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法相·参考资料:论五重唯识观
2014/9/4   热度:558
唯识法相·参考资料:论五重唯识观 论五重唯识观 尚识 闽南佛学 唯识宗的五重唯识观,体现了唯识宗所崇尚的教义,由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唯识学的主要意义。本文仅就五重唯识观之观行理论和方法作如下论述。恼五重唯识观的所观境 (一)遣虚存实观。论云:“观遍计所执唯虚妄起,都无体用,应正遣空,情有理无故。观依他圆成诸法体实,二智境界?惪正存有,理有情无故。”此中“虚”者,是指有情之徧计所执的虚妄计度,是属错误的认识方面,“实”者,是指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因二者分别为後得智及正智所缘之境,是实境,今遣虚存实,就是要遣除遍计所执的虚妄计度,而存依他起性及圆成实性的实体。所谓执,是指一切异生於遍计所执性起有执,於依他、圆成之性起空执。其实,遍计所执性唯虚妄分别起,皆无体用,是情有理无的,应当正遣於空,即以空观遣有执。观依他、圆成诸法实体,圆成性是正体智之境,依他性是後得智之境,是理有情无的,应正存於有,即以有观遣空执。这种观法的原由,是因为:“由无始来执我法为有,拨事理为空,故此观中遣者,空观对破有执,存者有观对遣空执”。由於异生起空有二执,方以有空来遣空有,不落有和空的二执,则空和有也是不立的。有和空是相待而成的,如果打破了有和空的对立面,还有什么有和空呢!由此可知,诸法体性是远离空有二执的。因此,唯识学虽然主张唯识,但也非执着识而言唯识,乃为破执而安立假名,即境:执为心外实有,即是遍计所执;知为自心所变相分,即是依他而起。说唯有识就不会滥於外境,其次,诸愚夫迷执於境,起烦。生死沉沦,不解观心勤求出离,故而说唯识,今其观心,解脱生死,而不是说内境如外都无。由境有滥,舍不称唯;心体既纯,留说唯识。 由此可知,唯识学说是承认有内境的 ,遣外境在於纠正认识上的错误,为遣妄执心心所外而言有实有境。故论云:“此唯识言既遮所执,若执实有诸识可唯,即是所执,亦应遣除。” 应当注意的是:遣与存是一念观,不分前後。一念之中即有遣虚存实之义:一念观空遍计所执是破增益执,存依圆二性是破损减执。还应明白的是,一念观空空有并非对立,而是说要观空证真,要观彼遍计所执空为门,入於真性,真体非空。 此一观门并非初观即成,而是通於前後诸位。在资粮位唯有思量而无修证加行位唯有修而无证,见道位,修道位虽有所证而未圆满,佛位唯有证。五重唯识观是唯识宗由浅至深的五重观行法所以,遣虚存实观仅是较浅显的初观。 (二)舍滥留纯观。此观即是舍除杂滥的外境,而存留纯粹的内识。心与境是相对待的两方面。“总而言之,五法事理中,心心所法为心缘虑性故,余三为境,非缘虑故。若细论者,相分为境,後三分为心。心起必托此内境生。”既然心起必托内境而生,为什么只言“唯识”而不言唯境呢?这是因为境是为冈,能生心果,故摄心从境,摄因从果,但心云唯,不言唯境。即境只是同一,其目的在於能解观心,勤求出离。这样就要舍内境之滥,留心体之纯。 外境为什么不能为识所缘呢?解答是:“诸识所缘,唯识所现依他起性如幻事等。如是外道余来所执离识我法,皆非实有。故心心所决定不用外色等法为所缘缘。缘用必须依实有体故。” 此文“释外法无缘义所由,所执无,故非缘也。” (三)摄末归本观:心王,心所自体生时,皆似所缘能缘相现。自体即相分名体。似昕缘即心内所取境界,亦即相分,似能缘即内能取心作用,亦即见分相分,见分俱依识有,名末。摄末归本即是摄相见末归於识本。 常人认为识外所缘之境,实是内识上所显现,无实外法。即谓识所缘境,识为自性。