这样自由地到这里来修学佛法,家里人没有意见,能够成就你。但事实上人的这种系缚,家庭只是一种对我们系缚的形态,其实能够系缚你的,把你绑住的是在你的内心,是你内心的烦恼、是你的执著。真正对我们产生干扰的最大因素不是这种外在的形式,而是你内在的东西,关键是在你的心理。如果你的执著不深,你是很容易放下的。任何一个东西会对我们产生影响,会干扰我们,大家记住:任何一种环境,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件事情会以我们产生干扰,我们的内心一定都有一种相应的东西,真理能够干扰的是我们内心那种东西,不是外在的东西。如果你的内心没有这种相应的东西,外边的世界是没有东西能够干扰你的。你想一想:每一天世界上要发生多少事情,真正会对你产生影响的事情是很少的。为什么这一小部分的会对你产生影响,那是因为和你的内心有关。 瀑流:就像瀑布一样,奔流不息,力量非常强大,是我们无尽生命中形成的巨大洪流,在我们潜在的世界里,力量非常强大。烦恼也叫苦轭,就像套在牛脖子上的那个东西,烦恼就是那个东西。有了烦恼,就像拉着车一样,很重很重的。如果这个轭拿掉了,就解脱了,自在了,没有烦恼了。所以,我们之所以被关在轮回里受苦受难,不是别的东西。 剑:像剑刺伤了你、打到你身上一样,每一种烦恼生起作用的时候,你都会觉得很痛。 垢:污垢。我们的心本来应该是清净的,因为有了烦恼使得我们的心不清净了。 漏:有漏的漏。我们说有漏法,就是有缺陷,烦恼使得我们的生命变得有缺陷,如果没有烦恼的,我们的生命将是圆满的,本来就是圆满的。 烦恼还有很多名称,就不要一一介绍。烦恼有这些多的名称,是因为烦恼有很多的功用,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法名。所以,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要检查自己有哪一些家底。
---------------------------------------------------------------------------------------------------------------- 更多济群法师佛学内容 -----------------------------------------------------------------------------------------------------------------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我们学佛,学什么?学用心如镜,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诸位想想,镜子有没有分别、执着?没有,所以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要清净,要不动,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看镜子,外面境界现前了,它里面也现前,虽然现前,镜子沾不沾染?不沾染。佛菩萨用心如镜,就像镜子一样,没有取舍。为什么没有取舍?取舍到了极,到了究竟处了,没有取舍了。用心如镜,镜照外面的境界,一样也不会漏掉,样样清楚、样样明了,决不染着。不但以后不染着,正照的时候就不染着。。我们平素,在生活里头,一定要懂得用心如镜,再坏的逆境,不会起嗔恚心;再顺心的顺境,不会起贪爱心。。我们学佛,学什么?放下分别,放下执着,这个心要像镜子一样。佛教给我们“用心如镜”,我们如果真正能用心如镜,那去佛就不远了! 。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