“此说识体是依他起,转似相见二分非无,亦依他起。……若无自证:定不生。如无头时,角定非有。及无镜时,面影不起。皆於识上现相貌故,故说二分依识体生。” 然“依此二分执实二取(所取,能取),圣说为无……此除真智缘於真如,无相分故,不尔,如何名他心智後得智等,不外取故……此依他起非有似有,实非二分,似计所执二分见相,故立似名。……第六第七二识我法分别熏习力故,诸识二分生时皆似实我实法所执二分现也。” (四)隐劣显胜观:即自体分变似相见二分显现,然诸教中但说唯心不言心所者,心是所依,为主,胜故,心所是能依,如臣劣故。隐劣心所,显胜心王。隐劣显胜,即谓“隐劣不彰,唯显胜法: (五)遣相证性观“识”所表不仅是一识而是总共有五类法。“若唯一识,宁有十方凡圣尊卑因果等别?”五类法是:一、八识心王自体分,二、六位心所自体分, 三、心王心所所变相见二分,四、前三分位不相应法,五、於前四法观遍执所执,以空为门所显之空理,亦即前四法之实性。五类法中前四属事,後一属理。今遣事,相:用、证理,性,体、即显遣遍计、依他二性,证圆成实性。 悟入初二性是相似观,悟入後一性是实证观。暖顶二位依能取识,观所取空,少分悟入遍计所执;中忍位观能取空,全分悟入遍计所执。这是依 依他觉’遣‘所执觉’,然此能观寻思实智名迷乱觉,法执所引,相缚未脱。此迷乱依他觉;入见道位时,不现在前。这是依觉与依圆成觉所遣依他觉,论其实体,即是实我实法二执,第六第七能遍计心,故名依他。如似绳为蛇,实蛇喻所执觉,通我法二执;实绳喻依他觉;唯法执。绳蛇二种能缘心乃染分依他,是可断法。“此意即显所遣二觉(所执觉与依他觉)皆依他起,断此染故,所执实蛇实绳我法,不复当情。 染分依他指烦恼执心而言,其体即是不善及有覆无记迷乱法执,引谓胃暖等观为迷乱法执。染分之中烦恼执心是所断性,须别起圣道而断除之。此外之染分非障有漏依他及净分无漏依他,并不除遣:故有後得智所缘依他。以麻譬真理,以绳喻依他。绳依麻生,纠体结用非无其事。故知依他非无纠体;依真如理所生用故。即显後得所缘依他,其体非无喻证真理;绳用者是後得智,喻观依他。以加行智渐入真时,悟入遍计,喻达蛇空;悟入依他,喻悟绳分。起无漏智顿入见时;正体智先证真如理;後得智次了依他法,照真理而俗事彰。正後二智所缘理事己彰;我法二执自然息灭。《成唯识论》云:“非不见真理而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虽有而非真,其义即与此同。” 无分别智(即正体智)证真如时,一切相用皆不现前,不作相分,是名“遣相证性。故於真观位,虽无依他,不遣其体;即谓非如烦恼断除其体。 上述五重唯识观的总结是:如是所说空有,说心.用体,所王.事理五种,从粗至细展转相推唯识妙理,总摄一切。 由上所述;我们可以明确以下几点: 1.“唯识。是说“诸法皆不离识。”具体来说:“显法离心决定非有,名为唯识。非谓一切唯一识心,更无余物,善友恶友,诸果诸因,理事真俗皆不无故。” 2.五重观法从粗至细,遣空归有,遣境归心,遣用归体,遣所归王,遣事归理,最後达到证真。证真如时,一切相用皆不现前,不作相分,表明所证者是空理。证真之後起後得智,方能了俗;“能了诸行皆如幻事等”,其不同於前的特点在於“虽有而非真。。 证真是证理,性、体,了俗是了事,相,用。由此可见,佛教所显示的圣境与凡境的区别,主要在於认识上的不同,经过对心内境的不断转变,达到智能上的最高发挥和成就。用一般人可能得到的理解来说,即改变主观世界。 二、五重唯识观的能观心 能所是相对的两个方面。上述五重唯识是所观体,它以别境慧为能观体。慧是别境五心所之一,“於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谓观得失,俱非境中由慧推求得决定故。但至果位时则无推求义。” 慧也就是智。决断义故名智,简择义故名慧,其体是一。 此能观慧通有无漏,通散及定,以闻思修加行、根本,後得三智而为自体。 此能观体以位配释,地前名因,地上名果非唯佛果方名为果。因位能观通闻思修,唯是有漏。以闻思修所成之慧而为观体。成是生长圆满之义。以闻为因,因闻所成之慧名闻所成慧。由思筹度,胜慧方生,因相应思所成之慧名思所成慧。修者,证义,证境之体即定,因定相应所成之慧名修所成慧。资粮位中有闻思二慧为能观体,加行位中有修慧为能观体。地前寻思如实智观惟是有漏依他起性。中起寻思观初伏所取,起如实智,次伏能取,引发见道初无漏智。果位能观:漏无漏中唯是无漏,三慧之中唯是修慧,加行等三智中是正後二智为自体。 若就八识而言,因位能观唯第六识;第六识有十五不共业,其中“审虑所缘”及“能离欲。能起行、总缘,观理趣,入真,能通真谛,俗谛并加行、根本,後得三智,故以第六识为能观体。由於地前第六识作唯识观,入见道时,第七识亦同时得成无漏,从地前加行说,第六识能引第七识能为第六识之所引故亦能作唯识观。但第七识非是趣求之智,故不通於加行智,唯通中後二智。 果位能观:佛果自在,故通八识为能观体。此中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通真谛正体智,俗谛後得智,正体智证真如理门,後得智缘依他事门。成所作智则唯有後得智,无有正体智。因其“随作意生缘事相境,起他业故得智摄。” 真如识性唯是正体智之所观境,定非能观。“以能观智非真如理故。因位中之八识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之所观境,果位中之八识通为四智之所观境。真识亦如是,因位中相似观真,果位中真实证真。 三、唯识观与二空观 二空是:一、生空,二、法空。二空观是:一、观我执无,证生空理之观名生空观。二、观法执无,证法空理之观,名法空观。 唯识观中,寻思智观所取空,伏除实我实法;如实智观能取空,唯伏除实法。这表明寻思如实智通生法二空,故知唯识观通生法二空观。 唯识宗本意为断法执,得佛种智,主要说法空观。然悟深必由浅入,欲观法空必先除人空;唯识观必是法空观;以法空观亦带生空故,反之则不然,因为生空观尚有非唯识观之二乘生空观。 唯识观以菩萨生空观及法空观为其实际内容,就含有方便渐渐引导二乘生空观归於唯识实识真如的意义。 二空观是空观。此宗复说:“若执实有诸识可唯;既是所执,亦应除遣。”复说真如是“於前四法观遍计所执;以空为门所显之空理”。《百法明门论》亦归於一切法无我:“一切法无我者,即前五位百法之中,一一推求;皆无此二种我相也。补特伽罗,此云有情,即生空也;法无我,即法空也。”这样,此宗归趣大旨是空,这在观法中表现得最明显,可见相宗与空宗互相对立是没有意义的。 那么,此宗理论的特点何在呢?如前“遣虚存实识”所说:遍计是空;依圆是有。“说要观空方证真者,谓要观彼遍计所执空为门故,入於真性。真体非空”。简要地说:观空证真,真体非空。这是因为:“证真实位;一切诸法非有非空,离诸分别;性离言故。” 遣虚存实也就是此宗的理论重点。
电脑上扫描,微信中长按二维码,添加地藏菩萨平台公众号
五明学习: 内明: 净土宗 | 禅宗 | 密宗 | 成实宗 | 地论宗 | 法相宗 | 华严宗 | 律宗 | 南传 | 涅盘宗 | 毗昙宗 | 三论宗 | 摄论宗 | 天台宗 | 综论 | 其它 |温馨提示:请勿将文章分享至无关QQ群或微信群或其它无关地方,以免不信佛人士谤法!
佛言佛语:一个修行者,如果你永远在戒规里转来转去,你就永远成就不了,必须在红尘历练,使你更加完强,才能看出你的定力。在五欲六尘理,你遇到什么,你的心都如如不动,这就是火中金莲! (摘录自佛言网,由明华居士发布)